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新闻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传播理论

第一章总论

1.1复习笔记

一、传播与信息

1.信息与社会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其功能是反映事物的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

(2)社会信息:指除了人的生物或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

①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或反作用,而且还伴随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②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产物。

2.社会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社会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同时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行。

(2)理解社会传播: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具有社会关系性,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③社会传播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而进行的双向互动行为。

④社会传播的进行需要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社会传播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二、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进行的,这些系统称为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不同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

2.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基本系统

(1)布克里的环境适应五要素

①要有不断向社会系统内引进“复杂性”(多样性)的源泉。

②要有既保持系统内“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

③要有将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机联结的双向传播网络。

④要有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

⑤要有保存并普及意义、象征和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前提条件。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联结、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具有双重偶然性,比一般系统更为复杂。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能够通过人的主体活动实现自身调节和发展。

3.社会信息系统与社会发展

(1)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神经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保持社会的内部整合性和秩序性,并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换使社会不断适应时代或环境的变化,维持社会的持续发展。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指的是个人、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隔阂、误解或曲解。社会信息系统通过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来服务于社会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2.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传播不是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而是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之总体活动的一部分。

(2)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结构对传播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精神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

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社会传播也是如此。

3.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2)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传播学研究史与主要学派

1.早期的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①法国学者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和舆论理论。模仿理论揭示了传播在人格形成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塔尔德的舆论理论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概念做了近代界定,强调了报刊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②德国学者西默尔和他的网络理论。西默尔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首先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网络中的位置。他把这个网络称为“舆论的厨房”。

(2)美国源流

①杜威和他的实用主义哲学

②库利和他的“初级群体”和“镜中我”理论

③帕克、米德和芝加哥学派的社会互动理论

④李普曼的舆论学和他的“拟态环境”理论等。

2.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与学科创立者

(1)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

①拉斯韦尔——宣传研究的权威,最早概括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并提出了传播过

程的“5W”模式。

②卢因——“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

③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法引入传播效果研究。

④拉扎斯菲尔德——系统地运用社会调查和量化方法研究传播过程,对传播理论的体系化起了重要作用。

(2)传播学的学科创始人是施拉姆。他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编写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并使传播学成为大学教育中的正规学科。

3.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之一。以美国学者为主,也称主流传播学派。经验学派认为,传播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因而又被称为管理学派。经验学派的特点:

(1)在方法论上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

(2)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

(3)在社会观上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共同体。

4.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1)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发展起来的传播学学派。

(2)批判学派的特点是:

①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并以其作为变革的对象。

②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一概排斥经验调查和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