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比例尺》数学的教案与教学反思

《比例尺》数学的教案与教学反思

比例尺:数学的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含义。

•能够运用比例尺求解实际问题。

•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比例尺的定义和含义。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课堂讨论和演示法。

•个别辅导和集体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法。

1.4 教学过程1.4.1 热身首先,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比例尺的基本概念。

比如,一张平面图上有一个10米长的道路,而这张纸比实际的地图缩小了100倍,那么这张图中表示这条道路的线段长度是多少?1.4.2 探究活动现场展示一个地图和一个比例尺标尺,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算出地图上几处交通指示牌的实际距离。

1.4.3 练习环节让学生自行上网搜索地图和比例尺,找到并计算一个真实的地图的比例尺,并试着使用比例尺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城市的直线距离。

1.4.4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请学生们分享自己在计算比例尺时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讨论。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演示和练习,评估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掌握程度,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成果通过本次课程的探究,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比例尺的定义和用法,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尺求解一些简单的测量问题。

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些成果证明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

2.2 教学不足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还不是很清晰,需要教师再进行一些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注重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和探究,避免过度解答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环节,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各个方面,在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还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三、总结本节课程针对比例尺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着重讲解了其基本定义和应用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例尺教学反思(15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15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15篇)比例尺教学反思1《比例尺》这部分内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热情似乎也挺高,反应也不错。

像比例尺的概念挺好理解,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也进行了板书,以及必要的练习。

自以为这节课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较大的难度,学生应该都能够接受。

可反映到作业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有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

比例尺互化的格式有几个是创新的,可似乎这几种创新写法不是那么正确。

为什么?把孩子叫到身边,我问他们:“我在板书的时候,你们仔细看了吗?”都齐刷刷地回答我看了。

“看了怎么连写法都乱七八糟的。

”孩子们个个无语,一个个冤枉的样子。

后来我冷静地想了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过,如地图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较少见。

因此,会有一个错误想法,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继而就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

二、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在课堂上会比较注意口头交流,认为懂了可以不写,但实际上说跟写还真的是两回事,会说不一定会写。

如果我们把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2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会说20千米等于000厘米,因此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000。

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会觉得怎么写好呢?尽管有板书,但那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看来以后在课堂上必要的写还真不能省。

比例尺教学反思2《比例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知识点。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明白按照实际尺寸绘制平面图是不可能的,初步产生缩小放大的需要,引入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有缩小和放大两方面的应用,进而,引入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接着,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说出了什么是比例尺,我直接给出了比例尺的相关定义,进而,结合例题引出数值比例尺以及它的含义的理解。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与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比例尺运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地图上,并标出两个地点A和B,问学生两地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表示。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比例关系,在地图上标注比例关系。

2.学习比例尺(15分钟)a.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放小册子,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比例尺的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疑惑。

b.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小册子后,教师重点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数学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上精确地计算距离。

比例尺的格式为1:n,其中n表示实际长度与地图上表示长度的比值。

3.比例尺计算(30分钟)a.实例分析: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和一个实际距离,学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表示长度。

b.练习巩固: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比例尺。

4.拓展运用(20分钟)a.地图比例尺: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份地图,并设置比例尺,然后学生交换地图进行测量距离。

b.实际问题解决: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例尺计算解决问题,如地图上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实际高度等。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五、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值。

比例尺的格式:1:n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主动思考和讨论。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3、能够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4、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导学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千米=()米=()厘米1千米=()厘米20千米=()厘米60000厘米=()米=()千米二、脑筋急转弯1、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2、板书课题:比例尺三、自学打开课本48页,自学48页内容。

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2、比例尺除了用比号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3、根据表现形式不同,比例尺分为哪两种类型?自学后学生做汇报。

(老师板书)出示中国地图(含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四、小组合作学习1、学习内容数学书49页。

2、先看书并在B本上完成做一做。

3、小组长组织讨论:a、图中的2:1表示什么?b、求比例尺时要特别注意什么?五、智慧城堡1、说一说2、填一填3、判一判4、选一选5、练一练六、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比例尺定义:一幅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计算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类: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教学反思:本节教材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实用性也较强,加上教材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因此在学生搞好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老师少讲解、多点拨、简单教数学的目的。

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本节课的放手打下了基础。

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整节课我大多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只是适当点拨。

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语言的严密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比例尺的学习的重要性,整体时间的把握等等。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看、操作与沟通,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关于学问,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用数学眼光观看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关于学问,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家的房子要扒了,老师想买个面积大一点的房子,现在老师有两套房子的平面设计图,你能帮老师选择买那套房子吗?看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

(出示投影)二.探究新知、1、计算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履行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晰要求。

(课件显示):(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分页代码(设计意图:生活中同学对平面图有肯定的熟悉,让同学画球场的平面图,调动同学的生活阅历,激活同学的思维,带着乐观的情感投入当前的学习中。

)2、呈现沟通你这样想?怎样画?请告知大家。

(同学呈现沟通)谁有不同的想法、画法?(同学充分沟通不同的建议或意见)(设计意图:在沟通中同学思维相互碰撞,提高熟悉。

另外,有利于老师了解同学的学习基础。

)3、评析感受感受比例尺的价值他们画得像吗?(指画得像的图片)问:其中的奇妙是什么呢?请想一想,说一说。

明确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是肯定的,画出的平面图才逼真。

(设计意图:思索图形画得象不象?为什么?造成或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深层次的思索。

)4、揭示概念象这样,在绘制平面图时,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比例尺绘制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绘图。

1.2 授课时间本次教学计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每个课时为 45 分钟。

1.3 教学资源•幻灯片;•比例尺实物或图片。

1.4 教学步骤•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测量方法,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

•概念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比例尺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等内容,让学生对比例尺有更全面全面的了解。

•绘制比例尺: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绘制比例尺,并讲解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

•测量距离: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使用比例尺测量图片上的距离,并记录下结果。

•打印比例尺:教师将比例尺图片打印出来,让学生实际使用比例尺进行尺度放大和缩小的绘制。

•总结:学生回答几道练习题并进行复习,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亮点•教师示范绘制: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比例尺的制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借助实物和图片的测量实践:通过实物和图片的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全面形成对比例尺的认识。

2.2 教学不足•教学时间流程安排:由于本次教学设计涉及比例尺绘制的技能,实践环节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实验,因此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存在一定困难。

•教具资源准备不足:教学当中需要始终用到实物和图片进行演示和实践,但由于教具的准备不足,使得有些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和操作比例尺。

2.3 改进建议•教学时间的逐步加长:针对技能型学科,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建议将学习时间逐渐延长,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

•教学环节严谨:在教学中更好地控制时间,保证每个环节尽可能地完整和详细,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学步骤进行实践和学习。

•教具资源充足:针对该教学中教具资源准备不足的问题,建议学校在教室里多配备相应的教具,并保证教具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以便于实现效果最大化。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标题:《比例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学会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中国可以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中的大小和实际大小的关系,从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二) 新知讲解1. 定义比例尺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一个数值,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长度是10厘米,而它在地图上的长度是2厘米,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就是1:5。

2. 计算比例尺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比例尺,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三)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如计算给定比例尺下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巩固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例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例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二册《比例尺》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脑筋急转弯师:坐公共汽车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一共要用5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沙市红星路爬到荆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

蚂蚁爬的是从沙市红星路至荆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

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①橡皮长5厘米②圆规长11厘米③米尺长1米师:咦?怎么不画了?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

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等奖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等奖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比例尺绘制图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比例尺绘制图形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使用比例尺绘制图形。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学课件、比例尺练习题、实物图纸。

2.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尺子、铅笔、橡皮擦。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与目标提示1.通过展示一张带有比例尺的地图或建筑物图纸,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都看到过类似这样的图纸吗?这些图纸是用来做什么的呢?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比例尺是什么?比例尺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给出解释:比例尺是图纸上表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之间比例的尺寸关系,它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

Step 2 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图纸,使用尺子测量图上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比例,进一步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Step 3 比例尺的应用1.给学生发放一组练习题,让他们使用比例尺计算并绘制出实际长度。

2.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展示答案,进行讨论和纠错。

3.教师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继续练习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和绘制。

Step 4 比例尺的实际应用1.教师通过图示或实例,介绍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地图的比例尺、建筑物图纸的比例尺等。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需要使用比例尺来绘制地图或建筑物图纸?比例尺的选择有什么讲究?3.学生讨论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比例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Step 5 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比例尺实际应用场景,比如玩具模型图纸、航空图纸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拓展。

《比例尺》教学反思9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9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9篇《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比例尺是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功之处:1注重知识教学的技巧。

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学生通过观察北京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教学中要强化求比例尺时,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例尺;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分类转化时,只需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换算一致,再写出比就可以了。

这样减轻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过程。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

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让学生自主经历比例尺意义的形成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如: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不足之处:1个别学生还存在不会根据公式求比例尺,解题步骤过于简化。

如省略过程直接得出比例尺。

2对于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个别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此知识解决问题的要领。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比例尺以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要领,特别要强调在画线段比例尺时,一定要画出标准1厘米的距离,实际距离要写单位。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2】《比例尺》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新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学生兴趣高涨,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就象一个浇了油的火把,等待教师去点燃。

比例尺教案及反思

比例尺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2. 教学对象:八年级数学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2. 比例尺的种类: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图形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1)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2)根据实际距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3)利用比例尺进行地图绘制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尺的概念、种类及应用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及种类:结合地图,讲解比例尺的含义和分类;3. 案例分析:出示实际案例,让学生计算实际距离,体会比例尺的应用;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是数学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方法;2. 反思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 反思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拓展1. 比例尺的换算:讲解如何进行不同比例尺之间的换算;2.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比例尺在工程、建筑、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3. 比例尺的局限性: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在表示现实世界时的局限性,如地球的曲率、地形变化等。

七、课后作业1. 请选择一幅地图,利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2.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比例尺的应用场景,并绘制相应的图纸。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20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20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20篇〕《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20篇〕《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其根本性质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开展的教学目的,课的开场,我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今天早上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用了15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梅山爬到泉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杭州和上海。

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展自学:1、什么叫比例尺?2、怎样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考虑的才能。

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

最后提问: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途?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化地理解。

这一节课,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比照例尺也进展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

可以说,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

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

因为教学内容是比拟新的东西,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研究学习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2《比例尺》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其根本性质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8篇)

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8篇)

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8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这节《比例尺》教学我在设计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得出一下教学反思,供大家讨论: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在推导概念之前,我力求将“猜想与估算”的教学引入课堂,首先让学生猜测购买“两幅住房平面图”中的哪一套面积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考查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当学生对购买决策有争议时,我又及时的给他们一个带有比例尺的平面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学生对学习比例尺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

(1)9厘米:9米=9:900=1:1006厘米:6米=6:600=1:100(2)6厘米:9米=6:900=1:1504厘米:6米=4:600=1:150(3)3厘米:9米=3:900=1:3002厘米:6米=2:600=1:300(4)18厘米:9米=18:900=1:5012厘米:6米=12:600=1:50让学生抓住1:100、1:300、1:50…….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大有小,在讨论1:6000000时,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意义,但这一环节我认为课堂上还应该展开讨论,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概念。

3.运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的惯。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单位转换”题目,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

2.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引导计算并鼓励表扬。

3.设计情境,通过学生表演引出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4.学生通过观看学生表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二、讲解比例尺的含义1.学生提出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2.学生回答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

3.教师解释在比例尺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概念。

4.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将80米缩小了多少倍,然后让学生计算比例。

5.教师板书比例:8cm:80m=8cm:8000cm=1:10006.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计算比例:6cm:60m=6cm:6000cm=1:10007.教师解释1:1000的意思,即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

三、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1.学生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练运用比例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再次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和概念。

五、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15篇)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

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

还有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2个人认为比例尺教学是第十二册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一部分知识了。

非常的有趣,且有意义。

求比例尺的部分,算是比较简单的。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线段比例尺的。

直接用一厘米来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是千米,生活中用这样的表示方法是比较多的。

直接用比来表示,数字比较大,实际用时还是需要单位名称的转化。

不怎么方便。

今天教学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

教材上都要求学生列方程然后用解比列的方法来做,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较好思考。

但是,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时候,他们很少有人用这样的方法。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学生不愿意列方程,因为列方程要解设,麻烦。

第二、用算术方法更简单、更好思考。

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

比例尺教学设计(优秀6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优秀6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比例尺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案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图思考、讨论。

我家的房屋平面图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

2、比例尺=--------------实际距离。

3、独立完成P30页第2、3题。

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

5、指导完成P30页第5题。

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P31页第1题,说明清楚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P31页第2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试一试。

练一练。

《比例尺》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生:以一当十。

(指名回答)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

(完整版)《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完整版)《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2、学生集体回答。

(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3、创设情境(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学生情景表演。

(师播放动画)(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 80 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 60 米?生 1:用 8 厘米表示 80 米,用 6 厘米表示 60 米。

(板书)(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 8 厘米和 6 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 80 米和 60 米)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

(板书)6、师:当我们用 8 厘米表示 80 米时,实际上把 80 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板书: 8cm:80m=8cm:8000cm=1:10007、继续引导,并板书: 6cm:60m=6cm:6000cm=1:10008、师:这里的 1:1000 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1000 厘米)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

比例尺的教案范文

比例尺的教案范文

比例尺的教案范文【教案】比例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计算比例尺的比例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灵活应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一张地图,让学生发现地图上的尺度,了解比例尺的概念。

2.概念讲解(10分钟)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示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发放一张包含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两个地点的实际距离,并互相检查答案。

4.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地图,根据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不同地点的实际距离,并交流答案,提出疑惑和解决方法。

5.总结讲解(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总结出来,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6.拓展练习(20分钟)布置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课堂总结(5分钟)向学生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观察和实践比例尺的应用。

四、教学手段:1.板书法:板书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演示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互相检查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练习:布置拓展题目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比例尺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评价:检查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课堂练习和拓展练习为依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够计算比例尺的比例关系。

通过小组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6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6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

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上(出示两张中国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习探索中国地图。

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于是,学生讲出了1:10和1:100两个比例尺,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厘米,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在图上画的就越小。

本节课欠缺之处:1、教师扶得比较多,学生的活动没有充分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

(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

(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

(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
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
叫实际距离。

(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
(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
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

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播放)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公式转换: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补充说明比例尺的特点:比的前项与后项单位要统一,并且是最简整数比。

例如:1:100或1/100 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cm。

3、小组比赛,说一说:以上比例尺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
举例:1:200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cm。

(分组回答)
4、师:仔细观察,这些比例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师:为什么要写成前项是“1”,而不写成前项是别的数字呢?
生: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出图上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师:真了不起,真是一针见血。

5、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老师的房屋平面图,你能从看到哪些呢?(课件出示房屋图,生自由回答)
生1:父母卧室……
生2:比例尺1:100.
6、师:你观察真仔细!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
学生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学生2: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7、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现在请大家量一量,图中我的卧室,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
算一算我的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上记录)
8、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黑板左侧)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生2:再量出卧室的宽5厘米,实际宽=5厘米×100=500厘米=5米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5×4=20平方米
9、师:谁能算一算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10×11=110平方米(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师:我打算在父母卧室北墙正中开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应该画多长距离呢?
2、引导计算
(1)题目中,2米是什么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多少?(1:100)
(2)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图上距离?
板书:2米=200厘米 200×1/100=2(厘米)
3、师:笑笑在本子上用8厘米表示了我的卧室的长,图上1厘米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4米=400厘米 400÷8=50(厘米)
4、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50)
5、(课件出示:北京到上海的情景)
师:题目中,已知哪些条件?(图上距离6厘米,比例尺
1/17000000)
师:根据以上条件,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生独立计算,集体回报)
(四)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并认识了比例尺,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今天所学的比例尺主要是把大的距离缩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缩小比例尺,为了计算方便,前项一般为1。

但是有时我们也需要把一些小的东西放大,因此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后项一般为1。

2、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学会了哪些?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米=200厘米
实际长……8cm:80m=8cm:8000cm=1:1000 200×1/100=2(厘米)实际宽……6cm:60m=6cm:6000cm=1:1000 4米=400厘米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00÷8=50(厘米)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答:比例尺1:50
七、课后反思
《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
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

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在学校的范围内,通过让学生表演谈话情境,引出问题:“你能把学校的操场画进本子吗?”利用这样的导入,很快拉近了本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

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又以卧式的建筑图引出了计算练习,有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

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3、适当点拨,大胆放手。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
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

在将本课概念讲授清楚以后,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务,而教师的大胆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一些适当地点拨,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如。

4、对于学生的理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