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危机全球要共同稳定货币(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解金融危机全球要共同稳定货币(上)

2010-6-25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索。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寻求化解危机的办法。浮动汇率制度解决不了金融稳定问题,或许多元化的货币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稳定,汇率制度,货币多中心制度

一、怎样解释国际货币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相互依赖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导致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频频出现,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让人触目惊心,仅仅一年时间,全球证券市场蒸发掉几十万亿美元资产。许多经济学家都把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看成是资本自由流动的一种必然结果,尤其是汇率波动表现出来的国家货币不稳定性,不同的理论做出了迥然不同的解释和结论。

当今世界,国际货币市场的汇率以及证券交易的价格总处于变动状态,在汇率相对稳定时,其差价相对较小,变动只在几分钱之间。浮动汇率下出现的汇率的波动性通常总是在大幅度变动,变动的幅度甚至达到15%~20%。如1985~1990年间,美元对德国马克、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波动都非常巨大,特别是美元对日元,从1美元兑350日元,很短的时间便达到1美元兑100日元。汇率的波动性伴随着外汇交易量的巨大发展,外汇交易量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商品交易和国际间直接投资的增长。

1995年,外汇日交易额为13000亿美元,这一事实很能说明问题,据估计,其中15%~25%的部分为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交易,70%~80%为各银行之间的交易。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专业经纪人,然而,从会计角度看,二者很难区别开来,而且就贸易的某一特定量来说,如果人们通常认为其中这里包含了许多金融活动的话,那么这不过是一种经验性的证明,不能把它确定为一项普遍标准。资本流量惊人的膨胀与汇率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确定商场上外汇的相对价格。人们往往会注意到,在银行与客户供求的基础上,银行间的交易活动确定了外汇的“中心价格”,这一点使人们更看重流量,这对分析浮动汇率,特别是对美国的所谓货币主义者在新古典主义均衡了价格观念框架下所作的分析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在美国,以货币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他们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主张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货币主义的预想认为这样更能保证宏观经济的均衡,货币的分隔状态允许每个国家只考虑本国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较量或者说兑换比率,则靠经济实力来调节。这就要求在浮动汇率市场上,货币的相对价格要根据经济主体的供需平衡来确定,而无须考虑来自国家的官

方意见。人们根据汇率预期进行投机活动,这样的理念表面上看起来公允,但小国的货币能有与美元对话的话语权吗?

按照货币主义理论,商品日常价格的变化与国家货币政策有关,国家货币政策应当根据私有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来确定,而货币需求本身取决于实际经济变量:收入、财产、利率,由于这种需求是稳定的,那么价格不稳定的根据则是国家货币供应量的不稳定。国家或者通过造币资助开支,或者宣布提高名义工资,以此暂时鼓励由于“自然失业率”,即“平衡”率的就业需求。根据这一假设,银行本身的行为暂时搁置一边,这样等于排斥了对货币与货款衔接关系的分析,排除了对银行金融作用的分析。另一方面,失业率的假设离不开对“非通货膨胀”就业率经验性的估计,还有各种随时代而变化的变量,这种估计往往是为放弃所谓“充分就业”政策辩护服务的。

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计算实际汇率等于计算各国相应的竞争力。计算的前提是,商品的实际交换应当有一个完善的竞争世界。在美国维护其金融霸权主义的条件下,这样完善的竞争世界美国会允许它存在吗?美国所主导的竞争模式都是对美国有利的,因此国际间计算汇率的方法很不一样,站在不同利益上,我们当然要对美国所谓货币主义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考虑的是市场的不完善性,某些价格的僵化等等。然而,货币主义观念至今在全球仍然占主导地位,因为它的基本思想并没有被否定。美国从自己国内的角度看,国家供应外生货币的思想仍然是大多数分析的主题,并且孕育着关于“造币说”,这里指美国通过发行美元获得的利益。但造币说完全是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银行的货币角色仅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银行的信用货币被机械地认为是依赖于美联储的货币。这样一来,作为计价单位1美元的货币,所必然有的名义性质,必然与美国美元的存储形式提供货币的国家利益混淆在一起了。从国际角度看,表面上是参照购买力平价计价的,因为它对研究均衡汇率有影响,但能有哪一种货币真正呈现于美元平价交换,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在美国的掌控之中,美国需要汇率稳定,就让汇率稳定;美国需要汇率波动,就让汇率波动。

在有关汇率的宏观经济模式中,美国人所表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即美元货币供应的变动,包括总实际收入在内,是理解价格变化与名义汇率变动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经济参数。美国人更注重的是美元的另一种参考性均衡价格,即利益水平。原则上说,美国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之间的差异,应当等于美元与其它货币之间兑换率的预期变动率,这种变动率本身反映了各国间货币相对价格的变动。但当今全球的金融市场上,有这种利率平价吗?如果没有这种利率平价,就意味着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作为金融资产在法律上不对等,这是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办法的事。

统计数据表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种利率平价的框架设想本该比较稳定,但实际上相反,实际汇率经常是波动的,而且实际汇率的波动与实体经济变化并没有联系,几乎大多数波动都是华尔街操纵的结果,这一点非常令人失望。但这种失望也并没有哪个国家(除美国之外的国家)有能力改变它。国际间有许多人对当今的货币制度提出质疑,但那又有什么办法,美国握有着全球的金融霸权,美国人的行为方式只能对美国人有利,至于货币不稳定和金融危机,可能正是美国所需要的。

在货币的宏观模式问题上,国际间还很难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国际间的外汇交易主要局限于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人们很少去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后果,因为我们无法说服美国人回到公平的立场上来,无法说服美国人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我们只能期待市场成为各国间国家政策的“好法宝”。

二、浮动汇率制度解决不了金融稳定问题

当今社会,国际货币的不稳性让我们必须摆脱两种理论前提:一是与货币市场不完善有关的完善市场前提,二是外生货币供应前提。外生货币供应由国家决定,且或多或少机械地同汇率变动联系在一起。持有要改变当今货币体制观念的人,常常以不同的方式鼓励人们研究国家货币的特殊性,以及产业流通与金融流通之间衔接关系的特殊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汇率的确定取决于国际间的金融流通。

这里我们可以回顾几个具有开拓性的思想家,他们有关国家货币与国际货币之间质的差异的思想。他们分别是19世纪思想家银行学派的图克、马克思和凯恩斯。马克思曾经借用图克的观点,并把它融合在对货币的分析之中,把货币看作由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形成。价值规律表现为在消费“社会必要”劳动的商品生产中的货币增值,这就是说,在商品对货币的实际交换中,信贷交易把所涉及的货币结账提前了,并且不同于货币结账。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价值形式,即不存在“货币—劳动”,也不存在“货币—工资”。在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心中,马克思意义上的价值规律只有某种间接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国家之间或多或少不平衡竞争表现出来。

恩格斯在《资本论》增补中曾经这样指出:“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点出发,全部商品生产,以及价值规律的各个方面借以发生作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就像《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所叙述那样发展起来了;因此,特别是使劳动成为形成价值的唯一因素的那样条件发展起来了。……马克思也已证明,这一切都是从商品生产的性质中必然发生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进步是向金属货币的过渡。但是这种过渡也造成了如下后果: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一事实,从此在商品交换的表明上再也看不出来了。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货币已经成为决定性的价值尺度;而且,进入交易的商品种类越是繁多,越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因而生产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