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课程名称变化探析语文现代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语文课程名称变化探析语文现代性

发表时间:2017-02-22T11:04:27.91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11月作者:王嘉玲[导读]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逐渐开放,西方各种教育文化形态逐步涌入。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二十世纪初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来,课程名称几经更易。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是推动课程名称变化的外在因素,课程自身的探索与发展是其内在因素。语文现代性是语文现代化的内在特性,它促使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转变,其过程中获取新的时代精神和特征。

关键词:语文;课程名称;变化;现代性

一.从“国文”之名的确立看语文现代性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逐渐开放,西方各种教育文化形态逐步涌入。随之,兴学堂废科举,封建教育体制被资产阶级新学制所取代,我国语文现代性因孕而生。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各级学堂的课程设置,除“读经”外,语文类课程专门独立开设,中小学堂设“字课”、“习字”、“作文”、“读古文词”、“词章”等。从学科内容安排来看,已显露后世语文课程雏形。这一学制虽未实行,但从语文课程逐渐分化,可看出人们开始意识到要跟随世界教育潮流,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改革。这种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性价值观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为我国语文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可能性。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除“读经讲经”外,语文类课程初等小学堂称为“中国文字”,要求能够“识常见之文字,解日用常见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称为“中国文学”,分别要求“使通四民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中国古今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及文章政事关系处”。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宗旨由道德教化走向“实用”,强调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是语文教育走向其本质属性——工具性的重要一步,此时语文教育已与封建教育有了根本不同。但蔡元培、梁启超等人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要求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字和文学,故建议将其合并、扩充并改称“国文”,且于1912年正式将其定名为“国文”。

二.从“国文”到“国语”看语文现代性的成长

当时国民普遍使用文言文,这是脱离口语的书面语,使用不便,故有人倡导读写与口头表达一致的书面文字,即白话文。但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各异,发音不同,交流不便,故人们又希望有全国统一的语言,即国语。

1903年吴汝纶率先喊出“国语统一”的口号。1916年蔡元培、黎锦熙等人在北京成立“国语研究会”,主张“言文一致”、“国语统一”,倡议改“国文”为“国语”。1917年白话文运动拉开帷幕,倡议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语文现代性的发展。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上,周作人、胡适等提出“统一国语既然要从小学校入手,就应该把小学校所用的‘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黎锦熙认为“国语,一为浅显之语体文,一则标准之国音也”,这让文字使用和内容表达更通俗易懂。在高年级保留少量文言文教学,体现出语文现代教学的前瞻性,使负载和传承汉文化传统的文言文得以延续,使众多丰富的语言经典材料得以流传,为我国语文教学时代性和传统性有机结合提供了资源。五四运动前后胡适、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运动,启发国民民主觉悟,推动现代科学发展,为语文教育的现代性提供了大量反封建,争自由和解放思想的文本,加快了现代性步伐。语文体裁由表现封建伦理道德的旧文体转向适应大众生活和审美追求的新文体,其体现了语文教育目标和内容由封建经典转向关怀现实生活。这些主张真正触及了中国教育传统性之根——儒家文化体系,从此,我国语文教育真正跨入现代性行列。在此影响下,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初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将小学改为“国语”,并明确“国语”教义在于共同的语言学习,开拓思路并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和能力。可见,我国语文课程的定位已不再是片面强调社会教化和知识教育传授,而是注重个人本位和民族文化教育,将学生主体性作为构成语文教育现代性的重要理念和核心价值之一,表明我国语文现代性取得长足发展。

三、从“国语”改“语文”看语文现代性的稳定

之后课程名称又出现反复更易。1929 年《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32年《中学法》提出初高中、师范学校均设“国文”。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把“国语”和“国文”统称“语文”,并在1950年的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中,正式将本学科定名为“语文”。如果说“国语”强调学习白话文、训练口头语;“国文”强调学习文言文、训练书面表达,那“语文”就规避了这些片面性。“语文”学习对象包含文言文、白话文,学习内容包括口头的“语”、书面的“文”,这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学习需求。且从语文课程命名的辨析上可看出人们从语言文字构成及其内涵出发对语文课程名称的命名进行考究,又从语文这门学科教授的内容出发进行推敲,使得语文这门学科的设置更规范化,体现出语文审美的现代性。

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这阐释了“语文”的含义,说明了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解释了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语文”这一名称讲口头语和书面语、听说读写统一以及文言文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得语文知识、结构及体系更加系统化和逻辑化,说明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又一个核心理念——“科学”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科学化”作为追求现代性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使得语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更趋于合理化和规范化,人们对于语文现代性的价值追求也更趋于稳定和完善。

“名称”虽只是代表某种事物的一种符号,却是该种事物特征最简洁明了的概括,所以对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进行梳理且在此演变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的现代性推动语文现代化的发展,对开拓语文学科的发展空间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1] 张心科?语文科百年正名史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6).

[2] 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2008,(1).

[3] 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