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设计(精选7篇)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设计(精选7篇)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应该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
在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上,教
师应当是灵动的。
同样一篇课文,有的老师朗读好,有的板书好,有的课
件做得好,有的能唱、能跳,像这种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读又能跳的
老师在课堂上发挥他的特长,课应该说是很活的,很精彩的。
但是,即使
这样的老师教案设计得再好,课件做得再好,别的老师未必能上好,单就
一个老师的知识储备,对文本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所以,我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并不能形成模式,要形成自己的教学
风格。
可以是整体感悟课型、学法指导课型、语言学用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文学欣赏课型、语文活动课型、无提问式课型、思维训练课型等等。
教育的“变数”是永恒的。
既然“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热衷于用一种“模式”去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呢?不过,在灵活地驾驭千变万化的课堂之前,打好课堂教学基础也是必要的。
那么,我就从打好课堂教学基础环节开始说起吧!
第一个问题:教学有哪些环节所谓教学环节,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
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
一、一般来说,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环节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巧妙导入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4、拓展延伸
5、归纳评价。
也有的课可以上成:★
一、读:感受语文的味
二、品:咀嚼语文的意
三、说:品评人物的魂
四、演:走进心灵深处
★
一、静心听读
二自由朗读
三美点赏读
四深情美读
五探究解读六迁移阅读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总的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
环节是动态的。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具体地说体现在七个方面:
1、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教学的侧重性: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解决其中一角度、其中一侧
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需要精心地钻研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练
课文中有价值的东西。
3、教学的分配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哪些?应该放在什么时候讲;每
个内容的时间分配怎么分;这节课属于什么样的课,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学习?环节的高潮应放在哪部分等等。
4、教学的链接性: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地链接起来。
①教学容量,内容多少是否适当;
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③教学用时,每一环节
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④教学课型,采取的课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征。
5、教学的过渡性: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与照应,考虑各个环节
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教学的目标性:所设计的环节,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环节,也就是说,有些环节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活
动的,老师要考虑好学生怎么活动,有趣、有意义,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
7、教学的协调性:协调好教学节奏,能比较顺利地展现教学过程,
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
够得到鲜明的展现。
8、教学的评价性: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评价学生。
一、巧妙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下面的主体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
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
例一:《鹤群翔空》导入
师:咱们今天上的是《鹤群翔空》。
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也是一个
含义深刻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自读的方法,三句话自读法:第一句话,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
第二句话:寻读课文,续写一
个句子。
第三句话,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那么,到底怎样进行呢?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
课文这样读,老师当
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好,开始了。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气》导入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
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说)“好”字。
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师:如果有人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
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
生:(齐说)“也”字。
师:请试读一次。
(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
)师:我们可以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
(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
)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夏天也是好天气”吧。
这样的课堂导入,没有空话套话,也没有让学生与听课老师赞叹的话,开课揭题,第一秒钟就是在学习语文,第一分钟就已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
课文的语境,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气息。
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公开课上,老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可说是“千树
万树梨花开”: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歌曲??这些看似新颖的方法
其实都有一个缺点,费时(少则三五分钟,多则七八分钟)。
学生的课堂
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导入设计上是否应该向宁鸿彬老师、余映
潮老师学习?
在导入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新鲜的、奇异的、出乎意料的开头,用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设置悬念,让学生存有探究之心;创
设情境,包括生活实情,惊险或2
危险情境,梦幻情境等;采用新鲜有趣的形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
事例??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关键。
如: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⑴选一组词儿读一读⑵选几个句子说一说⑶选一个美段品一品
2、精心策划的“问题串”是主旋律。
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⑴趣味性。
⑵针对性。
⑶相关性。
⑷适度性:层次适度,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⑸渐进性。
3、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边读边感悟,在感悟很深的地方写下批注,待会儿交流。
4、自主学习环节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
比如8分钟。
★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一般涵盖下列问题:
①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提取本文信息。
或你读懂了什么?②结合课后重点思考题和课文前面方框里的导示语,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编写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又是课堂生成的沃土。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交流展示”这一环节进行研究。
1、展示自习的内容
2、展示自学的方式
学生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教师的作用只是点评、拔高。
这种展示的方法,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展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组织展示交流的顺利进行。
②及时订正、补充学生的展示内容。
③关注其他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展示的进度,展示的密度,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
④指导没有展示的其他学生补充自已所不知道的知识,并记下自己的
感悟。
⑤鼓励学生与参加展示的学生争鸣,讨论。
⑥在展示过程中,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提升。
如《散步》一文,学
生在展示交流环节中说:老师,我读懂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
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这时候,老师可以
指导学生品读,并将朗读推向高潮:
师: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
上的”是,(母亲)
师:“她背上的”是,(儿子)
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母亲加儿子)师:母亲
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师: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
“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
”师: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
(爱幼)
师: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
师: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师:生
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师: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生齐读:我背上
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师: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师:醉
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
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
4、引导小组与全班讨论探究。
体现各个小组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的、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现场即兴的、自圆其说
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5、捕捉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老师要把握好生成性资源,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
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课堂。
举个例子: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最后部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我认为这一句‘一只百灵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拍掌声
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这句中第二个“飞”,用得不妥,既然大榕树密
不透风,怎么能用飞呢?我认为用“钻”比较好。
在这个学生的质疑下,
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可以用“挤”,可以用“拱”,有的说可以写
成鸟儿先在空中飞,然后来个俯冲,最后钻进大榕树。
我认为学生讨论得
很有道理。
再举一例:《放弃射门》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围绕着其中一
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1、学习完一篇散文、一首诗,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2、可以让学生仿写、续写。
3、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果是一位画家,你应该画什么,配上什么文字。
如果是一位导演,应该拍哪些内容,主题示什么。
4、进行角S表演、角S辩论。
5、扮演导游小姐、导游先生,写导游词。
6、分小组当解说员。
7、跨越时空,与主人公对话。
五、归纳评价。
一堂课就要结束了,应该有一个归纳总结和评价。
用
这样的方式结束一堂课老师也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要把结课作为这堂
课的亮点,要有风味。
★《春酒》一堂课的结尾:
小时侯//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清清的香香的沾着母亲味道的哪
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故乡的酒//过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同学们
//别忘了//在学校读书学习//也要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最美的花》一堂课的结尾: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如果
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你会知道,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不断学习,取长补短,老师相信你这朵小花就会开得越来越美,那么我们的学校,我
们的祖国这座大花园就会因为有你而更加绚丽多姿。
最后,简单地说一下如何贯彻落实“五个贯穿始终”:贯彻落实“五
个贯穿始终”,就是贯彻落实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习惯养成五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
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
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
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
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守纪、善于思考、
探究合作等等良好行为习惯。
第2篇: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
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
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
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进
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
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
法进行精心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
内容用什么方法。
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
关内容。
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
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
(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
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
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
多媒体教具等。
实物教具如小黑板、其中一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
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
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
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
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
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
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
(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
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
教师活动主要
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
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
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
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
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
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
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
③
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
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
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第3篇:怎样设计教学环节
第4篇:教学环节设计CorelDraw
课题:卡通小熊头像的绘制授课教师:信息技术学院张婧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CorelDraw的制图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给学生展示“卡通小熊头像”,并提出问题:问题一:头像由哪些部分组成?
问题二:头像的每个组成部分由哪些几何图像构成?问题三:如何
使用CorelDraw的工具来完成头像的绘制?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这个环节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一名小组长,让他们进行
自主学习。
1.上网或查阅教材等。
2.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方法,大家补充信息。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效果评价1.自我评价
(1)教师收取学生作品,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自己
的作品进行评价。
(2)让学生将实验结果和体会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学生互评
(1)组长对本组成员在完成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成
果进行总结。
(2)组与组之间进行作品互评。
3.教师总评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提供改进意见。
第5篇:三环节教学设计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
高尚品质。
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难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
高尚品质。
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课文重点:8、13、16、17、18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蔺相如、廉颇言行的句子
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三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预习设计
1、预习任务
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达到下列要求:
(1)、借助字词典、工具书尽可能学会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结合一定的语境理解词语,如:无
价之宝、理直气壮;自己做动作理解词语,如:撞碎、胆怯、推辞等。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4)、浏览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提示:课文中“将”指谁?“相”指谁?课文围绕“将”和“相”讲了几个小故事?表现人物什么品质?
2、预习内容
认知前提:a、复习写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表现人物品质。
b、制作人物头饰,舞台剧的站位、旁白的表达等。
新知认知:
(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完璧归赵撞碎胆怯廉颇推辞削弱理直气壮负荆请罪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
----------------(3)、给多音字组词(整理到课本上)削提大(4)、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词语。
(整理到课本上)推辞
削弱理直气壮同心协力(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a、默读课文1-2遍,为文中的三个故事分别加上小标题,写在课本上。
b、再读课文,想一想“将相和”中“将”和“相”分别指谁?“和”又表示什么意思?
c、读了课文后,想一想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7)、阅读《史记》中的其他故事。
(8)、质疑(在预习课文时有哪些疑问,至少提出二至三个问题,
写在课本上。
)
预习诊断:
抄写生字词方法提示:可默写或让别人听写
80%的学生能完成预习学案,做到书写认真;55%的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做到有收集、有整理、有问题、有预习方法的积累。
通过调查“削弱”读音掌握不好;学生反馈“提”的读音掌握不好,不会应用。
学生提的问题有的价值不大,有的问题和前面问题重复。
四、课堂设计
(一)、导入
1、(板书:和)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课件①:奥运会开幕式“和”字部分的精彩镜头。
)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传播。
他经常以“和”训导自己的弟子:立身处世要“克己”,要由“人和”推及“政和”,甚至延续到整个人类,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和”的故事-—题目是《将相和》。
(板书课题)
2、预习成果展示:(1)聊课文内容
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那我们聊聊吧!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在聊天中,相机引出:“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课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并在板书中指导书写“璧”、“荆”生字。
)
(2)给词语分类:彭安东按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人物神态、描写其他进行分类;刘松按两字、三字、四字进行分类。
(3)介绍《史记》:谢裴玉收集到位,多数同学做的不好,说是无处查找。
3、精讲点拨找出三个故事中描写人物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法品读感悟,说说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分小组,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汇报交流。
预设一:完璧归赵
学生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进行。
抓住蔺相如的语言、动作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适时补充你还有其他方法从秦王手里拿回氏璧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指导朗读: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拓展延伸: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
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生读书后交流,师相机引导:“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预设二:渑池之会
总结学习“完璧归赵”的学习方法,抓住蔺相如的嘴说的什么话来学习。
(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结合《史记》的原文,小组讨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
(教师读《史记》原文)蔺相如前曰:“赵王窃文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预设三:负荆请罪
学生采用“说一说”的方法,以说书的形式加表演的形式汇报。
师补充资料: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
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
令缪贤舍人。
(体会廉颇的骁勇善战)
课文第三个故事花大量笔墨介绍廉颇,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
(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蔺相如的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的思想)
指导朗读:是啊,廉颇是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只是赵国宦官
缪贤家的一个门客,而这样的人最后职位却比廉颇还要高,你是不是也会
为廉颇抱不平呢?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
4、拓展延伸(1)、关于“和”的名言(2)、续编《将相和》
5、系统总结中国文学浩如烟海,它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
品味,正如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再回到奥运会的开幕式
课件出示,“和”字是不是带给我们更深的体会,它表达了我们国家共建
和谐社会的的愿望,寄托着中国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
崇高理想,让我们一起努力,记住这个并不复杂的字:“和”。
(题目中“和”字改成红S)
5、作业超市
(1)、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的方法,写自己的同学或老师。
(2)、小组排演课本剧,进行汇报演出。
五、限时作业作业内容
(一)、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