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防范
摘要商业银行风险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股份制改革背景下,特别在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业加剧中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从而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2005年,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派出检查组15 280次,检查金融机构68 360个。处罚违规金融机构1 205个,处理金融机构违规人员6 826人,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25人。银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共查出金融机构违规金额7 671亿元,比上年增加1 671亿元。
在金融领域竞争加剧,金融风险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情况下,这一系列沉甸甸的数字,警示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我们必须彻底认清银行风险的成因,才能从源头上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的主要问题。
1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1.1 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的隐含担保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银行业与政府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对于银行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一定的保护。1998年国家注资2 700亿元,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国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用于专门处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计划剥离1996年前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不良贷款13 000亿元;2000年国家核销1.4
万亿元的不良资产;2004年国家又注资450亿美元,并且批准中行、建行两家用自有资本近3 000亿元核销其不良资产。如此一连串的举措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特别保护。另外,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一直由地方政府控制,其经营决策一般都是地方政府左右,一旦其经营出现问题也是由地方政府买单。这种隐含的担保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偏颇的认识:有困难政府会解决,很容易造就企业的道德风险,长此以往,也会滋生银行的道德风险。因为有政府的保护,银行就很有可能从事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从而导致银行的经营风险。
1.2 缺乏强效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犯罪的手段也更加诡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金融风险点,比如虚假个人消费贷款案、关联企业骗贷案、票据欺诈案等等。近年来出现的骗贷大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都有银行的内部人员的参与,而骗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企内外勾结。究其根本原因则是银行内部对员工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地监督约束机制,某些职员甚至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无约无束。由于缺乏强效有力的监督机制,让违规人员的违规行为屡次得逞,从而给银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从银监会近些年通报的部分案件看,其背后也都有犯罪分子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反复违规违章违法操作的现象。海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家分行同时被骗贷,说明银行风险内控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1.3 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较弱
前面的数据显示,2004年,银监会及处理金融机构违规人员4 294人,
依法取消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244人;2005年,银监会处理违规人员6 826人,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25人。如此多的违规操作行为,一方面是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另一个原因是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薄弱。在众多的金融风险中,造成损失程度最严重、最难控制的就是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既包括显规则下产生的道德风险,如贪污、受贿等,也包括潜规则下产生的道德风险,如为追求部门利益、短期利益而发生的违规操作等。近年频繁出现的金融案件,不管是挪用银行资金或者携款外逃,还是骗贷或者票据欺诈,无不与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关。
1.4 信贷体制存在缺陷
一是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前文的骗贷案中,银行信贷人员对该案涉嫌犯罪公司提供的贷款材料没有严格审核,对贷款人、保证人以及担保人的真实性和履约能力没有进行贷前调查,也没有按照银行方面规定的先抵押后贷款的程序,就直接给该公司办理了贷款手续,并将贷款直接划拨到该公司账户上。
2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途径
2.1 拓展业务范围,强化抵御风险能力
除了经营信贷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下大力气开发中间业务。服务费收入、结算收入、保险业务收入已逐步成为四大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一是全力推进国际业务的发展。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必须抓住机遇,加大国际业务发展的力度,促进国际业务快速发展。二是多元化地推动收费业务发展。银行业属
于服务行业,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收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国际惯例。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许多业务还没有收费,严重影响银行盈利能力。2003年6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后,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2.2 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完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时,一是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把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二是对信贷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严格考核,建立有效的机构性奖励激励机制,并使之与鼓励建立有效的信贷组合和创造更有价值的银行的措施结合起来,抑制过多发放贷款和过多承担风险的做法。三是监督整改与责任追究落到实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并对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并限期整改,同时对有关责任人重拳出击,严惩不怠。
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要完善银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严格控制银行从业人员的进出、晋升等。现行人事制度仍然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制度,而在金融企业中处理好党管干部和股东权利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组织推荐、社会认可”这种人事管理模式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大方向。二是强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防范风险绝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要树立“防范风险人人有责”的思
想,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具备风险意识,人人都要关心风险、把握风险,人人都有责任去控制风险。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银监会近日启动了与商业银行之间干部交流的活动。目的就是通过监管机构与被监管对象双向交流,使之更好地理解监管理念、思路、重点和要求,更好的培养银行专业人员,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2.4 建立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
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包括行业分析、客户评级、授信管理、授权控制、信贷审批和监测检查的完整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贷业务前后台分离、信贷审批分级授权、客户统一授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信贷审批程序。二是严格执行信贷“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风险管理。强化问责制,制订信贷经营和审批责任认定办法,对违反法律、规章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力度,必须坚决改变过去重放轻收、重批轻管、贷后不管的状况,切实加强对贷后管理的监控和检查,杜绝由于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产生不良贷款,保证授信资产质量的优良。
2.5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人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特别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清除违规操作滋生的土壤,防范操作风险的产生。其次建立分级检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业务检查工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