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

语文课堂教学,尤其应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假如用文体来打比方的话,可以这么说:它应有议论文的严密、充实,记叙文的活泼、灵秀,说明文的平实、得体,诗歌的凝重、激情。

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把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呢?一、鲜明的教学主题与新颖的教学构思相结合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点,也可能要解决几个教学难题,但这些重点、难题必须要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这就是此堂课的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要传授哪些知识?设计哪些?练习围绕这些知识点和练习题要提高学生什么能力?这些问题又统一于哪一个中心上课前,教师应有周密的设计和详细的安排。

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要使教学主题鲜明突出,还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构思。

要考虑采用什么方法导入,设计什么问题启发,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等等。

有了这些,才能使教学内容付诸实施,也才能使教学主题鲜明有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深刻地阐析与灵巧的手段相结合要使学生学到新知识,没有讲析是不行的;要把学生的思索往深层引进,没有深刻的阐析也是不行的。

必须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许多教育大家的课,成功的秘诀多在于此。

曾有教师亲耳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的一堂观摩课——《皇帝的新装》对此深有感触的写到,受益匪浅!宁老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完全摒弃了依次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归纳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老一套教学模式,而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初读课文前,布置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的形式给课文拟副标题,并做简单解释。

其次,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继而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对众多答案逐个筛选。

完善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完善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 一)教学 的科学性 科学 ,尤 其是 以 自然科 学 为代表 的规范 给我们 一种 印象 ,即严谨 、客
观 、量 化 、标 准 化 。 因 而 ,认 为 教 学
导因材施教。
教学视 为艺 术 ,并排 除对 它 的科学 探 索 ,那 么就会 导致使 教学 变为 纯粹 主
观 的活动 ,没 有规律 可循 ,最 终会 陷
着人 们 的教学认 识与 实践 。例 如 ,为
什 么说教 学是一 门艺术 ?其 内在 的根 据是 什么 ?教学 艺术 能不 能进行 科学
数像艺 术家 这样 的人才拥 有 的技 能或
技术 ;第二 ,对 于它 ,甚 至艺 术 家都
依 赖于情 感 、兴趣 、需 要 、价值 等 因
学是一 种艺术 活动 者表示 ,优 秀的教
师是个性鲜 明的人 ,感 情丰富 、幽默 、 富有情 趣 ,教学 中个人 的魅 力感 染着 学生 ,能 不断 形 成 自己的 教是一 门被 人广 泛理解 的学 问。 问题在 于使用 不 同的认 识方 式和方 法 。后 来 ,盖奇 又
探索 ,从 而建 立教学艺术 的科学 理论 ? 教 学艺术 与教 学科学 的关 系如何 ?等
等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
二 、教 学 的 科 学 性 与 艺术 性

位教 学研 究专家 加拉赫 提 出 了调 和 门艺 术 ,但 强调教 学 的科 学性 是有 好
导 ,使教学按科学 的要求 来开展 ,如 ,
评价学 生量 化 ,不 能 随意 主观化 ;命 题时标 准化 、客 观化 ;师生 交往 避免
捷 克大 教 育家 夸美 纽 斯早 就指 出 ,
的看 法 。他认 为 ,可 以承认教 学是 一 处 的。他将 教学与 外科手 术相 比 ,认

教育的科学与艺术 如何平衡

教育的科学与艺术 如何平衡

教育的科学与艺术如何平衡教育是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但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灵感和创意来推动学生。

教育的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

那么,如何在科学和艺术之间保持平衡呢?一、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教育中,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必须的。

每个课程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展开,以确保知识逐渐扩展。

此外,教学计划还要随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这样,教师才能在授课中有所准备,学生才能在有条理的学习中获益。

但是,教学计划不能仅仅是科学的和刻板的框架。

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导致无法理解或者记住所学知识。

因此,在计划中融入艺术的元素,如引人入胜的故事、音乐、美术、戏剧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的教学策略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课程,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

但是,如果一直遵循相同的教学策略,学生可能会出现倦怠和无聊的情况。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使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入艺术元素,如音乐、绘画和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非凡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意识。

三、充分的尊重与启发学生科学的教育需要学生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并由教师进行指导。

但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充分的尊重和启发学生来平衡科学和艺术。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使学生可以自己寻找知识。

这样,学生可以在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追求知识之间找到平衡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来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创新和创造力。

结论:教育的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平衡,只有通过合理的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

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知识更加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科学性则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首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讲解、讨论、实验、展示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知识。

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声音语调的运用上,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色彩,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此外,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包括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等,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艺术性使得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性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我们在谈到教学的艺术性时,自然要联系到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这是科学性的实质方面。

例如,代数中数的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实数到虚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声学、原子物理学等都有各自的结构体系。

如果教学中教师在知识方面出现了概念性错误,偏离了知识的科学体系,我们说,这是科学性错误。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鲁讯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在板书时把“峰”字写成了“锋”。

电影《红衣少女》中的韋老师,讲《吕氏春秋·察今》篇时,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一句中的“铘”(ye)读成了“邪”(xie)。

语文课中教师读错字或写错字,都属于科学性错误,因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字词。

理科教师如果讲了错误的概念,也是科学性错误。

如,一位1/ 7化学教师在讲“碳酸钙”时说:“石灰石加粘土就制成了水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煅烧。

课本中原是“粉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适当比例混和,再加强热,就制得水泥”。

这位教师的错误是他备课时不够细心,讲述时又不够严密所致。

除了这种直接的科学性错误外,还有一种间接的科学性错误,即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加以纠正。

如,有一位小学自然教师,在讲静电现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静电现象。

学生说,梳头时有轻微的响声,脱毛衣时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在傍黑儿时,还可以看见微小的火花;但有的学生说,用砂轮磨刀时也发出火花和响声,用火通条敲打烧红的火盖时,也迸发出火花。

学生举的后两例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了静电的表面现象(响声和火花),而未掌握实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这种错误并不为怪,问题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不加评价,既不肯定正确也不指出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加纠正与教师自己讲了错误的概念,其结果是一样的,同属于科学性错误。

如何搞好课堂教育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何搞好课堂教育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教 育设 计应 该具 有规范 性 、整 体性 、操作性 和 灵活性 ,
按 照规定 的程序 和 内容进行 ,大致分 为 : 准备 ,构 思,设计 几 个 阶段 。 1 、 准备 阶段 。 在这一 阶段,设计者 应弄清教学起点和终 点,可能性和条
过哪些方式 向学生反馈信息? 怎样调控教师和学生 的活动?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开县南雅初级中学校)
( 1 ) 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具有哪些价值或潜在价
教学过程 主要 由定向环节 、活动环节 、反馈和调控环节 组 极性 ,使他们成为学 习主体 ; 注重进行学 习方法指导 ; 注 重教 师 成 。因此,教学过程 与方法设计 主要 包括 : ( 1 ) 定向环节设计 。 和学 生的相 互作 用 ; 注重教 师 的角色 。总之 ,提 倡进 行教学 设 构思教学 活动在什么样 的环境 中开始 和进行,确 定怎样设置教
计 ,用现代教学设 计来促进教学 的科学性 与艺术系 的统 一,改 学情境 ,确定怎样 帮助 学生形成学 习活动的定 向印象 ,使他 们 进教学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思考的 问题 。 大致 了解学 习的方 向、方法 、过程和 目标 。( 2 ) 活动环节设 计 。
二、怎样进行教育设计
认知结 构等方 面,当前的教学活动各 有哪些具体任务。 ( 2 ) 教学 身姿 、体态和位置等 。 中有 哪些问题 要通 过教学设 计来解决 。 ( 4 ) 设计板书,板画的内容和方式 。 2 、教学对象调查与分析。 ( 5 ) 设计实验 内容和实验方案 。
( 1 ) 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准备状况) 即完成学习活动所需
化学学 习活动通常 分为感知 、预 备 、加工 、形成 、联系 、巩固
3 ) 反馈调控环 节设计。怎样 测量评定学 自从现 代教 育设计概念提 出3 O 多年 以来,对它 的研 究 已迅 和运用发展 四个阶段 。 ( 生 的行 为和行 为变 化?通过那些 方式收集学 生的反馈信息 ?通 速成 为一种 专门领域 ,一些教育设计模式和理论先后 出现 。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从而使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一隅,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一、让学生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首先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必经之路。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语言的海洋是色彩斑斓、辽阔无边的。

新颖巧妙的比喻、荡人心魂的情韵、精彩和谐的叠句、智慧隽永的警句、整齐优美的排比、机智含蓄的幽默等,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二、让学生从“品文”着眼,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又以形象感染和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语言有了直接的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还要对作品鉴别和评价,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仅仅靠“读”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品”,即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对文章作深入分析、归纳和判断,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形象美。

一个美好却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崇高信念;而一个丑陋又猥琐的形象,则能让学生痛斥丑恶,憎恨虚假。

形象越鲜明,学生的思想影响就越激烈、越深刻。

如学习《曹操煮酒论英雄》,通过对刘备、曹操的语言、心理加以归纳和整理,就能对他们的形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曹操骄矜多疑,老谋深算;刘备善于伪装、大智若愚。

在美与丑,智与愚的对照中人物的形象美得以品鉴。

三、让学生“悟”出文章的内涵,领略作品的思想美打开语文教材,那一篇篇凝聚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心血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的思想光芒。

领受作品的美,必须靠“悟”,惟有“悟”才能把审美体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完整而深刻的领略作品的思想之美。

语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途径

语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途径
诉我们 ,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 的关系 ,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 、
正确传授、智力的合理发展和能力
点或几个教学难题 ,这些重点难题 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 ”的主题 。 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 ,这就是这
堂课的教学 目标。没有教学 目标的 标不鲜明的课堂也是科学性不强的 学,既不利于深化知识 ,又不利于
语文教 学应 以全 面提高 学生 素质 为
坠。笔者则认为,教师应把 “ 春的 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作为教 学 目标,把教材规定的训练重点作 为从属 目标。基于此指导学生学习 春的活力是通过什么景物传神地表
现 出来 的?学 生 读 “ 春草” ,明 白

马卡连科在 《 论共 产主义教 审美的人” ( 席勒 《 教育书简》 ) 。
语 文教 学科 学性 和艺术性 相 仕△ 口口 的途径
豪 朱德 琴
语文教 学既是科学 ,又是艺 术 ,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语文课 堂教学 ,应有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
的艺 术性 :它应 有议 论 文 的严 密 、
( 卢梭 《 爱 弥尔》 ) 。 “ 教 亦多术 文重点与难点设计练习、解决问题 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 ,在课堂教 等等。教学在课堂进行艺术构思 ,
逐步提高。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还有许多具体问题 ,这些教学问题 如果不用教学艺术加以灵活处理, 明,如果只强调科学性的课堂教学 在于授课者没有把教育与巧妙的艺 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教研 天地 2 0 1 3 0 9
种教法可以说是抓住 了目标,把握 了教与学的关系精髓——科学性与
学风格相结合。为了在语文课堂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务 必有广阔性 、深刻性 、灵活性 、敏 捷性 、批判性等 良好 的思维品质。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教育是一门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事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艺术与科学,并介绍如何将二者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一部分: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在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

教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教育的艺术还表现在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面对教学内容的传递,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部分:教育的科学教育的科学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教师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和专业培训,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的科学性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的科学还体现在教师对学习评估和反馈的运用。

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教师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第三部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艺术使得教育更有温度和人文关怀,科学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情境,灵活运用艺术和科学的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摘要:数学教师应特别注重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利用其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艺术性教学设计数学是一门科学,它思维严密,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学术性,经常会出现大段的公式推导与长篇的演算。

而所有这些都会使这门科学变得枯燥乏味,给我们数学教师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数学教师应特别注意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利用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吸引受教育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堂教学质量。

一、导语的艺术性导课要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听课的需要;导课要有新颖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要有启发性,才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的角色。

1.创设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思维始于疑问和好奇,而疑问和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的正好分完,有的还有剩余?这时,教师加以总结:“像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充分的揭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猜谜语导入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笔者先让学生猜谜语:“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一根长,一根短,滴答滴答转圈圈。

”他们异口同声答到“钟表”。

这样的导入,既显得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能顺利地进入主题。

3、以故事导入新颖性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采用幽默轻松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以浅显的形式引出来,往往能出奇制胜。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是这样激趣的:“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老财主,他给两个儿子分地。

长方形的地分给了大儿子,平行四边形的地分给了二儿子,但是,两个儿子都认为分给自己的那块地小,都说老财主偏心。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而这些 教师基本 的知识储备都是 以科 学为基础 的。
教学 艺术就不 需要 科学 吗? 术原理不 也是科 学 的总 艺 结 吗? 艺术 的独创 性能离开基 本艺术 原理吗 ? 如果教学 不需
要 科学 , 那么师 范院校是用来 做什 么的? 是用来 从整体上 科 学 地培养未来教 师的。 有独创性 、 懂艺 术的人 未必能胜任 教 师。 因此 , 学解决 的是教学 中的基本 的 、 科 普遍 的 、 内在 的规 律 , 是用来 提供 现成 的教学方 案 、 不 解决 特殊 问题 的 , 而是
48 河 南 教 育 ( 旬 ) 0 1 8 中 2 1 .
教学 艺术
本 , 同的导演会 导演 出艺术效 果不 同的 电影 。 不 他们 的表 演 内容完全相 同 . 效果不 同的原 因在于演 唱艺术 、 导演艺术 的 高 下 。 同一 教材 、 用 同一教 案教 同一班 学生 , 学效 果也 不 教 会 相 同 。 学不仅 是 “ 教 传道 ” 的过程 , 还是 “ 人 ” 育 的过 程 , 不 仅 有知识 的传输 , 还有 感情 的交 流 。 学涉 及 的是人 , 人 教 是 审美创造 、 情感 发展为意趣 。 教学 的科 学是教学 活动进行 的 核心 。 是教学 艺术得 以实现 的内容和凭借 的手段 ; 教学艺术
学生 的认知结 构 、 感结构 、 性结 构产生 沟通 , 情 个 以获 得智 慧 的发展 、 感的陶冶 和精 神的愉悦 。 情 即以灵活 多变的教学
的形式借用 , 一种存在 , 而是 是一种 力量 , 一种追求 。 也是 其 中, 言、 语 教具 、 书、 板 动作 、 情等各方 面 的协调 运用 , 现 表 表
同一首歌 ,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演唱效果 ; 同一个 电影脚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作者:冯永刚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2期摘要:教育既有科学的品性,也有艺术的格调。

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整合和有机统一。

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将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阐释和论述的,而对教育的艺术性剖析和探究尚显单薄,这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影响了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有效推进。

缘何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理解教育艺术?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为我们洞悉教育的艺术特性,穷究教育的科学性格,促进教育艺术和教育科学的良性互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育艺术;教育科学;关联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2-0022-04教育活动蕴含着丰厚的艺术细胞和艺术音符。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育艺术遗产。

捕捉、重温和运用这些教育艺术思想,并为之注入现代气息,有助于彰显教育科学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让教育焕发生命活力,扎实稳妥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实现新突破的进程中不断开拓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有机整合并协调发展的新境界。

一、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教育兼具科学和艺术的双重特性,是科学和艺术的凝结体。

作为科学,教育是系统化、逻辑化和连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艺术,教育是在动态开放的过程中演进、变迁和完善的。

之所以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具有艺术的内涵教育是艺术的构成基因,是艺术内涵的有机组成。

艺术的内涵有三:一是指“技能”和“技艺”;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三是指反映创作者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1632年,夸美纽斯在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宏伟巨著——《大教学论》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对之做了详细解释:“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都应把精力放在搞好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1. 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谬误的。

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和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

(1)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

①搞好认识活动。

要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培养人的工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其次,从教与学统一的整体来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观。

②搞好意向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另一类是围绕着认知活动展开的激发认知活动的意向活动,即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意志倾向。

意向活动虽不是认知活动本身,但它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导向作用。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还必须认真组织好意向活动,创设情景,创设环境,创设气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③搞好评价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

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

评价要注意及时性,要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评价还要注意教育性和保护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要注意分寸,切不可简单粗暴。

(2)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

浅谈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探讨,首先强调了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接着介绍了科学性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如提倡实践和探究式学习。

然后探讨了艺术性教育的价值,包括促进孩子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接着介绍了艺术性教育的实践方法,如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强调了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结合,认为综合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感是最为有益的教育方式。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教育孩子时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性教育, 艺术性教育, 方法与策略, 价值, 实践方法, 结合, 教育孩子1. 引言1.1 引言教育是每个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教育孩子既需要科学性,又需要艺术性。

科学性教育注重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学科知识的传授,而艺术性教育则注重情感表达、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育孩子时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性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科学性教育还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单纯追求科学性教育也是不够的。

艺术性教育同样重要。

艺术性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

艺术性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乐趣。

教育孩子既需要科学性的严谨,也需要艺术性的温暖。

只有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下,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和魅力。

2. 正文2.1 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

科学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科学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数学教学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艺术性 的完 美结合 .从 而构筑课 堂之优 质高
示意他在黑板上展示其做法 因为 +17 6 = =
l 7 ( 1 × 一 ). = ,+ = 或 一 , 6 一 , x = 一 ) (7 , 1 6 7 = 7 = 1 ’ +

案 :1 ()若A > CA = V 5 C B ,C 5 5— ,若B > C CA ,
1 = x = 一 ) (8 , = .+ = 或 = 8 6 2 8 (2 X 一 ). 2x 6 8 一 ,+ ’
6 2 . = , 2一 。 , l2 X 8 ‘ =

艺术性

数学 . 是科学 . 也是艺术 。 在课堂教学中我 们力求科学性 与艺术性 的完美统一 . 而构建 从
F使E = B, F 。 F E 以A 为边作正方形A G 。 F H 求证 : H B 为A 的黄金分割点( 介绍 黄金分割点的另一 种作法 ) 本节课 的设计始 终围绕 黄金分割这 个主 题. 层层推 进 . 步步深 入 利用 题 目 . 断设 不 疑 , 学生提供 了合作 学习 、 为 研究 性学 习的题 材 这样有 效调动 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 使课

石激起千层浪 . 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在一
是黄金分割点; ③黄金比 为

一 .8 0 1。 6
起 碰撞 , 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 有学生质疑 : 若 把1改为44 x6 述解法不成立 . 什 6 x 或l 1上 有
在此基础上教师评价黄金分割作用 . 照应芭蕾 舞为什么踮脚尖 . 另外再举一些黄金分割点在 建筑设计 、 美术 、 摄影中的作用 , 继而导人如何 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么依据一定要2 8 (2× 一 ) x 或 一 )(8 呢?顿 时教 室 里又是一 阵苦思冥想 , 突然一学生大叫 :老师 “ 我找到规律 了。 因为 6 6 而l7 77 l +) = , x= ,一= 6 (1×一 )7 (1一一 )6 , )(7= ,一 )(7 = 。若把 “” 为 一 7改 “6 只能826 (2一一 )6所 以1要分解 1” —= . )(8= , 一 6 为2 8 (2×一 )总 之方程 左边 的 因式 相 x 或 一 )(8 , 差几 . 则右边分解 的两个因数也要相差几 学 生纷纷表示赞 同. 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也表 扬了该生 . 当然也表扬 了学生4 因为他对形如 . ( ) + )c 卅o ( b= 的方程提 出了新的解法。 x 尽管我 们 还在探讨之 中. “ 出问题 比解决 问题 更 但 提 重要 ” 同时 我趁机 发问 :这 样的规 律可 靠 “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传统教育一直是"灌输"式的教育,直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如何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如何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因而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一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前瞻性。

人类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作为思想的引路人是必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的。

高效率的完成课程内容,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很大的程度上积极的做好迎接变革和发展的准备,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前瞻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空间[1]。

一、科学、艺术地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对于每个人来说,语文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从刚出生的说话、识字到后来的阅读、写作,小学语文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宽泛性。

它的不断演进让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展和转变,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发挥。

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学科在"高效课堂"构建上的必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程变得丰富,如何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大前提。

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依托科学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2]。

二、掌握教学的重点,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还没能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往往也不够集中。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跟随朗读,但是往往抓不住重点,所以说老师在教学重要突出课文的重点,纠正学生"舍本逐末"的错误,掌握教学重点和关键点的讲解、引导,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有"太阳"、"北极星" 、"大树"等特定事物,要根据这些事物针对课文的主旨"如何辨别"方向作出反馈,文中固然有很多词语也需要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天然的指南针",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小技巧。

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一书中对诗的作用进行了如下阐述:诗应该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该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这就是“寓教于乐”最初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也应该具有这样的作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往今来每一位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都渴望让学生成为“乐之者”。

北大力学系教授王敏中在其5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一直在追寻这样的教育之道。

他常说,科学不是公式、数据的堆积,而是令人神往、使人心醉的艺术。

而教育也应该像艺术作品一样,拥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对于王敏中讲授的晦涩难懂的弹性力学课程来说,要想做到“寓教于乐”,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一件考验心智的技术活儿。

但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王敏中就一直在追求科学内在的逻辑和内在的美,努力使自己讲授的弹性力学成为一门优美、和谐、严谨、实用且富有艺术美的学科。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内部所生成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学科,也是固体力学学科中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由于本科后续的弹性稳定性、弹性振动、弹性动力学、非线性弹性力学以及有限元计算方法等重要课程,都建立在弹性力1 / 7学基础上,所以对于力学系学生而言,这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

但这门课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很不轻松,其原因是弹性力学的理论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一方面它的研究方法非常严密,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很抽象,公式也很复杂,即使对一些经过简化的问题求解,通常也需要大量的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另一方面,弹性力学主要被用以分析各种工程结构在施加外载之后的变形和应力,需要学生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弹性力学是一门难度系数非常大的学科,不少学生将其定义为一门抽象、枯燥又难懂的课程,学起来很吃力。

倘若老师照本宣科,课堂“上座率”必定屈指可数,这门课也会被贴上无趣的标签,教学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

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

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

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

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

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迫切要求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的认识。

在此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调控,引领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教学设计的轨道顺利向前。

在交流中,教师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的艺术
巩固练习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尝试、巩固、升华的过程。

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新知的难易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然后再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学有余力,产生继续探究实践的兴趣。

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成功的。

五、拓展延伸的艺术
经过巩固练习之后的学生,已能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再一味地重复练习下去,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因此此时要设计一些拓展练习。

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

六、自我评价的艺术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从中找到快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愉悦,进而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而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