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研究受广东省教育厅资助。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张建武 # !/&/ - ( , 男, 新疆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 主要研究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李永杰 # !/$" - ( , 男, 广东中山人,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 学、 港澳经济等。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
(一)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牵动作用 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这时, 由于最大产出原则的作用, 整个社会的产出结构必然会随着调整。而产出结构的调整, 只有 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再配置来实现。 由于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 最活跃的部分, 因此, 投入要素在部门间的再配置最终都是通过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来实现的。这样就引起了就业结 构的转换—— — 这是产出结构对就业结构的牵动作用。3 ! 4 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 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序列。从产值结构的角度看, 第一产 业的比重将下降, 第二、 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并且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 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并表现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协调性分析
(一) 改革开放前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长期施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赶超战略, 产业结构是在行政手段的强制调控 下越过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 重工业长期呈现高速度发展的势头 他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政策
)$* )"*
。 与之相适应的宏观政
!
要: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
用, 其中, 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 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 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 就业的两重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以及技术替代劳动, 人力资本替代物质资本。从而引导劳动力也随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再由 第一、 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再配置, 即著名的配第—— — 克拉克定律。这一点已被西方工业化国家 (见表 !) (见图 的历史资料所证明 。同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产值变化也基本符合这一趋势 。 !、 #、 ") (二) 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 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问题是劳动生产率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则正是通过这两个变量作 为传导机制, 对产业结构调整构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工资率) 第一,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必然引起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如劳动力价格 的提高, 资本 ( ) 价格 利息率 的下降。由于最小成本原则的作用必然会引起企业对原来的要素投入组合, 进行重新配 置, 如多用资本, 少用劳动, 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 $ # % 。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间、 部门间、 地区 间、 产业间的再配置, 促使被节约的劳动力转移到急需劳动力的产业。 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产值增加迅 速,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较快, 并最终影响到产出结构。 第二, 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 最终改变先前的社会需求结构, 并引起消费 结构和总量的改变, 使消费表现出质量的提高, 多元化、 个性化的消费特点和趋势, 最终导致产品结构、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中, 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更深层次因素。 从经济 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看, 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越来越被学界所认同。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 长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现。虽然说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 但是, 产业结构变动是以 人力资本的结构变动为先导的,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是以知识积累和传播速度的 加快为基础的。新知识、 新技术的增长和积累越来越快, 通过大学、 职业学校、 培训机构等组织被迅速传 播和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亚当・斯密曾言: 劳动是财富之母。 这一命题本身就 蕴含着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和智力就是财富增长的根本的含义。现代经济和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也证 实了, 人力资本存量状况是决定其国民财富的基本因素。因此, 提高人力资本总量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 和结构转换的核心和根本途径。 现代高科技产业、 信息产业、 金融业、 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以较高素质的劳 动力为基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首先也是将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传统产业中, 技术先进只是劳动力智力 产出的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所说的技术发达, 其核心指标是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源为判断依据。
策环境也应运而生, 它包括低利率政策、 低汇率政策、 低工资和低能源、 原材料价格政策、 低农产品和其 。扭曲的宏观环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手段,导致了改革前的两种低效 率: 低资源配置效率和低技术效率。 ) % * 由于重工业吸纳资金能力强、 吸收劳动力能力弱的特点, 重工业的发展与我国资本稀缺的现实状况 产生矛盾。 在当时特定的外部经济条件之下, 通过农业税和剪刀差吸收农业剩余成为重工业发展资本积 累的主要途径。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吸收农业剩余的三套马车, 即农产品的 导致了中国 统购统销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 ) ( * 。赶超战略的实施和为此所制定的制度性约束, 城乡分割的状态,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生产部门, 形成了极不正常的就业结构, 并且严重 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从 !+(, 年至 &--’ 年的经济 总量增长年均达到 +# ". , 一、 二、 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 !+(, 年 &--’ 年 /01 达到 !!%%+" 亿元。 !"
生变化的核心要素,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从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途径来看, 物质技术装备条件、 收入分配制度、 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其产生作用, 但是, 最关键和最本 质的要素是劳动力的劳动能力。 我国的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与产业升级的技术条件和物质资本 不匹配, 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 “民工潮” 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规模的 就是最好的印 "# 劳动力在地区间、 证。劳动力的流动就是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过程, 是就业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等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 $# 就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及难度加大。城镇失业问题、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中的艰巨任务。 咨询业、 高科技服务业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 %# 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信息产业、 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如通过电脑和互联网在家办公和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消费的个性化加强, 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 在就业上劳动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工作时间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 (二)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互动应该是二者的转变具有一致性, 同时达到各自的合理化程度。 根据 (!) (包括生活上的最终需求和生 已有的研究, 合理的产业结构首先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能满足有效需求 (&) (’) 产上的中间需求) , 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 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 (") 用, 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产品过量时, 能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 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 (%) ($) 能吸收先进技术, 有利于技术进步; 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 协调发展; )’* (() 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而合理的就业结构应该满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条件, 达到充 分就业状态。! 所以, 从前面的作用机理的探讨和互动特征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必要条件: 一是完善的 劳动力市场机制。 为保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劳动力资源首先必须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 自由地流动, 劳动力应该拥有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的权利。其次,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是真实的和完 全对称的, 以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保证劳动力配置的有效性。 同时,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拥有充分 的自主权。 二是拥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要素。 三是政府能够有效率地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产业 政策。四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能有效地防范各种社会风险。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56789:; 6< =7:9>?69> @9ABCB7BD 6< E7AC9DAA +?FC9CAB8:BC69
G6;H "% ,I6H ! )DJH "%%$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
张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永杰
广州 $!%&’! ( #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摘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及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相互牵动和推动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中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 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 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这 !&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 个过程实际是传统的就业岗位消失与新的就业岗位的产生并存的一个过程。就业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调 整的适应, 不仅仅是数量结构的变迁过程, 更重要的是质量结构的优化过程, 这里的质量结构包括生理 结构、 心理结构、 知识技能结构等构成要素。 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来看, 产业结构的升级要 求资金和资源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领域转移, 这将最终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萎缩。 尤其是 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 以及土地的稀缺, 对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升级速度加快。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 或者一个 #& 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扩大, 地区, 而是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转移。在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和不断完善的国内市场中, 经济发展所需 要的土地、 劳动力、 资金等生产要素可以通过国际、 国内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技术市场、 劳动力市场等市 场获得, 要素短缺已经不再构成长期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就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 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 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劳动生产率是引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 !"
的 #$% !& ’$% #& #(% ), 转变为 #**( 年的 !’% +& "#% (& ((% !。从业人员从 !,)$ 年的 ’*!"# 万人增加到 #**( 年的 )’’(# 万人, 全国年均从业人员年均增长 #% "- , 劳动力 #" 年间平均每年增加 !()* 万个就业岗位, 在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也由 !,)$ 年的 )*% "& !)% (& !#% #, 转变为 #**( 年的 ’,% !& #!% +& #,% (
产业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特征和解释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本质因素! 。从广义上看, 产业结构包括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 劳动力作为能动的生产 要素, 就业结构并非只是消极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变, 特别是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的存在, 就业结构对 于产业结构具有极大的反作用。 中国加入 012 已成事实,随着国内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开放,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 整的冲击将会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极大的压力, 并进一步对就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 将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入手, 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产业结构 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偏差和不一致性, 目的是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宏观政策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