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历史开学第一课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优秀课件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优秀课件
2:象征“记载”,像一只手持笔,在史 册上书写.
3: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 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 、探究”。比如英语的history。
历史是什么?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实(客观)
二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 记录。(即历史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火眼金睛
我们身边的历史 中颛 华顼 第故 一郡 龙
三好学生
好看
好说
好想
历史学习五大法宝
笔记
预习
作业
兴趣
复习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方式 原因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 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 的生年为公历元年。往前推算就是公 元前多少年,往后推算就是公元多少 年。
南海仲裁事件
合作探究
1、菲律宾认为南海的岛屿是他们的领土, 你认为对吗?
2、如果认为上述观点不对,你怎么证 明自己的观点?
历史明证
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 地形图(距今2000年)
《南海诸岛位置图》 1947年
历史可以为现实提供依据, 维护国家的利益。
历史怎么学?
How to study history
3、公元256年到公元475年有多少年? 475-256=219
初中历史学什么?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 初二历史上册:中国近代史 初二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 初三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 初三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
初一历史上册学什么
远古人类的诞生,文明肇始于华夏。 三皇五帝的传说,国家出现夏商周。 春秋五霸的显扬,战国七雄的混争。 大统一归秦两汉,三国开战两晋延。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叁 如何学史
叁 如何学史 (一)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三)历史学习六要素
何人 who
历史 要素
何时 whe
n
何地 wher
e
何事

何因
what
何 ho
why
w
戚继光抗倭 √
(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 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 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 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 其害。)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 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 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 显等创平海卫大捷。从此倭患 终被荡平。
贰 为何学史
贰 为何学史
导演:鞠觉亮 编剧:温豪杰 首播:2011年
剧情:《新水浒》中宋江为躲 避追逃,跑进了一片玉米地。
网评:看到这段时我惊呆了,玉 米是明朝时才从南美洲传入的 啊,时空错乱了?
贰 为何学史
导演:吴锦源 编剧:于正 首播:2010年
剧情:汉朝小皇帝刘恭背《三字 经》
网评:《三字经》被明清两代学 者认为是宋代或之后才成书,小 皇帝玩穿越游戏吗?
划 书
①序号化(一/(一)1/(1)/①/a ) ②标注关键词
注 ③考点下划简单直线,大段文字可以
意 用括号
事 ④在相应位置补充拓展知识
项 ⑤对导学案答案进行批改与订正
叁 如何学史 (四)课堂是学习历史的中心阵地
3.课后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做题建议:认
真读题,勾画出关键词,保留做题痕迹,认真作答,独 立完成》)
东周
中国古代史朝代更替
封建社会
BC47 5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在时间的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

(拓展/难点)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教学法;2、故事讲述法;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

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

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

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

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

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

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一)课堂准备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初一历史第一课教案(3篇)

初一历史第一课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 熟悉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包括史前时期、夏商周等。

-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地图等)- 历史资料(如史书、文献等)- 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吗?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历史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1. 什么是历史?- 教师简要介绍历史的定义: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

-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教师介绍史前时期、夏商周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3. 历史资料的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历史资料,如史书、文献等。

-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历史,努力学习。

四、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2. 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古代文明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3. 初步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步骤:
1. 激发兴趣(5分钟):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
- 与学生简要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研究历史方法(15分钟):
- 介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查阅文献、采访、考古等。

-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不同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

4. 探索历史时期(20分钟):
- 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探索。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并简要介绍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5. 总结归纳(10分钟):
- 学生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归纳。

- 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对于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 图片或视频素材;
- 相关文献或书籍;
- 小组分工作业纸。

教学评估:
- 学生小组研究报告;
-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兴趣的表达;-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新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

新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

多做历史题目
通过做题检验学习效果,掌握答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怎样学初中历史
方法一: 教材标注
一、
历史课堂笔记方法
1、元谋人: (1)地点:
(2)年代:
教材内容
课件内容
方法二:抄写笔记
1、元谋人 (1)地点:云南元谋 (2)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考古:两颗门齿化石 和粗糙的石器 (4)意义:我国境内目前 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学史力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什么学历史
3、启迪智慧,培养思辨:
了解历史,理解现在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现代社会的起 源和发展,从而更好 地把握现在。
培养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习需要批判性 地分析和评估各种历 史事件和观点,从而 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培养人文素养
历史学习可以让我们 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 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 富性,从而培养我们 的人文素养。
为什么学历史
2、传承文化,弘扬精神:
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社会发展规律,明白历史
学史明理 对现实的影响,增强历史意识。
通过学习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
学史增信 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通过学习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
学史崇德 神,培养高尚品德和良好风尚。
通过学习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指导实践行动,
谢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欢迎同学们走进历史课堂,开启初中历史之旅!
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课导入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起源1.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

- 早期人类包括澳洲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

2.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 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从而定居下来。

3. 古代文明的摇篮:-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即现今的伊拉克地区。

- 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

- 古中华文明:黄河流域。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 周朝: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诸侯国。

2.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分封给士大夫。

- 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 农业经济:- 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 铁器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手工业与商业:- 手工业逐渐发展,出现了丝织、陶瓷等行业。

- 商业活动开始兴盛,形成了市场和货币经济。

3. 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 诗歌、哲学、历史等文化成果丰富。

四、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1. 社会结构:-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 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2. 宗教与哲学:- 儒家思想:孔子的“仁爱”和“礼”的教导。

- 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主张顺应自然。

-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艺术与娱乐:- 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 棋类、武术等娱乐活动。

五、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1. 丝绸之路:- 连接中国与西域、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

2. 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中国古代文明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和融合。

- 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特色。

六、历史人物与事件1. 重要历史人物:-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为什么学历史?
1、历史架起沟通桥----社会需要 陌生人交流时,喜欢找都认识的人为话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共同的历史认同。
为什么学历史?
2、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需要 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民族发展:关注历史上的民族的遭遇,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的责任感。
为什么学历史?
游戏四:猜一宗教名
D、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B、创立于公元7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
C、清真寺是该宗教的建筑风格
游戏五:猜一少数民族名
A、古代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B、汉帝国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精兵攻打过该名族
C、王昭君嫁给该民族首领呼韩邪单于
D、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该民族的侵扰而修筑的
匈奴
然后到了乡里的初中,成绩总是全校前茅,但初二时他变坏了。。。然后中考的时候虽然考了518这么吉祥的数字但也没考上县里的一中。。。 家里穷,花不起钱去,所以就去了一所职业高中的普高班。。。 该怎么说他高中三年呢?唯我独尊?万人膜拜?叱咤风云?所以,他飘飘然了,骄傲了,堕落了,变坏了。。。
2007年的高考,当所有家人都认为他能考上时,当所有同学老师都认为他一定达线时,他却令所有人都失望了,541,那年二本线553,一本线581。。。 他痛苦的过了一个月后,重新拾掇起了行囊,开始了复读的路。。。 复读那一年,太。。。 2008年高考,554,510,539,山大。。。 2012年,万柏林实验中学,优秀教师,教学标兵。。。 现在,他站在讲台上。。。
4、提高素养:历史学本身是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他不仅和社会科学有很大的关系,和自然科学也有很多的交叉关系。所谓的文史不分家,也是从这方面说的。 5、历史也是一份职业:例如金庸、百家讲坛 6、存在即合理----考试需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开学第一课
2021/4/3
一、什么是历史?
➢ 历----过去的,经历的,史----现实,事情 ➢ 1、历史是经历过的现实,过去的事情。 ➢ 2、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 3、是指已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 ➢ 4、是指历史学。 ➢ 历史用英语说叫history,即hi story嘿 故事,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距今约 170万年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476年
先秦 时
期 公元前 221年
中国古代史
2021/4/3
1840年 1949年 至今
中国近现代史
Home 中 work 国
历 史 朝 代 顺 序 歌
2021/4/3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2021/4/3
2021/4/3
2021/4/3
2021/4/3
2021/4/3
2021/4/3
thanks
2021/4/3
杨 柳
仪器
要发
一巴 药酒 掌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儿
香烟 鳄鱼
2021/4/3
二小 子
和尚
卧室
二胡
河 流
耳机
星宿 二脚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解放
司令 司仪 侍儿 士绅 逝世 食物 饲料 市区 石坝 天安 门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0 1 2 3 4 5 67 8 9

七年级历史上册(通用版)开学第一课 走进历史课堂(共17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通用版)开学第一课  走进历史课堂(共17张PPT)
考试与升学的需要
有助于学其他学科
三、怎样学历史?
1. 三核心六要素 What When
Why
Where
how
Who
2. 基本思路
历史 规律
——灵魂
历史线索 ——筋骨 历史概念 ——细胞 历史史实 ——血与肉
3、方法建议(要求)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2)思:动脑记忆、思考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大 胆发言 4)记:做好课堂笔记(记在书上) ①用不同的符号、线段标划 ②书写规范,标清序号,一目了然
一、什么是历史?
“历”,繁体作“歴”,其下部是 “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 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 森林,表示时间、空间上的移动。
殷墟甲骨文中的“史” 字,其字形仿佛人的手 在握笔记事。
“历史”的两层含义: 1、过去发生的事 (客观) 2、对过去事的记录和研究(有主观性)
HISTORY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 望词生义,hi story:嘿,故事 • 请讨论:历史=故事? • 历史要求客观真实(“秉笔直书”);故事可 虚构 • 也可以这样拆分:可以分成为his 和story两个 英文单词,它们意思就是“他的故事”。 • “我的故事”一般不用“历史”表述,而称 “自述”、“回忆录”或“履历”。 • 所以history可能是真实历史,也可以是真实故 事、真实报道,但也不能避免是真实的谎言。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及时上交,红笔订正
历史纪年方法(常见的)简介
• • • • 帝号纪年法:如周平王元年等; 年号纪年法:如天宝元年、顺治十年等;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辛丑、辛亥等; 民国纪年法:如民国元年等;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教学总结PPT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教学总结PPT

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问答环节 ,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 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 长。
展望
深入挖掘历史素材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挖掘更多生动有 趣的历史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探究欲望。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利用多 媒体技术、开展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概述了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 、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
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所涉及 的基本概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 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和价值观。
学生们认为课堂上的互动环节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历史知识 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期望更多实践活动
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安排更多的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 历史文物参观等,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自我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内容掌握情况
对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的教 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能够准确地传授相关知识点。
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开学第一课,成功 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 趣,明确了本学期的学习目 标和任务。
教学内容丰富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精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历 史故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学方法多样
采用了讲解、讨论、小组合 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 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 果。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引言:初中历史教案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从而认识自己。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世界的变迁和自身在其中的定位。

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将了解历史的重要性,探索自己与历史的关系,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目标概述:了解历史的意义在讲解历史的意义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对历史的思考。

例如, "你认为历史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积累,通过它我们可以学到智慧、警示与启发。

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事件和现实事件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某个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或者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

比如,对比家族历史和家庭传统,让学生们意识到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

三、启发思考与探索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和自我认知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历史和自我的认识。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下问题:我们的身份是如何受到历史的塑造和影响的?历史中的英雄和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们能增强对自身与历史的联系的认识,培养积极学习历史的兴趣。

结论:通过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学生们对历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到自己与历史的紧密关系。

了解历史,认识自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部编版)(共21张PPT)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部编版)(共21张PPT)

多了1分
初中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2本 近代史1本现代史1本 世界史2本
1.遵守课堂纪律 2.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 3.做好笔记,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验
祝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 心情愉快!
朝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歌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开学第一课
历史是指已存在的事实,也可以说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影响
历史 基本内容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口述资料
名人论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了 解 国 家 并 感 到 自 豪
振不 兴忘 中国 华耻
80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

只少一分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这10篇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历史课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读史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抱负。

2、学习态度、作业要求。

教学重难点1、推荐历史书籍,读史明智明理,增强对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

2、鼓动读历史书籍,与伟人名人交朋友,立大志、做大事。

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开学问候:同学们好!见到同学们真高兴!我是历史老师,能够和同学们在一起是我们的缘分。

开学一堂课我们不上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聊天谈心好不好?读史明理:二、问题导引:1、同学们,暑假怎么过的?暑假都读了哪些书?2、你们知道毛泽东主席在你们这个年代都读了哪些书?做了哪些事?三、思考探究: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一起回忆研究,寻找答案。

教师启发:同学们,毛泽东读的大多是历史书籍。

从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功勋看,读历史书籍有什么好处?学生畅所欲言:(励志、才华横溢、克服困难挫折、意志坚强、战无不胜,实现人生梦想、成就伟业,古为今鉴,少走弯路)四、推荐书目:老师推荐书目:伟人名人传记。

如:《孔子》、《孟子》、《韩非子》、《李白》、《杜甫》、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十大元帅传记、马克思、恩克斯、诺贝尔、比尔盖茨、贝多芬传记等;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胡雪岩》等。

推荐理由,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我们读伟人名人传记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与伟人名人交朋友,交流思想,学会说话做事处理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挫折、成为意志坚强的人,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成就人生梦想,取得事业成功,也能成为名人、伟人。

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多读书,特别要多读历史书籍。

将来走上社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实现人生梦想、实现中国梦。

五、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归纳整理】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西周
课堂反思:
(写下你在这课中的收获和困惑)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显著对比中知道是改革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提高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
能实现读书从痛苦向快乐的转化,才真正懂得读书的意义!
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同德才能走得更近
《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篇三」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为什么说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发展的问题处理不好,环境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学|科|网]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
2、掌握夏启、夏桀、商汤、盘庚、商纣、周文王、周武王等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记必须记在课本上,课后整理完 整,作业及时完成。 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重点:苦背+巧背,巧背>苦背
•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走进初中历史课堂
开学第一课
《说文解字》: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
历史就是“对过去事情所做的 客观的记录”
我们身边的历史
历史书
各种纪念邮票
各种遗迹、遗址
影视文学作品
别人口述
博物馆
1、探究历史奥秘
三 峡 悬 棺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玛 雅 文 明 遗 址
三 星 像堆 铜 人
2、提高个人素养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生活——体味历史的亲切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中国特有的族谱
蒋孝严以蒋家身份 桂林祭祖
4、历史是初中阶段的 一门重要学科(中考)
课前:预习
重点: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本插图
课堂:认真听讲
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发言,做好笔记
历史充满智慧,读史可 以明智,可以使人博学
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袁绍: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
1、曹操有一次去打袁术,军中缺粮,曹操下令让 管粮官把大槲换成小槲,有些士兵饿得去吃玉米。
其实玉米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 三 国的时候中国哪儿有玉米。
2、一个表面清廉的贪官在狄仁杰来访时,用土豆作 为主食招待狄仁杰,以显示自己平时吃得更差。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栽培土豆? 事实:中国自明代才 从欧洲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土豆,唐朝根本没有。
3、生活中需要历史
姓氏——认识自己的祖先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影视—— 了解历史的背景
……
生活中的历史之小说
生活中的历史之电影
生活中的历史之名画
生活中的历史之音乐
有关中国历史: 如《松花江上》、《曹操》、《东风破》 有关世界历史: 如《国际歌》、《马赛曲》、《爱在西元前》
生活中的历史之其他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旅游、收藏、鉴赏等都 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听:听课认真,集中注意力,准确识记老师 所讲的内容,把握重要之处。 思:在听课的同时要主动思考,要对信息加 以筛选,吸收有价值的信息。 记:听讲的过程中要在笔记本或书上做听课 笔记,有选择性的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笔 记书写要工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6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课后:完成作业、认真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