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风险评估分级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作用意义论文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因此,在进行产前保健时应对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一、基本情况产前孕妇的一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年龄、身高、体重、婚姻状况、生育次数、身体条件、既往病史等。
这些基本情况会影响孕妇的身体状况,从而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二、产科病史家族病史、既往所有分娩和妊娠的病史可以反映孕妇的疾病状况和是否存在风险因素。
如果孕妇曾经经历过产后出血的情况,那么这种高危因素更应该被重视。
三、妊娠期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胎盘早剥、羊膜腔夹带、前置胎盘等疾病都是导致产妇出血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孕期,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四、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也是影响产妇出血风险的重要因素。
剖腹产、难产、胎儿过大和胎位异常等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对于产妇来说,分娩的方式和产时的操作非常重要,因此,产前要及时做好相关准备,为分娩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孕期营养状况孕妇的体重和营养状态是产后出血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过重或太轻的孕妇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孕妇的饮食要尽量合理,适当增加营养并避免长时间的空腹。
六、妊娠期检查妊娠期检查的结果也是评估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是否有胎位异常、胎盘位置异常、宫颈松弛等情况均会影响孕妇的产后出血风险。
总之,对于产前孕妇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一个全面、详细的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
通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在孕产妇分娩前和产后均可对其作出及时干预,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论文
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预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01-01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因此了解引起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1 产后出血的原因1.1 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肌纤维松弛,其原因有局部性和全身性,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约占总数的85%,子宫收缩乏力多见于:1.1.1 全身因素(1)机体有慢性疾病,特别是肝病和血液系统疾病。
(2)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没有很好休息和进食。
(3)临产后使用镇静剂过多、麻醉过深者或产妇精神紧张。
1.1.2 局部因素(1)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
(2)子宫肌水肿,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严重贫血。
(3)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畸形,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
(4)胎盘早剥以及前置胎盘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1.2 胎盘因素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类型有: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而导致产后出血。
1.3 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没及时检查发现导致产后出血。
常见原因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1.4 凝血功能障碍包括两种情况,其一为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其二为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难以控制的产后大量出血。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论文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房产后出血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以供护理方法参考使用。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350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患者满意度。
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法在产房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4-02护理风险是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确定的有害因素,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和伤残等。
其不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1]上,对患者的潜在护理风险给予识别、评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评价,使风险有效地减少或者消除[2]者住院期间的安全,还可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其对医院的信任程度。
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产房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350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患者均采用自然阴道分娩。
排除有妊娠期合并症、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患者。
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750例,产妇年龄在21~35岁之间,平均(28.58±3.46)岁;1582例产妇妊娠期接受了正规产检。
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39.57±0.26)周;初产妇1602例,经产妇148例。
实验组1750例,产妇年龄在20~34岁之间,平均(28.42±3.39)岁;1593例产妇妊娠期接受了正规产检。
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39.64±0.33)周;初产妇1608例,经产妇142例。
产后出血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产后出血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谭婧;刘春容;刘兴会
【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年(卷),期】2024(40)3
【摘要】产后出血长期以来是我国乃至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高龄、多产、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史孕产妇增加,可能会使产后出血病情更为复杂、救治难度进一步增大。
如何进一步优化产后出血诊治策略,是妇幼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化严重产后出血诊治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YFC2701500)支持下,我们特此推出产后出血专题系列文章,旨在从产后出血发生现状、发病机制、预测预警、临床救治、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介绍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更适宜的产后出血防治方案,希望能为产科医务人员优化临床管理提供支持。
【总页数】4页(P163-166)
【作者】谭婧;刘春容;刘兴会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四川省真实世界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461
【相关文献】
1.产后出血预警评分表对产后出血预测效果的Meta分析
2.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产后出血风险的研究
3.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4.低风险初产妇产后出血风险预测
5.妊娠风险预警评估下的分级护理预防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妇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制度
产妇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制度一、绪论产妇是指妊娠期间或分娩后42天内的女性。
产妇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分级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产妇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在这一领域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二、产妇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的重要性产妇的身体在孕期和分娩后都会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变化,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一旦产妇出现异常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将会给母婴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首先,产妇在孕期和分娩后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孕产妇特有的疾病,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对母婴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次,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也会面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产妇风险评估的内容1. 产前风险评估产妇在孕期的健康状况对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产妇进行产前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产前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孕妇个人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孕期并发症、孕期慢性病史等。
2. 分娩期风险评估分娩期是产妇最容易发生并发症的时期。
因此,对产妇进行分娩期风险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娩期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3. 产后风险评估产后是产妇容易发生并发症的时期。
因此,对产妇进行产后风险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
产后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产后护理、产后接触感染的预防、产后并发症的治疗等。
四、产妇风险评估的方法1. 问诊问诊是产妇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产妇的个人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孕期并发症,从而为产妇的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资料。
体格检查是产妇风险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了解产妇的体重、血压、心率、呼吸率等生理指标,从而为产妇的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
风险评估和预见性护理对孕妇产时和产后影响论文
风险评估和预见性护理对孕妇产时和产后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风险评估和预见性护理在孕妇产时和产后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1316例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两组各658例。
对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时和产后情况。
结论对孕妇进行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孕妇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风险评估;预见性护理;产时;产后分娩对孕妇而言是一次强烈的机体和心理体验,可被认为是一种应激,容易引起孕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情绪[1],而妊娠分娩并发症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为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性,本研究对658例孕产妇实施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1316例孕妇,平均年龄为(28.7±10.6)岁。
平均孕周为(38.9±2.4)周。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8例,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周、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即由接诊护士收集资料,临产后由导乐护士根据每位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神、分娩异常、胎儿宫内窘迫、产程监测过程中、分娩异常、新生儿窒息抢救、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尿潴留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出的风险,针对性的制定该适应产妇的护理方式,实行预见性护理。
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手段。
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胎头吸引产率、产钳产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产后尿潴留、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频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产时情况比较观察组有491例最终顺产,167例剖宫产,16例胎头吸引产。
产后出血预警评分表对产后出血预测效果的Meta分析
产后出血预警评分表对产后出血预测效果的Meta分析刘莹;黄群;韦小梅;叶文琴【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warning scoring tools. MethodsCochrane,JBI,Pubmed,Embase,CINAHL,CBM,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articl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to June,2016.Prospective researches focused on warning scoring tools of PPH were included.Two researchers screened the literatures independently and data were extracted.The QUADAS was used for assessment of the internal validity of the studies.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Meta-Disc 1 .4 software.Results 9 studies were included,involving 6 scoring tools and a total number of 11934puerperae.There were 3 studies included,which adopted the scale developed by Chinese PP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roup,for the meta-analysis of predictive accuracy.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analysis of diagnostic threshold was -0.500(P=0.667);the pooled SEN was 0.40(95%CI 0.36,0.45),withI2=91.1%(P<0.0001);the pooled SPE was 0.94(95%CI 0.93,0.94),withI2=93.8%(P<0.0001);the pooled DOR was 13.39(95%CI 7.04,25.49),withI2=77.3%(P=0.0124).Conclusions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warning scoring system of PPH varies a lot.The scale developed by Chinese PP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roup has a limited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some modified scales,other accu-rate indicators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trial.%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系统评价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the 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及万方数据库,选择前瞻性地将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应用于孕产妇以预测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开始至2016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质量评价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Meta-Disc 1.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含6个评分工具,总计11934例产妇.对全国产后出血防治组制定的评分表进行Meta分析,纳入了3项研究.其阈值检验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00(P=0.667);合并效应量灵敏度为0.40(95%CI 0.36,0.45),异质性I2=91.1%(P<0.0001);特异度为0.94(95%CI 0.93,0.94),异质性I2=93.8%(P<0.0001);诊断比值比为13.39(95%CI7.04,25.49),异质性I2=77.3%(P=0.0124).结论现有针对产后出血的预测评分表预测效果各不相同,全国产后出血防治组制定的评分表预测准确度有限,临床中可采用某些预测准确度更好的评分表.【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产后出血;预警评分;预测效果;系统评价;Meta分析【作者】刘莹;黄群;韦小梅;叶文琴【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433;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上海 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护理部,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PPH)warning scoring tools.MethodsCochrane,JBI,Pubmed,Embase,CINAHL,CBM,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articl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to June,2016.Prospective researches focused on warning scoring tools of PPH were included.Two researchers screened the literatures independently and data were extracted.The QUADAS was used for assessment of the internal validity of the studies.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Meta-Disc 1.4software.Results 9 studies were included,involving 6 scoring tools and a total number of 11 934 puerperae.There were 3 studies included, which adopted the scale developed by Chinese PP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roup,for the meta-analysis of predictive accuracy.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analysis of diagnostic threshold was -0.500(P=0.667);the pooled SEN was 0.40(95%CI 0.36,0.45),withI2=91.1%(P<0.0001);the pooled SPE was 0.94(95%CI 0.93,0.94),withI2=93.8%(P<0.0001);the pooled DOR was 13.39(95%CI 7.04,25.49),with I2=77.3%(P=0.0124).Conclusions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warning scoring system of PPH varies a lot.The scale developed by Chinese PPH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group has a limited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some modified scales,other accurate indicators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trial.【 Key words 】 postpartum hemorrhage;warning scoring;predictive effects;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目前,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及以往“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剖宫产后相关问题,增加了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措施论文
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有文献报道,孕产妇死亡49.9%是由产后出血所致,居于我国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因此,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采取各种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对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及时处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92-0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4-2010年共收住产妇1025例,其中晚期产后出血的共6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经产妇4例,初产妇2例。
2 出血原因2.1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
上述这些情况,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
2.2 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
在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腔内,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
有时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
2.3 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
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
如果施行会阴切开后,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多2.4 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毕业论文
产后出血的毕业论文导言产后出血是妇女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导致的危险性显著,是全球性的妇女健康重要问题之一。
产后出血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妇女,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非洲和南亚,产后出血导致了超过20%的孕产妇死亡。
在中国,尽管已经显著降低了产妇死亡率,但产后出血仍然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回顾产后出血的相关研究,分析其发生机制、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产后出血的管理与预防。
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该病症,提高治疗水平,保障妇女健康和生命。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孕妇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后24小时内,是产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通常被定义为分娩后阴道失血量超过500ml或出血速率超过每分钟100ml。
根据出血的时间,产后出血分为早期出血和晚期出血。
早期出血发生在分娩后的前24小时内,晚期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到产后42天之间。
二、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产后出血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子宫收缩的不足、胎盘残留、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等。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其发病机制。
(一)子宫收缩的不足子宫收缩不足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子宫在分娩过程中会不断地收缩,使得宫壁内血管被压迫从而减少血液的流动量,这样有助于减少出血。
然而,如果子宫不能充分的收缩,子宫内的血管就会处于张开状态,造成血液瞬间流出,导致较大的出血量。
(二)胎盘残留胎盘残留也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胎盘的分离不完全,或者胎盘的组织残留在宫腔内,这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因为这些组织会阻碍子宫的正常平滑收缩,导致子宫失去正常收缩能力,并使宫颈开放,从而使产生出血。
(三)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病变也可能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之一。
如果子宫内膜过于薄弱,出血难以停止,还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脱颤期内短时间内失血超过500ml,或伴随休克症状。
产后出血是产妇产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十分重要,可为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产后出血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有些文献将其定义为产后出血超过1000毫升,而有些国家将其定义为产后出血超过2000毫升。
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针对产后出血的定义存在差异。
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产前高危因素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前的高危因素评估,可以提前识别并预防产后出血。
1. 孕产妇个体因素•年龄:较年轻或过于年龄的孕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
•体重:孕产妇的体重过重或过轻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孕产次数:多次分娩的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
•孕期并发症:如子瘀胎盘、妊高症等孕期并发症的存在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2. 分娩方式•剖宫产:与阴式分娩相比,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尤其是紧急剖宫产和多次剖宫产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镇痛方法:使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镇痛药物的分娩方式,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3. 既往病史•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存在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的孕产妇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4. 产程与分娩过程•长产程:分娩过程延长与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
•胎盘位置与脱离:胎盘植入异常位置或胎盘脱开不全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阴道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产妇会经历盆底肌群的拉伤和撕裂,存在损伤时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5. 产妇病情监测指标•血压:孕期妊娠高血压或产后母体高血压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贫血的孕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更高。
结论通过对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可以提前识别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为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产后出血风险的研究
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产后出血风险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临床急危重症之一。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由于生产过程中及产后护理条件较差,产后出血的危害更加显著。
对产后出血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和干预尤为重要。
目前,对产后出血风险的评估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专业判断,缺乏客观性和标准化。
为了提高产后出血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通过对孕妇的一些生理指标和临床指标进行评分,来评估产后出血的风险。
目前的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仍有一定局限性,存在着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
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合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提高对产后出血风险的判断和预测能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1.2 研究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领域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程度可能会导致产妇死亡。
建立有效的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并结合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产后出血风险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数据,建立一个全面准确的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并对现有的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良,以提高产后出血的预测准确性和早期预警效果。
通过研究早期预警评分的改良对产后出血风险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工具,为产后出血的早期干预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产科临床提供更精准的预测模型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最终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了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样本选择标准包括符合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的产妇,且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和排除标准。
每位产妇将被跟踪观察至出院或出血事件发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论文
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通过对2006年3月~2012年3月分娩2689例产妇中发生的产后出血的42例采用临床总结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31例(73.8%),大于2小时11例(26.2%)。
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35例(83.3%),胎盘因素5例(12%)。
软组织损伤2例(4.7%)。
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
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略高于初产妇,但无统计学意义。
42例产后出血发生出血性休克2例,输血13例,产后出血dic行子宫切除2例,全部抢救成功.结论:产后出血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孕产期监护和高危妊娠的筛查治疗,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产后2小时严密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产后出血;防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97-0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也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但多发生在前两期。
如何减少产后出血预防及适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是关键,通过对发生在2006年3月~2012年3月产后出血42例做一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何防治产后出血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通过2006年3月-2012年3月共分娩的2689例,按照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的定义,发生产后出血42例。
1.2 测量法。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测量出血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容量法、称重法、面积法。
目测法:根据经验进行估量;容量法:量杯测量流于弯盘内的血液;称重法:事先称产包、敷料等质量,产后再称质量,前后相减所得结果的质量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面积法:按浸润两层纱布敷料的面积测算,5 cm×5 cm计血量2 ml,10 cm×10 cm计血量5 ml,15 cm×15 cm计血量10 ml,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措施论文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孕产妇1900人,发生产后出血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2例(67.6%),胎盘因素42例(30.9%),软产道裂伤1例(0.74%),凝血功能障碍1例(0.74%)。
结论:针对高危因素,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宣教预防工作,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产后出血;病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70-0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生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大于或者等于500ml者。
产后出血在产科中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且严重的并发症[1]。
宫缩无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并且量大,或者是持续少量出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
有的还会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症状。
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掌握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对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孕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其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现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36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6岁;孕30~41周,平均39周;足月妊娠89例,早产47例;初产妇86例,经产妇50例;阴道分娩48例,剖宫产88例。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2例(67.6%),胎盘因素42例(30.9%),软产道裂伤1例(0.74%),凝血功能障碍1例(0.74%)。
2病因分析2.1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本组资料显示宫缩乏力占67.6%。
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对肌束间的血管能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
因此,影响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护理和预防论文
产后出血的护理和预防【摘要】目的提高和改善妇女产后出血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
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与抢救,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且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诊治组织精心护理患者痊愈。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预防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4-02对于孕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判断方案一般为:若胎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孕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即诊断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预后与产妇失血量、失血快慢以及产妇身体健康情况有直接关系。
且这些因素对产妇的产后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通过一定手段预防或者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是必要的。
就我院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孕产妇3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产后出血60例。
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45岁。
初产妇35例,经产妇25例。
孕37+3周2例,孕38-39周的22例,40-41+1周的36例。
自然分娩的32例,会阴切开术28例出血量达500-700毫升的47例,出血量达800-1000毫升的13例。
1.2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类宫缩乏力的39例,胎盘因素的11例,软产道损伤9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1.3 产后出血的三个阶段在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
1.4 产后出血的测量用碗盘接阴道流血至分娩结束,用量筒测量。
1.5 预后及转归 60例均在紧急状况下得到正确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2 产后出血的护理2.1 一般护理体位①首先保持患者平卧位,必要时可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及时有效的止血。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4-6l/分)注意观察面色口唇。
产后出血论文护理体会论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论文护理体会论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81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2%,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
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加强产前、产程和产后的监测与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
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
本文对我院8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阴道分娩的2437例产妇中,共发生产后出血者81例,发生率3.32%。
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0±7.25)岁;初产妇57例,经产妇24例;孕龄34~41周,平均37.25周;有人工流产史47例,有妊娠合并症43例。
81例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500 ml以上,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2],其中出血量500~800 ml 54例,800~1000 ml 20例,1000 ml以上7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9例,胎盘滞留21例,软产道损伤7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子宫破裂2例。
转归: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其余患者均止血成功,平均住院5.75 d。
2 护理2.1 预见性护理:加强孕期保健,产前定期接受系统检查,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
认真做好产前监护,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如子痫前期、双胎或多胎、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应加强监护,定期检查。
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其凝血功能,并于分娩前制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和急救流程。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引言产后出血是娩出胎儿后,子宫收缩不良或者损伤引起的持续或者过多的阴道出血。
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方法和相关管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的现象。
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产后出血。
•轻度产后出血: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但小于1000毫升。
•中度产后出血:阴道流血量超过1000毫升,但小于2000毫升。
•重度产后出血:阴道流血量超过2000毫升。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方法1. 产妇的个人因素•年龄:高龄产妇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一般认为35岁以上的女性为高龄产妇。
•孕次和产次:多胎妊娠、屡次剖宫产的妇女容易发生产后出血。
•产钳助产:使用产钳助产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2. 妊娠期的高危因素•妊娠期贫血:妊娠期贫血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的妇女易发生产后出血。
3. 分娩方式的影响•剖宫产: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高产妇自然分娩:高产妇自然分娩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4. 分娩过程的因素•分娩过程时间过长:分娩过程时间过长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程合并症:如胎盆不对称、胎位异常等产程合并症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管理措施对于发现有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产妇,应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提前进行必要的抗凝血功能检查,了解产妇的凝血状态。
•提前与产妇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前做好产后出血的相关准备。
•分娩过程中,及时评估子宫收缩情况,必要时进行催产素的使用。
产科风险分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产科风险分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赵嘉敏【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7【摘要】目的探讨产科风险分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例初产妇将该组产妇按照入院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产后出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科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指导产妇分娩,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classification nursing on delivery outcome and maternal labor of primipara .Methods 100 cases of primipara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dd and even number of maternal hospital ,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isk classification nursing .Maternal labor, delivery outcome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of the first labor stage and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0.05).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group ,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s Risk classific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delivery , shorten the stages of labor , reduce cesarean section rate .【总页数】2页(P4199-4200)【作者】赵嘉敏【作者单位】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房【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J], 董玫2.风险分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风险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J], 余景凤3.互动式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对水囊引产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的影响 [J], 赵清华4.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J], 王秀丽5.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J], 吴红蕊;宫玉环;于春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风险评估分级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58-01
【摘要】目的:观察在分娩风险分级指导下的宫缩剂用法对预防产后出现的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1年1月至7月收入的初产妇中随机抽取1/2作为实验组,同期其他符合实验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于产前行分娩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根据等级确定宫缩剂使用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宫缩剂使用方法。
观察两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次数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建立分娩风险评级机制,根据评级区别使用宫缩剂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提高生产质量。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评估。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以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间收入的所有初产待产产妇中决定行自然分娩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以1:1比例划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25人,产妇年龄(25.68±3.98)岁,孕次(1.64±0.43)次,孕周(38.6±1.9)周,最终行剖宫产7例。
对照组324人,产妇年龄(25.71±3.89)岁,孕次(1.62±0.39)次,孕周(38.5±1.8)周,最终行剖0宫产8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次、孕周及最终分娩情况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在试验组入院待产时,以改良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产前部分(详见表1)为评分依据[1],将总分五分以上或单项评分大于3的患者归为高风险人群,在胎儿娩出后即予卡前列甲酯栓1mg于阴道前壁下1/3处2min,同时行催产素20u肌肉注射,开通静脉通道者视补液量不同加入10-20u催产素缓慢滴注,至胎盘娩出后加速滴注。
行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与卡前列甲酯栓1mg舍下含服,5%gs液500ml加入催产素10u滴注,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加用10u催产素。
如上效果不明显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深部肌肉注射。
对照组按照常规用催产素方式待产,即在产妇胎儿娩出后即刻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剖宫产产妇予5%gs液500ml加入催产素20u滴注,视分娩过程中具体情况调整催产素用药方案。
1.3 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建库输入数据,用sas9.2统计软件对出血人数行卡方检验,对出血量及出血次数行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对照组中有19例发生产后出血,占(5.87%),试验组中有4例发生产后出血,占(1.23%),行卡方检验,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高于试验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方面的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类,其中常见的高危因素有产程过长、子宫过
度膨胀、妊高症、巨大儿、会阴保护不当、胎盘前置及滞留与残留等[2]。
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针对发生产后出血危险度的不同,调整缩宫素的用药方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助产策略,旨在最大限度的保护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缩宫素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的收缩,这在非孕期及早、中孕期作用不明显,但是在妊娠末期,尤其是分娩中作用十分强烈。
不必要的、大量的使用缩宫素可能会引起产妇低血压及心率失常[3]。
在本文试验组中应用的三种药物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均可以使子宫收缩,其中缩宫素注射液起效较快,但持续时间只有0.5~1h,卡前列甲酯栓可直接作用于局部,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使子宫内开放的血窦及血管迅速闭合,常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
如此联合用药,发挥了缩宫素起效快的特点,又弥补了其作用时间短的不足,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还可以防治难治性产后出血。
在对产妇产后出血的评估及后续的预防方案中,我们认为,仅仅有药物使用方面的不同是不够的,对于产后出血危险度的评估和预防还应包括如下几个维度:首先是精神方面的风险评估,这其中包括产妇的妊娠和分娩知识的了解及态度和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
其次应包括对软产道、血凝、子宫收缩力及胎儿位置与大小的评估。
再者,不应忽略产后尿潴留及潜在感染的风险。
只有结合多种情况,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个性化的护理策略,从而减小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产妇和胎儿在分泌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慧.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项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7(4):432-434.
[2]胡冰梅.高危因素评分法预测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2,28(6):643-647.
[3]刘颍.缩宫素不同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9-53.
作者单位:255000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