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院实验室诊断(一)皮肤病检查
猫咪皮肤病的诊断化验技术

猫咪皮肤病的诊断化验技术抓痒的猫咪在临床上,引起猫咪皮肤病的原因有很多,皮肤寄生介螨、蚤、真菌或过敏以及其他内分泌紊乱营养失调都会引起一些脱毛、皮炎等皮肤异常的状况。
为了明确病因,对症下药,皮肤病的诊断技术十分重要,诊断既讲究问诊各方面的了解到位,也有细致的检查化验方法来辅助对病情的推断。
一、问诊主要咨询主人病初期猫咪的表现,用过什么药,用药后症状如何,是减轻还是加重,猫的生活环境,有无地毯、垫子,有无接触其他患病猫狗,用什么洗发液,如何使用洗发液及洗澡的方式和次数。
是否瘙痒等等。
二、一般检查皮肤局部观察:被毛是否逆立,有无光泽,是否掉毛,倒毛是否是双侧的,局部皮肤的弹性,伸展性、厚度,有无色素沉着等等。
病变:部位、大小、形状,几种或散在,单侧或对称,表明情况,平滑或粗糙,湿润或干燥,软硬程度及颜色等等。
三、化验技术毛发采集:拔毛放于干净的透明胶带上并贴在载玻片上或滴上石蜡油放在盖玻片下。
检查毛尖有无断裂或受损的迹象,有无突然、生硬或磨损的末端而不是逐渐变细的正常毛尖。
这些损伤表示动物有啃咬或过度舔舐,病态毛干也发生在皮肤癣菌病。
检查毛根评估毛发是处于生长期(有球状毛根)还是终止期(倒钩状或受损的棒状毛根)。
生长期和终止期毛发的数量可以评估出目前主级毛发和次级毛发的数量。
在被毛的天生缺陷疾病、发育不良和基因缺陷病例中会发现毛发结构的异常。
也可能检出黑头粉刺和毛囊管型,既拔出的毛根有包裹物。
拔毛化验可检出蠕形螨,尤其是在脚趾和眼周皮肤拔毛化验的检出率比刮片高。
当同时怀疑有癣菌的感染时,拔毛还可以做镜检和真菌培养。
透明胶带法:用透明胶带在皮肤表面取样很实用,取样后粘在载玻片上镜检外寄生虫和虫卵。
此法非常适用于小型哺乳动物难以刮片取样的部位。
在剪过毛的皮肤表面采样还可以染色(Diff-Quick或Gram)镜检寻找微生物如马拉色菌。
毛囊挤出物的涂片:这是从毛囊中收集蠕形螨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挤压皮肤将挤出物涂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染色镜检。
犬猫皮肤病的诊治

犬猫皮肤病的诊治作者:薛英来源:《兽医导刊》 2016年第7期薛英/ 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犬猫皮肤病是能引起犬猫皮肤瘙痒、感染、结痂、脱毛以及皮肤其它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
因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理过程长、类型和症状鉴别难度大,年龄及个体差异,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应激因素的原因,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现结合本地区2009年至目前门诊收治病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犬猫皮肤病的分类1. 寄生虫性皮肤病。
跳蚤、虱子、蜱、蠕形螨、疥螨、沙螨、姬螯螨、尘螨、耳痒螨、皮蝇造成的皮肤病,以及钩虫幼虫性皮炎、犬恶丝虫的微丝蚴性皮炎等。
2. 真菌性皮肤病。
又称癣,是真菌感染皮肤、毛发和爪甲后引起的皮肤病。
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毛发癣菌、酵母菌等引起。
3. 细菌性皮肤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细菌感染常见葡萄球菌感染,星形诺卡氏菌感染,偶见分枝杆菌感染和牛棒状杆菌感染;继发性细菌感染包括急性湿性脓皮病、坏死性蜂窝炎、脓疱病、毛囊炎、疖和痈、幼稚性脓皮病、甲沟炎、趾间皮炎以及肛门腺炎等。
4. 其它。
病毒性皮肤病、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病、皮肤过敏与药疹、自体免疫性皮肤病、激素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中毒性皮炎、代谢性皮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皮肤病等(二)临床表现1. 螨虫感染。
螨的种类很多,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蜱螨科,最常见的螨虫病有耳螨、疥螨和蠕形螨病。
耳螨是寄生在耳道内的一种螨虫,常会导致局部搔痒、摇耳、肉眼可见耳道内有褐色分泌物。
疥螨体型小,肉眼不易看到,呈近似圆球形的龟形,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四对肢短而粗,肢端有吸盘或刚毛,虫体灰白色或黄白色,雄虫比雌虫体型小,寄生在表皮中,可引起剧痒,使病犬持续搔抓、啃咬、摩擦患部皮肤,主要发生于头部。
蠕形螨通常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一般以面部、四肢及腋下多见,患部皮肤发红,有红疹,感染后可形成脓庖。
犬蠕形螨寄虫在犬的皮肤,而且多寄生在皮肤的疱状突起内。
宠物医院实验室诊断(一)皮肤病检查PPT课件

蠕形螨临床症状
皮损可出现头面部、趾(指)部。临床症 状各异,起初常为局灶性皮损,随后扩大, 出现斑片状、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脱 毛,伴有各种红斑、皮屑、丘疹、瘙痒等, 感染皮肤可能出现苔藓化、色素过度沉着、 脓包、糜烂、浅表性溃疡或深部脓皮病。
25
蠕形螨 疥螨 姬螯螨 癣菌 细菌 马拉色氏菌 过敏性皮炎 细胞学
26
蠕形螨
27
蠕形螨
28
蠕形螨
• 整个生活史共需24d; • 虫体寄生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 • 有4对足,口器小,体表无毛,吻突小而钝, • 正常犬猫体表均会有少量蠕形蟎存在; • 病变以动物眼、唇、耳、前肢内侧的无毛处; • 病变周围有界限分明的红斑,痒感不强烈。但
20
伍德氏灯检查法
• 伍氏灯:适用于查看 部分小孢子属的癣菌 感染
• 用手提式伍德氏灯在 暗室内开启灯光,预 热5-10分钟,光源与 皮肤距离约5-10cm左 右,光线对准被检处, 观察有无荧光出现
21
染色法流程
• 细菌、马拉色氏菌:通常临床使用革兰 氏染色法。
操作步骤:
1、抹片后自然晾干或采用火焰固定(待玻片完全恢 复常温) 2、按照革兰氏染色步骤进行染色 3、晾干或用滤纸沾去玻片表面的水份备用
(2)表层刮取后,用手挤压其患部,并 用另一把手术刀将挤压处毛囊内的皮肤 表层下刮取物置于事先准备好的50%甘 油中(起到固定和透明化作用)备用, 主要查看螨虫
• 在另一患处做同样的取样,分别将刮取 物置于载玻片上相应的溶液中
• 取盖玻片分别将刮取物轻轻按压,尽量 使刮取物与溶液混匀
• 采样结束后,在采样部位涂擦碘酒消毒
宠物疾病诊疗-皮肤检查

1、检查方法
视诊
触诊
实验室 检查
2.皮肤颜色
苍白 发红
异常 颜色
黄疸 蓝紫
呼吸 重度 器官 心衰 中毒 中暑
犬过敏皮肤发红
过敏性眼病
3.皮肤温湿度及弹性
温度
湿度
检查 内容
弹性
肿胀
皮肤温度检查
方法:手掌或手背触诊 测温部位-触诊犬躯干、股内
皮温增高 皮温分布不均
皮温降低
皮肤湿度检查
乳腺肿瘤
犬低蛋白后肢水肿
睾丸一大一小
肿瘤
脓疱
皮肤黑色素瘤
发生转移的乳腺瘤
皮肤肿瘤
脂肪瘤
鼻部肿胀
细胞穿刺为肿瘤
鼻甲骨溶解吸收
鼻端疣状物增生
贵妇犬右侧鼻端肿胀
颌下肿胀
京巴颈部颌下肿块有波动感从中能抽出液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胀
大面积
的弥散 性肿胀
局部 热痛
全身 反应
蜂窝 织炎?
蜂窝织炎多发于四肢,常因创伤感染而继发。
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胀
皮下浮肿多发于 胸、腹下的大面积肿 胀或阴囊、与四肢末 端的肿胀。
会阴部肿胀
皮下浮肿 发生原因
1
营养性浮肿 重度贫血 高度衰竭
2
肾性浮肿: 肾炎或肾病
3
心性浮肿: 心衰、末梢 循环障碍
犬猫的鼻镜、汗腺不发达,正常情况下很少出汗。 正常—鼻镜:湿润,凉感。 异常——鼻镜干燥:发热病及重度消化障碍与全身病 ,严
重时可发生龟裂,揭示犬瘟热等。)
皮肤弹性检查
部位: 犬猫背部
方法:用手将皮肤捏成皱褶并轻轻拉起,然
后放开,根据其皱褶恢复的速度而判定。
宠物皮肤病之实验室检查法

宠物皮肤病之实验室检查法一、细针抽吸(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针抽吸主要运用在怀疑有肿瘤疾病的小动物身上。
尤其是对多发的肿块和淋巴性疾病。
细针抽吸的主要过程:用长度合适的细针(23至25号针头)抽取肿块内的单一细胞悬液。
针头可与10或者是20毫升的注射器相连,注射器要求干燥无菌。
通过细针抽吸可采取通过FNA可采集多部位的组织样本,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深部或浅表淋巴结、脾、肝、肾、肺、甲状腺、前列腺以及腹腔内来源不明的肿块(如纵隔肿块)。
如果抽取浅表部位,抽取部位无需消毒,如果抽取内部的器官,抽取部位需要经过剪毛消毒。
细针抽吸图示将带针头的注射器刺入肿物内,连续抽吸3-4次,恢复到原位。
拔出注射器,一般情况下,注射器内看不见所采的组织样品,仅针头内的就可以满足需要,可以涂抹3-4张质量优良的片子。
将采取的组织制作好以后,进行染色,一般为diff-quick染色。
细针抽吸可以诊断个别的肿瘤性疾病如肥大细胞瘤。
但不能了解肿块的病理特点,如乳腺肿瘤,不能用细针抽吸的方法代替病理学检查。
A液作用为固定载玻片上面的样品,B液为红色染嗜酸性细胞,C液为蓝色,使嗜碱性细胞着色。
A液染色时间为10-20秒,B 液为5-10秒,C液也为5-10秒。
染色时间根据染色效果可以适当增加或者是减少。
染色后将瓶盖旋紧,防止挥发。
该染色可运用于血涂片、细胞学涂片,粪便和尿液沉淀图片。
二、皮肤组织活检皮肤病变诊断的具有说服意义的方法。
分为打孔组织活检和切除活检。
组织活检应结合病史,动物种类,临床症状,活检取出样品的位置,用药史等信息结合起来才具有重要意义。
1.打孔活检图一打孔活检示意图图二为组织活检打孔器组织活检打孔器分为3mm,4mm和6mm,8mm。
3mm和4mm孔径用于鼻镜和脚垫的活检。
6mm和8mm孔径可用于皮肤和其他组织的活检。
组织活检具体过程:将活检针放置到活检部位上,在按压作用力下顺时针旋转活检针切入皮肤。
犬猫皮肤病的类型及诊断方法动医第一组 课件

3.被毛: 变短,不发痒,亦无脱毛现象。 多为真菌病。
4.眼睑: 脱毛,且逐渐扩大。多寄生壁 虱。
5.躯体局部: 脱毛且皮肤湿润,有痒感, 频舔患部。多为湿疹。
6.耳朵周围: 发痒,不停抓扒耳朵,耳 部触痛。多为疥癣病。
7.皮肤局部:肿胀,且突然发生。多为过 敏或不良刺激所致。
治疗
• 接触患犬的所有犬都必须治疗,且在严重病例, 环境也必须用杀虫喷剂处理。
• 局部治疗包括以下药物的应用:
• 石灰硫磺浸剂
• 赛拉菌素(大宠爱) • 非泼罗尼喷剂(福来恩)
• 全身性治疗包括口服杀螨剂。 (患犬的品种也必须考虑,因为某些口 服药对某些
品种是不安全的。)
犬猫耳痒螨病
• 犬猫的耳螨有高度传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瘙痒 感,犬猫常自己抓伤,常见犬猫摇头, 有时甚至出现耳血肿、发炎或过敏反 应,在外耳道有厚的棕黑色痂皮样渗 出物。
• 诊断:
对营养缺乏性皮肤病,主要根据病史和临 床症状进行诊断
其他皮肤病
• 包括由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 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出现的硬脚垫病,角质 层下脓疱性皮肤病、VA 过多症、毛细血管 扩张症、溢脂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体 免疫性皮肤病等。
动医11-2班第一组
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高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 并伴有热、痛、痒症状为特点。 ✓ 荨麻疹是皮肤乳头层和棘状层血管渗出液增 多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并伴有皮肤瘙痒为特 点。·
食物过敏
对巧克力过敏 皮肤红 脱毛 色素沉着
鸡 蛋 过 敏
波斯猫对 牛肉过敏 颈部瘙痒 性自我抓 伤
防治方法
治疗:抗过敏药物,
动物实验室诊断皮肤病检查

孢子
56
瑞-姬氏染色
菌 丝
57
真菌培养
58
细菌
• 临床以G+球菌、链球菌多见 •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
59
酵母菌 厚皮马拉色氏菌
• 红斑、黄色皮 屑和结痂,油 腻和恶臭皮肤
• 多见于面部、 趾部、颈腹侧、腹部、指间、 皮肤皱褶处
• 瘙痒
60
过敏性皮炎
• 多见于过敏性引起的皮肤病; • 皮肤刮片染色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迪夫A液浸泡30秒---磷 酸盐缓冲液冲洗A液--甩干---迪夫B液浸泡 30秒---水洗---甩干--镜检
32
常用染色液用途及步骤
革兰氏染色液
(主要用于区分G+菌和G-菌)
染色步骤:
龙胆紫---10秒---水洗 ---甩 干---碘溶液---10秒---水洗 ---甩干---脱色液---10秒--水洗 ---甩干---沙黄溶液--10秒---水洗 ---甩干---镜检
28
真菌培养判定
↓假丝酵母菌
29
染色法流程
• 细菌、马拉色氏菌:通常临床使用革兰 氏染色法。
操作步骤:
1、抹片后自然晾干或采用火焰固定(待玻片完全恢 复常温) 2、按照革兰氏染色步骤进行染色 3、晾干或用滤纸沾去玻片表面的水份备用
• 细胞:通常临床使用瑞-姬氏染色法或迪 夫染色法。(操作步骤同上)
烈的瘙痒,导致自我擦伤 • 寄生于外耳、面部、肘部,严重时波及全身; • 局部表现脱毛、丘疹、红斑、皮肤增厚和结痂
41
疥 螨 (刮片要点)
• 能挖掘隧道,刮片时应多摩擦,反复刮; • 临床上病变常以耳部刮取较容易检测; • 临床上以剧烈瘙痒为典型症状;
【宠物医院】 皮肤病例分析

脓皮病中的细菌
• 中间型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 化脓性棒状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细菌)
• 猫的脓皮病中链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脓皮病时皮肤表面的变化
• 细菌的脂肪酶导致皮肤表面的三酸甘油 脂变性
• 犬皮肤表面的pH值由正常的中性变成碱 性 (pH(皮脂漏, 创伤, 内分泌失调)导致细 菌大量繁殖.
• 皮肤表面细菌感染 : 细菌可能在皮肤表面或是 角质层(角质层皮褶处皮炎, 创伤造成皮肤化 脓).
• 皮肤浅层细菌感染 :细菌在角质层以下或毛囊 内 (小脓疱疹, 继发皮脂漏, 蠕形螨感染, 内分 泌失调等).
皮肤病例分析
基本资料
• 动物种类:北京犬 • 性别:公 • 年龄:3岁 • 体重:7KG • 食物种类:自制杂食肉为主
既往病史
• 主诉一年前曾因皮肤病在别处治疗,用过 驱虫药,林可霉素和地米好转,一段时间后 但仍痒,有异味,有红疙瘩,天凉后临床症 状自行消失
临床症状
• 掉毛被毛无光 • 全身多处丘疹和脓疱 • 腹下尤为明显
• 清洁皮肤消除臭味: 维克pyoderm药浴,一周一次
• 重建完整的皮肤: 服用健肤乐,改善皮肤代谢
• 加强饲养管理+低过敏处方粮:
不排除该病继发引起,使用皇家DR- 21低过敏粮
• 京叭帅帅
脓皮症的常见病因
• 异物创伤或咬伤 • 过敏(遗传\食物\叮咬) • 螨虫感染 • 内分泌疾病 • 自身免疫和免疫介导性疾病 • 营养不良 • 免疫抑制疗法(激素\细胞毒性药物)
临床症状
• 体表有异味 • 瘙痒
诊断
• 类症鉴别:
细菌感染 蠕形螨感染 真菌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落叶壮天疱疮)
宠物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宠物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宠物皮肤病是指影响宠物皮肤的各种疾病,包括皮肤感染、过敏性皮炎、真菌感染等。
这些疾病常常给宠物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宠物主人带来困扰。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宠物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宠物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诊断方法1. 皮肤检查:对于宠物皮肤病的诊断,皮肤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宠物的皮肤,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症状,如红肿、脱毛、溃疡等,可以初步判断病情。
2. 皮肤刮片检查:当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病变时,可以进行皮肤刮片检查。
这种方法通过在患处刮取一小片皮肤组织,然后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刮片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寄生虫、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3. 皮试:对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皮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宠物皮肤上注射一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
4.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等引起的皮肤问题。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常常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过敏性皮肤病,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宠物主人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长。
2. 皮肤清洁:定期给宠物进行皮肤清洁是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专用的宠物沐浴露,按照说明进行洗澡。
洗澡后要确保彻底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的洗浴用品刺激皮肤。
3. 饮食调理:对于某些皮肤病,饮食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宠物过敏性皮肤病,可以尝试换一种低敏的宠物粮。
同时,适量添加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宠物的免疫力。
4. 环境调节:有些皮肤问题与宠物所处的环境有关,如外界环境的湿度、温度等。
在宠物所处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助于改善宠物的皮肤状况。
三、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定期带宠物去兽医进行身体检查是预防皮肤病的有效措施。
小动物常规临床检查皮肤

过敏性皮肤病
肿瘤性皮肤病
皮肤出现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等症状 ,常伴有瘙痒。诊断需进行过敏原检测。
皮肤出现结节、溃疡、卫星结节等症状, 有时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诊断需进行 病理学检查。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免疫性皮肤病
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如使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等。注意控制病情发展,预防
03
皮肤疾病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皮肤疾病如皮肤病、真菌感染等可能引起其他器官的感染,如肺炎、心
脏疾病等。
03
皮肤检查的准备工作
检查前的准备
确保动物处于健康状态
在开始皮肤检查前,应确保小动物没有发热、食欲不振或其他异 常症状,以避免检查结果受到干扰。
清洁动物
为确保准确观察皮肤状况,应确保小动物被毛干净,无污垢和皮屑。
准备好检查工具
准备好必要的检查工具,如放大镜、皮肤刮刀、棉球等,以确保检 查顺利进行。
动物安抚与保定
安抚动物情绪
为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应安抚小 动物的紧张情绪,使其处于安静 状态。
保定动物
对于不合作的动物,应采取适当 的保定措施,如使用保定笼或请 专业人员协助,以确保检查过程 的安全。
检查环境的设置
是皮肤病的表现。
记录异常发现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症 状或体征,应及时记录,以便
后续治疗和追踪。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疾病
01
பைடு நூலகம்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皮肤病或其他健康问
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监测病情进展
02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监测病情的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治疗效果。
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 关的皮肤病,如湿疹、
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诊断概述.doc

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诊断概述概述: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致病原主要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及肿瘤等。
上述致病原所导致的犬猫皮肤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部、四肢、背部、腹部、会阴部及全身等不同身体部位的特征性变化。
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动物体征、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诊断。
现将身体各部位的常见病变和常见疾病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致病原主要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及肿瘤等。
上述致病原所导致的犬猫皮肤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部、四肢、背部、腹部、会阴部及全身等不同身体部位的特征性变化。
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动物体征、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诊断。
现将身体各部位的常见病变和常见疾病介绍如下:1头部皮肤病常见于耳廓、外耳道、眼部、口唇周围、鼻部、下颚等六个部位。
1.1耳廓常见病变:皮肤增厚、搔痒、脱毛、红斑、丘疹、痂皮、鳞屑、溃疡等。
常见疾病:(1)犬疥螨病:幼犬多发于两耳边缘,皮肤增厚,大量痂皮、鳞屑形成,前肘背面脱毛、红斑,动物表现极度搔痒、烦躁不安。
(2)猫疥螨病:多见于耳缘,有时颈背部至腰背部也可见散在红点。
(3)蚊叮过敏:夏季多发,一般耳廓脱毛、搔痒、溃疡形成结痂,猫比犬更易感。
(4)猫日光性皮肤炎:耳缘及耳廓上的皮肤出现脱毛、红斑、糜烂、结痂等病变。
(5)耳缘皮肤病:病变见于耳缘皮肤出现粘性皮屑、脱毛、结痂、破裂、溃疡以及裂缝不同病程临床症状,尤多发于短毛垂耳犬。
1.2外耳道常见病变:炎症反应、瘙痒、脂性分泌物并伴有异臭味。
常见疾病:(1)外耳道皮癣菌感染:主要是犬小芽胞菌、石膏小芽胞菌、发癣菌等感染,病灶也多发于颜面、耳、头、四肢、尾等处。
(2)马拉色菌感染:外耳道有粘性分泌物,成年动物多发。
(3)外耳道念珠菌感染:患部变白、肥厚,糜烂部搔痒,疼痛感明显,镜检可见酵母的分芽细胞以及菌丝,此菌丝为假性菌丝,与皮癣菌的真性菌丝不同。
(4)耳螨感染:耳内可见红褐色分泌物。
宠物疾病诊疗之皮肤疾病检验

第二节 真菌性皮肤病检验
(三)石膏样毛癣菌(须毛癣菌)病料检验 在显微镜下皮屑中可见有分隔菌丝或结节菌丝,孢子排列成串(图2-8)。在葡萄糖蛋白陈琼脂上培 养,25%生长良好,有两种菌落出现: ①绒毛状菌落。表面有密、短、整齐的菌丝,呈雪白色,中央呈乳头状突起。镜检可见较细的分隔 菌丝和大量鸭梨状或棒状小分生孢子。偶见球拍状和结节状菌丝。 ②粉末状菌落。表面呈粉末样,较细,呈黄色,中央有少量白色菌丝团。镜检可见螺旋状、破梳状、 球拍状和结节状菌丝,小分生孢子聚集成葡萄状,有少量大分生孢子。
显微镜下可见圆形小孢子密集成群,围绕在毛干上,皮屑中可见少量菌丝。在葡萄糖蛋白陈琼脂上 培养5~10d(室温),菌落1.0mm以上(图2-6)。取菌落镜检,可见直而有隔菌丝和很多中央宽大、 两端稍尖的纺锤形大分生孢子,壁厚,常有4~7个隔室,末端表面粗糙有刺。小分生孢子较少,为 单细胞棒状,沿菌丝侧壁生长。有时可见球拍状、结节状和破梳状菌丝和厚壁孢子。犬皮肤小孢子 菌病表现见图2-26。
第二节 真菌性皮肤病检验
一、犬、猫真菌性皮肤病病原
引起犬、猫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石膏样毛癣菌。猫真菌性皮肤病 多由犬小孢子菌(占98%)、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石膏样毛癣菌(各占1%)引起,犬真菌性皮肤病也 多由这三种真菌引起,它们分别占70%、20%和10%左右。
(一)犬小孢子菌病料检验
第二节 真菌性皮肤病检验
二、真菌性皮肤病皮肤刮取物检验 (一)真菌显微镜检查 1、氢氧化钾法 将标本置于在玻片上,加一滴10%氢氧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放置5~10min或直接在火焰上快速通 过2~3次微加热,轻压盖玻片驱逐气泡并将标本压薄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无 菌丝和孢子,然后用高倍镜观察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特征、大小和排列等。对于角质标本,必要时可 在10%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40%二甲亚矾,促进其溶解。真菌检查阳性对诊断有确诊作用,如为 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真菌性皮肤病的可能。
宠主需知:犬猫常见皮肤病检查方法大全

宠主需知:犬猫常见皮肤病检查方法大全一、常用的检查方法【一、临床检查法】1.皮肤刮片检查皮肤刮片是兽医临床上最常用的皮肤病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而快捷,能鉴别出多种类型的寄生虫感染。
尽管皮肤刮片不是每一次都能提供诊断性依据,但因其简单且价格低廉的特点而使其成为皮肤病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些临床工作者喜欢重复利用钝性刀片进行皮肤刮片,但是,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巴尔通体、猫白血病、猫艾滋病、疱疹病毒、乳头状瘤病毒等)防范意识的增加,这一现象会被逐渐的减少。
皮肤刮片分浅表皮肤刮片和深层皮肤刮片浅层皮肤刮片用于疥螨、姬螯螨、耳螨、恙螨的观察深层皮肤刮片主要用于蠕形螨病的诊断2.细胞学检查皮肤细胞学检查是第二个最常用的皮肤病检测技术,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浸润细胞、肿瘤细胞和棘状细胞的鉴定。
3.透明胶带法:可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检测。
4.耳试子检查:可检查外观正常的耳道其内部是否有渗出性病变,用于鉴定外耳道是否存在寄生虫、真菌、细菌感染。
5.拨毛检查:拔毛检查用于观察毛发的状况,可完成对机体的瘙痒状态、真菌感染、色素沉着、生长周期等方面的评估。
6.伍德氏灯检查:伍德氏灯所用的光源是波长为340-450nm的特殊紫外光,该波段的紫外光不会损伤皮肤或眼睛,能使一些微生物如小孢子代谢产生的色氨酸代谢物发出苹果绿样的荧光,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孢子菌都会产生这种细胞代谢产物,只高大约50%的犬小孢子能通过伍德氏灯法检查出来。
伍德氏灯检查法无法检测出毛癣菌属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
7.玻片压诊法主要用于鉴别血管扩张和皮下血肿【二、特殊检查法】1.培养法:用于鉴定特异性病原微生物DTM(真菌检测培养基)用于皮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皮肤真菌检测培养基由特殊的材料组成,它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当真菌存在时培养基变成红色。
细菌/真菌的培养在皮肤病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深层蜂窝织炎特别是已经形成漏道的蜂窝织炎都应该进行细菌/真菌的培养,当进行鉴别诊断时,囊肿和肿瘤也应应该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蠕形螨 疥螨 姬螯螨 癣菌 细菌 马拉色氏菌 过敏性皮炎 细胞学
26
蠕形螨
27
蠕形螨
28
蠕形螨
• • • • • • 整个生活史共需24d; 虫体寄生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 有4对足,口器小,体表无毛,吻突小而钝, 正常犬猫体表均会有少量蠕形蟎存在; 病变以动物眼、唇、耳、前肢内侧的无毛处; 病变周围有界限分明的红斑,痒感不强烈。但 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皮脂溢和脓 性皮炎; • 本病是一种可以使动物致死的外寄生虫病;
16
拔毛法流程
• 拔毛法:适用于查看 外寄生虫、蠕形螨、 皮肤癣菌,毛发形态 等 • 在病变处用止血钳拔 出少量毛发(连同毛 根拔出),置于KOH 中/甘油中备用
17
挤压法流程
• 挤压法:适用于查看 蠕形螨 • 在病变部位,以拇指 和食指捏起皮肤,用 力挤,使毛囊扩张, 用刀片刮取经挤压毛 囊液置于甘油中备用
33
疥 螨 (刮片要点)
• 能挖掘隧道,刮片时应多摩擦,反复刮; • 临床上病变常以耳部刮取较容易检测; • 临床上以剧烈瘙痒为典型症状;
34
姬螯螨
35
姬螯螨
36
姬螯螨
• 无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以幼犬多发 • 以组织液为食,不打洞,有大量皮屑 • 姬螯螨虫体很大,有4对腿,末端呈梳子 状,最具特征的是钩子样的附属口器或触 须,称为螯针,这是与其他螨虫鉴别的重 要标志。 • 寄生于宿主的表皮角质层,在皮屑形成的 假隧道内快速移动,会定期用螯针刺入表 皮,从而将自己牢牢固定在皮肤上
脆弱的样本或含有较多液性成分的样本)
2、拉片技术(同上) 3、海星技术(适用于细胞脆弱,而且是液性
的样本)
4、压片技术(适用于不易采到样本的固体)
64
恶性细胞核标准
1、巨型细胞核 2、细胞核大小不等 3、核仁不规则(大小、形态、数量) 4、非典型,不对称的有丝分裂相 5、染色质粗糙
65
肥大细胞瘤
29
蠕形螨临床症状
皮损可出现头面部、趾(指)部。临床症 状各异,起初常为局灶性皮损,随后扩大, 出现斑片状、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脱 毛,伴有各种红斑、皮屑、丘疹、瘙痒等, 感染皮肤可能出现苔藓化、色素过度沉着、 脓包、糜烂、浅表性溃疡或深部脓皮病。
30
蠕形螨(刮片的要点)
• 临床上多以头面部、四肢关节处刮片较 容易检测; • 刮片时应挤压或拔毛;
9
皮肤病变特征
10
皮肤病变特征
11
皮肤病变特征
12
皮肤病采样前准备
• 了解患病动物的病史: 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绝育、皮肤瘙痒程度、 持续时 间、病变部位、临床症状、有无季节性、食物种类、 生活环境、用药史、 用药时间等。 • 观察皮肤的整体印象,包括:皮肤及被毛干燥、油腻、 易掉毛、气味等 • 观察有无跳蚤、跳蚤排泄物、虱子、蜱等 • 与主人沟通,了解有无新生的患处,瘙痒最严重部位 等,最好刮取新生病变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取2-3处病 变局部剪毛,(75%酒精稍作擦拭),采样。
62
穿刺的方法
2、细针活检:适用于细胞较脆弱的组织,
如淋巴结,或是采集样本部位的血管比较 丰富,或是用细针抽吸方法会采到血液或 是其他类型液体使之不易判读时 方法: A拉开注射器活塞 B使针头部分在被检样本内以不同角度刺入 C拔出注射器
63
制片的技术与要领
1、推片技术(适用于淋巴活检组织这样比较
52
过敏性皮炎
• 多见于过敏性引起的皮肤病; • 皮肤刮片染色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53
耳道检查
采样工具的准备 • 两根棉签、两张载玻片
采 样
用棉签取患病耳道深处的分泌物,在玻片 上涂抹均匀。
检查方法
• 将一张样本片火焰固定、染片后观察细菌 和真菌。
• 另一张直接看活片,检查是否有螨虫。
耳道常见菌
20
伍德氏灯检查法
• 伍氏灯:适用于查看 部分小孢子属的癣菌 感染 • 用手提式伍德氏灯在 暗室内开启灯光,预 热5-10分钟,光源与 皮肤距离约5-10cm左 右,光线对准被检处, 观察有无荧光出现
21
染色法流程
• 细菌、马拉色氏菌:通常临床使用革兰 氏染色法。
操作步骤:
1、抹片后自然晾干或采用火焰固定(待玻片完全恢 复常温) 2、按照革兰氏染色步骤进行染色 3、晾干或用滤纸沾去玻片表面的水份备用
31
雌雄疥螨
32
疥螨
• 卵经3-8d孵化成幼虫,移至皮肤表面蜕皮发育为 1期幼虫、2期幼虫和成虫。整个生活史需10-14d; • 虫体终生寄生于皮肤内 • 虫体呈卵圆形,体表覆以平行的细毛,有三对足 • 直接接触传染,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患畜剧 烈的瘙痒,导致自我擦伤 • 寄生于外耳、面部、肘部,严重时波及全身; • 局部表现脱毛、丘疹、红斑、皮肤增厚和结痂
3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 使用高倍镜、油镜时,应按从低倍镜逐步至 高倍镜,用细调节器螺旋调节。 • 使用完毕转动粗调手轮将工作台下降到底; • 每次油镜用后,必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 油镜油; • 使用后4-10倍镜间把镜头八字形放置,镜体 复原。
4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 忌频繁开关显微镜电源,临时不用时只需 将光源亮度调至最弱。 • 重找或换片时的顺序: 1、在加油区外应按:低倍→高倍→油镜 2、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
13
采样工具的准备
• 剪毛剪1把、手术刀2把(钝刀片)、止血钳 一把、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棉球、酒精棉 球 • 在载玻片上分两点各滴上一滴50%甘油(主 要查看螨虫类)和10%KOH(主要查看真菌 类)备用 • 干净的载玻片备用(主要查看细胞、细菌类) • 根据采样方法还可选择胶带、伍德氏灯等
14
70
浆细胞瘤
• 圆形细胞;细胞质数量 较多,轻度到中度嗜碱 性染色;细胞核偏于细 胞质一侧;细胞核边缘 可见月牙形或时椭圆形 淡染区
71
间质细胞瘤 纤
脂肪瘤
维 肉 瘤
纤维瘤
72
黑色素瘤
• 胞浆中有大量黑褐 色颗粒 • 临床一般通过生长 部位确定预后 • 恶性(眼睑、口角 边缘、趾部)
• 细胞:通常临床使用瑞-姬氏染色法或迪 夫染色法。(操作步骤同上)
22
常用染色液用途及步骤
瑞氏-姬姆萨染色液
(主要用于血液、骨髓、脱落细胞 的涂片等)
染色步骤:
瑞氏-姬姆萨A液1-2滴; 瑞氏-姬姆萨B液2-4滴; 将AB液混匀,静止3-5分钟 左右---水洗---甩干---镜检
23
常用染色液用途及步骤
实验室诊断(一)
皮肤病
1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1、开电源开关 2、调光(光圈、聚光器) 3、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
4、将要观察的部位调到
通光孔正中
2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5、用粗调焦手轮,调节 焦距,使载物台上升 6、不能上升时再调节载 物台下降,到视野中 出现清晰的物象止 ; 7、瞳距调节:左右推拉 目镜,调节屈光度
采样基本工具
15
刮片法流程
• 刮片法:适用于检查疥螨 、皮肤癣菌 等 • 采样的处局部剪毛(剪毛部要大于要刮 取的病变部) • 用手术刀轻轻刮取新患部与健康皮肤交 界处 (1)其中一把手术刀刮取皮肤表层皮屑 置于事先准备好的10%KOH中(起到 透明化作用)备用,主要查看真菌 (2)表层刮取后,用手挤压其患部,并 用另一把手术刀将挤压处毛囊内的皮肤 表层下刮取物置于事先准备好的50%甘 油中(起到固定和透明化作用)备用, 主要查看螨虫 • 在另一患处做同样的取样,分别将刮取 物置于载玻片上相应的溶液中 • 取盖玻片分别将刮取物轻轻按压,尽量 使刮取物与溶液混匀 • 采样结束后,在采样部位涂擦碘酒消毒
37
38
真菌
• 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癣菌三大类 • 临床上引起犬、猫皮肤真菌病的主要为癣菌,分 别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 • 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属亲动物型,主要侵害动 物;石膏样小孢子菌是亲土壤型,多数腐生于土 壤中,也可感染人和动物 • 皮肤癣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犬小孢子菌能在 干燥环境中长达13个月保持活性,有些甚至可存 活几年
60
穿刺的准备
1、选择适当的注射器(一般建议
20G-40G的针头和5-20ml的针管)
2、清理病灶表面,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 3、穿刺的部位(怀疑是肿瘤时,穿刺的部
位应是手术时会切除的部位)
61
穿刺的方法
1、细针抽吸:
A注射器刺入被检样本 B拉动活塞并使针头部分在被检样本内以不 同角度刺入 C松开活塞 D拔出注射器
67
传染性性病肿瘤
• 淡蓝色或烟灰色胞浆 • 细胞核多偏于细胞一 侧 • 细胞质内可见数量不 等的透明空泡
68
基底细胞瘤
• 良性 • 预后良好 • 一般仅在局部呈浸 润性生长,很少发 生转移 • 是皮肤癌肿最多见 的一种
69
组织细胞瘤
• 圆形细胞;细胞大小不均, 细胞质数量较多,淡染甚至 不着色;细胞核偏于细胞质 一侧
39
癣菌
• 浅部癣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侵犯皮肤、 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 癣菌 • 癣症病灶可见有隔菌丝和关节孢子;菌 丝深入角化组织内生成营养菌丝体,纵 横交织成网状;孢子可排列成链状或零 散分布,在病发上可见孢子在毛干外排 成厚鞘
40
伍德氏灯下
癣 菌
41
癣菌引起的朽木样毛发
42
• 耳道感染常见的真菌:主要是马拉色氏菌 常见细菌:球菌
耳道常见寄生虫
• 耳痒螨:寄生于外耳道,它们采食表皮碎 屑并对患病动物造成严重的刺激,感染通 常是双侧的,表现为甩头和搔抓耳部。严 重的感染可以引起中耳炎,继续发展可能 形成耳血肿。临床多见于猫的耳痒螨感染, 感染耳痒螨的猫耳道内常有大量棕黑色的 分泌物,分泌物多干结成块。耳痒螨可以 通过直接接触在犬猫群中高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