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考场高分作文的六大秘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出考场高分作文的六大秘诀
高中生作文写作有哪些技巧,如何才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高分作文呢?语文成绩的提高
与作文关系密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语文成绩的第一要务.依据多年的作文教学
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辨析几种作文模式
从1999年起,江苏考生连续6年面对“话题作文”。
有人问我:今年考不考“话题”了?我说:6月7日上午准知道。
用意很明白,即不要猜题、押题,只要从多方面准备好了,临场一定有底气。
一般说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3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
下面分别
做一些说明。
①话题作文。
只要题干中有“请以______为话题”一语,你便可立即认定:此乃“话题作文”。
话
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
它的关键部位是
引号“……”中的那些文字,这是明确的、法定的指令,大家都得遵照。
所以,我恳请47万考生朋友一定要把引号里的每个字、每个词看清楚,想明白,然后再立意、构思、行文。
话题作文可以不使用考卷上提供的“材料”如去年的哲理散文诗,前年的智子疑邻寓言,
而且鼓励考生挣脱“材料”,开辟新的天地。
说得再具体一些,即你的文章中可以不涉及“材料”的内容,但必须直接与引号中的词语相关。
再者,“话题”本身不是文题,你应当自己拟定一个好题目;直接把话题拿来作标题,效果肯定不妙。
②材料作文。
这种模式,多年不用了,但生命力还在。
不可忽视。
如果题干中没有“话题”二字,
你就得小心了,应当想一想:这究竟是什么作文?1999年高考作文没有“话题”二字,但
却是“话题作文”,它的表述是:“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
篇文章”。
这一年,江苏阅卷点发明了“话题作文”一说,第二年全国命题移植过去了,
从此风靡天下!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是: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记叙文或议论文。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写
作的根本依据,所以这类作文在行文时必须紧扣“材料”;如果通篇没有提到“材料”,
那就严重违背命题要求了。
这,正好与“话题作文”相反。
材料作文既要紧扣“材料”,
又不能大段复述材料,比较顺当的做法是:一开始,交待一句“读了以上材料,我想到了
什么什么”,然后进入正文;在正文写作中,可以适时回顾、点击一下“材料”。
③命题作文。
这种作文不需要考生自己拟题,文题已经直接印在考卷上。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习惯”、“尝试”等等。
它往往文体不限。
审读这类考题,必须把这
个词的内涵吃透,或者把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吃透。
譬如“尝试”,是指一个或一些人主动、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示。
考生如果把“主动”和“第
一次”丢了,写成了“被动”和“第二次”,那就视为“跑题”。
前年,我为江苏省高中
作文大赛命过一道题:“乡音”。
这就是命题作文,学生必须围绕“乡音”展开思路,文
体也不受限制。
二、准确地审题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每一个考生都必须按照同一的命题要求来写作,否则就不
好比较了。
说得“白”一些,就是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千万不能我行我素,否则
便是“跑题”。
跑题,意味着彻底失败。
当47万考生都在比赛“排球”时,你却偏偏去
踢“足球”,即使踢得有如马拉多纳,也是无效的。
审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
考生朋友必须定下心来,一字一句把命题看清楚,千万不能慌慌张张地“扫描”。
临场怎样默读?大体上讲,乃是一个词、一个词地“慢”
读!譬如: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800字。
这是审题的一种好技巧,可以强迫你把题目全部看清楚。
如此阅读,目的是找出“关键词”,吃透“关键词”。
关键词是命题老师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决不能等闲视之。
2021年的关键词,是“情感亲疏”的“亲疏”和“认知事物”的“认知”;2021年的关键词,是“山的沉稳”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的“灵动”。
你把这些关键词抓住了,你的立意和构思就不会
滑到其它地方去了。
关键词找出来了,你最好用铅笔轻轻把它圈出来,以强化自己的定向注意,免得心中
一慌,丢三忘四。
那一年考两幅漫画的比较,有4个关键词——“欣赏”、“比较”、“更”、“理由”,许多考生都看出来了,但下笔时一乱,便丢了其中的一两个,成绩大
受影响。
如果用铅笔圈出来了,有一种可视的“物质”依托,你就不会“黑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了。
三、强化文体意识
由于连续多年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一种负面效果日渐显现出来:当今的高中生,许多人已写不出像样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会儿玩抒情啊……,一会儿玩哲理哦……,事件模糊,人影晃动,结构无序,乱蹦乱跳,犹如大丰县
的“四不像”麋鹿!我吁请中语界抓紧“文体”教学与训练,让高中生知道:文体不限,
不等于不要文体;你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写成这种文体!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涉及到的文体主要有两种——记叙文和议论文。
下面分别提出几
点要求。
①记叙文。
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让阅卷人知道你讲述了一件比较实在的事情;必须
有一个或两个相对清晰、生动的人物形象,让阅卷人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外在的生气;必
须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如果要
发表议论,应当少而精,点到为止。
②议论文。
第一,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
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按照我的体验,最好在第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三四行文字即可。
这可能是“何氏八股”了,但临场只能如此,无奈!
第二,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又曰分论点。
决不容许眉毛胡
子搅在一起,仿佛在考查阅卷人的分层次水平!什么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
和剖析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
先看这一半——瓜瓤红红的、瓜子黑黑的,尝了一口甜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向阳,光照好夸张了。
再看另一半——瓜瓤白白的、瓜子瘪瘪的,尝了一口酸酸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朝北,光照不好。
这就是“分析”。
这就是通过剖视,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
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做到了这一点,“道理”和“理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
了!我再强调一遍:考生朋友们无论如何要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
第三,小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考场上应当回避“并列式”,采用“递进式”。
并列式,容易相互干扰、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分而未分。
递进式,层层深入,逼着
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可能出现“平面铺陈”的毛病。
第四,平面铺陈,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一大通病,要下工夫纠正!典型的例子是:假
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做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我要移植雷锋的记忆,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何老师的记忆,考好高考作文真有其事……如此写下去,可以写到猴年马月,永无终期。
高考议论文,决
不容许“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把这平坦的草地看个够”;你必须骑上骏马,要么跃上
高山,要么跳下大海!
第五,如果你实在“递进”不起来,那么,请采用下面的分析方法:立足于“中心论点”,向“前因”和“后果”两个方向探索。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前因——分“主观”和“客观”,客观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主观是“看问题的角度、标准和方
法是多样的”;后果——一分为二,有“正确的答案”和“不正确的答案”,“正确的答案”又可分为“最佳的”、“较佳的”等等,而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
创造。
请看,如此向“前”、向“后”追索,一张说理之“网”就很快铺展开来了,有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亮点”便一一闪烁出来。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考生单个的把
握每一个“亮点”,你只要抓住其中一两个就行了。
第六,议论文的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可用“摆事实”代替“讲道理”,只能
用“讲道理”带动“摆事实”。
举例要少而精,一两个为宜,最好是一个强迫自己对其分解。
在行文中,记叙、描写越少越好,不能搞成议论文的“框架”,议论文的“大肚皮”。
四、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有一年写“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相当多的考生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
东去卷起千堆雪;一会儿是李太白的“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没
有现实生活中的“水”,没有自家的“水”,没有你学校里的“自来水”!这种现象不能
再继续下去了!请今年的考生朋友们一定要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大地,不要天马行空,搞
得虚无缥缈!怎么“回”来?我想,只要你原汁原味儿地、实话实话地写出自己生活中的喜
怒哀乐、酸甜苦辣、所思所想,即可!我们由衷地表示欢迎!千万不要玩深沉,搞“蒸馏”,把鲜活生动的生活之水,“净化”成纯粹的“H2O”!高三学生是“青少年”,有自己的情
感色彩、生活视角、语言风味、叙说节奏、修辞方式,万万不可装扮成“小老头”、“老
大姐”。
有人问我“有点?另类?行不行”,我说:你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切可
以“放胆”来写。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的裴显生教授,多次叫我转告大家:要写“放胆作文”。
我借此机会完成裴老的嘱托。
写作文不能太拘谨,要有一点潇洒劲儿,我
们喜欢“活蹦活跳”的“你”!前不久,有家报纸说:北京某小学禁唱《两只蝴蝶》,我
孤陋寡闻,打电话问北大外语学院的一位学生,请问她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她说:“满
街都可听到,你自己去了解吧……”后来,在一次旅途中,司机正放《两只蝴蝶》,我一
听乐了,终于弄清楚唱的啥:“亲爱的,你慢慢飞……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
一起枯萎也无悔!”我说:这不是当代版的“梁祝”吗?唱唱也无妨!就是说:高中同学有
自己的生活情趣,审美天地,你本本色色地写出来,我们这些“老同志”会颔首微笑
的……
五、选材切忌“撞车”
请注意:今年6月7日上午,在咱们江苏省,是47万考生在写同一道作文题。
纵观
全世界考试领域,此乃极其独特的“景观”!这就决定了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明显不同。
平时作文选材“撞车”,只是五十多人一个班搞摩擦;高考作文选材“撞车”,可是几十
万人相碰呀,其后果必定灾难无穷!那年考《圆的想象物》,某省12万考生中竟有3万多
人不约而同,把“圆”想象为“太阳”,3万多个“太阳”当空照,把我们都“烤焦”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考试”,研究“高考作文”,这里边也有“学问”,也有“素质”。
六、怎样在考场上避免选材“撞车”
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再补一句: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也不能写!
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两三分钟时间,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
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
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
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还有学生问我:“我的生活本来就狭窄,写起来必定会撞车。
怎么办?”对此,我们
深表理解和同情,当今高中学生的生活面的确很不开阔。
万一挑来挑去,还是青菜萝卜
“大路货”,如何是好?我以为,你总得设法放一点“味精”进去吧,否则太乏味了!举个例:那年考“战胜脆弱,选择坚强”,10多万考生不约而同地写了一种压力——考试!这
是大实话,十分正常。
但10多万人“英雄所见略同”,那就从“英雄气短”了。
有一位
考生,也写“考试”压力,也写挑灯夜读,明显地落入了俗套。
然而,他机智地加了一点“味精”:夜读中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
弱的秒针,正爬到“45分”那一格,再也爬不上去了;但是,它仍然在顽强地颤动、颤动,企图向上攀升……呵,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的秒针
啊!——读到这儿,阅卷老师的心弦被打动了,眼眶甚至有点湿润。
这就是作文中的“起
死回生”,这就是奇妙的“味精”,这就是我经常讲到的高考作文中的“亮点”。
有了
“亮点”,你的作文才能向“发展等级”分进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