第5章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
第5章 5.2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课堂PPT)

条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比较大,约为20%一40%, 空气在燃烧层中扩散较快,空气汇合面距炉排面 较近。空气汇合面即为燃烧层中燃烧最强烈的区 域。适用于挥发分高的煤。 板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比较小,约为8%一20%, 空气送入相对集中,在燃烧层中扩散较慢,燃烧 层中的高温区距炉排面较远。适用于无烟煤或贫 煤
ab线:空气量的供给。
ef线:整个燃烧周期中 需要的空气量。
cd线:供入的空气实际 有效参与燃烧的量。
jk线:焦炭燃烧所需空 气量的变化。
18
4、手烧炉改进燃烧的措施 (a) 改进操作, “少、勤、匀、快”。 (b)将固定炉排改成摇动炉排。
19
(c)改变燃烧层结构,使挥发分在富氧情况下挥发,而消 除冒黑烟。双层炉排就是采用这种措施的一种方法。
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煤种的适应性 较 好 , 0 . 7 MW 以 下 采用。
1—炉排;2—燃烧层;3—炉室; 4—落灰室;5—炉门;6—灰门
பைடு நூலகம்12
(1)炉条
炉排由很多炉条组 成。 燃烧空气由灰门进 入,穿过炉排进入 炉排上的燃烧层。 有条状炉条及板状 炉条两种。
(a)条状炉排;(b)板状炉排
13
3
为实现操作的机械化,已有很多炉排的结 构型式和与之相配合的辅助机构。 按燃料层相对于炉排的运动方式,有: ① 燃料层不移动的固定火床炉,如手烧炉 和抛煤机炉。 ② 燃料层沿炉排面移动的炉子,如倾斜推 饲炉和振动炉排炉。 ③ 燃料层随炉排面一起移动的炉子,如链 条炉和抛煤机链条炉。
4
2. 层燃炉的热负荷
(3)手烧炉的燃烧过程 新煤受热有两个热源: 新煤下部灼热的焦碳层; 新煤表面受火焰及炉墙的辐射热。 新煤层是双面受热,温度上升快, 着火条件很好,也可认为手烧炉是 无限制着火。
燃烧设备概论

第一节 层燃炉
• 燃烧
▪ 燃料中的可燃物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 激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过程
• 加速燃烧反应速度,缩短燃烧时间措施
▪ 提高炉内温度 ▪ 增大参与燃烧反应物质的浓度及反应 空间的压力
一、煤的燃烧过程
• 燃烧反应式,从质量平衡角度说明总的 结果
• 为便于研究,划分为几个阶段
▪ 着火前的热力准备阶段 ▪ 挥发物与焦炭的燃烧阶段 ▪ 燃尽阶段
• 利用高压蒸汽的喷射将燃料油雾化 • 通过中心油管伸缩、改变蒸汽喷孔截面
积大小→实现蒸汽量及喷油量的调节 • 雾化质量好,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 • 蒸汽消耗量较大,平均耗气量0.4~
0.6kg蒸汽/kg重油
Y型蒸汽雾化油喷嘴
• 减少蒸汽用量——0.02~0.03kg蒸汽/ kg油
三、调风器的型式与原理
II——挥发物逸 出并燃烧区段
• O1K与O2H两线相距不远
▪ 挥发物沿O1K线析出的同时,就开始在 层间空隙着火燃烧,燃烧层的温度急速上 升,到挥发物析放殆尽的O2H线,温度已 达1100~1200℃
III——焦炭 燃烧区段
• 从12O002℃H线以开上始,焦燃炭烧着异火常燃激烧烈,,温是度燃上料升的至 主要燃烧阶段
• 分级燃烧——将燃料所需空气由不同设备和 部位送入炉内供其燃烧的技术
▪ 火焰上部风
第六节 燃烧设备的 工作强度与选型
• 炉排可见热强度— —单位面积的炉排 ,在单位时间内所 燃烧的煤的放热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炉膛体积可见热强 度
✓ “可见” ✓ qR、qv,合理限值
。表4-4~6
炉排有 效面积
炉膛 体积
分界面与水平面成一倾
锅炉燃烧设备 教学PPT课件

第四节 链条炉排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 链条炉排的外形好像皮带运输机,链条炉排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型式
一般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 1、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
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由可锻 铸铁制成。直接与前轴上的三个链轮相啮合。从动炉排片,由于不承受拉力,可 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4、大快轻型链带式炉排 大块轻型链带式链条炉排是目前国内出现的一种新型炉排。 其主要特点是:
(1)工作可靠。 (2)重量轻。 (3)便于装卸。 (4)漏煤少。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排的着火条件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拱的辐射热,因
而上面的煤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并且由后向前燃烧。 1、炉拱 炉墙向炉膛内突出的部分称为炉拱。炉拱的主要作用是储蓄热量,调整燃
第五节 倾斜往复炉排
一、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 倾斜往复炉排有两种,一种是较普遍的一般倾斜往复炉排,另一种是最近
几年发展起来的水冷往复炉排。 一般倾斜式往复炉排主要由固定炉排片、活动炉排片、传动机构和往复机
构等部分组成。 倾斜往复炉排炉和链条炉一样,为使煤顺利着火和加强炉内气体混合,也
需要布置炉拱。 二、倾斜往复炉排炉的燃烧特点 倾斜往复炉排炉的燃烧情况与链条炉相似,也采用分段送风和适当加入二
(3)筒式球磨机 筒式球磨机一般简称为球磨机,其结构主要由筒壳、钢球、电动机和减带
机构组成。 筒式球磨机的优点是,补充钢球不用停机,运动可靠,维护检修方便,使
用寿命长。缺点是,运转时噪单大,制粉系统复杂。 2、制粉系统 球磨机的制粉系统有储仓式和直吹式两种。 (1)储仓式制粉系统 (2)直吹式制粉系统 二、喷燃器及其布置形式 1、喷燃器的结构 喷燃器的作用是将制粉系统送来的煤粉和空气喷入炉膛,并使它们得到良
燃烧设备及运行知识

五、三次风、周界风、夹心风 1、三次风 2、周界风 3、夹心风 六、摆动式燃烧器 七、大容量锅炉的典型燃烧器结构—图5-4 八、直流燃烧器布置方式—图5-14 除正常四角、八角切圆外,有以下各改进形式 1)一、二次风不等切圆布置 2)一次风正切圆、二次风反切圆 3)一次风对冲、二次风切圆 4)一次风喷口侧边布置侧边二次风—图5-16 第二节 旋流式燃烧器 一、工作原理 1、组成—圆形喷口组成 2、工作原理
•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 有懒人 的位置 。工作 吧!创 造吧! 。10:23: 0910:2 3:0910: 23Tues day, August 11, 2020
•
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 的汹涌 。。20. 8.1120. 8.1110: 23:0910 :23:09 August 11, 2020
2、混煤的燃烧效率:燃烧性能相差远的混煤燃烧效率↓
第五节 新型煤粉燃烧技术 一、两级燃烧和MACT燃烧技术 二、PM燃烧器 三、宽调节比燃烧器 第六节 W火焰燃烧技术 一、高浓度煤粉燃烧器 二、PAX型燃烧器 三、W火焰燃烧特点
五章作业
1、简答:(1)、一次风的作用?
(2)、二次风的作用?
2、直流煤粉燃烧器通常由
6)负压波动—燃烧不稳定
7)负压突变正—可能炉膛爆炸或打泡
第四节 煤粉气流 的着火燃烧 一、影响着火的因素 1)、燃料 2)、运行 3)、结构 1、燃料性质的影响 2、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煤粉气流的着火 二、低负荷稳燃技术 1、提高一次风气流中的煤粉浓度 2、提高煤粉气流初温 3、提高煤粉颗粒细度 4、在难燃煤中加易燃燃料 三、混煤燃烧特性 1、混煤着火特性:T着火>平均Vdaf对应的T着火
•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 ,可我 决不会 感到气 愤、委 屈。这 不也是 一种君 子风度 的表现 吗?。2 0.8.112 0.8.111 0:2310: 23:091 0:23:09 Aug-20
洁净燃烧技术

主要内容
洁净燃烧技术概述 洁净燃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洁净燃烧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洁净燃烧技术的工艺及设备 洁净燃烧技术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1、洁净燃烧技术概述
实现高效洁净燃煤有两条路,一个是 在现有设备上改进,包括燃用型煤,烟气净 化等;另一条路就是采用新燃烧技术,新燃 烧技术与旧有层燃和室燃技术不同,其特点
离; Duich-Babcoke中温分离循环流化床; 美国Forster Wheeler 公司蒸汽冷却高温分离器; Ahlstrom公司水冷壁方形分离器; 清华大学炉内冷却床。
பைடு நூலகம்
3、洁净燃烧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流化床与循环流化床燃烧 固体颗粒在自上而下的气流作用下具有流体性质
的过程称为流化。颗粒尺寸较大而操作气速较小 时在床下部形成鼓泡流化床,及其连续相是气固 乳化团,其分散相是以气为主的气泡。在气泡上 浮力作用下床内颗粒团之间有较强的质交换。颗 粒尺度较小、操作气速甚高,加以使用分离器使 逸出物料不断返回时,形成另一流化形态,称快 速流化床,其分散相为气固乳化团,连续相为含 少量颗粒的气体。早期的循环床是快速流化床。 目前的循环床是有灰循环过程的流化床炉的总称。
提高煤气产率和空气预热温度都可以提高燃气轮机进口 温度从而提高循环效率。
2、洁净燃烧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其联合循环系统与一般的以天然气 为燃料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相同,
只是煤需要一个气化及煤气换热和 净化系统。气化炉的型式有若干种,
目前都使用氧和水蒸汽作为气化介 质,因此需要空气分离设备,目前 的净化工艺都是湿式净化。就联合 循环系统而言,该技术有很高的成
熟度,目前的难点及潜力主要集中 在煤气化系统.
(完整版)车得福锅炉教学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进度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程锅炉原理Array适用专业班级能动热07级A71~73
任课教师车得福、毕勤成
系主任
考试时间另定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王栋,〈锅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学俊、陈听宽主编,〈锅炉原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3。
冯俊凯、沈幼庭主编,<锅炉原理及计算>,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2
4.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主编,<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第一卷,锅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
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6.Boilers—Theory, design and operation, Defu CH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实验时间另行通知。
第5章燃烧方式及燃烧设备

第5章燃烧方式及燃烧设备第5章燃烧方式及燃烧设备1.何谓燃烧?燃烧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所谓燃烧是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伴随发光发热的一种化学反应。
为了使燃烧过程能持续进行,除了必须有燃料和燃烧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氧气外,还必须有:(1)足够高的温度;(2)足够的传质动力,以使需要的氧气能及时到达燃烧区域;(3)足够的时间,以使反应能够完成。
2.何谓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所谓的化学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或生成物质)浓度的变化。
研究表明,浓度、温度和压力以及是否有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质量作用定律来说明,即温度不变时,化学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实验证实,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
常温下,温度每提高10℃,反应速度约提高2~4倍。
同时,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很复杂,既存在某些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又存在少数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的速度几乎都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在反应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系统压力的增高,就意味着反应物浓度增加了,从而使化学反应速度增加。
催化剂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度,但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本身并未改变。
催化剂虽然也可以参加化学反应,但在另一个反应中又被还原,所以到反应终了时,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并未发生变化。
所有的催化作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能改变反应在该条件下可能进行的限度,即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而只能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
从活化能的观点看,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物的活化能。
3.试述着火的机理并分析着火温度的影响因素。
着火的反应机理有二:其一是热力着火。
可燃混合物由于自身的氧化反应放热或者由于外部热源的加热,使得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氧化反应加快,从而聚积更多的热量,最终导致着火。
其二是链式着火。
3.7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设备

三个操作过程:加煤、拨火和清灰 特点:结构简单,建造费用低,对煤种适应性较 广;但人工加煤、出灰,劳动条件差,温度、压 力和气氛波动较大,不完全燃烧情况较为严重。
6
第七节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及设备
(2) 阶梯式炉篦燃烧室
阶梯炉条 水平炉条
特点:燃烧较稳定,预热、干馏比较充分。不宜 漏煤,气氛调节也容易。出灰劳动条件较差,连续 作业窑更换炉板也较困难。
7
第七节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及设备
(3) 回转炉篦(链条炉)燃烧室
煤斗
干燥、预热 挥发物逸出区
煤闸门
氧化区 还原区 灰渣燃烬区
一
次
空
气
特点:由于机械加煤、出灰,劳动强度大降低, 燃烧情况比较稳定,燃烧的完全程度也较高。特别 适用于燃料用量大的窑炉和锅炉。
8
第七节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及设备
固定炉条
(4) 倾斜推动炉篦燃烧室
活动炉条 一 次 空 气
特点:由于炉栅对燃料层不断耙动,起着拨 火作用,所以引燃条件比回转炉栅好;但炉栅密 封性不好,漏气漏煤量较严重,而且冷却条件较 差,炉栅易烧坏。
9
第七节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及设备
炉条 弹簧板 拉杆
(5) 固定支点振动炉篦燃烧室
激振器
一
次
空
气
特点:由于炉栅振动,使煤层上、下松动,起到 拨火作用,所以不易结块,煤与空气的接触条件也 好;但也由于振动的原因,易飞灰。同时炉栅通风 孔若被堵时易被烧坏。
第七节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及设备
2 层燃时煤的燃烧 2.1 层燃燃烧过程特点(如图):
燃烧产物入窑 加煤 二次空气
层状燃烧技术

2. 摇动炉排 摇动炉排由许多可以转动的炉排片组成 , 如 图 3-3 所示。 每块炉排片下面都连有转动短杆 , 各转动短 杆再用总拉杆连 在一起 , 并由炉前的手柄来 控制。通常将炉排片转动角度 30 。 左右的 称为摇动炉排 , 转动角度 60 。左右的称为翻 动炉排。
当需要松动煤层时 , 只要将手柄轻轻推动几 下 , 便可使 炉排底部的灰渣层松动 , 从而减 小通风阻力。出渣时 , 将手柄推动角度加大 , 使炉排片转动 30 。以上的倾斜角 , 炉排片之 间的距离拉开 100mm 以上的宽度 , 灰渣即 从炉排片间隙落入 灰渣斗。
例如上炉排煤层不应出现明火清渣操作要特别仔细防止向下炉排漏煤过多进入燃烧室的风量既要分别满足上下炉排煤层燃烧的需要又要供应由上炉排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的需要o因此应随时按照上炉排的漏煤量及煤挥发分含量对下层炉排通风进行调整
层状燃烧技术
肖波 201230320102
层状燃烧技术
层状燃烧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一 些国家都采用这种燃烧技术。
摇动炉排与固定炉排比较 , 减轻了出渣时的 繁重体力劳 动 , 但炉排间隙容易被大渣块卡 住 , 因此不适用于结焦性强 的煤。最适用于 高灰分煤 , 因为高灰分煤形成的灰渣比较疏 松 , 容易通过摇动炉排除掉。
手烧炉的燃烧特点 :煤在炉排上的燃烧分层情况如图 3-4 所示。空气从炉排下
部进入炉膛 , 首先接触到具有一定温度的炉排 , 既起到冷 却炉排的作用 , 又起到加热空 气的作用 , 然后穿过灰渣层 , 空 气温度继续提高 , 接着与赤热的焦炭相遇 , 空气中的氧 与碳 化合生成二氧化碳 , 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 这一层称为氧化层 ;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继续上升 , 与上面赤热的焦炭发生还原 反应 , 生成一氧化碳 , 这一层称为还原层 ; 还原 层生成的一 氧化碳仍是可燃气体 , 与煤中的挥发分共同升到炉膛空间继 续燃烧。在还 原层上部 , 是刚刚投入的新煤。 实际上 , 燃烧分层的界限并不像图 3-4 所示的那样明显。当空气量充足时 , 还原层很薄 , 产生的一氧化碳很少。氧化 层不能使碳与氧很好化合 , 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当炉膛 空 间空气量严重不足时 , 一氧化碳不能继续燃烧 , 挥发出来的 碳氢化合物就在高温缺 氧的条件下进行热分解 , 生成大量碳 黑 , 由 ' 烟囱排出后造成对大气的污染。 手烧炉炉膛应具有一定的容积 , 炉膛高度主要根据煤种 来确定。对使用挥发分含量高 的煤 , 炉膛要适当高一些 , 以 使挥发分和一氧化碳获得完全燃烧。有时限于锅炉结构 , 无 法增加炉膛容积 , 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如在锅炉前 部加砌一个外置式炉膛 , 或在现有炉膛后部用耐火砖砌筑水,纹花洞 , 以延长烟气流程 , 提高炉膛温度 , 促进空气 与可燃 气体的良好混合燃烧。
§5—2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PPT67页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

§5—2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一、层燃炉的工作特性1. 层燃炉的燃烧过程层燃炉的特点是有一个金属栅格—炉排 (或炉篦子),燃料在炉排上形成均匀的、有一定厚度的燃料层进行燃烧。
层燃燃烧有时也叫做"火床"燃烧。
"火床"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燃烧方式的特点。
层燃炉的燃烧过程同样也划分为预热干燥阶段、挥发分析出并着火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在火床炉的工作过程中,一般要进行如下三项主要操作:加煤、除渣和拨火。
所谓拨火就是拨动火床,其目的在于平整和松碎燃料层,使火床的通风均衡、流畅,并能除去燃料颗粒外部包裹的灰层,从而使燃料迅速而完全地燃烧。
按照燃料层相对于炉排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火床炉可分为三类:①燃料层不移动的固定火床炉,如手烧炉和抛煤机炉;②燃料层沿炉排面移动的炉子,如倾斜推饲炉和振动炉排炉;③燃料层随炉排面一起移动的炉子,如链条炉和抛煤机链条炉。
2. 层燃炉的热负荷表征火床炉工作热强度的指标有炉排面可见热负荷和炉膛容积可见热负荷。
(1)炉排面可见热负荷由于火床炉中绝大部分燃料是在炉排上燃烧的,也就是说炉排面积是保证火床燃烧的根本条件,所以用一个所谓的“炉排面可见热负荷”lp q 来表示燃烧的强烈程度。
炉排面可见热负荷是炉排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燃烧燃料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W /m 2。
lp netar lp A BQ q ,= (5—61)B ——单位时间内进入炉子的燃料量,lp A ——炉排有效面积,n e tar Q ,——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对于某一种炉子型式,燃烧某一种燃料,炉排面可见热负荷有一合理的限值。
过分地提高炉排面热负荷,一味追求过小的炉排面积,必然会使空气流经燃料层时的速度过高,并使燃料的燃烧时间过短。
前者会导致飞走的未燃煤量增大,后者则引起燃烧的不完全。
(2)炉膛容积可见热负荷虽然火床炉中的绝大部分燃料是在火床上燃烧的,但仍有一部分可燃物是在炉膛容积中燃烧掉的。
工业锅炉的燃烧设备概论【优质文档】

在O3点后,开始还原反应,CO↑,CO2↓,同时H2↑。在严重缺氧情况下,CH4↑。在O4点,CO↑,H2↑到最大值,CO2↓到最小后,燃烧层部分燃尽成灰,还原层渐薄,CO↓和H2↓,CO2↑。当达到O5时,还原区消失,CO2↑达一个新的峰值,此后,灰渣↑,焦炭层↓,O2↑,在炉排末端,O2↑→几乎21%。当出现还原反应时,表明氧量不足,表示α<1,在还原区段前、后,氧量过剩,表示α>1。
9
二、燃料油的燃烧过程
燃料油的燃烧方式:预蒸发燃烧、喷雾燃烧。在燃油锅炉中,油的燃烧一般采用喷雾燃烧方式( “油气”燃烧)。1.燃料油的喷雾燃烧过程⑴雾化阶段(油喷嘴)⑵蒸发阶段(沸点)⑶“油气”与空气的混合阶段(加强混合)⑷着火燃烧阶段(着火热)
10
2.影响燃料油着火和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1)回流区的大小 回流区愈大,回流的烟气量愈多,在回流区内燃烧就愈充分,回流区后的烟气温度也就愈高,着火和燃烧愈稳定。(2)混合物的初始温度 混合物的初始温愈高,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要的热量愈少,着火速度愈快,燃烧愈稳定。提高混合物的初始温度的方法:采用预热空气。
37
38
⑵均匀送风 均匀送风是指沿链条炉排宽度方向的送风而言。实验结论表明,风仓横向配风的均匀性与进风口结构、小风仓的宽高比、风室内空气的轴向气流和风仓密封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进风口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随风口与风室的截面比的增大而更趋于均匀。单侧进风的链条炉:设置导风板或采用风仓节流挡板装置。炉排宽度较大的链条炉:采取双侧相对进风方式。
18
§5-4 链条炉排炉
一、链条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构造(下图5-9)2.工作原理(图5-9d)煤闸门的作用:可以上、下升降,用以调节煤层厚度。除渣板(老鹰铁)的作用:主要作用是铲除灰渣;可延长灰渣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可减少炉排后端的漏风。
海川化工论坛-_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总体设计常用数据及标准规范

!!!!!!!!!!!!!!!!!!!!!!!!!!!!!!!!!!!!!!!!!!!!!!!!!!!!!!!!!!!!!!!!!!!!!!!!!!!!!!!!!!!!!!!!!!!!!!!!!!!!!!!!!!!!!!!!!!!!!!!!!!!!!!!!!!!!!!!!!!!!!!!!!!!!!!!!!!!!!!!!!!!!!!!!!!!!!!!!!!!!!!!!!!!!!!!!!!!!!!!!!!!!!!!!!!!!!!!!!!!!!!!!!!!!!!!!!!!!!!""""第一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总体设计常用数据及标准规范第一章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分类第一节锅炉分类一、锅炉规格锅炉规格表示锅炉生产蒸汽或加热水的能力及水平。
蒸汽锅炉的规格以单位时间内产生蒸汽的数量及蒸汽参数表示,热水锅炉的规格以单位时间内水的吸热量及热水参数表示。
蒸汽锅炉每小时所产生蒸汽的数量,称为锅炉的蒸发量,也称锅炉的容量或出力,常以符号!表示,单位是"#$(吨#时)。
通常所说的蒸发量是指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即锅炉在规定的蒸汽参数和给水温度下,连续运行时所必须保证的最大蒸发量,锅炉铭牌上的蒸发量就是额定蒸发量。
热水锅炉的容量是单位时间内水在锅炉里的吸热量,单位为%&(兆瓦)。
其额定值称额定热功率。
在比较热水锅炉与蒸汽锅炉时,通常认为’()%&的容量相当于*"#$蒸发量。
锅炉容量的大小与锅炉受热面的多少密切相关。
受热面是锅炉中隔开火焰(包括烟气)与水汽介质,并将热量由前者传给后者的金属壁面。
受热面大多是管子及薄壁筒壳,不但受热,还承受水汽介质的压力。
・+・第一章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及分类蒸汽锅炉的蒸汽参数以锅炉主汽阀出口处蒸汽的压力(表压)和温度表示。
压力的符号为!,单位为"#$(兆帕);温度的符号为%,单位为&(摄氏度)。
煤的层燃技术

2.1.2 链条炉排炉 (1)链条炉的结构
链条炉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火床炉。由于机械化程度较 高,加煤、清渣及除灰等繁重操作均不必靠人力完成,又无须常规煤粉锅炉所需 的价格昂贵的煤粉制备装臵,链条炉不仅大量应用于工业锅炉,而且也应用于小 型电站锅炉。
式中,r2为煤粒可燃核心的半径,m;ρ2为煤粒的可燃核表面中氧的密度,kg/m3; k0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s为CO2分子中氧和碳的质量比;qc为在可燃核的表面单 位时间内碳的消耗量,kg/s。 ④单位时间内通过灰层传出的热量:
式中,r1为灰层外表面的半径,m;λa为灰层的热导率,W/(m.K); ba为灰层的当量 厚度; T2、T1分别为煤粒的可燃核表面和灰层外表面温度,K;Qc为碳的发热量, kJ/kg; qc为在可燃核的表面单位时间内碳的消耗量,kg/s。
空气
固定炉排炉燃烧过程 1-新煤层;2-干燥层;3热解层;4-还原层;5-氧 化层;6-还原层
各种煤的挥发分析出温度及着火温度 燃料 挥发分 Vdaf/% 挥发分析出温度/℃ 着火温度/℃ 褐煤 40-60 130-170 250-450 烟煤 20-40 210-260 400-500 贫煤 10-20 320-390 600-700 无烟煤 <10 380-400 >700
ba a a C T 2 Qc s E 2 1 ba 0 T 0 r0 k 0 exp RT1 d Da
0 r0
1
可知,在稳定燃烧的情况下,可燃核的表面温度T2与下列因素有关: 空气中氧的浓度(C0)、灰层温度(T1)、灰层厚度(ba)、碳的反应能力(κ0、 E)、灰层表面和周围环境的传热及传质速度(aa、Da)等。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常规燃烧设备

• 燃烧设备包括炉膛和燃烧器,在现代锅炉上,要求锅炉适应燃烧多种煤质, 具有快速的负荷变化能力,降低污染物的生成量,低负荷下不投油或少投油 稳定燃烧等 • 煤粉燃烧器的作用 (1)向锅炉炉膛内输送燃料和空气; (2)组织燃料和空气及时、充分地混合; (3)保证燃料进入炉膛后尽快、稳定地着火,迅速、完全地燃尽 • 一次风和二次风 为了减少着火所需的热量,使煤粉被迅速加热到着火温度,一般将煤粉燃烧 所需的空气量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的作用是将煤粉送进炉膛,并供给煤粉 着火阶段中挥发分燃烧所需的氧量。二次风在煤粉气流着火后混入,供给煤中焦炭 和残留挥发分燃尽所需的氧量,以保证煤粉完全燃烧。
第二节 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一、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特点 二、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类型 三、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四、四角切圆燃烧的气流偏斜及切圆直径 五、一次风与二次风 六、三次风、周界风、夹心风 七、摆动式燃烧器 八、大容量锅炉的典型燃烧器结构 九、直流式燃烧器布置方式 十、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残余旋转
3、切圆直径 • 切圆直径影响气流贴墙、结渣情况和燃烧稳定性,还影响汽温条件和炉膛 容积中火焰的充满程度。当锅炉燃用的煤质变化较大时,切圆直径的调整
十分重要。
• 切圆直径较大时,上游邻角火焰向下游煤粉气流的根部靠近,煤粉的着火
条件较好。炉内气流旋转强烈,气流扰动大,使后期燃烧阶段可燃物与空
气流的混合加强,有利于煤粉的燃尽。 • 但切圆直径过大,会带来下述问题: (1)会使火焰容易贴墙,引起结渣; (2)着火过于靠近喷口,容易烧坏喷口; (3)火焰产生的旋转动量矩大,同时因为高温火焰的黏度很大,到达炉膛 出口处,残余旋转较大,这将使炉膛出口烟温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大, 导致过热器结渣或超温。
式中 V1 —— 一次风量,m3/kg ΔM —— 原煤在制粉系统中蒸发掉的水分,% t1 —— 一次风与煤粉混合物的初温, ℃ tzh —— 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 ℃
燃烧设备课件

• 二、手烧炉的燃烧特点
– 上饲式炉,‘双面引火’,煤种适应性强 – 燃烧工况的周期性(加煤的周期性) 手烧炉加煤时,炉门开启将破坏炉内负压,
炉排下的空气难以穿过燃料层,使燃烧情 况恶化。炉门关闭后,开始由于煤层厚, 阻力大而进风减少。随着燃烧的进行,煤 层逐渐变薄,进风也就逐渐增多 在整个燃烧周期,先是大量挥发物挥发燃烧, 需要大量空气;继而焦炭燃烧,需要的空 气量逐渐减少。
• ② 保持适当高的炉内温度 • 炉温高,着火快,燃烧速度快,燃烧也易
趋于完全。但过高的炉温会引起炉内结渣、破 坏锅内工质的水循环等。试验证明,比较适宜 的炉温为1000~2000℃。
第9页/共105页
• ③ 保证空气和燃料混合良好 • 燃料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燃料的化学反应
速度和氧气向燃料表面的扩散速度。燃料与空 气混合充分有利于燃烧完全。 • ④ 确保足够的停留时间 • 燃料燃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确保燃料在 炉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 间是指从燃料自燃烧器出口一直到炉膛出口这 段行程所经历的时间。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主要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截面积、炉膛高度 及烟气在炉内的流动速度等。
第23页/共105页
上节课内容
• 燃烧设备的分类 • 层燃炉、室燃炉、沸腾炉 • 手烧炉的燃烧特点
– 上饲式炉,‘双面引火’,煤种适应性强 – 燃烧工况的周期性(加煤的周期性)----周
期性冒黑烟
第24页/共105页
本节课内容0329
第三节 机械化层燃炉
• 加煤、拨火、除渣三项主要操作部分或全部由 机械代替人工操作的层燃炉
包围,空气很难与之接触,故燃尽阶段的燃烧反应
进行得十分缓慢,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
第8页/共105页
大气污染-燃烧设备简介

工业锅炉
鳞片式链条炉带
链条炉的燃烧过程
▪ 链条炉的燃烧过程是沿着炉排长度由前往后分阶段进行的。 ▪ 链条炉排新煤是加在空炉排上,着火前使新煤受热的热源
仅为炉墙的辐射热,非常薄弱。链条炉着火前准备阶段的 条件远不如手烧炉,因此造成贫煤、无烟煤在链条炉中难 以燃用。
往复炉排炉
燃烧设备简介
层燃炉
▪ 燃料在炉排上燃烧的锅炉,叫层燃锅炉。
▪ 燃料层和炉排都不动燃料在炉排上燃烧的锅炉。 例如,手烧固定炉排锅炉类。
▪ 炉排不移动燃料层在炉排上移动着燃烧的锅炉。 例如,倾斜活动炉排锅炉和下饲式炉排锅炉。
▪ 炉排移动燃料层也随炉排一起移动着燃烧的锅 炉。例如,链条炉。
▪ 燃料由抛煤机抛人炉膛,然后掉在移动或不移 动的炉排上燃烧的锅炉。例如抛煤炉。
▪ 改变煤粉气流喷出燃烧器后的气流组织,使产生一个高温燃烧
产物的回流区,回流区能提供煤粉点燃所需要的热量。
煤粉炉
▪ 煤粉燃烧器
▪ 燃烧器是煤粉炉最主要的燃烧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煤 粉和燃烧所需的空气送入炉膛,并且要有良好的气流 组织,使煤粉能迅速地、稳定地着火燃烧;使煤粉和空 气有良好地、均匀地混合,以保证安全经济地运行。
也是沿炉排长度方向分区段划分。其燃烧和燃尽阶段也与 链条炉相似。与链条炉主要不同之点就是煤与炉排有相对 运动。煤是由活动炉排片的往复运动,被向下推饲而滚动 的。炉排片向后下方推动时,部分新煤被推饲到已燃着的 煤的上部;炉排片向前方返程时,又将一部分已燃着的煤 带到尚未燃烧的煤的底部。
振动炉排炉
▪ 振动炉排是小容量锅炉采用的一种结构简单、钢耗量少的
▪ 按其气流出口的性质,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式及旋 流式两大类。
第5章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讲解

何谓炉拱 ?
是炉膛下部直接遮蔽炉排面的那部分平 面隔墙或垂直炉墙的伸出部分。 炉拱的作用: ?加快新燃料的引燃 ?促进炉膛内气体混合。
炉拱并不产生热量 ,引燃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吸 收来自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并加以集中 地辐射到新燃料上,使之升温、着火。
或输送高温烟气的同时,烟气流也将炽热的炭 粒夹带并散落在新燃料层上,形成炽热的炭粒 覆盖层进行 四角切向布置 .
(4)链条炉的特点
着火条件差,难燃用无烟煤或贫煤,或水分 较多的煤;
粘结性强的煤和易熔性灰的煤,难以通风而 烧不透,要求灰的熔点不得低于 1200℃。
细末多的煤也不适用,易被吹起;
后拱输出的高温烟气对前端新燃料层表面的直接冲刷以及炽热的炭粒夹带到前部并散落在新燃料层上也前部并与前拱一起在前后拱间造成诸如旋涡对冲可看成是特低后拱中关键的一部分是一种强对流型炉拱
第5章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
5. 1 层燃炉的工作特性
1. 层燃炉的燃烧过程 特点: 金属栅格—炉排 (炉篦子). 有时也叫做 火床 燃烧。 火床 形象地表 达了这种燃烧方式的特点。
( 1)炉排通风截面比 f tf
炉排面上各通风孔(缝 )截面积之和
f tf ?
炉排的总面积
? 100 %
炉排通风截面比须根据所用煤种、炉排型式、通 风方式等加以选择。
(2)炉排片冷却度
是可靠性指标。
为很好地冷却炉排片,应保证有一定的高度, 以足够的侧面积被空气冲刷冷却。
空气冷却炉排片的程度用冷却度来表示。冷 却度是被空气冲刷的炉排片侧面积与同燃料 层接触的炉排片表面积之比,即
何谓二次风? 火床上方以压力送入炉膛的强烈气流。 作用:扰乱炉内气流,使之混合,降低q3和 炉膛α 。 和混合炉拱相比,优点: 布置灵活,调节方便,炉膛结构简单。 缺点:消耗一定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拱输出的高温烟气对前端新燃料层表面的直接冲刷 以及炽热的炭粒夹带到前部,并散落在新燃料层上也 会产生对流传热作用,从而形成直接引燃。 直接引燃的作用比间接引燃作用小得多。
后拱的作用在混合。后拱将后部大量富氧气体引到 前部,并与前拱一起在前后拱间造成诸如旋涡、对冲 等的优良气体动力条件 。
中拱是布置在火床中部燃烧旺盛区的短拱
(1)炉排面可见热负荷
火床炉中绝大部分燃料是在炉排上燃烧的,用一 个所谓的“炉排面可见热负荷”来表示燃烧的强 烈程度。 炉排面可见热负荷是炉排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 燃烧燃料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W/m2。
qlp
BQar,net Alp
B —单位时间进入炉子的燃料量;
Alp —炉排有效面积; Qar,net —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
1一下炉门(灰门);2一下炉排;3一中炉门;4一水冷炉排下集箱;5一上 炉门;6一汽锅;7一水冷炉排;8一炉膛出口;9一烟气导向板
挥发分在上炉排挥 发,由上炉门进入 的空气尚未进入氧 化区,挥发是在富 氧情况下进行,这 就从根本上避免黑 烟的形成。
双层炉排燃烧层结构示意图
Ⅰ一灰渣区;Ⅱ一氧化区;Ⅲ一还原区;Ⅳ一干燥干馏区
何谓二次风?
火床上方以压力送入炉膛的强烈气流。 作用:扰乱炉内气流,使之混合,降低q3和 炉膛α 。 和混合炉拱相比,优点: 布置灵活,调节方便,炉膛结构简单。 缺点:消耗一定的能量。
配合炉拱使用。若布置恰当,还能有其它作用:
(1) 将烟气引带至前端,有引燃作用。 (2) 对吹组织起烟气的旋涡流动。可延长飞煤在炉膛中 的行程,增加燃烧时间,旋涡分离作用使部分飞煤摔回 炉排,逸出量。有利于消烟除尘,降低飞灰带走的损失。 (3) 射流引带和推送烟气的作用能使烟气流按所要求的路 线流动,延长烟气行程、改善充满度、控制燃烧中心的 位置、防止炉内局部结渣。 (4) 形成的气幕能起封锁烟气流,可用来防止烟气流短路, 使炉膛中的可燃气体和飞煤不致未经燃烧就逸出炉膛。 (5) 空气二次风可提供—部分氧气,帮助燃烧。不过由于 二次风不经过燃料层,因此,过多的二次风会增大过量 空气系数,增加排烟热损失。
为很好地冷却炉排片,应保证有一定的高度, 以足够的侧面积被空气冲刷冷却。 空气冷却炉排片的程度用冷却度来表示。冷 却度是被空气冲刷的炉排片侧面积与同燃料 层接触的炉排片表面积之比,即
2 炉排片高度 炉排片宽度
5. 2 固定炉排炉
1. 手烧炉 加煤、拨火、除灰 都由人工操作,强 度大,效率低,冒 黑烟。 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煤种的适应性 较好, 0.7MW 以下 采用。
板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比较小,约为 8%一 20%, 空气送入相对集中,在燃烧层中扩散较慢,燃烧 层中的高温区距炉排面较远。适用于无烟煤或贫 煤
(2)燃烧层结构及气体成分
Ⅰ一灰渣区; Ⅱ一氧化区; Ⅲ一还原区; Ⅳ一干燥干馏区
空气从炉排下送入,先经灰渣区,空气中的氧没有变化。然 后流过灼烧的焦炭层,焦炭在燃烧,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 而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形成氧化区。继而氧气不足,氧仍缓慢 减少,而一部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形成还原区。最 后经过新煤的干燥干馏区。
( 1) 链条炉 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1一煤斗;2一煤闸门;3一炉排(包括前链轮及后滚筒);4一主动链轮;5一分段送风仓; 6一防焦箱;7一看火孔及检查门;8一除渣板(老鹰铁);9一渣斗;10一灰斗;11一后墙水冷壁 管;12一后墙水冷壁下集箱;13一前墙水冷壁下集箱;14一前墙水冷壁管
关键部件是炉排。对链条炉排的共同要求是:结构简 单,省金属,漏煤少,通风阻力小,运行平稳可靠。
常用的链条炉排有三种结构形式:
(a)链带式链条炉排
俗称轻型炉排或小炉排,常用于<10t/h。
(b)鳞片式链条炉排 容量较大的锅炉(10~35t/h的蒸汽锅炉,7-29 MW的热水 锅炉)常用鳞片式炉排。是一种不漏煤炉排。
(c)横梁式链条炉排 其特点是在链条5上装有支架6(支架又称横梁),炉排片7都装 在支架上。链轮4通过链条来带动支架运动,炉排片不受拉 力,整个炉排刚性较好。但结构笨重,金属耗量大,制造安 装要求也较高。
2.抛煤机炉
抛煤机和固定火床的组合。 用在容量不太大的锅炉 ( 一 般D≤10t/h) 。 抛煤机的分类 机械的、风力的以及机械 与风力联合 机械抛煤机用旋转的叶片 或摆动的刮板来抛散燃料, 风力抛煤机用气流来吹播 燃料,而风力机械抛煤机 则兼用以上两种抛煤方式。
机械抛煤机,粗粒落于远处,细 粒落于近处,细粒煤甚至就落在 抛煤机出口之下,堆成小丘。 风力抛煤机则与之相反。 风力机械抛煤机的颗粒度分布比 较均匀。 前两者使用较少。
二次风的布置形式:
前后墙布置。
四角切向布置.
(4)链条炉的特点
着火条件差,难燃用无烟煤或贫煤,或水分 较多的煤; 粘结性强的煤和易熔性灰的煤,难以通风而 烧不透,要求灰的熔点不得低于1200℃。 细末多的煤也不适用,易被吹起; 燃烧层中氧化区和还原区在上,挥发分析出 在下,空气由下向上流动,挥发分的挥发一 般都在富氧条件下进行,故不易冒黑烟。
第5章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
5. 1 层燃炉的工作特性
1. 层燃炉的燃烧过程
特点: 金属栅格—炉排 (炉篦子).
有时也叫做 " 火床 " 燃烧。 " 火床 " 形象地表 达了这种燃烧方式的特点。
也划分为预热干燥阶段、挥发分析出并 着火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三项主要操作:
加煤
除渣
拨火
拨火就是拨动火床,平整和松碎料层, 使通风均衡、流畅,并除去燃料颗粒外 部包裹的灰层。
(3)手烧炉的燃烧过程
新煤受热有两个热源:
新煤下部灼热的焦碳层;
新煤表面受火焰及炉墙的辐射热。
新煤层是双面受热,温度上升快, 着火条件很好,也可认为手烧炉是 无限制着火。
加煤时开启炉门,大量冷空 气涌入炉内,不仅使炉温降 低,而且破坏炉内负压,炉 排下的空气难以穿过燃料层, 使燃烧情况恶化。炉门关闭 后,开始由于煤层厚,阻力 大而进风虽少。随着燃烧的 进行,煤层逐渐变薄,进风 也就逐渐增多。
缺点:
①初始排尘浓度高,冒黑烟;
②煤粒不够均匀,细粒煤堆在炉排前部,粗粒 煤则落在炉排后部,总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就较高, ③每班要清炉2-3次,清炉时燃烧过程会受到 影响; ④清炉操作繁重。 一般适用于蒸发量在10 t/h以下的锅炉。
5. 3 移动炉排炉
1.链条炉
最常用的机械化层燃炉。从加煤到排除灰渣都实现了 机械化,运行稳定可靠,应用广泛。
(2)链条炉的燃烧过程
属前饲炉。沿炉排长度由前往后分阶段进行的。
1—新燃料区;2一析出挥发分区;3一焦炭燃烧区(其中:3a一氧化 区 3b—还原区);4一燃尽区
a)烟气成分;b)空气供应量的变化曲线 1一无分段送风时空气供应量;2一燃烧所需空气量; 3一焦炭燃烧所需空气置;4一挥发分燃烧所需空气量; 5一有分段送风时按需分配空气供应量; 6一有分段送风时按推迟配风法分配的空气供应量
所用的工质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蒸汽,甚至是烟气。 为产生足够的扰动,要求有一定的出口动量流率,即风量 和出口速度。由于火床上的主要燃烧过程的需要,以及炉 排冷却之必需,一次风量不宜过小。因此,空气二次风的 风量不大,并与燃用燃料的品种有关,一般为总风量的5 %~15%。这样,空气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就要求较高,并 随工质温度,上升烟气的动量流率、所需的射程而变。二 次风的初速一般为50~80m/s,相应的风压约为2000~ 4000Pa。
对于某一种炉子型式,燃烧某一种燃料, 炉排面可见热负荷有一合理的限值。
(2)炉膛容积可见热负荷
仍有一部分可燃物在炉膛容积中燃烧。 与炉排面热负荷相应,还有一个炉膛容积可 见热负荷,单位为kW/m3。
qV
BQar,net Vl
Vl —炉膛容积。
也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值。但范围较宽。
“可见”二字
是因为在火床炉中要分别测出燃料在火床上 和炉膛容积中的燃烧放热量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炉排面和容积热负荷中,都是有条件 地把燃料燃烧的全部热量作为比较基础,而 以“可见”二字来区别于其它。
ab线:空气量的供给。 ef线:整个燃烧周期中 需要的空气量。 cd线:供入的空气实际 有效参与燃烧的量。 图1-4手烧炉空气供需情况 jk线:焦炭燃烧所需空 气量的变化。
4、手烧炉改进燃烧的措施
(a) 改进操作, “少、勤、匀、快”。
(b) 将固定炉排改成摇动炉排。
(c) 改变燃烧层结构,使挥发分在富氧情况下挥发,而消 除冒黑烟。双层炉排就是采用这种措施的一种方法。
3. 炉排片的工作特性
炉排片必须满足通风和冷却的要求。 指标主要有炉排通风截面比和炉排片冷却度。
(1)炉排通风截面比 f tf
f tf
炉排面上各通风孔(缝 )截面积之和 100% 炉排的总面积
炉排通风截面比须根据所用煤种、炉排型式、通 风方式等加以选择。
(2)炉排片冷却度 是可靠性指标。
(3)链条炉炉膛布置
问题:
气体“成层”地上升,不能混合。无法使中部放出 的可燃气体和两端的过剩空气混合,可燃气体无法 在炉膛内燃尽。 着火条件较差,燃料引燃主要依靠炉膛内的辐射。 难以着火的燃料无法被引燃。
措施:分段送风;设置炉拱;加装二次风。
分段送风:把统仓风室沿长度方向分成几 段做成几个独立的小风室,每个小风室按 该区段所需的空气量分别调节。或称分区 送风。
手烧炉煤中的挥发分在干燥干馏区挥发,是 在严重缺氧的条件下挥发的,必然产生碳黑 而冒黑烟。 不论是任何种类的机械化层燃炉或室燃炉, 只要是挥发分是在缺氧情况下挥发,都会冒 黑烟。
碳黑是 0.5 ~ lμ m 的固体碳末,很难燃烧, 并由于很细,一般旋风式等除尘器难以捕捉, 因而随烟气排出而形成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