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虹桥街道虹桥小学唐玉琼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意味着,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是,教师仅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还必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不断地反思。因为只有经过不断反思的经验,才能更准确更合理更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当下,教师的反思能力与素质也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个特质,是教师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反思型的教师在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一、如何理解教学反思
荷兰学者科瑟根指出,教师反思的过程遵循五个主要步骤:行动(即教师的实践活动,如进行一堂课的教学);回顾行动(即在行动结束后,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找出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意识到主要问题所在(即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分析,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创造别种行动方案(即在上一步分析问
题的基础上,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尝试(其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故而实际上成为新一轮反思的起点)。如此周而复始,就构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连环套,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不断地经由“反思”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反思教师的“教”
1.总结“亮点”,积累经验
教学中的“亮点”包括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及教学机智。备课时,一般教师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在课堂教学之后,如果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就应该归纳和总结,如有趣的导言、简洁明了的板书、直观的实验演示、巧妙的设问等。另外,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但若课后将课堂上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归类、整理、总结,长此以往,经验越来越丰富,教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例如:在讲授“角的度量”一节内容时,我虽举了各类的例题,但学生仍掌握不到,后我将其归纳为如下歌诀:“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另边读度数。0刻度在右读内圈,0刻度在左读外圈。”然后先让学生理解歌诀,再举几个例题,学生掌握了后就一直沿用此法,
效果很好。
2.查找“病因、病例”,探索矫正途径
由于教师在平常的备课中总有不足之处或其它种种原因,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有时总会感到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的课更是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些不理想的课,课后必须及时总结,认真反思,仔细查找不足甚至失败的原因,必要时还可从学生中征求意见,找准不足之处,确立弥补不足、矫正偏差的有效途径,记录在案,使自己今后上同类型的课时不会重蹈覆辙。
3.教材教法的总结
教学反思可以是对一教学单元,或一学期、一学年的反思,还可以是一节课甚至是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思考。探究教材的内容编排是否合理、适度;教学设计中是否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而轻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演示实验是否可以改进等等。
教学反思还可以写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你学习了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在课堂运用后的体会。在新课程理念下你所进行的微型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如何,对其优点、不足及如何改进进行记录小结……诸如此类,只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就会觉得有许多东西值得去写,根本用不着写些假话,套话来应付检查。
(二)反思学生的“学”
1.记录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无足轻重”或者“了如指掌”
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钻牛角尖”,“思维陷入死胡同”,令一些教师头痛和无奈。这反映了学生知识的零散性,表面化或者模糊性。发牢骚、置之不理或者讥笑讽刺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我们将学生中的困惑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
2.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相长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鲜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到的方案,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问题回答”、“讨论发言”,对有用的内容,经过整理记录在案,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样既使自己得到了提高又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
注意事项
为了把写教学反思坚持下来,不把它变成一种形式,一种负担,笔者认为书写教学反思还需注意以下几原则:
1.及时性——每一节课后,必须趁热打铁,免得事后遗忘; 2.恒久性——锲而不舍。教学反思是将一点一点的经验教训汇集起来,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3.简约性——言简意赅。内容上做到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尽量的简明扼要;4.探究性——格物致知,探明道理。记录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紧跟教学改革的实践,要与时代同拍;5.上升性——历练升华,不断提高。将
反思进行小结、分析,不断地优化和提升,从而形成独特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 6.交流性——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写教学反思还要注意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如:互相听课、互提建议和集体备课等),在交流中提升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在交流中解决教学反思中的困惑和疑难,取长补短,双赢共前,携手走进新课程。
伴随着一步一步走进新课程,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吐故纳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也许反思会让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然而你会发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新的。它一定会使你超越自我,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经验的反思。只有经过深刻反思的经验,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而教师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又使得教师今后对经验的反思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