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办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生行为矫正》PPT课件
四、暂停
• 停又叫强化暂停,是为了抑制某特定行为的 发生或使它的发生率下降,而让行为者在一 段时间内得不到对行为的任何强化刺激的一 种行为干预方法。
• 强化暂停有两种做法:1.在某段时间里对目 标行为不进行强化,如孩子看电视,吵闹, 家长关电视几分钟;2.让行为者离开行为发 生情景,到暂停区域呆上一段时间,如人来 疯的孩子,父母可让孩子呆在小房间里静坐。
• 三、恐惧与焦虑
• (一)小学生情绪困扰
• 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学校恐怖和社交退 缩。
• 问题: • 你还有见过其它的情绪困扰现象吗?
• (二)恐惧和焦虑的矫正
• 1.认知调整
• 认知调整的焦点不放在“正确认识”上, 而是放在帮助学生确认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带来的消极后果上;
• 然后,向学生介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讨 论这是学生能够接受的;
一环或基础。
• 1.定义目标行为 • 这种定义应是操作性定义,应包括行为类别。 • 2.行为的观测 • 观测要确定具体的观测时段和场景;方式多
样。
•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基本策略
• 一、强化 • 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
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 控制行为。他的强化理论可概括为:有机体行 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 的过程。 • 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下,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 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刺激和事件。
• 2.采取适当策略
• 强化代替惩罚与忽略;建立有效行为(如, 补偿、升华、循序渐进);个别辅导和小 组辅导结合。
• 二、注意缺陷 • (一)对注意缺陷的认识 • 主要表现为分心和注意缺乏。 • 其中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是值得关注的。 • 具体症状诊断标准见p170. • 注意:我们没有资格诊断儿童是否患有
行为矫正技术 PPT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1.经典实验 2.正强化和负强化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实验 (二)主要观点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1.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2.观察学习 3.注意 4.保持 5.动作再现 6动机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假设 1.异常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退那些后天所习得的 异常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2.设定焦虑等级评定表 3.情境想象 4.案例分享 (三)厌恶疗法 1.概念: 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将厌恶刺激与 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以减少不 良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
• (四)行为塑造法 • 1概念:行为塑造法是一项通过强化而产生 某种期望良好行为出现的行为治疗技术 • 2.治疗对象: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肥胖 症、药物成瘾者
行为矫正技术
• (五)满贯疗法 • 1.概念:是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 惧或者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 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 2.治疗原则 • 让来访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观念或置身 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 目的
行为矫正技术
• (六)生物反馈技术 • 1.概念:通过电子仪器让来访者学会有意识 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 2.作用:有助于来访者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 率、血压、胃肠蠕动、肌紧张程度、汗腺 活动和脑电波等几乎包括所有的身体机能 的活动情况,从而改善机体内部各个器官 系统的功能状态,矫正对应激的不适宜反 应,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
行为矫正技术
• 3.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作为一 种习惯性行为的存在和延续,在很大程度 上,是被他们所带来的结果所维持的。 • 4.各个异常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 5.认知的改变也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
行为矫正技术PPT优秀课件
行为矫正与应用行为分析
▪ 行为矫正是得自最初使用实验室动物进行实验研 究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 对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行为的实验分析或者行为 分析;
▪ 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 或应用行为分析。
17
三、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2、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定的关系 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39
(2)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的不同 尺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 潜伏期
40
分析讨论: 如果你正在记录一个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尖
叫、扔玩具、摔门),你会对那个尺度进 行测量?
41
2、成果记录 记录行为的成果。为间接方法。
42
3、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 全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把观察阶段划分为小的时间 段或间隔。记录下目标行为是否在每个时 间间隔中发生了。
5
二、行为的特征 1、行为是人们所说所做。 2、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6
二、行为的特征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受到环境事件的
系统性影响)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7
三、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限制
30
2、界定和分析不需要的行为
❖ 不良行为的情境线索和后果
应予消除 情境线索 行为-- 应予减少(三选一)结果
应予限制
31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特定性“三问” ❖ 是应予发展、增多(强)还是扩展
32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行为应予加强:是指目标行为并没有像所希 望的那样经常发生,为此,应设法增强其发 生的次数或出现的频率。
▪ 行为矫正是得自最初使用实验室动物进行实验研 究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 对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行为的实验分析或者行为 分析;
▪ 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 或应用行为分析。
17
三、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2、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定的关系 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39
(2)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的不同 尺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 潜伏期
40
分析讨论: 如果你正在记录一个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尖
叫、扔玩具、摔门),你会对那个尺度进 行测量?
41
2、成果记录 记录行为的成果。为间接方法。
42
3、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 全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把观察阶段划分为小的时间 段或间隔。记录下目标行为是否在每个时 间间隔中发生了。
5
二、行为的特征 1、行为是人们所说所做。 2、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6
二、行为的特征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受到环境事件的
系统性影响)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7
三、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限制
30
2、界定和分析不需要的行为
❖ 不良行为的情境线索和后果
应予消除 情境线索 行为-- 应予减少(三选一)结果
应予限制
31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特定性“三问” ❖ 是应予发展、增多(强)还是扩展
32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行为应予加强:是指目标行为并没有像所希 望的那样经常发生,为此,应设法增强其发 生的次数或出现的频率。
行为矫正方法PPT课件
9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 案例分析: ▪ 乔是一个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管理员的大学生,
他讨厌刷厕所。每当主管让他刷厕所时,他就编 造理由,主管就会让他下班而让别人去刷厕所。 ▪ 主管如何使用行为消退的方法停止乔编造借口的 行为呢?
10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依娃塔和他的同事们对智力障碍的个体所表 现出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打击、咬、抓自己 的身体)的研究发现
6
消失爆发
►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可能暂时 地增加
►可能发生异常行为 ►可能发生情绪反应或侵犯行为 ►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爆发只是在行
为消失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特征。
7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由正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
▪ 行为不会导致一个增加的结果
►由负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
▪ 行为不会导致某个结果的消失或减少
4
行为消退进程示意图
5
消退过程的特点
►渐进性:行为在从开始减少到完全消失不是 立竿见影的,需要一个时间历程。
►爆发性:一旦行为不再被强化,问题行为的 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经常在开始减 少并最终消失之前暂时性的增加现象。
►恢复性:指自然恢复,就是在行为停止发生 一段时间后,当个体再次面临与原来行为发 生的环境类似的条件时,其行为再次发生的 倾向。
8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 案例分析: ▪ 常青的父母要求他每晚必须11点之前回家。如果
他在11点之后回家,父母就会训斥、责骂他,并 且要他罚站。因为常青的父母总是每天10点就睡 觉,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常青什么时候到家。第二 天早上父母问他什么时候到家,他就会撒谎说11 点以前。以后常青经常会撒谎说11点以前回家。 ▪ 父母如何消退常青的撒谎行为呢?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 案例分析: ▪ 乔是一个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管理员的大学生,
他讨厌刷厕所。每当主管让他刷厕所时,他就编 造理由,主管就会让他下班而让别人去刷厕所。 ▪ 主管如何使用行为消退的方法停止乔编造借口的 行为呢?
10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依娃塔和他的同事们对智力障碍的个体所表 现出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打击、咬、抓自己 的身体)的研究发现
6
消失爆发
►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可能暂时 地增加
►可能发生异常行为 ►可能发生情绪反应或侵犯行为 ►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爆发只是在行
为消失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特征。
7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由正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
▪ 行为不会导致一个增加的结果
►由负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
▪ 行为不会导致某个结果的消失或减少
4
行为消退进程示意图
5
消退过程的特点
►渐进性:行为在从开始减少到完全消失不是 立竿见影的,需要一个时间历程。
►爆发性:一旦行为不再被强化,问题行为的 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经常在开始减 少并最终消失之前暂时性的增加现象。
►恢复性:指自然恢复,就是在行为停止发生 一段时间后,当个体再次面临与原来行为发 生的环境类似的条件时,其行为再次发生的 倾向。
8
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 案例分析: ▪ 常青的父母要求他每晚必须11点之前回家。如果
他在11点之后回家,父母就会训斥、责骂他,并 且要他罚站。因为常青的父母总是每天10点就睡 觉,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常青什么时候到家。第二 天早上父母问他什么时候到家,他就会撒谎说11 点以前。以后常青经常会撒谎说11点以前回家。 ▪ 父母如何消退常青的撒谎行为呢?
行为修正模式PPT课件
一、理论背景
行为疗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之交为分界线,此前为行为疗法 的理论准备时期;此后为行为疗 法的形成和发展期。
一、理论背景
• (一)理论准备期:基于基础心理学 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在对理论的 验证上。 这个时期有两大理论—— 前一个方向是经典条件作用,沿 巴浦洛夫、华生和赫尔这个线索 发展;后一个方向是斯金纳及其 弟子所开创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 方向。
析或行为分析,是收集、测量和 记录有关不适应行为的信息,了 解该行为的发生个作用:描 述问题行为、选择治疗策略和评 价治疗效果。
(一)行为评估
• 3、行为功能分析一般按照一 个“A-B-C模式”进行,
• 即分别考察行为的“前导行为” (A,antecedent events)、“结 果行为”(B,resultant behavior )
教学目的
• 了解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 学习行为主义治疗的方法
“给我一个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特 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管婴儿的 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 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 需要的任何一种人,譬如医生、律师、艺 术家、巨商、乞丐或者小偷。”
——华生(Watson,1878一1958)
操作性条件反射
•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行为 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 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 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 化的作用。
•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 化。
斯金纳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 1、影响行为的单元
•
正增强
• 需要性刺激
•
负增强
• • 厌恶性刺激 •
一、理论背景
• (二)理论形成、发展期 • 1、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
【精品】大学生心理学之行为矫正PPT课件(消退、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习惯扭转疗法)
考试焦虑学生害怕的等级层次
序列
事件
1 考前一周想到考试时
20
2 考试前一个晚上想到考试时
25
3 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时
30
4 在考场外等候时
50
5 进入考场
60
6 第一遍看考试卷子时
70
7 坐在考场中进行的考试时
80
松弛反应训练
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 导致整个身心放松,对抗由心理应激 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 而达到消除紧张的行为训练技术。
1 3岁女性,一见男性就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
预先在患者左手腕上套一橡皮圈,当见到男性或经过商店而出现上述强迫性思想 时,就用力拉弹橡皮圈,务必要有痛感,并计算所弹次数,直到强迫性思想 消失为止,每日作记录。
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性思想3~6次,每次拉弹橡皮圈在最初3天是30~50 次才消失,以后3天拉弹3~5次即可消失多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2次, 拉橡皮圈2~5次消失;第3~8周,每天有1次强迫性思想出现,拉橡皮圈5~ 10次即消失;从第9周的第3天开始,强迫性思想不再出现,橡皮圈亦脱掉, 偶有轻微关于性的想法,能很快自控而消失。
有些智障的孩子,经常伤害自己,老师就会让其休息,不用学习了。如何消退这 种自我伤害行为?
小明写家庭作业时,总是大哭大闹,妈妈嫌烦,就让他等会儿再写作业。如何消 退小明的这种行为?
小明在小卖铺向他妈妈要钱买糖果,被拒绝了,小孩就又哭又闹,最后,他妈妈 还是给他买了糖果,他也停止了哭闹。如何消退小明的这种哭闹行为?
注意
① 开始之前,向当事人介绍系统脱敏的特点。 ② 对于想象脱敏成功的某个情境,方可进入真实情境。 ③ 每步脱敏之后,应给予强化;但是,在想象过程中,不
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PPT课件
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重要性 • 少年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方法与策略 • 少年儿童行为矫正的措施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的案例
分析
01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习惯
1 2
3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应 培养他们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人际交往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社交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01
02
03
规则意识
教育少年儿童遵守社会规 则和法律法规,培养他们 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 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集体生活
鼓励少年儿童参加集体活 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对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应该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 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社会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同时,社会还应该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防 止不良信息对少年儿童的侵害。
小李的过度溺爱问题 小张的忽视家庭教育 小赵的过度严厉管教
案例启示与建议
启示一
关注少年儿童的内心需 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
系。
启示二
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建议一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管
教。
THANKS
家庭教育和指导
家长应接受专业指导和培训,学习如 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 好的行为习惯。
$number {01}
目 录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重要性 • 少年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方法与策略 • 少年儿童行为矫正的措施 •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的案例
分析
01
少年儿童行为塑造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习惯
1 2
3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应 培养他们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人际交往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社交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01
02
03
规则意识
教育少年儿童遵守社会规 则和法律法规,培养他们 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 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集体生活
鼓励少年儿童参加集体活 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对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应该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 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社会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同时,社会还应该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防 止不良信息对少年儿童的侵害。
小李的过度溺爱问题 小张的忽视家庭教育 小赵的过度严厉管教
案例启示与建议
启示一
关注少年儿童的内心需 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
系。
启示二
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建议一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管
教。
THANKS
家庭教育和指导
家长应接受专业指导和培训,学习如 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 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矫正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方法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行为矫正疗法:
➢ 正强化法(代币法) ➢ 差别强化法 ➢ 消退法 ➢ 惩罚法 ➢ 系统脱敏法 ➢ 示范法 ➢ 行为契约 ➢ 前提控制法 ➢ 自我指令训练 ➢ 自我管理
8
行为的记录方法:
➢ 记录频率 ➢ 记录持续时间 ➢ 间隔记录
9
差别强化法:
➢ 其它行为差别强化 ➢ 低反应频率差别强化 ➢ 替代行为差别强化
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
浙江大学医学院 沈晓红 2005年12月18日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的中心症状:
➢ 多动和冲动行为 ➢ 注意力缺陷
2
端正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 注意缺陷/多动是先天易感性与后天环境综合 作用的结果
➢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错误 ➢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缺点 ➢ 多动儿童也有高度的自尊 ➢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一样有效 ➢ 多动儿童也能学会行为的自我管理 ➢ 多动儿童不缺乏创造性,将来也能有成就
3
多动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原则:
➢ 系统化 ➢ 个别化
4
心理行为干预的系统化模型: 干预对象:
➢ 家庭 ➢ 学校 ➢ 儿童
5
干预技术:
1. 2. 3. 4.
心理治疗 环境干预 运动疗法 学习干预
6
1. 心理治疗
➢ 行为矫正疗法 ➢ 家庭疗法 ➢ 支持疗法 ➢ 来访者中心疗法 ➢ 家长T小组训练 ➢ 松弛训练 ➢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 游戏疗法 ➢ 认知疗法
10
惩罚法:
➢ 罚时出局 ➢ 反应代价 ➢ 厌恶活动
• 过度补偿 • 体力劳动 • 引导服从
前提控制法:
➢ 消除问题行为的条件刺激 ➢ 增加问题行为的反应难度 ➢ 呈现期望行为的线索 ➢ 减少期望行为的难度
12
实施自我管理方案:
➢ 确定靶行为 ➢ 定义靶行为 ➢ 建立目标 ➢ 选择一种评估行为并记录的方法进行自我
监测 ➢ 评价靶行为的发生频率及前因后果 ➢ 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 变化评估 ➢ 重新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 连续实施
13
2. 环境干预
➢ 创造合适的家庭环境
• 学习环境 • 人际环境
➢ 创造合适的学校环境
• 学习环境 • 人际环境
14
3. 运动疗法
➢ 感觉统合训练 ➢ 头脑体操 ➢ 各种体育活动
15
4. 学习干预
➢ 发现并评价儿童的学习困难 ➢ 制订具体的教育方案
16
17
行为矫正疗法:
➢ 正强化法(代币法) ➢ 差别强化法 ➢ 消退法 ➢ 惩罚法 ➢ 系统脱敏法 ➢ 示范法 ➢ 行为契约 ➢ 前提控制法 ➢ 自我指令训练 ➢ 自我管理
8
行为的记录方法:
➢ 记录频率 ➢ 记录持续时间 ➢ 间隔记录
9
差别强化法:
➢ 其它行为差别强化 ➢ 低反应频率差别强化 ➢ 替代行为差别强化
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
浙江大学医学院 沈晓红 2005年12月18日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的中心症状:
➢ 多动和冲动行为 ➢ 注意力缺陷
2
端正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 注意缺陷/多动是先天易感性与后天环境综合 作用的结果
➢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错误 ➢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缺点 ➢ 多动儿童也有高度的自尊 ➢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一样有效 ➢ 多动儿童也能学会行为的自我管理 ➢ 多动儿童不缺乏创造性,将来也能有成就
3
多动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原则:
➢ 系统化 ➢ 个别化
4
心理行为干预的系统化模型: 干预对象:
➢ 家庭 ➢ 学校 ➢ 儿童
5
干预技术:
1. 2. 3. 4.
心理治疗 环境干预 运动疗法 学习干预
6
1. 心理治疗
➢ 行为矫正疗法 ➢ 家庭疗法 ➢ 支持疗法 ➢ 来访者中心疗法 ➢ 家长T小组训练 ➢ 松弛训练 ➢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 游戏疗法 ➢ 认知疗法
10
惩罚法:
➢ 罚时出局 ➢ 反应代价 ➢ 厌恶活动
• 过度补偿 • 体力劳动 • 引导服从
前提控制法:
➢ 消除问题行为的条件刺激 ➢ 增加问题行为的反应难度 ➢ 呈现期望行为的线索 ➢ 减少期望行为的难度
12
实施自我管理方案:
➢ 确定靶行为 ➢ 定义靶行为 ➢ 建立目标 ➢ 选择一种评估行为并记录的方法进行自我
监测 ➢ 评价靶行为的发生频率及前因后果 ➢ 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 变化评估 ➢ 重新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 连续实施
13
2. 环境干预
➢ 创造合适的家庭环境
• 学习环境 • 人际环境
➢ 创造合适的学校环境
• 学习环境 • 人际环境
14
3. 运动疗法
➢ 感觉统合训练 ➢ 头脑体操 ➢ 各种体育活动
15
4. 学习干预
➢ 发现并评价儿童的学习困难 ➢ 制订具体的教育方案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