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税制改革:性质、理论与政策(一)

合集下载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案例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案例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财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面列举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十个案例。

1. 增值税改革:通过对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和优化,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增值税改革还推动了财税体制的简化和标准化。

2. 个人所得税改革:针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主要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调整税率结构以及优化税收征管等方面。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是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促进消费和内需的增长。

3. 地方财政改革:通过调整地方财政体制,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财政改革主要包括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管理机制等方面。

4. 资源税改革:通过调整资源税税率和征收方式,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资源税改革还可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税收征管改革:通过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改革可以减少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增加税收收入。

6.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通过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7. 税收优惠政策改革:通过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8.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通过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加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提高财政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可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9. 财政监督制度改革:通过改革财政监督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财政监督制度改革可以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0. 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财政体制,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能力。

财政体制改革可以推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明确,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

新时期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政策建议

新时期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政策建议

新时期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政策建议【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逐渐暴露出收入分配失衡等社会矛盾。

旧税制正面临着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利益分配方式越来越扭曲的尴尬困境,于是经过四年多酝酿的个税修正草案,经过两次审议才最终通过修改决定。

此次修改力度空前,充分反映出我国推动实现“十二五”规划所要求的“均衡”经济增长的决心,但其仍是一种具有较少综合性的分类所得税制,实质性变革较少,尤其此次修改未涉及个税制度中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费用扣除项目,因此进步有限,新税改仍尚待完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一、原有个人所得税制度之缺点税制模式、起征点、税率等级、计征方法等四个主要方面共同构成了个人所得税制度。

当今各国采用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主要有三种:分类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近年受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影响,旧税制在税制模式设计、起征点确定、税率结构、征收管理等方面的弊端也日益突显。

1、税制模式扭曲真相,调控性不足改革开放31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由于历史传统、经济体制、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社会结构、利益关系重组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凸显。

然而一直被喻为“社会稳定器”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上却显得有气无力,再一次备受质疑。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税制模式的设计。

此次税改虽然在免征额、税率等方面做了调整,但仍然维持粗糙、简单的分类所得税制,也就未从根本上解决分类制的不合理性:第一,征收内容繁而不全。

目前分类所得税制仅仅列举了11个征税项目,课征范围比较狭窄,大量隐性收入游离于征收范围之外,即横向公平原则保持有余而纵向公平原则兼顾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调节高收入的作用。

第二,征收标准别而不公。

分类所得税制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实行差别待遇,分项确定适用税率、扣除标准和计算方法,扭曲公平税负的原则,导致在同等收入水平下,所得来源广泛或分次取得收入者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单一的或集中取得收入者多缴税。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1)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1)

第二节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问题
一、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总体思路: 体现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 严征管”的原则,符合国际趋势。 2、具体思路: 强化直接税的地位和功能,建立双 主体并重的税制。
二、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1、商品税改革 增值税转型 ;扩大征收范围 2、所得税改革 企业所得税改革,已经在07年8月 1日进行了内外资所得税的合并,当前 重点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转换征收模式;完善税制设计;加 强配套制度建设和严格征管。 3、财产税改革 4、资源税改革 5、其他税种改革
第三节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内容及成 效 基本方针:“减轻、规范、稳定” 的基本原则。实现“三个确保”。 主要内容:“三取消”、“两调 整”、“一改革”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改革
本章概述:根据近几十年来世界税制 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现行税制 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商税制和农业税 制两个方面,简单介绍我国的税制改革 问题。 本章基本内容: ●国际工商税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问题
第一节 国际工商税制改革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内容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 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个取消:和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 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两个调整: 调整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 一项改革: 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把原来的“三提”(公积金、 公益金和管理费)“五统”(教育 费附加,道路维修费,民兵训练费, 计划生育费,优抚费)改为征收农 业税和农业税附加,总体税负为 8.4%。具体构成:7%(1+20%)。 这一负担水平从2004年提出每年降 低1个百分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但2006年已提前完成目标。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经济学是研究税收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影响的学科,它关注税收的原理、效应、政策和改革等方面。

税收理论是税收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税收公平理论、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波动理论和税收改革理论等。

税收政策则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节和管理经济运行的税收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财政可持续等目标。

一、税收理论1. 税收公平理论税收公平理论主张税收应该按照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能力进行征收,即所得高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重的税负。

这一理论主要有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维度,前者强调个人或企业所得应该与其所付税款成正比,后者强调税收承担应当按照不同群体或个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效应理论关注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和分配效应等。

供给侧效应指出降低税率可以激发生产和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需求侧效应强调通过调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支出决策;分配效应则表明税收政策对财富分配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轻贫富差距。

3. 税收波动理论税收波动理论研究税收对经济周期性的影响,认为税收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经济增长高速期,一方面税收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来抑制过热经济;而在经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可能通过减税来促进消费和投资。

4. 税收改革理论税收改革理论关注如何优化税制,提高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常见的税收改革措施包括降低税率、扩大纳税人范围、简化税收程序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税收改革思路,如环境税、资源税和财产税等,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税收政策1. 经济增长目标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减税、激励和扶持等手段,促进投资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等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2. 社会公平目标税收政策在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改革进步税制等手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公正。

新一轮税制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分析

新一轮税制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分析
税 是 否 必要 和 可行 。本 文就 上述 问题 进行 分析 , 为结 构性减 税 不仅 必要 而且 可行 。 认
【 词】 一轮 税 制 改革 ; 关键 新 结构 性减 税 ; 必要 性 ; 可行 性 【 中图分 类号】 82 2 F 1. 4 [ 献标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 0 863 (0 60.060 文 10.95 20 )10 1.2
维普资讯
20 第 1 0 6年 期 总第 7 8期
吉 林 财 税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 LOFJ kN C L G I A CE& T ArON NA I I DL E E OF F N N A× I
No 12 o . .0 6 S r l .8 ei a No 7


任务 的重 要性 , 一方 面可 能导致对 税收 宏观调 控作 用 的漠 视 , 另一 方 面可能 导 致财政 支 出的低效 率 。我们 知道 , 一个 不能 促进 经济 增长 和社会公 平分 配的税 制
征 税范 围 ( 括 提高起 征点 和 免征 额 、 包 增加 扣 除项 目 及数额 、 增加税收减免优惠等) 等来降低税负。而我 们 所谓 的结 构性 减 税 , 是指结 合 税制 调整 , 一些 则 把

不是好税制 , 同样 , 财政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也是财政 进一 步集 中资源 的必 要前 提 。所 以 , 收 收入 规模应 税 受优化税制结构和提高支 出效益的双重制约 , 而不是 越多 越好 。 二、 当前 实 施结构 性 减税政 策 的必要 性分 析 新一 轮税 制改革 具有 明显 的减税效 应 , 且力度 并 相当大 。从本轮税制改革对财政收支所带来的总体 影响来看 , 如果不考虑出口退税欠账的 3 0 亿元 , 00 还 可能有 20 0 0—50 亿元左右的减收规模 。加上偿 50 还出口退税款 , 则高达 50 00—5 0 亿元。当前在我 50 国实 行结 构性 减税政 策是 非常 必要 的 , 而且 具有重 要 的意 义 。这 主要表 现 在 : 第一 , 理论 与实 践上 看 , 从 减税对 经 济发 展 能起 促进 作用 。减税 , 论对 商 品税 、 不 所得 税 和其 他税 种 来说 , 都会对生产和消费有 明显的刺激作用 , 我国改 革开 放 以来 实 行 的减税让 利政 策 , 地促 进 了经济 明显 发展 就 是个有 力 的证 明。对不 同的税 种 进行 减税 , 尽 管 它们之 间有 着不 同的功能 特点 , 具有 扩张效 应是 但 共 同 的。 第二 , 我国税费总负担相当重 , 不利于提高企业

我国税制的政策制定与改革

我国税制的政策制定与改革

我国税制的政策制定与改革税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税收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税收制度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我国税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政策的制定和改革。

税制政策制定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国内经济状况、市场需求、社会稳定等。

税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群众的影响和反应。

因此,税制政策制定要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合理制定税收政策,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的试验阶段,主要是建立基本税制和财政税收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为市场经济奠定税制基础;第三阶段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是对税收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需要。

税制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税制效率,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税收结构、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等。

减税降费主要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优化税收结构包括调整税收政策,降低单位税负。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则是为了加强对税收征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透明度。

除了税收改革,我国还在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改善。

营商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税制优化和税收落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税制优化和落地推动了企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也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更加平稳。

总之,税制政策制定和改革不仅仅是政府的一项职责,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

改革税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税制的优化,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税制改革理论

税制改革理论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 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常常试 图课以高名义税率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 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的税收差别待遇。
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 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二是为了 使当权者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 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四、三种理论差异
布雷纳恩和布坎南的《征税权力》提出的问题是:政府的征税权 力是否应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应采取什么形式?
财政交换论与公平课税论和最适课税论形成了鲜明对照。
后两种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规模既定的预算筹措资金的最 佳方法是什么?
早期的财政交换论的研究成果,包括魏克塞尔、林达尔和布坎南 的论述,以及后来的布雷纳恩和布坎南的著作,集中讨论的与其 说是关于政府权力的直接限制问题,不如说是有关选举程序问题。 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选举程序是最理想的这可以说是注 重程序的财政交换论。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公平课税论下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 宽所得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毛所得”可能包括工资和薪金、经营所得(如合伙经营所得、独资经营所得 以及农业所得等)、资本所得、租金、特许权使用费、附加福利、耐用消费品 的估算租金、转让所得、养老金所得以及赠与和遗产所得等。

我国税制改革

我国税制改革

我国1994年进行的全国税制改革,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为指导思想,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制框架。

但这么多年来,新税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我国税制现状第一,流转税占主导地位的税收体制。

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中占主体税种的是流转税,包括对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及提供加工、修理分配劳务征收的增值税;选择部分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特定行业征收营业税等。

在近10年的实施过程中,我国的税收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400多亿元。

1994年全国税收收入5126亿元,1999年突破10000亿元,到了2001年全国税收收入突破了150000亿元,2003年达到20000亿元。

在连续增长中,流转税的增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01年流转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9.3%。

第二,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并存。

1994年税制改革时,将原先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三税合并成一税,统一开征个人所得税;将原来的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统一开征企业所得税,以适用于内资企业。

同时,原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继续执行,形成了“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种所得税并存的现状。

将所得税分设为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主要是考虑我国开放初期,有利于吸引外资,鼓励外资机构来华投资。

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中处于与流转税并重地位。

2001年,所得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3.9%。

第三,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农牧业税为流转税及所得税的必要辅助税种。

第四,税务征管实行分级财政管理,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征管体系和金库体系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管理及收入入库工作。

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对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当前中国加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税制改革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税制改革、中国经济、税改意义作者简介:付宗恒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自2006年以来,税制改革的几个“大动作”仍让人们记忆犹新:延续千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一步调高……以减税为主基调的税改,不仅切实减轻了百姓负担,也给中国经济增添了活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2003年举行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改革原则。

从这一年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中国,将税收调控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市场经济下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结合国内、国外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又推行了以“费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增值税的转型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改革30多年来的诸多深层次问题相继暴露出来,例如内需不足、出口过度、外资依赖、服务业发展滞后、定价权缺失、市场诚信危机、企业生存能力偏弱、产业转型缓慢等。

然而,在这一系列问题背后,最深层次的根源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是代表着传统体制最后堡垒的旧税制。

可以说,目前的中国税收体制如果不进行大改革,整个经济进步、转型和提升都将成为空话。

必须看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现行税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1.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抑制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中国税制改革概述43页PPT

中国税制改革概述43页PPT

只对消费资料征税,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二)我国增值税主要内容 1.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 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 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2.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 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
口货物。 3.税率
增值税税率主要采取基本税率和低税率 的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 4.应纳税额计算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 者销售不动产,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 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第三节 所得课税
所得课税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 一类税。
所得课税具有以下特征:(1)税负相 对 公平,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2)税 源普遍,课税有弹性。(3)具有自动稳定功 能。(4)计征管理比较复杂。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指对纳税人应纳税 所得额征税的比率。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的 是比例税率。基本税率是25%,适用于居民
企 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 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而对在中国 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 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 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实行20%的低税率。 (四)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220万,销售雪茄烟取得不含税收入200 万。计算该月应缴纳的消费税。
应纳税额=220×56%+100 ×50000×
0.003 ÷10000+200×36%=123.2+1.5+72=196.7
(万元)
营业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 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 单位和个人,就其获得的营业额所征收的一 种税。 (一)纳税人

对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思考
维普资讯
20年( 3 卷) 2 06 第 5 第 期
理科 学
对我 国新 一轮拣刳 改革的忍亳
பைடு நூலகம்周相林 , 曲道 平
(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 学院, 10 8 ) 北京 00 1
摘要 : 在市场经纵深发展 、 加入 W O、 T 坚持科学发展观 、 建 构 和谐社会等全新背景之 下, 审视现行税制, 严格 会发现 其存在许 多
1 新一 轮税 制改革 的 必要性
1 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化要求税制改革 . 1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深入 . 国经济 出现 21规范、 我 . 改革流转税
了许 多 深 层 次 的 问题 , 产 业 结构 调 整 。 高 自主 创 新 能 力 . 拓 如 提 开
高新技术产业 。 保护环境 和资源等 。 这都需要税收上的有 力配合。 而现行税制在上述方面的 内在调控机制都有欠缺。 现阶段 以市场 化 为导 向 的 经 济 体 制 的 深 化 改 革 . 济 结 构 的 全 面 调 整 . 型 工 经 新 业 化 道 路 的迈 进 .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建 设 都 要求 加 强 税 收 这 个 重 社 要经济杠 杆的宏观调控力度 。 这就需要 建立一个 与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 1 . 2我国加入 WT O的新形 势要求税制改革 WT 要 求 各 成 员 国 之 间 在 税 收 上 要 遵 循 国 民待 遇 原 则 。即 O
把抑制投 资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鼓励投资的消费型增值税 。 将增值税课税 范围扩展至建筑安装业、 电通信业 、 邮 交通运输业 、 不动 产销 售 、 储 等 行 业 。 可 能保 持 增 值 税 征 收 链 条 的完 整 性 。 仓 尽 对 进 口产 品全 额 征 税 , 善 出 口产 品 退 税 机 制. 消 增 值 税 中 间环 完 取 节 的减免税规定。合理界定 小规模纳税人 的标准和税负水平 适 当放 宽 对 小 规模 纳 税 人 开具 增 值 税 专 用 发票 的限 制 。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是研究税收的基础和指导,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两个方面。

一、税收理论税收理论是研究税收的基础,旨在解释税收的本质、目的和原理。

税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指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来源的区别。

税收是强制性的,是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收入,区别于自愿捐赠等非强制性收入。

税收是通过法定程序实施的,具有司法属性。

1.2 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税收目的的多元性反映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1.3 税收的原理税收的原理指税收征收的一般规律,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负按照纳税人的财力能力分配,效率原则要求在最小化资源浪费的前提下实现税收目标,便利原则要求税收征收过程简便便捷。

二、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和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税收工具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政策目标的手段。

税收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税收政策的目标税收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财政收入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社会政策目标。

财政收入目标是指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指通过税收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以实现稳定增长,社会政策目标是指通过税收政策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的提高。

2.2 税收政策的工具税收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税率、税基和税收征收方法等。

税率是税收征收的比例或金额,税基是应纳税额的计算基础,税收征收方法则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等。

2.3 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税收政策会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产生影响,例如通过减税促进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税收政策也对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例如通过调节税负实现收入再分配。

三、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的关系税收理论和税收政策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制改革的思想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制改革的思想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制改革的思想史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制改革不仅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也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制改革的思想史进行考察,探讨税制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税制改革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收入极为匮乏,财政体制严重失调,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税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财政收入,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在思想上,税制改革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通过税制改革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在这一时期,税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对税收征收对象的调整和税收政策的改革。

国家主要实行所得税和资源税,通过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和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富裕人群的征税力度,从根本上调整国家的税收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还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农民和小型企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税制改革思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税收体系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在思想上,税制改革主要受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通过降低税率和简化税法,鼓励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当前税制改革的思想特点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思想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税收公平和社会公平。

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税制改革需要更加关注对贫困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和高财富群体的稽查力度,实现税收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本平衡。

强调税收调节和宏观调控。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税收收入增长也面临一定压力,税制改革需要更加关注对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与激励,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强调税收征管和信息化建设。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税制改革关系国计民生。

进入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将继续深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优化税收体系,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本文从税收法定、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方面展望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一、税收法定逐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是现代税收制度的核心,我国税收法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目前仍存在部分税收法律层级较低、税收立法滞后等问题。

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定,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1. 提高税收法律层级:将更多的税收事项纳入法律范畴,提高税收立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 优化税收立法程序:加强税收立法的前期调研,提高税收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3. 加强税收法规的清理和整合:消除税收法规之间的矛盾和重复,提高税收法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改革对于优化税收体系、减轻企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我国增值税改革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简化税率结构: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简化税率结构。

2. 扩大抵扣范围:优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扩大抵扣范围,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3. 推进电子发票普及:加快电子发票立法,推进电子发票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聚焦公平与激励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202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将着重关注以下方面:1.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适当调整税率,优化级距,实现税收公平。

2. 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保障税收公平。

3.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税收扶持力度,激发个人创造力。

四、税收征管改革助力现代化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治理的关键环节。

2024年,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将朝着以下方向迈进:1. 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税收数据共享,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容完 全可 以为 我所 用 , 其 是 最优 商 品税 和 所得 税 理论 将 尤 为我 们带来很 多借鉴意 义 。西 方发 达 国家 以个 人所 得税 为 主体 的税制结构 在 调节 收 入 分 配 、 稳定 经 济 运行 等 方面 发 挥 了重要作用 。我 国仍 然 是 一个 发 展 中 大 国, 然关 注 提 依 高效 率 、 促进 经济增 长的 问题 ; 但是 在市 场经 济越 发成熟 的 今 天 , 得税 的功能 急需强化 , 主体地 位也会 在 未来得 到 所 其 确 立 , 种 转 变 在 税 制 设 计 时 需 要 考 虑 。 总 之 , 税 制 的 设 这 把 计 同本 国的实 际情 况和 长 远 发展 战略 结 合起 来 , 然是 对 显 公平 与效率二者更 深层 次和更 高层 次的兼顾 。 总之 , 国税 收分 配 中 公平 与 效率 原 则的 组 合 方式 有 我 个 层层递进 的过 程 , 效 率优 先 , 顾 公平 ” “ 率 与 即“ 兼 效 公 平 并 重 ” “ 平 优 先 , 顾 效 率 ” 这 一 过 程 是 社 会 主 义 一 公 兼 , 市场 经济体制建 立 、 发展和 完善 的过程 , 也是 中华 民族走 上 “ 同富裕” 共 的过 程 。这是 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济 条件 下 , 国家 宏观 调控方式 的发 展 演变 过 程 , 体 现 了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它 济 体 制 下 税 收 最 优 理 论 的 规 律 性 。 认 识 我 国税 收 最 优 理 论 的应 用有利于我们 立足 现实 、 眼未来 , 着 搞好 我们 的税 制建
关 键 词 : 率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2 0 —2 50 1 7— 18 2 1 ) 20 5—1

中国税制改革73页PPT

中国税制改革73页PPT
不要轻率地推行重大的税制改革。——迈克尔·J. 博 斯金《美国税制改革前沿》“导言”,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7年版
14
(六)税制改革与税制设计
起点:从零开始,还是从现在开始?
税制改革的不确定性:公平与否?
——资产价值:按揭贷款利息税收扣除与否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投资的影响
15
(六)税制改革与税制设计
现实税制的形成受到众多条件的约束, 与标准的最优税制设计理论试图充分考虑 这些条件,提出相应的税制设计方案。 9
(四)税制设计理论
税收征管成本 逃避税成本
遵从成本(服从成本)
10
(五)真实世界中的最优税收
考虑了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标准的最优税收法则需要进行
相应的修正。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03年以来,随着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民主财政理念的 深入,新一轮税改按照“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简化税制、
加强征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改革来努力 促成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
税改的理由2:罕见而特殊的轨迹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最优商品税 最优商品税率很大程度上应该实行比例税率。比例税率降
低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因为不用单独衡量税基,降低了 政府的实施成本。降低了非遵从的激励,减少了相对价格 变化的扭曲。偏离比例商品税率应该最小,很大程度上应 该对那些就价格变化无法作出反应的商品实行边际高税率 (例如必需品);而对带来显著负外部性的商品,对较高 收入阶层消费的商品,对课税容易而且低成本筹集的商品 例如服务商品,出于征管成本和所获得收入的原因,可实 行较高税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税制改革:性质、理论与政策(一)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涉及范围广和改革力度大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是对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税制改革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世界各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税制改革经验的借鉴,同时又吸收了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最优税收理论等理论精华,具有显著的减税效应。

为了实现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公平与效率目标,我们应该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关键词:新一轮税制改革供给学派减税理论最优税收理论结构性减税政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这对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和制度、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新一轮税制改革到底“新”在何处?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税改的目标?本文将对这三个问题做出回答。

一、缘何称为“新一轮税制改革”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再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时25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也于1983年和1994年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

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既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地方收入的分税制改革,也是工商税制的重大改革,涉及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设立消费税、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个人所得税、改革关税以及资源税等各个税种。

这次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一次全新的、根本性的和全面系统的税制改革,本身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框架,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目前将要进行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是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本身也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但是由于这次税制改革涉及的范围广,改革的力度大,因此,也可称作“新一轮税制改革”。

(一)税改涉及范围广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完善消费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改为分类综合相结合,开征物业税,实现城乡税制统一等。

由此可见,这次税改涉及了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所有主要税种,从涉及范围之广来看,这必将是一轮全面系统的税制改革。

这些改革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以下三项改革:(1)增值税转型。

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中所含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由此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影响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基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

此外,生产型增值税还会影响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这些问题只有在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之后,才能予以解决。

(2)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合并。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分内、外两套税制。

由于税前列支标准和税收优惠并不一致,使得实际税负差别很大,不利于公平竞争,应该尽快合并两套税制,统一税法。

(3)统一城乡税制。

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相应地,现行税制也深深地打上了二元经济的烙印。

为了公平税负,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统一城乡税制是完全必要的。

(二)税改措施力度大这次税制改革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并且力度相当大。

据我们粗略估算,就改革方案算账,大约要减少财政收入5000亿元左右。

这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会缩小税基,在保持现行税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税收负担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应会使财政收入有所减少。

考虑到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可以分步实施:第一步将设备投资纳入抵扣范围;第二步再将房屋、建筑物等其他新增固定资产全部纳入抵扣范围。

对财政的影响而言,仅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8大行业实施的转型试点,而且只允许企业抵扣当期新增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金,中央财政就要拿出150亿元~200亿元资金予以支持。

如果对全国范围内每年新增机器设备都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话,我们取2000年和2001年全国机器设备投资的平均值进行估算,财政大约会减收1000亿元~1400亿元。

这仅仅是分步改革的第一步而已,可以想象,全盘改革显然要减收远大于此的数额。

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1)实行比例税率,税率定为25%左右;(2)规范税前扣除,取消计税工资规定,提高折旧率,放宽R&D费用的税前列支标准;(3)扩大税基,整顿和减少税收优惠。

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都是33%,但由于对外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其实际适用的税率要低得多。

税率统一降为25%以后,对内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会有所降低,相应财政会有所减收;对外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会有所提高,相应也会增加税收收入。

税前扣除和列支标准的提高属于减收因素;而税收优惠的减少则会导致税基扩大,税收收入增加。

粗略来看,税前扣除导致的减收因素和优惠减少带来的增收因素可以相互抵消。

但由于内资企业贡献的所得税在所得税总额中的比重远大于外资企业,总体来看,会减少收入。

据统计,内资企业所得税占所得税总额的比例2000年是81%,2001年是80%,2002年是76%.据此粗略估计,由于降低税率会减少收入300亿元~500亿元。

3.统一城乡税制是一项重大改革。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看来是要加快这一改革步伐,除烟叶外,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

这一改革大约会减税600亿元左右。

4.改革出口退税制度。

这次税改提出要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形成中央、地方、企业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

到2003年年底,累计欠退税款达到3000多亿元。

根据“老账要还”的原则,这会相应减少财政收入,从而将扩大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

其他税种的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增有减,可暂不考虑。

综合上述分析,改革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统一城乡税制,大约会减收2000亿元~2500亿元,占2003年税收收入的10%~15%;如果再加上偿还欠出口退税款,则约减收5000亿元~5500亿元,占2003年税收收入的25%~27%.可见,此次税改的减收力度是相当大的。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决定》提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

所谓简税制,包括税率档次的简化、税收优惠的减少和征纳程序的简单化等内容,这会大大减少税收成本和提高税收效率。

所谓宽税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外延上扩大税收的征收范围;二是从内涵上减少税收优惠,使税基更加“整洁”,相比之下后者更加重要。

宽税基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所谓低税率,指的是法定税率即名义税率不能过高,它不同于实际税率。

尽管法定税率降低了,但由于减少税收优惠和扩大税收范围导致的税基扩大,再加上征管力度的加强,因而减税并不意味着减收。

所谓严征管,即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实施机制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有效的实施机制,任何制度都形同虚设。

因此,健全的税收征管机制是决定税制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再好的税收政策和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征管作后盾,也很难得到有效执行,甚至被扭曲。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正式写进《决定》的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税收体系与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的根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世界各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税制改革经验的借鉴,同时又有着深厚的现代税收理论根基,它吸收了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最优税收理论等理论精华,其核心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实现税制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从而刺激投资,增加就业,提升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税制改革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格局变动基本上是沿着“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迹运行的,这可以概括为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毫无疑问,市场化进程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规范了政府行为,成为25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特别是2001年,我国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姿态成功加入WTO,这一基于市场经济框架的多边贸易体制,标志着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

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制度基础设施之一的税收制度,却已经越来越落后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前进的步伐。

比如,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税收结构并未作相应调整;现行税制在某些方面有失公平,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现行税制缺乏调节收入分配和熨平经济周期的自动稳定机制,不能有效地纠正市场失灵等。

所以,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原则和WTO的基本原则,实行新一轮税制改革,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税收待遇平等、税收负担公平,以利于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税收制度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税制改革从建立涉外税收制度开始,进而推行了国有企业“利改税”和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1994年,我国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结构性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辅助配合的复合税收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探索:从1988~1994年建立的“征、管、查分离”的税收征管模式,到1997年确立的“以自行申报纳税和优质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直至2003年引入的“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理念,我国税收征管实现了由粗放化向集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转变。

综观25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实践,我们认为有以下基本经验值得认真总结:(1)从税制模式的选择看,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多税种征收、多环节控制、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税收管理水平的,有利于发挥税收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职能。

但也必须看到,税制结构是动态发展的,税制模式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须合理地简化税制,不断优化税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