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流行病学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流行病学-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随机抽取其中5个社区(每个社区约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00人)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高血压居老年慢性病首位,肥胖与高血压呈正相关,近几年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

结论适当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现况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解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我们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关于老年慢性疾病的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疾病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调查对象本市八区二郊共36个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

1.2方法1.2.1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随机抽取其中5个社区(每个社区约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00人)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

1.2.2 调查该市老年12590名,对其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进行调查。

之后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该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涉及疾病有高血压、慢阻肺、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

调查体重指数与疾病的关系。

随即选取3家区级医院,调查其2003年至2007年接收病人的高血压患病率。

2 调查结果2.1 通过人口学特征分析,该市老年人人口城区略高于农村,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女性人数多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居于60-80岁之间,80岁以上老年人较少。

(表1)表1 2008年该市老年人人口学特征城乡人数性别年龄(岁)男女60- 70- 80-城区6851 3106 3745 3427 2613 811乡村5739 2661 3078 3211 1937 591合计12590 5767 6823 6638 4550 14022.2 城区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郊区,两者患病率中,高血压居于首位,随后依次为慢阻肺、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TC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弱;红细 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血粘↑ TG ↑直接提高血粘度,血浆凝固性↑; 82%心梗患者有TG↑ LDL 、VLDL↑: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 险因素,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动 脉斑块形成。 HDL 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可清 除血管内胆固醇。
3、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耐 量异常)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当代危害人民健 康慢病、大病,而且是可控制不可治疗。 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引起心、脑、肾、 眼、神经系统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直接 影响人身健康及寿命。
10、精神心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心身疾病。紧张、 焦虑、抑郁、悲伤等都可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11、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1)C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 险 3)纤维蛋白原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12、颈动脉斑块及狭窄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 闭塞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
6、吸烟 是公认的危险因素 吸烟较不吸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升高纤维 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硬化,可 使血管特别是冠状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 加,血液氧含量减少,心跳加快。心脏负 荷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香烟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 吸烟者60岁以后70%以上患有血管及 肺部疾病。 吸烟对生殖系统、糖尿病也有影响。 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 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 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 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 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血管病两大类。

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探讨及护理

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探讨及护理
血症 及 睡 眠 呼 吸紊 乱 。有 学 者研 究 认 为 , S O AS是 冠 心 病 发 生 、 发 展 中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l , 眠 心 脏 健 康 研 究 (l p hat 4 睡 ] se er e hat td ,HHs 大 样 本 多 中心 研 究 进 一 步 证 实 了 O AS与 el suy S h ) S
2 4 0 .
作 者 简 介 何 春 欢 (9 3 ) 女 , 士 长 , 管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 16 一 , 护 主 本 工 508 , 东 省 人 民 医 院 ( 东省 医学 科 学 院) 吴 华 颖 工 作 单 位 : 100广 广 ; 5 9 0 , 山 大学 附 属 第 五 医 院 ; 胜 青 、 琼 、 少 萍 、 惠 兰 工 作 单 100中 卓 欧 卢 蓝
冠 心 病 和 心 肌 梗 死 呈 相 关 性 。 冠 心 病 与 0 A S S严 重 程 度 有
呼吸 暂 停 综 合 征 则 使 疾 病 的 治疗 和护 理 更 加 困 难 。应 积 极 的 对
冠 心 病 病 人 行 睡 眠 呼 吸 监 测 , 诊 断 、 治 疗 、 针对 性 护 理 干 早 早 早 预, 防止 两 种 疾 病 相 互 影 响 恶 化 , 成 恶 性 循环 , 深 治疗 难 度 。 形 加 尽早明确诊断 , 为病 人 提 供 更 完 善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 善 生 活 质 改
位 :10 0 广 东 省 人 民 医 院 ( 5 08 , 广东 省 医 学 科 学 院 ) 。
频 繁 呼 吸 暂停 导 致 低 氧 血 症 , 低 氧 会 导致 心 肌 缺 血 , 重 者 甚 而 严
至 发 生 心肌 梗 死 。因 此 预 防夜 问低 氧 非 常 重 要 ,呼 吸 机 治 疗 是 中重 度 0 AS 人 目前 公 认 的 首选 治 疗 方 法 。 S 病

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影响

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影响

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影响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影响。

方法对2011年医院体检中心3404名健康体检人群的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超重检出率为33.84%,肥胖检出率为15.54%;随BMI 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检出率亦增高。

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关系密切,需早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标签: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直接反映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1],也是影响相关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超重、肥胖呈全球流行趋势,虽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健康知识有限,体重超标正逐渐成为各族人们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4],与社会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疾病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6]。

本研究主要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BMI的现状及其对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的影响,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2011年在本院体检与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共计3404名,职业为干部、职员,均为轻体力劳动者,其中,男性1724名,女性1680名,年龄15~90岁,平均(48.61±14.45)岁。

1.2 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在禁食8~12 h 后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

肥胖与2型糖尿病资料讲解

肥胖与2型糖尿病资料讲解

• 3.1.3 脂联素分泌减少
• 脂联素(adiponectin)为28KD凝胶结合蛋白,由脂肪细胞
分泌,含244个氨基酸。有研究表明,血浆脂联素浓度与肥胖、 IR和2型糖尿病均呈负相关;在动物模型中,IR能够通过灌注 脂联素被逆转[23],推测脂联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生有 一定关系。Yamauchi等[22]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理剂量的脂 联素能促进肝及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和能量消耗,改 善肥胖鼠及2型糖尿病人的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因此, 脂联素有望开发成治疗的新药,以替代内源性脂联素的分 泌不足。
胰岛素信号转导。有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肥胖者常合
并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瘦素血症,瘦素不仅能削弱胰岛素的
生物效应,而且能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使FFA浓度增加,而干
扰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出现胰岛素抵抗。
• 3.1.2 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增多
• 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近期
研究证实,脂肪组织也能分泌产生TNF-α,肥胖者及一些肥 胖模型动物脂肪组织TNF-α表达增加,血中TNF-α升高,体质 量减轻后下降.肥胖者脂肪组织表达TNF-α的量为瘦者的 2.5倍多,提示TNF-α水平与程度呈正相关。TNF-α引起的 机制是抑制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降低Glu转运体的基因 表达,降低LPL的活性,刺激肝脏的脂肪分解, TNF-α还刺激 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后者可引起胰岛素抵抗[19~21]。
二肥胖与2型糖尿病共同的发病机制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其共同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涉及环境、遗传学和病理生理
改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研究与假说众多,其中节俭基因
假说因能合理解释很多现象,因而受到一定的关注。节俭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肥胖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常常并发或伴随多种疾病。

本文就肥胖常见伴发疾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抑郁症和肥胖相关肿瘤、相关死因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具体描述,以便广大医务人员早期正确识别肥胖疾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

关键词:肥胖; 伴随疾病; 临床特征;Abstract:Obesity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s worldwide, an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o-morbidities. The comm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orbidities of obesity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obstructive 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obesity-associated neoplasia. The aim is that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should be recognized at an early stage by medical professionals, so that they can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early in their progression.Keyword:obesity; co-morbidit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肥胖是目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将石河子市550例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患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550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比率为71.64%。

体重指数(BMI)、脑血管意外、甘油三酯、主食摄入过多均为危险因素;学历为保护因素。

摄入主食与摄入蔬菜为拮抗作用,摄入蔬菜与高密度脂蛋白为协同作用;学历与冠心病为协同作用。

结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控制体重、适当减少主食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鼓励患者加强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定期监测血脂及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键之举。

标签: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分风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为9.7%[1]。

与此同时,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已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将会再增加80%,前景不容乐观[2]。

而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可对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并且两者合并存在时对靶器官的损害并非简单叠加。

因此了解高血压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研究此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对于积极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首次探讨我国西北偏远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进一步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将新疆石河子市社区550名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即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①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超重或肥胖(BMI≥24kg/m2);②既往确诊高血压病史;③既往确诊脂代谢紊乱病史;④既往有大血管病变史(冠心病或脑卒中);⑤女性有巨大儿生育史。

与此同时除外以下情况:①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者;②正在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③患有对糖代谢有影响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④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如呼衰、肾衰等;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⑥有精神疾病史,不能合作者。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作者:任文林2010-3-30 10:10:33 点击:次发表评论文字大小:大中小文章号:W035060关键词: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增长的趋势不减,带病生存的人数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针对冠心病发病各环节的积极预防干预,可以有效遏止其发病增长趋势,并可改善已患冠心病者的预后。

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在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中进行的预防被称为一级预防,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致病的危险因素,力求不发病或减少发病风险,以降低该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

一级预防的对象又可分为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两种类型。

一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参加体育活动,坚持有氧代谢运动,提倡健康饮食与戒烟。

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有效干预。

对已有冠心病和(或)其他动脉硬化患者所进行的预防被称为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防止急性冠脉事件发生,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研究发现,大约70%的冠心病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发生或再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机会比非冠心病者要高出4-7倍。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有效的二级预防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血运重建需要,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规范的预防行为是使患者充分获益的基本前提。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于1995年公布了第一个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并根据不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于2001年和2006年做过两次修订,指南为规范预防行为和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公认的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防止疾病的复发和进展,包括:一、戒烟。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糖尿病风险评估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家族史1.1 家族史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家族史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的糖尿病风险将明显增加。

1.2 家族史的评估方法评估家族史时,需要了解患病者的亲属关系、患病者的年龄、患病者的病情以及患病者的治疗情况等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糖尿病风险。

1.3 家族史的重要性家族史是糖尿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了解家族病史,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二、生活方式2.1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糖尿病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2.2 运动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2.3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吸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损伤,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三、体重指数3.1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体重指数(BMI)是评估体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BMI过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

3.2 BMI的计算方法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BMI值的范围,可以评估一个人的体重状况,进而判断糖尿病风险。

3.3 控制体重对糖尿病的意义控制体重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控制体重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四、年龄和性别4.1 年龄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年龄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能力也会减弱,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老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情况

老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情况

老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情况华焱坤;归萍【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5(000)018【摘要】目的:通过测量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了解本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糖的关系,为社区防治高血压及糖尿病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在2012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并将数据输入电脑,剔除极少数数据不全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4983例老人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65~70岁,分别达37.8%和8.7%,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 <0.01);随机血糖<6.1mmol/L 者占人群37.5%,随机血糖≥6.1mmol/L 且<11.1mmol/L 者占54.3%,随机血糖≥11.1mmol/L 者占达8.2%,随着 BMI 的增加各组随机血糖升高的比例也增加(P <0.01);低血压、正常及高血压的人群分别占0.1%、70.5%、29.4%,随着BMI 的升高,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上升,在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中分别达34.2%和42.1%。

结论:控制体重作为调节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手段时必须考虑年龄因素;BMI 与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BMI 与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总页数】2页(P86-86,87)【作者】华焱坤;归萍【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2;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相关文献】1.体重指数对老年人血压和血糖的影响 [J], 华焱坤;归萍2.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与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关系 [J], 肖强3.中老年人群体重指数腰围与血糖水平及糖尿病关系的分析 [J], 易延静;杨雷;钟宏;马艳;王晓祥;秦侠;黄晓波;刘雅;欧阳凌云;曾伟;刘剑雄;胡咏梅;郑庆昆4.北京农村老年人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关系分析 [J], 鲍艳江;郭雪微;刘东云;任骏;张连波;宋志鑫;张彩红;高永莉;马丽娟5.老年人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 [J], 张宇宁;郑浩;梁洁;赵莹莹;马晓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

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的调查

谢谢
• 2、对上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来比较样本年龄、性别构 成在城乡之间有无差别。
• (四)结果2:该城市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
表 3-2 2008 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
疾病
市区 患病人数 患病率(%)
郊区
患病人数
患病率(%)
高血压
2304
33.6
1197
20.9
慢阻肺
812
11.9
873
问题七
本次研究中,为什么采用“患病率”而没有应用“发病率” 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指某时期内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比同期暴 露人口数;是由病例报告或者队列研究获得的,衡量疾病发 生情况的动态指标,可以确定发病时间;需要一段观察时间; 反映疾病流行强度;适于病因学研究,如队列研究。 2、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比同期平均人 口数,是衡量疾病存在状态和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观察时 间是某一时点或很短时间内;不需要调查发病时间;通常用 于慢性病;反映疾病负担,不适于做病因学研究,常用于现 况研究中。
生态学研究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个体试验 社区试验
• 现况研究的目的 1、现况研究可用于掌握目前群体中疾 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2、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3、早期发现病人 4、评价疾病防治的效果。
现况研究的种类
(一)普查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作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χ2 检验,P<0.01)
体重 指数
20< 20~ 24~ 26~ 28~
表 3-4 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调查

宁波市1671例健康体检者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脂肪肝关系分析

宁波市1671例健康体检者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脂肪肝关系分析

宁波市1671例健康体检者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脂肪肝关系分析朱哲蓓;姜红菊【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4页(P968-971)【作者】朱哲蓓;姜红菊【作者单位】315010 宁波明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超重和肥胖在国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对近年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的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旨在观察体重指数(BMI)变化对人群发生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1.1 对象选择2011年4至10月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人群,均为城镇居民,共计1 671例,其中男892例,女779例,年龄18~90(41.81±9.67)岁。

1.2 方法体检者空腹10h以上,清晨7:00~9:00采静脉血,全部生化指标采用美国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记录BMI、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BU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腹部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脂肪肝的发生情况。

并采集既往病史,询问近2周服药史。

1.3 诊断标准1.3.1 BMI标准[1](1)体重过低:BMI<18.5kg/m2;(2)体重正常:18.5kg/m2≤BMI<24.0kg/m2;(3)超重:24.0 kg/m2≤BMI<28.0kg/m2;(4)肥胖:BMI≥28kg/m2。

1.3.2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诊断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或近2周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定为高血压[2]。

FPG≥7.00mmol/L 或既往有糖尿病史及近2周在服用降糖药物者定为糖尿病[3]。

北京地区军队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横断面调查

北京地区军队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横断面调查

北京地区军队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横断面调查孙静;李靖;赛晓勇【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军队老年男性体重指数(BMI)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该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430名军队老年男性的一般情况、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分析BMI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年龄、不同BMI的老干部生活质量不同;不同年龄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6个方面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各维度分数越低.不同BMI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重正常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6个维度的评分最高;肥胖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维度分数最低.结论老干部随着老龄化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肥胖组较其他体重组其生活质量略低.针对不同年龄、BMI的军队老年男性制定不同的保健策略可更有针对性地为军队老干部服务.%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BM1 of male retired cadres,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policies for the retired cadres in Beijing. Methods From October l9t,2007 to March 30th,2008,a cross-sectional survey by SF-36 scale was carried out on 430 male veteran cadres. Results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age and BMI l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ies of life for cadres;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retired cadres in physical functioning, bodily pain, general health, vitality,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ing (P<0.05). Older cadres turned out ot have lower socres in each dimension. Different states of BMI group haddifferences in physical functioning,role physical,bodily pain,and role emotional(P<0.05). Normal BMI men scored the highest in the physical functioning,role physical, bodily pain,general health and role emotional dimensions..Obese men,on the other hand, scored the lowest in the physical functioning, bodily pain,general health,vitality,role emotional,social functioning dimensions. Conclusions The cadres' quality of life declines as their age increases;obesity lowers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men. More emphasis on age and BMI can lead to better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cadres.【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4)001【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军队老干部;男性;生活质量;体重指数;横断面调查【作者】孙静;李靖;赛晓勇【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目前全球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6.3亿[1]。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郭丽敏;杨毅;杨金奎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6)005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糖尿病(DM)、冠心病(CHD)和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地区1 125人及5年后随访到的912人进行DM及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比较BMI各组DM、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结果:将患者按BMI由小到大分为4组,5年后DM、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尤以
BMI≥30组增幅最大.结论:BMI与DM、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郭丽敏;杨毅;杨金奎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4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患病率的关系及护理 [J], 姜红;孙银翠;荣凤芹
2.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病率分析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研究 [J], 于卫东;赵连江;武大鹏;刘向东;赵洪升;张之森;任萍
3.不同体重指数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 [J], 穆素芬;依
仁科;董志
4.广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J], 刘峰;季兵;夏春兰
5.杭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J], 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MI及腰围

BMI及腰围

体质指数(BMI)【定义】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轻体重: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意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

一旦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4时,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让BMI值处在正常阶段,健康饮食和有规律的锻炼都是很必要的。

控制体重,让它达到健康范围就是最完美的了。

在生活中,注意让BMI值处于正常阶段,还可以使血压、血脂和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正常的范围。

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果属于以下的情况,那么BMI的指数便不适用:未满18岁、是运动员、正在做重量训练、怀孕或哺乳中、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腰围【定义】腰围(WC)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

【测量办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

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

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

根据腰围检测肥胖症,很少发生错误。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男性:身高(cm)÷2-11(cm),女性:身高(cm)÷2-14(cm),±5%为正常范围。

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男性腰围≥90厘米为肥胖,女性腰围≥80厘米为肥胖。

【肥胖的危害】1.2型糖尿病:肥胖者多具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因此肥胖与2型糖病关系密切,被形容为是一对“孪生兄弟”。

2.高血压:据统计,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3倍,体内脂肪每增加10%,收缩压增加6毫米汞柱,舒张压增加4毫米汞柱。

临床成人体重指数、血压、成人腰围、血糖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等神经科常用指标要点

临床成人体重指数、血压、成人腰围、血糖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等神经科常用指标要点

临床成人体重指数、血压、成人腰围、血糖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等神经科常用指标要点成人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kg/m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逐渐改变,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体重指数(BMI)就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反映身体整体肥胖程度的指标。

BMI 的计算公式:体重/身高2 。

成人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腰围(WC)是评价人体脂肪分布的主要指标,也是腹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的判定标准。

血压(Blood pressure)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来区别对待:TOAST 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脑卒中患者,急性发病初期不主张积极降压治疗,避免低灌注引起二次伤害、导致脑卒中的进展性加重。

而对于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玻璃样变等的小动脉硬化型脑卒中患者,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均非常重要。

血糖指标(Diabetes makers)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要评估低血糖和高血糖引起的类卒中发作,且高血糖/低血糖均可能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建议维持在 140~180 mg/dL(即7.8~10 mmol/L),避免 < 60 mg/dL(即 3.33 mmol/L)。

血脂指标高脂血症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TC(总胆固醇)、TG (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 B(载脂蛋白 B)、Lp(a)(脂蛋白 a)指标的增高均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LDL-C 尤其重要,为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目标、首要的干预靶点。

不同脑血管病危险人群降 LDL-C 治疗达标值不同,对于既往或急性脑梗死患者,LDL-C 要求降至 1.8 mmol/L 以下,甚至目前有研究建议降至 1.4 mmol/L 以下。

BMI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BMI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BMI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标签:BMI;影响;心脑血管疾病BMI(体质量指数)是评价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肥胖伴随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病死率、致残率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探讨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城镇职工资料完整者1 298例。

其中男性786例,女性512例,根据BMI(体重指数)分成两组:超重肥胖组:BMI≥24,634例;对照组:BMI<24,664例。

1.2 方法对观察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体质量/身高2,kg/m2),血压测量使用汞式血压计,取坐位右臂,休息10 min后连测2次取平均值。

血标本收集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生化仪检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

1.3诊断标准,高血压按WHO/ISH的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近两周内服降压药者;血脂按1997年全国血脂会议推荐标准,以TC≥5.7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以TG≥1.7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二者居一者均为高脂血症;空腹血糖(FPG)>6.1 mmol/L为血糖异常,FPG>7.0mmol/L为糖尿病[1]。

1.4统计方法选用SPSS11.0软件,均数比较用U检验,率的检验用χ2检验,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两组(不同BMI组)SBP、DBP、FPG、TC、TG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超重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组(表1)。

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即肥胖超重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表2)。

BMI与SBP、DBP、FPG、TC、TG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表3)。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2 1 第 2 第 5期 0 0年 6卷
Vo. No 5 201 126 . 0







23
J OURNAL OF BAOTOU EDI M CAL COL LEGE
体 重指 数 与糖 尿病 心病 、 冠 脑卒 中患 病 率 的关 系
郭 丽敏 杨 毅 杨 金 奎
Al te rsd n swe e dv d d i t u r u sb l h e ie t r ii e o f r o p y BMIa d te i cd n eo n o g n h n i e c f DM , CHD a d s o e i c e s d sg i c n l i h n t k n r a e i nf a t w t t e r i y h
115 2 人及 5年后随访到的 9 2人进行 D 及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 1 M 比较 B 各组 D C D和脑卒 中的患病率 。结 果 : MI M、 H 将
患 者按 B 由小 到 大 分 为 4组 , 后 D C D 和 脑 卒 中 的患 病 率 逐 渐 升 高 ( < .5 , 以 B I3 MI 5年 M、 H P 00 )尤 MI 0组 增 幅 最 大 。 >
获得 了有关北 京 地 区糖 耐量 低 减 (G ) D 及 C IT 、 M HD、
血 血糖 , 血糖 I6 7 mm lL者接 受 WH > . o / O统 一 的 口服 葡 萄糖耐 量实验 ( 餐后 血糖 ≥1 . mo L者 , 等 凡 1 1m l / 饮 量不加 葡 萄糖 的开 水 ) 空腹 时 测 血 糖 ( B 、 岛 。 F G) 胰 素水 平 ( I S , FN ) 同时专 人测 身高 、 重 、 围 、 围、 体 腰 臀 血 压、 电图, 心 服糖 2h后 测血糖 并 用放 射免 疫 法 测定胰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与脑卒中

精选课件
29
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血糖管理
对于糖尿病病史短,预期寿命长及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 者,HbA1c水平控制在6.5%(平均血浆葡萄糠为7.8mmol/L)。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史,预期寿命短,存在严重的 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糖尿 病病史长且应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药物都难以控制血 糖的患者,可考虑将目标HbA1c水平提高为8.0%(平均血 浆葡萄糖为10.2mmol/L)
P=0.0071
HbA1c每升高1mmol/L死亡的 HR
精选课件
22
Diabetes Care,2004, 27:201–207.
血糖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损伤脑组织
糖代谢异常相关
精选课件
23
Hiroaki Kitano, et al. Diabetes, 2004, 53(Supplement 3): S6-S15.
28
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血糖管理
对于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该 做到尽早筛查血糖,应尽早查FPG和HbA1c,对FPG小于 7mmol/L的患者急性期后应做OGTT试验,保证对糖尿病 或糖尿病前期的尽早发现。
在脑卒中/TIA患者的长期血糖管理中,建议将HbA1c控 制在小于7.0%(平均血浆葡萄糖为8.6mmol/L)水平。
P≤0.05
P≤0.05
最终梗死体积变化中位数cm3
精选课件
18
Baird TA, et al. Stroke 2003, 34:2208–2214.
卒中合并高血糖患者梗死体积变化
评估卒中后持续性高血糖与梗死灶增大和不良临床结局的关系,n=25,对72h血糖值、MRI 梗死体积及NIHSS、mSR评分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
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糖尿病(DM)、冠心病(CHD)和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方法:对北京地区1 125人及5年后随访到的912人进行DM及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比较BMI各组DM、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

结果:将患者按BMI由小到大分为4组,5年后DM、CHD 和脑卒中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lt;0.05),尤以BMI≥30组增幅最大。

结论:BMI与DM、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体重指数;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BMI)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DM),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 and stroke. Methods: 1 125 residents and 912 patients followed up after 5 years were screened in Beijing for DM, CHD,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 the incidence of DM,CHD and stroke. Results: All the resid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y BMI and the incidence of DM, CHD and strok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BMI. Conclusions: BMI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DM, CHD and stroke.
Key words Body mass index;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roke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亦密切相关。

我们对北京地区部分人群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对1 125人进行OGTT试验,获得了有关北京地区糖耐量低减(IGT)、DM 及CHD、脑卒中患病率的数据。

2006年对上述人群进行了5年后随访,以随访到的912人(81.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MI与DM、CHD、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区块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0年选择北京市年龄≥25岁的人为筛查对象(其中最大年龄者为67岁),包括城区工人、干部、居民、某部队军人及郊区农民。

2006年能够随访到的有912人(男性425人,女性487人),对该人群进行同样的筛查。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912例受检对象中男性452人,女性487人,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2岁。

受检对象禁食10~12 h后,次晨空腹进食100 g 面粉馒头餐,餐后2 h用美国One-Touch II型血糖仪测定指尖全血血糖,血糖≥6.7 mmol/L者接受WHO统一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凡餐后血糖≥11.1 mmol/L者,饮等量不加葡萄糖的开水)。

空腹时测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同时专人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电图,服糖2 h后测血糖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PINS),上述标本的测定均用重复管。

以下研究分别根据BMI、地区及文化水平进行分组。

1.2.2 诊断标准
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统一的标准,BMI ≥25 kg/m2为肥胖,以血压≥18.7/12 kPa为高血压。

静息12导联心电图由心电图专家以Minnesota方案记录心电图编码,编号1.1-1.3、5.1-5.3及7.1作为心脏缺血性改变和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脑卒中的诊断参照患者既往病史资料。

1.2.3 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患病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BMI与IGT、DM及CHD、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与5年前比较,DM、CHD的患病率随体重的增加逐渐升高(P&lt;0.05),尤以BMI≥30组增幅最大,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见表1。

表1 不同BMI水平人群DM、CHD、脑卒中患病率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肥胖患病率迅速增长,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流行病。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BMI的增加,DM患病率明显增加。

多数学者认为肥胖导致DM的原因是肥胖后脂肪细胞数目增多,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的数目相对减少,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DM、CHD、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基础[1]。

另外BMI 越高的组,CHD和脑卒中患病率越高,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2]。

新近的研究资料指出,肥胖和显著的腹部肥胖通过其对胰岛素抵抗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脂肪细胞因子在其中起关键作用[3]。

按地区分组研究发现,大兴县城居民肥胖发生率最高。

分析
原因可能是与近年来农村人群体力活动减少、劳动强度减轻、机体能量消耗量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有关。

有趣的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肥胖发生率最为迅速,从侧面反应了受教育程度对人们认识健康生活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显示,肥胖组高血压、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浆C肽水平增高的程度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所以肥胖可能是它们共同的发病基础。

FFA是沟通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中间环节[4]。

在BMI超过25和27的男性和女性中,全因死亡率明显上升[5]。

肥胖是21世纪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且日益呈低龄化趋势。

积极控制体重,特别是对特殊地区、特殊人群的监控,对减少DM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Uwaifo GI,Fallon EM,Chin J,et al.Indices of insulin action,disposal,and secretion derived from fasting samples and clamps in normal glucose- tolerant black and white children\[J\].Diabetes Care,2002,25(11),2081- 2087.
\[2\] Fujioka S,Matsuzawa Y,Tokunaga K,et al.Contribution of intra-abdominal fat accumulation to the impairment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human obesity\[J\].Metabol,2007,36,54-59.
\[3\] Antuna-Puente B,Feve B,Fellahi S,et al.Adipokines: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J\].Diabetes Metab,2008,34(1),2-11.
\[4\] Wilding JP.The importance of free fatty aci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 Med,2007,24(9):934-945.
\[5\] Gu DF,He J,Duan XF,et al.Body weight and moprtality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JAMA,2006,295(3),776-78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