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

合集下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背景与意义本部分阐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举措。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病、城乡差距等,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本部分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四大原则,推动城市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功能品质、产业支撑、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部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本部分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空间布局策略,强调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要发挥城市群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通、产业、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要关注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

第四部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对于提高城乡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提供就业培训等手段,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使其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第五部分:提高城市质量本部分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质量的具体措施。

城市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建规[2003]43号

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建规[2003]43号

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建规[2003]43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协调省域内各城镇发展,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依据。

制定和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加强区域发展宏观调控、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件)和国务院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以下简称204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的要求,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现通知如下:一、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制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职能部门。

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13号文件的精神,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工作。

要把制定规划与综合调控区域城乡发展的具体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把保护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作为规划的重点。

目前尚未编制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省、自治区,必须在2003年6月30日以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2003年9月30日以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未经批准的省、自治区,不得进行省、自治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不得新上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区和度假园区。

二、规划要从全局出发,按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确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确定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明确控制的标准和措施,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要按照204号文件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的要求,明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民生问题标准表述

民生问题标准表述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重视学前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全国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

推进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

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发展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第11期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切实制定好建设方略。

一、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集镇规模过小。

当前,大多数建制镇集镇规模不足1平方公里。

所谓小城镇实际上是一条路边街。

“一条道路通到乡,道路两旁是楼房,楼房下层是店面,店面后面是农田”,“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是农村”就是大多数小城镇的真实写照。

(二)集镇人口过少。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乡镇34170个,乡村人口71288万人,平均每个乡镇仅2.09万人。

受行政区划、户籍制度、住房、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小城镇集镇的常住人口不到5000人,中西部地区小城镇集镇的常住人口甚至不到1000人,而且多为兼业农民。

小城镇集镇人口过少,无法产生人口聚集效应、形成分工分业的优势。

(三)建设资金短缺。

分税制以来,各级财政实行“分灶吃饭”。

由于财政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县乡财政困难加剧,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小城镇道路建设、供水供电、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县乡财政无能力安排,中央省市财政又没有专项补助经费,仅靠乡镇政府自筹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四)投资环境不好。

由于小城镇集镇规模过小,交通通讯落后,供电供水紧张,征地、招工,融资困难,治安力量薄弱,大中型企业一般不会选择到小城镇落户。

稍有规模的乡镇企业也会选择在大中城市落户。

小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就业困难,无法在小城镇生存。

二、对策建议:集中全力做大做强县城县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

大中城市的工业品一般要通过县城流向乡村,乡村的农副产品一般也要通过县城进入大中城市。

在建制镇中,县城的常住人口最多(平均人口达8万人,是小城镇平均人口的16倍),基础设施最好、工商业规模最大,就业机会最多,吸纳能力最强,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有潜力。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包括健全市场机制、健全合作机制、健全互助机制、健全扶持机制四个主要方面。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立足地理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注重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区,优化中心城区内部空间组织,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更好地发挥岳阳作为大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按照“江湖城共生、港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思路,推动形成“一心四组团”空间格局。

“一心”即城市服务核心,以岳阳楼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养老托育等生产性和生活服务业,培育发展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夜间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打造湘鄂赣省际边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

“四组团”即城北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组团、城东产城融合发展组团、西部江湖特色旅游组团、南部宜居康养组团。

城北组团包括城陵矶新港区、云溪区以及临湘滨江片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加快推动“区港一体”联动发展,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带。

城东组团以岳阳经开区为主体,以强化产业功能、推进产城融合为重点,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发展高端制造和临空经济、总部经济,打造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和增长极。

西部组团包括君山区、岳阳楼区滨湖片区以及南湖新区滨湖片区,强化生态保护、注重战略“留白”,着力发展体现“江湖融汇、文化交融”特色的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彰显城市魅力。

南部组团包括南湖新区(南湖以南片区)和岳阳县北部片区,以发展高端居住、生态康养、科教为重点。

全面推动岳阳县、临湘市融城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带动作用。

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70万人。

加快培育现代化中小城市。

坚持把县城和县级市城区作为培育中小城市的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六县(市)城区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成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现代化中小城市。

深圳市考《城市规划素质测试》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配套练习题(3)

深圳市考《城市规划素质测试》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配套练习题(3)

《城市规划素质测试》配套练习题库——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之第三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说明:适用于深圳市2025年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招录紧缺专业公务员考试《城市规划素质测试》科目。

《城市规划素质测试》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本部分是《城市规划素质测试》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部分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1.(单选题)《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指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科学布局,与()紧密衔接。

A.历史文化传统B.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C.人口分布特点D.自然资源条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格局构建的要求。

原文来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15日),原文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2.(单选题)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处理不好会滋生和助长城市病。

A.产业结构调整B.城镇化质量C.城市人口数量D.生活生产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影响。

原文指出:“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城镇化质量,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

3.(单选题)《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指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的重要平台。

A.经济发展B.区域合作C.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D.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原文来源《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2015年12月20日),原文中提到:“城市群既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区域,也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的重要平台。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问题

编辑本段发展状况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

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

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

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回良玉指出,发展县域经济要着重做好六个领域的工作。

包括: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渠道;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小城镇发展,尝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县域金融改革,缓解农民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大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

回良玉还表示,要扩大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县域转移的规模,打破行政界限,逐步形成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我国的县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实际应用县域经济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积极计划与行动?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积极计划与行动?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积极计划与行动?首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1)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发展积极性的同时,防止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

(2)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

要统筹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3)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各地在规划产业发展时要找准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产业。

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力争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上取得明显成效。

(4)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明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要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是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

政府投资要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倾斜,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一些公益性事业针对我国经济的问题,高校也作出较为敏感的回应,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首先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思想与学业实际,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大事,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国内国际时事。

这是我们在高校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肩负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培育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要素流动。

同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增强其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的小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城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要加强城镇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措施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措施

一、加强城乡空间规划:
1、建立健全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制度,强化城乡一体设计,统筹安排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

2、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城镇空间集体化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推动城乡空间绿色发展:
1、坚持法治思维,把保护城镇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等立法工作,依法控制城镇开发强度,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

2、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环境标准体系,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城镇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

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应注重城乡产业的联动,基础设施(给排水、道路、通信网络等)的共建共享,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发挥各自传统文化优势,着力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建筑风貌和乡村空间格局。

2、优化城乡空间利用:
鼓励城市空间立体开发,细化城市空间竖向分区,在重点地区合理布局地上2—4层近地面层、地下5米地表层功能,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再造与增值。

3、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道建设,鼓励采用市政管线集中铺设方式,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减少地下管线设施建设改造对城市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促进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快。

但是城镇化水平还是偏低,小城镇建设必须筹谋在前,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基。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早思考、早谋划、早动作,这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一、小城镇现状基本情况2001年,梧州市域内有乡以上城镇64个,其中地级市1个,辖万秀区、蝶山区以及市郊区(含龙湖、城东、长洲三个镇),县级市驻地1个(岑城),县城驻地镇3个(龙圩、藤城、蒙山),其他建制镇52个,乡驻地7个,城镇人口566361人(按非农业人口计)。

1、城镇主要沿公路、水路呈轴向分布梧州市域城镇的分布,主要沿“一江三道”呈轴向分布,一江是指西江(浔江),三道是指三条国道:321国道、324国道和207国道。

(1)西江(浔江)沿岸,自西往东分布有梧州、蒙江、藤城、津北、城关、南安、人和、赤水等近10个城镇。

(2)321国道沿线,自蒙山县北面的新圩、西河、黄村、汉豪,经梧州市往东,共分布有12个城镇。

(3)207国道沿线,自北沙头镇、石桥镇到西南的岑城、归义等,一直往西南方向共有15个城镇。

(4)324国道沿线,自西向东分布有昊容、马路、岑城等6个城镇。

2、城镇空间分布相对独立,相互联系不够紧密梧州各小城镇沿西江、国道分布,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几乎是均距的,镇与镇之间的空间联系很不紧密。

目前仅梧州与各城镇的联系较为密切,而内部各镇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推动力的趋同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既没有形成分片区的大区域中心,也很少小城镇之间的直接联系。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途径。

一、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各类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大城市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扩散、人才交流等方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缓解“大城市病”。

中小城市要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节点作用,加强与大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同时,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

小城镇要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同时,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改善人居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

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镇落户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要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鼓励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自主创业。

同时,要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要条文解读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要条文解读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共计七章七十条。

重要条文解读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的属性。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

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通过加强和改革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制定《城乡规划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乡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如何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如何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在城市群的基础上 , 在城市群 内部形成 由若干 中心城 市
都在工业化过程 中充分发挥 了大城市的特殊作用, 并且认为
“ 城市病 ” 问题 , 是历史和发展 中遗 留下来 的, 以在 城市发 可
展过程 中加 以解决,而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却是 致命 的, 难
以持续发展 ; 中等城 市论则介于二者之 间。也有学者跳 出 而
协调发展” 的战略方针 , 中国城市化发展指 明了方 向, 为 也结 束了关于城市化战略的长 期之争 。
互补、 资源共享 , 使中心城市真正强起来, 这是第二个级次。
在城市 圈的基础上 , 城市 化的第三 个级 次就 是由众多的
中小城市构成 的城市带 。所谓城市带, 即在 乡镇企业基础上 发展起来 的, 以特色化的产业 链条 为纽带联 结区域内若干 中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o ih a cto la dTe h ia Colg o r a fSc u n Vo aina n c nc l le e
21 0 0年 5月
M a .01 y2 0
如何实施 大、 小城市协调发展 的城市化战 略 中、
窦金 波
( 黔南民族师范学 院 , 贵州 都匀 5 80 ) 5 0 0
市发展趋势 , 我国应在沿江、 沿海 、 沿边 经济 发达 、 交通便利 、 区位条件好 的区域 , 原有 的城市发展基 础之上 , 在 构建 经济
带、 城市群等体系。
强了区域整体 的竞 合能力 ,并使 城市与城 乡一体化 同时推 进, 使城市观念和城市生活方式得 以广泛 的传播 。 在选择 城市群 、 城市 圈和城市带战 略时, 们应当认识 我 到此战略决不是几个城市 的简单相加 , 是一整套机制 的培 而 育, 包括要索 的集 聚、 产业 的高度化 、 以及 时空双向的高 效机 制、 区域协调机制等 [ 3 ] 。可在城市群 内构筑一个核心城市 , 若 干个中心城市 ,核心城市作为产业链 的龙头在走 向区域性、

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中原城市群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中部和陕西省份的一部分地区所组成。

中原城市群包含了郑州、洛阳、焦作、许昌、新乡等大中小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呈现出一种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格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均衡和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之间的差距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促进协调发展。

1. 大中小城市发展状况中原城市群中,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该城市群的中心和核心城市。

郑州在城市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金资源。

其次是洛阳、焦作等中等规模的城市,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城市功能较为完善。

而一些小城市,如许昌、新乡等则相对滞后一些,城市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的小城镇相对较多,大多处于县级城市下,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小城镇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或拥有特色资源,发展相对较好,但也有很多小城镇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资源贫乏,发展非常困难,存在着人口外流、经济不发达等问题。

1. 人口流动问题由于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吸引力较大,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大城市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小城镇的人口外流加剧了小城镇的人口空心化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人口流动问题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原城市群中,大中城市拥有较多的产业资源和资金资源,城市功能齐全,而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格局。

3. 城市功能不完善中原城市群中,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相对完善,拥有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而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欠缺,文化设施相对单一,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的需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学习心得一.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理念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各种因素。

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正式确立了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在原有城市化内容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内涵。

概括起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即“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它要求以市民为主体,围绕人民群众现代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完善的城镇承载条件和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

新型城镇化要求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即解决好进城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土地,永久居留城镇的问题。

不但要解决好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各项保障,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水平问题,让他们能体面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融入现代化经济文化生活方式。

解决好这些问题又必须解决好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问题,以形成有效合理的就业空间。

2.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尤其是要集约、节约配置土地资源。

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

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镇化建设向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和低能耗转变,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防止“摊大饼”、盲目“圈地造城”,准确处理和解决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用地的矛盾。

3.注重环境友好发展。

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化,使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其中既包括了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美化、绿化要求,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包括了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计
城市用地 2.03 增长率弹
性系数
1.52
1.08 1.30 1.91
1.57
资料来源同上
从表2可以看出,1990年到1995年期间人口规模50- 100万的城市用地的弹性最小。虽然100万以上人口的 城市用地弹性系数也比较大,但是如果把它们中间已 经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也算进来,则这两个系数要 小得多,不会大于20万以下城市的1.91。如果加上我 们前面所讲的,有些耕地实际上是在城市执行“产业 功能”时被占用的,城市规模与该城市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一般是正相关的,考虑到这一差别,仅就纯粹消 费功能的用地而言,20万以下城市应该是最大的。
1.42 城市交通污染和能耗情况的比较
表3 1985/1986年英国人口密度和每周人均出行里程(公里)的关系
人口密度(人 所有的方 小汽 公共汽车 铁路 步行
/公顷)


1以下
206.3 159.3
5.2
1-4.99
190.5 146.7
7.7
5-14.99
176.2 131.7
8.6
15-29.99
二是分散主义的发展思路,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更 加有效。大都会产生污染严重,住房紧张,乱占耕 地,交通拥挤等城市病。
1.2 城市的两种功能
反对大城市道路的思路没有区分城市的两种功能:
城市的非生产功能:包括衣食住行、教育、文化、娱乐通 等方面的职能。
城市的生产功能:主要是指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1.4 从非生产功能比较两种道路的优劣
1.41 人均建成区面积比较
表1 1990年和1995年中国各级规模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均建成区面积(平方米)
年份
200 100 -200 50 -100 20 -50
20
所有城市
万及以上 万


万以下
合计
1990
54.48
80.71 93.19 92.42 118.98
1.3 从产业功能看城市规模
我国乡镇企业(大都集中在小城镇)产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 %左右,其工业废水及 其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 、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的14个指标中, 除了4个低于25%外,都在25-88%之间,这说 明小城镇污染程度相对其产值而言大大超过大 中城市。(以上比较基于1995年的数据)
从城市用地增长弹性来看
以城市年平均用地增长率除以年平均人口增长率,我们就 得到一个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用 地增长弹性系数的情况。
表2 1990年至1995年中国各级规模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200万 100- 50-100 20- 20万以 所有城市
城市规模 以上 200万 万 50万 下
152.6 105.4
9.6
30-49.99
143.2 100.4
9.9
50及以上
129.2
79.9
1l.9
所有的地 9.1 4.9 12.3 4.3 10.2 6.6 10.8 6.4 15.2 6.7 11.3 5.9
其他方式
28.8 21.9 18.2 20.6 15.5 15.4 19.1
步行
2.5 2.6 3.4 4.2
3.2 3.7 3.7 3.0 1.7 3.2
其他方式
16.6 18.5 17.1 23.9
22.6 20.2 18.2 24.1 28.9 22.0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耕地占用等不能归咎于大城市本身 ,这是一定技术条件下,为发展工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技术相同,要取得同样的工业发展,不管在大城市还 是在小城镇,最后污染的结果,给交通增加的压力,以及 占用的耕地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城市病”并非产生于 大城市的非生产功能,而主要是由于在大城市中发展大工 业(特别是制造业)所造成的。
论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合理布局
1. 大城市和小城镇:
两条道路之争
1.1 城市发展的两条思路
一是集中主义的发展思路,主张将大都会作为主要 的城市化手段;主要优点是:经济能量高度集中, 人口高度密集,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商品集散中心, 也有完备的金融服务和交通枢纽;它不仅连接着国 内各地的市场,而且还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的重要渠道;大都会更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表4 1985/1986年英国城市规模和每周人均出行里程(公里)的关系
城市地区 内伦敦 外伦敦
大城市地区 人口25万以上的其他
城市地区 10万-25万 5万-10万 2.5万-5万 3000-2.5万 农村地区 所有的地区
所有的方式
110.5 166.6 112.7 141.2
160.5 154.5 151.0 175.7 211.0 159.6
资料来源:Barret, G..(1996).the transport dimension, in 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p.172 (转引自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人口密度由低到高, 每周人均运用所有的方式所出行的距离之 和也不断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使用 小汽车次数下降引起的。与小汽车出行里 程的变化趋势相反,人们依靠公共汽车、 铁路和步行等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却随着人 口密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小汽车
45.3 113.3 70.6 93.6
114.8 110.4 110.8 133.4 163.8 113.8
公共汽车
12.0 8.9 16.9 11.2
8.6 7.2 5.7 7.2 5.7 9.3
铁路
34.1 23.3 4.7 8.3
11.3 13.0 12.5 8.0 10.9 11.3
87.43
1995
63.23 83.77 96.41 105.05 151.69 102.24
增长(%) 15.30
3.80
3.46 13.67 27.49
16.94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1996)
从表1可以看出,城市规模从大到小,人均 建成区一般都是越来越大,解决一个非农人 口“住”的问题,大城市在土地利用上具有 很高的效率。除200万及以上的城市增长较 快之外,50-200万之间的城市的增长速度 都很慢,把50万以上的所有城市都加起来 ,人均占地面积合计增长了9.16%,远远低 于20万以下的小城市的2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