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专题复习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察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扰蜃②叭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腿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是以苏秦③刺股,量生④垂帷二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饰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
②蜃:大蛤咧,古人认为其性含水。
月光出现时品宝剔透。
③苏秦:战国纵横家。
①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
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
⑤伤:整理。
⑥泌:美好。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苏秦刺股________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2.下面加下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隧动而焰发有地隐然而高D.待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伤情,以成其性。
4.唐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辍,停止,废止。
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喧:通“谖”,遗忘,忘记。
裂:割断。
戒:告诫。
5.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母引刀裂其织B.其母引刀/裂其织C.其母引刀裂/其织D.其母/引刀裂其织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方( ) (2)引(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与指导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无答案)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与指导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无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与指导(一)文言文:标画句读,读懂文言考点解读:中国古代文章中一般没有标点符号,或者说没有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需要读者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依靠对其他同类文章的对比和对同一篇文章上下文的理解来断句。
如果对文章的停顿节奏把握不好,就会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使文章产生歧义,影响整篇文章阅读。
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请用“/”断句。
(画两处)(2)用“/”标出下面句子最明显的两处语气停顿。
(3)(选择题)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答题方法(1)通读全文,理解词义句义。
(2)分析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按句子主要成分划分停顿。
(3)遇到特殊的词语灵活处理,如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通常要有停顿,省略成分处一般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一般要停顿。
(4)划分停顿时应抓住主要的停顿,可画可不画、停顿不明显的地方不要画。
(5)最后将句子再读一遍,检查有没有将句子成分、固定词语打破,停顿是否能更清晰地体现句子意思,便于理解,即可判定划分正确与否。
3.答题举例(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主谓之间划分停顿)(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是主语,“独爱莲”是谓语,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与“寻”,两个动作行为)(4)盖/竹柏影也。
(句首连词后停顿)(5)其一/犬坐于前。
(歧义短语之间要停顿)例文引路: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①,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②,米曰糯。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
(选自《天工开物》,有删节)【注释】①秔:音jīng。
②稌:音t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姓名: 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_______ )②会天大雨( _______ )③间令吴广(_______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___ ___)2 . 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或以为死(2)吴广以为然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 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文回答)5. 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简要谈谈他的做法?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各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期中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遂.拜蒙母()(4)唯傅修期耳.()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
将行,请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注】①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②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白鹿原。
③五辈:五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可据理/臆断/欤(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棹数小舟________③是非木柿________④盖石性坚重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①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阅读本文后,你有何启示?【答案】(1)C(2)崩塌,倒塌;划船;此,这;原来(是)(3)①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怎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呢?(4)启示我们: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
【解析】【分析】(1)C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的正确句读是: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答复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分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分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像;同“屈”弯曲;相对饮酒;机关(2)①都能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束氏狸狌①宋濂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
、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②,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
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
狸狌奋掷而出。
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宋文献公集》)【注】①狸狌:野猫。
②甕(wèng):瓮,一种盛东两的陶器,腹部较大。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束氏日市肉啖之愿为市鞍马B.竟不知世之有鼠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C.沿鼠行不敢下求之下流,固颠D.鼠度其无技关山度若飞(2)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古代汉语词典》:①与与:威仪适度的样子。
②熙熙:和乐的样子。
③如也: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4)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下联:狎狌________【答案】(1)A(2)“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3)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4)每日啖肉见鼠而出【解析】【分析】⑴B:竟不知世之有鼠:竟然;竟不可得:最终,最后;C :沿鼠行不敢下:跳下,下去;求之下流:下方,下游;D:鼠度其无技:估计;关山度若飞:越过;A项相同意思是买,故选A。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七:古诗文阅读 课件ppt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 奖赏。 23.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赞同。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 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由此可见,他并不 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六)[17株洲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13.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忧国伤时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 度作答) 14.诗歌第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 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对比鲜明, 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案】你现在当权掌管政务,不能不学习。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案】(对于)有志气的读书人分开多日,就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 待。 3.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个人各自的形象特征。 (1)孙权:__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近人,有幽默感的一位明 君。__ (2)吕蒙:__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__ (3)鲁肃:__忠厚的长者。__
16.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 【答案】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此句运用了反衬手 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 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运用夸张手法,将 “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 (八)[17金华中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语下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 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4.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 6.,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9.,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11.,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箫鼓追随春社近,。
13.,化作春泥更护花。
14.深林人不知,。
15.,何人不起故园情。
16.马上相逢无纸笔,。
17.杨花榆荚无才思,。
18.,夜泊秦淮近酒家。
19.可怜夜半虚前席,。
20.政入万山围子里,21.黄梅时节家家雨,。
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
5.《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6.《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的一句是:。
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
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
,。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
,。
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
,。
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
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背诵篇目汇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背诵篇目《孙权劝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南北朝民歌,(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卖油翁》(北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zī)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sh 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卷(九)——古诗文阅读
鬼声呜呜渐近。前盗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 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 ④视之,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 ,莫不绝倒。
【注释】①回煞:迷信说法,人死后,死者的鬼魂会有一 天由煞神押着回家一趟。煞,凶神。②箧:藏物的小箱子,多 为竹篾编制。③珥:用珠玉做的耳饰,如耳环。④谛:仔细审 察。
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 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 么呢!
(2)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 哀悲之有!
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 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 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四)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 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 ,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 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 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 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 散去。毛乃归。
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多 ) (2)陶后鲜.有闻( 少 ) (3)贞.以立志( 坚定,有节操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种植,栽培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天雨.墙坏 下雨 (3)逾.垣入 越过
(2)暮而果大亡.其财_丢_失__ (4)以姜汤灌苏._苏_醒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山中杂诗》(吴均)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专题09 七(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1.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编年体通史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3.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建安十五年(公元2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
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可译为“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涂”通“途”,道。
(卿今当涂掌事)(三)古今异义1.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孤单,孤苦。
2.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但古义:副词,只。
(但.当涉猎)今义:转折连词。
4.往事古义:历史。
(见往事..耳)今义:过去的事情。
5.及古义: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以及。
6.过古义:到。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经过。
(四)一词多义1.当动词,掌管。
(当.涂掌事)副词,应当。
(但当.涉猎)2.就从事。
(蒙乃始就.学)完成。
(指物作诗立就.)3.见了解。
(见.往事耳)认清,识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以介词,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与“为”连用,“认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忠——尽己报国的责任第1篇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
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俄大雪,母薄暮①负薪归,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注释】①暮:傍晚。
②竟:终。
③绝:死。
④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母未时上山采薪..( ) (2)幼女随之不及.( )(3)母薄.暮负薪归( ) (4)或.堕井( )2.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节奏。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2)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4.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的犬有什么特征?【参考答案】1. (1)砍柴(2)赶上(3)迫近、接近(4)或许2.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 (1)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没有办法找到她女儿。
(2)狗依偎在旁边,(女儿)竟然没有死。
4.文中的犬忠诚、讲义气、重感情。
第2篇杨万里忧国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 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必大无善.语( ) (2)尝.筑南园( )(3)属.万里为之记( ) (4)亟.呼纸书曰( )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不仅有许多优美动人的古诗,还有许多精妙的古文。
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和文言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 《让胡枝子·咏梅》- 杨万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 《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文言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2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________②教以书字________③或因而抄录________④抄录未毕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 欧阳修聪明过人B. 欧阳修刻苦攻读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太夫人教子有方【答案】(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用,拿;写;有时;完毕(3)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4)B【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译为: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书”:写。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毕”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昼”:白天。
“寝”:睡觉。
还有“唯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4)“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可分析“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等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欧阳修刻苦攻读。
所以选B。
故答案为:⑴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⑵用,拿;写;有时;完毕;⑶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⑷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专题复习11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二) 【甲】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四)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帝善其.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 (2)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从这之后没有谁不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乙参考译文】杨大年每当想要写文章时,就跟门客、亲朋饮酒游戏,投壶下棋, 大家尽情谈笑,却不妨碍杨大年构思。他常常用一片片的小方纸作稿纸,在上面密 密麻麻地书写,挥笔如飞,用不着修改。每写满一张纸,就要门客拿去传抄,门客 们常常被他搞得疲于奔命。顷刻之间,他就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来,可真是一代文 豪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 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 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 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翻译:3.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卖油翁》【作家作品】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
【重点字词】1.自矜:()2.释担:()3.睨:()4.发矢:()5.但微颔之:()()6.但手熟尔:()7.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1.以钱覆其口:()()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因曰:() 14.康肃笑而遣之:()【通假字】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陋室铭》【作家作品】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
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馨:()5.苔痕上阶绿上:()6.草色入帘青入:()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案牍:()之:()13.何陋之有?之:()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爱莲说》【作家作品】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1.蕃:()2.独:()3.濯:()4.清涟:()5.妖:()6.亭亭:()7.植:()8.亵:()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16.水陆草木之花之:()【句子翻译】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中石兽》【文学常识】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1.临:()2.河干:()3.圮:()4.并:()5.阅:()6.募:()7.求:()8.竟:()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33.啮:()34.坎穴:() 35.至:()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39.遂:() 40.溯流:()41.固:()42.如其言:()43.然则:()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古今异义】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内容理解】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 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管理4.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4.肃遂.拜蒙母:于是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6.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7.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8.卿言多务,孰若..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 11.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问题探究】5.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6.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孙权:善劝,关心属下;吕蒙:善于听取意见、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8.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涉猎、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