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多元诉求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重要动力

合集下载

2015湖南省考:申论范文素材:学习型城市建设

2015湖南省考:申论范文素材:学习型城市建设

【面授】3月14日,湖南常德省考精英定制特训营开课【网校】2015年湖南省考常德笔试网校课程[标题示例]1.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2.建设学习型城市为城市居民终身教育打造绿色通道3.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开头示例]1.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越来越重视教育和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阶段乃至退休之后也持续学习,学习逐渐覆盖终身。

现实告诉我们,需要立法保护学习者的权益。

这保护,不仅指打假除劣,更重要的是城市建成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排除发展中的困难,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2.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同样,一个善于学习的城市,也必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只有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城市,才能更好地抓住并把握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结尾示例]1.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

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进程中,让我们倡学习之风,建学习之城,使学习成为城市的精神坐标和价值追寻,使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成为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实践,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城市积蓄恒久恒新的发展动力。

2.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把握当前有利契机,充分整合各种优质学习资源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步伐。

这既是广大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迈入21世纪的我国城市在其发展史上伟大的壮举!常德中公教育( )地址:滨湖路666号时代广场1、3楼(海关西侧、凯悦酒店斜对面)。

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基本思路及实践策略初探

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基本思路及实践策略初探

必然要 求。以系统思维探讨广 州创建 学习型城 市的必然性、基本思路、 实践 策略 ,旨在促进终身学
习体 系的建立 和学 习型城 市模 式的构 建 ,以求最终 实现城 市居 民的全 面发展 和社 会 的和谐进 步 。 关键词 :学 习型城 市 ;建设 ;基 本 思路 ; 实践 策略 中 图分类号 :G 2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0 8 (0 8 O 0 0 一 5 6 2— 3 5 20 )2— 0 1 O
国 内 的北 京 、上 海 、天 津 、南 京 、宁 波 、太 原
国学习型城市 网络 3 P策略。 ( )基础设 施 建设 和社 会 活 动并 举 成 为学 3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2期 ( 总第 2 7期)
20 0 8年 4月
广州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JU N LO U N Z O A I O R A FG A G H UR DO&T NV VU IE
Vo L 8 Nn 2
Ap . 0 r 2 08
不 可 回避 的城 市发展 态 势 。 ( ) 国内Y g 建学 习型城 市 的历史 态势 一 b' J 1 国外创 建学 习型城 市 的历史 演进 .
中的具体 实践 。城 市 现 代 化 的 历 史 演 进 亟 待 现 代城 市人 才知 识 结 构 的 变 革 和 创 新 ,也 是 一 个
收 藕 日期 :2 0 0 7—1 2—1 9
于 19 推 出了 《 与学 :迈 向学 习社 会 》 白 95年 教 皮 书 ,提 出 了学 习型 社 会 的五 项 发 展 目标 。其 次 提 出发 展框 架 。如 欧盟 执 委 会 于 20 00年颁 布 了 《 身学 习备忘 录》,提 出 了六 项议 题 作 为开 终

浙江省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

浙江省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

■漫画/言论浙江省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桑士达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城市,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口号;新加坡提出建成“学习型政府”;日本倡导建设“学习型城市”。

从我国来看,在党中央的大力提倡下,目前,全国各地都相继提出并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城市”活动。

今年以来,中央和浙江省委对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

我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热土,作为历来人杰地灵、崇学重文的省份,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当须走在前列、走出新路。

其一,须深刻认识、正确把握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义和内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城市是社会的主骨和枢纽,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党组织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城市新形象、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进一步厘清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内涵,就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经过不长的时间,把我省城市特别是杭、宁、温等主要城市打造成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文明素质为支撑,垒筑教育事业发达、学习资源丰厚、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条件优越、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构建能够通过学习推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充盈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知识化、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其二,须营造全民学习、领导机关带头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是社会的领导力量,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他们在政治理论、科技文化、理政观念上能否站在前沿,往往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速度。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合格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重视学习、爱好学习、坚持学习。

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考核试卷

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考核试卷
A.学习资源覆盖率
B.市民终身学习参与率
C.教育成果转化率
D.城市绿化率
14.以下哪些是促进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社会力量?()
A.民间教育机构
B.社会团体
C.企业
D.国际组织
15.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中,以下哪些是创新举措?()
A.推广在线教育资源
B.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C.设立终身学习基金
D.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10.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指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它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知识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
A.传授知识
B.指导学习
C.激发学习兴趣
D. A、B、C都是
18.以下哪个环节不是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步骤?()
A.制定规划
B.落实政策
C.评估效果
D.提高城市知名度
19.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主要体现在:()
A.提供学习资源
B.组织教育活动
C.投资教育产业
D. A、B、C都是
9.社会力量参与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可以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活力。(√)
10.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无关。(×)
(注: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解,并阐述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0分)

城市规划经济学原理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城市规划经济学原理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城市规划经济学原理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城市化/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过程,表现为多个方面,其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按照城镇化率的高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美国 > 俄罗斯 > 中国 > 肯尼亚3.研究“城市”的意义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不包括()参考答案:城市是一切经济增长的源泉4.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参考答案: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数量将减少5.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目中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参考答案:互补品价格上升6.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参考答案:空间集聚效益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西部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8.过度城市化将造成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不包括()参考答案:工业化水平过高9.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特点是()参考答案:相当数量个人的城镇化快于其家庭的城镇化10.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题)()参考答案:产业结构的差异_建设强度和密度的差异_社会组织形式的差异11.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多选题)()参考答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_存在制度化的城乡二元化结构12.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参考答案:需求量小于供给量1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多选)()参考答案:较为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_土地产权明晰_必要的土地法规_市场经济环境14.著名的经济学家有()参考答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_保罗·萨缪尔森_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5.阿瑟-奥沙利文所著的《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材,尽管学术价值极高,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中使用可能仍有部分不够理想之处,包括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大多数理论在成熟资本主义制度下较为适用,对非成熟市场经济的体系讨论不充分_教材中举的案例大多来自美国,与中国案例实际问题有些差距16.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城市经济学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中国特色”主要是正在同时经历“两个转型”,这两个转型指的应该是什么?参考答案:从以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二三产业为主_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17.与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类似,城市经济学相关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参考答案:解释_描述18.从课程类型来看,《城市经济学》应该属于下列哪个类型?参考答案:专业理论课19.宏观经济学的问题和定义下面哪个问题不是宏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参考答案:苹果手机价格的上升20.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与测度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参考答案: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1.()表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不同的商品组合参考答案:生产可能性曲线22.宏观经济增长与调控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参考答案: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23.失业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的含义是()参考答案:消灭了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的就业状态24.宏观经济视野中的城市经济学相比于普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参考答案:其余三项都是25.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一本著作是()参考答案:凯恩斯的《通论》26.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目标是()参考答案:其余三项都是27.下面哪一项情况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参考答案: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28.假设一国人口为1.6亿,就业人口为9000万,失业人数为1000万,则这个经济社会的失业率为()参考答案:10%2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率降低同时出现的现象应该是()参考答案:失业率提高3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参考答案:以上都是31.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包括?参考答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城镇住房制度_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3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参考答案:减少4%33.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参考答案:改变用途通常较难_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_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4.关于住房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参考答案:资产永恒性35.标志着我国全面停止城镇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年份是参考答案:199836.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中不包括参考答案:商品住房37.衡量住房可支付性(Housing Affordability)的重要指标有参考答案:房价收入比(PIR)_住房可支付指数(HAI)38.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参考答案:苹果手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9.我国现行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保障方式上主要属于参考答案:实物配租_供给方补贴40.当前的过去十多年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包括哪些?参考答案:银行贷款_城市建设部门的经营性收入_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_地方融资公司平台41.下列关于准公共物品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准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42.从需求侧而言,下列哪一策略不能减少交通需求,从而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参考答案:降低停车费,扩建停车场43.下列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充足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是城市经济集聚效应的必然结果44.下列位于北京市的项目中,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运营最典型的案例是?参考答案:地铁四号线45.下列哪些属于准公共物品?参考答案:城市道路_教育_图书馆中的藏书46.从供给侧而言,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改善城市交通问题?参考答案:完善和优化公共汽车运输体系_增加轨道交通线路和车次47.基本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参考答案:资源相对于欲望而言是有限的48.下面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参考答案:功能的永久性49.明确提出了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差别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参考答案:大卫·李嘉图50.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划分的。

学习型城市

学习型城市

谢谢聆听!
第一、学习理念的普遍性 第二、学习行为的全员性、全程性 第三、学习机会的平等性 第四、学习和教育体系的社会性 第五、创新发展的特质性
学习型城市形成的基本标志
第一、城市市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能自觉 地学习,学习活动成为城市的时尚。 第二、创新成为城市的社会行为,成为城市人发 展的内在需求。 第三、城市以学习作为核心理念,以学习和教育 职能最为最主要、最本质职能,摆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 第四、城市能处处时时为每个城市市民提供公平 的学习机会,特别能保障和满足弱势人群的学习 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
学习型城市形成的基本标志
第五、城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 第六、城市各单位组织重视履行学习和教育职能。 第七、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第八、各类学习型组织在城市基本普及。 第九、城市市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十、城市基本实现知识化、信息化。 第十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味得到明显提高。 第十二、城市的开放程度高,国际化进程快,多元 先进文化融合度领先于其他城市。
学习型城市的基本 研究
徐姝娟
学习型城市提出的背景
1、这是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3、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需
学习型城市形成的动力因素
1、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 2、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加速 3、城市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步伐加大
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点

我国城镇学习型社区构建的时代纵横

我国城镇学习型社区构建的时代纵横

发展 与文化推进相统 一的过 程。即 以社 会发展引领 社区文 化推进 , 以社区文化推进支 撑社会发 展 , 从 而在城镇学 习型 社 区过程 中, 生 成社 会发展与文化推进 “ 共生 同进” 之境 界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1—1 6
作者 简介 : 丁昶玮 ( 1 9 8 7一) , 女, 山东烟 台人 , 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 育学院 2 0 1 0级硕 士研 究生。研究方 向: 成人 教育基
T h e Hi s t o r i c a l Ba c k g r o u n d o f Le a r n i n g Co m mu n i t y i n Ch i n a
DI NG C h a n g— - we i
( C o n t i n u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C o l l e g e , J i a n g x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3 3 0 0 2 7 , C h i n a )
化、 教育的发展要求 契同道 和。
1 . 社 会 发 展 与 文化 推 进 并 重 的 建设 理 念
区的建设 , 更是引起 了社会各界 和各级政府 以及人 民大 众的
高度关注 。因此 , 按照《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规 划纲 要》 关 于“ 到2 0 2 0年 , 基本实现教育 现代化 , 基本形成学习型
丁昶 玮
( 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 , 江西南昌 , 3 3 0 0 2 7 )
摘要 : 社 区是社会稳定和发展 的基石 , 学习型社 区更是促进 社会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要 因素。而在 新时期社会政 治

【最新】创建学习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工程

【最新】创建学习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工程

创建学习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工程主要观点城市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创建学习型城市,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认真研究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弄清其基本理念与工作构架,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工作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摇篮和基地,城市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把创建学习型城市放在战略位置,给予高度重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强大动力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在这个时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创建学习型城市、形成学习型社会,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来的,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来看,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建学习型城市、形成学习型社会,推动全民学习,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推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这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特色的再思考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特色的再思考
, 2 0 1 4年 2月 第3 2卷 第 1 7 6期
当 代 继 续 教 育
Co n t e mp o r a r y Co n t i n u i n g Ed u c a t i o n
Fe b., 2 01 4 Vo l _ 3 2 N0. 1 76
我 国学 习型城 市建 设 特 色 的再 思 考
许 伶 军
( 江西科技师大继续教育学 院 , 江西南 昌, 3 3 0 0 1 3 )
2 0 1 3年 ,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 中 国 教 育 部 和 北 京市政府联合举办 的“ 国际学 习型城市大会 ” 所发 出的《 北京宣言》 , 向全世界 阐明, 中 国学习型城市 建设有 着鲜 明 的时 代 特 色 。这 种 特 色 , 既表 现 出学 习型城 市 建 设 作 为 学 习 型 社 会 构 建 基 石 的 特 殊 地 位, 更 彰显 了其在 推 进 终 身 教 育 发 展 过 程 中 不可 替 代 的社 会 责任 。而 本 文 正要 以此 为基 点 , 对 我 国学 习型 城市 建设特 色 的个性 何是 ?表 现 何为 ?趋 势何 方 ?行 为何 以?等 等 最 具边 界 意 义 问题 , 进 行 必 要 的理性 把握 和前 瞻 性 解读 , 从 而 为 我 国学 习 型城 市 建设 的理论 探索 提供 些许 新 思维 。 “ 三坚 共进 ” 的要 素特 色 我 国学 习 型城 市 建 设 以 “ 三坚共进 ” 为 基 本 要 素, 张扬出鲜活的人文个性 。它把推动社会进步、 经 济繁荣 、 科 技发展 、 文 化 建设 、 人 民安 居 乐业 作 为建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 2 2
改善民生” 的 目标 , 通过精 心设 置各类职业教育或 多边 岗位技 能等 培 训 活 动 , 对 区域 内的各 类从 业 人 员 和市 民进 行多 样 化 培 训 , 使 其 适应 学 习 型 城市 建 设 进程 中的产业 升 级 后 的各行 各 业 发 展要 求 , 促 进 学习型 城市 建设 与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和谐发 展 。 它 以坚 持 “ 学 习 型 城 市 建设 与 文 化 发 展 关联 ” 为基础 。中 国学 习 型 城 市 建设 以传 承 传 统 文化 、 发 展现代文化和创新未来文化为使命 。积极对接国家 “ 建设社 会 主义 文化 强 国” 战略, 通过 开 展极 具本 土 文化风 情 的读 书节 、 文 化 艺术 节 、 知识 讲 座 等 活动 , 打造 “ 传 统 文化 圈 ” 、 “ 科 技 文化 圈 ” 、 “ 创新 文化 圈” , 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文化传播与普及活动, 营造以文化育人 、 文化成人、 文化励人的全民学习氛 围, 将学 习型城市 建 设 嬗 变 为 建 设 文化 强 国 战略 的 脊梁。 二、 “ 三元 同行 ” 的取 向特 色 我 国学 习 型城 市 建设 呈 现 出 “ 三元 同行 ” 的取 向特色。呼求要 把 “ 科技 知识传播 与转化 工程建 设、 人力 资 源开发 与利用 工程 建设 、 现代 文 明传 播 与 推进工 程 建设 ” 作 为 学 习 型 城 市 建 设 的基 本 取 向。 其基本 经验 是 , 在 国家 “ 人 才 强 国、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的指引下 , 努力开发各种渠道 , 有意识地把城市内的 所有文 化组 织 、 学 习机制 、 职 业协 会和 企事业 单位部 门纳入 学 习型城 市 建 设 体 系 , 充 分 利 用社 会 各 种具 有教育力量 和教育价值 的资 源和设施 , 以创建“ 三 大工程 ” 为 基线 , 指 引学 习型 城市 建设 方 向。 首先 , 以“ 提升、 更 新 和 帮 扶 工程 ” 建设 , 显扬 学 习型城市建设 的人本 取 向。在 以人为本精神引领 下, 力求 根 据学 习 型城 市 建 设 的战 略 目标 和 市 民文 化层次结构 的变化 , 通过各类教育活动的展开 , 对区

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中考复习训练发展文化家产、建设文化强国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是()A. 紧紧掌握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B. 鼎力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C.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率文化建设D.鼎力弘扬中华文化“”【答案】 A举办《汉字》国际巡展()2.A. 表示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B. 有益于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国C. 表示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D. 有益于不一样民族文化的趋同【答案】 B3.目前很多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努力建立社会化、终生化的教育系统和网络,培养和评比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属于()A. 生态建设B. 文化建设C. 民主建设D. 经济建设【答案】 B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发言指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家产的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主假如由于()A.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中,将成为拥有全世界意义的文化资源B.文化家产的竞争是各国参加国际竞争的决定性要素C.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精神文明成就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答案】 D5.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文化年”活动利于()① 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②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③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④ 让世界认识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④【答案】 A6.在世界各样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未曾中止而向来连续到现在,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停发展而又兼容并蓄的开放系统。

关于我们青少年来说()① 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责任④ 让世界认识中国积厚流光、广博精湛的文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 D7.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中国就不行能真实实现现代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答案】 C8.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度中,我国与沿线国家联合举办了“丝绸之路艺术节”等文化论坛、展览、演出活动,联合译介、第一版有关书本,拍摄、播放有关影视片,同时经过音乐、演出、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传承古丝路精神。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3.30•【字号】•【施行日期】2007.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2007年3月30日)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区县、各系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创建学习型区县、学习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基础(一)深刻认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深刻认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纳入重要议程。

(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相结合,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其特征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其特征
1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从目前国内的使用来看,人们对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大体上有狭义和广义两 种理解。
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 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以技术 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城市。对创新型城市的这种理 解,实际上是将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innovation)概念,推演放大到整个城市。也可以说, 狭义创新型城市,主要是从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亦即在经济场域中依 据城市发展的主导动因所做出的界定。这种界定将城市近似地看作是其属地范围 内所有企业的集合,企业的发展状况、态势、水平自然而然地成为整个城市发展 状况、态势、水平的基本表征。
现在,一个城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其发展的主导战略,就意味着这个城 市要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实现社会发展方式特别是经济 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实现由局域发展、不均衡发展向全 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转变。这是从创新型城市内涵出发所提出的本质 性要求。
2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体不但包含城市的所有企业,而且还包含城市中的政党组织、政府机关、社会团 体、学术研究机构、学校、医院、驻军部队等,是一个涵盖城市中所有社会组织 的“复合”创新主体。
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早期阶段,人们曾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对创新型城 市做狭义理解。在当前的创新型城市创建热潮中,城市领导者和学者们更倾向于 对创新型城市做广义理解。设定这种涵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既要关注以 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 关注立法创新、司法创新、行政创新、学术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服务创 新等各个实践领域的创新,又要关注思维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方法创新;既要重视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又要重视城 市规划创新、城市文化建设创新、城市社会生活创新等。显而易见,广义创新型 城市所诉求、指向的“创新",不再仅仅是经济场域或经济话语空间的“创新”, 而是与“创造”概念具有同等地位的广义“创新"。

学习型社区简论

学习型社区简论

学习型社区简论王一航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是属于微观的,却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是重要的课题,因为有了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实践。

1 “社区”与“学习型社区”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社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通常是指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早在“社区”概念出现之前,社区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从社会群体的聚居来看,它是农业发展的产物;而从学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它则是工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远古时代,当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文化向农业文明转变,出现人类群体定居生活的村落,在同一村落里,共同定居的生活,逐渐增强了人们的群体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社区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等制度,这就是早期的人类社区生活。

到了近代,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社会生活重组。

社会学家开始关注这种重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于是“社区”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最早使用“社区”术语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思(1855--1936)。

他认为“社区”(Gemeinschaft)是传统乡村地域的代表,是由同质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社区”译成英文“Community”,其含义是生活、工作的人的共同体。

中文“社区”由“Community”翻译而来。

1933年,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译成了“社区”,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

首先是不同学科对社区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一般人将社区看作是一个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社区是指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0世纪30年代,“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就明确赋予了它的地域含义。

《辞海》对社区的简单解释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即“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_财务工作总结学习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_财务工作总结学习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_财务工作总结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民教育与普及,城市发展也逐步变得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了。

而是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都需要城市的发展支持。

因此,如何发展一个良好繁荣的城市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的问题。

而其中有一项关键的举措就是建设学习型城市。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创新学习观念尤为重要。

学习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城市居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实现城市的富裕和才智发展。

通过创新学习模式和习惯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加强各领域间的协作和共赢,实现城市的长期发展。

首先,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也是创新学习观念的重要保障。

城市需要搭建一个更完善的教育平台,以便市民能够在各种场所都能接触到高质量的知识资源。

除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机制外,应扩大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设施建设规模,健全社区教育体系,增加就业岗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等。

以提高学习资源的开放度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

其次,加强团队协作是创新学习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中,市民们应该以组织学习和团队合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信息共享、知识传递和经验交流,促进各行业间的合作和协同,以达到知识汇聚和资源优化的目的。

此外,通过社区组织和社交媒体等平台,鼓励市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创新学习观念还需要注重市民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注重市民的自我探索和变革,以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课程、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活动,激发市民的学习热情,增强市民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能力。

总之,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中之重在于创新学习观念,促进每个市民的学习和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向智慧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只有通过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型城市,才能更好地支持和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doc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doc

建设学习型城市重在创新学习观念建设学习型城市注重创新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创新学习理念。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的传统学习理念,形成适合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我们应该拓宽我们对学习基本生活条件的传统概念的理解。

传统的基本生活条件是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

在知识经济时代,还需要一个。

换句话说,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是。

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学习就是为未来投资,为生存积累,为发展储蓄。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观念。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与学习。

第二,我们应该从传统的工作方式中拓宽我们对学习的理解。

树立学习和工作、生活的理念,坚持学习和工作、工作和学习;学习和生活、生活学习,学习、工作、生活融合、相互促进。

第三,我们应该扩大对从传统观念中学习的理解。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正在加速,并已成为历史。

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努力学会知道、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并把学习视为适应时代变化的终身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我们应该从应用我们所学知识的传统观念中拓宽我们对学习的理解。

坚持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是保持学习活动生机和活力的基础。

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学习不会有吸引力、魅力,功利主义学习不会有持久性。

读几篇现成的文章,读几篇报纸文章,然后变得无味,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应用你所学的并没有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被学习和应用。

对学习应用的片面理解只会导致人们走向相反的方向。

学习应该被视为一种陶冶情操的行为、锻炼行为、取代庸俗娱乐、消除、塑造优雅风度、树立政治形象。

第五,我们应该拓宽我们对从传统消费观念中学习投入的理解。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精神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加,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是人民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1+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平台。

要树立、的理念,形成学习经费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为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发展的多元诉求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重要动力作者:苑大勇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3期当今世界,学习型城市的理念正在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有个人学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等不同的层次,学习型城市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学习型城市是城市发展水平、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可以发挥其城市的引领性、辐射性、服务性、基础性的功能,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力点,形成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义学习型城市理念的提出,是新世纪在教育领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理念之一。

学习型城市理念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然而城市发展的多元诉求,一直是支持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重要动力。

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知识经济促进学习型城市的理念更新。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兴起,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

个人、组织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因素。

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正在取代土地、资本、稀缺自然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当今中国的经济也正从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税收等低端生产要素的政策吸附性产业集聚,向技术、技能和创意等高端生产要素的制度网联性的产业集群的经济转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科技贡献率的提升、知识更新加快、技能创新加速、工作与学习的融合度增加、产业替代与升级迅猛。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中,要想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每个劳动者都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理念创新、技能提升。

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其中人才红利是最好红利,学习型城市建设能够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促进人才红利功能的发挥。

当前中国日益增长的规模巨大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中国劳动力结构慢慢发生质的飞跃,一旦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巨大收益。

因此,不断创新学习理念、构建学习网络、完善学习制度、探索学习方法、打造学习品牌,推进和完善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氛围,促进这些高素质的劳动队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激发更多经济发展的活力,建设学习型城市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

实现中国教育梦的重要保障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面对委员们对中国教育发展问题的关切,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建设学习型城市,为实现中国教育梦提供了理念、制度、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有教无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作为城市的市民,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在学习型城市的体系中接受教育。

建设学习型城市根据不同群体进行因材施教,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每个市民作为学习者,会有不同的学习诉求,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承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不同教育机构,可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多元的学习需求,提升市民学习的针对性。

建设学习型城市理念与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度契合,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已成为过去,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学习型城市是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的重要途径。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人成才,在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建设学习型城市重要目标。

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为每一个人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共同的力量,以共同的奋斗,追求共同的目标。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在经济、社会、环境资本等多个方面有所提高。

当今世界的竞争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就一个城市而言,谁在经济、社会、环境资本等方面领先,谁就会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涵盖了城市管治、创新和学习、贸易环境、制度和政策。

所以,城市的发展己经不再限于物质经济财富的量性增长,而善于学习、有效学习、学以致用也是城市提高自身竞争力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将学习置于在城市发展的核心地位有助于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推进学习,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增强市民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级,通过开放、合作、有组织的学习创新行为。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正是因为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先,从国外学到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成就了发展改革的大业。

建设学习型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各个城市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策略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型城市面临的挑战很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走过了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整体社会受教育程度、文明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比较强,由于对利益的诉求不尽相同,不同背景之下的学习型城市创建需要不同的推进策略。

但整体来讲,制度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关键策略。

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城市创建要基于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进一步推动广大市民和城市社会组织进行持续有效的学习,提高个人和组织的能力与水平。

要创立终身教育制度,促进终身学习,包括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要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贯穿到从幼儿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努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实现各类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加快形成开放灵活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和相互参与,促进各类普通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和学习服务,实现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同时要强化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整合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开设适应市民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逐步扩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扩展各类科技和文化设施的学习服务功能。

通过开展科技周、终身学习活动周、文化节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打造国内外共同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网络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于全球快速增长的城市居民的学习需求做出正确的预期至关重要,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正在以协同的方式逐步推进。

各国纷纷将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国家层面,英国学习型城市网络(Learning Cities Network)有80个城市和地区成员;德国2001年实施了国家项目“学习型地区——为网络提供支持(Learning Regions—Providing Support for Networks)”,这一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和欧洲社会基金共同投资,支持了70个地区。

在地区层面,欧盟委员会2003年在欧洲建设了“终身学习地区网络”(Regional Networks for Lifelong Learning),实施了许多项目和工程。

当前,全世界已有超过1000个城市和城区建成或正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将学习放在城市建设战略的首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明显趋势。

2013年10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通过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北京宣言》,倡议建设国际学习型城市平台(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Learning Cities,IPLC),该平台一旦建立运行,必将整合世界各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为世界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国内的学习型城市网络初步出现萌芽。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分别召集国内学习型城市创建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宣布成立了学习型城市联盟。

但是现在的合作和协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深入发展。

例如依托各个城市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探索推进学历教育以及社区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休闲文化、兴趣爱好等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信息化推动整个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

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过程中,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教育云的发展和带动,以信息化共享的方式来保证学习型城市的发展。

教育云平台是未来学习型城市创建管理与应用的信息化中心,是一种私有云性质的信息系统,它集全市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要素和资源于一体,与互联网、校园网相联通,通过对学习型城市各个成员单位的各个系统的发展与整合,实现全部学习型城市创建中的信息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高效流转。

2013年8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明确要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鼓励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

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终身教育语境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2013D00502600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英国University of Glasgow成人与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