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财务舞弊
从东芝财务舞弊案例看公司治理
从东芝财务舞弊案例看公司治理郑心瞳摘要:随着日本东芝公司7年财务造假的真相浮出水面,其涉及金额之大、范围之广不禁令人深思背后的原因。
昔日被视为日本规范公司治理行为的“优等生”,在现实中却任由公司治理形式化。
高管的参与、对公司治理的无视、内审外审的失效都将一个百年企业推向财务舞弊的深渊。
关键词:东芝;财务舞弊;公司治理一、东芝公司发展背景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 )成立于1875年7月,是先进电子产品系统、能源生成系统、基建设施和存储设备的多元化生产者,高科技技术领域先行者和创新者。
现全球拥有超过550家子公司,约188,000名员工,实现年销售额57000亿日元(约502亿美元)。
其业务下分六大板块,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解决方案、医疗卫生、电子设备、数码家电产品和其他类。
1999年,东芝引入“社内分社”的组织结构,该结构下每一业务部门作为独立的业务单元自主经营、单独核算。
业务单元负责人(President of the Company,简称CP )有权决定该业务单元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从董事会角度合理调配优化资源的分配。
东芝由7大业务单元和2个分部组成:七大业务单元分别为工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部(Industrial ICT Solutions Company )、电力系统部(Power Systems Company )、社会基础建设系统部(Social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ompany,简称SIS Compa-ny)、社区解决方案部(Community Solutions Company,简称CS Company )、医疗卫生部(Healthcare Company )、半导体和存储产品部(Semiconductor &Storage Products Company,简称S&S Company )和私人客户解决方案部(Person &Client Solutions Company,简称PCS Compa-ny ),两个分部为材料设备分部和光盘驱动分部。
日本史上最大的公司丑闻之一:东芝财务丑闻案
日本史上最大的公司丑闻之一:东芝财务丑闻案范范范宇萌· 14 小时前
东芝,曾经是国民口中最棒的日本品牌之一,现在却深陷一桩跨时七年的财务丑闻案。
本周一(2015年9月7日)东芝向公众表明,在过去七年虚假夸大收益情况,比实际收益高出 2248 亿日元(约合 19 亿美元),这一金额是这桩丑闻案被调查之初预计金额的四倍多。
同天公布的账目显示,电器和工程集团净亏损 378 亿日元,与去年净利润为 602 亿日元形成强烈的反差。
公司已经调低(write down) 了多个业务部门的财务数据,这些部门包括核电厂和半导体和家用电器部门。
东芝财务年结束于每年三月份,财务问题在今年四月被发现。
自四月份以来,公司股票一落千丈,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市值跌掉了30%。
东芝财务丑闻案成为日本最大的公司丑闻案之一,就在四年前,日本相机和医疗器械制造商奥林巴斯被发现夸大投资收益 15 亿美金。
东芝称,财务造假的原因是管理人员设置过高的盈利目标致使下属在无法达标的压力之下谎报和隐瞒数据,特别是 CEO 给下属设置了无法达到的销售目标。
现任 CEO 田中九雄,东芝前任 CEO 西田厚聪(2005-2009),现任公司顾问,另一位前任 CEO 佐佐木则夫,现任董事会副主席,三人引咎辞职。
一同辞职的还有 16 位董事会成员。
董事会任命资生堂高级顾问前田真三为 CEO。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日本政府会非常严格和严肃地调查东芝案。
原创文章,作者:范范范宇萌。
浅析东芝财务造假事件体现的公司治理中员工管理缺陷
2016年8月刊 第24期当代经济— 108 —一、引言一个公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公司治理,而有效的员工管理是保障公司治理发挥应有效用的关键。
员工管理上存在缺陷,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公司的健康运转造成影响。
近年来频发的财务造假事件,不仅违背了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职业道德,还损害了各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反观这些事件,企业的高管、基层管理者、普通员工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财务造假的最终发生。
财务造假事件跟企业高层管理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高管对财务的操纵都是由上而下进行的。
高管主导,基层管理者涉足,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这些财务造假发生的原因都与员工管理有关。
倘若企业存在健全合理的员工管理模式,包括对高管、监事的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企业没有财务造假萌发的合适土壤,所以笔者认为在对财务造假问题进行分析时不应忽视企业在员工管理上的缺陷。
本文以日本东芝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入手,重点分析东芝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员工管理缺陷,在此背景下为我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员工管理提供建议。
二、日本东芝公司案例分析1、东芝财务造假事件引入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
从1875年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140余年的漫长历程。
2015年4月6日,东芝公司因股价大跌10%而引起人们的注意,5月11日,东芝因会计问题调查发现其市值蒸发28亿美元;7月,东芝的财务舞弊事件遭到全面曝光,这一舞弊案可以追溯到2008年,连续7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参与其中,虚报利润1518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
7月21日,东芝现任总裁田中久雄、上任总裁佐佐木则夫等8人宣布引咎辞职。
14人组成的东芝董事会,基本上已经成了空架子。
2、造假事件体现的员工管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这一事件是由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过于追求利润、在较大的经营压力下向公司内部施加不正当影响力造成的,是一起“涉及经营高层的系统性干预活动”。
东芝财务舞弊
3、加大财务舞弊行为的罚款金额,提高财务舞弊的 舞弊成本
防范措施及启示
二、健全内部审计与治理
首先加强董事会的监管职能; 其次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外部独立 董事; 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 由日本东芝公司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建立规 范的内部财务体制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层要增强内 部财务规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投资、筹资管理 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都有利于企业独立长远的运营。
02
案例回顾
案例回顾
1、不良征兆
2015 年 4 月 6 日,日本东芝公司因股价 大跌 10% 而引起人们的注意,5 月 11 日, 东芝因会计问题调查发现其市值蒸发 28 亿美元; 2、舞弊曝光
同年 7 月,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遭到全面曝光, 其连续 7年造假,3 任社长参与其中。2015 年 6 月, 丑闻曝光后,东芝已被发现虚报了 1700 亿日元的利润。
防范措施及启示
五、加强高管的道德规范等培训
1、可以组织上市公司高管学习、了解会计基本原则 并增强会计规范意识,加强相关人员的日常培训、教育、 研讨。 2、推动治理层、管理层的意识变革,警惕管理会计 工具成为盈余操纵的手段。
THANK YOU
2017
3、舞弊手法
东芝利用“完工百分比法”的会计处理,采取了将计提 损失推迟到下一年度等手段,该期间内东芝的税前利润为 5650亿日元,而会计业务违规的金额占比近30%。
03
舞弊动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
机会
(Opportunity)
压力
(Pressure)
借口
(
连续多任社长造假。 继任社长认为前社长也造 假,自己造假不是问题, 造假是为了维护企业形象。
浅析东芝财务造假丑闻的原因及启示
浅析东芝财务造假丑闻的原因及启示作者:王宝华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5期【摘要】今年日本东芝公司爆出了震惊世界的财务造假丑闻,再次引发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热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东芝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希望对其他存在相似缺陷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东芝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启示一、事件回顾近日,有媒体曝出重磅新闻,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东芝公司,连续7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参与其中,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1},是继2011年奥林巴斯隐瞒17亿美元损失以来,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丑闻。
二、原因分析此次事件暴露出了东芝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人经过梳理,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目标脱离实际企业设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经营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使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近些年全球个人电脑(PC)产业增长乏力,市场几近饱和,消费需求不断下滑,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东芝管理层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仍然制定较高的盈利目标,让各部门高层承受庞大的压力,再加上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重击东芝的核能业务,东芝管理层也没有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
为了完成脱离实际的盈利目标,各事业部只能不择手段,想方设法“粉饰”财务报告。
东芝的PC部门就采用了“填塞分销渠道”的方法,以便在季度末暂时获得收入。
(二)扭曲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领导权威。
等级观念和效忠观念根深蒂固,高层管理者代表了公司,让公司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天下。
在大多数日本企业中,管理层的共识是“绝对不能质疑大老板”,本应起到制衡监督作用的董事会,此时却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便无法得到保证。
有调查显示,东芝前社长西田厚聪是一个拥有超凡魅力且争强好胜的领导者,他在任期间大权独揽,奉行铁腕管理,希望迅速取得辉煌成绩,在东芝身上打下自己的烙印。
会计舞弊的案例分析- -以东芝公司为例
目录1 绪论 (1)1.1论文研究的案例背景 (1)1.2论文研究意义 (2)1.3东芝公司财务舞弊案情回顾 (3)2 东芝公司会计主要舞弊手法 (3)2.1利用会计方法中的完工百分比法,推迟计提利润损失 (3)2.2虚报该公司存货价值,实现资产的虚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对其个人电脑(PC)业务填塞分销不当处理,实现盈利的提升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控制费用业务的确认时间,实现利润的增加 (4)3导致东芝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5)3.1管理高层参与会计报表造假 (5)3.2对薪酬的分配不合理,激励作用不具有长期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公司内部监事没有发挥到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日本企业之间法人交叉持股 (9)3.5 外部民间审计的形式化 (10)4东芝会计舞弊事件对我国审计制度的启示 (11)4.1健全外部审计制度 (11)4.2优化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模式 (9)4.3加强高管的会计合规意识 (11)4.4外部民间审计的形式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充分发挥员工举报作用 (12)5东芝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对我国企业员工管理的借鉴 (13)5.1优化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13)5.2 建立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企业员工管理体系 (14)5.3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问责体制 (14)5.4建立一套民主有效的员工参与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辞 (16)参考文献 (17)会计舞弊的案例分析- -以东芝公司为例摘要: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为了保持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提高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可持续性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准确性在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等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艾职场】东芝财务造假思与辩
【艾职场】东芝财务造假思与辩2015年7月21日,东芝公司就有组织地虚报利润问题宣布:社长田中久雄、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顾问西田厚聪等前后三代社长当天辞职。
东芝的财务舞弊案可以追溯到2008年,跨度长达7年(2008年至2014年),在其财务报告中,利润发生“注水”的金额高达1562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
东芝财务舞弊案涉及了三代掌门、七年造假、四大业务和四类手法。
1.三代掌门东芝财务舞弊案涉及前后三任社长,他们分别是西田厚聪、佐佐木则夫和田中久雄。
在日本文化中,组织结构内部讲究“忠孝”和“等级”,企业里的许多董事和高管只效忠于社长。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定就是企业的决定,有时社长的提案并不需要经过董事会审议,也不需要通过律师审查,在日本企业发出另一种声音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东芝的董事会成员中,8名董事会成员中包括4名外部董事,但“外部董事”制度形同虚设,面临东芝出现的问题时外部董事并未履行相应职责;监事会是企业检查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东芝在制度上健全了内部监事会审计的职能,但部分监事曾任职于公司管理部门,使得内部审计的职业判断容易受到“关系”影响而丧失;东芝的外部审计也形同虚设,原因在于被审单位和外部审计的“客户”关系,一定程度上,外部审计指出“客户”的“毛病”相当于砸自己的饭碗。
第三方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书中认定,造成东芝这一连串的财务造假问题的原因是:“东芝存在下属无法违背上司意愿的企业文化”。
2.七年造假东芝的财务舞弊案始于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到2014年的年报为止,时间跨度长达7年。
根据亿有信息的披露,东芝的财务报告中“注水”的金额高达1562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其中第三方委员会认定1518亿日元,东芝自主审查达到44亿日元。
在此期间,东芝的税前利润为5650亿日元,而会计违规的金额占比近30%。
东芝的审计报告认为:公司高层等希望“提高表面上的当期利润”,相关负责人迎合了这一目的,持续违规操作会计业务。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以东芝公司财务舞弊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正处在不断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国际企业也正在不断快速成长,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便让许多上市公司开始注意到如何有效地去控制公司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风险,而这就需要借助不断扩大内部审计模式的方法,更好地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联系起来,将内部审计纳入公司治理中,然后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改进内部审计制度,让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的过程当中能够尽量发挥其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的研究,分别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角度提出如何更好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从而科学合理地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文件进行查阅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为依据,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文章引用东芝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即分别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角度,改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态度,从而使内部审计有更好的转变。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AbstractNowadays, China's economy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many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re also growing rapidly. Therefor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domestic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wor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makes many listed companies begin to notice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any risk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is requires a way to continuously expand the internal audit model, better link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internal audit, incorporate internal audit into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n from corporate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internal audit system, internal audit can play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role between internal audi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is paper proposes how to better improve the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audit, so as to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mprove the internal audit system.Based on the review of existing doc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al audi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based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report and internal audit report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article quotes Toshiba's case of financial fraud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which is to chang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of the company's senior management on internal aud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audit, so that internal audit There is a better change.Keywords: Internal Audit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深入改革经济体制后,我国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对这些现代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
东芝财务造假
新中基
2012年3月,新 2013年3月,被 中基涉嫌违反 中国证券监督 证券法律法规, 管理委员会立 对以前会计期 案调查,在调 间虚增的利润, 查结论尚未公 又设法在以后 布之前,同年4 的会计期间通 月自曝家丑。 过虚减利润予 虚构巨额收回 以逐步转回。 应收账款;虚 增营业收入。
2015年7月爆出 连续7年使用各 种手段进行财务 造假,虚爆利润, 财务报表“注水” 严重,掩盖公司 亏损。
中国
• 董事会构成不合理 ,董事会与经理层 信息不对称 • 监事会职权不明, 履行职能积极性差
于2016年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公司治理法,提出 了对日本企业进行人事改组和权力下放的改革计划 东芝对董事会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原 有的社内董事12人,社外董事4人,改为社内董事4 人,社外董事7人,在减少社内董事的同时增加社 外董事并加大社外董事的权力,以发挥应有的监督 作用
1
事件经过:
2015 年11 月,日本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SESC)开 出史上最大的罚单73.73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 亿 元),并对东芝历任三名社长进行刑事举报。 2016 年3 月,公司又发现通讯业务方面的财务造假问 题:虚增利润58 亿日元(约3.6 亿元人民币)。 2016年11 月,公司再次发现子公司东芝EI 控制系统公 司营业部员工伪造票据虚构合同,导致公司累计虚报 销售收入5.2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 320 万元)。
(3)员工对自身的提高
发挥内部监督职能
1
我国造假案实例
对我国的启示
2
2012年3月,“新中基”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财务造假问题浮出水面
2012年8月,万福生科被查出两套帐
2013年,海联讯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被查,并于同 年自曝家丑
东芝财务舞弊丑闻的隐喻
东芝财务舞弊丑闻的隐喻作者:赵洁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2期摘要:作为一家享誉全球的知名电子消费产品巨头,东芝一直以来都是日本企业界的翘楚。
这家有着140多年历史的企业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然而随着个人电脑领域竞争的逐渐加剧,东芝在近十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人们却未曾对东芝的公司治理产生过怀疑,东芝向来被认为是企业治理的“优等生”。
15年东芝会计造假丑闻的爆出突显了其公司治理的缺陷。
本文将主要从东芝的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职能以及企业文化三方面来探讨导致其财务舞弊的原因。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职能;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一、完善但无用的治理结构早在1998年东芝就引进了执行董事制度,在1999年又导入了社内分社制度,2000年设置了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并且在2001年率先引入了三名外部董事,当时日企的内部董事基本是由长期任职的公司内部人员主宰。
如今在东芝总共16名的董事中,8名非执行董事有一半来自公司外部。
从治理结构来看,东芝的公司治理结构非常合理和完善,董事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组成,其中两名来自企业外部,监察委员会的五名中也有三名来自外部,报酬委员会的五名中同样有三名是外部人士。
然而这种治理结构只是虚有其表,并未发挥其真实作用。
东芝的前前任社长西中厚聪在2005年6月出任东芝全球总裁时还出任了董事,而且东芝的监事会已被内部化,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审计监察的作用。
此外东芝在引进的三名外部独立董事时,只是在数量上符合了规定并未从质量上严格甄选,这三名外部董事都不是熟知会计、财务知识的业内人士,这就为东芝高管一言以蔽天下提供了条件,为东芝财务造假丑闻埋下了隐患。
东芝在对于此事件的回复中表明未来的管理振兴委员会会包括四名外部董事以及一定数量的外部专家,希望这次东芝对外部董事的任命避免出现外部董事不懂事的局面。
二、忠孝却迂腐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都比较重视的是集体主义和权威领导。
并且像中国的部分国企一样等级森严。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造假问题探析———以日本东芝为例
企业名誉、重整企业业务、重树企业文化等巨大压力,重振公司面临着严 在东芝任 职 33 年且 身兼数 职:2003
峻挑战。
年 1 月担任公司电脑部门的主管,
2005 年又担任东芝全球总裁一职并
三、东芝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兼任公司董事。显然,东芝公司对相关
三任社长操纵下长达七年的财务造假丑闻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 规定视而不见,企业决策权过于集中,
二、东芝财务造假事件背景回顾 东芝(Toshiba)自成立后迅速扩张业务范围并且根据
形势转变企业经营领域,发展迅猛,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 人跻身为信息技术行业的先锋,成为日本最大的半导体 制造企业和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企业。然而,这样一个有 着 140 年历史的知名跨国集团公司在 2015 年 2 月扔出 一颗巨型“炸弹”—— —被指控虚增利润,涉嫌违反日本《金 融商品交易法》。2015 年 7 月 20 日,第三方调查委员会 公布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东芝财务造假长达七年 (2008—2014 年)之久,虚报利润约 1 518 亿日元,东芝 自主审查部分虚报利润 44 亿日元,财务报表“注水”金 额高达 1 562 亿日元(约 12.7 亿美元),占到东芝公布的 5 650 亿日元税前利润的近 1/3。东芝主要通过随意估计 工程完工百分比、推迟确认费用和损失、夸大库存价值、 虚增会计收入等手段来实现虚增利润、掩盖公司亏损困 境的目的,三任社长先后参与造假,造假范围广泛,几乎 涉及公司的全部业务[6]。
案例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造假问题探析
—— —以日本东芝为例
集美大学
骆良彬 曹佳林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如万福生科、新中基、海联讯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公司 治理普遍存在缺陷的体现。2015 年 7 月曝出日本东芝公司连续 7 年财务造假案,是继 2011 年奥林巴斯财务舞弊案之后,日本企业 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案件。文章着眼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经济新闻,简要回顾了日本东芝财务造假事件的背景并深入剖析其造假 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企业文化、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病,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进而得出对我国企业公司 治理方面的相关启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内部监督职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完善外部审计监督体系, 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有序运行。
东芝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建议
东芝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建议东芝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建议(一)东芝公司财务舞弊案分析1.财务舞弊背景及手段东芝公司是日本大型半导体制造商和综合电机制造商,其业务领域涉及数码产品、电子设备、基础设施和家电产品。
2015年,东芝公司被曝出自2008年度至2014年度1~3季度持续七年进行财务造假,各业务部门虚增税前利润总额1 518亿日元,涉及会计违规操作的部门小到电脑、冰箱等数码产品和家电事业部,大到半导体及核电厂事业部。
通过对东芝公司财务舞弊的追查不难发现其舞弊手段。
首先,东芝公司在基础设施事业的工程进度标准上肆意编制收益和成本,其对建造业务采用完工百分比法,预计总成本数的不同会影响完工进度的核算,从而影响当期收入的确认,其用这种手段虚增了477亿日元利润。
第二,东芝公司在电视机等视觉产品业务和电脑事业上以延迟记录费用和零部件交易的方式共虚增680亿日元,在合并决算中必须以权责发生制处理准备金,但东芝公司却采取现金收付实现制的处理方法,而且凡涉及广告和物流费用的业务,公司都会要求供应商将开发票的时间延迟到下一个季度,以达到推迟记录费用的目的而实现“盈利”。
此外,东芝公司还将电脑的设计、开发、生产环节外包给海外的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并利用采购价格不明确的现状,掩盖制造成本、虚增利润。
第三,东芝公司在半导体业务中通过夸大库存价值的手段实现增收360亿日元。
由于一部分客户产品需求改变,对客户需求量的估计存在差异致使大量库存积压,虽然对已经销售和未被处理的产品进行了跌价处理,但由于半导体与存储公司对滞销的存货建立了自己的存货贬值规则,对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在产品却没有进行任何跌价流程,因此通过夸大库存产品的价格实现营业利润增收。
2.财务舞弊原因分析从东芝公司造假的整个案件过程来看,其产生财务舞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
东芝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体现在三个业务层面上:第一,白色家电盈利状况持续走低。
因日元贬值和自身对市场的错误判断,东芝公司被迫出售各大白色家电工厂。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实例分析—以东芝公司为例》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实例分析—以东芝公司为例》近年来,诸多企业因会计不端行为而饱受争议,其中东芝公司就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
东芝公司曾被指控存在会计造假,并多次发生财务丑闻,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损害了东芝公司的声誉,也严重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
本文将针对东芝公司的会计道德缺失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期引起更多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
首先,东芝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存在明显的会计造假现象。
据报道,东芝公司在2024年至2024年间多次通过虚增利润的手段来掩盖实际亏损的情况。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规范,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重扭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这种违规操作的背后,往往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操纵业绩,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其次,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也暴露出其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在东芝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未能履行职责的情况下,财务造假等不正当行为得以长期存在并且持续发展。
这显示出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薄弱,对于员工行为的监管和制约不够严格,导致了道德风险的不断积累。
同时,东芝公司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存在问题,无法有效监督和制止公司高管的违规行为,从而为违规行为提供了温床。
最后,东芝公司的会计道德缺失还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和从业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了牺牲道德原则和规范,导致了道德沦丧的现象愈演愈烈。
会计师作为公司的财务管理者和监管机构,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恪守职业操守,维护行业的声誉和信誉,不偏不私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综上所述,东芝公司的会计道德缺失事件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它提醒我们会计师应当牢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时刻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勇于拒绝不当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和稳定,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浅析东芝公司财务造假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浅析东芝公司财务造假及对我 国企业 的启示
江 南 雨
( 浙 江省 台州路桥 中学, 浙 江 台州 3 1 8 0 5 0 )
一
、
财 务 造 假
二、 东芝 财务 造假 案件描 述
1 .东 芝 公 司 概 况
I .财 务 造 假 概 念
财务 造假 是指造 假行 为人 为小 团体 或者 个 人谋 取 私利 , 违反 国家 法律 、 法 规 的 规定 , 采用 各 种 欺 诈 手 段 在会 计 账 务 中进 行弄 虚作假 , 伪造、 编 造 会计 事 项 以掩 盖 企 业 的财 物 状 况、 经 营成果 以及 现金流 量情 况的违 法犯 罪行 为 。 财务 造假 分为 管理者 造假 和员 工造假 两 类 : 管 理 者造 假 是指 管理 层为 了达 到获取不 法 收益 的 目的 , 故 意地 挪 用公 司
三、 东芝财 务造 假原 因与 动机
当期利 润至 上 。公 司高层 的利 益 至上 主 义 , 是 导 致东 芝
8 O 全 国 商 情
会计 审计
财 物造假 的 主要 原 因 。东 芝 于 2 0 0 8年 开 始 执 行 “ 选 择 与 集 中” 的公 司内部经 营管 理策 略 , 即对 于所 有 的企 业 部 门 , 以 成
或者 内部 控制 制度加 以规 避和预 防 。 财 物 造 假 往 往 具 有 连 续 性 。 财 务 造 假 很 难 在 短 期 内 实
相关 技术专 利 以及 东芝 家 电的 市场 、 渠道和生产制造基地; 同月 , 东芝 出售 日本最 大 医疗 设 备 供 应商 给 佳 能 ; 2 0 1 6年 5
门只能铤 而走 险去 弄虚造 假 。
东芝退市的可能原因
东芝退市的可能原因
近年来,东芝一直是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和技术公司。
然而,该公司最
近面临着退市的可能性。
以下是可能导致东芝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财务丑闻:东芝在2015年曝出了一起巨额会计丑闻,揭露了公司高层及其
会计团队操纵公司财务报表的行为。
这一丑闻导致东芝被迫重新审视其财务状况,并为支付罚款和解决相关诉讼案件支付数十亿美元。
这种财务不正常和缺乏透明度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削弱,可能成为东芝退市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激烈竞争:东芝所处的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其他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和
价格竞争对东芝的产品销售和利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公司在关键领域,如半导体和存储设备方面的市场份额也受到了来自三星和美光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由于无法保持竞争优势,东芝可能面临盈利能力下降和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这也可能促使公司退市。
3. 重组失败:为了应对财务危机,东芝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剥离业务的尝试。
然而,重组计划可能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实施,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此外,剥离业务可能削弱了东芝的多元化战略,并导致公司无法在不同领域分散风险。
这种重组失败可能导致东芝在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下滑,最终引发退市的风险。
尽管东芝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公司仍在努力应对并寻找解决方案。
其中可
能包括进一步的重组努力、技术创新和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然而,东芝是否能够成功逆转局势并避免退市,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时间的验证。
东芝财务造假事件
在日本文化背景里,组织讲求“忠孝”和“等级” 日本企业10分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和谐,强调领导权威 社长和CEO可谓大权独揽 许多董事和高管,都表示只效忠于社长 以至于高层管理者的决定即是企业的决定,甚至提案不用拿到董事会进行审议或律师那里进行审查 此外,日本公司有着特殊的经营方式 ,即“论资排辈”“终身雇佣制” 如现公司社长田中就对前社长西田提出的既定方案很难表示异议 所以做假账的习惯从西田时代开始,1直沿用至今
东芝虚假的财报之所以能够最终呈现在公众面前,是因为公司的董事会 包括下设的审计委员会 、监事会、经理层、内审部门、财务部门等所有这些机构不约而 同保持沉默,形同虚设,本应发挥的监督作用缺失殆尽 伊藤忠商事前会长丹羽宇1郎也说过:“感觉日本的公司治理只是建立了制度,没有注入灵魂 ”
THANKS
隐藏并提供虚假信息独立调查团的报道中披露东芝公司隐藏信息并提供给审计虚假消息 例如,在东芝会计员工的信函细节中,执行官强调要求确保不让审计知晓用于提高个人电脑业务利润的内部交易 又比如,造假问题在被发觉2个月左右的时间段,东芝就应该迅速对过去的经营体制展开调查,而东芝却未采取任何行动,导致问题进1步加剧,最终提高了市场的不安心理 这中间就已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鞠躬下台的社长承认,“这是东芝140年历史上品牌形象受损最严重的事件”
原因分析
4.资讯与沟通
5.监督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5要素
“利益至上主义”的病根企业领导层过于强调业绩,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为达高额目标,企业高层不惜采取1切手段干涉 东芝高管担心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其核能部门业绩产生冲击,于是对小型仪表、电子收费站等新业务下达不现实的业绩要求,怂恿虚报成本和收入 东芝前任社长佐佐木则夫和现任社长田中久雄被曝光有强迫下属达成高额利润目标之嫌 类似的,现任社长田中曾给下属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敦促后者不遗余力地提高业绩,而其中1些表述可理解为要求违规操作
会计造假案例
1. “百年老店”东芝再陷财务造假 2015年07月从2015年初至今,日企高层因为各种原因,频频出来道歉,先是东洋橡胶,再到丰田汽车,如今东芝的老大们也齐刷刷的低头鞠躬;有140年历史的东芝, 2008年以后被指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东芝的问题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业目前的困境;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证券监管机构在接到来自东芝内部的举报后,从今年2月开始暗中调查该公司会计违规问题;日本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东芝未能实时计入亏损,涉嫌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受到强大外界压力的东芝公司不得不聘请由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对该公司进行独立审计;日本NHK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外聘的第三方机构发现,东芝财务造假是“系统性的”,在质询了公司内部大约200名管理层人员之后,审计机构指出,东芝在很多业务上都涉嫌财务造假,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半导体业务以及个人电脑业务;审计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2.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之一:世通公司WorldCom财务造假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根据SEC以及美国总检查长办公室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世界通信会计造假的动机是为了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亿美元;2、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亿美元;3、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 process 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4、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5、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如何计提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减值准备,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两个着名的评估机构,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对世通商誉所做的价值评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确实令人瞠目;3.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新大地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良种油茶苗的培育与推广及油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的方式成为了创业板历史上财务造假第一股并载入中国财务造假案的史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事食用油加工业业务的企业除了西王食品和金健米业的毛利率维持在22%和15%左右之外,其余的企业毛利率均在6%上下波动;然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新大地,茶油09年至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有机肥10年和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三年平均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这高的离奇的毛利率背后是体外资金循环虚增的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异常;有机肥在10年进入市场的时候毛利率是%,而在11年其毛利率提高至%;而在10年至11年期间,有机肥的销售量完成了%的增长,这已经不能用经济学常识去解释的了;试想一下,商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把价格压低打进市场,但是新大地的有机肥在完成惊人的销售量增长同时,还保持着高额的毛利率和毛利增速;说这个违背经济学常识,是因为适用于撇脂定价法的商品一般都是受专利保护、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而有机肥显然不满足以上条件;对于销量增长如此快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却不足3%,不禁让人对其销售增长产生怀疑:新大地将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收到的资金和以采购原材料和在建工程的名义耗费的资金转移至其关联方和控制的账户,把自有资金转移至体外;然后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体外的资金汇入本公司,虚增利润;这种财务造假手法高超的地方在于,现金流量表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审计师在对银行实施函证程序的时候,并不能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内部结构而言,则是完全打乱;新大地以在建工程的名义把自有资金转移出体外和把银行贷款的钱转移至体外,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资金汇回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少,但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增加,最后的结果是营业收入增加而现金流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东芝公司舞弊案分析和启示
东芝公司舞弊案分析和启示袁敏【摘要】本文根据东芝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总结梳理了四种导致不当会计处理的事项,包括完工百分比法、运营费用处理、部件交易和存货估值的错误做法,在此基础上对东芝公司现有做法进行归纳、评论,并从舞弊风险评估、强化会计合规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公司提供借鉴和警示.【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6页(P108-113)【关键词】东芝公司;不当会计处理;公司文化【作者】袁敏【作者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财务报表舞弊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早在1987年10月美国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就发布报告,对美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了研究。
此后的1999年、2010年,COSO再次发布后续研究结果,对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根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2014)的研究,受访组织每年因舞弊造成的损失占收入比重约5%,按201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估计全球舞弊损失接近3.7万亿美元。
本文拟对日本资本市场上的东芝舞弊丑闻进行梳理,帮助市场参与者了解舞弊的手法和动机,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东芝公司( Toshiba Corporation)成立于1875年7月,1984年4月更名为株式会社东芝,业务领域涵盖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家电等。
20世纪90年代,公司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成功实现从家电行业转变为IT行业的目标。
2014财年的报表显示,公司收入高达66559亿日元(约合555亿美元)。
2015年2月15日,公司收到来自日本证券监管委员会(SESC)的通知,要求东芝针对员工举报的会计问题展开调查,尤其是某些工程项目中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的合理性进行审视。
此后,公司进行了自查,并于2015年4月3日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就通知所涉问题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合同成本的总金额低估、合同损失(包括合同损失准备金)没有及时记录,错报金额约44亿日元;5月8日,公司成立由独立、公正且在东芝没有任何利益的外部专家参与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委托其针对下列4项会计处理的恰当性展开调查,如果认为会计处理不当的情况下,调查其原因并提出预防其再次发生的建议:与完工百分比法的项目相关的会计处理;与记录视频产品业务的运营费用相关的会计处理;与半导体业务存货估值相关的会计处理;与个人电脑(PC)业务部件交易等相关的会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企业核心 竞争力不足 ,发展态势 较差。“工 匠文化”受 到挑战
对核电领 域的投资计 划挫败,对 公司资金链 和高层的经 营战略造成 负面效应
03
机会
01
上市公司, “高 层权力高度 集中,下属 绝对服从高 层”的企业 文化
02
东芝财务舞弊
胡安元、居溱、夏亦冬、 徐娜、顾元锋、
一、公司简介
二、案例回顾
CONCENTS
三、舞弊动因分析
四、防范措施及启示
01
公司简介
公司概况
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 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 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 团。 公司创立于1875年7月,原 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 业务 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 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
02
案例回顾
案例回顾
1、不良征兆
2015 年 4 月 6 日,日本东芝公司因股价 大跌 10% 而引起人们的注意,5 月 11 日, 东芝因会计问题调查发现其市值蒸发 28 亿美元; 2、舞弊曝光
同年 7 月,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遭到全面曝光, 其连续 7年造假,3 任社长参与其中。2015 年 6 月, 丑闻曝光后,东芝已被发现虚报了 1700 亿日元的利润。
防范措施及启示
三、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 东芝公司为了盈利设立了很多不合 理的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为企 业的长期运营制定了方向,所以为企业 量体裁衣,合理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找 准企业战略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范措施及启示
四、建设合理的企业文化
1、充分发挥举报的作用 在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像东芝这样的“家”企 业中,应当试图摆脱“高层决定一切,下级绝对服从” 的思想禁锢。 完善举报制度的设置、优化,尤其是下级与董事 会、监察委员会中的外部成员之间的信息反馈,包括 举报路径多样、透明,举报人员受到严格保护、举报 线索得到正确认真对待、处理结果公开透明等,甚至 将举报视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予以鼓励。
防范措施及启示
五、加强高管的道德规范等培训
1、可以组织上市公司高管学习、了解会计基本原则 并增强会计规范意识,加强相关人员的日常培训、教育、 研讨。 2、推动治理层、管理层的意识变革,警惕管理会017
内部审计及 治理失败, “内部监事 会审计”制 度形同虚设
03
外部治理机 制失效,具体 包括现代经理 制失效和审计 费用过低,外 部审计失效两 种
存在董事会成员 兼任公司管理人员情 况,部分监事也曾任 职于公司管理部门, 这些复杂的内部关系 可能导致董事会决策 的不合理性及监事会 职能的失效。
借口(自我合理化)
3、加大财务舞弊行为的罚款金额,提高财务舞弊的 舞弊成本
防范措施及启示
二、健全内部审计与治理
首先加强董事会的监管职能; 其次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外部独立 董事; 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 由日本东芝公司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建立规 范的内部财务体制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层要增强内 部财务规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投资、筹资管理 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都有利于企业独立长远的运营。
3、舞弊手法
东芝利用“完工百分比法”的会计处理,采取了将计提 损失推迟到下一年度等手段,该期间内东芝的税前利润为 5650亿日元,而会计业务违规的金额占比近30%。
03
舞弊动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
机会
(Opportunity)
压力
(Pressure)
借口
(Rationalization)
压力
01
连续多任社长造假。 继任社长认为前社长也造 假,自己造假不是问题, 造假是为了维护企业形象。
2015年7月东芝召开记者会,三任 社长会上向社会公众致歉。
04
防范措施及启示
防范措施及启示
一、完善监管及处罚机制
1、政府部门应当定期考核各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 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会计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 建设。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公司概况 近年来与东芝会计舞弊有关的企业重大事项: 2003年,引进“公司内部委员会”体制。 2015年11月,围绕东芝会计作假事件,日本 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最早将在本月内向日本金融 厅提出建议,依据日本《金融产品交易法》,对 该公司做出行政处分,罚款额预计超过70亿日元 (约合3.62亿元人民币) 2016年,美的31亿元购东芝白家电业务80% 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