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业余体校的调查和研究
对业余体校面临挑战的研究分析
1 . 坚持 联 合 办学 , 拓 宽 学生 成 才之 路 。对 于 业余 体校 办学 工作而言 , 在 现行 条件 下必 须 坚 持走 联 合 办 学 之 路 , 通 过 这 样
的 方式 为学 生 拓 宽 成 长 成 才 的 路径 。 一方 面 , 业 余 体 校 建设 应 当 与上 级 高 等 院校 。尤 其 是 体 育 专 业 的 高等 院校 联 办 合 办 或 增 加学 历 教 育 . 提升业余体校办学层次 。 将 其 与高 等教 育 紧 密 结 合起 来 , 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路径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 为将 来 的综 合 发 展 奠 定 良好 基 础 。 另一方面 . 业 余 体 校 应 当 积 极 注 重 自身 的升 格 , 有条件的应当升格为大专以上层次 . 不 具 备 条 件 的 也 应 当与 中专 校 、 中学 挂 靠 起 来 , 强 化 文 化 课 的教 学 , 为 以 后 参 加 升 学 考 试 奠 定 良好 基 础 ,只有 通 过 这 样 的方 式 拓 宽 运 动 员未 来 的升 学 培 养 途 径 ,才 能有 效 增 强业 余 体 校招 生 的 吸 引力 . 将 更 多 的 优 秀 运动 人 才 招 纳 进 来 。 2 . 坚持 体 教 结 合 , 培 养 综 合 优 质 人 才 。体 育 部 门应 当 和 教 育 部 门共 同着 手 有 效 推 进 体 教 结 合 工 作 ,将 学生 的体 育 专 业 训 练 与文 化 课 教 学 结 合 起 来 。 在 教 学 时 间 方 面予 以 明确 界 定 , 设 定相 应 的标 准 , 配备高素质的文化课教师 , 以 克 服业 余 体 校 文 化课 教 学 薄 弱 的弊 端 。 同 时要 强 化 业 余 体 校 综 合 教 学 与 其 他 同等 层 次 学 校 的联 系 , 强化教学研究 。 发 挥 重点 中学 帮 带 作 用, 将强化体育专业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 以 实现 二 者 齐 驱 并 驾 的 综 合效 果 。 只 有坚 持教 体 结 合 , 才 能 适 应 青 少 年 运 动 员 未 来 发 展 多 元 化 的特 点 ,让 专 业 发 展 独木 桥 之 外 的广 大 学 生 有 一 条 通 往 自身成 长 发 展 的 康 庄 大 道 。 3 . 坚持 改 革创 新 , 完善 竞 赛 管 理 体 制 。 当前 , 针 对 单 项 竞 赛 方 面 的过 早 训 练 是 业 余 体 校 拔 苗 助 长 的 主要 形 式 .对 此 应 当强 化 考 核 管 理 方 面 的改 革 .在 比赛 中 除 了考 核 单 项 比赛 的 成绩之外 , 还 可 以增 加形 态 、 技能和身体等方 面的素质测试 内 容, 通 过 量 化考 核 的 方 式 将 其 纳 入 整 体 考 核 , 避 免 业 余 体 校 在 日常教 学 训 练 中一 味 地 追 求专 项 成 绩 。 要 着 眼 于未 来 , 着 眼 于 长 远 的体 育 事 业 发 展 , 有效开展综合培养工作 , 通 过 竞 赛 管 理 体 制 的变 化 为 业 余 体 校 培 养 模 式 的完 善 与提 高发 挥 纠偏 和 促 进作用 。 4 . 坚持 内强 素 质 , 打 造 优 质 教 练 团队 。 打 造 优 质 教 练 团 队 可 以 为 业 余 体 校 教 学 工 作 提 升 奠 定 良好 基 础 . 一 方 面 要 强 化 在职教 练的综合培训 , 强 化 体 育 专 业 技 能 训 练 和 教 学 改 革 等 方面的培训 , 提 高 教 练 队 伍 整 体 履 职 能 力 。学 校 应 当在 条 件 许 可 的情 况 下 . 积 极 提 供 条 件 鼓 励 广 大 教 练 走 出 去 开 展 各 种 学 术 交 流 , 同 时 要 将 优 秀 的 人 才 与 专 家 请 进 学 校 开 办 讲 座 。另 一 方 面 要 在 教 练 队 伍 新 鲜 血 液 补 充 方 面 严 把 人 口 , 改 变 单 一 的来 源 渠 道 , 将优秀 的退役 运动 员 、 体 育 院 校 优 秀 毕 业 生等人 才引进来 . 并建立考 核招 聘准 入制度 . 有 效 提 高 综 合 素养。 5 . 坚持 多元 办 学 , 丰 富 办 学 资金 来 源 。业 余 体 校 除 了要 积 极 向政 府 申请 办 学 资 金 扶 持 之 外 , 还要多渠道利用资源 , 发 挥 自身 的造 血 功 能 。 一 方 面 要 积 极 开 拓 体育 产 业 资源 , 运 用 自身 的 技术 、 人力 等方面优势 , 与相关机 构开办特 长训练 、 专 业 指 导 等 方 面 的培 训 活 动 , 获 得 一 定 的 资 金来 源 。 另 一 方 面要 利 用 业 余 体 校 自身 的 固定 资 产 进 行 开 发 , 通过 开办实体 、 出租 、 有 偿使用等方式筹集资金 . 投 入 教 学 训 练 工作 中 。 综上所述 , 针对 当前 业 余 体 校 发 展 面 临 的 困 境 , 应 当通 过 挖 掘 自身 潜 力 的 方 式 提 高 办 学 质 量 , 使 自身 的 发 展 适 应 社 会 , 更 好 地 为 体 育 事 业 发 展 打好 基 础 。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体校专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体校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体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体校学生和家长进行,旨在了解他们对体校的认知和评价;访谈主要针对体校教练和管理者进行,旨在了解他们对体校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3.1 体校学生和家长对体校的认知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知,体校学生和家长对体校的认可度较高,认为体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出色的运动员。
学生们普遍认为体校的训练内容科学合理,让他们更加健康强壮;家长们认为体校的培训有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2 体校教练和管理者对体校发展的看法和建议根据访谈结果得知,体校教练和管理者普遍认为体校在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他们也指出了体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练队伍专业素质不高、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提高教练的专业素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等。
四、调研结论4.1 体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作用明显。
4.2 体校在训练内容和方法上仍需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3 体校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学生学业负担增大、竞争压力等因素,需要适时调整和解决。
五、调研建议5.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5.2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
5.3 完善体校的设施设备,创造更好的训练和学习环境。
5.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家庭、学校和体校的共同育人模式。
六、调研反思本次调研的样本数量不够充分,可能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下次调研可以考虑扩大样本数量和范围,提高调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参考文献[1]郝伟.我国体育学培养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7,38(1):46-49.[2]李阳.职业体校并轨背景下的课程发展策略研究[J].重庆体育学院学报,2017,31(2):31-36.。
调研体校报告
调研体校报告调研体校报告一、引言体校是一所专门培养体育人才的学校,其培训课程包括体育项目的基本功训练、技术训练、竞赛训练等。
体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并为他们提供了进入专业体育领域的机会。
为了深入了解体校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效果,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体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体校的培训效果等方面。
三、调研方法1. 采访:以体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了解他们对体校的评价和感受。
2. 实地观察:参加体校的上课活动,并观察教室和训练场地的设施情况。
3. 资料收集:查阅体校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教学成果等相关资料。
四、调研结果1. 培训课程设置:根据调研结果,体校的培训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包括基本功训练、技术训练、竞赛训练等。
课程设置合理,内容全面,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 教学环境:体校教学环境较为优越,课程设施齐全,教室、训练场地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条件。
3. 师资力量:体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教师专业素质较高、经验丰富,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体育潜力。
4. 学生的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体校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较大的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及竞技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5. 培训效果:通过对学生的采访和观察,我们发现体校的培训效果显著,很多学生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也有一部分学生成功进入了专业体育队伍。
五、问题与建议经过调研,虽然体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一些非专业项目的学生来说,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训练;其次,体校的培训费用相对较高,给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我们建议体校应该进一步增加非专业项目的培训内容,提供更多选择给学生;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个有潜力的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体育培训。
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我国业余体校是指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锻炼和培养的体育组织,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业余体校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如缺乏专业化管理、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设备条件差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策略进行解决。
需要加强业余体校的组织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人员方面,要严格选拔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
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给予优秀管理者合理的奖励,同时加强对业余体校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加强业余体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体育教练员、运动员等专业人才,提高业余体校的教学质量。
还要加强对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还要加强业余体校的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为业余体校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要改善业余体校的设施设备条件。
可以通过投入资金,改善和扩建业余体校的场馆设施,提供更好的锻炼和培训条件。
还可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场地和设备资源,提高业余体校的利用率和效益。
要加强对业余体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媒体宣传、社区推广等,提高业余体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还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开展体育活动,加大对业余体校的支持力度,并在学校中进行宣传,增加学生参与的意愿。
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存在一些困境,但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改善和宣传推广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业余体校的健康发展,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和培养的机会。
泉州市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研究与分析
泉州市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研究与分析摘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教练员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业余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措施。
积极开展课余运动训练,能造就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批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从而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
关键词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随机抽取安溪县10所中学共100名中学生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2.1 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是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主体,一切针对运动训练的计划设计和方案制定,都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加以改造,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智能和心理能力,最后通过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创造出运动成绩而予以实施,并在其中得到检验、因此,对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运动员参加田径课余训练动机的调查分析表1 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情况 N =92在对安溪县10所中学的100名田径运动员进行调查,由表1可得知,他们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徘在第一位的是有利于升学,第二位的是自己喜欢田径运动,第三位是为了使身体更健康,为学校争光和发挥自身田径才能并列在第四位。
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从总体情况看,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动机与国家开展课余训练的导向有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练员对运动队正确管理,教练员对运动员正确引导,端正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
2.1.2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表2 运动员学习情况调查表N=92由表2可以看出,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成绩良好和优秀的仅仅占到调查人数的4.35%,学习成绩中等的才达到17.39%,学习成绩稍差和很差的则达到了58.69%,学习成绩的整体情况势必会影响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整体素质。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视,体育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
体校作为专门培养体育运动员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机构,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体校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和受众群体特点,以及体校对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提高普通人的身体素质的作用。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有效问卷。
另外,还对10家体校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其运营模式和培养成效。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体校的类型和发展现状根据调研结果,体校的类型主要有专业体校和普通体校两种。
专业体校主要面向有成为职业运动员潜力的学生,主要培养项目包括游泳、足球、篮球等;普通体校主要面向普通人群,主要提供健身、增强体质等项目。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专业体校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偏少,普通体校在城市地区较为常见。
2. 体校的运营模式调研结果显示,体校的运营模式主要有学费收费和赞助收费两种。
学费收费模式是指学员按照一定学费参加体校培训;赞助收费模式是指体校寻求企业或品牌的赞助,为学员提供免费或减免费用的培训。
调研结果显示,赞助收费模式在专业体校中较为常见,学费收费模式在普通体校中较为常见。
3. 体校的受众群体特点根据调研结果,体校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龄段为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其中,专业体校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有成为职业运动员潜力的学生,普通体校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家长为了提高子女身体素质而选择的。
另外,调研还显示,女性学员在普通体校中占比较高,男性学员在专业体校中占比较高。
四、体校的作用和影响调研结果显示,体校对于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提高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体校通过专业的教练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员提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对于有成为职业运动员潜力的学生来说,体校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化的培训环境和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体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帮助他们改善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体校调研报告
体校调研报告体校调研报告一、引言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体校作为一种专门提供体育训练的机构,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体校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包括参与体校的人数、性别、年龄分布等;其次,我们也邀请了几位体校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体校发展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研结果1. 体校的发展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参与体校的人数逐年增长,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增长十分明显。
大部分参与者是男性,女性参与者占比相对较少。
参与体校的主要目的是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育技能。
2. 体校的运作模式体校采用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体育专业教育和体育才能培养两个方面。
在体育专业教育方面,体校提供专业的体育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进行教学,包括游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项目。
在体育才能培养方面,体校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为其未来参与比赛和升学提供支持。
3. 体校的优势和问题体校的优势在于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服务,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和竞技能力的需求。
此外,体校还能起到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拓展视野和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的作用。
然而,体校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体校的费用相对较高,这使得一些家庭无法负担得起。
其次,一些体校缺乏专业化的教练员和设备,导致培养效果欠佳。
最后,体校的管理和运营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更加注重改善。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体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
其次,体校应该加大对女性参与者的吸引力,提供更多适合女性的体育项目和专门化的培训。
最后,体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培训设施和器材。
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陈明泉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3期摘要:田径运动的训练是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田径运动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取得成绩,这些所受到地影响因素很多。
良好的训练内容和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业余体校田径训练一、业余体校训练的必要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竞技体育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并促进我省县级青少年训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深入学习并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全省县级体育青少年训练发展的现状,夯实安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扩大竞技体育底盘,真正把青少年训练工作纳入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1]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将逐渐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
同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有许多共同的方面。
首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其他运动训练一样,主要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在训练项目、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其次,为了使运动员能承受体育竞赛时的极限运动负荷和心理适应能力,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以及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再次,参加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即使是接受相同的训练内容,他们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训练要求、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都要做到区别对待。
对县级业余体校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县级业余体校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作者:郑弋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第05期业余体校是县级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生力军。
但随着体育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转轨、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基层业余体校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以祁阳县为例,就县级业余体校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粗浅分析和探讨。
一、祁阳县业余体校发展现状目前,该县业余体校的发展令人担忧。
从训练形式看,该县业余训练工作多数只制订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
训练形式主要以“走训”为主,这种训练形式主要缺点是学习、训练不集中,运动员不仅要面对学校的高压学习,而且要适应业余体校的强化训练,学习与训练无法有效结合起来。
从教练员队伍情况看,该县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力量不足且呈老龄化趋势,全县业余体校教练员只有6人,其中40岁以上4人,其余2人已50岁以上。
从训练项目看,该县优势项目呈逐年萎缩的趋势。
跆拳道、游泳、田径等项目一直是该县传统优势项目,曾在省、市赫赫有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尤其田径项目曾是全省的“重点班”,在2006年的省“十运会”上荣获3枚金牌,而去年的全省青少年田径比赛中,该县只获得一块银牌。
从训练场地建设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目前,全县能开展田径训练的场馆只有陶铸体育馆,它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少,仅能基本满足田径训练,其他训练项目根本无法开展。
而建于祁阳二中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建成后一直搁置,现只用来出租搞经营性体育项目,没有较好发挥体育训练的作用。
二、对县级业余体校发展现状的原因剖析(一)机制不全。
“体教结合”训练模式难以落实到位,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主要由体育部门来承担,大多数学校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难以形成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只注重学校成绩,对体育训练重视不够,抓而不实,抓而不紧。
受编制限制,广大农村包括乡镇一级政府没有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如祁阳县体育局从1999年后编制控制在20人左右,至今既不能增加编制人数,又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进入,无法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和优秀师资,直接影响了新项目的开展、训练和教学成绩的提高。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
体校专题调研报告一、引言体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对于青少年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体校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其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体校体制提供参考。
二、背景和目的体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员的职责。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体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选拔的不公、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本调研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体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体校的运作机制和现有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体校的分类和特点根据体校的性质和目标,我们将其分为专业体校和校园体校两种。
专业体校以培养优秀运动员为主要目标,学生通常需要放弃学业,专门从事体育训练。
校园体校则是在普通学校的基础上设立的体育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内接受专业的体育指导。
体校的特点在于突出体育训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教育。
体校通常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优秀的训练设施和先进的训练理念。
五、体校的作用和问题5.1 体校的作用体校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体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并为他们的体育发展创造条件。
5.2 体校存在的问题虽然体校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体校的人才选拔存在不公平现象,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被排除在外。
此外,一些体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资源。
另外,一些体校注重训练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六、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给每个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2.提高体校教练的素质,加强他们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3.加强体校与学校的合作,推动校园体校的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程。
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研报告.doc
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研报告一、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一)、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1、体育场地不足。
调查显示,有70%的学校体育场地未达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校标准》,甚至有少数学校基本上就没有运动场或者活动场所,有些学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简易的运动场所,导致很多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开课时数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几个年级开设体育课,象征性的表示学校开设了体育课。
2、体育器材短缺。
根据调查,有3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二)、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1、专业教师短缺。
从调查情况看,有近40%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10%的学校无专业体育教师,现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37%。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
调查显示,有73%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有38%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师学历要求。
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3、师资培训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未能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致使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
这是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1、少数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认为农村孩子身体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开不开体育课无所谓。
而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没把体育工作放到应有位置来看待。
对巴彦县少年业余田径训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员的现状 。使县级少年业余 田径训练改变 旧的训练模式 , 适
应 社会 不 断改 革 , 断 深 入 发 展 的形 势 , 正 地 成 为 培 养 少 不 真 年 田径 运 动后 备 人 材 的 基地 。
3 2 巴彦 县 少年 运 动 员 机 能 现 状 .
3 2 1 在 巴彦 县 3 2名 少 年 运 动 员 的 心 电 图 检 查 中 , 常 .. 0 正
jno a ka d f l a igp ee t i ai n h xs n e ak ;A d poo e o s u t;F rp r e c n u ir rc n e t i n r n s u t n a d tee i e c s n rp s c nt c t i d rn s t o t s d r s o at s o - i
肺活量 、 血压 、 光反应 ( 采用 红光信 号起动 , 指按键 制 手
动法 , 以数 字 显 示 的 毫秒 计 时表 计 时 , 连测 5次 , 中 间值 ) 取 , 握 力 、 力 , 力 , 跳 、 电 图 、 龄 。测 得 的全 部 数 据 都 经 背 腿 纵 心 骨
过 两次 以上 校 对 。
c r e e me. en d sn
Ke r s u i rs ae—t a k a d fed tan n ;P e e t i ain; ay i y wo d :J n o p r i t c n l ri g r s n t t me r i i s u o An ss l
县业余体校情况汇报
县业余体校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业余体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总结业余体校的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情况汇报。
首先,业余体校的基本情况。
我县业余体校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积约200亩,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和完善的设施设备。
业余体校的宗旨是普及全民健身,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业余体校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多个项目,拥有近千名学员。
其次,业余体校的教学情况。
业余体校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专业技能。
教练团队严格按照国家体育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业余体校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再次,业余体校的比赛情况。
业余体校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校内比赛中,学员们积极参与,比赛氛围热烈,取得了多项冠军和奖项。
同时,业余体校还组织学员参加外部比赛,锻炼学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提高学员的比赛水平和综合能力。
最后,业余体校的发展规划。
未来,业余体校将继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高教练团队的专业水平,扩大招生规模,丰富体育项目,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和训练机会。
同时,业余体校还将积极开展与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促进业余体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县业余体校在全县体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希望在全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业余体校能够不断壮大,为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业余体校训练及评估现状的研究
我 国业余体 校训练 及评 估现 状的研 究
Re e r h o r e tCo dto fAm ae rS o t c o lTr i i g i i a s a c n Cu r n n ii n o tu p rsS h o an n n Ch n
中图分 类号 :8 8 G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5— 2 6 2 1 )一 0 7— O0— 10 0 5 (0 1 00 09 3
业余体校训练从开始到现在 的半个世纪里 , 已经形成了一 开展慢慢兴起。尤其是《 奥运争光计划》 颁布 以及改革开放 的 益。因此评估结果 就成 为实行项 目布置 、 入分配 、 投 提升投 入
史悦红
S e— h n HIYu — o g
摘
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 文献查询法, 对相 关文献总结和分析 , 出我 国业余体校 的评估 呈现 出: 得 业余体校
为我 国业余体校评估体 , 需要加 大改革的步伐 和力 度; 但是我国业余体校也创 办一些新的模式 , 为我 国业余训练带来了新的生机 。 关键词 : 业余体校 ; 评估 ; 现状 ; 对策
基地 > 定条件》 认 在全 国范围 内开展 ; 广东省 体育类重点 中 《 等职业学校评估 》 则在广 东省范 围内实施 。按照评 估对象 的
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
123 比较 分 析 法 ..
将各级评估体系 进行 比 , 较 并结合业余训练理论进行分析。
对江苏省如皋市业余体校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队省体 校的 队员微 乎其 微 。学 习 成 绩差 , 高 中又 没有 衔接 , 升 而且 高 中的门槛 又 比较 高 ,这 些 队员 虽 然 在 省 市 比赛 中 都 取 得 些 成 绩 , 是到升学时还是入学无 门。 但 3 运 动员学 习成 绩差 就导致 、
对江苏省如皋市业余体校 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口王宏兵
一
办 要
形
成体 育传统 校 ( 普通 中小学 ) ——
—
县( ) 市 少体校 ( 集 中或三集 中 ) 两 市 级 体 育 运 动 学 校
—
、
提 出 问题 :
少年业余体校承载着培养优 秀体 育后 备人 才 ,实 现 “ 运争 奥
~
结 合 ”培 养人 才的思想 贯 穿到 竞 赛:作 中去 。 [ 通过有 目的 、 l 有计划 地组织体 育竞赛 , 设立 各种奖 项 ,
如伯乐奖 和输 送奖 ,并可通 过增 计 输送分 : 子分 、 苗分 等特殊 尖 优 规程 的制定 ,调动 多方面 的积极 性 ,及时 发现 和培养优 秀体 育后 备人才 。 同时 教育部 门在 考核各 学校体育 工作 时应把 输送 体育人 才作 为一项 重要考 核指标 ;促进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 展。 5 建立健全激励机 制 、 () 育 部 门必 须 建 立业 余 1体 训练工作评估 、 资助及奖励办法 , 从组织机构 、 基础设施 、 科学选材 、
光 ” 射的光荣任务 。从计划经济 计 到 市场 经 济 ,风 风雨雨 走过 了几 十年 ,曾为 我国 的竞技 体育 事业 立下 了汗马功劳 。 然 而 在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少体校 受到 市场 经济 的冲击 , 已经 没有 往 日的风采 。运动 员学 习成绩差 , 学难 , 升 招生难 , 成为 了 少体校的顽疾 。 加之少体校是 由教 育和体育两家共建 , 从而更加导致 了学 校管理 的缺失 和经 费投 入不 足 的尴 尬 。如 不 采取切 实有效 的
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我国业余体校是指非专业性质的体育训练机构,其主要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技能培训。
作为体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业余体校在促进群众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业余体育学校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如缺乏专业化管理、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业余体校的发展。
有必要对我国业余体校发展困境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一、我国业余体校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1. 缺乏专业化管理目前,我国大部分业余体校的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
许多业余体校由地方政府或个人举办,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了业余体校的发展。
2. 师资力量不足在我国,业余体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基层业余体校,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队伍中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和管理人员,这直接影响了业余体校的培训质量。
3. 场地设施有限受限于投入和场地资源等因素,我国业余体校的场地设施有限,许多业余体校面临场地紧张、器材不足等问题,这给业余体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基层业余体校投入不足基层业余体校的投入相对较少,地方政府对业余体校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业余体校的发展资源短缺,无法满足业余体育活动的需求。
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不足,导致业余体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社会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
业余体校的场地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需求,导致业余体育活动场地不足、设施老化、维护困难等问题。
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业余体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业余体校的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对业余体校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建立健全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业余体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业余体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练和管理人员加入业余体育培训工作。
加大对业余体校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业余体校的场地设施,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场地设施的管理水平,做到设施有序、管理科学。
县级体育调研报告
县级体育调研报告县级体育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公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当前县级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旨在对县级体育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县级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县级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各类体育场馆、健身器材等的覆盖率和维护情况。
2. 调查县级体育组织的发展状况,包括体育协会、俱乐部和团队等的注册情况、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3. 分析县级体育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参与度,包括赛事组织、训练项目和群众参与情况。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县级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体育设施、组织和活动的需求和满意度。
2. 实地调研:走访县级各体育设施,观察其建设情况、维护状况和使用率;与县级体育组织负责人座谈,了解其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参加县级体育活动,体验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建设情况:县级体育设施总体建设较为完善,包括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羽毛球馆等设施齐全,但仍存在一些老化设施和缺乏多功能场地的问题。
2. 维护情况:体育设施的维护情况良好,但仍有部分设施由于资金和人力等因素导致维护不及时,影响了设施的正常使用。
3. 组织情况:县级体育组织发展较为薄弱,虽然存在一些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但数量有限,注册情况不够完善,导致体育组织的运作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4. 活动情况:县级体育活动较为丰富,包括体育赛事、培训项目和群众活动等,但参与度不高,大多数活动受限于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缺乏吸引力和群众参与的有效方式。
五、调研建议1. 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提高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和质量,尤其是针对老化设施和多功能场地的改造和更新。
2. 维护管理: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设施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关于我校体育业余训练情况的视察报告
关于我校体育业余训练情况的视察报告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工作是体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施奥运争光战略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接合部,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业余训练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我校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业余训练和加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增强我校竞技体育发展后劲和提升整体竞争力,争取在即将到来的区田进径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4月中旬,副主席侯本立带队,校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校体育局、教育局配合下,对我校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工作进行了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了泸县、龙马潭区、合江县、校业余体校等地,调查了解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特别是备战省第十届运动会的情况。
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我校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四川省第九届运动会后,我校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及时作出“巩固基础、发挥优势,努力把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的着力点放在选拔培养后备人才上”的基本思路,力争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充分发挥校、县区两级业余体校在培养输送后备人才方面的主导作用,形成了以校业余体校为龙头,县区业余体校和项目训练基地为龙身,各级体育传统项目校为龙尾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培养后备人才格局。
1、各级重视、大力支持我校业余训练工作的发展和梯次结构队伍的形式,完全是各级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校政府高重视察。
先后以泸校府办发[2003]32号文件批转了《校体育局、校教育局关于做好我校参加省第十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准备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泸校体发[2003]85号文件发下了《关于参加省十运会的我校运动员集训读书问题的通知》和泸校府办发[2001]53号《关于调整泸州校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参赛项目及承担单位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实施业余训练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措施,解决了部分运动员就近读收、升学中的实际问题,稳定了业余训练队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训练调查与研究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训练调查与研究作者:张祖泉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6年第5期张祖泉(山东省平阴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山东济南250400)中图分类号:G8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26-02收稿日期:2016-04-11作者简介:张祖泉(1965 ~),一级教练,本科。
研究方向:中长跑训练。
1 研究目的平阴业余体校近年来在中长跑项目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了能够提高中长跑训练的整体水平,抓好中长跑的业余训练,笔者对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的训练进行调查与分析。
2 研究对象和方法2.1 研究对象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训练调查与研究。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电子书库等找到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
同时收集到了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训练的有关资料。
2.2.2 观察法对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训练进行观察,了解基本情况。
2.2.3 访谈法访谈平阴业余体校的教练员。
3 结果与分析3.1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组周训练安排特点3.1.1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组基本训练周安排特点。
从表1 可以看出,基本训练周共安排了11 次训练课,其中专项速度训练安排了2次课,专项耐力训练安排了3 次课,有氧耐力训练安排了2 次课,混合耐力训练安排了1 次课,力量训练安排了1 次课,柔韧性训练安排了2 次课,这表明突出了中长跑的专项速度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把握住了中长跑专项训练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训练效果。
3.1.2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组赛前训练周安排特点从表2 可以看出,赛前训练周共安排了6 次训练课,与基本训练周比较,训练课次数大幅度减少。
其中,混合耐力训练安排了2 次课,有氧耐力训练安排了2 次课,力量耐力训练安排了1 次课,无氧耐力训练安排了1 次课。
并且,采用了“2+2+1”的小周期训练结构,有助于保证训练课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训练后的恢复。
3.1.3 平阴业余体校中长跑组比赛周安排特点从表3 可以看出,在比赛周安排了6 次训练课,要参加2 次比赛。
县体校的调研报告格式
县体校的调研报告格式调研报告格式:县体校的调研报告一、引言(1)背景介绍:介绍县体校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次调研的目标;(2)调研方法:说明调研的方法和步骤;(3)调研范围:明确调研的范围和对象。
二、县体校的概况(1)基本情况:介绍县体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建校时间、学校规模、面积和人数等;(2)办学理念:分析县体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点;(3)师资力量:介绍县体校的师资力量,包括教练数量、教练资历和培训水平等;(4)教育设施:描述县体校的教育设施和运动场地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学生招生情况:调研县体校的学生招生情况,包括招生规模、录取要求和学生分布等;(2)教学质量:分析县体校的教学质量,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竞技成绩等;(3)学生表现:调研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各类比赛成绩和荣誉等;(4)教学评价:搜集学生和家长对县体校教学的评价,包括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
四、问题分析(1)概述问题:总结调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问题原因分析: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不合理等;(3)问题影响评估:评估问题对县体校发展的影响程度;(4)问题改进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方法等。
五、结论和建议(1)结论:总结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得出结论;(2)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改进管理机制、拓宽教学领域等。
六、参考文献列出本次调研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七、附录(1)调研表:如果有调研表格,将其放在附录中;(2)图片和数据:如果有相关图片和数据,放在附录中。
以上为县体校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内容。
该报告应该包括详细的调研数据和分析,以及提出问题和建议,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县体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业余体校的调查和研究
作者:彭文明
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G807.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1-021-01
摘要县区级体校是体育最基层的体育单位,是挖掘、发现体育苗子的最前线,如何开展、承担新时期基层体校工作,是全新的一个课题,也是最前沿化的问题。
本文就在新时期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县区级体校工作进行调查并做出相应研究,探究新的工作思路,综合当前新形势,作出相应的分析和见解。
关键词县区级体校教练员基层体育
一、体校历史
前苏联在1934年开办第一所少年体育学校,1966改为青少年体育学校,真正将这一制度推向极点的是:前德意志共和国,东德通过建立寄宿体制体育学校,建立起来一个整套体育学校为载体的选材和训练体系,将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分配到不同项目进行训练。
二、县区级体校的现状
现在,全国2000多所县区级体校,有的直接命名青少年体校或者青少年业余体校,或者XX县体校,或者XX县业余体校。
职责基本相同:选拨、挖掘体育苗子,向上一级体校和院校输送,并根据当地体育现状,开展一些项目训练。
县区级体校教练员一般享受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属事业编制。
但相应承担着一部分行政职能,例如:当地场馆建设,场地分布和规划,体育工作的筹划,县、乡运动会的组织、统筹、裁判工作。
体校工作人员:各县区级体校编制多达20余人,少的2、3人,较大一部分体校编制不够,就在当地附近相邻单位聘任一批教练,聘任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
行政职责和事业职责两者交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一些县市体校教练员,认识不足,认为行政职责阻碍了事业职责,是本末倒置。
行政职责是管理县域体育、规划、发展,促进当地体育,提高广大群众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当今县级体校面临的三大困境:
(一)缺少资金,基本上没有收入,基本上没有下拨专项训练资金,基本上没有行政给付资金,只有极少数县级体校由于某个项目,由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越级专项给予支持。
(二)没有生源:不管怎样冠名,县级体校都是业余训练,一般不可能有文化老师、宿舍等设备和条件,学生来源于当地各学校,容易产生管、教分开,学生时间难以控制、训练时间难以保障。
目前县区级体校的学生出路:(1)被选拔到上一级运动队。
(2)通过高考升入高一级普通大专院校。
(3)通过体育特长升入体育院校。
发放和邮寄问卷300份,回收296份,从调查问卷分析:县级体校生存艰难,甚至有些提出全国撤并县级体校,事业职责归并州市体育局,行政职责归并县级文体局,特别是许多一线教练员感觉无前途,训练苗子发现了,因无前途,就业困难,学生父母不同意等原因,导致无法训练。
一些苗子因为家庭困难,无经费帮扶,内心内疚。
社会上对体育不看好,不支持,对体校教练员冷眼相看,认为搞体育的四肢发达,大脑简单。
付出与回报不等衡。
使教练员感觉自己前途渺茫,一片黯淡。
通过访谈法:多次通过外出学习,参观,交流的机会与省市体育局领导请教,与老一辈体育工作人员探讨,与县市专业教练员沟通:当前县区级体校出路和未来。
经过整理,研究得出结论:县级体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举国体制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发展,导致县级体校的道路越走越窄,今后在新时期如何发展,如何开拓,大家都认为是一个难题,但是极个少数体校还是发展的很好,成功的例子不能复制,但可以引申。
但不能否认在体校训练过的学生:吃苦耐劳,具有拼搏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思维,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体校训练学生,可以以点带面,推动当地体育发展。
根据调查:有的学术杂志。
论文,认为从基层体校出来的运动员,逐级输送到国家队,在国际上,甚至奥运会,所比例很小,但是我们翻阅历届的国家队名单,或者是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大赛摘金夺银的,绝大多数是从县级体校走出来,丁径晖模式在中国是少数,不可翻印的成功模式。
从而得知: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各国的国情不近相同,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效果,在伟大的中国,构建复兴梦,中国强哥梦,发展体育必须依靠县区级体校,从上到下形成体育运动训练体系,发展县级体校,拓宽渠道,构建体育苗子成才的科学训练体系。
综上所述:县级体校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举步维艰,面临生不如死的局面,如何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未来的道路和发展:
(一)教练员必须有超前性和导向性,把握最新的训练动度,掌握最新的训练理念,了解教练实践工作的最新发展状况,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是少体校教练,做好指导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二)各县级体校校长,抓住机遇,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等或靠不是体育人的工作方式,拓开思路,建立省级的青少年训练网点,或者州市的网点,依托网点。
积极开展训练,打造体育品牌,树立体育权威,从而推动政府给予经费倾斜。
(三)寻找突破点,各地域产生相应项目的运动员,各地相对出现优势项目运动员,根据地域优势,继续挖掘,继续拓宽训练思路,勇攀体育高峰,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 姜达维.体育科研方法他说[J].天津体育学院.2001.27-31.
[2] 杨桦,王凯珍,熊晓正,孙葆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演进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6).
[3] 黄金鹏.试论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南京体育学院(社会科学版)[J].2002(4).
[4] 武云化,朱国权,郭云聪,刘坚.体育科研实践与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2001(9).
[5] 何敏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J].辽宁师范大学.1998(3).
[6] 竞技运动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