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学案--学生用

合集下载

《锦瑟》学案及习题

《锦瑟》学案及习题

《锦瑟》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1、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2、背诵全诗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二、朗读诗歌锦瑟李商隐(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感知诗歌内容1、一篇《锦瑟》解人难凡是读过这首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的人,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然而,宋、元、明、清,以至现在,揣度了一千多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所有的答案,无一不被诘难,被质疑,被否定,被推翻,几乎没有一个论点能够站得住脚。

估计,再猜上一千年,一万年,大概也休想解开这个诗谜。

2、同学们发挥想象,根据诗歌内容,演绎出符合诗歌内容的故事3、李商隐的故事①“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②宋华阳原是宫内侍候公主的宫女,因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李商隐跟她邂逅,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这段感情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毫无结果,李商隐被逐下山。

这一段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也是他完成那几首荡心动魄《无题》诗的引子。

③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

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与王家小姐举行订婚仪式。

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后感情殊好。

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现在依然为人称羡。

《锦瑟》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学案课标要求根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了解诗歌的写作规律,尝试创作诗歌。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特色。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每一个典故蕴含的深刻寓意。

3、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情分析学习内容与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文本解读】“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这首诗历来有多样的解释。

可以这样解读:锦瑟本有五十弦却说“无端”,流露了诗人心底的嗔怨。

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

回顾平生,有多少情、多少事,早已迷离惝恍,宛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样,真实与梦境无法分辨,唯有曾经的感受,既如月光中带泪的珍珠,带着伤感,又如蓝田美玉的温润,引人怀恋。

但究竟如何,却又难以说清。

诵读这首诗,当仔细体会诗人如何传达往事如烟的独特感受。

【知识梳理】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深情难忘】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李商隐诗《锦瑟》教案(通用7篇)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李商隐诗《锦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

相传宋朝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读了《锦瑟》也觉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师苏东坡请教。

可见一千多年来,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认定并认同,这个“谜”已被俄狄浦斯回答:“人”。

)李商隐的《无题》诗确实堪称一绝。

所谓“无题”,是诗人别有寄托而又不愿明说,就用“无题”名篇。

此外,也有诗人仿照《诗经》的办法,取诗的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而标题又不能概括全诗的主旨,这类诗仍属于“无题”之类。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导学案

课题:《锦瑟》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了解此诗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鉴赏领会诗人的情感。

二、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

唐代诗人,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

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2.杜鹃在古代诗歌中的内涵杜鹃,又名子规、杜宇。

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

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

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意象之一。

在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中,象征怀乡之情。

在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中,象征送别之意。

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象征怀念友人之情。

在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中,象征谪居的凄苦与幽怨。

(本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在杜甫《杜鹃行》“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中,象征亡国之思。

锦瑟 预学案

锦瑟  预学案

《锦瑟》预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生平经历。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赏析典型意象、典故及诗歌朦胧含蓄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赏析典型意象、典故及诗歌朦胧含蓄的主旨。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情境导入】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商隐的《锦瑟》,共同去品味诗歌的美。

【预习·存疑】一、知人论世走近晚唐才子、旷世情种李商隐其人: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便去世。

其诗:唐代诗人,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与温庭筠合称为。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其情: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与李商隐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1.柳枝——无疾而终的初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

但李商隐失约了。

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

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唐诗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唐诗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唐诗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针对高中语文课,教授中国古代文学。

本课程将注重学生对于唐诗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包括文学鉴赏、文化传承、表达能力等方面。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李商隐诗歌《锦瑟》,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学生能够研读诗歌的语言艺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能够理解与表达李商隐诗歌所传递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重点•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包括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掌握文化传承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意象;•寻找诗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表达个人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李商隐诗歌《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李商隐的《锦瑟》进一步表现了他的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领悟。

这首诗不讲爱情、不讲情调、不讲感伤,而全是忧国忧民的感慨,诗意豪迈、意境深邃,却又富有色彩和生动的图景,既有豪迈慷慨的情怀却又有游刃有余的艺术手法,它实乃李商隐诗歌中的珍品。

诗歌的语言艺术音韵李商隐其诗歌韵律严密,曲折悠长,既富于古典韵味,又飘逸自然;用字丰富,节奏优美,造法奇特,不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歌语言艺术之境。

意象诗歌中的意象运用非常精彩,李商隐自创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都极具浪漫主义气息,是其意象手法的杰出表现,充分涵盖了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修辞手法李商隐的古文运用较为卓越,例如《锦瑟》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运用了修辞手法“无端”独特的形容琴的美好和特殊。

“庄生晓梦迷蝴蝶”既发人深省,又具有意象重叠的美感。

文化背景与文化传承李商隐时代的文化充满活力和创新,在唐朝文学鼎盛的时期,李商隐受到了乃至后世的影响和借鉴。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当时的文化背景,比如说“望帝”指的是唐玄宗。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

一、导入课文:二、解读诗歌诵读:吟咏诗韵研读:把握诗意品读:品味诗情赏读:体味诗境悟读:读懂诗人三、课堂小结:如何读诗四、朗读结束,品味诗韵3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能感受到《锦瑟》的美,却无法说清“美”从何来,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读诗,读出诗歌的意境美。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诗中蕴藉的情感。

2.学会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蕴藉的情感。

5教学过程5.1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一、导入课文:繁星璀璨的唐代诗空中,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还有一颗放射着神异凄迷之光的明星,那就是李商隐。

虽然他没有李太白的飞扬不羁,也没有杜少陵的博大深厚,但他所特有的那一片幽微窈眇、扑朔迷离的心灵之光,在参横斗转,月坠星残的迢迢银汉中,无疑也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永恒!他的“无题诗”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特别是他的这一首——《锦瑟》。

活动2【讲授】解读诗歌(一)诵读:吟咏诗韵听读配乐诗朗诵《锦瑟》,进入诗歌情境。

初读诗歌:1.一起听读这首诗。

提问。

问:用一句话说说你刚才读这首诗时候的感受。

有什么最直接的感受?2.PPT展示梁启超的一段话:读读这个人的感受,看看大家有没有共鸣。

义山(李商隐,字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梁启超(二)研读:把握诗意1、读诗题:PPT读诗先读题。

什么叫“锦瑟”?明确:课下注释。

有花纹的瑟。

琴很美。

不好。

感情不一样。

更吸引人。

感情都由锦瑟触发的……我们来查一点资料,看看会不会理解的更全面一些。

PPT典故:《世本》:“瑟,庖犧作,五十弦。

”《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PPT)李商隐弹奏的瑟是多少弦的?五十弦,那个让泰帝悲禁不止的五十弦的瑟,因此,我们知道,锦瑟虽美,但琴声悲戚。

所以,明白了,诗题似乎可以为诗歌的解读指引一个方向——2、读字面:压缩诗歌,把握结构——问:我们把这首“七律”压缩成七绝,五绝,三言,会是什么样?明确:PPT(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 教案

锦瑟  教案

锦瑟教案教案标题:锦瑟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诗歌《锦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时间流逝的主题,并引导他们进行个人思考和创造。

教学内容:1. 诗歌《锦瑟》的分析和解读:包括诗歌的结构、意象和情感。

2. 诗歌朗读和模仿:帮助学生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3.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以《锦瑟》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诗歌《锦瑟》的文本。

2. 准备诗歌《锦瑟》的分析和解读材料,以便讲解和引导学生理解。

3. 准备学生练习朗读诗歌的素材和指导方法。

4. 提前收集一些有关人生和时间的深刻语句和图片,供学生创作时参考。

5. 准备诗歌创作指导材料和参考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诗歌《锦瑟》的标题,并通过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如:“你认为时间如何流逝?”、“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

2. 学习诗歌《锦瑟》(15分钟)在学生课本或幻灯片上展示诗歌《锦瑟》的文本,让学生先独立阅读诗歌。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解读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 诗歌朗读和模仿(2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锦瑟》的篇章,引导学生一起跟读,并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韵。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练习,互相提供建议和改进。

4. 诗歌创作(30分钟)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些关于人生和时间的启示性语句和图片。

然后,鼓励学生以《锦瑟》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和写作技巧。

5. 分享和讨论(15分钟)邀请学生逐一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并互相点评和讨论。

教师引导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

6. 总结和延伸(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交流,例如:“你觉得诗歌可以如何表达人生和时间?”、“你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

《锦瑟》 学历案

《锦瑟》 学历案

《锦瑟》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锦瑟》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掌握诗歌中运用的象征、用典等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情感的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

(2)分析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领会诗人隐晦曲折的情感表达。

(2)对诗歌多重主题的理解和探讨。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思维。

4、点拨法:在学生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诗意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或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经历,重点突出他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2)讲述《锦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味。

4、诗歌解读(1)逐句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如锦瑟、庄生梦蝶、望帝春心、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5、艺术手法分析(1)讲解诗歌中运用的象征、用典等艺术手法,如庄生梦蝶和望帝春心的典故,让学生体会诗人借典故表达的复杂情感。

《锦瑟》 学历案

《锦瑟》 学历案

《锦瑟》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锦瑟》的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包括意象、用典、语言等方面。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内涵。

2、难点(1)解读诗歌的多重主题。

(2)品味诗歌含蓄朦胧的语言风格。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2、知人论世法: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一句诗常常被人们引用,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含蓄朦胧的意境、丰富多样的意象和深沉复杂的情感而著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锦瑟》。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的一生在政治上备受排挤,仕途坎坷。

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充满了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锦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可能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也可能是对爱情的追忆和感慨。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歌的情感。

3、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诗歌解读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呢?这里的“无端”表示无缘无故,诗人以锦瑟起兴,暗示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无常和无奈。

锦瑟课程设计

锦瑟课程设计

锦瑟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全诗,掌握其中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学生能分析《锦瑟》的文学特点,如韵律、修辞手法,并了解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3. 学生能解读《锦瑟》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运用图解、朗诵等方法深入解读《锦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简单的五言或七言诗句,提升写作技巧。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锦瑟》,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探究《锦瑟》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和审美情感。

3. 学生通过学习《锦瑟》,认识到学习古诗文对个人修养和品行养成的积极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鉴赏》单元中的《锦瑟》为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诗歌原文: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锦瑟》原文,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

2. 字词解析:对诗中出现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如“锦瑟”、“弦”、“柱”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诗歌鉴赏:分析《锦瑟》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4. 背景介绍:讲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锦瑟》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锦瑟》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诗词创作:引导学生借鉴《锦瑟》的修辞手法,尝试创作五言或七言诗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7.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朗诵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和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学习诗歌原文和字词解析;第二课时,进行诗歌鉴赏和背景介绍;第三课时,开展课堂讨论和诗词创作;第四课时,进行情感体验和总结反馈。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锦瑟》的学案设计:标题:《锦瑟》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锦瑟》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 能够准确解读诗歌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

- 提高对唐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构思。

- 使用对比和讨论的方式,探究李商隐与其他唐代诗人风格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 领略李商隐诗歌中深沉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简述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坛的地位。

2.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创作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

3. 诗歌解析:-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 解读每一联诗句的具体含义和象征意象。

- 探讨诗中的典故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言或者相关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分析诗歌:- 教师引导学生逐联解析诗句,理解其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4. 讨论与拓展:- 比较《锦瑟》与其他唐代诗人作品的异同。

- 探讨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历史地位。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锦瑟》的读后感,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找几首李商隐的其他代表作进行阅读,并比较其与《锦瑟》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五、教学资源:- 李商隐的生平和作品介绍资料。

- 《锦瑟》的原文和注释版本。

- 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

六、评价与反馈:- 教师通过观察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诗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 通过读后感和比较分析作业,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独立学习能力。

- 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锦瑟》学案教学设计:一、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二、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

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锦瑟》 学历案

《锦瑟》 学历案

《锦瑟》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锦瑟》的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2、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包括意象、用典、结构等方面。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诗歌朦胧多义的特点,探究诗歌的主旨。

2、难点(1)把握诗歌复杂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结构。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批注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批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讨论法:小组讨论诗歌中的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探究。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两句诗流传千古,饱含着无尽的感慨和遗憾。

而这两句诗正是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一诗以其朦胧多义、深情绵邈而著称,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锦瑟》这首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关于此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有人认为是对政治的影射等等。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四)精读诗歌,赏析探究1、诗歌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无端”一词,流露出诗人的怨愤之情。

2、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梦中化为蝴蝶,醒来后不知是自己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

《锦瑟》学案教学设计:一、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二、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

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理解李商隐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深邃情感。

通过学习,我们将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领悟诗人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传达的复杂情感。

同时,我们将品味诗歌中蕴含的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感受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此外,通过学习《锦瑟》,我们还将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锦瑟》的作者是哪位唐代诗人?A.杜甫B.李商隐C.白居易D.王维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中,“五十弦”有何寓意?A.象征年华易逝B.比喻人生苦短C.暗示诗人心境复杂D.仅是描述锦瑟的构造3.《锦瑟》一诗中,哪个典故与“望帝春心托杜鹃”有关?A.庄周梦蝶B.沧海月明C.鲛人泣珠D.望帝化杜鹃4.“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中,“珠有泪”象征了什么?A.悲伤的情感B.美丽的景色C.珍贵的宝物D.清澈的水面5.《锦瑟》一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对国家兴衰的忧虑B.对友人离别的感伤C.对年华易逝的惆怅D.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二、填空题1.《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2.“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庄生梦蝶”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

3.“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的意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情感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锦瑟》一诗中运用的主要典故及其象征意义。

2.你认为《锦瑟》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句?为什么?三、全文翻译《锦瑟》译文如下: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华年。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李商隐《锦瑟》的诗意之美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锦瑟》,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分析李商隐的诗意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分析《锦瑟》中的诗意表达方式。

2. 学习使用适当的文学术语来描述和分析诗歌。

教学准备:1. 李商隐的《锦瑟》诗歌文本。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打印好的学生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李商隐的肖像或简单介绍他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于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为什么?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发李商隐的《锦瑟》诗歌文本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诗歌,并标注他们认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

3.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诗意分析(2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标注的关键词和句子。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他们的理解,分享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文学术语来描述和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音乐性和意义。

文学鉴赏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学鉴赏,讨论他们对《锦瑟》的喜欢和不喜欢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理由。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他们的鉴赏意见,并进行讨论。

口头表达与写作(20分钟):1.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诗歌主题或情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诗歌,并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写下他们的诗歌,并收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班级诗集。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总结他们对于《锦瑟》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他们在诗歌分析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歌,进行更深入的文学鉴赏和比较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中国古代或现代的诗人,进行类似的诗歌分析和创作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治市十九中高中语文学案《锦瑟》导学案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_ 学生姓名_ _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2、过程与方法: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2、教学难点:本诗的旨意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见《导学案》130页2、生平分期: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艰困的青少年时期李商隐的高祖、曾祖、祖父与父亲四代,都只做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县尉(掌管一县军事的长官)和州郡太守(州郡的行政长官)的幕僚(参谋书记之类的僚属)一类低级官吏。

他三岁时,父亲被罢免嘉县(今河南)县令一职,改任浙江一带幕府的幕僚六年多之久,李商隐跟随父亲在那里度过了他“浙水东西,半纪漂泊”(《祭裴氏姊文》)的童年生活。

九岁时,父亲病故,李商隐只得与母亲回荥阳安葬父亲,父丧期满后,全家迁到洛阳。

为了维持生计和偿还为营葬父亲所借的债务,李商隐到处替人抄抄写写和做短工,十几岁的孩子承受着莫大的精神压力,相信这种经历,不仅使得李商隐较早地感受了生活的艰苦,为其后来创作关心民苦的诗歌准备了素材;同时也督促他勤奋苦读,走上仕途以振兴家道。

幸运的是,他能受教于一位擅长古文与书法的堂叔,并于16岁就著有《才论》、《圣论》。

可见,青少年时期,李商隐的文学才华已初露锋芒。

第二阶段:漫长的10年应举路李商隐16岁开始就把文章投递给社会名流,以期得到他们的赏识,为自己应举铺路。

17岁得到郓城(今山东)节度使(纵览郓城军政大权的长官)令狐楚的赏识,被聘作幕僚,让其与令狐楚的儿子一起学习骈体文,而后,令狐楚又资助李商隐进京应试,李商隐两次落第后,于836年曾在玉阳山(今河南)学道,唐代尊崇道教,有不少公主与宫女入道观为女冠,李商隐不免要同本是宫女的女道士接触,了解她们单调寂寞的修行之苦,这之中难免发生不足与外人道的恋情。

这从其诗句“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中隐约透露出这一信息。

公元837年,李商隐经过数次失败后再次上京应举,终于入选,于二十五岁圆了他约十年登进士第的美梦。

这在当时“五十少进士”的年代,是十分荣耀无比的。

李商隐十分感激令狐楚的帮助,从十七岁开始到二十五岁(829—837年),除了一年左右(833—834年)在表叔手下任职外,一直没离开令狐幕府,直至令狐楚病逝(837年底)。

李商隐不得不另寻出路。

大约第二年,他应聘于泾原(今山东)节度使王茂元手下,并娶了王茂元之女为妻。

李商隐在这个时期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

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书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仕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婉转,风格清新。

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

第三阶段:踏上仕途深陷党派之争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四十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而曾经有恩于李商隐的令狐楚则为牛党,王茂元属于李党,李商隐与王茂元之女的婚姻自然引起牛党不满,或许李商隐还不知道,看来似乎为金榜题名并娶得美人归而自然得意的李商隐,此时已悄悄堕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

遗憾的是,李商隐能够尝到李党的得势(唐武宗840—846年初)不过一年,他的母親去世。

他必須遵循慣例(《唐律·名例》中设立不孝将背负罪名的刑罚,成为“不孝法”。

),離職回家守孝三年。

這意味著年屆而立的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權力階層的最好的機會。

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

他閒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執政最輝煌的時期。

于是错过了的历史便在新登基的唐宣宗皇帝处改写了。

唐宣宗大黜李党,重用牛党,李商隐备受排挤、职位不保。

从此,李商隐在仕途上更加地步履维艰、处处受挫。

三十五岁起,就开始了飘零的游宦生活,远走他乡。

事业上的不得志加上英年丧妻,沉痛的打击湮没了一切幻想,李商隐万念俱灰,从此虔心事佛。

此时的感慨万千都化作无限的乡愁、情愁与国愁,“隐伤”的情感由此基本定型。

然而,另一方面他并没有停下追逐理想的脚步,更写出了大量吟咏爱情、体恤民苦、悲天悯人的震撼诗句。

他那些淒迷縹緲朦朧的詩篇,從宋代起,一直便是炫人心目中的美麗詩謎,引起了許多挖空心思的揣測,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苦苦寻觅他所追寻的一切。

对于李商隐的人生我们大致可以寻迹些线索,然而,想去深入了解他的无题诗、《锦瑟》等诗作的人无论怎样都无法真正地自圆其说。

我们无法肯定,他的爱情生活究竟如何他的初恋是柳枝还是另有她人究竟是宋华阳还是宋华阳姐妹抑或是她的原配给了他精神世界无限的灵感“锦瑟”究竟是谁荷花呢凡此种种,都迷幻一般地萦绕在仰慕他的心灵的深处。

更为他本人添上了愈加神秘且奇迹般的色彩。

或许,正是李商隐那种不甘心失败,对美好政治和幸福爱情的火一般的激情,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真情与真理的精神,才会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才会根植在人类社会永恒的主旋律之中。

李商隐的确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历史的长河,用他一生的奇迹创造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精神产品。

他的奇将会被更广大的读者认同,他的诗也将会拥有更广大的读者!3、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

李商隐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文囿异卉,他的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3、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题目“锦瑟”是一种乐器。

对《锦瑟》一诗的旨意,自宋以来,歧见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以为是悼念亡妻王氏,有人以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婢女,有人认为是描写瑟之华美及其音之清和,有人认为是伤唐室残破,有人认为是作者懊悔少年风流,有人认为是自伤生世遭际,有人则认为是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一般认为,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

因而,对此诗的背景介绍,也以这一认识为基点。

四、【学法指导】1、诵读法2、联想法3、讨论法五、【学习内容】(一)、解题:这首《锦瑟》,是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

(二)、理解探究: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进而由“锦瑟”想到了。

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手法。

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怎样的意境【明确】共用了四个典故:品典一: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的情境。

品典二: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亦表达。

品典三: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内涵一致。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3、这首七律可分为三个层次(1)联为第一层,两句诗亦比亦兴,既就锦瑟起兴引出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的悲愤。

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气凌云。

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近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

(2)往事如何联联作了回答:近50年的人生犹如做了一场短暂而又迷幻的蝴蝶梦,往事如烟,已不可追寻;伤痛青春流逝而又无法挽回,只能像望帝托口杜鹃哀鸣寄恨那样,将此悲此愁托付于诗了。

这一联,作者化用了两个典故,创造出一种虚幻迷茫的境界,流露出浓烈的情绪。

颈联紧承颔联,继续回首往事,自伤遭际,抒发郁结在心头的悲哀。

“沧海”句借蚌珠在月圆之时不得圆润而伤心落泪,暗喻自己的遗恨;“蓝田”句则以蓝田云烟比喻。

理想幻灭、怀才不遇、华年流逝、往事如梦,这也就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内涵。

(3)最后一联回应开头,感叹情怀。

4、主旨探究: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

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

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

这话未免有嫌牵强。

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颈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5、鉴赏特色:(1)构思新奇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