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吾富有钱时》高考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唐诗欣赏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唐诗欣赏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唐诗欣赏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唐诗欣赏吾富有钱时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简介】王梵志(公元?-670?),僧人,是唐初的一个很有名的白话诗人。

其诗语言浅近,大多类似于佛家偈语。

其诗集已经散佚,在唐宋诗话、笔记和敦煌残卷中还保留有若干诗篇。

【字句浅释】解题:这是一首概叹人情冷暖的诗,语言平淡、形像生动。

妇儿:妻室儿女。

袍:一般的指长衣服。

袄:有衬里的上衣。

经求:外出经商。

舍:以谦虚口吻称自己的家。

白鸽:过去把鸽子当作嫌贫爱富的鸟类。

鹦鹉:被视作多嘴多舌、献媚逢迎的形像。

邂逅:一旦、偶然、不期而遇。

貌哨:唐代口语,指脸色难看。

七贫:指极贫。

七富:即极富。

来时道:指即将到来的报应。

【全诗串讲】当我富足有钱财的时候,妻室儿女都觉得我很好。

我要是脱下身上的衣裳,他们就折叠好我的袍袄。

我要是离家外出去经商,他们会一直送我上路道。

当我拿着钱回到家里来,他们看见我都满脸堆笑,就象白鸽在我周围盘旋,又似鹦鹉对着耳朵讨好。

冷不防一时间落入贫困,他们看到我脸色就不妙。

人有时候可能极端贫穷,但却因此有极富的回报。

只图钱财不顾人情礼义,那就等着瞧报应会来到!【言外之意】在唐初的时候,王梵志的诗歌曾经流传极广。

但因其语言平易、不避俚俗,后来被部份正统派文人视为"下里巴人'而未能继续广传。

现在残存的梵志诗歌中,相当一部份是诗体道德箴言,内容多是劝善抑恶、正导人心的,其中也有不少富有文学价值,读起来就象一幅幅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画。

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直说'的方式,信手拈来、信口而说,平淡浅白、语不惊人,也没有什么精彩的警句。

然而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细节的准确捕捉与描述,却让人一读之下便感到真实生动、人物跃然纸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后面的事理都显现出来了。

民间诗圣王梵志

民间诗圣王梵志

民间诗圣王梵志唐代白话诗人王梵志,用通俗的语言记录下唐代底层百姓的生活,人性的扭曲,佛道思想,呈现出唐代时期人间百态的图景。

本文在分析王梵志诗的基础上,探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民间诗圣的地位。

唐代是诗的王国,几乎是全民读诗的国度。

王梵志是唐代白话诗(又称通俗诗)的开创者,开创了唐代白话诗派。

在《全唐诗》中沒有收录王梵志的诗,直到敦煌文献打开后,引起国内外学者开始对王梵志及其诗作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在分析王梵志诗的基础上,探究王梵志作为民间诗人的文学成就。

王梵志诗以“通俗”著称于世,作品中大部分以五言为主,也掺有少数杂言体,后世称之为“梵志体”。

王梵志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深受唐代百姓的喜爱。

在位于西陲的敦煌莫高窟,出土王梵志诗的写本共三十五种,王梵志诗经考订为三百二十一首左右。

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王梵志诗考证,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可能不是一人所作,是众多人所作。

[1]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个观点,一种是一批化俗诗的托名创作;一种是王梵志确有其人,敦煌本由其本人和不同无名僧人、中下层无名百姓的创作。

就我个人而言,比较赞成第二种说法。

早期研究王梵志的学者项楚先生提出:王梵志已经成为白话诗人崇高代表,因此无名白话诗人的作品纷纷归于他的名下... ...这些较晚地附会于王梵志名下的无名作者的白话诗,应该是有同样的权利别成为“王梵志诗”。

王梵志诗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了寒山、拾得等僧人群体的诗歌创作,元白等文人的通俗诗创作,以及宋诗的散文化等。

关于王梵志的生平,在冯诩《杜苑丛谈》一文中,记载如下: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

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之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

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撤其皮。

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因收养之。

及七岁,能语。

问曰:谁人育我?及问姓名。

德祖具以实告:因林木而生,曰梵天。

后改曰梵志。

我家长育,可姓王也。

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

读《将进酒》有感

读《将进酒》有感

读《将进酒》有感读《将进酒》有感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初识这首诗,只觉李太白确实自信狂妄,再读,便能感受到苦闷愤激,此后反复读,终知他是既桀骜不驯,孤高自傲,又疏狂豪放,纵情享乐。

这首依照古乐府写成的七言歌行,读来畅快淋漓,虽也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却与他人不同。

时光流逝,是诗人们最常感慨的,要么是感叹岁月蹉跎,一事无成,要么是怀念青春年华,不愿老去。

李白却是用最磅礴的语句写时光不可倒流,人生苦短,让人想到他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而缓解这无奈的便只有金樽美酒,及时行乐。

这是独属于李白的洒脱与狂放,是“悲而能壮,哀而不伤”,似乎充满愤慨,却又不乏乐观。

“天生我材必有用”,恐怕也只有李白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吧!在崇尚低调谦逊的中华民族,公然喊出自己有才,必当大用,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这闪耀着自信光辉的诗句,后来成为象征自信的名言警句,在几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失意之人,让他们重拾信心,再次以笑容迎接明天。

藏智守拙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但谦虚谨慎固然不错,“自吹自擂”也未尝不可。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在众人沉默时,说出我可以,也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也许不愿做,或者做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尊重和欣赏那些认为自己很有才并且愿意展示的人。

此外,自信总是好的,自信能让人抓住本不属于他的机会,而不自信的人却会失去本属于他的机会。

诗歌的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一幅饮酒作乐图,推杯换盏,纵情享乐,醉后不知身是客,一曲仙乐到天明啊。

唐朝王梵志诗

唐朝王梵志诗

王梵志的古诗《吾富有钱时》原文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注释经求:经营、谋求,此处指外出做生意等。

貌哨:脸色难看,态度不好。

七贫七富:形容贫富变化无常。

赏析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世态炎凉。

有钱时,妻儿百般讨好,笑脸相迎;一旦暂时贫穷,就脸色难看。

诗人通过对比,深刻地讽刺了人们的嫌贫爱富,揭示了金钱对人际关系的扭曲。

翻译当我富有钱财的时候,妻儿都对我很好。

我如果脱下衣裳,他们会立刻给我叠好袍袄。

我外出经商时,他们会送我上路。

等我带着钱回到家,他们见到我就满脸笑容,像白鸽一样围着我转,又似鹦鹉鸟般乖巧。

倘若偶然间我暂时贫穷了,他们看我的样子就很难看。

人都会有七贫七富的时候,财富的变化无常是很正常的。

那些只贪图钱财而不顾及他人的人,且看将来会有怎样的报应。

作者介绍:王梵志,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

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其诗以说理议论为主,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

《诗二首》原文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注释方便:此处意为处世法宝。

练:白色的熟绢。

相打:相互殴打,打架之意。

伏:即“服”,服气,甘愿。

县:县衙。

赏析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一种弱者的处世哲学。

前两句说自己有一个价值百匹练的处世法宝,那就是在与人打架时甘愿示弱,至死也不进县衙告状。

后两句通过对比他人骑大马,自己骑驴子,而看到担柴汉时又觉得自己还算不错,体现出一种安于现状、自我安慰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

翻译我有一个处世的法宝,这法宝有一百匹熟绢的价值。

被人欺负就服气自己的弱小,就是至死也不去县衙里告状。

关于鸽子的诗歌

关于鸽子的诗歌

关于鸽子的诗歌
1、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2、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

——宋·张先《满江红·初春》
3、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唐·王昌龄《题净眼师房》
4、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唐·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5、举翼凌空碧,依人到大邦。

——唐·徐夤《白鸽》
6、天外鸽铃惊午枕,儿童误起听长呵。

——宋·朱翌《听鸽铃》
7、万鸽飞翔绕帝都,朝昏收放费功夫。

——宋·绍兴太学《讽养鸽》
8、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

——唐·贯休《寄栖一上人》
9、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

——宋·梅尧臣《野鸽》
10、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唐·沈佺期《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侃世间百态,讽人情冷暖,初唐诗人王梵志大白话诗歌欣赏

侃世间百态,讽人情冷暖,初唐诗人王梵志大白话诗歌欣赏

侃世间百态,讽人情冷暖,初唐诗人王梵志大白话诗歌欣赏王梵志初唐诗僧。

唐小说《桂苑丛谈》称其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人。

其诗以说理劝世为主,多宣扬佛教思想,与偈语相近,对世态人情亦颇有讽刺。

语言浅近俚俗,时有诙谐嘲谑之趣。

唐时流传甚广,寒山等颇受其影响。

集后世失传,至清末甘肃敦煌石室中发现数十种其诗写本,始重为世人所知。

《吾富有钱时》唐-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这是一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作。

乍读起来,全篇既没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环境氛围的艺术描绘,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别具一种淡而有味的诗趣。

《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慧心近空心》慧心近空心,非关髑髅孔。

对面说不识,饶你母信董。

《诗二首》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身如圈里羊》身如圈里羊。

命报怜相当。

羊即披毛走。

人着好衣裳。

脱衣赤体立。

则假不如羊。

羊即日日死。

人还日日亡。

从头捉将去。

还同肥好羊。

羊即辛苦死。

人去无破伤。

命绝逐他走。

魂魄历他乡。

有钱多造福。

吃着好衣裳。

愚人广造罪。

志者好思量。

《他家笑吾贫》他家笑吾贫。

吾贫极快乐。

无牛亦无马。

不愁贱抄掠。

尔富户役高。

差科并用却。

吾无呼唤处。

饱吃长展脚。

尔富披锦袍。

寻常被缠缚。

穷苦无烦恼。

草衣随体着。

《大有愚痴君》大有愚痴君。

独身无儿子。

广贪多觅财。

养奴多养婢。

伺命门前唤。

不容别邻里。

死得四片板。

一条黄衾被。

钱财奴婢用。

任将别经纪。

有钱不解用。

空手入都市。

《夫妇相对坐》夫妇相对坐。

千年亦不足。

一个病着床。

遥看手不触。

正报到头来。

徒费将钱赎。

苦难、戏谑、信仰--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

苦难、戏谑、信仰--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

2021年2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34卷第186期)收稿日期:2020-09-13作者简介:龙世行(1995 ),男,苗族,重庆彭水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㊂苦难㊁戏谑㊁信仰 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龙世行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㊀要:王梵志诗流行于唐宋两朝,元明以后销声匿迹,敦煌石室的打开使王梵志诗得以重见天日,引起海内外敦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㊂梳理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内容,归纳总结其特点,可以为今后王梵志诗的进一步研究寻找新思路㊂诗人用白话描写隋末唐初底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并在描写过程中对人性进行刻骨揭示,在表现人性㊁追问人性的同时,诗人内心也充满了压抑感,诗人也在尝试解决之道,他为世人描绘了自给自足的小民社会和有乐无苦的乌托邦佛家世界㊂关键词:王梵志诗;底层书写;人性;信仰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1.01.009中图分类号:I207.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2452(2021)01-0050-05㊀㊀ 敦煌诗歌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社会时事的风云变幻,描绘了祖国西北地区多彩浓郁的民俗风情,抒发了人民大众的疾苦和愿望㊂在这当中初唐诗人王梵志的作品甚为引人注目㊂ [1]王梵志生平事迹不可详考,胡适根据‘太平广记“的相关记载,认为可以推测㊁考见王梵志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为梵志生于卫州黎阳,即今河南浚县㊂二为他生当隋文帝时,约六世纪末㊂三可以使我们知道唐朝已经有关于梵志的神话,因此又可以想见王梵志的诗在唐朝很风行,民间才会有这种神话起来㊂推定王梵志的年代约当五九〇到六六〇年㊂ [2]其诗多为白话五言,浅显通俗,个性突出㊂项楚评价王梵志诗: 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诫令善㊂ [3]1中国自古就有 诗言志 的传统,诗歌作为诗人情感和思想的彰显,他们历来注重对底层人民的关照,王梵志诗十分注重社会作用,深刻揭示了赋税徭役繁重㊁官吏贪污腐败㊁百姓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㊂王梵志诗是唐初较为新颖㊁真诚的书写样式,异于历代文人较为传统的精英文学书写,王梵志发展了俗文学这一文学形式,在当时及宋代颇负盛名㊂黄庭坚十分推崇,称赞 梵志是大行人也 [4]㊂郑振铎认为: 像王梵志他们的诗才是真正的通俗诗,才是真正的民众所能懂㊁所能享用的通俗诗㊂ [5]然而宋代以后,王梵志诗鲜有人知,直到敦煌石室的打开,才重新为后人重视和研究㊂近年来,学界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王梵志及王梵志诗展开研究:一是语言语法研究㊂姜云艳‘王梵志诗㊁寒山诗与拾得诗中的介词 将 “一文,对比分析了三人诗句中 将 字的用法及使用特点,认为该词正在被其他同类词代替㊂汪妩妩‘王梵志诗同义词研究“一文,对王梵志诗的同义词进行了分类,对中古及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㊂王玉婷‘王梵志诗副词研究“,对王梵志诗的副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对副词的运用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且有副词双音化趋向㊂二是对比研㊃05㊃究㊂翟怡秀‘ 古诗十九首⓪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一文,以金钱观为切入点,对二者表达社会边缘人群思想感情的异同进行了探讨㊂苏海洋‘山上忆良和歌与王梵志诗关系小考“,从诗歌内容和佛教思想两方面对比论证了二人思想的贯通性㊂胡云‘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比较研究“,认为二者继承㊁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伦理思想上颇为相似㊂三是主旨研究㊂杨晓慧㊁伏漫戈‘王梵志诗旨管窥“一文,认为王梵志诗的特点在于 真 和 俗 ,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㊂巨虹‘王梵志诗的生命意识及哲学思考“一文,探讨了王梵志诗反映出来的从容死亡观及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㊂对王梵志诗关于底层描写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㊂梅雪‘王梵志诗生死观谫论“一文,分析了王梵志诗对底层民众生活遭遇的描写及所反映出来的诗人对生死的态度,论证了王梵志诗反常的生死观㊂胡云‘从人间百态到社会图景:论王梵志诗的宗教超越性“通过王梵志诗对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描写,分析了王梵志诗在唐初历史环境下的宗教超越性㊂肖潇‘从王梵志诗看唐代下层民众的生活和心态“一文,根据王梵志诗对唐代下层民众生活和心态状况的记录,试图管窥社会下层民众的思想和心理㊂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某一具体问题,缺少宏观方面的概括分析㊂我们拟从王梵志诗的思想内容出发,梳理㊁归纳王梵志诗的底层描写及所反映的内容,探寻诗人的情感指向和精神寄托㊂一、底层社会的真实描写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㊂正如刘勰‘文心雕龙㊃明诗“所说: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㊂ [6]23严羽‘沧浪诗话“亦云: 诗者,吟咏性情也㊂ [7]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也真实地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是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类㊂ 从诗经时代开始,中国文学史就有一个底层表述的传统,它跟现代一样仍然是两种表述传统,知识者的表述和底层的自我表述㊂知识者的表述创造了一个在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的那种 民胞物与 的精神谱系,而像民歌这样的底层自我表述既是底层生活经验的一种呈现,也包含着底层对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自我意识㊂ [8]王梵志诗恰恰就是底层自我表述的一种原始呈现,创作主体来自社会底层,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创作内容也与底层生活紧密相连,是对底层社会的真实再现㊂项楚‘王梵志诗集序“评价王梵志诗: 具言时事,不浪虚谈㊂ [3]2一是对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真实刻画㊂从王梵志诗体现的作者身世背景可以揣测王梵志终生都生活在社会底层,其生活状态不容乐观㊂‘贫穷田舍汉“一诗描写了底层百姓尽管每天早出晚归㊁辛苦劳作㊁仍然食不果腹㊁还要面临被剥削的悲惨命运:㊀㊀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恓㊂两穷前身种,今世作夫妻㊂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㊂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㊂男女空饿肚,犹似一食斋㊂里正追庸调,村头共相催㊂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㊂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㊂丑妇来恶骂,啾唧搦头灰㊂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㊂驱将见明府,打脊趁回来㊂租调无出处,还需里正赔㊂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㊂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㊂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㊂[3]651诗人开头点明主人公贫穷的身份及其简陋的居住环境,主人公对这种贫穷生活无力摆脱,万般无奈,只能认命㊂接下来诗人又铺陈主人公夫妻一天的经历和遭遇, 里正追庸调 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意味,那就是当时底层人民的社会负担之沉重,而这样的情况每个村落都不乏其人,甚至还出现了 穷汉村 ㊂同样描写底层百姓贫穷生活的还有‘一生无舍坐“一诗,诗人用白描手法塑造了忍饥挨饿㊁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形象㊂主人公没有自己的房屋,缺衣少食,乞讨为生,死后亦无下葬埋身之地,只能被抛进山坑任凭狐狼肆意啃食,毫无尊严,命运悲惨㊂诗中没有任何有关情感表达的语言,作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描写主人公的遭遇,冷静客观地叙述底层民众的悲惨生活㊂二是对基层官吏贪污腐败的真实再现㊂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法治㊂在君主专制统治的国度里,民众对官吏形不成任何制约㊂在等级分明的庞大的政治系统中,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下对上要绝对服从,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毫无权利,在执行国家意志的官吏面前永远处于被管理和被支配的地位㊂这就使各级官吏只要对上顺着主子的意愿行事,对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为所欲为㊂ [9]作为底层民众生活的书写者和代言人,揭露基层政府腐败堕落㊁官吏横暴欺民是诗人无法回避的内容㊂‘百姓被欺屈“生动描绘了官吏混淆黑白㊁颠倒是非的丑态, 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 [3]390是他们罔顾事实蛮横断案的结果, 天子抱冤屈,他扬陌上尘 [3]390更是一针见血,指斥基层官吏指鹿为马,飞扬跋扈,胡作非为,败坏官府形象,归恶于君㊂可㊃15㊃谓 天子与你官,俸禄由他授㊂饮飨不知足,贪婪得动手 [3]390㊂‘当官自慵懒“一诗是一幅贪官庸吏的自画像,基层官吏玩忽职守,拖沓懒散,消极怠政,终日沉溺于饮酒寻乐,对百姓尽行敲骨吸髓之能事,最终被人检举,落得个贬削官职㊁罚没赃款的可耻下场㊂‘典吏频多扰“叙述底层百姓用酒食款待贿赂基层官吏,对官吏百般讨好,巴结奉迎,以使自己的家庭不受或少受官吏的侵害㊂‘代天理百姓“讲述基层官吏喜怒无常,随意执法,置官府法令于不顾,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㊂ [3]394王梵志在揭露基层官吏贪污腐败㊁底层群众备受欺凌等社会现实时,也对封建政权给予了美好的希冀㊂‘当官自慵懒“等诗讲述贪官污吏被依法惩处,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唐代依法治国的政治思想㊂ 御史 作为唐代中央监察官员,代表皇权督察官吏,有权对贪官污吏予以处罚㊂中国古代诗人历来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孔子认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㊂王梵志诗的内容与社会㊁政治联系紧密,集中反映了战争与徭役㊁压迫与反抗㊁人口与生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唐代均田制㊁租庸调制㊁府兵制度等政策科条㊂其中对底层民众生活状况的展现,对腐朽政治的揭露与批判,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注,真实反映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情感,体现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创作原则,是诗人对 诗可以怨 创作理念的肯定和践行㊂王梵志的思想和儒家提倡的民本思想有着紧密联系,是儒家 仁政 思想在诗歌中的折射和反映,闪耀着中国古典人道主义的光辉㊂二、人性苍凉的刻骨揭示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创作者对人和人性的形象诠释,诗人㊁作家以社会背景为基础,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写下对人及人性的理解,是他们对人性百态的生动解读㊂人和人性问题也是王梵志诗的重要主题,其诗歌继承㊁发扬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深化㊂他在展示生活真实样貌时具体地表现了人性,揭露了人性固有的个人与个人㊁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并进行了评价和批判㊂王梵志作为底层社会的一员,一位平民诗人,对人生百态的体验和领悟与当时其他诗人迥然不同㊂他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底层社会的生活场景,描绘了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样的诗歌内容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内涵,揭开了人性复杂㊁真实甚至丑陋的面纱和贪婪㊁自私㊁狂妄的特点㊂诗人在这些寻常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寄寓了美好的人性之光,人性的善恶作为个体自然生命形态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十分具有探索意义㊂一是对唯利是图的金钱观的批判㊂‘吾富有钱时“以概括的笔触写出了妻子儿女对 我 的态度好坏取决于钱财的多少,钱财充足时殷勤伺候,缺衣少食时冷淡怠慢,对比鲜明,结尾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㊂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㊂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六句总结全文主旨,饱含诗人对人情淡薄的愤懑之情,他告诫贪财之人警惕来世报应㊂㊀㊀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㊂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㊂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㊂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㊂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㊂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㊂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㊂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㊂[3]2全诗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世态炎凉,金钱主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贪财者的形象跃然纸上㊂诗人对忘恩负义㊁重利弃义等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㊂‘经纪须平直“告诫生意人经商要公平公正,不可为微薄利益而违背伦理道德㊂‘世间难舍割“鞭挞了人们对钱财㊁女色的执念,倡导大丈夫应乐天知命,割断对财色的迷恋㊂我国自古强调以农为本,鼓励自给自足,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商业经营,导致我国古代市场经济发展迟缓,几千年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㊂文化传统方面深受孔孟仁义思想的影响,认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压制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打击缺斤短两的商业行为㊂唐代对商业经营行为实行严格管理,依法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惩处㊂‘唐律疏议㊃杂律“明确规定: 诸校斛斗秤度不平,杖七十㊂监校者不觉,减一等;知情,与同罪㊂ [11]这是对商业经营行为的规约,也是对广大百姓经济利益的保护㊂二是对忘恩负义的道德观的讽刺㊂‘只见母怜儿“讽刺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不良现象,古语 子不嫌母丑,犬不择家贫 ,告诫人们不要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总是有人 爷娘不采括,专心听妇语㊂生时不恭养,死后祭泥土 [3]171,父母在世时不理不睬,不尽孝心,父母去世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以显摆自己的孝心㊂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其中‘好了歌“也有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2]的议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以动物本能占主导,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子女孝敬父母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但在特殊时期一些人迷失了这种社会义务和责任㊂诗人还用漫画般的笔调勾画㊁批判了不思进取㊁懈怠懒惰的不良习性㊂‘世间慵懒人“‘家中渐贫困“描写的懒汉懒妇,一个是好吃懒做,不思进㊃25㊃取,终日呼朋引伴,高谈阔论,妻儿饥肠辘辘,衣不蔽体㊂一个是整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挑拨邻里关系, 东家能捏舌,西家好合斗 两家既不合,角眼相蛆蛞㊂ [3]155而她唯一擅长做的事情便是 频年勤生儿 [3]155㊂‘思量小家妇“的主人公不仅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而且品性恶劣,自私自利㊂这样的懒汉懒妇着实可气又可恨,他们是现实生活中懒惰之人的典型代表㊂文学作品是最能反映社会真实面貌的艺术形式之一,作家要达到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离不开描绘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典型环境㊂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理士多德就说过, 诗所摹仿的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㊂ [13]王梵志诗叙写底层民众对金钱与利益㊁孝顺与感恩㊁懒惰与勤快等的看法,是隋末唐初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世间百态,这些直接㊁真实的灵魂叩问,是诗人对社会和人性关注㊁审视和思考的形象表达,而对人性的追问与思考正是文学的生命和活力所在㊂三、精神信仰的寄托之旅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诗人对底层民众的缺点和陋习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他对此非常忧虑,却无力改变㊂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指出: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㊂ [14]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根柢正是诗人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 ,所以构建理想世界成为文艺的主要价值取向就顺理成章了㊂诗人在思考㊁表现人性的同时,也在寻找改变㊁完善人性的方法和渠道,构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㊂ 自从诞生以来,人类就生存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之中㊂在远古社会,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冲突对抗;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则表现为人与社会㊁人与人㊁人与自我的斗争㊂从此,人类一直在为调节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执著地抗争㊂人类由于对生存现状的不满,因而产生了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虚构㊂ [15]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 世外桃源 ,为了表达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忧虑,王梵志也建构了自己的理想世界㊂一是根源于中国道家隐逸思想而建构的小国寡民社会㊂封建社会的底层民众生活艰难,时时刻刻都要面对无法逃避的天灾人祸,诗人替他们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㊂㊀㊀我家在何处?结宇对山阿㊂院侧狐狸窟,门前乌鹊窠㊂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㊂闷遣奴吹笛,闲令婢唱歌㊂儿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㊂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3]382杨恂骅认为: 从‘王梵志诗集“中的其他诗对读,我们可以了解到,真实世界中的王梵志是一位饱受磨难㊁历尽艰辛㊁受尽欺压的下层贫苦农民,诗集中阴冷的地狱㊁残酷的索命鬼㊁冰冷的桃木棒,给整个诗集笼罩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㊂而点缀在这些灰暗中的星星亮色,就是王梵志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㊂ [16]‘我家在何处“一诗描绘了诗人憧憬的生活场景:诗人首先自问自答,交代了他家所在之地,屋舍对着山陵,周围是层出叠见的野生动物,诗人对与大自然为伴的闲适生活甚为惬意和满足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耨,秋收冬藏,苦闷时让奴仆吹笛,闲暇时命婢女唱歌,教儿子读诗诵赋,教女儿织布调梭㊂这些小农生产方式下的生活琐事,诗人娓娓道来,使辛苦的农耕劳作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命活力㊂诗人对此感到怡然自得,惬意无比,直至在结尾喊出了 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 的豪言壮语㊂表达相似思想情感的诗歌还有‘吾有十亩田“:㊀㊀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㊂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㊂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㊂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3]410诗人描绘了乡村田野的优美风光和生产劳动的洒脱生活,表达了自给自足㊁与世无争的思想情趣和处世态度,其意义㊁内容与‘击壤歌“颇为相似: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17]诗歌描绘的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是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是诗人精神上的 世外桃源 ,这样的生活愿景也是底层百姓的理想世界㊂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文化, 对一般信众而言,主要的震撼是在轮回观和善恶观㊂ [18] 用佛家箴语般的语言规训世人行善止恶,起到佛家经典起不到的作用㊂ [19]王梵志诗建构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体现了明显的佛教轮回观和善恶观,诗人渴望世人能够按照佛法修成正果㊂‘六贼俱为患“一诗开篇即说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视 心贼 为 六贼 之首㊂佛家认为凡夫俗子的种种嗜欲由眼耳鼻舌身心把控,故称为 六贼 , 六贼 中又以 心贼 为主,心地不善,乃邪恶㊁残暴之人的突出特征,所以 六贼 中首当防 心贼 ㊂王梵志诗多次提到防 心贼 的重要性,因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受心理支配,心正则行正,心贪则行不端㊂‘好事须相让“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㊂但能辨此意,祸去福招来 ,即是提醒世㊃35㊃人要克制内心欲念,超脱世俗人情,降服自己的贪心与欲望,做到 念念以利他为主,而非念念都以自己为本位 [20]441㊂佛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免祸招福,才能为来世㊁为后代修福报,诗人借佛家学说为世人建构了一个乌托邦世界㊂‘师僧来乞食“劝告人们应慷慨布施前来化缘的僧人,以积累功德,换取福报, 布施无边福,来生不少粮㊂ 表达同样观点的诗歌还有‘布施生生富“,也借佛家 欲得大富,当行布施 [21]来宣传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 的思想观念,只有现世多积德行善,来生才能富贵平安㊂‘审看世上人“把人的高低贵贱归因于个人的前世行为,评价标准就是前世是否乐善好施㊂吕思勉认为, 佛法贵止观双修㊂止就是心住于其所应处之处,不起妄念㊂ [20]447王梵志诗通过佛法教义宣扬,只要努力修持,便可享受荣华富贵, 这不啻给予我们以成佛的保证,而且替我们祛除了沿路的一切危险㊁困难,实给意志薄弱的人以一个大安慰㊁大兴奋㊂而且净土之中,有种种乐,无种种苦,也不啻给祈求福报的人以一个满足㊂ [20]446结语法国哲学家㊁文学批评家丹纳说,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㊂ [22]刘勰说: 文变染乎世情,心废系乎时序㊂ [6]303他们的观点都说明一个时代注定会造就一类书写者,这些书写者敏锐地感受着时代的起伏波动㊁风起云涌㊂时代特征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较为突出的表现㊂王梵志诗风格质朴,语言通俗,开创了唐代白话诗风,对后来的寒山㊁拾得等白话诗人影响较大,也影响了后世如宋诗的散文化㊁议论化等㊂诗人还以艺术化的手法和语言展现了隋末唐初底层社会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点,对唐代实行的均田制㊁租庸调制和府兵制度等都有所反映㊂他们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项楚先生所说: 儒家文化本来就具有质朴明快的特点,它们注重的是社会人际关系,这样的特点仍旧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民族的思想和意识中,通过各种方式㊂自然也通过民间艺术不断地表现出来,王梵志诗正是这样的表现之一㊂因此,王梵志诗与文人诗歌有着显然不同的艺术风貌,同样是我们民族心理素质的深刻反映,因而同样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㊂ [23]史双元认为: 王梵志诗几乎全是哲理诗㊁教训诗或格言诗㊂这种通俗诗流行于民间,根深蒂固,便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的自了汉心理㊂ [24]总之,诗人选择用逆向思维来描写和审视社会人生,深知民众的心意和情感,提出了不少看似荒诞不经实则警醒世人的观点,道出了一个个真实的道理,颇有古人 正言若反 的气象,彰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悲悯之情,所以他的诗歌才能在当时广为流传㊂参考文献:[1]李并成.敦煌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04.[2]胡适.白话文学史[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 182-183.[3]项楚.王梵志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388.[5]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3:100.[6]王运熙.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6.[8]南帆.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 2005(11):74-82.[9]王爱琦,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191-192.[10]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18:50.[11]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497.[1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1.[13]亚里士多德.诗学[M].刘晟,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2.[14]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丰子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49.[15]吴晟.中国古代诗学探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1.[16]杨恂骅.论王梵志诗的民俗学价值[J].职大学报,2018(3):67-78+114.[17]刘立志.先秦歌谣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8]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9.[19]宫臻祥.论王梵志诗歌的规训与教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87-88.[20]吕思勉.中国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1]吴重德.法句譬喻经今译浅说[M].台南:和裕出版社,1994:45.[22]丹纳.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9.[23]项楚.项楚论敦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38.[24]史双元.唐五代词纪事会评[M].合肥:黄山书社,1995:2.(责任编辑:张明海)㊃45㊃。

2024年10月高考语文模考试题精编:古代诗歌鉴赏类(附答案解析)

2024年10月高考语文模考试题精编:古代诗歌鉴赏类(附答案解析)

2024年10月高考语文模考试题精编:古代诗歌鉴赏类(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籴米①(宋)苏轼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

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

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

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

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

怅焉抚耒耜②,谁复识此意。

[注释]①绍圣四年,六十二岁的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儋州,本诗便作于此时。

②耒耜:古代用来耕种的农具。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到市集购买柴米来做饭,却因为不劳而获心生愧疚,因此食之无味。

B. 诗人向地方官员申请一块土地来亲自耕种,希望在自食其力中求得心安。

C. “知非”与《归去来兮辞》中的“觉今是而昨非”都含有对过去的反省。

D. 春天插下的秧苗准备开花,夏天稗草很快就结穗,表现田园充满了生机。

16. 清人纪昀认为,本诗最后两句“托意深微”。

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5. D16. (1)诗人在亲自劳作中体验到农人的耕种之苦,为此感慨不已。

(2)诗人沦落天涯、耕作于田而难以施展才华,对此感到惆怅。

(3)诗人在耕作时联想到世上仍有不少素餐者,感叹世风不古。

(4)诗人独自在耕作中寻求精神寄托,遗憾没有知音理解自己。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这两句意思是,春天插下的秧苗不知何时才能开花,可是夏天的稗草早就抢先结穗了,以插秧、除草两件事表现农人耕种之苦。

故选D。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1)“愿受一廛地”“食力免内愧”诗人向地方官员申请一块土地来亲自耕种,希望在自食其力中求得心安。

诗人在亲自劳作中体验到农人的耕种之苦,为此感慨不已。

“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春天插下的秧苗不知何时才能开花,可是夏天的稗草早就抢先结穗了,以插秧、除草两件事表现农人耕种之苦。

(2)“怅焉”是惆怅、感慨之意,怅”中含有对过去的反省与对境遇的伤感。

结合注释“六十二岁的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儋州”,诗人沦落天涯、耕作于田而难以施展才华,对此感到惆怅。

唐诗名人鉴赏

唐诗名人鉴赏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上一页首页下一页虞世南●蝉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五(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五(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共10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这首诗明显地学习屈赋。

B.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

C.“时俗薄朱颜”二句,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D.这首诗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风格质朴刚健,有一种爽朗自然之美。

2.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其一)曹丕(魏)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晨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景,为游子“展转不能寐”而“披衣起彷徨”做了环境氛围的渲染。

B.“天汉”在诗中指银河,夜已深沉,星斗纵横,衬托出游子长夜不寐的痛苦。

C.“郁郁多悲思”两句是本诗的诗眼句,后文游子的思念和感叹皆由此而生发。

D.本诗为五言古诗,由情及景,景中富情,缠绵排恻,抒浓厚愁苦思念之情。

2.本诗“孤雁”这一意象,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怆悢(liàng):悲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一二句中“奇”字,总写出了凤凰自视甚高、不同凡俗、高蹈于世的形象特点。

僧人写下两首黑色幽默诗,刚开始读了想笑,明白其中道理后却想哭

僧人写下两首黑色幽默诗,刚开始读了想笑,明白其中道理后却想哭

僧人写下两首黑色幽默诗,刚开始读了想笑,明白其中道理后却想哭在大唐诗歌盛世,几乎是人人都会写诗,人人都会读书,那时候的诗歌,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是可以瞬间风靡天下的,也是最深得人心的。

在群星璀璨的诗人群体中,除了那些考进士、求功名、走仕途的文人们,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就是诗僧群体。

唐代著名的诗僧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就是诗僧王梵志,他又被称为白话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知名度非常高的,就是下面这两首。

城外土馒头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唐王梵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王梵志的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小时候本是出生在一个殷富之家,后来因为隋末战乱,家里仅剩下了几亩薄田,王梵志一边种田,一边经商,后来又当了官,但不久后就被革职。

王梵志的晚年比较凄惨,虽然有五子二女,但都不孝顺,让他的生活没有着落,没有办法只有出家为僧,靠化缘乞讨生活。

坎坷的经历为他的创作奠定了丰富的基础,80多岁时他还写下了许多感慨自己人生的诗篇。

王梵志非常通俗易懂,在唐代的下层人民中流传的很广,最具成就的就是上面两首诗歌这样黑色幽默的诗,对人生的短暂和死亡进行了一种带着嘲讽意义的解读,读完让人觉得有点搞笑,有点诙谐,但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奈和看透人生的深刻哲理。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城内是人声鼎沸的人世,城外却堆着一个一个土满头,包子的馅心就是城里面活着的这些人们。

每人都必须要领受一个,就算再没有滋味也没法嫌弃。

人生短暂,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不官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千万富豪,几十年过后,最后迎来的结局都是一个,那就是一个长得没有什么区别的土馒头。

用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形容坟墓,一方面非常形象生动,另一方面也很残酷,让人读了之后既想笑又想哭。

活着的时候在城里面热闹闹的,死了之后却是一堆废土,被丢弃在城外,馒头里面的肉馅就死了之后人们,这样一想简直有点令人背脊发凉。

物哀 诗句

物哀 诗句

物哀诗句
1.“岂知造物哀龙锺” ——宋代苏轼《海市(并叙)》
2.“鬼物悲哀晋方乱” ——宋代范仲淹《听真上人琴歌》
3.“扬州风物更堪哀” ——宋代刘克庄《记牡丹事二首》
4.“造物哀怜应不拒” ——宋代李廌《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
5.“哀哉此幽物” ——唐代元稹《虫豸诗。

浮尘子(三首)》
6.“哀乐物所感” ——宋代赵汝譡《开福寺》
7.“民物哀矜余” ——宋代李廌《四民诗》
8.“哀我生之迫促” ——宋代苏轼《送程建用》
9.“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未得良稻粱,不宜复嗟叹。

世事真可哀,官
场实难干。

岂不思量汝,徒自苦吾肝。

” ——唐代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10.“物情哀我身” ——唐代卢照邻《行路难》。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案与解析(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案与解析(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案与解析(二)【例一】吴中田妇叹(节选)苏轼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茆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赦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秕。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①,西北万里招羌儿①。

龚黄①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①!【注】①王安石“新法”实行以来,国家赋税收钱不收米,造成钱荒米贱的现象。

②本诗作于熙宁五年,宋神宗要灭西夏,采用王韶的“平戎三策”,用钱币去“招抚”沿边的羌人部落,所谓“河西之役”开始。

③龚遂、黄霸是汉代两个有名的好官。

④“河伯妇”是《史记·西门豹传》的故事:巫婆借水神河伯娶妇来向百姓敲诈,西门豹为民除害把巫婆掷在河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一个农民的视角切入,围绕一个“叹”字展开全诗,塑造了饱受诸般苦楚的农民形象。

B.“汗流肩赦”劳作的艰辛与“如糠秕”回报的低廉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想见农人心理落差之大C.“卖牛纳税”“要钱不要米”,真实反映了国家税收政策对农人的伤害,表明疾苦的根源更在于“人祸”。

D.“西北万里招羌儿”写出了国家对外政策的高瞻远瞩,抚绥沿边,开疆辟土才是英明国君的要务。

2.传统诗歌讲究“曲笔”,指运笔旁侧迂曲,意在言辞之外,结合全诗赏析本诗“曲笔”的艺术。

【例二】清平乐张炎①候蛩①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①,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注】①张炎:南宋末年词人。

宋亡时,家产籍没,以卖卜为生。

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

②候蛩:蟋蟀。

③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庾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曾作《哀江南赋》,抒发故国之思。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用“候蛩”“西风”“落月”“秋江”“芦花”等意象,展现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

B.“望尽芦花无雁”句,既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切,也抒发了词人乡思难以寄托的愁苦。

诗中含有反义词的诗句

诗中含有反义词的诗句

诗中含有反义词的诗句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诗经•周南•关雎》2、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诗经•邶风•柏舟》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诗经•邶风•击鼓》4、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鄘风•相鼠》5、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郑风•子衿》6、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诗经•豳风•七月》7、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屈原《九歌•湘夫人》8、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屈原《九歌•国殇》9、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10、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汉乐府《陌上桑》11、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1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14、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汉乐府《东门行》15、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汉乐府《上山采蘼芜》1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无名氏《别诗四首(其三)》17、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辛延年《羽林郎》1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9、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20、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曹植《白马篇》21、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刘琨《重赠卢谌》22、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归园田居》23、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陶渊明《杂诗(其二)》2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5、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王籍《入若耶溪》26、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沈约《休沐寄怀》2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民歌《木兰诗》28、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29、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无名氏《送别》30、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永济图书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永济图书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 编上 册郁贤皓 主 编钟振振 张采民 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郁贤皓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简编本。

全书约110万字,分为上下两册,选录了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

选编者特别注意选录了那些在文学史上代表某种流派和风格的、对某种文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作品;重视选文和注释的科学性,注意吸收古代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的新成果,同时力求做到准确、简明。

本书可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古代文化选修课教学用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册/郁贤皓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ISBN7-04-014997-4 Ⅰ 中...Ⅱ 郁...Ⅲ 古典文学-作品-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Ⅳ I212 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24096号策划编辑 袁晓波 责任编辑 孙 璐 封面设计 王 雎版式设计 张 岚 责任校对 王 雨 责任印制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购书热线 010-64054588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免费咨询 800-810-0598邮政编码 100011 网 址 http://www.hep.edu.cn总 机 010-82028899 http://www.hep.com.cn经 销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印 刷 开 本 787×960 1/16 版 次 年 月第1版印 张 31 25印 次 年 月第 次印刷字 数 580000定 价 35 50元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到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编写说明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简编本,主要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教师共同完成。

全书由郁贤皓担任主编,钟振振、张采民担任副主编。

一、本书是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教材,可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材,也可作为文科相关专业本、专科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的教材及其他文学爱好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三)语言赏析题主要包括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及语言风格三类。

1.关键词语类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从语法角度看,包括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及一些活用词;从修辞角度看,包括叠词、谐音词、色彩词、拟声词等。

(1)设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答案要素:①含义+意境或画面+效果或感情。

②表达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3)答题思路: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指出其表达技巧。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典型题例:以下词中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闹”字以动写静,(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表达效果)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

(思想感情)2.特殊句式类特殊句式包括省略、语序倒置和意象组合等。

(1)设问方式:①某诗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②简要分析某句诗的句式特点。

(2)答案要素:句式特点+画面或意境+作用或情感(3)答题思路:①点明句式特点。

②再现画面或描述意境。

③评价其作用或指出其感情。

(4)典型题例:下面这首元曲一、二两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张可久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珮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

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答:这两句各连用三个名词,分别点出三种景、物:夕阳、芳草、歌台,老树、寒鸦、御街。

(句式特点)特定的名词衔接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意象,再分别用“废”、“静”二字,就构成了一幅萧疏寂寥的画面,(画面)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作用)3.语言风格类语言风格在高考中主要是指一首诗的整体语言特色。

语言鉴赏要把握古诗常见的语言特色。

王梵志最好的三首诗

王梵志最好的三首诗

王梵志最好的三首诗
王梵志是唐代著名的白话诗僧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富有哲理。

以下是三首被广泛认为是王梵志最好的诗:
《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人们的虚伪贪婪,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这首诗以“土馒头”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接受。

《劝君莫打三春鸟》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莫学捕风三月鹞,儿曹死尽母飘飞。

这首诗以温馨的笔触,劝诫人们不要伤害春天的鸟儿,因为它们也有家庭和情感。

同时,诗人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亲情的珍视。

以上三首诗都是王梵志的代表作,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和风格,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全诗翻译及赏析吾富有钱时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注释⑴妇儿:妻子、儿女。

⑵经求:经营求财。

⑶将:携。

⑷貌哨:脸*难看。

⑸七:虚指多次。

译文:当我境况富裕,有很多钱的时候,妻子儿女都待我非常好。

如果我脱下衣裳,他们就会争着帮我把它们叠好。

我如果出门去经营求财,他们就会殷勤地送我,直到大路上。

我带着钱进入家门,他们见到我马上满脸堆笑,像白鸽一样盘旋在我的周围,像鹦鹉一样一呼百诺。

有时我偶然暂时贫穷,他们看到我就不给我好脸*看。

人有多次贫困的时候,也还有多次富裕的时候以相报偿。

如果只图钱财而不顾念亲人,那就等着看来时的报应吧。

赏析: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位白话诗人。

这是一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作。

乍读起来,全篇既没有精*的*句,也很少环境氛围的艺术描绘,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别具一种淡而有味的诗趣。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步步围绕主题,写得颇有情致。

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笔调,指出妻室儿女态度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

拥有钱财时,一切都好,妻室儿女也显得十分殷勤。

假如要脱衣服,很快就会有人把脱下的袍袄折叠得整整齐齐;假如离家出外经商,还要一直送到大路旁边。

诗人在这里选取习见的生活现象,以凝炼的笔触,不加修饰地叙写出各种场景,给人以平凡而生动的感觉。

接着,作者利用贴切的比喻,进一步刻画出金钱引起的种种媚态:“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当携带金钱回到家中时,一个个笑脸相迎,象白鸽那样盘旋在你的周围,又好似学舌的鹦鹉在你耳边喋喋不休。

人们向来把鸽子当成嫌贫爱富的鸟类,而鹦鹉则被视作多嘴饶舌、献媚逢迎的形象。

因此诗人用“白鸽”、“鹦鹉”来形容见钱眼开的贪财者。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古诗十九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表现了作者对金钱的看法和态度。

王梵志是当代诗人,他的诗作中也有涉及金钱视角的表达。

本文将比较《古诗十九首》中的金钱观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探讨两位诗人在这一主题上的共通之处和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古诗十九首》中的金钱观。

在这些诗中,王之涣通过对金钱的不同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他对金钱的矛盾心态。

在《登鹳雀楼》中,他说“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俗荣华的感伤和向往。

在《登鹳雀楼其二》中,则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对边关将士的关切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惋惜。

在《登鹳雀楼其三》中,他写道“凭高对兵戈”,表现了他对战乱时代的不安与忧虑。

在这些诗中,王之涣展现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和对战乱苦难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叹。

接下来我们来看王梵志的诗作中的金钱观。

王梵志的诗作中,对金钱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出现对金钱的批判和对物质追求的质疑。

比如在《悟》中,他写道“人生的苦倦,总跟金钱有关,追求欲念的痛苦,往往超过欲望带来的快乐”。

在《大风歌》中,他写道“人生有何事,赚钱是头等”,表现了对利益至上的不满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在他的诗作中,金钱往往被视为现实社会中的一种束缚和扭曲人性的力量,而他更多地倾向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富足。

通过比较《古诗十九首》和王梵志的诗作,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金钱的看法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

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表现了对金钱的批判和对物质追求的疑惑,都倾向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富足。

差异之处在于《古诗十九首》更多地表现了对权势和社会动荡的忧虑,而王梵志的诗作更多地关注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观察。

通过本文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十九首》和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也可以从中看到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人生阶段的诗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进而更好地理解金钱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

《古诗十九首》与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而王梵志则是当代诗歌界的著名诗人之一。

两者的诗作在时间跨度和文化背景上有着巨大的差异,然而在对金钱观的表达上,却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十九首》和王梵志诗中的金钱观之比较,探究古代和当代诗人对金钱的不同态度和思考。

我们来看看《古诗十九首》中关于金钱的表达。

在中国古代,金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诸多名篇刻画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对财富的追求。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提及金钱,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低头思故乡”,可以理解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财富的追求。

又如《青玉案·元夕》中的“爱而不见得,长如一日之寒”,这里的“爱”可以理解为金钱,诗人通过这句话来表达对金钱的渴望和追求。

古代诗人对金钱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渴望追求和不易获得。

对比之下,王梵志的诗作中对金钱的表达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金钱的冷峻态度。

在他的诗作中,金钱不再是一种渴望和追求,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看似不可获得却又无法摆脱的束缚。

比如《散步》中写到“他一无所有,唯有地老天荒,铁肩担道义,那苦心孤诞”,诗人通过这句话来描述一个身无分文的人,虽然没有金钱,但是却背负着道义和苦心,这里的金钱是一种对人生的束缚和背叛。

又如《半夜三更》中写到“细刀横为虹,刀锋切作梦,银锭堆作山,遮了夜明灯”,诗人以夜晚为背景,表达了对金钱的断裂和虚幻。

王梵志的诗作中对金钱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对金钱现实的思考和对金钱的冷峻态度。

虽然《古诗十九首》和王梵志的诗作在对金钱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古代和现代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金钱观的表达上,古代诗人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追求,而现代诗人则更多地反映了金钱在社会中的虚幻和束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1956
吾富有钱时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王梵志与寒山
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位白话诗人。

这是一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作。

乍读起来,全篇既没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环境氛围的艺术描绘,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别具一种淡而有味的诗趣。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步步围绕主题,写得颇有情致。

首段六句,以概述的笔调,指出妻室儿女态度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

拥有钱财时,一切都好,妻室儿女也显得十分殷勤。

假如要脱衣服,很快就会有人把脱下的袍袄折叠得整整齐齐;假如离家出外经商,还要一直送到大路旁边。

诗人在这里选取习见的生活现象,以凝炼的笔触,不加修饰地叙写出各种场景,给人以平凡而生动的感觉。

接着,利用贴切的比喻,进一步刻画出金钱引起的种种媚态:“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当携带金钱回到家中时,一个个笑脸相迎,象白鸽那样盘旋在你的周围,又好似学舌的鹦鹉在你耳边喋喋不休。

人们向来把鸽子当成嫌贫爱富的鸟类,而鹦鹉则被视作多嘴饶舌、献媚逢迎的形象。

因此诗人用“白鸽”、“鹦鹉”来形容见钱眼开的贪财者。

最后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王梵志对世情险薄的愤激之语。

句中的“邂逅”,不期而至的意思;“貌哨”,指脸色难看;皆为唐人口语。

这几句诗说的是:当我偶然陷入贫穷之时,你们的脸色为何变得这样的难看,要知道人在最穷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极富的机会。

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贪财者,如果只为贪图钱财,而毫不顾及人的情义,那就看看来时的报应吧!这里,诗
人率直地写下了他的愤激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明显的特点是:以锐敏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为人重视的动作和事理,运用通俗凝炼的语言,设想奇巧的对比描写,着墨不多,无意于渲染,但是那种贪钱者的丑态便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诗人的不平之气也豁然而出。

利用比较娴熟的驾驭民间语言的能力,出语自然,质直素朴,言近旨远,从而开创唐代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锡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