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物理因素与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中暑高危人群
心血管病患者: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 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 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 原,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令机体产热加速。 炎症可使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促使 血管痉挛收缩,散热不利。
营养不良者:营养素的缺乏可使肾脏浓缩能力减 退,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 容易反复腹泻,以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 中暑。
心脏负荷
心跳加快, 每搏输出量
心脏代偿性肥大
18
消化系统 :
消化腺分泌功能 消化酶活性 胃液酸度 胃肠蠕动
机体可出现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消化道疾患等
神经系统:
肢体运动准确性、协调性
神经系统抑制 反应速度减慢 注意力不集中
易引发 工伤事故
19
泌尿系统:
尿液减少(可达85-90%),尿液浓缩 肾负荷 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四肢甚至全身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以腓肠肌为主,常呈对称性。患者意识清楚, 体温多正常。
29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高温、高湿环境,皮肤血流的增加不 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 不能足够的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小而 晕厥。
一般起病迅速,体温不高或稍高,通 常休息片刻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20
热适应(heat acclimatization)
机体对于长期热环境刺激产生的耐热性提高的生 理性适应过程,多见于世居热环境人群,具有可 遗传性,主要表现为各个系统的机能有利于降低 产热、增加散热
表现:体温调节能力
心血管紧张性
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合成一组新的蛋白质—— 热应激蛋白,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
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口渴、先大汗后“无汗”,
皮肤和面部发热发红,甚至意识障 碍、昏迷、癫痫样抽搐。
温度≥40℃以上;最为严重, 尽管迅速救治,仍有20%-40%死亡。
26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日射病(sun stroke):
直接在烈日的曝晒 下引起,日光穿透 头部皮肤及颅骨引 起脑细胞受损。
夏季露天作业:夏季从事农田劳动者、建筑和搬运等 的露天作业。受太阳辐射、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的物 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
12
13
Q1: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 功能的影响?
14
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
皮肤吸热
中心血液温度升高 中枢神
经反射性地引起散热反应
皮肤血管扩张,皮
肤温度上升,汗腺分泌活动增强。如机体出现热蓄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2.保健措施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每人每天供水3~5L,盐20g左右。8小时 工作日内汗量少于4L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5~18g盐即可。
个人防护: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好的织物 制成。防止辐射热,用白帆布或铝箔制工作服。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 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 肺气肿、肝、肾性疾病明显的内分泌性疾病(如甲亢)、中 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 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地点 南京 上海 杭州 海口 长沙 武汉 成都 重庆 昆明 广州 郑州
温度℃ 33 32 34 33 34 34 31 35 25 33 33
9
高温
一、高温作业
在热环境下从事的生产活动 。 寒冷和一般地区:工作地点的气温>33度; 炎热地区:工作地点的气温>35度;或工作地 点的气温>30度,但相对湿度>80%
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者 或混合型者 。
33
中暑治疗
先兆或轻症中暑者: 清凉通风处理;给予含盐饮料如冷开水、
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也可服用十滴水、 解暑片 。 热射病或中暑衰竭者:
轻症者:予盐饮料或等渗葡萄糖静滴;低 钠血症者:给生理盐水静滴或3%高渗盐水静滴。
34
中暑治疗
中暑痉挛者: 轻症者:予含盐饮料。重症者:5%葡萄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 下指肪较多,对散热不利。
烧伤病人:由于汗腺破坏,蒸发散热的途径被阻断, 使热量积蓄体内而引起中暑。
52
噪声与听力损伤
Noise and hearing loss
53
噪声
噪声作业场景
54
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观点:凡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 无规律杂乱组合称为噪声。 2.生理学观点:凡是使人烦恼、讨厌或不需要的声音均 称为噪声。
5
一、高温生产环境中 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气温:除取决于大气温度外,还受太阳辐射、 生产热源和人体散热等影响。
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80%以上为高气湿,30%以 下为低气湿。
气流:除受外界风力的影响,主要与厂房的热源有 关。
热辐射:指红外线及一部分可视线,太阳、熔炉、 开放的火焰、熔化的金属等热源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积过量,可中暑。
15
体温调节
16
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水盐代谢:
大量出汗
水盐大量丢失

热痉挛
水和电解质紊
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生理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 过体重的1.5%;
尿盐量降至5g/24h或2g/8h以下时,表示人体可 能缺盐。
17
循环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
大量出汗
末梢循环血量
有效循环血量
劳动 血液需求
30
31
中暑诊断
根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主要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体温<37.5℃,大汗、口渴、头昏、眼 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 力不集中等症状,但尚能坚持工作 。
32
中暑诊断
轻症中暑: 体温>38.5℃。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
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呕 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 重症中暑:
≥30℃地区
31
32
30
31
29
30
28
29
38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制订的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39
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 累计时间与8小时的比率
40
41
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 根本措施。 (2)隔热:可以用水或者导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进行 隔热。 (3)通风降温 ①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②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自然通风不能 满足需要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 可采用机械通风。
36
表1 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当地夏季通风室外 计算温度(℃)
22及22以下 23-28 29-32
33及33以上
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
<10 <9-4
<3 <2
37
表2 高温作业工作场所综合温度容许限值
体力劳动 强度指数
≤15 ~ 20 ~ 25 >25
综合温度( ℃ )
<30℃地区*
糖盐水静滴或10%葡萄糖酸钙静滴 。 中暑高热者:
物理降温并药物降温。 此外,抗生素治感染;补液;治疗休克、肺 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 。
35
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
1.我国生产场所气象条件卫生标准以车间内外 温差(℃)规定了夏季车间工作地点的容许温 度(表1)。
2.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制GBZ2-2007),它以综合温度反应高 温气象诸因素构成热负荷(WBGT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 Index,湿球黑球温度 指数),还考虑了劳动强度(表2)。
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不再残留。
3
防护上应注意:
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要对有 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
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不是消除。 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有害因素的治疗方法。
可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来保护劳动者健康。
4
高温与中暑 heat and stroke
物理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公共卫生学院 张晓敏
1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与劳动者密切相关的物理因素: 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流、气压; 噪声、振动;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 -射线;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 频辐射、激光、工频电磁场、微波等。
2
物理因素的特点
1. 产生来源: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的装置停止工作,则相 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
某些药物服用者: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 等,会使血管收缩,或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 碍,易中暑。
51
中暑高危人群
糖尿病患者: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热量 已积蓄体内,但病人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或不自知, 引起中暑。
老年人: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 热不畅。
孕产妇: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终 日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易中暑。
声波wk.baidu.com
56
(一)基本概念
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和强度没有 规律的、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除此以外, 还有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等。
除了影响作业人员健康外,最常见的是干扰学习 和工作。
2. 作用距离:强度一般不均匀,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 播,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
3. 传播形式: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 冲波两种传播形式,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会有较大差异,
4. 接触强度: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5. 除了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可引起内照射外,绝大多数物理因素
23
原因: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小、热
辐射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久病、 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易中暑。
分类:
热射病(最严重) 热痉挛 热衰竭
24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热射病(heat
stroke):(含日射病)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 散热途径受阻,体温 调节机制紊乱所致。
25
热射病(heat stroke)临床特点:
55
(一)基本概念
频率(frequency):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 兹(Hz)。
声波(sound wave):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 在20到20000Hz。
次声波(infrasonic wave):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ultrasonic wave):频率大于20000Hz的
6
气象条件的影响因素
厂房建筑; 通风设备; 工艺过程; 热源情况; 地理位置; 自然季节和昼夜时间…
7
二、高温作业及其类型
(一)概念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
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 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生产性热源: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 产品和工件等。
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 或高温车间。 ★本地区夏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近十年本地区气象 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 值。
8
我国部分地区 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
地点 哈尔滨 吉林 大连 包头 北京 拉萨 西安 石家庄 唐山 天津 烟台
温度℃ 28 28 27 29 30 23 33 32 30 31 28
21
脱适应(deacclimatization) 热适应的状态并不稳定,脱离热环境
1-2周后迅速消退,可在1个月左右返 回到适应前的状况,即脱习服;
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 新适应。
22
(三)中暑 (heat stroke)
定义
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 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 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7
日射病(sun stroke)临床特点:
脑组织充血、水肿;最开始 只有头部温度增加,可达到39℃ 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 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 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28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热痉挛(heat cramp):
大量出汗造成钠、钾等严重丢失,水和电 解质平衡紊乱,神经肌肉产生自发性冲动,出 现肌痉挛。
10
Q1:高温作业的类型? Q2:特点?
11
二、高温作业及其类型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又称干热环境,见于炼钢、炼 铁、轧钢、铸造、玻璃、陶瓷、砖瓦等工业和锅炉 间等。夏季车间内气温可高达40-50℃。
高温、高湿作业:又称湿热作业,见于纺织、剿丝、 印染、造纸等工业和通风不良的矿井。夏季气温可 高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85-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