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高密度的旱地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鸭子怎么养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鸭子怎么养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鸭子怎么养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中国是一个养鸭大国,我们国家养殖的鸭子数量是世界的首位,这么悠久的养鸭历史成为一代代积累的经验,从而让养殖户越来越懂得怎么养鸭,在市场处于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的状态,养殖前景十分的光明。

那么鸭子怎么养呢,一起来和专业人士看看吧。

鸭子怎么养1、鸭窝,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合适大小的鸭窝来养鸭子,一般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非常好。

2、温度,刚出壳的小鸭子需要30℃的温度才行,但是如果冬天养鸭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最好买个白炽灯泡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

3、放养,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4、清理,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而且会有很多便便,所以要定期更换垫料。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一、养殖技术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

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

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

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

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

4、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二、注意事项1、注意降低饲养密度。

鸭舍中鸭群密度不宜过大,那样会造成鸭群拥挤、堆叠,使鸭死亡,应在分舍减少圈内鸭只的同时,增设饮水器、食槽等。

野鸭养殖方法:野鸭的管理和驯化

野鸭养殖方法:野鸭的管理和驯化

野鸭养殖方法:野鸭的管理和驯化野鸭鸭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脂肪较少,是传统的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

且生长速度喜人,好饲养,下面来看野鸭养殖方法:野鸭的管理和驯化。

野鸭养殖方法一、场舍搭建1.选地。

野鸭舍应建在远离居民住宅区、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有利于控制疫病传染的荒山林地。

2.建舍搭棚。

鸭舍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杠架,两边滴水檐高1.5m,顶盖茅草,做到冬暖夏凉。

鸭舍的大小、长度根据养鸭数量而定,一般每千方米养鸭8~10只。

同时,在荒山林地内搭棚,供鸭防风避雨和贮存饲料用。

此外,还应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多栽树种草,活动场内挖建水沟、水池,并在水中培植藻类。

3.建造围网和天网。

将整个活动场所张网封闭,大网高度距水面2m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

网眼大小为3cm*3cm。

二、品种选择目前,人工饲养野鸭以绿头野鸭最为适宜,该鸭系人工驯化品种,体型肥大,一般养至80日龄,体重即达1.4kg的肉用标准。

母鸭长到5个多月便开始产蛋,年产蛋近200枚。

肉、蛋的味道比湖区的天然野鸭还鲜,尤其是肉质没有家鸭的腥臊味,深受人们喜爱。

三、饲料配制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饲喂家鸭专用配合饲料,如果自行配制饲料,可参考如下配方:1.雏鸭。

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棉籽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

2.成鸭。

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棉籽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

3.蛋鸭。

产蛋前,玉米35%、米糠15%、稻谷36.8%、棉籽饼10%、伍粉2%、骨粉1%、食盐0.2%;产蛋期,玉米24%、米糠7%、稻谷37%、棉籽饼21%、鱼粉5%、骨粉3%、贝壳粉2.7%、食盐0.3%。

四、饲养管理1.雏鸭。

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成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小栏养50~70只。

旱鸭养殖

旱鸭养殖

近年来,隆昌县周兴镇阚家咀村村民郭宗万通过规模化旱鸭养殖,年纯收入达30万元,走上了致富之路。

1月2日,记者沿着阚家咀村的乡村水泥公路来到郭宗万的旱鸭养殖场。

正在巡查鸭场的郭宗万停下手中的活,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养殖基地。

在占地6亩多的养殖场内,修建成排的四座石棉瓦房内就是饲养旱鸭的鸭床。

郭宗万介绍,这些鸭床在饱和状态下,每批可饲养7万只鸭子。

旱鸭养殖比池塘水养的鸭子出栏更快,在相同条件下,养殖旱鸭平均28天就能出栏,而水鸭出栏则需要45天左右。

“我们村一直都有养殖鸭子的传统,但是以前都是以水鸭及稻田鱼鸭混养为主。

”郭宗万告诉记者,他以前也养过水鸭和鱼鸭混养,但水鸭养殖对水源要求较高,阚家咀村水源较少,水鸭养殖只能少量散养,而稻田鱼鸭混养虽然是立体农业,但是由于没有大面积的稻田,不能形成规模化的养殖基地,收益也要打折扣。

他经过多方了解,发现旱鸭养殖占地少,收入高,很适合在村里发展,特别是与屠宰场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大大降低了饲养旱鸭的风险,养殖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郭宗万总结养殖经验时说:“要养就要养好品质的鸭子。

”郭宗万引进肉质较好,生长周期短的樱桃谷鸭代替传统养殖的本地鸭,有了良种优势,郭宗万饲养的旱鸭供不应求。

“现在养的鸭子早已和重庆一家公司签了订单。

”郭宗万通过与公司签订养殖订单后,再确定自己的养殖规模,这样就可以“销路不愁,养殖无忧。

”旱鸭养殖因密度较大,对场内通风要求较高,夏天气温较高,养殖密度就需要相应降低,而随着气温下降,如今郭宗万的养殖场内都是满栏养殖。

“养得越多,就越要重视消毒。

”郭宗万每星期都要对鸭场进行全场消毒,在疫情高发期,需要做好鸭子的免疫工作。

因为搞好了消毒免疫工作,郭宗万的养殖场旱鸭成活率达95%,除去仔鸭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外,饲养过程中的成活率达到了99%以上。

郭宗万透露,2009年,他的养殖场共出栏旱鸭近40万只,按照每只鸭最低收益0.8元,一年纯收入达30万元。

郭宗万通过旱鸭养殖致富,带动了村里更多的人进行旱鸭养殖,如今该村已成为隆昌县乃至全市最大的一个旱鸭养殖基地。

鸡鸭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鸭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鸭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鸡鸭是常见的家禽,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鸡鸭的养殖方法,包括场地选择、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并给出了一些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进行鸡鸭养殖,提高养殖的效益。

正文:一、场地选择:1. 场地应选择离城市较远的地方,以免影响周围居民;2. 场地应有适宜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蓄,定期清理;3. 场地应避免水源污染,周围环境应无化工厂、垃圾堆积等。

二、饲料配制: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比例;2. 饲料中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适当加入一些添加剂;3. 定期清洗饲料器具,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三、环境保温:1. 冬季养殖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可使用草帘、木屑等材料搭建保温棚;2. 在高温季节,鸡鸭需要充足的通风,适当喷水或设置喷雾系统以降温。

四、疾病防治:1. 在养殖前要做好杂草清理工作,减少疾病传播源;2. 定期给鸡鸭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3.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分离病鸡魔鸭并请专业兽医诊断治疗。

五、合理养殖密度:1. 根据养殖场的面积和设施条件,合理控制鸡鸭的密度,避免过于拥挤;2.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鸡鸭健康生长,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六、饮水管理:1. 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经常更换饮水器中的水;2. 饮水器要设在鸡鸭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以便它们随时饮水。

七、定期消毒:1. 养殖场应定期对鸡舍、鸭舍进行消毒,以防寄生虫滋生;2. 消毒药剂要选择经过农业部门认可的,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方法。

八、养殖技术培训:1. 农民朋友可参加养殖技术培训课程,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2. 通过与其他农户交流,分享养殖经验,相互促进改进。

总结:鸡鸭的养殖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

选择适宜的场地、合理确定饲料配制、做好环境保温和疾病防治,以及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定期消毒等都是鸡鸭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旱养商品鸭关键技术

旱养商品鸭关键技术

livestock science | 畜禽养殖科学56 ·2021.010 引言全球目前驯化的鸭品种约220个,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高加索地区,饲养肉鸭最大的国家是在中国,我国大约有76个肉鸭品种,占世界鸭品种数的11%,年产肉鸭数量占世界71%以上。

我国的肉鸭主要以大型肉鸭品种为主,小型的麻鸭现在存栏量较少,很多麻鸭品种处于濒危情况。

我国养鸭主要还是原始养殖方法,依靠地域的水资源,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养殖,生产成本低,白天放养晚上补饲即可,但这种生产方式无法采用规模化现代化的饲养管理技术,在疫病防治和营养调控上无法控制[1]。

1 品种选择旱养肉鸭属于水禽,喜欢群居、喜水、喜光。

因此在选择旱养鸭品种要避免选择旱养效果差的商品鸭品种,这些品种应激能力弱,无法适应完全旱地养殖,强行旱养会出现患病率高、生产缓慢、经济效益差的情况。

商品鸭品种的选择应考虑以本地品种为主,最好是选择经过杂交改良适应旱地养殖的品种。

在鸭品种选择时还应考虑生产目标,商品鸭主要有肉质型和产肉型2种,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的市场销售途径进行选择。

国内能实现旱养的商品鸭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

还可根据本地品种自己选育适合本地的商品鸭品种或者杂交配套系品种。

2 鸭场建设2.1 生产地选址旱养鸭建场优先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有缓坡更好,地势有利于生产。

选址应该符合环保要求,远离生活居住区和水源地。

选址地点要有保障运输的公路,水电设施、通讯设备。

选址地点有可消耗畜禽粪便的农用地,便于畜禽粪便的处理和生态循环养殖的开展。

2.2 生产设施建设(1)鸭舍建设。

①全开放鸭舍,这种鸭舍适合南方地区,鸭舍棚舍是钢筋结构,棚舍高2.2 m 左右,上棚用隔热板覆盖固定,运动场以砂石为主利于排水,运动作者简介:潘添博(1984-),男,辽宁北票人,大学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旱养商品鸭关键技术潘添博(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城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20)摘要:我国养鸭业主要依靠水源建场养殖,但随水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变得紧张,依靠水域的传统养鸭模式已不适合我国国情,同时水禽规模过大严重破坏水域的自洁能力,造成水资源污染。

饲养肉鸭的方法有哪些

饲养肉鸭的方法有哪些

饲养肉鸭的方法有哪些肉鸭生长到45日龄左右,体重长到2.5~3公斤时应及时出售,以提高养鸭报酬。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肉鸭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肉鸭的方法(一)抓好品种选择在养鸭生产集中的地区常有这样的情景:许多鸭农同时养鸭,虽然出栏鸭的日龄相同,使用的饲料也一样,可鸭子的体重却相差很多,料肉比也大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鸭苗质量有好有坏。

如果鸭苗品种纯正、质量很好,就耗料少、长得快、赚钱多。

反之就会吃料多、长得慢、赚钱少。

因此在购买鸭苗时应首选大型名牌企业生产的鸭苗。

(二)抓好饲养管理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

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

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

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彻底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

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

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

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名牌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

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厂或代销处购买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的饲料。

由于饲料质量无保证,进而影响了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的经济效益。

关于野鸭养殖技术

关于野鸭养殖技术
人工饲养绿头鸭的饲料日耗量为:1日龄~30日龄平均给料40克,30日龄~36日龄给料100克,60日龄~70日龄给料150克,从出壳到肉鸭上市,每只平均耗料4.5千克~5千克。
绿头鸭的野性较强,给料要考虑到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其食性的匀惯需要。每日中午和晚间饲喂的饲料应拌些鱼粉。每50千克配合料加禽用多维素5克,微量元素50克,并给占日粮重量20%~30%的青饲料,但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
生产性能:野鸭具有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的优点,如养在竹木简易棚舍中,一个月存活率高达98%,种野鸭也较早熟,最早164日龄可见蛋。年产蛋100个左右。以全年来计产量上半年占65%左右,种野鸭以公母配比1:6时,种蛋受精率可高达90%以上,炎热的七八月份可达85%,可以全年孵化育雏生产商品野鸭。冬季亦产蛋,不像某些珍禽有明显繁殖季节。如以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各85%,育雏率95%计算,一只母野鸭一年可繁殖小鸭70只左右,加强饲养,产蛋量仍可提高,商品野鸭4周龄体重平均达到445克,耗料1081克,9周龄平均达到1167克,耗料3120克,一般60日龄~70日龄可上市,全期料肉比3.7∶1。此时期宰杀加工,肉质鲜嫩,肉味较好,全净膛屠宰率可高达87.5%,脂肪很少。
外貌特征和特性
野鸭蛋外形似家鸭蛋,蛋壳多青色,亦胡白色,平均蛋重为57克,孵化期27天~28天,孵化温度和方法与家鸭蛋一样。
雏野鸭出壳时背部绒毛黑褐色,并夹杂一些淡黄色斑点,腹部绒毛稍带黄色,嘴与脚呈黑黄色,平均每只重40克,出壳后绒毛干后活泼灵活,即能觅食饮水。
成年雄野鸭头颈绿色,特征为有一狭窄的白色颈环,与深棕色胸部分隔开;在休息时,折叠的翅膀形成一个深色界线,与灰色背和体侧分隔开;臀部与尾部黑色,尾羽外周点缀有白边。夏季雄野鸭的羽毛有短时间的退色,变成近似雌鸭的羽毛,但经过一个多月后,又会复原。

养鸭子高效养殖技术手册

养鸭子高效养殖技术手册

养鸭子高效养殖技术手册第1章鸭子养殖基础知识 (4)1.1 鸭子的生物学特性 (4)1.1.1 形态特征 (4)1.1.2 生理特点 (4)1.1.3 行为习性 (4)1.2 鸭子品种的选择 (4)1.2.1 肉用品种 (4)1.2.2 蛋用品种 (4)1.2.3 兼用品种 (4)1.3 鸭舍建设与环境要求 (4)1.3.1 鸭舍选址 (4)1.3.2 鸭舍结构 (5)1.3.3 环境要求 (5)1.3.4 饲养设备 (5)第2章鸭苗选购与孵化技术 (5)2.1 鸭苗选购要点 (5)2.1.1 品种选择 (5)2.1.2 来源选择 (5)2.1.3 鸭苗外观 (5)2.1.4 鸭苗体重 (5)2.1.5 鸭苗整齐度 (5)2.1.6 防疫要求 (5)2.2 鸭蛋孵化技术 (5)2.2.1 蛋源选择 (6)2.2.2 孵化条件 (6)2.2.3 孵化管理 (6)2.2.4 出雏处理 (6)2.3 鸭苗饲养管理 (6)2.3.1 饲养环境 (6)2.3.2 饲料管理 (6)2.3.3 饮水管理 (6)2.3.4 密度控制 (6)2.3.5 疾病预防 (6)2.3.6 监测与管理 (6)第3章鸭饲料配制与营养需求 (6)3.1 鸭饲料的种类及特点 (6)3.2 鸭饲料的配制方法 (7)3.3 鸭的营养需求与饲料添加剂应用 (7)第4章鸭子饲养管理技术 (7)4.1 幼鸭饲养管理 (8)4.1.1 选雏与运输 (8)4.1.3 饲料与饲养 (8)4.1.4 水源管理 (8)4.1.5 疾病防治 (8)4.2 育成鸭饲养管理 (8)4.2.1 饲养密度 (8)4.2.2 饲料管理 (8)4.2.3 运动与光照 (8)4.2.4 环境控制 (8)4.3 成鸭饲养管理 (8)4.3.1 饲料与饲养 (9)4.3.2 繁殖管理 (9)4.3.3 疾病预防 (9)4.3.4 舍内环境 (9)4.3.5 废弃物处理 (9)第5章鸭病防治与免疫接种 (9)5.1 鸭病防治原则与方法 (9)5.1.1 防治原则 (9)5.1.2 防治方法 (9)5.2 常见鸭病的诊断与治疗 (9)5.2.1 常见鸭病诊断 (9)5.2.2 常见鸭病治疗 (9)5.3 鸭免疫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10)5.3.1 免疫接种程序 (10)5.3.2 注意事项 (10)第6章鸭场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 (10)6.1 鸭场环境控制 (10)6.1.1 温度控制 (10)6.1.2 湿度调节 (10)6.1.3 光照管理 (10)6.1.4 通风换气 (11)6.2 鸭舍内空气质量调节 (11)6.2.1 粉尘控制 (11)6.2.2 有害气体管理 (11)6.2.3 微生物环境调控 (11)6.3 鸭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6.3.1 粪便处理 (11)6.3.2 死亡鸭处理 (11)6.3.3 鸭毛处理 (11)6.3.4 废水处理 (11)第7章鸭产品加工与储运 (11)7.1 鸭肉加工技术 (11)7.1.1 鸭屠宰与初步处理 (11)7.1.2 鸭肉制品加工 (12)7.2.1 鸭蛋收集与挑选 (12)7.2.2 鸭蛋加工 (12)7.2.3 鸭蛋储运 (12)7.3 鸭绒、鸭毛加工利用 (12)7.3.1 鸭绒加工 (12)7.3.2 鸭毛加工利用 (12)第8章鸭子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12)8.1 鸭子养殖成本分析 (12)8.1.1 投资成本 (13)8.1.2 运营成本 (13)8.1.3 风险成本 (13)8.2 鸭子养殖收益分析 (13)8.2.1 销售收入 (13)8.2.2 政策补贴 (13)8.2.3 副产品收益 (13)8.3 提高鸭子养殖效益的途径 (13)8.3.1 优化养殖技术 (13)8.3.2 降低成本 (13)8.3.3 提高产品品质 (13)8.3.4 拓展销售渠道 (13)8.3.5 防范风险 (14)8.3.6 增加产业链附加值 (14)第9章鸭子繁殖技术 (14)9.1 鸭子繁殖生理特点 (14)9.1.1 性成熟与发情周期 (14)9.1.2 繁殖季节与产蛋周期 (14)9.1.3 精子与卵子特性 (14)9.2 鸭子繁殖方法与繁殖率提高 (14)9.2.1 自然交配 (14)9.2.2 人工授精 (14)9.2.3 繁殖率提高措施 (14)9.3 繁殖鸭饲养管理 (15)9.3.1 饲料与营养 (15)9.3.2 饮水管理 (15)9.3.3 环境控制 (15)9.3.4 繁殖记录与评估 (15)第10章鸭子养殖发展趋势与前景 (15)10.1 国内外鸭子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15)10.1.1 国内外鸭子养殖现状 (15)10.1.2 鸭子养殖发展趋势 (15)10.2 鸭子养殖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16)10.2.1 产业政策分析 (16)10.2.2 市场分析 (16)10.3 鸭子养殖新技术与发展前景展望 (16)10.3.1 鸭子养殖新技术 (16)10.3.2 发展前景展望 (17)第1章鸭子养殖基础知识1.1 鸭子的生物学特性鸭子属鸟纲雁形目鸭科,是一种适应水生环境的家禽。

如何在旱地养鸭?

如何在旱地养鸭?

如何在旱地养鸭?很多人都认为养鸭必须要有水塘或是水源,其他养鸭不一定要水源,只要有水提供其吃就可以了,那么如何在旱地养鸭?一、肉鸭旱养是近几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其独特的饲养方式为没有水源地区养殖鸭子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实践证明,采用网上旱养技术省工、省时,提高了成活率,经济效益高,值得大力推广。

1、选雏一般宜选择生长快、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的优良品种,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等。

2、建舍宜选择安静、干燥,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建舍。

网下用水泥抹成一定坡度的斜面,并设置水沟,以利清洗鸭舍鸭床。

网床一般高1米,宽3米,长度不限,视鸭舍长度而定。

网床用空心钢管焊架,上面铺竹片扎好,其间距1-2厘米,床外缘设一定高度围栏防鸭外走。

网内侧安置水槽与料槽。

3、饲料优质的饲料是保证旱养鸭高抵抗力、快生长的基本条件。

上规模的饲养户,可采取自配全价料来保证质量。

一般农户则可购买信誉度好、知名度高的饲料企业生产的优质全价料。

现提供一组自配全价料的配方(%),供养殖户参考:①1-25日龄鸭料:菜籽饼20、玉米5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②26-45日龄鸭料:麸皮12、玉米50、碎米10、菜籽饼5、麸子17、鱼粉4.5、贝壳粉1、食盐0.5;③46日龄以后鸭料:面粉26.5、玉米35、米糠25、高粱10、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4、密度7日龄为30-40只/平方米,14日龄为15-25只/平方米,21日龄为10-15只/平方米,中、大鸭为8-10只/平方米。

5、饲养出壳20小时后在网床上铺一块2平方米的塑料膜,上面放养雏鸭100只,用温开水化少许高锰酸钾给鸭开饮,饮后半小时开食。

1-3日龄每隔2小时供水喂料1次。

3天后采取日夜自由采食法,并补给适量的优质青饲料。

4-10日龄后青饲料可占到20%左右,目的是促进消化,补充维生素,节约饲料。

可采用先精后青的原则,随日龄增长可增加青饲料喂量。

肉鸭养殖技术指导方案:肉鸭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指导方案:肉鸭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指导方案:肉鸭养殖技术大棚的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

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

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

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

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

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

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用于肉鸭生产和安装的脚手架由竹子或竹片制成,每个竹片长2米,宽0.5米。

竹片分为扁竹片和扁竹片,可以用小圆钢牢固地穿上。

制作时应将棱角切掉,并将接合叉压平,以防伤鸭。

喂食时,如果能在脚手架上铺设塑料垫网,增加弹性,效果更好。

脚手架应距地面30~40cm,安装时应铺设平整牢固。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

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

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

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

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方式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饲养准备根据饲养计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或在肉鸡棚上加一个游乐场,改为鸭棚)、设备和工具等。

育雏室(包括墙壁、地板、工具等)应严格彻底消毒。

在鸭舍空间,每立方米15g高锰酸钾中加入30ml福尔马林。

封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

野鸭养殖技术

野鸭养殖技术

野鸭养殖技术野鸭是各种野生鸭的通称。

我国是野鸭最早的驯化地。

目前家养野鸭分布范围很广,遍布我国各地。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美国、德国引进了驯化程度高、生产性能好的家养绿头野鸭进行繁殖、饲养、推广,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其饲养技术已日趋成熟。

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疾病少、容易饲养的特种水禽。

野鸭肉质细嫩、美味可口,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是优质的保健肉食品。

发展野鸭生产是一项经济价值高的养殖业。

一、种野鸭的选择选好种野鸭是发展野鸭生产的首要环节。

1 .雏鸭的选择。

鉴于肉用种禽体重大,生长迅速,6〜8周龄雏禽的体重与生长速度有强大的相关。

因此,种用雏鸭应在6〜8周龄时,选留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身体健康、精神保满的个体;淘汰精神不好,羽毛稀少、体况弱小的雏鸭。

2 .育成鸭的选择。

选留外貌美观、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健全的育成鸭留种;淘汰发育不全,瞎眼、跛脚、伤残和消瘦的个体,时间在19〜21周龄进行。

3 .成年鸭的选择。

成年鸭的选择包括种母鸭和种公鸭的选择。

(1)种母鸭的选择。

种母鸭选择的原则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体躯长、宽且深,前胸饱满,两耻骨间距宽、末端柔而薄,高产鸭两耻骨间距常在3个指头以上,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宽阔而腹部容积大。

高产鸭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常在4个指头以上,皮肤有弹性,喙、胫、蹊的色泽鲜艳,臀部发达,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蹊大而厚,羽毛紧密贴身,体型匀称,活泼好动,觅食力强。

⑵种公鸭的选择。

种公鸭选择的原则是:头大,颈粗、中等长,喙宽而直,胸部丰满、向前突出,背长而宽,腹深、但不垂地,脚粗稍短,两脚间距宽,体形大;其头部和颈上部的羽毛和镜羽应有鲜明的翠绿色光泽,雄性羽发达,明显向背部弯曲。

二、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掌握好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1 .繁殖季节很强。

种母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

这第一个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要占全年产蛋量的70%〜80%,这时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均较高。

肉鸭旱地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旱地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旱地饲养管理技术一、协议关键信息1、肉鸭品种选择2、饲养场地要求3、饲料与营养供给4、疫病防控措施5、日常管理要点6、出栏标准与时间二、肉鸭品种选择11 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的,选择适合旱地饲养的肉鸭品种。

常见的优良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北京鸭、樱桃谷鸭等。

111 所选品种应具备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三、饲养场地要求12 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

121 场地周边环境应安静,远离污染源和交通要道,以减少噪音和疫病传播的风险。

122 鸭舍建设要合理,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通风设施。

舍内地面应平整、坚实,并易于清洁和消毒。

123 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设置合理的运动场,让肉鸭有足够的活动和锻炼机会。

四、饲料与营养供给13 饲料应根据肉鸭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配制。

131 雏鸭阶段,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促进生长发育。

132 随着肉鸭的生长,逐渐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

133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饮水设施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134 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喂养。

五、疫病防控措施14 制定严格的疫病防控计划,定期对鸭舍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141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14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肉鸭的抵抗力。

保持鸭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

143 对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鸭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144 定期对肉鸭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六、日常管理要点15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根据肉鸭的生长阶段和鸭舍面积进行调整。

151 保持鸭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52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53 做好防鼠、防虫、防鸟等工作,防止外界生物对肉鸭造成危害。

154 对肉鸭进行适当的调教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性。

肉鸭饲养密度

肉鸭饲养密度

肉鸭饲养密度密度依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季节的不同而异。

1周龄——地面10-15只/平方米,网上25-15只/平方米。

2周龄——地面4-8只/平方米,网上15-8只/平方米。

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

品种和雏鸭选择优良品种主要为樱桃谷肉鸭、花边鸭等。

雏鸭应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绒毛有光泽,抓在手上挣扎有劲的雏鸭。

凡是腹大突脐、行动迟钝、瞎眼、跛脚、畸形、体重过轻的雏鸭,一般成活率较低,长得也慢。

环境条件的选择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环境干燥、地面平坦、通气向阳、坐北朝南、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无噪音的地方,远离交通主干道,靠近山平塘、水库、溪河等水源较好的坡地。

鸭舍温度保持在l6℃~24℃间,湿度不宜高,光线充足。

水槽、料槽充足,且不要靠紧,稍微分开。

环境条件要相对稳定。

雏鸭的饲养管理饲养准备根据饲养规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可将肉鸡棚改为肉鸭棚,增设运动场、设备及工具等;应对育雏室包括墙壁、地面、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鸭舍空间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到15克高锰酸钾中,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检查供暖保温、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进雏前一天应将育雏室加温,同时检查是否能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条件。

育雏条件第一天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3天递减1℃,逐渐脱温,使雏鸭均匀分布,温湿度保持稳定。

雏鸭舍加温,可用地下烟道、烧木屑炉、煤炉、红外线灯等办法,但要注意通风良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等。

1日龄~3日龄时可采用昼夜光照,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

设有运动场、水池的雏鸭还应该训练调教。

饮水和开食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

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

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

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

干地养鸭子的方法

干地养鸭子的方法

干地养鸭子的方法
干地养鸭,即在没有水域的地方进行鸭的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适合于荒漠地区或水源匮乏的地区。

在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干地养鸭的方法。

1.选择品种
养殖鸭的品种有很多,不同品种的鸭具有不同的养殖特点和适应能力。

对于干地养鸭来说,应该选择那些适应能力强、抗旱性好的鸭种。

如:巨嘴鸭、北京鸭、乌骨鸭等。

2.饲料
饲料是鸭子养殖的重要环节,饲料好坏直接影响到鸭子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常用的饲料有玉米、豆粕、鱼粉等。

在干地养鸭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鸭子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养,控制好饲喂的量,保证鸭子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健康。

3.环境
干地养鸭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通风、干燥和适当的温度。

适当的控制环境温度可促进鸭子健康成长。

同时注意鸭舍的卫生,每天清理残羽和饲料残渣,保持鸭舍的整洁卫生。

4.科学养殖
在干地养鸭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养殖。

科学养殖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维护饮水设备,保证鸭子的饮水需求。

(2)鸭子生长过程中的疫病防治,注意对鸭子进行及时的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

(3)利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在鸭子的育种、补充营养及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总之,干地养鸭的方法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种鸭、饲料、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实施养殖,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殖效益。

野鸭子的饲养方法_野鸭子养殖技术

野鸭子的饲养方法_野鸭子养殖技术

野鸭子的饲养方法_野鸭子养殖技术野鸭是野禽中的珍品,素来视为野味中的上品,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

人工养殖野鸭,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野鸭子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野鸭子的饲养方法一、圈养场地和鸭舍圈养场地应选择朝阳背风,土壤干燥,上有坡地,下有浅滩的鱼塘、河道边,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

由于野鸭有飞翔能力,饲养时需圈养配置天网。

也可在房前屋后搭棚,围圈,挖坑放水饲养。

鸭舍的大小根据饲养数量而定。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8~10只,地面运动场按每平方米不超过20只为宜。

水面运动场按每平方米饲养12~20只计算,如建人工水池,100只鸭建4平方米水池即可。

水池深30~40厘米,池水要常换,保证水质清洁,水池可以养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二、饲料圈养野鸭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和育肥期四个不同的阶段。

各期的营养水平及饲料配方。

野鸭的营养要求:产蛋种鸭粗蛋白质10%~20%;雏鸭20%~22%;中鸭14%~16%;填鸭11%~14%。

饲料配方:雏鸭,玉米40%、麸皮10%、大麦15%、高粱5%、豆饼15%、鱼粉8%、矿添4.7%、盐0.3%、砂粒2%。

中鸭,玉米40%、麸皮15%、大麦13%、高粱12%、豆饼8%、鱼粉5%、矿添4.7%、盐0.3%、砂粒2%。

填鸭,玉米47%、麸皮15%、大麦10%、高粱13%、豆饼5%、鱼粉3%、矿添4.7%、盐0.3%、砂粒2%。

种鸭,玉米54.5%、麸皮5.6%、大麦3.3%、豆饼20%,鱼粉9.4%、血粉1%,菜籽饼1.9%、葵花饼1%、蛎粉2.3%、矿添1%。

以上饲料每50千克添加多种维生素5克。

青饲料要因地因时制宜,冬春可用菜叶、水草等,夏秋可用水葫芦、水浮莲等。

三、管理1.野种鸭:要求常年基本均衡产蛋,必须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伏天,一定要有舒适的凉棚和洗浴条件,随时喝到清的饮水。

最好喂干料,如喂湿拌料,一定要现吃现拌防止酸败。

肉鸭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肉鸭养殖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饲养、疾病防治、环境卫生、营养管理等方面。

肉鸭养殖是一个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行业,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下面,笔者将就肉鸭养殖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择品种选择优质品种是肉鸭养殖的第一步,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肉鸭种类。

同时,要对种鸭进行品质评估,选择具体肉质好、生长快、饱满、活耐力强的品种。

二、场地选择和建设场地选择是肉鸭养殖成功的前提条件,优质生态环境会对肉鸭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选择场地时,一个合理的前提条件是选择地势开阔、土地平坦,同时选猪场或鸭场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在场地建设上相对容易。

同时,在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采光、通风、保暖,以及鸭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等方面。

三、饲料和饮水管理饮水和饲料是肉鸭养殖中不能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

饲料的选择应根据肉鸭群体的生长阶段和生长速度来确定。

同时,还应根据肉鸭在羽毛上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来增加或减少脂肪的成分。

对于饮水,应提供新鲜水源,避免使用污染和水质差的水源,并在用水前经常清洗水管和喂水盘,以保证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四、疾病防治疾病防治工作是肉鸭养殖的难点,它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断肉鸭的一系列疾病,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

在防治疾病方面,应采取全面的措施,包括清理鸭舍,定期对鸭群进行消毒、注射疫苗等方面。

五、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肉鸭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鸭舍的卫生环境对肉鸭群体生长至关重要。

环境卫生可以从保持鸟舍地面干燥,定期清洗鸭舍,并避免鸭舍脏乱等方面来实现。

六、增产措施肉鸭养殖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考虑如何提高鸭群体育成绩。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增产措施,包括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次数,改善饲料质量、加强营养管理等方面。

七、产销一体化最后,虽然肉鸭养殖是一种资金回报很好的行业,但是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在销售肉鸭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高品质的体现,并拓展市场销路。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商品肉鸭的生产特点商品肉鸭是指专业化的肉用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有:1、生产速度快、饲养报酬高商品肉鸭的早期生产速度较快;以大型肉鸭为例,8周龄的体重可达千克,全期的料肉比可达到3:1左右;甚至6-7周龄即可上市出售,则全期的料肉比可达到:1;2、净肉率高、肉质肉鸭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其胸肌和腿肌特别发达,产肉率高;据实验结果测定,8周龄上市的大型肉用仔鸭的胸肌肉可达600克以上,占全净膛重的25%以上,胞肌可达350克以上,且鸭肉的品质好瘦肉率高,肉嫩多汁,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3、生产周期短商品肉鸭由于早期生长快,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2-56天,因此每一批肉用仔鸭的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适合于集约化生产,由于肉仔鸭采用舍饲,可以人为地控制鸭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克服养鸭生产的季节性,年均可批量生产4-6批,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节生产的批次和产量;如果采用集约化生产,则劳动效率会大大提高,每人可饲养1-3万只,既节省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4、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最适宜屠宰日龄上市出售,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施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质,则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超过最佳的屠宰日龄,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0-3周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于把这段时期的肉鸭称为雏鸭;这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必须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其顺利地生产和发育,并发挥最佳的生产水平;因此,在育雏期必须掌握以下内容:1、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短,自身调节提问的能力差,很难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需要人工给温;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因此要喂一些易消化的饲粮;三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周龄时体重比初生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千克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机能尚不完善,易发病死亡,特别注意防疫卫生工作;2、雏鸭的饲养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饲养主要有地方圈养、网养和笼养;所采用育雏方式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集约化饲养肉仔鸭多以舍饲地面圈养为主,或在有池塘、水库的地方,前期地面圈养,后期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网养是一种新型的饲养方式,不搞运动场、游泳池、垫料,全期在网上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成活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笼养则有饲养密度大、生长发育好、增重快的特点,但也存在许多弊端,现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应用;3、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在雏鸭进舍前,根据雏鸭的数量准备育雏前的设备和用具;4、培育雏鸭需要的环境条件1温度:供给适宜的温度,是培育雏鸭最主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因为温度适宜,雏鸭热消耗少,用于生长发育的营养相对增加,所以雏鸭的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采用保温伞保温时,伞可放在房舍的中央或两侧,为了保温,在保温伞的周围围一圈50厘米高的护板或草席,随雏鸭日龄的增长,逐渐扩大范围;直径2米的保温伞可放仔鸭500只左右,米的直径可放750只雏鸭;1日龄保温伞的温度为34-36摄氏度,育雏室的温度为24摄氏度,烟道或煤炉供热;室外温度可升至29-31摄氏度;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至3周龄时温度降到18-21摄氏度为好;育雏的温度除依据温度计外,也可根据雏鸭的行为动作表现调节温度,从而提高雏鸭的成活率;2相对湿度:雏鸭的体内含水量大,约75%;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和健康;因此第一周要保持舍内的相对湿度为65%左右,第二周为60%左右,第三周为55%左右;3密度: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地面上所饲养的雏鸭数;密度过大,雏鸭活动不开,采食,饮水困难,空气污浊,不利于雏鸭的生长;密度过稀,使房舍的利用率低,多消耗能源,不经济天光照时间为23小时,1小时黑暗;但光照强度不能过强,白天利用自然光,早、晚提供微弱的灯光,只要能看见觅食即可,防止突然停电造成雏鸭的恐慌;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离地面的距离是米;5通风:据测定,鸭每千克体重1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数量为升,如不通风会造成缺氧,尤其在室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粪便分解快,挥发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刺激眼、鼻和呼吸道,严重时会造成中毒,因此育雏舍要定时换气,以保持舍内的空气新鲜;适当的通风还有助于夏季降温,保持鸭体健康,羽毛整洁,生长迅速;5、饲养管理技术,肉用仔鸭生长特别迅速,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且对环境很敏感,有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因此需要科学的饲养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进行介绍:1雏鸭的选择:肉雏鸭必须来源于优良的肉用品种健康的母鸭群,种母鸭在产蛋前经免疫接种过鸭瘟、禽霍乱、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以免雏鸭在育雏期内发病;所选购的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在55-60克,活泼,无大肚脐、歪头拐角等,毛色为蜡黄色,太深或太淡均淘汰;2分群: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易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进行分群管理,每群300-500只;3饮水:水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雏鸭在开食前一定要饮水,饮水又叫点水或潮水;在雏鸭的饮水中加适量的“高效氨基多维”、VC、葡萄糖、矿物质预混剂、抗生素,效果会更好,即增加营养又提高雏鸭的抗病力;气温高,鸭的饮水量加大,要求饮水器数量充足,不能断水,也要防止水外溢;4开食:雏鸭出壳12-24小时或雏鸭群中有1/3的雏鸭开始寻食时进行第一次投料,现在饲养肉用雏鸭有全价的颗粒饲料,饲养效果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用半生米加蛋黄饲喂,几天后改用营养丰富的饲料饲喂;5饲喂的方法:第一周龄的雏鸭应让其自由采食,保持饲料盘中常有饲料,一次投喂不可太多,防止长时间吃不掉被污染而引起雏鸭生病或浪费饲料;因此要少喂勤添,次数是2周龄以内每昼夜添加6次,3周龄时每昼夜添加4次;如发现剩料则少添,第一周按每只鸭35克饲喂,第二周105克,第三周165克,21-22日龄时在喂料内加入25%和50%的生长育肥期饲料;6准备充足的垫料:鸭喜欢在饮水时呷水梳理羽毛,会把饮水器附近的地面弄湿,也会使室内的热料潮湿,为此要准备足够的垫料,在潮湿的地方垫上新的垫料,保持鸭舍的干燥温暖;7疾病防治:为保证鸭群的健康成长,鸭场必须有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制度,保证鸭舍的清洁和卫生,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鸭疫综合症、鸭曲霉菌病、鸭球虫病等;但育雏期还要防止中暑和食盐中毒在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同时应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添加;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肉鸭的4-8周龄称为生长育肥期;育肥就是加强鸭的采食和消化力,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运动与热能消耗,积累脂肪的过程;这段时间商品肉鸭的生理特别身体状况已不同于育雏期;因此要相应的改变原有的饲养管理措施,先把肉鸭的育肥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营养水平管理方式、饲养技术、耗料标准等介绍如下:1、育肥期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已趋于完善,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处于旺盛期,绝对增重处于最高峰阶段,采食量迅速增加,消化机能已经健全,体重增加很快,因此要根据肉用仔鸭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达到上市要求;2、育肥鸭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肉鸭的育肥方法可根据饲养者的现有条件和市场的供需要求来选择一种合适的育肥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然育肥法、舍饲育肥法2种;(1)自然育肥法:又叫放牧育肥法;是将50-60日龄的仔鸭放入稻田育肥25-30天,体重达以上上市,若结合补饲,可提早上市;这种方法季节性强,主要结合夏收,在水稻或小麦收割后,将肉鸭赶到田间觅食遗粒和各种草籽、昆虫等,使肉鸭获得全面的营养,迅速生长,达到育肥的目的;现在稻鸭共作技术正在推广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鸭的生活习性、水中的植物饲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养殖方法;技术要点:①选择品种,要选生长力、抗逆性能强的中小型鸭品种;②选择范围广、土质肥沃的稻田,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随着鸭的成长,水的深度也逐渐增加,一般稻田每1000平方米放养10-20只鸭,早期栽插的水稻每1000平方米放养10只鸭;③设置防逃、防天敌的围栏,在稻田的一角为鸭修建一个简易的栖息场所,以防强光和暴风雨;④注意放养时间,插秧后1-2周,待倒秧苗泛青后放入20日龄左右的健康雏鸭,把鸭放入稻田的时候,选择晴天为宜,并注意鸭的保温,以免使小鸭受冷生病;为了使鸭的生长速度快,每天提供一次辅助饲料;⑤适时收鸭,当水稻开食抽穗时就要将鸭从稻田中收回,这时鸭一般长到2千克左右,觅食能力很强,如不及时收回,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稻鸭共作技术的效果是鸭子可除草、除虫、不需要农药除草除虫,同时拉的粪便可肥田,是天然的肥料,既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又养肥鸭子,这是一种稻鸭共利的好方法,同时供给人们所需要的绿色食品;(2)舍饲:在没有放牧条件或天然饲料少的地区宜采用此方法;饲养到4周龄时转入育肥舍;育肥舍可建造成既有水面又有运动场的鸭舍,利用自然温度夏季通风良好,鸭舍清洁凉爽适宜;适当限制鸭的活动并饲喂含能力较多的饲料,如稻谷、碎米、玉米等,有条件时应添加鱼粉、矿物质饲料;饲料中也要添加一些砂粒或将砂粒放在运动场的角落里,任鸭采食,以助于消化;饲料要多样化,每天喂4次,任其饱食,不能剩余,以吃完为宜;食饱后让鸭子在运动场饮水,防止鸭舍湿度过大,保持地面干燥,也可白天放在舍外,晚上赶回鸭舍,舍内安装白炽灯以便于采食、饮水,但光照度不宜过强,能看见采食即可,夏季要适当限制饮水,防止地面过于潮湿;舍内的垫料要经常翻晒或添加,垫料按每平方米1-8只4周龄、6-7只5周龄、5-6只6周龄、4-5只7-8周龄;舍饲成本较大,不宜久喂,7周龄就可以上市出售,且羽毛已基本长成,这时饲料的转换率较高,若再喂则肉鸭偏重,绝对增重开始降低,饲料转换率也降低;若屠宰时胴体分割,则最好养到8周龄;(3)疾病防治:鸭舍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日常的消毒和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比较容易感染鸭瘟、鸭霍乱、雏鸭流行性感冒和鸭疫综合症;因此要搞好饲料管理,注意每天的卫生清洁,做好防疫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鸭高密度的旱地养殖技术
肉鸭密集旱养新技术是为缺水地区所提供的实用养殖技术。

整个饲养无需让鸭下水。

采用全部圈养、杀伤给饲料和照明等新型饲养方式,既可避免寄生虫、传染病,ㄡ可省エ省料,容易管理。

1、鸭舍建造
选择土壤透水性好,倾斜度在5-10度,向阳背风的场地,场地应平整,防止积水。

2、鸭苗选择
目前主要有上海白鸭、北京鸭、樱桃鸭、高邮鸭等品种,这些肉用鸭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很适宜密集化群饲圈养。

3、饲养配方
雏鸭(1-25)饲料配方: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食盐0.5 %。

中期鸭(26-45日龄):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7%、麸皮12%、鱼粉4.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后期去掉大豆,减5%米糠,增加玉米10%。

4、饲喂方法
雏鸭出壳时,24小时内应及时给水,方法是在地面上放-块塑料薄膜,酒-些开水或者万分之-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饲料用水拌湿后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开始少撒,边唤吃边撒,引导鸭在短时内吃完。

4日龄后饲料少给勤添,促使鸭昼夜自由采食,同时饮水要清洁充足。

中鸭期是增重最快的阶段,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