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1]
蒲公英研究进展
![蒲公英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418282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1.png)
蒲公英研究进展蒲公英,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蒲公英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其重要的药理作用及食用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
本文将综述蒲公英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与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蒲公英的种类繁多,全球已知有数十种,其中最常见的为蒲公英属的几个种。
这些种类的蒲公英广泛分布在农田、草地、公路旁等环境中。
蒲公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然而,不同的蒲公英种类对其生长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也是蒲公英在传统药用和现代生物活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点。
对于蒲公英的研究,主要包括蒲公英的种类鉴别、生长环境分析、功效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开始采用这些新技术对蒲公英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蒲公英的基因组,进一步了解其遗传特征;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蒲公英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等。
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使我们对蒲公英的认识更加深入。
通过对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抗菌消炎等功效。
在药用方面,蒲公英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痢疾等。
此外,蒲公英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嫩叶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
在生物活性方面,蒲公英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对一些常见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然而,目前关于蒲公英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尽管蒲公英的生物活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次,蒲公英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蒲公英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因此需要加强对蒲公英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此外,蒲公英的采收和处理方法对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更加规范化的采收和处理标准。
总之,蒲公英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551a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e.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一、盐碱地蒲公英简介盐碱地蒲公英是一种原生于欧、亚和非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快,花期长,根系发达,适应力强,能够很好的在盐碱地环境中生长并繁殖。
盐碱地蒲公英的主要优点如下:1. 生长迅速:盐碱地蒲公英生长迅速,一般情况下可在一个月内完成生长周期。
2. 耐盐碱性强:盐碱地蒲公英能够在高盐、高碱性环境中正常生长,其对盐碱地植被恢复和土地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土地修复能力强:盐碱地蒲公英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层,为土壤中的养分提供保障,并促进土壤的通气透水性。
1. 土壤改良盐碱地蒲公英种植的首要任务是土壤改良,有效的土壤改良能够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根生境,同时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
根据盐碱地的实际情况,纯砂土的盐碱地土壤表层需要深挖20-30厘米,更换现有土壤。
在更换土壤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石灰等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
2. 种植方式种植盐碱地蒲公英最好选择无根苗插秧或撒播种子的方式。
种植前,需要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足的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植后,需要对土壤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栽培管理盐碱地蒲公英是一种变态日照性植物,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
在正常气温下,其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不宜过低。
同时,盐碱地蒲公英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适量的施肥和浇水有利于植株生长。
在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的前提下,还需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等栽培管理,以保证植株的生长。
4. 收获及利用三、结论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对于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和合理选择种植方式、土壤改良和栽培管理方法,以提高盐碱地蒲公英的生产效益和经济价值。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盐碱地蒲公英的栽培技术和培育优良品种,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提供支持和保障。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ac0d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7.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引言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和碱性物质,通常不适宜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盐碱地往往占据了大片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适应盐碱地生长环境并且能够利用盐碱地的植物,其中蒲公英就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将对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种植技术和应用前景。
一、盐碱地蒲公英的特点蒲公英是一种观赏植物,具有白色的蓬松花球和绿色的长茎叶片,开花时飘散出的种子被风吹散,故而得名“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均有分布,通常生长在碱性土壤、沙质地和干旱地区。
由于其对盐碱地的适应性较强,许多地区开始将其引入盐碱地进行种植。
二、盐碱地蒲公英的生长环境要求1.土壤要求蒲公英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为7-8之间,对盐碱土的抗性较强,甚至能适应1-5%的盐碱度。
种植盐碱地蒲公英需选择盐碱度在1-5%范围内的土地。
2.光照要求蒲公英光照要求较高,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通常在盐碱地种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位置进行种植,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3.水分要求蒲公英适宜的水分条件是湿润而不过于潮湿的环境。
在盐碱地种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灌溉管理,以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对蒲公英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1.改良土壤在盐碱地种植蒲公英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将盐碱度较高的土壤进行深翻,使其松软并有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
根据土壤的PH值和盐碱度,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其结构。
2.选择适宜品种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应选择适宜的品种。
一般来说,盐碱地蒲公英的基础品种应该具有较强的抗盐性和适应盐碱土的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目前,一些杂交育种的盐碱地蒲公英品种已经逐渐被引入种植,具有抗逆性更强、观赏价值更高的特点。
3.合理施肥盐碱地蒲公英的施肥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5d9535d804d2b160b4ec0f1.png)
植物学通报 2004, 21 (1): 19 ̄25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①陈 华 李银心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摘要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
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
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
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关键词蒲公英属,组织培养,耐盐突变体,核型,遗传转化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 of DandelionCHEN Hua LI Yin-Xin②(Key Laboratory of Phy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Abstract Dandelion is historically recognized as weedy plant and is familiar to us as medicinal herb. It comes into fashion as a new type of vegetable in recent years. Though many research work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tes, medical mechanism,caryotype,cell cul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ande-l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rare biotechnological modification has been done. In this review,combined with our works,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dandelion and focused on the trend of the 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in order to develop dandelion application further. Key words Taraxacum,Tissue culture,Salt-tolerant mutant,Caryotype,Genetic transformation通常,我们将菊科(Compositae)蒲公英属的植物统称为蒲公英,全属约2 000余种,主要产于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洲。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3be8b8fe4733687f21aa1e.png)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蒲公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其生命力非常旺盛。
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大家把它俗称为婆婆丁,是一种不分地域并且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野生蔬菜,国家卫生部已经把它列为药食同源食品,它还可以作为药材被使用,不仅可以被用到中药里面,还可以应用于饲料中作为添加剂的原料。
根据对一些资料的阅读,发现蒲公英对于醇提物以及水提物都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目前对于蒲公英的耐盐性有关专家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结论。
发现在氯化钠培养基上可以得到蒲公英的再生植株,而且蒲公英对于混合盐碱和单盐胁迫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耐受性,并且只要盐碱溶液的用量适宜,还可以帮助蒲公英的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虽然对于蒲公英的价值人们都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大量的投入利用。
随着近些年来对于蒲公英价值的探索,人工栽培蒲公英产业逐渐出现了,并且有着愈来愈好的发展趋势。
在浙江、河北、内蒙古以及东三省地区都开展了对于蒲公英的人工栽培,而且大部分都是作为药用产品,只有一小部分是作为可食用的蔬菜栽培的。
因为盐碱地不利于种植作物,恰好蒲公英的耐盐程度足够其在盐碱地生长,所以是首选的盐碱地种植品种,下面本文会对于种植技术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选择的是东北的叶子较大的蒲公英,其生育期在八十天到九十天之间,这种蒲公英的特点在于叶子较大而且适应能力比较好,可以采挖出来直接作为蔬菜进行食用。
试验所使用的肥料有五氧化二磷含量为百分之五十二以及含有百分之三十二氧化钾的磷酸二氢钾,还有含氮量百分之四十六的尿素。
2、试验方法试验的地区有大约170~180天的无霜期,大约在四月份上旬到中旬的时候会出现终霜期,在十月份中旬的时候会出现初霜期。
试验所需要的土壤是中度盐渍土,在试验区域4月份土壤的含盐量在0.3%~0.4%,土壤容重在1.4~1.6g/cm3,地下水埋深0.8~1.2m,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g/L,一年的总降雨量大约为600mm。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原料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04ab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c.png)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在广袤的大自然中,蒲公英是一种常见却又不平凡的植物。
它那轻盈的种子随风飘散,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然而,除了其美丽的外表和独特的传播方式,蒲公英还隐藏着巨大的潜力,正逐渐成为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原料,为农业和园艺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要理解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原料,首先得从蒲公英的成分说起。
蒲公英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蒲公英中的一类重要成分。
它们具有抗氧化、抗菌和调节植物激素平衡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激素平衡至关重要。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合成和代谢,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速度、分枝情况以及花果发育。
萜类化合物也是蒲公英中的“宝贝”。
它们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帮助植物抵御干旱、高温、病虫害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以蒲公英为原料提取的萜类化合物制成的生长调节剂,能够使农作物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和品质。
甾醇类化合物在蒲公英中的存在同样不可小觑。
它们参与植物细胞膜的合成和稳定,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甾醇类化合物还能影响植物的信号传导通路,进一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那么,如何从蒲公英中提取这些宝贵的成分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生长调节剂呢?这需要一系列精细的工艺和技术。
首先是原料的采集。
为了保证提取物的质量和活性,蒲公英的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的蒲公英所含的有效成分较为丰富。
同时,要选择未受到污染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蒲公英。
采集回来的蒲公英需要经过清洗、干燥等预处理步骤。
干燥的方式也有讲究,通常采用低温干燥,以避免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
接下来就是提取工艺。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溶剂萃取法是较为传统的方法,但可能会存在溶剂残留的问题。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c4f2e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0.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盐碱地蒲公英是一种能够耐受盐碱、干旱等环境恶劣条件的植物。
其具有很高的生长速率和经济价值,可以作为利用盐碱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研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种植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
盐碱地的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土壤性质和水分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优选具有排水良好、土壤蓄水能力强的土地,可以增加蒲公英的生长速率和幸存率。
在选择种植基地时应尽量避免高温、干旱和强光等恶劣环境条件。
其次,种植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彻底的清理,除去杂草、农药残留等物质。
此外,可以考虑施用有机肥料或者其他相关的肥料来改良土壤质量,增加水分保持能力和肥料供应。
第三,种子的选择和质量检测也是种植技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建议选择经过高温、干旱、氧气和盐胁迫等条件筛选过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在采购种子时应注意质量和购买渠道。
建议选择信誉度高的专业机构采购。
第四,种植和管理中需要注意土壤和水分的管理。
在接种种子之后,应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需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干燥季节要增加灌溉频率,以确保蒲公英的健康生长。
同时需要注意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第五,收获和利用是种植盐碱地蒲公英的最终目的。
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获,并且尽量选择整株收割的方式,避免对根部造成损害。
对于收获后的蒲公英,可以作为饲料、药材、种子等用途。
需要注意有效的加工和保存方法,以提高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需要注意种子、基地、土壤、水分和收获等问题。
只有在细心、耐心的管理下,才能达到最优的种植效果。
蒲公英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蒲公英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6ef0d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蒲公英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系统性描述了近年来学者对于蒲公英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抑菌作用的进行综述,为蒲公英深入了解奠定基础。
中药材蒲公英[1]属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多年生的干燥全草,又名蒲公草、婆婆丁等。
其最早记载于《新修本草》,阐述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
《本草纲目》及《本草新编》也曾记载:“蒲公英虽不起眼,但具有强大的功效”。
而现代研究也表明,已鉴定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包含[2]黄酮类、多糖、、酚类、有机酸(咖啡酸、绿原酸)、三萜类、生物碱以及微量无机元素(Cu、Zn、Fe、Mn、K等)。
同时,相关研究人员也根据以上化学成分开展抗氧性、抑菌活性、抗肿瘤活性及抗炎活性研究。
因此本文综述了蒲公英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相关成果。
展望了未来科研人员对于蒲公英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思路。
1多糖多糖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类活性多糖,一般不包含淀粉和纤维素,通常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或提升机体生理功能,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
1.1多糖提取方法现代研究表明,对于多糖的提取方法[3]含有索氏提取法、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解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舒玉凤[4]等在2022年发表的文章证明,以超声波辅助法(超声时间154min,超声功率137w,提取温度82.5℃,料液比1:22g/ml)提取蒲公英中的多糖,提取率高达88.62mg/g。
张静[5]等于2018年发表的文章中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多糖工艺,阐述了超声时间1.7h,超声温度65℃,超声功率108W,料液比1:25(g/ml)时,多糖提取率最高。
1.2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蒲公英中多糖的活性研究于抗氧化活性和抗炎作用领域应用较多。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09a9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摘要】盐碱地蒲公英是一种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在盐碱地生长良好。
本文通过对盐碱地蒲公英的生态适应性、种植技术、生长特点、生长调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蒲公英具有较强的盐碱逆境耐受性,适用于土地修复和改良。
通过合理调控生长环境和施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蒲公英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盐碱地蒲公英在土地修复中的潜在价值,并加强其生长调控研究,以提升其种植技术和应用前景。
本文总结了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对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生长特点、生态适应性、生长调控、应用前景、土地修复、研究成果、潜在价值、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较高的土地,常常对农作物种植和土地利用造成影响。
在我国,盐碱地面积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黄淮海和东北地区,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
盐碱地土壤中的高盐、碱性和低氧化性使得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性差,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盐碱地蒲公英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环境的植物,其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可以在盐碱地生长繁殖。
盐碱地蒲公英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生长适应性,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对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提高盐碱地的土壤品质,推动盐碱地的资源化利用。
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对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1. 分析盐碱地蒲公英的生态适应性,了解其在盐碱土壤环境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策略,为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 探索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包括种子播种、育苗管理、生长调控等方面,以实现在不良土壤环境下的高效种植。
3. 分析盐碱地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包括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等指标,为优化种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9785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1.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盐碱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土地类型,其土壤含有较高的盐碱性成分,通常不适合正常农作物的生长。
然而,这样的土地对于盐碱草和蒲公英等耐盐植物的生长却具有优越的条件。
因此,在盐碱地上进行蒲公英种植对于开发和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进行盐碱地蒲公英种植前需要对土壤的九项指标(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钙、镁、钠)进行分析和测量。
比较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添加腐熟有机肥,并进行措施使其与土壤中的盐分结合达到促进土壤菌群生长的目的;另一种是利用化学方法添加石灰和钙镁等质子化物,以减缓土壤中盐分对根系的影响。
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质量,为蒲公英种植提供适宜的沃土条件。
其次,选择适宜的蒲公英品种也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由于不同品种的抗盐碱能力和生长习性不同,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蒲公英的特点、所需生长条件与盐碱土壤特点等因素。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适合盐碱生长的蒲公英种子出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第三,合理的种植方法也是决定蒲公英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盐碱土壤上种植蒲公英时,可以选用沟槽播种或切条插芽等不同种植方式。
沟槽播种法的具体操作是:首先在土壤中挖掘一定深度的沟槽,沟槽两侧放置好蒲公英种子,再盖上一层土壤;而切条插芽方法则更适用于栽培花色独特的蒲公英品种。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土壤水分和盐分的情况适当进行排水和灌溉,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最后,对蒲公英的后续管理也是种植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
在蒲公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其生长速率和节律,合理地进行修剪和施肥,以维持蒲公英在盐碱土壤上的稳定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侵袭,保持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等。
在总结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改善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盐碱土壤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民生产的效益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工程原料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工程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03d3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6.png)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工程原料在生物工程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原料层出不穷。
蒲公英,这种常见于田野路边的植物,正逐渐展现出其作为新型生物工程原料的巨大潜力。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在多种环境中生长。
其植株富含多种有益成分,这些成分使得蒲公英在生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蒲公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在生物工程中,这些特性使得蒲公英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新型的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
相比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蒲公英来源的天然产物往往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蒲公英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对蒲公英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可以将其应用于免疫调节剂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此外,多糖还可用于保健品领域,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
在基因工程方面,蒲公英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蒲公英基因的研究和改造,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或者使其适应更广泛的生长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蒲公英作为原料的产量和质量,还为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蒲公英在生物发酵工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转化和修饰,从而获得具有更高活性和更好疗效的产物。
同时,发酵过程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除了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蒲公英在化妆品行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其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使其成为护肤品中理想的成分。
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抗衰老、舒缓肌肤等功效的化妆品。
而且,蒲公英的天然属性也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天然、绿色化妆品的追求。
然而,要将蒲公英真正发展成为广泛应用的新型生物工程原料,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蒲公英的采集和种植问题。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95a6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需要对盐碱地的土壤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土壤的盐
分和碱分含量、土壤的pH值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是种植蒲公英的基础。
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蒲公英种植的适应性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盐碱地的蒲公英种植技术研究需要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
选择适宜的蒲公英品种也是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到蒲公英耐盐碱的能力、生长速度、繁殖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因素。
通过对
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可以选择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蒲公英品种,提高蒲公英的产量和品质。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种植措施。
种植时可以采用覆盖秸
秆和有机肥料等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减缓土壤盐碱化的速度。
采用适当的浇
水和排水措施,保持土壤湿度的平衡,避免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对蒲公英的生长有
积极的影响。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
包括定期的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的修剪等。
对于蒲公英的收割和利用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蒲公英的产
量和品质。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对土壤特性、品种选择、种
植措施、施肥措施以及管理措施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
通过提高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
技术,可以改良盐碱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田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文化创意资源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文化创意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642bbf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3.png)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文化创意资源蒲公英,这种在田野间、道路旁随处可见的小小植物,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是随风飘散的野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创新思维的拓展,蒲公英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文化创意资源,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潜力和价值。
蒲公英的形态特征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
它那毛绒绒的花球,由无数细小的种子组成,风轻轻一吹,便纷纷扬扬地飘散开来,宛如梦幻般的场景。
这种轻盈而自由的形态,成为了许多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将蒲公英的美丽定格在作品中。
有的画作中,蒲公英被细腻地描绘出每一根绒毛的细节,展现出其精致的构造;有的摄影作品则捕捉到了蒲公英在风中飞舞的瞬间,传递出一种灵动与飘逸的美。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蒲公英的外在美,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生命力量和自由精神。
在文化领域,蒲公英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常常被视为自由、希望和梦想的象征。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不知会落向何方,但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这种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期待,与人们追求梦想的过程有着相似之处。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蒲公英的身影,作者们用它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比如在一首诗中,蒲公英被形容为“漂泊的灵魂,寻找着归属的土地”,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迷茫与追寻。
同时,蒲公英的顽强生命力也给人们带来了鼓舞。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它都能生根发芽,这种坚韧的品质成为了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动力。
从创意设计的角度来看,蒲公英更是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无尽的创意空间。
在服装设计中,蒲公英的元素可以被巧妙地运用。
设计师们将蒲公英的形状、纹理或色彩融入到服装的图案、剪裁或配饰中。
一件以蒲公英为主题的连衣裙,可能在裙摆上绣有蒲公英的花朵,或者采用了类似蒲公英绒毛的轻盈材质,让穿着者仿佛化身成了风中的精灵。
在珠宝设计中,蒲公英的造型可以被制作成精致的项链、耳环或戒指。
用黄金或白银打造出蒲公英的花球,镶嵌上璀璨的宝石来代表种子,既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又富有深刻的寓意。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虫剂原料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虫剂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4a6953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c.png)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虫剂原料在农业生产中,虫害一直是困扰着农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人们往往会使用各种化学农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农药的弊端逐渐显现,如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强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等。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安全、有效的生物虫剂成为了当今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蒲公英,这种常见的野生植物,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望成为新型生物虫剂的原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田野、路旁、山坡等地随处可见。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早已为人所知,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
但你可能想不到,它在防虫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蒲公英之所以能成为新型生物虫剂的原料,主要得益于其所含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包括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其中,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例如,蒲公英中的蒲公英萜醇能够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影响其蜕皮和变态过程,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黄酮类化合物则可以通过抑制害虫的取食行为,降低其食欲,使害虫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此外,蒲公英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驱避害虫的作用。
当害虫感受到这些成分的存在时,会主动避开,从而减少对农作物的侵害。
这种驱避作用不仅可以保护农作物,还能降低害虫的繁殖率,从源头上控制虫害的发生。
要将蒲公英开发成为新型生物虫剂,首先需要对其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溶剂萃取法是一种传统的提取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但这种方法存在提取效率低、溶剂残留等问题。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则是利用超声波或微波的能量,加速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提取效率。
在提取出蒲公英的生物活性成分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杀虫活性的测定和评估。
这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常见的害虫为对象,进行一系列的生物测定实验。
蒲公英的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的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ada1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4.png)
蒲公英的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蒲公英,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草本植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用作食品和草药,而且在医药领域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蒲公英研究的深入,其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逐渐揭示,为蒲公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蒲公英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将首先介绍蒲公英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分类、分布及传统应用;然后重点综述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酚酸类等;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成分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我们将对蒲公英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其在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蒲公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功效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多糖类以及其他化合物。
这些成分在蒲公英中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益处。
黄酮类化合物是蒲公英中最具代表性的功效成分之一。
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三萜类化合物也是蒲公英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这些化合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对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蒲公英中还含有丰富的酚酸类化合物,如咖啡酸、绿原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成分外,蒲公英还含有多糖类化合物,如蒲公英多糖等。
这些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益处。
蒲公英中还含有一些其他化合物,如胆碱、维生素C、矿物质等。
这些化合物也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蒲公英的功效成分多样,包括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多糖类以及其他化合物。
这些成分共同发挥着蒲公英的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益处。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d3b399680203d8ce2f2441.png)
栽培与组织培养、 发 芽特性的研 究、 核型研 究、 分子水平 、 抑 茵试验等方 面。
关键词 : 蒲公 英 ; 遗传性 ; 研 究进 展 蒲公英学名 T a r a x a c u m mo n g o l i c u m, 别名黄花地丁、 婆婆丁、 黄 了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活性 和比活性的测定 , 并 比较 了同工酶谱 花三七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野菜而食 的变化情况 , 实验结果显示蒲公英的不同器官适应不同生境的环境
蒲公英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蒲公英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cf90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f.png)
蒲公英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蒲公英(又称蒲公英、蒲公英),是一种具有特殊草本特性的植物,其种子可以通过风传播至数英里远。
它们有着独特的生长和繁殖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园艺美化、药用保健、食品饮品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蒲公英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蒲公英的生物特性1. 生长环境:蒲公英适应性强,可生长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它们对光照和水分的要求不高,生长迅速。
2. 繁殖方式: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通过风传播,飞行距离远,传播速度快。
此外,它们也可以通过地下匍匐茎进行扩散。
3. 药用成分:蒲公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矿物质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等功效。
不仅可用于中药制剂,还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原料。
三、蒲公英在园艺美化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1. 花园美化:蒲公英的黄色花朵在花园中能起到装点作用,给人以美丽的感觉。
2. 地被植物:蒲公英的繁殖能力强,能够快速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是一种较好的地被植物。
3. 生态修复:蒲公英对土壤的固定作用较强,可以用于生态修复项目,比如治理湿地和矿坑等。
四、蒲公英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1. 中药材开发: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等功效,可以作为中药材开发,制成各种中药制剂。
2. 营养保健品:蒲公英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可作为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具有抗氧化、保健养颜等功效。
3. 花茶饮品:蒲公英花朵可以制成花茶,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等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五、蒲公英在食品饮料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1. 食品添加剂:蒲公英中的成分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为食品增色增香,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 制作甜品:蒲公英花朵可以用来制作甜品,比如蒲公英冰淇淋、蒲公英蜜饯等,具有独特的风味。
3. 制作饮料:蒲公英花朵、叶片等部位可以制成蒲公英饮料,富含维生素C,口感清新,深受消费者喜爱。
六、对蒲公英应用领域的建议1. 加强科研支持:对蒲公英的药用成分、营养价值、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支持其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8320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1.png)
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引言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土地,这类土地在许多地区都有所分布。
盐碱地土壤的特点是土壤中含盐量较高,对大多数作物来说都是不适宜生长的。
在这样的土地上却有一种植物可以生长茁壮,那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它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盐碱地上可以生长繁衍,因此在近年来成为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重要植物资源。
本文将就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给盐碱地改良和农田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一、盐碱地蒲公英的选择与育种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技术必须从选种开始。
首先需要明确选择在盐碱地中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种类,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蒲公英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范围较广,但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中国现有的种类如砖墙蒲公英、乌拉尔蒲公英、盐碱地蒲公英等,在盐碱地生长能力较强,可以作为种植盐碱地蒲公英的首选。
在育种上,选取对盐碱地适应能力强的材料,结合人工选择与交配,对蒲公英进行育种改良,培育出更好的抗逆性蒲公英品种,从而提高蒲公英在盐碱地上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二、盐碱地蒲公英的土壤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对于蒲公英的种植至关重要。
盐碱地的土壤因盐分和碱性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较差,容水性能差。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深松改良,改善土壤结构。
可以采用机械翻耕深松,也可以添加有机肥和腐熟的稻草、秸秆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还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来中和土壤的酸碱度,降低土壤的碱性成分含量。
这样的土壤改良措施有助于为蒲公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方式盐碱地蒲公英的种植方式有播种和移栽两种方法。
对于比较小的面积,可以选择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而对于大面积的盐碱地,则可以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1. 播种在进行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基本的处理,包括松土、施肥、整平等措施。
播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蒲公英的生长。
蒲公英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开发利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e73d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1.png)
蒲公英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李若婷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2024()2
【摘要】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易于种植、易存活、无病害。
含有黄酮、甾醇、多糖、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等较为复杂的化学成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对近年来有关蒲公英的化学成分、药用、饮品食品、保鲜、饲用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蒲公英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李若婷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野生蒲公英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3.郑州市蒲公英产业现状、开发利用价值及发展建议
4.庭院蒲公英的栽培与开发利用初探
5.蒲公英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在食品中开发利用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526e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1.png)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
薛彦朝;常美玲;粘立军;李晓瑞;齐亚放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1(9)22
【摘要】目的综述蒲公英的原植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方法查阅
关于蒲公英的国内外文献.结果蒲公英有多个品种,有抗菌、抗内毒素、健胃、利胆、通乳、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等方面药理活性,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炎症、便秘、胃痛、痈肿、高血脂、肿瘤及前列腺类疾病.结论蒲公英具备药食兼用的功能,可以进行深层次开发.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薛彦朝;常美玲;粘立军;李晓瑞;齐亚放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5;河北省石家庄
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5;河北省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5;河北省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5;河北省石家庄以
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2.蒲公英药用研究进展
3.蒲公英橡胶草橡胶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4.蒲公英及其组方的价值及产品开发趋势
研究进展5.蒲公英露地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通报 2004, 21 (1): 19 ̄25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①陈 华 李银心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摘要 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
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
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
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关键词 蒲公英属,组织培养,耐盐突变体,核型,遗传转化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 of DandelionCHEN Hua LI Yin-Xin②(Key Laboratory of Phy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Abstract Dandelion is historically recognized as weedy plant and is familiar to us as medicinal herb.It comes into fashion as a new type of vegetable in recent years. Though many research works on thechemical constitutes, medical mechanism,caryotype,cell cul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ande-l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rare biotechnological modification has been done. In this review,combined with our works,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dandelion and focused on the trendof the 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in order to develop dandelion application further.Key words Taraxacum,Tissue culture,Salt-tolerant mutant,Caryotype,Genetic transformation通常,我们将菊科(Compositae)蒲公英属的植物统称为蒲公英,全属约2 000余种,主要产于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洲。
我国有70种、1变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
蒲公英分布广泛,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种子易于随风飘散,以致农民将其视为恶性杂草(Schnick et al,2002)。
蒲公英开花期长,是一种重要的粉源植物。
研究蒲公英生态学地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蒲公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复杂(Williams et al,1996;Budzianowski,1997),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蒲公英甾醇。
最新研究①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627010)。
②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作者简介:陈华,男,1979年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银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863”课题负责人。
收稿日期:2003-07-22 接受日期:2003-09-22 责任编辑:白羽红2021(1)表明,蒲公英甾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赵守训和杭秉倩,2001),而且在蒲公英中含量较高,从而使蒲公英成为开发抗癌新药的又一个努力方向。
与一般野生植物相比,蒲公英中富含抗氧化物质(黄酮、异黄酮、Vc等)和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陆长海等,2001;陈景耀等,2001;Hu et al,2003),这类物质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
因此蒲公英的提取物可用来加工化妆品。
蒲公英不仅可作药用,还是优质的保健蔬菜。
近年来,美国、法国和日本已陆续兴起“蒲公英热”,蒲公英已成为国内外亟待开发的特种蔬菜(郭文场和徐启国,2001)。
蒲公英集食用和药用于一身,人们习惯称之为食疗蔬菜;由于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人们又称之为续根蔬菜。
过去,关于蒲公英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其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近几年,蒲公英作为一种特优蔬菜而被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蒲公英,还应当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概述了蒲公英的食用价值和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
1 优质的保健蔬菜——蒲公英蒲公英是传统的营养保健蔬菜,可炒食,也可作为蘸酱生菜。
在欧洲,蒲公英用来做可口的三明治和色拉,深受人们的喜爱。
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叶片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常见蔬菜,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包括钙、铁、硒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
据测定,蒲公英中的钙的含量是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铁的含量是刺梨的4倍,山楂的3.5倍,硒含量达到14.7 µg/100g,是自然界罕见的富硒植物。
人体最容易缺乏的营养元素是钙和铁,而硒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因此蒲公英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蒲公英“清肺、利咳化痰、清热消毒”。
蒲公英将食用和药用集于一身,必将成为蔬菜市场的新宠。
“海洋农业”因其巨大的开发前景和生态意义,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实验室自承担“国家海洋863计划”课题以来,先后通过大量的种质资源筛选以及细胞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了耐1/3海水的蔬菜(杜立群等,1999),如豆瓣菜、叶用甜菜、芹菜等,并已试点种植,在耐海水蔬菜的开发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与一般蔬菜相比,耐海水蔬菜营养价值更丰富,口感更好,具有远大的开发前景。
蒲公英是一种亟待开发的特优蔬菜,选择蒲公英作为开发耐海水蔬菜的另一个种质资源,可以集蒲公英的营养保健价值和耐海水蔬菜的食用价值于一身,必将为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2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2.1 蒲公英的组织培养蒲公英的组织培养工作已有报道,但真正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
Song等(1991)以MS+0.2 mg/L IAA+1 mg/L TDZ为培养基,以叶柄为外植体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快速高效的再生系统。
我们将药用蒲公英(Taraxacum212004陈 华 等: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officinale F.H.Wigg)叶片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上,也取得了十分理想的结果。
Hook等(1991)分别用两种培养基对药用蒲公英进行了悬浮培养,并且比较在两种培养基中蒲公英的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培养基中(B5+NAA 1.86 mg.L-1+酪蛋白水解物2 g.L-1)接种8 d后细胞便处于对数生长期;而在改良的MS培养基(MS+2,4-D 0.22 mg.L-1+NAA 0.186 mg.L-1)中,接种后13 d细胞才处于对数生长期,说明细胞在改良的B5培养基中能更好地生长。
光照对蒲公英愈伤组织的生理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Akashi等(1997)研究发现,一定的光照下,在富含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蒲公英愈伤组织呈现紫红色,表明有花色素的产生;而在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呈现灰色。
并且,在紫红色愈伤组织提取物中,检测到了查儿酮合酶活性,后者的提取物中则不具备查儿酮合酶活性。
2.2 关于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的研究无融合生殖现象在蒲公英属十分显著,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对蒲公英的核型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染色体数有2n=18,24,32的变化,染色体基数为x=8,而其无融合生殖体通常是(Richards et al,1973)。
对戟片蒲公英(Taraxacum asiaticum Dahlst)三倍体(2n=3x=24)的核型进行研究表明,戟片蒲公英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32(王艳等,1998)。
近年来,关于药用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1999年7月召开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上,Peter van Baarlen等指出,正常的二倍体植株(2n=2x)能与无融合生殖体(2n=3x)进行杂交,但产生的后代座果率或种子萌发率低下。
2002年举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基因组学会议上,Peter J.Van Dijk指出,药用蒲公英的无融合生殖有3个元素构成:1)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受阻,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胚囊(二倍体孢子生殖);2)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3)自主胚乳发育,这3种因素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而只有二倍体孢子生殖是显性单基因性状,该基因定位于核仁组织区(NOR)的染色体上。
最近,生物学家深入分析了药用蒲公英胚胎发育过程中激素尤其是细胞分裂素水平的变化(Gussakovskayaand Blintsov,2003),为探讨药用蒲公英的无融合生殖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2.3 分子水平的研究目前,已经从蒲公英中分离纯化了根部过敏原蛋白(root allergen protein)、NADH脱氢酶、查儿酮合酶、氧化鲨烯环化酶(oxidosqualene cyclase)、羽扇豆醇合成酶,以及蔗糖-果糖合成酶。
最近,在药用蒲公英根部乳汁中分离了一种新的蛋白酶,命名为taraxalisin(Rudenskaya et al,1998)。
这种蛋白酶的分子量为67 kDa,在pH 8.0时活性最高,是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家族的一个成员(Bogacheva et al,1998)。
果聚糖是以果糖为单体形成的寡糖或多糖,其聚合度具有种特异性甚至组织特异性,它不仅是一种贮藏物质,还是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果糖的合成过程需要两个重要的酶参与:蔗糖-果糖基转移酶(1-SST)和果糖-果糖基转移酶(1-FFT),其中1-SST是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