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论文资料

合集下载

电影创作论文范文3篇

电影创作论文范文3篇

电影创作论⽂范⽂3篇微电影创作论⽂:分析微电影艺术创作本⽂作者:王振兴韩强单位:哈尔滨师范⼤学传媒学院综合微电影的本性,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其基本的两⼤属性。

这在电影中也是时常探讨的话题,但探究微电影的出现根源,它往往⽐电影体现的商业属性更明显。

所以,微电影虽然是兼顾了电影的这两⼤属性,但是各有其⾃⾝的特点。

众所周知,微电影的商业性是其成活的物质基础,艺术性的体现会使受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转⽽使更多的⼈去关注微电影,这样才会促进微电影商业价值的不断提⾼,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设备,激发其积极的创作欲,从此就形成了周⽽复始的良性循环。

如果只是视商业性为重⽽轻艺术性,更多的商业元素会挫伤受众的眼球,即使⼀时抓住了受众获得了成功,就会使商家投⼊更多的商业元素,这样形成的循环式恶性的,最终,使受众越来越少,以致反感。

既要辩证的对待微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要注重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这样,才能使微电影既有质量⼜有价值。

微电影之灵魂———艺术性“电影是⽣活的渐近线”。

电影的取材来⾃于⾃然或是社会⽣活,其导演不可能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出电影,对于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此。

⽽微电影的创作是来源于⽣活⽽⼜⾼于⽣活,不管微电影的创作怎样⾼于⽣活,它总有⾃⾝的局限性,只是导演或编剧从⾃⾝的⾓度运⽤各种艺术⼿法综合囊括了现实⽣活的⼤部分内容,⽽对于⽣活来说,微电影还是在⼀定的⽣活范围内取材、构建情节,只能是⽆线的接近⽣活。

这种⽆限接近⽣活的微电影之所以能够有吸引⼒,就在于它不是对⽣活现实的断章组合,⽽是有艺术性创造“⽣活”,这种⽣活既有我们在现实中熟悉的⼀⾯,⼜有我们不同于现实⽽⼜使我们好奇的⼀⾯,这就是微电影创作的内质,也是其创作的意义。

为什么要创作微电影,这不仅仅应是为了谋取⼀定的经济利益⽽为,当然,中国的微电影出现的诱因就是商业性,以赚取利益为重。

但仔细揣摩,微电影的来源还是⽣活,是在⽣活中的某⼀部分⼈率先有了影视短⽚的创作,然后,才有商家⿎动影视短⽚与⼴告的结合,形成今天所说的“微电影”。

微电影论文参考

微电影论文参考

微电影论文参考作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微电影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发展之快令人惊叹,无论草根还是专业人士都加入到了微电影制作的行列之中,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论文范文一:网络微电影青年亚文化的进展由于网络使用者以青年人为主,又由于网络文化的形成受到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和参与式媒介文化的影响,其具有草根对精英霸权和主流文化的抵抗、群体的虚拟性、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多样化的文化类型、集体式的狂欢等特征,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

网络青年亚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追求自由、娱乐、轻松为特征的青年亚文化,这类表现主要有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小说、博客、拍客、微博等;第二,宣泄个人情绪为特征的青年亚文化,这类表现主要有网络游戏,尤其以枪战类为代表的游戏、以恶搞为主的视频、图片、音乐等;第三,无道德准则的社会反叛行为为特征的青年亚文化,这类主要表现为人肉搜索、以色情、暴力等为表现手段的视频、音乐、图片和文字等。

一、网络微电影的青年亚文化特征网络微电影除了具备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特征。

1.对文化工业的抵抗文化工业是以工业化生产为特征,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趋势加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得以走上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道路,影视产品、文学产品通过工业化的复制,从流水线生产出来,完全扼杀了文化的个性和自主性,具有感官化、伪个性化、娱乐化的特征。

传统的电影生产往往由专业机构负责,是一种由制片人、摄影师、导演、演员等少数媒介精英组成的霸权机构。

网络微电影的出现意味着影像艺术生产、传播和接受机制出现变化,少数精英控制的影像霸权受到冲击。

网络微电影是每个草根个体的标记,具有原创性,是不可复制的。

它没有一定的规矩、标准,是对流水线规模生产的文化工业的彻底反叛。

2.人人都是“艺术家”亚文化的创作主体是非主流人群,艺术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体现出一种草根美学的特征。

毕业论文微电影

毕业论文微电影

毕业论文微电影微电影是指以微型摄影机和数字技术制作的短片,通常时长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

它以其简洁、精炼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在毕业论文中,我选择研究微电影的制作和影响,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相比传统的电影,微电影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故事的简洁性。

由于时长的限制,微电影需要通过精心的剧本和镜头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故事,使得观众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产生共鸣。

此外,微电影还常常运用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制作技术,如快速剪辑、特效处理等,以增加观影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其次,微电影在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微电影的时长较短,观看者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轻松欣赏,这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相契合。

微电影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观众可以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随时观看,无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使得微电影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和网络用户,进而影响和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微电影还在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首先,微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来传递一些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例如,一些微电影通过讲述贫困人群的故事来唤起社会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或者通过展现女性的力量和坚韧来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

其次,微电影还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创新,微电影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微电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微电影的时长限制,有些故事和主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展开和表达。

这可能导致一些微电影在情节和角色刻画上显得过于简单和肤浅。

其次,由于微电影的制作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低质量作品,这也给观众带来了选择的困扰。

因此,提高微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才华的制作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电影艺术论文

微电影艺术论文

微电影艺术论文微电影是指能够通过互联新媒体平台传播30-60分钟之内的影片。

下面是本人想跟大家分享的微电影艺术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摘要:微电影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广泛。

借此契机,教师吸取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特征,将其中适宜教学的特色运用在课程实践中,更新教学方式及思路,进而形成影视教学的新特色。

本文总结了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六个重要的特征,借此分析了趋势引导下学生创作的三个重要方面,以促进影视专业教学思路的转变。

关键词:微电影;趋势;教学引导;教学思路目前国内对微电影的关注度颇高,微电影的创作群体也呈增长趋势,其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

微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各种微电影站建立,形成微电影的发布平台,集中了相对优势的微电影资源;诸多的微电影节成立并相继持续举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片电影的评选盛典,亦是专业或非专业创作群体的作品得到认可的有效途径。

针对现今微电影发展的热度,在尾随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冷静思考的是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微电影已然呈现出的某些特征,极有可能持续呈现或强化呈现,未受关注的特征,也有可能被微电影平台吸收并成为完善其发展的一个部分。

从教学的角度思考,总结微电影现阶段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及时抓住微电影平台中的前沿脉搏,是训练并指引学生短片创作的优势路径。

目前,微电影已经呈现出的明显特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运作,即微电影和广告的结合形成的以宣传产品或品牌理念为导向的短片作品;二是自由创作,即自由群体为主导的不受商业驱动的短片创作,在主题选择和影片风格上较为多样化。

这两类都得到了络传播和电影节评选的双方关注,形成微电影平台上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这个框架之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得以从微电影创作本身及社会认可两方面探查。

其自身形态的变化和市场、受众产生的影响密不可分。

因此,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众多特征都从以上因素中展开。

一、微电影的发展趋势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优势,从自身角度来讲,其更注重对传统电影的优质因素进行吸收。

关于微电影研究的综述论文

关于微电影研究的综述论文

关于微电影研究的综述论文[关键词]微电影;数据分析;内容分析1 研究对象分析微电影一词起源于美国,而在中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产生了一些变异,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源意义。

中国意义上的微电影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与商业和市场有密切的联系,如今微电影市场的火爆也与其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可分割。

“微时长、微制作、微传播”这“三微”成为微电影约定俗成的标准共识。

2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在“超星发现系统”中进行检索“微电影”可得出22662条结果,总被引频次为3395次。

从这些检索结果中去掉一些不相关的内容,可以得出每种类型的数量:由上表可以看出,关于“微电影”的文章报纸上发表的数量远远大于在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但通过阅读其内容,就会发现,报纸上的文章大部分是时事性新闻类的文章,具有学术研究内容的较少;而期刊和学位论文大都学术性较强,对“微电影”的研究也较为深入。

3 内容分析前面分析了这些研究“微电影”的论文涉及的学科非常多,简而言之就是内容比较广泛,无法一一分析,现根据这些论文被引情况分析其内容。

3.1 广告营销内容分析其中引文量最高的论文是载于《新闻界》的《“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就是研究微电影营销方面的内容,在发表的三年间被引量就高达114次,这篇文章依托当前的“微”时代传播背景,以微电影为研究对象,总结微电影的“微时、微制作周期和微投资规模”“三微”特征,微电影营销具有“草根互动性”“微营销性”“借微博之势”和“广告电影化”特征,并对微电影模式进行解读。

引文量次之的是莫康孙所写的《从“电影植入广告”到微电影》,也是研究广告营销方面的内容,被引次数是100次,从“电影植入广告”与“广告植入电影”的模式来探讨微电影,他认为“微电影开创了植入营销的新模式”,主要是探讨广告微电影的模式,认为品牌与电影的结合更加紧密,产品与明星的结合使产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消费者。

郑晓君所撰写的《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同样也是一篇研究广告营销的论文,它的被引次数是81次。

2021微电影毕业论文(参考阅读10篇)范文3

2021微电影毕业论文(参考阅读10篇)范文3

2021微电影毕业论文(参考阅读10篇)范文 微电影即是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60分钟之内的影片,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探讨微电影毕业论文,供给大家赏析探讨。

微电影毕业论文参考阅读10篇之第一篇:微电影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摘要:以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传播格局,人人可以成为媒介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

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微电影"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微电影能够在自媒体时代爆发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本文试图从传播环境动力、心理学动力、设备与技术动力三方面对该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动力学; 一、引言 以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传播格局,"去中心化"和"碎片化"是这一传播环境的主要特征。

"去中心化"是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掌控逐渐丧失,人人可以成为媒介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

"碎片化"的触媒方式催生以"微小"为主要特征的媒介信息形式,"微博""微信"成为自媒体时代主流的媒介和交流工具。

手机使传播的媒介真正实现了随身移动,移动网络是媒介随时在线,每个人都有可能信息传播主体。

在这一系列动因下,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微电影"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由于微电影作为网络原生发展的迅速性和草根性的特征致使学界对于其概念的研究相对滞后,也存在诸多的争议。

在对微电影研究的"众声喧哗"中,为微电影定名是微电影创作和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研究之初有明确的界定,这样才有利于研究的开展和产业的发展。

微电影的毕业论文

微电影的毕业论文

微电影的毕业论文微电影的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生动的画面语言,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微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艺术创作。

因此,将微电影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既具有实际意义,又具有学术价值。

首先,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电影而言,它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电影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制作周期较长,而微电影则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备和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这使得微电影的制作门槛较低,任何有创意和想法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此外,微电影还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创作者的个人观点和情感,不受商业利益的限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因此,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其次,微电影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形式,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画面语言。

由于时间的限制,微电影需要通过简洁而有效的手法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这要求创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意能力。

在微电影中,画面的运用尤为重要,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微电影还可以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多重视角的切换,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因此,微电影的短小精悍不仅仅是其时长的特点,更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画面语言。

此外,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制作门槛较低,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微电影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这给观众带来了选择困难,也给创作者带来了竞争压力。

其次,微电影的时长限制也给创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是微电影创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微电影的商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由于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很难通过传统的电影院线发行模式实现盈利,这给微电影的商业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微电影论文

微电影论文

关于微电影论文范文推荐文章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毕业论文热度:艺术类毕业论文范本热度:学校艺术教育有效模式研究论文热度:毕业艺术专业论文范文怎么写热度:艺术鉴赏论文范文参考热度: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它是一种篇幅短小(一般在30秒到5分钟之间)的微型电影作品,一般来讲投资规模在几千元人民币到几万元人民币之间,制作周期也很短,一般花费一周或几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微电影作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论文范文一: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此篇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营销性微电影概述首先对营销性微电影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与植入式广告、传统网络营销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辨析;营销性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章通过营销性微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在详细分析营销性微电影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得益于其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

虽然,在具体的案例之中营销性微电影可能以媒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具体形式传播,但良好传播效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

本章还对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实现裂变式传播的传播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营销性微电影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分析,以SWOT态势分析为模型,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为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可行性建议。

微电影广告初探由“微博”引领的“微时代”下正孕育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广告趋势:微电影广告。

近两年微电影广告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激发不少业界和学界的人士探讨的热情也让笔者看到了研究的空间与价值。

本文以传播学为主要学理背景,综合广告学、营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微电影广告进行探究。

微电影与导演论文

微电影与导演论文

微电影与导演论文第一篇:微电影与导演论文微电影的发展和微电影导演的职能转换论文摘要: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到拍摄微电影的道路上来。

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分析,以及探讨微电影中导演的角色定位及职能转换,来深刻了解微电影这一新兴事物对于电影行业的发展和导演事业的影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人都是导演”的时代,已经来临……关键字:微电影导演职能转换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里,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信等一系列新型事物涌现在我们面前。

成本低廉、传播速度迅速、耗时短、能快速表达作者意志成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

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微电影的发展对现代导演的职能转换起到怎样的作用。

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学术及社会对于微电影并没有极为精确的定义。

但是从直觉上,我们能理解微电影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微”,即它的影片时间极短,相比较传统电影两到三个小时,微电影影片时长明显短于电影,普遍以5到30分之内为限;而它的拍摄技法则和传统电影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然而微电影的产生并不是先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概念之后才诞生的,微电影的滥觞现已不可考,也因人们对微电影的定义差别而有所区分。

不过,在大部分的文章中,第一部真正意义被称作微电影的短片,就是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

而在2010年以前,人们普遍将微电影称作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

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006)、筷子兄弟的《老男孩》(2010),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短片《我爸》(2012)《线索》(2013)及现今如遍地开花般的微电影,微电影始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方式呈现给观众。

它始终以网络及移动终端作为其传播媒介,它制作成本及周期普遍少于传统电影。

而依托各大网络视频网站巨大的点击流量这一新的传播途径,一部成功的微电影能够因此而迅速广泛地传播。

我们可以看出来,微电影的起源便由于它极为符合当今人们碎片化和高节奏的生活,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及希望的心理调节,它始终离不开“贴近观众生活、走在时代前沿”这条主旋律,而这便是一部微电影成功的秘诀。

有关传播学微电影论文范文

有关传播学微电影论文范文

有关传播学微电影论文范文
微电影论文篇一:《微电影音乐创作思考》
摘要:微电影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更加清晰、简短的语言和情节将
完整的故事阐述清楚,满足当前大多数人快餐文化的需求。

在电影制作中
很多制作方会利用电影音乐提升影响力、创造经济利益。

微电影亦是如此,本文将对微电影音乐制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电影;音乐;制作
本文将对当前国内微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微
电影音乐的表现和类型,以研究我国微电影音乐的发展。

一、国内微电影音乐研究现状
《老男孩》,我国微电影发展就此进入元
二、微电影音乐的类型和表现
代风靡一时的歌曲《粉红色的回忆》《十六岁的花季》《水手》《花
仙子》都被通过混剪的方式运用到电影中。

这些作品不仅将时代背景和历
史环境都一一展现出来,还将观众带入到那个时代氛围,很多八零后很容
易就会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

三、微电影音乐的前景分析
,这也决定了微电影发展的两条路径,分别为品牌营销类、各门户网
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类。

可见微电影的经济回报机制从最初就已经
建立起来:一方面广告投资方加入到微电影制作当中,并将自身的商业品
牌在特定故事短片中植入,甚至一些广告界认识直接将微电影表述为新的
广告形式,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是从中能够窥探出微电影的经济价值。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微电影音乐的创作,以求为推动微电影音乐的发展、提升微电影音乐创造价值贡献绵力。

【最新文档】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word范文模板 (4页)

【最新文档】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大家能找到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范文【1】[1] 张高伟.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 美与时代(下). 201X(07)[2] 杨雅雯.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研究[D]. 湖南大学 201X[3] 侯光明. 论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路径[J]. 当代电影. 201X(11)[4] 刘佳佳. 从“鲶鱼效应”看微电影对广告的影响[J]. 经济论坛.201X(10)[5] 康初莹.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 新闻界.201X(07)[6] 李程. 后现代语境中的靡菲斯特[J]. 中国研究生. 201X(10)[7] 李旭璐. 对微电影广告《66号公路》的符号学解读[J]. 新闻传播. 201X(09)[8] 王安权,汪庆华. 微电影定义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1X(23)[9] 陈日红. 微电影与文化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X(01)[10] 张波. 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X(03)[11] 崔兆倩.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 新闻爱好者. 201X(04)[12] 李荣荣.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 东南传播.201X(12)[13] 郑晓君. 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X(06)[14] 陈红莲. 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以《老男孩》《四夜奇谭》等的热播为例[J]. 今传媒. 201X(12)[15] 宋娜.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D]. 山东大学 201X[16] 王玥琪. 审美文化中的奇葩[D]. 四川师范大学 201X[17] 苏杭. 后现代语境下的娄烨电影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 201X[18] 刘圆. “穿越”题材影视剧研究[D]. 重庆大学 201X[19] 王茜. 后现代视野下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美学呈现[D]. 贵州大学 201X[20] 王长武. 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 中国电影市场.201X(09)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1] 周安华主编.电影艺术理论[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X[2] 张沛着.隐喻的生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X[3] 张桐语. 纪实性影视作品叙事语言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X[4] 赵理惠. 《钢的琴》视听语言分析[D]. 西南交通大学 201X[5] 王跃.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视听语言研究[D]. 云南艺术学院201X[6] 宋瑞. 青春主题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D]. 陕西师范大学 201X[7] 张东苗. “意义的森林”[D]. 陕西师范大学 201X[8] 贺文佳. 电影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策略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201X[9] 郭世飞. 影像媒体视听语言的实验性与文化阐释[D]. 大连工业大学201X[10] 景天竹. 时间与空间的魔术数字媒体影像的视听语言表现[D]. 北京交通大学 201X[11] 闫喜英. 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X。

微电影毕业论文-微电影创作及后期处理

微电影毕业论文-微电影创作及后期处理

微电影毕业论文-微电影创作及后期处理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毕业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纪念毕业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当今时代背景下,微电影的迅猛发展以及它自身成本低、画面感强、纪念味道浓厚的特点,赢得了众多毕业生的青睐。

微电影在后期处理方面与传统电影相似,同样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用来制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效果和一些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镜头。

本作品以微电影的形式表现大四即将毕业时的那段时光,记录男主人公即将离校时,对于临近毕业所做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的回忆。

作品的创作设计思路及背景均在本文有所体现,对AE、Premiere、Photoshop等相关技术与开发工具也稍作介绍,并且详细阐述了后期制作流程和后期软件的操作使用,使得本作品在内容和技术上有较高的完整性。

关键词:毕业;微电影;后期处理;影视特效AbstractAll along, the graduate students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o commemorate the graduation of a variety of way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er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film as well as its own low-cost, strong sense of the screen, to commemorate the rich flavor characteristics, it has won numerous graduates of all ages. Micro-film similar to traditional film in post-processing, the same need to use a variety of video post-production software, used to produce a pleasing visuals and some real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lens.This work is in the form of micro-film performance that period of time when a senior about to graduate, record when the hero is about to leave school, graduation made for some memorable things of memories. Creative design ideas and background work are reflected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ools are also a little description, and elaborated on the operational use of the post-production process and post the software. Making this work in content and technically high integrity.Keywords:Graduation; Micro-film; After Effects; Film speical effec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1.4 选题的主要内容 (2)第2章相关技术与开发工具介绍 (3)2.1 After Effects开发工具 (3)2.2 Premiere技术介绍 (4)2.3 Photoshop简介 (4)第3章作品分析与总体设计 (5)3.1 作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5)3.2 设计与构思 (5)3.3 作品的创新设计和难点 (6)3.4 作品完成的表现形式和预期效果 (7)第4章作品创作与实现 (8)4.1 剧本创作与拍摄 (8)4.2 片头的制作 (8)4.3 作品特效处理 (9)4.3.1 素材的删剪 (9)4.3.2 校园环境画面处理 (9)4.3.3 改变镜头速度 (10)4.3.4 镜头透明度的调整 (11)4.3.5 素材色调的调整 (12)4.4 音频与字幕制作 (12)4.5 合成渲染 (13)总结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伴随着21世纪经济高速的腾飞,主要宣传媒介从报纸、广播,到近代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再到个人电脑以及现在更为火爆的移动客户手机端。

微电影的文献

微电影的文献

微电影的文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微电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微电影的类型和特点
3.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方式
4.微电影在我国的影响和前景
正文
微电影,是指时长在几分钟到二十分钟之间的短片,具有故事情节,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微电影的类型和特点,可以分为剧情、喜剧、纪录、动画等多种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微电影的时长虽然短,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却非常丰富。

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情感真挚等特点,深受观众的喜爱。

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一般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

这种方式使得微电影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而且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另外,微电影的创作方式也非常灵活,可以采用专业的制作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创作。

这使得微电影的创作空间非常大,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观众需求。

微电影在我国的影响和前景,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在我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微电影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

同时,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为我国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微电影将会在我国的电影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电影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微电影毕业论文

微电影毕业论文

微电影毕业论文在互联网时代的催生下,微电影这一新兴事物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而伴随着微电影的风靡,微电影类电视节目也在我国逐渐地蓬勃发展了起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毕业论文范文一:微电影创作选题思路及重要性研究微电影已经通过互联网被广泛播放,也以一种与传统电影不一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而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网络微电影,其点击量突破上千万次,比如《老男孩》《百年婚纱店》《带爱回家》等,微电影以一种独特的叙事特点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微电影带来的艺术魅力。

而微电影的创作也变得越来越流行,许多影视专业的学生都会采用微电影形式来递交他们的毕业设计,也有很多视频平台以及网络电视台都会举行微电影比赛,以便挖掘更多人才,和他们的潜在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微电影的概念微电影的微其实是web的发音,而微电影就是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下载与上传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能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被播放,不管在移动状态还是在休闲状态,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只要有网络就能被随时看到。

而微电影也是电影的一种,具备了电影所需要的一些要素:人物、时间、主题、地点、情节等。

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影视剧的播放也在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广泛。

好的影视剧面对各大视频网站的激烈竞争,影视剧的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这些影视网站开始进行了自制微电影,一方面能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也能让网站运营有更多的主动权。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高科技的发展,许多行业也采用微电影形式来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比如用微电影形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用微电影形式来提升产品广告传播度等,未来,微电影形式的发展必将越走越远。

而“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也让微电影的发展更进一步,因为微电影简洁、短小的影视模式能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求,也能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

人们对微电影的播放就会越来越频繁,利用闲暇时间就能看完一部微电影,就能感受到一部电影带来的喜怒哀乐,而传统电影由于时间比较长,有些电影前面的铺垫比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地点。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1[1] 香凝. 《六尺之下》的“三我”人格结构[D]. 福建师范大学2013[2] 孔晓飞. 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的美学探略[J]. 小说评论. 2008(S2)[3] 刘璐. 论电影音乐对人物情绪的营造[D]. 天津师范大学 2013[4] 陈媛. CEPA前后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5] 安颖. 微电影的传播模式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6] 蓝晓璐. 浅析地产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片中的编导意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7] 周晶. “治愈系”电影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8] 张妮. 微电影的传播分析[D]. 湖北大学 2013[9] 李桂珍.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出去”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10] 刘孟德. 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徐克电影[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11] 徐小勇. 《1942》影视元素分析[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12] 尹翠.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D]. 郑州大学 2013[13] 兰子君. 电影人专题片的创作[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14] 张怡. 浅析纪录片的平铺直叙问题及其改进办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5] 曾美静. 李玉电影作品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16] 吴积燕. 移民形象与主体性的呈现: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电影移民人物形象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17] 颜静如. 中国电影里的哑女形象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18] 肖锐. 从侯麦系列影片的人物话语探讨其叙事特征[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9] 孙皓. 电影音乐大师及其名作[J]. 音乐世界. 2001(10)[20] 彭茗玮. 社会信息学视域下广告隐喻的认知解释[D]. 浙江大学2012[21] 刘寻. 像一把刀子[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2[1] 周安华主编.电影艺术理论[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 张沛着.隐喻的生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 张桐语. 纪实性影视作品叙事语言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2[4] 赵理惠. 《钢的琴》视听语言分析[D]. 西南交通大学 2013[5] 王跃.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视听语言研究[D]. 云南艺术学院 2009[6] 宋瑞. 青春主题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D]. 陕西师范大学2014[7] 张东苗. “意义的森林”[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8] 贺文佳. 电影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策略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14[9] 郭世飞. 影像媒体视听语言的实验性与文化阐释[D]. 大连工业大学 2009[10] 景天竹. 时间与空间的魔术数字媒体影像的视听语言表现[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闫喜英. 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11[12] 汪洋. 云南民族电影视听语言风格的构建[D]. 云南艺术学院2014[13] 汲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京味电影[D]. 山东师范大学2010[14] 赵彦.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D].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15] 宋瑞. 青春主题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D]. 陕西师范大学2014[16] 张东苗. “意义的森林”[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7] 贺文佳. 电影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策略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14[18] 丁冰莹. 英文喜剧电影中的人际隐喻研究[D]. 延安大学 2012[19] 刘晓燕. 独立后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印度现代化[D]. 山西大学 2010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3[1] 张高伟.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 美与时代(下). 2011(07)[2] 杨雅雯.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3] 侯光明. 论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路径[J]. 当代电影. 2013(11)[4] 刘佳佳. 从“鲶鱼效应”看微电影对广告的影响[J]. 经济论坛. 2011(10)[5] 康初莹.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 新闻界. 2011(07)[6] 李程. 后现代语境中的靡菲斯特[J]. 中国研究生. 2013(10)[7] 李旭璐. 对微电影广告《66号公路》的符号学解读[J]. 新闻传播. 2013(09)[8] 王安权,汪庆华. 微电影定义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13(23)[9] 陈日红. 微电影与文化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10] 张波. 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3)[11] 崔兆倩.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 新闻爱好者. 2012(04)[12] 李荣荣.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 东南传播.2011(12)[13] 郑晓君. 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06)[14] 陈红莲. 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以《老男孩》《四夜奇谭》等的热播为例[J]. 今传媒. 2011(12)[15] 宋娜.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D]. 山东大学 2010[16] 王h琪. 审美文化中的奇葩[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17] 苏杭. 后现代语境下的娄烨电影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 2014[18] 刘圆. “穿越”题材影视剧研究[D]. 重庆大学 2013[19] 王茜. 后现代视野下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美学呈现[D]. 贵州大学2009[20] 王长武. 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 中国电影市场. 2011(09)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4[1]2008.2012年国产和进口动画电影比较分析.周雯,2013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2]主流电影体系建构与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饶曙光,2011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3]论主旋律与主流电影.田川流,2011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4]关于中国主流电影的理论探讨.周斌,2011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5]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形成与民国电影检查发生之关系研究.顾倩,2011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6]试论中国新生代电影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同构性.颜春龙.李盛龙,2011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7]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主流电影与“第三极电影文化”表征.黄会林,2011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8]慈航的影像之道当代中国佛教电影摭谈.吴迎君,2014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9]论孙明经先生对中国科教电影之贡献以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杂志为实证研究.曹小晶.赵立诺,2011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10]比较视野中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与中国主流电影(提纲).苏扬,2011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5[1].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10期.李波.陆凤彬.赵秀娟.王谦.汪寿阳.[2].采用CT电影模式扫描的人体4D肺部模型构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2期.罗洪艳.张雨雯.吴毅.李敏.黄维.[3].电影2D/3D转换技术概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期.刘伟.吴毅红.胡占义.[4].基于统计学的老电影斑点自适应检测方法.《天津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5期.何凯.吕亮.孟春芝.[5].支持评价类问题与电影智能搜索的问答系统构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z1期.王北斗.窦志.陈纯.卜佳俊.[6].重评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彭丽君.乐桓宇.[7].告别叙事:当下*中的“后情节电影”与“景观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陈琰娇.[8].论"好电影".《艺术百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沈义贞.[9].旧市民电影:1930年代初期行将没落的中国主流电影特征无声片《银幕艳史》(1931)简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5期.袁庆丰.[10].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现代传播》.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张波.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篇6[1].“黄金时期”戏曲电影与新世纪戏曲电影比较研究.作者:孙惠.戏剧戏曲学安徽大学2014(学位年度)[2].“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王家卫电影研究.作者:李美馨.文艺学山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3].目录.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被引次数:34作者:曹文龙.新闻学浙江大学2012(学位年度)[4].姜文电影的美学追求.作者:郭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广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目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审美流变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张文明.广播电视艺术浙江大学2013(学位年度)[6].微电影的情感表达与互动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周琳.广播电视艺术学山东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7].目录.“作者电影”理论观照下的王家卫电影.被引次数:2作者:王蕾.戏剧与影视学山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8].目录.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被引次数:6作者:刘强.文艺学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9].科幻电影空间造型表现研究.作者:杨志伟.戏剧与影视学重庆大学2014(学位年度)[10].目录.基于市场结构分析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邓向阳.应用经济学湖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关于微电影赏析的论文范文

关于微电影赏析的论文范文

微电影以独有的特点与广告相结合,目前在电影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电影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的论文篇一:《校园微电影创作论文》一、培养创造力微电影创作的首要步骤是剧本创作,它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

如何让主题和故事情节不落俗套,这就需要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故事情节。

在确定好主题和故事情节之后,必须把它写成剧本,这种文本格式小学生未曾学过,只有通过网络自学,并改变自己惯常的写作思维和方法去编写,这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另一种表现。

最后,还要把剧本转化为分镜头,对小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是最困难的,学生以前未曾考虑过怎样用镜头来表现剧本内容,未曾体会过镜头与文字的差异:有时一段复杂的文字只需要一个长镜头就可以表达,有时一句短短的话却需要几个分镜头来体现。

一组学生一般只有一部DV摄像机,这更增加了构思分镜头的难度。

学生要学会像导演一样去思考镜头的机位、演员的表演,以及影片的蒙太奇思维等。

这一过程是最具“头脑风暴”的,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此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二、传递正能量一部微电影,要表达什么、弘扬什么,是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学生涉世未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对于事件的对错、现象的美丑辨别不清,所拍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明确的观点,有时连自己拍摄的微电影要表达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对所要拍摄的内容进行研究:影片中的人物做法对吗你对影片中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影片结尾对人物或事件的对与错是否有明显的观点表达让学生在创作小组中交流探讨,或向家长请教,或在书籍和互联网中寻求答案。

经过思考和探索,学生制作出来的微电影就会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作为创作团体中的一员,学生在创作中思考、探索,对影片内容深有感触,所受教育也最深,而其他学生在观看影片时,由于与创作者年龄相仿、心理特点和想法相近,加上影片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影片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微电影后期制作毕业论文

微电影后期制作毕业论文

微电影后期制作毕业论文微电影后期制作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电影行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电影作为一种短小精悍,快速传播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微电影后期制作的背景、制作流程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微电影后期制作的背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制作周期缩短,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微电影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微电影后期制作就是在拍摄结束之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影片进行编辑、剪辑、特效处理等,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二、微电影后期制作的制作流程微电影后期制作的流程主要包括:素材整理、剪辑编辑、色彩调校、特效处理和音频处理等。

1. 素材整理:在微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

包括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镜头,将无用的素材删除,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素材库。

2. 剪辑编辑:在微电影后期制作中,剪辑编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素材的剪辑和组合,使得影片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节奏更加流畅。

3. 色彩调校:色彩调校是微电影后期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调整影片中的色彩和光线,使得整个影片的氛围更加符合导演的意图,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4. 特效处理:特效处理可以为微电影增加更多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加入一些特效元素,如爆炸、飞行等,使得微电影呈现出更加逼真的画面效果。

5.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微电影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音频进行调整、修复,增强微电影的音效效果,使得观众在欣赏微电影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三、微电影后期制作的技术手段微电影后期制作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剪辑软件、色彩调校软件、特效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

1.剪辑软件:剪辑软件是微电影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比如Final Cut Pro、Adobe Premiere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剪辑师将素材进行剪辑和组合,实现影片的流畅过渡。

2013届毕业论文:论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

2013届毕业论文:论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 (2)一、电影的起源 (3)(-)微电影的释义与产生 (3)(二)微电影的特征 (3)二.微电影的市场分析 (4)(一)市场规模 (4)(二)产品分析 (5)(三)市场目标 (5)(四)市场应用 (7)三、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9)(一)微电影的现状 (9)(二)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10)四、微电影解读 (10)五、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论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摘要:作为广告与电影跨界的产物微电影很好的迎合了当下时代的需要成为又一炙手可热的营销模式。

微电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众自我意识的崛起,二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三是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四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完善。

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方兴未艾。

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发展趋势:一是以微电影为基础进行全媒体整合营销传播,二是以内容为核心进行差异化营销。

关键词:微电影,微型事物,广告营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

人们的注意力以及时间均成碎片化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信等一系列“微型事物”应运而生。

它们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我表达的强烈诉求。

作为广告与电影跨界产物的微电影一出便凭借其互动性,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受到广告界的追捧,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营销模式。

目前对于“微电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一般认为,微电影时长在30~300秒之间,能够在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移动设备平台上播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具备与传统电影大片相媲美的高制水准作品。

通过紧凑和新颖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受众,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传播。

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带有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

一、微电影的起源与发展(一)微电影的释义与产生微电影(MiCrOblog film),即微博电影,又称微影。

微电影会借新媒体播放的、他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支持,有故事情节,内容有恶搞、广告等。

微电影的起源来自于2007年,由隶属于巴黎市政府的法国影像论坛(ForUm des images)在第三届口袋影展(PoCketFilm Festival)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
在中国,观看电影仍然是大众消费的一种普遍的娱乐方式,观众对待电影的观念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但是从电影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在最近几年发生了阶段性的剧变,电影不仅仅再是是单一的国内文化消费品,它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体中,成为中国市场化经济体中重要的一部分。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电影要获取经济利益,中国电影产业要持续提高竞争力,不但需要塑造民族品牌,扩大世界观众市场,还要从内部进行产业整合,调整产品结构,形成集团化的规模效应。

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转变是迅速的,但是电影商业化观念的改观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国内电影市场基础与产品格局的改善也需要通过电影产品自身的发展和电影营销的不断成熟化合理化来实现。

电影营销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对于电影营销活动的关注与研究也就具有了十分现实的意义。

本文采用定性与归纳的方法,对论题加以论述。

除去引言,全文分文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电影的商业属性的含义,从营销学的角度将电影营销分为了三个层面:电影产品的营销,电影品牌的营销和电影企业文化的营销。

第二部分以考察的眼光回顾中国和美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电影行业在国内外发展的必然性,从商业角度角度阐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成就。

在第三、四部分中,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典型商业案例综述与分析,论证了营销在电影行业制作、发行和放映环节中所起到巨大作用。

第五部分则详细叙述了当前中国的市场情况,从电影行业环境、消费者群体、电影院线和媒介选择等几个方面来考察分析中国电影在商业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与看法,尤其比较关注网络盗版下载对于电影行业的冲击及其应对措施和有关中国电影中引入植入式广告的商业运作所存在的问题。

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
在Web2.0时代,随着网络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简历……微电影等等,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内容呈现形式,微电影一经产生,就引起了商业资本的关注,成为众多知名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触即发》、《66号公路》、《把乐带回家》、《四夜奇谭》等等营销性微电影,在网络上不断创造着点击奇迹。

例如《66号公路》累计点击量已超过2亿次,《四夜奇谭》网络点击量更是短时间内突破2.1亿次。

此类营销性微电影不仅在点击量上不断创造着奇迹,更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例如,桔子水晶酒店12星座系列微电影投放后,客房入住率直逼100%。

在受众对广告持零容忍态度的现实状况下,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却如日中天。

因此,在此时对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向价值。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此篇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营销性微电影概述,首先对营销性微电影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与植入式广告、传统网络营销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辨析;营销性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章通过营销性微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在详细分析营销性微电影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对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得益于其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

虽然,在具体的案例之中营销性微电影可能以媒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具体形式传播,但良好传播效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裂变式传播这一基础模式。

本章还对营销性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实现裂变式传播的传播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营销性微电影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分析,以SWOT 态势分析为模型,详细分析了营销性微电影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为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可行性建议。

微电影广告初探
由“微博”引领的“微时代”下正孕育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广告趋势:微电影广告。

近两年微电影广告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激发不少业界和学界的人士探讨的热情也让笔者看到了研究的空间与价值。

本文以传播学为主要学理背景,综合广告学、营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微电影广告进行探究。

重点在于分析归纳微电影广告的创意方法,突出挖掘微电影广告创意中的要点,再配以受众态度调查验证微电影广告创意的实效性,最终
为探讨如何强化受众态度提出若干可行建议。

笔者结合了影视广告、文学写作与影视剧作的构成要素,创新地整理出微电影广告的九个创意发想点,包括:主题的提炼、价值观的唤起、题材的选择、矛盾的设计、结构的安排、人物的塑造、道具的运用、场景的设置和音乐的烘托。

再根据这些发想点的性质归纳出微电影广告的三大创意要素:品牌理念生活化、品牌呈现故事化、产品使用情境化。

微电影广告的创意功能在于制造内容上的差异与吸引受众关注,创意目的则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构筑在受众的心理层面上对品牌和产品的情感认可和理念趋同,提高广告的艺术审美价值,制造品牌和产品在受众脑中的深刻印象。

以益达《酸甜苦辣》广告为典型个案,笔者通过一个百人问卷调查和对广告视频的观察调查来了解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态度,以实际的数据来证明微电影广告创意的有效性,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广告创意对影响受众形成对广告正向积极的态度有效,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受众对品牌产品的原有态度。

但是受众态度中的行为意愿成分相对认知和情感表现得较弱,这说明受众的态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基于此,笔者对强化态度的对策做出几点思考,从广告创意、营销手段、媒介投放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中国新兴微电影广告研究
中国数码科技和网络通讯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间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以网络传播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革新和网络用户群体的壮大,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新型的文化形式。

近年来,中国网络广告产业异军突起,并着重打造其文化内涵,注重传统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成为广告产业中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当前,国内网络文化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微博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也影响了网络广告的发展方向,许多新兴的、以微博为平台的网络广告方式被赋予了“微”的定义。

网络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并成为网络广告中最具代表性的广告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微电影广告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微电影广告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11年。

其优势在于长于叙事,故事性强,广告植入较为含蓄自然,易于被大众接受。

因此,微电影广告一出现,便在网络群体中迅速传播,具有极强的宣传性。

不可否认的是,微电影广告概念的形成与微博、微电影的出现直接相关。

此概念以其直观性与简洁性被大众接受,成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微时代的概念名词。

微电影广告的形成,就其产生的根源而言,是传统短片广告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融合的结果。

它的兴盛与微博传播平台的建立、大众碎片化时间的增加与广告市场营销的需求三方面密切相关。

当前,微电影广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传播的热潮,各种微电影广告作品层出不穷,中国的微电影广告也在这股热潮中迎头而上,既要面临发展的机遇,也要面对发展的挑战。

同时,我国广告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促使微电影广告制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其他形式的网络广告也随着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大量涌现,他们不仅增加了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力度,也丰富了网络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形式与途径,成为微电影广告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细致研究国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形态,探索中国微电影广告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对微电影广告的形成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其概念进行学术的梳理,并在概念的基础上对微电影广告及其相关产业进行论述,最后通过深入分析两年多来微电影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国网络微电影广告的未来发展,以期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