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 为疾病进行处理。
二、干预的模式
(一)平衡模式 (二)认知模式 (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一)平衡模式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状态下的受害者,通 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状态,他们原 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 他们当前的需要。因此危机干预的工作重 点应该放在稳定受害者的情绪,使他们重 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种模式在处 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
(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分析受害者的危
机状态,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除 了考虑受害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 外,还要了解受害者的同伴、家庭、职业、 宗教和社区的影响。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 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 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受害 者能够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机会。
2.系统理论
统理论认为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是相 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而不只是单独强调 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部反应。构成系统 的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中的任 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 变。贝尔金系统”,所有属于系统的成员都 对别人产生影响,也被别人所影响。系统 理论采用人际关系系统构建思维方式。传 统理论仅将焦点集中于个体将发生的变化 。
• 第一阶段
即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恐慌,否认或不相信;
• 第二阶段
即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 感、退缩或抑郁;
• 第三阶段
即消除尘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 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 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四)心理危机特征
林德曼主要是针对悲哀反应的即时解决 ,卡普兰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这一理论,将 其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他认为:
1、危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 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 行为无法克服,阻碍的来源既可以是发展 性的,又可以是境遇性的。
2、所有的人都会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候遭 受心理创伤。
三、相关理论
(一)基本危机理论 (二)拓展危机理论 (三)应用危机理论 (四)生态系统理论
(一)基本危机理论
基本危机理论由林德曼和卡普兰等创 立。本理论对理解因亲人死亡所导致的悲 哀性危机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他们认为 人在经历亲人死亡后出现悲哀的行为是正 常的、暂时的,可以通过短期干预技术对 正常的悲哀行为反应干预。正常的悲哀行 为反应包括:总回忆死去的人;认同于死 去的人;表现出内疚或敌意;日常生活出 现某些程度的紊乱;某些躯体的诉述等。
(二)心理危机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 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 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 死亡或关系破裂;失去爱物;破产或重大 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 败;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 等。
(三)心理危机表现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 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 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二)扩展危机理论
扩展危机理论继承了林德曼等的基本危 机理论,同时,也吸取了一些其他较为先 进的理论成分,如心理分析理论、系统理 论、适应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等
1、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 认为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 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可以理解伴随危机 的不平衡状态。关于为什么一个事件发展成为危 机,心理分析理论假设某些儿童早期的固着可能 是主要的原因。在受到危机情况影响时,这个理 论可以帮助求助者理解其行为的动力和原因。
具体来说,危机干预可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帮助危机当事人减轻情感压力,降低自伤 或伤人的危险;
2、帮助当事人组织、调动支持系统应对危机, 避免出现慢性适应障碍,恢复到危机前的 功能水平;
3、提高当事人的危机应对能力,使其更加成 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六)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2、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 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 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 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 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 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 为障碍。
3、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又叫危机介入、危机管理 和危机调解,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 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中技术,通过调动他 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前的 心里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防预心 理危机的发生。
(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 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 人的帮助或干预。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当 事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 平,最高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水 平,具有更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导致心理伤害的
主要原因在于,受害者对危机事件和围绕 事件的境遇进行了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 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该模式要求 咨询师帮助受害者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 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重新获得思 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份,从而使受 害者能够实现对生活危机的控制。认知模 式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基本稳定下 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受害 者。
3、应激和创伤的紧急状况二者本身都不 构成危机。
4、只有在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 的满足、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 会进入应激状态。
5、伴随着危机既有暂时的不平衡,也有成长 的契机,危机的解决可能会导致积极的和 建设性的结果,如自强的应付能力及减少 消极的、自我否定性的和功能失调的行为 。
心理危机干预
第三组:陈道亮、刘杰、谢金华、 雷洋洋、周上艺、谢梅、张越、
吕雪、高静
• 一、概述 • 二、干预的模式 • 三、相关理论 • 四、干预过程 • 五、注意点
一、概述
(一)含义
1、危机 危机包含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如果危
机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或其家庭,往 往会产生自杀或精神崩溃的可能,这种危 机就是危险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 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