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四大家诗词作——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篇共83页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是谁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是谁
北宋文坛四大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位人物,世人也直接将这四人合称为是“北宋四大家”,这四人都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他们每人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并且风格迥异,各有特色。
扩展资料
苏轼不仅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他在书法方面也有着非常高的'成就。
苏轼的书法作品看似平实、朴素,但却变化莫测。
苏轼尤其善于行书和楷书,他的书法作品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使得后人将其与苏轼并称为“苏黄”。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不仅在书画创作方面自成一家,还非常善于作诗。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作品浑厚端庄,淳淡婉美。
在诗歌创作方面,蔡襄的作品风格往往温雅清丽。
书法等级考试一到九级试题含答案
书法等级考试一到九级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___ 、____ 、_____ 、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16页)2.依据笔毫的材料来分,毛笔可分为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6页)3.依据笔锋长度,毛笔可分为_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7页)4.墨的种类分为固体墨(墨锭)和液体墨(墨汁)两类,其中固体墨有____ 墨、____ 墨、____ 墨和____ 墨。
(17页)5.宣纸依据制作的材料可分为____ 、_____ 、______ 三类,依据渗化水的程度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 三类。
(18-19页)6.书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____ 、_____ 、_____ 等形式,横式包括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等形式。
(35-36页)7.殷商时期的文字通称大篆,主要有_____ 和_____ 两种。
(86页)8. _____ 、_____ 、《虢季子白盘》、《大盂鼎》曾被前人成为“四大国宝”。
(87页)9. _____ 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种书体以刻石的形状得名。
(89页)10.简牍是有纸以前的墨书真迹,分_____ 和_____ 两种。
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墨迹则被称为_____ ,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所使用。
(91页)11.汉碑中,有方圆并用、曲直共存的作品,如_____ 、_____ 等,有取方笔曲势的,如_____ ,取方笔直势的,如_____ 等(92页)12. _____ 被后人奉为“楷书之祖”。
(94页)13. _____ 被后人誉为“书圣”。
(98页)14.王献之(344-386),官至中书令,人称_____ 。
其书与父齐名,并称_____ 。
(100页)15.王珣_____ 、王羲之_____ 、王献之_____ ,在清乾隆时被共列为“三希”的珍贵作品。
(101页)16.智永系王羲之七世孙,人称“ _____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被归入各种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大有裨益。
【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北宋书法四大家诗词作——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篇
《满庭芳 茶》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丑奴儿/采桑子》
作者 米芾 朝代:宋代 体裁 词
踯蹰山下濡须水,我更委佗。 物阜时和。 迨暇相逢笑复歌。 江湖楼上凭阑久,极目沧波。 天鉴如磨。 偏映华簪雪一窝。
《点绛唇》
作者:米芾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 万重堆案。 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 功名晚。 水云萧散。 漫就驿亭看。
• 北宋四大家 — —蔡襄篇
《偶作》
诗人 蔡襄 朝代:宋代 体裁:无
作墨本谁氏, 研摩有强弱。 摩尽不见墨, 此处原非著。
《晚色》
作者 蔡襄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晚色在何处, 楼高天宇低。 閒云无去住。 归燕自东西。
《别宋判官》
作者:蔡襄 朝代 宋代 体裁:无
缕缕青阴拂去鞍, 雨花狼籍颤春寒。 年光别绪侵入鬓, 莫向离亭子细看。
《西江月》
诗人:米芾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 一曲请君来听。
《减字木兰花》
诗人:米芾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云间皓月。 光照银淮来万折。 海岱楼中。 拂袖雄披楚岸风。 醉馀清夜。 羽扇纶巾人入画。 江远淮长。 举首宗英醒更狂。
《阮郎归》
诗人 米芾 朝代:宋代 体裁:词
双双鸳鸯戏苹洲。 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 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 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烛明眸。 相望徒倚楼。
南宋四大家名词解释
南宋四大家名词解释南宋四大家是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文天祥。
他们都是南宋时期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对诗词、书法和文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下面对他们的名词进行解释。
1.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他的诗词文采华丽,意境深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情和社会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他的文学作品主题广泛,既有豪放洒脱的作品,也有婉约细腻的作品。
他的书法风格豪放洒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斗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理学家。
黄庭坚的诗词以婉约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
他的书法以清秀俊逸、飘逸灵动为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在理学研究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江村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米芾的书法以豪放洒脱、奔放自如而著称,他的字体磅礴激荡,有一种神韵和气势。
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为特点,多以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为主题。
4.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以甫,号南溪,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文天祥的诗词作品富有激情和慷慨悲凉的感慨,他的七言绝句尤为脍炙人口。
他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怀和担忧,代表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他的政治主张以反元抗金为主,致力于挽救国家危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南宋四大家以其杰出的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仍然为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他们的文化思想和艺术风格也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瑰宝。
经典法帖宋·蔡襄《自书诗帖》(高清版)
经典法帖宋·蔡襄《自书诗帖》(高清版)作者介绍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
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茶艺家和书法家。
其书法在继承了历朝历代书法名人技法的基础上集众家之精华,融会贯通地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创意,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体,具有独特风骨,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作品欣赏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蔡襄罢福建转运使,召还汴京修起居注,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
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11首即是。
其中的“此一篇极有古人风格”,据杨时题跋称,乃欧阳修所书。
▲ 宋·蔡襄《自书诗帖》(28.2cm*221.2cm)诗之三。
皇祐二年十一月外除赴京。
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
可笑夭桃耐雪风,山家墙外见疏红。
为君持酒一相向,生意虽殊寂寞同。
书戴处士屋壁。
长冈隆雄来北边,势到舍下方回旋。
三世白士犹醉眠,山翁作善天应怜。
如彼发源今流泉,儿孙何数鹰马然。
有起家者出其间,愿翁寿考无穷年。
题龙纪僧·居室。
此一篇极有古人风格。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熹酒见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
题南剑州延平阁。
双溪会一流,新构横鲜赭。
浮居紫霄傍,卧影澄川下。
峡深风力豪,石陗湍声泻。
古剑蛰神龙,商帆来阵马。
晴光转群山,翠色着万瓦。
汀洲生芳香,草树自闲冶。
主郡黄士安,高文勇扳贾。
顾我久踈悴,霜髭渐盈把。
临津张广筵,穷画传清斝。
舞鼍惊浪翻,歌扇妖云惹。
驩余适晚霁,望外迷空野。
曾是倦游人,意虑亦萧洒。
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大雪压空野,驱车犹远行。
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
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
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
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
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
舞极摇溶态,闻余淅沥声。
客炉何暇煖,官酤(去)未能酲。
薄吹飘(此字点去)消春冻,新晹破晓晴。
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宁越门前路,归鞍驻石梁。
经典法帖宋·黄庭坚《云夫七弟帖》(高清版)
经典法帖宋·黄庭坚《云夫七弟帖》(高清版)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等。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
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
作品欣赏此帖多写家中琐事。
从帖中的出现的几个地点来看,可大致推测为黄庭坚贬谪巴蜀黔戎时期的作品。
帖中的“但老来极懒。
故稽缓如此耳。
”可看出作者当时的轻松释然。
▲ 宋·黄庭坚《云夫七弟帖》(32.6cm*65.4cm)云夫七弟:得书,知侍奉廿五叔母县君万福,开慰无量。
诸兄弟中有肯为众竭力治田园者乎?鳏居亦何能久堪,复议昏对否?寄示兄弟名字曲折,合族图,几为完书矣但欲为其中有才行者立小传,尚未就耳。
庞老《伤寒论》无日不在几案间。
亦时时择默识者传本与之。
此奇书也。
颇校正其差悮(误)矣。
但未下笔作序。
序成。
先送成都。
开大字板也。
后信可寄矣。
蕲州藏记亦不忘。
但老来极懒。
故稽缓如此耳。
寿安姑、东卿一月中俱不起。
闻之悲塞。
二子虽有水桤(碾)为生资。
子顾弟亦能周旋之乎。
窀穸之事。
计子顾必能尽力矣。
叔母不甚觉老否。
徐氏妹孀居如何。
调护令不爽耶。
无期相见。
千万为亲自爱。
十月十一日,兄庭坚报。
云夫七弟。
用笔颇为老辣,圆转流畅,沉静典雅。
三笔字考试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毛笔字水平测试内容及形式毛笔字水平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书法基础知识、书写基本技能、临摹和创作。
书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文房四宝、书法简史、书家常识、历代书法名家名作等。
书写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执笔、用笔、楷书、行书、隶书的书写技能,尤其是楷书书写技能。
临摹是对应试人基本功的检测。
要求应试人应准确了解所临写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用笔、结构特征。
临摹时突出一个“似”字,力争形似神似。
创作是对应试人创造能力的检测。
要求应试人应根据书写内容,在用笔、结体、章法上下功夫,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是水平。
毛笔字水平测试的形式毛笔字水平测试采用现场书写、闭卷答题的方式。
评分采用百分制,书法基础知识和书写基本技能知识占40%,临摹占30%,创作占30% 。
毛笔字基础知识一、基础书法常识1、书法是指以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为工具表情达意的一门艺术。
2、书法的发展简史: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4、五指执笔法:擫( yè,)、押、钩、格、抵,5、书法造字时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6、选笔原则:尖、健、圆、齐7、写字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肩平、腰直、足安8、五书体: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9、天下第一、二、三行书分别是:《兰亭序》(王羲之)《祭侄文稿》(颜真卿)《黄州寒食帖》(苏轼)10、圣书是指:能使自身得到休养的书11、我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出师颂》12、执笔原则:虚而宽13、墨色五种:浓、淡、干、枯、湿14、用笔的方法有:中锋和侧锋,藏锋和露锋,提和按,节奏,笔势15、清乾隆年间的“三希堂”所藏“三希”是指:《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中秋帖》(王献之)《伯远帖》(王珣)16、书法作品常见的副式有11种:尺牍、手卷、中堂、条幅、对联、斗方、横幅、册页、屏风、匾额和扇面17、书法临写和摹写各有的三种方法:临写:对临、背临、意临;摹写:双钩、单钩、满摹18、“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上的“初唐四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19、书法史上的书论有:秦李斯的,《论用笔》汉卫恒《四体书势》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提笔阵图后》《书论》五代隋智永《永字八法》唐欧阳询《三十六法》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议》《书信》《书断》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宋苏轼《论书》《东坡题跋》米芾《书史》姜夔《续书谱》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在此只列举了一部分为常考书论)二、常见书法家及其朝代、代表书体、代表作1、李斯——秦代——一篆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中国传统书画知识竞赛题库
中国传统书画知识竞赛题库1:书法的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2: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3: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1: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
2: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谁是“书法四大家”之
谁是“书法四大家”之作者:丁启阵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8年第19期宋代著名书法四大家的排名为“苏黄米蔡”,其中“苏黄米”分别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但“蔡”究竟是指蔡襄还是蔡京,却众说纷纭。
那么,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蔡”,究竟指的是谁呢?最早记载书法四大家的是元朝时南宋遗民王存。
王存在《跋蔡襄洮河石砚铭》墨迹中称蔡襄书法“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谓之为四家。
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纵笔为佳。
若君谟(即蔡襄)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
可见,最早的“宋四家”中的“蔡”指的是蔡襄,而非蔡京。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有人对此提出了疑问,质疑的主要依据有两条:一是“苏黄米蔡”四个姓氏的排列顺序;二是蔡襄、蔡京书法的优劣。
明代书画鉴赏家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
后人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耳。
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米芾字)后,其为京无疑矣。
京笔法姿媚,非君谟可比也。
”明代孙镀也说:“宋四大家其蔡是蔡京,今易以君谟,则前后辈倒置。
”(《书画跋》)清代著名学者杭世骏在《订讹类编续编》中也将“苏黄米蔡非蔡襄”作为“人讹”的一个事例。
此后,这两种说法各有追随者,争论不休。
主张蔡襄者,提出的较为有力的补充证据主要是宋代人对蔡襄书法的普遍推崇,如宋仁宗非常喜欢蔡襄的书法,曾下令让他书写自己撰写的《元舅陇西王碑文》,又曾经命令他书写《温成后父碑》。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说:“苏子美、蔡君谟皆翰墨之豪杰。
”欧阳修也曾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苏轼同样对蔡襄的书法艺术推崇备至:“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现代一般论者也说,蔡襄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卓然能自成一体。
此外,对于“苏黄米蔡”的排序问题,现代收藏大家曾在《宋四家书》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解释:“按次序应是蔡、苏、米、黄,普遍读为苏、黄、米、蔡,以阴阳平上去顺日,遂成习惯。
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
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苏东坡,北宋文豪、艺术家。
其散文、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创作赏析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
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苏东坡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
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
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创作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东坡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东坡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书法美术知识问答题
书法知识问答题1、书法的大概含义是什么?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简单地说,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2、已知最早的汉文字是什么?甲骨文3、篆书有哪几种?甲骨文、金文、小篆。
4、试举出晚期金文的代表作三件。
《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5、什么是八分?八分书在哪个时期普及?隶书称为八分书(西汉中晚期,保留篆书意味尚多的古隶逐渐向今隶演化发展,其典型特征是增加了波、磔(zhe)俯仰,字型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世称“八分书”。
)“八分书”在东汉最为普及。
(因为当时树碑立传盛行)6、试列举汉碑名作六件。
《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
7、章草与今草有什么不同?章草是隶书的草体,是将隶书写得草率,规矩简约。
字形扁平,有波笔。
今草即删去章草所带隶书的波磔,上下笔势连贯不断。
8、试述魏碑的概念和特点。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碑刻,字体在隶楷之间,以雄强恣肆、古拙朴茂为主,存有墓志、碑刻、摩崖、造像等多种形制,以楷书为代表,世称“魏体”、“魏碑”。
其特点是:点画峻利肯定、迅起急收、结体纵横欹斜、错落有致,多存篆隶遗意,古厚纯朴,与唐楷规矩方正迥异。
9、狂草在什么时候产生?它的代表人物是谁?唐朝(中唐);代表人物是张旭、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10、王義之为何时人?他的哪件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晋代(东晋)人,字逸少,官至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1、王献之小楷哪一件最著名?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
《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12、试列出“初唐四杰”和他们的代表作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薛稷—《信行禅师碑》13、试举出颜真卿的三件楷书作品。
《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14、试举出柳公权楷书、行书代表作各一件。
宋元明清四大家的书法风格比较
宋元明清四大家的书法风格比较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不衰。
而宋元明清四大家,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其风格和艺术成就更是堪称经典。
他们分别为:苏轼、黄庭坚、文征明、王羲之。
今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四位书法大家的风格和魅力。
苏轼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以“豪放”著称。
苏轼的书法风格奔放自由,自成一派。
他的书法作品在用笔和结构上都很有特色,能够表现出他的性格和风度。
苏轼笔画粗劲有力,潇洒自如,又兼有疾书和留白之气。
这种豪放的笔画,让苏轼的书法有了无限的韵味和个性。
黄庭坚黄庭坚是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南北书法合一”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书法以含蓄、淡泊、隐逸为特色。
黄庭坚笔下的文字有一种温润、婉约、含蓄、深沉的风格。
其字体优美,用笔认真,密度适中,错落有致,充满了优美的艺术意味。
黄庭坚的书法体现出了他对自然、生命和人类文化的热爱和崇敬。
文征明文征明是中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清逸”著称。
文征明笔下的文字简洁明快,充满了爽朗和清新的气息。
从他的书法中可以感受到他豁达开朗的心态和淡泊清高的性格。
文征明善于用笔斟酌用力,使得字体在密度和浓淡上表现得非常娴熟。
他的书法作品简练潇洒,富有生气和力量。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以“骨韵”著称,被后人称为“王羲之体”。
王羲之的字为旷达豁达、悠然自得,妙用气势和诗意,具有激荡人心的艺术魅力。
其字为结构简洁、用笔流畅,陈设端严、深邃玄妙,波澜壮阔,意境高远,气韵生动,凝聚了无数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情感。
总结四大家的书法风格各有千秋,各自独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豪放,黄庭坚的含蓄,文征明的清逸和王羲之的骨韵,这四种不同的风格,无不展示了书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通过比较四位大家的书法风格,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书法发展的历程和精髓。
无论是哪位书法大家,他们所呈现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将永远地传承下去。
苏轼的诗词介绍及主要成就
苏轼的诗词介绍及主要成就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苏轼的简介及诗词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354篇诗文轶闻:佛印(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北宋四大家书法风格
浅析北宋四大家书法风格10级广告本科六班欧岩石1007111521书法篆刻“北宋四家”在书法风格上共同特点: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由此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秉承欧阳修的理论主张,师法唐人,远溯二王,一方面追求前人的风度神韵,另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创造革新,开创了一种崇尚个人意趣的“尚意”书风,成为宋代书法显著的特征。
在行草书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
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的书法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黄庭坚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谈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中“蔡”的变迁
谈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中“蔡”的变迁任德果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四大名家“苏黄米蔡”,他们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
其中,蔡襄(公元1012~1067年),是宋书四大家中的长者,较苏轼大二十四岁,在他去世时米芾才是十二岁的孩子,按照我国尊老传统,无论如何也不该把这位长者排在第四位。
据史学家推断,原来这个“蔡”指的是北宋末年宰相蔡京。
蔡京(1047~1126),北宋名臣,字元常,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
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
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甚至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出面,带头反对。
后来神宗动摇,罢了王安石的官。
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
在反对派面前,这个兴化之子却无立锥之地,终被逐出京城。
由于高太后临朝听政,对变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权又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淳为相。
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
宋徽宗即位后,蔡京左迁尚书左臣右仆射。
其时,童贯奉徽宗之命收集书画古董,蔡京认为时机难得,于是对童贯极力奉承讨好,因此备受赏识,前后四任宰相,长达16年之久。
大观年间,拜太师。
政和二年(1112年),封鲁国公。
蔡京在任相期间,投机钻营,欺下媚上。
为了排斥异己,不择手段大肆罗列罪状。
首先是司马光,其他如文彦博、范祖禹、苏轼、苏辙、晁补之、黄庭坚、秦观等共309人被列为奸党,并刻石文德殿门。
又自书《元祐党籍碑》,颁令郡县皆刻石,大肆迫害与自己不同政见者。
他设应奉局和造作局,为满足皇帝的雅趣,大兴“花石纲”之役,到处采集名花异石,为运一块高达数丈的太湖石,动用役夫数千人,沿途不惜拆桥毁城,许多破产的商人自杀,农民累死道旁;建延福宫、艮岳,从全国运来数不清的奇花异石,大造七彩楼阁,山上放入珍禽异兽,皇帝大驾光临,成千上万的珍禽飞集左右,造成一种人间仙境。
北宋文坛四大家记忆口诀
北宋文坛四大家记忆口诀北宋文坛四大家,写诗文词尤佳。
苏轼号东坡居,文笔飘逸真自在。
欧阳修字永叔,春蚕到死丝方尽。
王安石名千里,新法易化推天下。
黄庭坚字千家,笔力深邃清奇佳。
北宋文坛的四大家,是指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这四个著名的文学家。
他们的作品写诗、文、词皆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深远,并被后人传颂不衰。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四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是中国文坛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诗、文、词等方面。
其中,最著名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东篱乐府》、《定风波》等诗篇,以及《赤壁赋》、《东坡志林》、《草堂诗余》等文集。
苏轼的文笔飘逸,真正做到了信手拈来、自如自在。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他的文学才华在唐宋八大家中位居第二,擅长文辞,写出了众多经典之作,如《醉翁亭记》、《秋声赋》、《尚书•大禹谟》等。
其中,《醉翁亭记》流传最广,被称为中国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千里、西江月。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著有《秋波诗话》、《江雪》、《滕王阁序》等经典文学作品,是古文运动中的佼佼者之一。
同时,他还开创了新法,改善了民生状况。
王安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千家,号拄杖居士。
黄庭坚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文笔深邃,清奇别致,深受后人推崇。
他的代表作有《寄黄几复书》、《题壁》等。
此外,他对书法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他在书法上的创造性成果,对后来的书法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上就是北宋文坛四大家的介绍。
他们各自的文学成就和贡献不可磨灭,影响深远。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后人提供了无穷的艺术和文化启示。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秦及秦以前1.篆书主要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三大类。
2.《石鼓文》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两汉1. “八分书”的特征是什么(增加了波磔zhe俯仰,字形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2.隶书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谨严规矩、典雅肃穆、雄浑粗拙、散逸纵横)3.文字学家把篆书向隶书的转换过程称作“隶变”,把隶书的定型称作“隶定”。
4.章草是汉代草书的主流,张芝被称为“草圣”。
5.《礼器碑》是汉代谨严规矩类隶书的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
2.草书可以分为小草、大草、狂草。
3. 今草书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世称“二王”。
4. “书圣”是指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5.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是《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鸭头丸帖》是其行书代表。
6. 《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集王字而成。
7.《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作品。
隋唐五代1. 初唐四大家是指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
2.《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作品。
4.颜真卿的代表做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而他的《祭侄秀明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5.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6.唐代狂草以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
7.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被称为唐代三大楷书家。
8. 楷书、草书两极的高峰,使唐代书法足以雄视千古。
9. 李北海即李邕,为唐代善行书者。
宋元时期1.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2.《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苏东坡的作品,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
3.米芾,人称“米南宫”、“米襄阳”,有《笤溪诗帖》《蜀素帖》等名行书。
4.宋徽宗赵佶所创“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