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服装起源的三种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心理学--服装起源的三种说法
一、保护学说
服装的保护功能包括生理的保护和心理的保护。
前者是指御寒避暑和防止外物的伤害;后者是指去邪护符的作用。
气候适应说是基于人类的生理需要,随气候的冷暖变化,用服装保护人体,防止疾病,以及防止兽类、虫子、草木对人体的伤害,尤其当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和体毛逐渐退化后,需要覆盖人体最易受损的性器官部位。
然而这一学说却有许多学者持反对观点,其主要理由是,他们发现最早的人类生活在热带地区,如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梭罗河的淤泥中发现了最早的类人猿骨头,不需要御寒,即使生活在极其恶劣的寒冷地区,原始人也具有现代人难以想像的惊人的适应能力。
现代的原始人也提供了很多的证据,如接近裸态的新几内亚的巴布亚人,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平均气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但是男人除了阴茎套外,全身裸露,而女子只在腰间围一点点树叶编成的腰饰。
亚马逊河流域低洼的热带森林区,日夜温差达20摄氏度,可那里的人仍处于裸态,且很健壮。
南美南部的巴塔哥尼亚人只用一方块兽皮悬挂在肩上,并且根据风向从肩的这一边移向另一边。
又如火地岛上的原始人只穿一宽松兽皮披肩和涂油脂,任凭雪溶化在他们的皮肤上,当达尔文把一块布送给土著人时,他们不是用来覆盖身体,而是撕成一条条分给部落的人作装饰。
在澳大利亚还过着原始生活的部落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常常是一丝不挂到处活动,后来把一小块毛皮披在身上,下雨时,小心地把兽皮拿下来,宁愿光着身体在雨中哆嗦。
而美国的邓拉普(Dun Lap)教授则认为,原始人身上挂着的兽皮所做的条带、动物尾巴等,随着人体的走动而摆动,能驱赶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
但是不少人认为,这不过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方法去推测原始人,当时的未开化的原始人绝对不具有这种推理能力。
此外,原始人认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均受神灵魔鬼的驱使,所以需要用兽皮、虎爪、贝壳等保护自己,特别需要保护的是妇女和儿童,这是所谓心理保护的去邪说。
二,羞耻学说
通常用《圣经》上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来解释服装的起源,即人类的始祖原本全身裸露,因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睁开了眼睛,知道了羞耻,便拿无花果树叶遮体。
服装起源于人类羞耻心的说法,可能较易为普通人所接受,而这一理论的争论反映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覆盖的部位,虽然人类中大多数民族都利用衣服包裹身体,但是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包裹的部位不同,甚至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根据性别、年龄、次文化群、地区和状况等因素而变化。
在亚马逊丛林中的苏亚部落的妇女戴唇盘,她们一点也不因裸体感到羞耻,但是如果被外人看到唇盘不在应有的位置上,就会感到难堪。
西方很少会有人认为裸体艺术是猥亵的,而对日本的两性同浴却会感到吃惊。
南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妇女一直坚持严格的礼仪传统,从不暴露大腿,但却可裸露胸部。
最有趣的是塔雷吉部落的男人在所有的时间内都戴
着面纱,认为暴露嘴是最可耻的。
总之,由于不同文化,对裸露与羞耻的理解有很大差异。
此外,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处于人类蒙昧时期的原始人对人体生殖部位的炫耀和崇拜,并不认为性行为的可耻。
所以,服装起源于人类羞耻心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
其次,人的羞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产生的,并且随时间、地点和习惯的不同而异。
3岁以下的儿童绝不会因裸态而感到难为情。
羞耻心在自然裸态时并不存在,它不是服装产生的原因,而是结果。
此外,羞耻的概念随时代而有所不同。
不少学者认为,服装的功能不是用来覆盖身体,而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特别是对覆盖部分的注意,有时身体在遮掩状态下比裸态时更具有诱惑力。
综观时装发展史,短裙、短裤、紧身衣、腰垫、低领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强调身体的某一部位,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众所周知,最原始的衣服形式是三角裤裆刚刚覆盖性器官,头发和脸部的装饰都是为了引起对这些部位的注意。
原始社会的男女第一次穿衣服往往是在青春期,正准备结婚,或在婚礼上由新郎给新娘穿上衣服。
许多原始部落的女性习惯于装饰,但不穿衣服,据说只有妓女才穿衣服。
按他们的观点,穿衣服是为了引诱。
所以认为这一学说有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之嫌。
三、装饰学说
支持这一观点的许多学者认为,爱美是人类的共同天性。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嗅觉减退,视觉增强,对形象、色彩、光线的感受
更加敏锐。
人类在裸态时就已懂得装饰自身,装饰的方法可分为肉体的和附加的、暂时的和永久的。
暂时的装饰包括任何一种易于去除或替换的装饰(如化妆、染发等);永久的装饰如文身等。
装饰的形式如下表所示。
文身是永久的肉体装饰形式。
文身在早期的浅色皮肤人种中很流行,文身的过程包括在皮肤上刺痕,然后涂上洗不掉的颜料,在身上、手背上,甚至在舌头上,全身文身直到20年前还普遍存在于北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中间,常成为少年变为成年男人的仪式之一。
近几年来,在不少国家的某些人中以文身来标志自由、叛逆、冒险和个性等观念。
与文身相对应的黑皮肤的人则采用切痕的办法,用刮胡刀或其他小刀在皮肤上刻痕,然后把刺激物搓在刻痕中,让其发炎、溃烂,在皮肤上形成起伏的疤痕,如图2-2所示。
这种装饰方式曾盛行于澳大利亚的士著人中间。
在好战的民族中往往把在战场上所受的伤疤保留下来'作为一种光荣的记号。
伤痕不仅没有毁损人的仪容,而且还增添了美的仪表。
甚至有的还把身前身后的伤疤赋予不同的含义,身前的伤疤表示奋不顾身,勇敢对敌;而背后的伤疤,则可能是临阵退缩的明证。
涂色是装饰的另外一种形式,如图2-3所示。
涂色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能见到。
史前的原始人,出丧时往往把身体涂成白色。
现代涂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加强皮肤的原色,如胭脂和口红,加强脸和唇的红色。
另一种是用对比的方法增加皮肤的效果,如皮肤黑的民族,用白色遮盖身体的各部分,白种人用黑色美人痣来增强皮肤的白色。
毁体是人为地把身体的某部分去除,这在原始人中不胜枚举,如嘴唇、颊和耳上穿洞,敲掉牙齿或弄开手指关节等等。
肉体装饰的另一种形式是毁形,或称为变形,如图2-4所示。
主要是将唇、耳、鼻、头、足和腰部等改变原来的自然形状,如唇和耳用垂物使之下垂、变长和摆动,还有穿鼻或将其弄成扁平形。
头骨往往在婴儿时期就压成各种形状。
足则可弄短弄窄,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缠足,把幼女的脚指和脚跟紧紧缠压,使其成为拱形。
欧洲人感兴趣的是人的腰部,据说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克里特人,无论男女都用金属带把腰部束得紧紧的。
俗称“蜂腰”的流行在西方文明中也曾循环往复。
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所提的各种理论,几乎没有一个完全令人满意。
每一种解释都意味着原始人的思想已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实际上都高于比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所得出的最新看法。
原始人在初级发展阶段,智力发育没有高于类人猿,他们还没有能力推断和预见行动的后果。
当他们披上兽皮时不会想到使自己更暖和,更不会想到是否道德或不道德,遮羞或性吸引。
假如我们不受现代人逻辑推理和明智的动机的影响,我们就会发现,衣服不是起源于某些仔细考虑的计划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的、无意识的产物。
只有当人类逐渐有了关于服装怎样影响穿着者和观察者的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以后,才能自然地有各种动机和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也只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和本能。
所以以上各种理论还不能确切地说明人类衣着和装饰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