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皂基型洁面膏配方与工艺 2017.10.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称取定量试样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中性乙醇。加温溶解,边振荡 边用0.1 mol/L氢氧化钾试液滴定(指示剂:2~3滴酚酞1%乙醇试液)。滴至溶液的 淡红色能持续30 s为终点。酸值可按下式计算:
酸值 V c 56.11 m
式中:V — 样品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m — 称取试样的质量,g; 5 6.11 — 每毫摩尔数氢氧化钾的克数。
珠光情况
200 分子量增大,泡 十四酸、十八酸 沫变细小,稳定 对珠光影响最大
228 增加,生成的难 ,十四酸所得珠 度变大。即十二 光是微透明的乳
256 酸产生的泡沫最 白色珠光,十八 大,最易消失, 酸所得珠光是白
284 十八酸产生的泡 色闪光状珠光。 沫细小但持久。
结膏点情况
脂肪酸用量增加, 产生的脂肪酸皂的 量增大,结膏温度 提高,硬度增大。 但结膏温度不宜过 高,否则不利于生 产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为脂肪酸 中和制备洁面膏的 最佳选择。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中和,生成的皂 太硬,不适合用于化妆品 中。
三乙醇胺
三乙醇胺中和,生成的皂 易变色;当体系中皂的量 很大时生产也不易控制。
碱的选择
(用于脂肪酸中和的碱)Fra bibliotek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1. 对皂基的高PH值具有缓冲的作用,降低皂基的刺激性; 2. 改善皂基的泡沫性质,改善使用时的肤感; 3. 增加洁面膏体系的拉丝感。
此外,根据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的不同,表面活性剂还能 够分散皂基、降低皂化过程中皂基的黏度等作用。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多元醇、去离子水 EDTA-2Na、 KOH
脂肪酸 乳化剂 润肤剂
加热溶解 85℃
加热溶解
保温搅拌、皂化 30~60min
表面活性剂
香精、防腐剂
搅拌约 20min
降温至40℃~45℃, 搅拌 30 ~ 60min
降温至约55℃
注意事项: 1. 应将水相加入油相,这样皂分散的速度快,不易结块,避免皂块无法溶解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恰当的中和度应控制在78%~85%之间。中和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
中和度= (体系中所用的脂肪酸的用量×脂肪酸的酸值)
现举实例进一步说明该公式:
已知皂基型洁面膏中脂肪酸含量为十二酸 6%、十四酸 8%、十八酸 15%, 中和度为80%,KOH纯度为83%,求KOH用量。
脂肪酸+碱
1
多元醇
2
乳化剂
3
表面活性剂
4
润肤剂及其它
5
添加剂
“脂肪酸+碱” 是构成洁面膏体系的骨架组分,产品的 稳定性以及清洁能力、泡沫效果、珠光外观、刺激性等都取决 于脂肪酸的选择和配比。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1
脂肪酸的中和原理
中和原理:RCOOH+KOH
RCOOK+H2O
脂肪酸钠的羧基部分可溶于水,烃基部分不溶于水,污垢中的油脂与其接 触后,被亲油端烃基吸附着,再由亲水端羧基牵入水中,分散形成乳浊液,从 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2
脂肪酸的选择
洁面膏中脂肪酸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其它酸为辅助搭配。脂肪酸用量 一般在28%~35%之间。脂肪酸的种类、用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洁面膏的泡沫、 珠光、结膏点等性能,详见表2:
表2 常用脂肪酸及其对洁面膏性能的影响情况
脂肪酸 名称
十二酸 十四酸
十六酸 十八酸
分子量 泡沫情况
多元醇 名称
甘油
丙二醇
1,3 -丁二醇
主要作用
使用量
保湿、分散皂 单独使用,用量>20%
保湿、溶解皂 单独使用,用量>14%
珠光情况
不影响析出的珠光 溶解皂的同时会将析 出的珠光破坏。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5
乳化剂的选择
乳化剂对洁面膏的作用:辅助稳定作用; 常用乳化剂有:磷酸酯类、鲸蜡硬脂醇醚类等;
化学 结构式
分子量 熔点/℃
CH3(CH2)10COOH
200
44~46
十四酸 肉豆蔻酸 CH3(CH2)12COOH
228
54~55
十六酸 棕榈酸
CH3(CH2)14COOH
256
57~62
十八酸 硬脂酸
CH3(CH2)16COOH
284
56~69
酸值注
278~282(280) 243~247(245) 217~222(220) 203~210(205)
影响氢氧化钾用量的因素:1. 配方体系中脂肪酸的用量 ;
2. 氢氧化钾中和脂肪酸的程度。
洁面膏中脂肪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度一般应控制在75%~90%,主要原因如下:
中和度过低, 会导致体系 不稳定 。
中和度过高, 会导致产品 刺激性增加。
中和度过高, 皂液黏度易高, 产品的结膏点 升高,不易生产。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皂化反应:狭义上讲,是指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级脂 肪酸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2
脂肪酸的选择
常用脂肪酸有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根据各种酸的性质以及对 产品要求的不同,一般采用以一种酸为主体,其它酸为辅助的搭配比例。
脂肪酸 名称
十二酸 月桂酸
表1 常用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KOH用量=(6×280+8×245+15×205)×80%÷83%
= 6.472g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4
多元醇的使用
皂化过程生成的皂微溶解于水,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皂若不及时 分散或溶解,皂化过程将无法彻底完成。 为了及时将生成的皂分散或 溶解,必须使用大量的多元醇。常用多元醇详见表3:
表3 常用多元醇及其对洁面膏性能的影响情况
浅析皂基型洁面膏 配方与工艺
部 门:研发部 时 间:2017.10.26
目录
一、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1. 脂肪酸的中和原理 2. 脂肪酸的选择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4. 多元醇的使用 5. 乳化剂的选择 6.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一、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注:酸值即中和1 g试样所需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皂化值:1g油脂碱水解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碘值:是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 碘的克数。)
酸值测试方法:
中性乙醇配制:量取100 mL 95%的乙醇,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备用。
而使反应难以顺利进行;
2. 皂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因此水相和油相的温度不宜过高,皂化 体系温度一般控制在75℃~85℃;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3.多元醇加入水相,多元醇随碱液一同加入酸,皂在生成的瞬间很快被溶解 或分散,不易结块;若加入油相,多元醇总量大,形成皂的局部位置量却少,不 易溶解或分散;
用量通常为:0.5%~2%; 乳化剂会影响产品珠光效果,通常乳化剂用量过多时,产品珠光将 无法析出,因此在选择乳化剂种类的同时应考虑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在 保证体系稳定的前提下使用量尽可能小。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6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和非离子)有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及烷基糖苷类等。表面活性 剂在皂基型洁面膏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4. 表活通常在皂化结束后添加,添加温度不应低于60℃,以免体系温度因表 活加入而骤降,避免了体系黏度增大使由表活带入体系内的气泡无法浮出消除。
5.气泡主要来源:a.加热产生;b.表面活性剂产生;c.搅拌和抽真空产生。 因此,应避免皂化过程再次加热,缓慢加入表活,并低速搅拌,避免抽真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