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_柳永《雨霖铃》课件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堂PPT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1736a6f1aff00bfd51e11.png)
18
11
象 征
离 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2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 期。
8
三、怎样理解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个 千古名句?
9
象 征
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10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11
象 征
离 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2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 期。
8
三、怎样理解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个 千古名句?
9
象 征
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10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d7c1b3c1ec5da50e270f1.png)
舍、孤独寂寞的惆怅。(. 1分)
10
.
11
(4)、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是古今俊语,你同意吗?为什么?
(5分)同意。 (观点1分)
本句运用了想象手法,想象酒醒后所见之景;运 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根据自己的离愁选择了杨柳、 岸、晓风、残月四种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副画 面;又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词一景;
烟波、暮霭、楚天
因情设景
离别后
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虚写 虚写
小结:实写的是面临分别时心里的依依不舍与苦楚,
虚写的是想到分别后千里的行程将一个人度过,年复
一年不能再见面的悲凉。虚实结合更加突出分别时的
.
15
不舍和难过。
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1、
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
13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分这一句动用了想象寓情于景的手法词人想象离别后进入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惆怅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
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
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
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
梦寒.
4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雨霖铃优秀课件ppt.ppt
![雨霖铃优秀课件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96a1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e.png)
1、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 2、人物活动:
①今宵酒醒何处 ②良辰好景、千种风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
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伤离别”
共同感受 触景生情
普遍情感
主旨
进一层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离别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
别离诗的思想感情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 为以下几方面:
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情态
感情深挚
“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
白描
勾画图景,传递感情。
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景——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 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 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 白。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 像的景物,是虚写。
分析炼字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 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 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骤雨
雨给人以悲凉清冷之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寒”点出节令(深秋),显 出凄清,渲染气氛;
“晚”点出时间,恰又唤起 “美人迟暮”的感慨;
“雨”点出天气,暗合下文的 送别之“泪”。
宵 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aea6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d.png)
表现力。
咬字清晰
保持清晰的咬字,使听 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
含义。
演绎方式
01
02
03
04
情感投入
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 中,以情带声,感染听众。
肢体语言
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 情,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声音变化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手法,如 轻声、重声、滑音等,丰富歌
曲的演绎效果。
艺术处理
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对歌 曲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使其
互动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参 与度。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促 进其全面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
情感表达
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将歌曲 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产
生共鸣。
舞台魅力
展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吸引 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歌曲的感 染力。
互动与交流
与听众进行适当的互动和交流 ,增强现场氛围和观众参与感 。
自信与从容
展现出自信和从容的态度,使 自己的演绎更加自如和自然。
柳永的创作风格独特,他的词多写离别之情、羁旅之思和市井生活,语言通俗易懂 ,意境深远。他的创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雨霖铃》的词意解析
词的上片解析
01
02
03
寒蝉凄切
寒蝉在凄凉地鸣叫,声音 听起来很悲伤。这句描写 了离别的氛围,为整首词 奠定了情感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
在都城门外设帐饮酒,情 绪低落,没有心情。这句 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表 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咬字清晰
保持清晰的咬字,使听 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
含义。
演绎方式
01
02
03
04
情感投入
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 中,以情带声,感染听众。
肢体语言
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 情,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声音变化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手法,如 轻声、重声、滑音等,丰富歌
曲的演绎效果。
艺术处理
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对歌 曲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使其
互动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参 与度。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促 进其全面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
情感表达
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将歌曲 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产
生共鸣。
舞台魅力
展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吸引 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歌曲的感 染力。
互动与交流
与听众进行适当的互动和交流 ,增强现场氛围和观众参与感 。
自信与从容
展现出自信和从容的态度,使 自己的演绎更加自如和自然。
柳永的创作风格独特,他的词多写离别之情、羁旅之思和市井生活,语言通俗易懂 ,意境深远。他的创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雨霖铃》的词意解析
词的上片解析
01
02
03
寒蝉凄切
寒蝉在凄凉地鸣叫,声音 听起来很悲伤。这句描写 了离别的氛围,为整首词 奠定了情感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
在都城门外设帐饮酒,情 绪低落,没有心情。这句 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表 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雨霖铃柳永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雨霖铃柳永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edf2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e.png)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悲凉心境。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 婉动人的别离情景,抒发了难舍难分的感情。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读准字音,不可读错 一字,不可增减一字。
2.停顿科学,重音、拖 音合理。
3.准确把握全词的感情 基调,注 意语速和语调。
4.做到眼中有景,心中 有情。
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 阔。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你是如何知道的? 2.说说作者是通过那些意象来传情的?选取这些意 象有何作用?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醒
酒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 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 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 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 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 婉动人的别离情景,抒发了难舍难分的感情。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读准字音,不可读错 一字,不可增减一字。
2.停顿科学,重音、拖 音合理。
3.准确把握全词的感情 基调,注 意语速和语调。
4.做到眼中有景,心中 有情。
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 阔。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你是如何知道的? 2.说说作者是通过那些意象来传情的?选取这些意 象有何作用?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醒
酒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 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 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 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 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件
![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0ec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0.png)
建议提升课件的视觉效果和排 版设计,使用更加美观、大方 的字体和配色方案,以提升学 生的学习体验。
05
教学效果与影响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01
02
03
课件设计精美
通过精美的课件设计,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 们对《雨霖铃》这首词的 学习兴趣。
互动环节丰富
课件中设置多种互动环节 ,如问答、选择题等,让 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 的乐趣。
情境创设生动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出 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词意,增强 学习体验。
增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深入解析词意
课件对《雨霖铃》的词意 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 理解词人的情感和意境,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对比阅读拓展
通过对比阅读其他诗词, 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柳永的 文学风格和特点,拓展文 学视野。
课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掌握柳永《雨霖铃》的词意、意境和 情感。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传承意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
课件特色与创新
特色
课件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柳 永《雨霖铃》的词境和情感。
创新
课件采用互动式设计,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课件还设计了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进 度和能力,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难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课堂互动,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 果。
案例分析法
老师选取了《雨霖铃》中的经典名句,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 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 点。
柳永雨霖铃获奖课件
![柳永雨霖铃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ff74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5.png)
合作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 “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 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旳 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实相生 借景抒 情
实写
词中描写旳景物
意象
意境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 凉
烟波、暮霭、楚天 沧茫落寞
虚写
上片 下片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诵读感知
1: 词人分别旳时间、地点是什么?为 何这么写? 2 :词人写了几种场面?用简洁旳语 言概括上下阕旳内容。 3 :词人分别时是怎样旳心情?渲染了 一种怎样旳气氛?
“良辰好景虚设”为何?
“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犹如 “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中包括着怎样旳感情?
“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 说。“清秋节”之实景能够随时令之推 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旳实情却是 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 上片,更能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包括旳深 情。这就到达了虚实相济旳效果。
• 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 虚半实。
名句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旳人最难过旳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 萧瑟冷落旳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抒情方式和前面不同,此处直接抒情,又引入景物, 激发情感,到达完美旳情景交融效果。又上片旳 抒情铺垫,到此处很自然旳暴发,即不落痕迹旳 转入下片,又使情感提升。
词旳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高中语文《雨霖铃》PPT课件33张
![高中语文《雨霖铃》PPT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e22782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 时作。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 一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 作了一首《醉蓬莱》,其中“此际宸游,凤辇 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 到不快,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 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 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 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 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 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寒蝉 时令 “孟秋之月,寒蝉鸣。” 长亭 送别之地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骤雨初歇 离别的天气
典型意象,营造凄凉的氛围
品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注释: [寒蝉]秋天的蝉,叫声微弱,然人倍感凄凉。 [长亭]古人送别之地
何时?何地?何音?
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停,秋蝉微弱地悲鸣,我们 正在长亭边。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 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 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 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来, 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 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 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 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 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 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 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寒蝉 时令 “孟秋之月,寒蝉鸣。” 长亭 送别之地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骤雨初歇 离别的天气
典型意象,营造凄凉的氛围
品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注释: [寒蝉]秋天的蝉,叫声微弱,然人倍感凄凉。 [长亭]古人送别之地
何时?何地?何音?
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停,秋蝉微弱地悲鸣,我们 正在长亭边。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 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 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 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来, 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 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 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 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 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 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 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件
![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263e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a.png)
《雨霖铃》中的技巧运用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寒蝉、长亭、骤雨等景 物,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表达离
别的哀伤。
虚实结合
在描写离别场景时,既有现实的描 绘,又有对未来的想象和虚构。
用典自然
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如“都门 帐饮”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典故 。
韵律、平仄和押韵探讨
韵律和谐
整首词在韵律上和谐优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雨霖铃》中的文化元素
1 2 3
离别之情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经典词 作,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 深切感受。
意象运用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寒蝉凄切”、“长 亭晚”、“骤雨初歇”等,营造出一种凄凉、哀 怨的氛围。
情感共鸣
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能够引 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慨,体现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 的传统美德。
意义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凄凉的秋 景来烘托和暗示离别的伤感和痛苦,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限惆怅和对恋人的深 切怀念。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02 诗词内容赏析
全文朗读与录音
01
提供标准的全文朗读录音,帮助 学生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语调。
02
一等奖柳永《雨霖铃》课件
目录
• 引言 • 诗词内容赏析 • 诗词风格与技巧分析 •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诗词鉴赏与创作实践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 国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 美能力。
目的
通过介绍柳永的生平、创作背景 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雨霖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色,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雨霖铃》(寒蝉凄切)PPT课件
![《雨霖铃》(寒蝉凄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9706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c.png)
心灵寄托
将个体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 形成内心寄托的表达方式。
篇章段落解析
1
第一至第四首
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游子思
第五至第七首
2
乡之情。
游子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和对世俗纷 扰的厌倦。
名家点评和影响力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中评价《雨霖铃》"情与景交融,虽无丝竹之乐,而毫无可乐而进可悲者矣。"
陈季常
《雨霖铃》(寒蝉凄 切)PPT课件
凌霄芝麓,宜其秀也。
作者简介
柳永
明代文学家,才情出众,擅 长诗词曲赋,代表作《雨霖 铃》成为千古绝唱。
生平
生于公元1574年,卒于公元 1623年,辗转于浮沉,一生 辛酸苦楚。
文学成就
柳永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雨霖铃》的背景和起源
《雨霖铃》是柳永创作于明代的一首抒发离散之思的词作,以歌咏思乡、告 别离愁的方式表达了人们游子心中的乡愁情结勾勒出七首, 每首句数五言,并且全詩行满十句。
2 风格特点
激昂豪放的情感,质朴简洁的语言,以及平 淡中流露出的深情,成为柳永作品的显著标 志。
诗意解读和主题分析
乡愁
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离 别之情。
离散之思
反映了游子失去家园的痛苦以 及对归隐山林生活的憧憬。
将《雨霖铃》列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作,并称赞其"节俭淋漓,柔婉词美,意境深远。"
影响力
《雨霖铃》作为柳永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广为流传,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结论和要点
1 《雨霖铃》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情感,也流传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雨霖铃优秀完整课件PPT
![雨霖铃优秀完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9c55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诗词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 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 婉约美。
拓展延伸之一:奉旨填词柳三变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 不恣狂?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清 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 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 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寒蝉 长亭 骤雨(实)
融离
别 离别场面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情 入
难 景
此去行程烟波 暮霭 楚天(虚)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 、杨柳、晓风、月影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 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集中 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 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呢?
典型意象: 酒、柳、月、风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 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 缕缕离愁。
《雨霖铃》优秀课件(上课)
![《雨霖铃》优秀课件(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b64556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 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 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雨霖铃》是柳永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下,与情人话别之作,作于明 道元年(1032)屯田员外郎离任时 。
象征
这些意象在诗词中具有象征意义,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象征离 别,“晓风”象征清晨的凉意,“残月”则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和孤寂。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情感表达
在《雨霖铃》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离别的痛苦 、不舍和无尽的思念。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 绘出离别时的不舍和痛苦。
教学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方 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 学生和教师。
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和效果。
05
雨霖铃的课堂互动
课堂提问和回答
有效沟通
在《雨霖铃》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雨霖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 在其用词的精妙上。该词用词简 练,却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离别的 场景和人物的情感。
同时,该词的语言还具有音乐性 ,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 享受。
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详细描述
《雨霖铃》的主题为离别之情, 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人物的情 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 慨。
该词的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 绘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充 满情感和诗意的离别世界。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词中所表达 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热爱。
《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雨霖铃》是柳永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下,与情人话别之作,作于明 道元年(1032)屯田员外郎离任时 。
象征
这些意象在诗词中具有象征意义,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象征离 别,“晓风”象征清晨的凉意,“残月”则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和孤寂。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情感表达
在《雨霖铃》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离别的痛苦 、不舍和无尽的思念。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 绘出离别时的不舍和痛苦。
教学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方 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 学生和教师。
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和效果。
05
雨霖铃的课堂互动
课堂提问和回答
有效沟通
在《雨霖铃》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雨霖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 在其用词的精妙上。该词用词简 练,却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离别的 场景和人物的情感。
同时,该词的语言还具有音乐性 ,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 享受。
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详细描述
《雨霖铃》的主题为离别之情, 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人物的情 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 慨。
该词的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 绘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充 满情感和诗意的离别世界。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词中所表达 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热爱。
柳永《雨霖铃》公开课-优秀63107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柳永《雨霖铃》公开课-优秀63107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eacf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自古以来多情旳人最难过旳是离别,更何 况又逢这冷落凄凉旳秋天,这离愁哪能经 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 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旳晨风和黎明旳残 月了。这一去终年相别,(相爱旳人不在 一起,)我料想虽然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犹如虚设。就纵然有满腹旳情意,又再 同谁去诉说呢?
五、整体感知
酒醒
愁来
酒醒
愁来
八、总结写作特点: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1.景语
寒蝉、长亭晚 离别前
骤雨歇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
烟波暮霭 晓风残月
2.情语
离别时 都门帐饮 执手相看
别后去向 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景
情事
情态
词旳意境 缠绵凄恻 凄凉凄清
清秋伤别 离别后 良辰好景
点旨 别后生活
虚实结合
词旳上片写离别时旳情景;(实写) 词旳下片写离别后旳设想。(虚写) 抒发了词人浓重旳离愁别绪。
有关离愁: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柳永
雨 霖 铃
学习目的
了解柳永及其词作旳特点和创作风 格。
体会诗歌旳感情,并把握其意境。
提问:词旳下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 有着怎样旳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旳感情?
下片:想象离别后旳设想。(虚写) 景语---杨柳岸 晓风 残月(冷清孤寂) 情语---良辰好景虚设(郁闷 ) 千种风情无人说 (愁思难
断)
七、合作探究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一种“竟”字,强调了作者什么样旳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应用
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 《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 诗呢?试试看吧!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课堂小结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合作探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一个“竟”字,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把“执手”换成“牵手”或“握手”好吗?为什么? ◎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其实有千言万语。 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 出话来。你能试着代他说两句吗?请展开想象写一 写,和大家分享。
忆柳永 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怀念柳七郎。
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 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 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 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300 字的鉴标
◎
品鉴意象
◎
体味情感
整体感知
问题:词中哪句 话集中表现了作 者和恋人离别的 心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整体感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 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合作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酒”无味, “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 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 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
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如果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 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