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中端午节的“感性美与理性美”
边城中的端午节赏析
边城中的端午节赏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习俗。
而在边城,端午节也有着独特的风情和传统,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边城中的端午节。
首先,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据传统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相传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忠直不阿,遭到贵族排挤,最终投江自尽。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而在边城,端午节也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不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其次,边城中的端午节习俗。
在边城,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会早早起床,挂艾草、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挂艾草是为了驱邪避疫,喝雄黄酒则是为了祛病驱邪。
而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传说中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把包着米的竹叶丢进江里,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在边城,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场面热闹非凡。
再次,边城中的端午节民俗表演。
除了传统的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端午节当天,边城还会举行各种民俗表演,如舞狮、舞龙、踩高跷等。
这些表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节日的热烈庆祝。
舞狮、舞龙等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最后,边城中的端午节民俗游玩。
在端午节这一天,边城的街头巷尾都会布置起彩旗飘扬、鲜花簇拥的景象,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走在街上,热闹非凡。
此外,还有一些古老的游戏和民俗活动,如踢毽子、踩高跷、放风筝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俗风情。
总的来说,边城中的端午节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表演,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游玩中。
2024年阅读边城感想与心得(2篇)
2024年阅读边城感想与心得也许《边城》就是如此有魅力。
每次翻开,就仿佛进入了沈从文描绘的美丽的山城。
走进翠翠的心,在这城中感受她的爱恨情愁。
在一个鸟语花香,青山翠竹的小小的山城,故事就这样展开。
翠翠与爷爷从小相依为命。
渐渐长大了,在一次端午节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
而傩送的哥哥天保也深爱上了翠翠。
“美丽总是愁人的。
”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没得到翠翠的一点儿暗示,赌气远走他乡。
老船夫因担忧翠翠的命运而在暴风雨的夜晚长逝,只留下翠翠无助等待情人的归来。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满心期待故事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结局,而事实却令人伤感。
最终翠翠与二人的爱情悲剧虽为全书添上一层忧郁色彩,但作者清丽的笔触还是让人对整个故事难以忘怀。
可以看出作者对人间美好、善良的追求。
在渲染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赞美了生活在这儿淳朴的人民那纯真的友情和真挚的关爱。
本书中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
一个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
在她身上有对祖父深沉的依恋与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温婉腼腆,内心却炽热多情。
老船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善良、勤劳、忠于职守,“凡事求个心安理得。
”对于自己的亲人,他疼爱有加,这就是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祖传下来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祖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就是这样一个恬静的山城,沈从文将他的笔落在这儿,为我们展开了一个个画面。
掩卷后,不忘那一个充满灵气的女孩,不忘那一位勤恳的老船夫,不忘那为爱献身的兄弟二人,更不忘这淳朴的地方。
2024年阅读边城感想与心得(2)题目:《边城》阅读感想与心得引言:《边城》是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作品以湘西边境的一个叫边城的瑶族村落为背景,以痴女荷叶和情郎典瑞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湘西土地的风土人情和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边城端午节读后感
边城端午节读后感【边城端午节】读后感《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流露出了作者对故乡、对生活、对人情的深情厚爱,其中描写的端午节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读后感将针对这个主题进行探讨。
作品中所描绘的边城是一个没有地图的地方,他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所以说这篇小说是沈从文的思乡情怀的深入表达。
小说的描写虽然很具体,却也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城,感受那种丰富多彩的人情风俗。
在小说的核心部分,作者以端午节为载体,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民间的信仰、风俗和重要的节日活动。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在小说中,它代表了本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节日快乐感和归属感,更展现出了沈从文先生深沉的文化自信。
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各种活动:龙舟赛、吃粽子、用艾草、挂艾叶、赛元宵、打毡球、用豆子来占卜。
这些活动,不仅让读者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食谱,而且还反映出了异域文化的融合和自豪感。
无数的小插曲又给人以阅读的轻松和愉悦。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小说不仅仅只是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褒扬,也包含了沈从文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维护,以及对保护乡土文化的思考。
人们在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坚守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而言,该篇小说对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通过阅读《边城端午节》,不仅可以感受到乡村的纯朴和惬意,更能了解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领略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信在读完这篇小说之后,很多人会怀念起故乡,怀念起那份淳朴自然的感受。
总之,《边城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作者向世人展示其故乡文化的心声与展现的艺术创作成果。
读完这篇小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端午节的盛景,更是沈从文对家国情怀的深厚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在当今社会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以及如何维护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人所要面对的必修课。
《边城》美的五个层次
《边城》美的五个层次《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在作者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
边城明净的风光,淳朴的民风,教化着善良敦厚的人们。
小说优美清丽的语言,叙写着人间的真挚,汩汩涛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本文拟以教材节选的《边城》为例,谈谈《边城》所展示的美的五个层次。
1. 民俗美。
古老的边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边城的端午节,作者写道:“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写出边城特有的装扮形式,想来必定十分神秘有趣的。
边城人赛龙舟,“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别致的形式产生新奇的美,古老的风俗表现出古朴的民风。
更有趣的是捉鸭子比赛:“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目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那种热闹,那种兴奋和动人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
这样的习俗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和睦安乐的风貌,展示着人与自然的生活美。
还有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2. 风景美。
沈从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风俗美,更是为我们展现了湘西的优美的风景画卷。
湘西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耸立的白塔,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多么迷人的画面呀!“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花自开来水自流,这是一支真、善、美的田园牧歌。
淡泊而宁静,随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
在作者含蓄而优美的描绘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而且更有着对我们心灵的滋补,无异于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
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小说,是烽火家族的创作代表之一。
小说的主要背景设定在民国初期的四川凉山州,通过对于烽火家族人物的描写和对于当时社会和历史的一个呈现,使得该小说逐渐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之作。
在边城里,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作者沈从文在小说中写到了三个端午节,从而更加丰富地描绘了边城的文化和风俗。
第一个端午节是在烽火家族的家庭内,详细描述了家庭成员如何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家中的女人准备着各种食品,男人则骑马到集市上去购买马具和其他各种用品。
家中的大小姐孙蕙则是在镇子上玩耍,她福星高照,遇到一个名为高午的男子,两人短暂交谈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情感纠结。
第二个端午节是道观中的祭祀活动。
边城的道观非常重视端午节,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祈福和保护的重要日子。
全村的道士和居民都穿上了古代的服饰,走上了街头。
人们向道观中供奉着龙舟和五色丝子,祈求家族平安和生意兴隆。
小说中特别描述了一组穿着干净衣服的童子,他们手持竹叶儿和彩绸,跟随在后面,整个路程都非常有节日感。
第三个端午节是在小说结尾处,其意义更加深刻。
在这个节日的夜晚,烽火家族大少爷、第一代主人烽子降生的魂魄,穿着白色的衣服,出现在孙蕙梦中。
他们一起在川江畔边划龙舟,孙蕙协助烽子的魂魄寻找自己的身份和珠联璧合的爱情。
在龙舟比赛中,孙蕙和烽子降生的魂魄获得了胜利,并且在赛后,烽子告诉孙蕙,他并不是孙蕙之前认为的身份和身世,两人相互理解,宣誓一生相守。
边城中的三个端午节,凸显了其深刻的文化和内涵。
虽然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在小说中,却有着许多反映时代和人性的深层意义。
无论是家庭欢度的节日,还是道观中的祭祀仪式,都体现出人们的对于自身和家族安危以及生活美满的渴求。
而在小说的结尾,烽火家族的主人和孙蕙,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他们意识到了自身的追求和现实的平衡,表现出对于自由、说不、不居中、有始而有终的坚定信念。
总而言之,边城三个端午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美丽的风俗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于自身追求和时代精神的思考启示。
边城中对节日的描写
边城中对节日的描写《边城中的节日:独特的民俗画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像一幅湘西民俗的长卷,而其中对节日的描写,那可真是精彩纷呈,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先来说说边城的端午节吧。
这在边城可算得上是个大节日,整个小城都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热闹非凡。
每到端午前夕,你就能感受到那种节日即将来临的兴奋劲儿。
大街小巷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
大人们忙着包粽子,粽叶在她们手中像是被施了魔法,三两下就裹成一个漂亮的粽子。
孩子们呢,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偶尔偷偷拿一颗红枣塞到嘴里,还得小心被大人发现。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过端午,和书里描写的还真有点像。
家里也是忙着包粽子,奶奶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放着一盆泡好的糯米和粽叶。
我就蹲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奶奶先拿起一片粽叶,把粽叶卷成一个小漏斗的形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上一颗红枣或者一块腊肉,接着又添上一些糯米,最后把粽叶折过来,用绳子紧紧地捆住。
我看着觉得挺简单的,就吵着要包。
奶奶笑着把粽叶递给我,我学着她的样子做,可粽叶在我手里就不听话了,不是米漏出来,就是包得歪歪扭扭的。
不过奶奶也不生气,还说我包的是“创意粽子”呢。
在边城里,那些孩子估计也是这样,在大人身边捣乱又帮忙。
在边城中的端午,重头戏当然是赛龙舟啦。
河面上早早地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龙舟,船头都雕刻着精美的龙头,那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真的要跃入水中一般。
参赛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穿着短衣短裤,露出结实的肌肉。
他们坐在龙舟上,手里紧紧握着船桨,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岸上呢,早就围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
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裳,手里拿着自己绣的香囊,一边看比赛,一边悄悄地打量着那些小伙子。
小孩子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一会儿跑到前面去看龙舟,一会儿又跑回后面找自己的小伙伴。
当比赛开始的锣鼓声敲响,整个河面都沸腾了起来。
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船桨在水面上划动,溅起一片片白色的水花。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边城》是沈从文笔下呈现出的最美丽的“湘西世界”,湘西的山山水水和巫楚文化氛围养育了沈从文,而沈从文又通过自己的笔把湘西故土神秘的风姿和喷涌的原始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家这种摆脱现实情感的重压,把感情融化在文字和故事中而表达出的深沉情感正是通过这种对民俗情感的认同而获得的。
《边城》的成功之处在于沈从文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放在了民俗事象之中,将意蕴深厚的民俗景观作为写作的背景,将小说的人物和事件融于民俗学语境的框架中,使民俗获得了一种媒介的作用。
因此,对民俗的理解成为了对《边城》理解的一把钥匙。
《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边地情调的民俗风情画,小说中的民俗在被叙写的同时显现出了自有的审美意蕴和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是特定地域与民族的文化名片,它存在于民间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要素中间,是一个由种种民俗事象所组成的现实文化空间。
换言之,民俗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原生态的现实社会生活表象,一定地方的民俗就是该地方凡俗大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
所以在深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活时,自觉地去观察和搜集在人们心灵中有着广泛影响、并在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民俗事象,对作家塑造具有民族性格和独特个性的典型形象大有裨益。
《边城》借助了一系列具有民俗符号寓意和功能的具体事象传达深邃的情感和信息,营造出文本朦胧而悠远、朴实而隽永的审美韵致。
歌谣在苗族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仪式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苗族人不但平素能随时随地信口唱来,表达当时的情绪或叙述当地的事件,而且每当举行某种仪式或集会时,男女对歌更是日夜不休。
而对歌也成为了男女婚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青年男子是否能寻到理想的伴侣、抱得美人归,就要看他唱歌的本事了。
沈从文的端午节
沈从文的端午节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集爱情、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于一体的作品,而在这个小说中,端午节被描写得非常详细、生动,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小说中,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烽火台上的警钟在这一天敲响,军人们在特别的赛龙舟活动中互相比拼,村民们也会吃粽子、系香囊等传统习俗,而女主角杨湘婉与男主角沈文秀也在这个节日中促成了一段感情故事。
这个节日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更是一种深刻的意味。
沈从文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表达出对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的重视与关注。
他想要传达的是,身处一个固守传统价值观念的环境所带来的纷争、矛盾和挫折,同时也对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提出了呼吁。
对于这种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呵护,我们不能不赞叹作者的深度和广度。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它以其特殊的形式和仪式,彰显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和智慧。
通过《边城》中端午节的描写,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家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思考。
同时,《边城》也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呈现了小说中人物的生动形象。
例如,杨湘婉、沈文熙、李半山等人都在端午节描写中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让读者发现自己对这
些人物产生了情感上的认同或者反感,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是小说中所需要的。
总之,《边城》的端午节描写,不仅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和内涵,而且也展现出了作家对于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的人文关怀。
这种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上的讨论,也许是我们需要重视和思考的话题。
而通过沈从文对于端午节的描写,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和情感的逻辑。
边城中三次端午节翠翠的表现
边城中三次端午节翠翠的表现在《边城》这部小说中,翠翠是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她的表现方式和心态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故事的展开。
在小说中,有三个不同的端午节,而翠翠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翠翠在这三个端午节中的表现。
一、第一次端午节:内心的忧愁在小说的开头,第一个端午节的场景描写让人触动又充满着悲情色彩。
作为厢城大户李西廂的女儿,翠翠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然而她的表现却是内心忧愁。
这一次端午节,她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欢蹦乱跳;相反,她被家庭和身份的束缚,无法如愿去寻找自己的方向,这种束缚使她变得孤独无助。
她站在门口看着路边的莲花,内心中的悲痛感让她眼泪夺眶而出。
她感到无助,生活似乎对她来说只是一种无处逃脱的束缚。
翠翠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痛苦的内心状态,她的孤独和无助让人十分心疼。
她虽然年纪很小,但已经感到了身份和人生的重压,这种痛苦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内心深处,是无法消除的烙印。
二、第二次端午节:对爱情的渴望在第二个端午节中,翠翠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渴望。
她爱着一个贫苦的小学教师方秀,但是由于家庭阻力和社会观念的限制,她无法和他在一起。
这一次的端午节中,她在村外的草棚里等待着方秀的到来。
虽然她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但是她对方秀的爱让她不能自已。
而在等待方秀的过程中,翠翠想到了她和方秀之间的爱情,梦想带走她和方秀之间的种种阻拦。
她在草棚里等待,渴望着方秀的出现,可是他并没有来,她的心理开始痛苦起来。
这一次翠翠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她相信自己和方秀之间的爱情可以克服一切,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她在等待中开始理解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三、第三次端午节:对命运的愤怒在第三个端午节里,翠翠表现出了对命运的愤怒。
她被迫嫁给了富家子弟绍文,而她的爱情却被束之高阁。
这一次翠翠已经变得坚强,她面对未来不再畏惧,开始适应生活。
但她的内心仍然充斥着对命运的不甘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她在绍文面前强颜欢笑,但实际上她对绍文心中没有爱情。
谈沈从文《边城》中的风俗美
谈沈从文《边城》中的风俗美作者:赵雯雯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年第11期【摘要】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是一部充满着浓厚民族色彩的乡土抒情小说,更是一首动人的“乡土抒情诗”。
作者以一只带着温情的笔,为我们描绘了“边城”美的自然、美的风俗、美的人物,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善与美的湘西世界,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
从《边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湘西独特的风俗美。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风俗美鲁迅先生说:“有地方特色的,到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打开《边城》,湘西的风俗人情便纷至沓来。
黄永玉在《太阳下的风景》中说:“沈从文是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的。
”基于这种爱,他总是把风俗写得很美,从容叙来,韵味绵长而动人。
他的作品表达出的深深的同情,就是通过对风俗的情感认同而获得的。
一、激情澎湃端午日《边城》中对风俗的描写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对端午节这种娱乐民俗的描写。
譬如,作品的第三节这样写到:“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这样的喜庆风俗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美啊!作者把赛龙舟的整个过程细致地叙述出来,内蕴着作者对它的虔诚和赞美之情。
作品中描写的那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着湘西这一古老民族的强悍与旺盛的生命力。
这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湘西古老民俗活动,蕴含着坚定、自信、奋勇、拼搏的民族活力。
作者关注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塑,在对故乡这一民俗的描写中,包孕着他独特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情。
作者肯定它张扬人性,张扬进取精神的特点,借此传达一种希望,一种催人奋进的希望,表现了作者对湘西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信心。
边城第三章端午日环境描写及赏析
边城第三章端午日环境描写及赏析
一、宏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境的创造
倾向于民俗化的文艺作品在创造审美意境时经常依托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俗环境﹐从而彰显浓郁的地方情调﹐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端午节"是《边城》作者精心营造的审美意境·小说前两回主要在营造气氛﹐为全文铺垫基调。
小说第三回开始正式写到端午节﹐端午气息由此一直蔓延到小说的第十七回。
二﹑微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象的安排
审美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审美象征物﹐作家往往会精心选择一些与意境创造相关的风物﹐以此来传递和表现他们的主观情思﹐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沈从文将端午节作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情境﹐其全文的构思和意象的选择都与此相匹配。
我们从文中可以找到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符号﹐如︰龙舟·鸭子﹑虎耳草﹑蒿艾·粽子等等﹐它们都具有着特殊的意韵.
三、作者端午情结的创作审美心理
沈从文在湘西水乡世界里长大,他"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那绵延千里的沅水流域及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吊脚楼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
"民风民俗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其环境下生长的每个个体,往往会"成为某种精神的、心理的积淀和思维定势,有意无意支配着他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
综述所述,通过端午事件,作者的审美意境和审美意象得以自然呈现,不留雕琢痕迹。
作者以端午民俗构架全篇,故事的发展人情人理,这是换以其它民俗节日所不能表现的。
2024年读边城的感想与心得(3篇)
2024年读边城的感想与心得《边城》这部作品,以20世纪____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细腻地勾勒出湘西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
通过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作品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心灵的纯净。
在风光秀丽的茶峒小镇,靠近小溪白塔的地方,居住着故事的主人公翠翠和她的祖父,一位年迈的船夫。
茶峒城内有一位船总名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天保和傩送。
在端午节观看龙舟赛事时,翠翠偶遇了英俊的水手傩送,他在翠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对翠翠心生爱慕,并委托媒人提亲。
两兄弟坦诚表达了对翠翠的爱意,但此时,当地的团总意图将女儿许配给傩送,并以新磨坊作为陪嫁。
傩送却宁愿选择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共结连理。
两兄弟没有选择传统的决斗方式,而是以唱山歌这种浪漫且公平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让翠翠自行选择。
傩送歌声动人,而天保自知无法胜过弟弟,于是心情沉重地驾船远行。
翠翠只听到一夜傩送的歌声,之后便再也没有响起。
老船夫询问后得知,唱歌的是傩送,而天保已经出海做生意。
不久后,老船夫听说天保遭遇不幸,溺水身亡。
船总顺顺因此对老船夫产生了隔阂,并反对傩送与翠翠的婚事。
老船夫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面对翠翠的询问,他也未能说出实情。
当晚,大雨倾盆,雷声震耳。
第二天,翠翠发现船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倒塌了。
她在寻找祖父时,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停歇时离世。
热心的老军人杨马兵前来陪伴翠翠,与她一同以渡船为生,等待傩送的归来。
《边城》深刻赞颂了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这些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常常受到物欲金钱主义的冲击,显得更为珍贵。
作品描绘的湘西地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更是纯朴。
在这里,人们不讲究等级和功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诚而友好。
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纯真爱情,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深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手足之情,都是未被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体现。
作者通过对湘西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旨在展现湘西人民纯净的心灵。
《边城》中求婚以歌、兄弟让婚、祖父与孙女的相依之情,都是对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坚守,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深刻批判。
边城三次写到端午节的作用
边城三次写到端午节的作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节日。
在中国文学中,边城三部曲是极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作者沈从文在小说中多次描写端午节,这些描写不仅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也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沈从文的《边城》、《墨梅》、《庐山谣》三部曲共同描绘了中国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所面对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问题。
他对于端午节的描写,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
在《边城》中,沈从文描写了花儿与达尔汗夫妇在端午节时的场景:“端午节又到,花儿做了无数粽子,骡马喔喔地叫着,拉着满满的担子去卖粽子。
达爷在大厅里摆满了水果和肉食,请百姓们来吃。
”这一描写展现了端午节时人们欢乐的场面,并象征了人们在节日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和和睦。
在《墨梅》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由端午节引发的译员之争,以及在争端中所反映出的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其实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但是在文化的传播方面却非常困难。
中国文化对于西方人来说非常陌生,这种陌生感使得西方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文化节日。
沈从文对于这样的差异,通过描写来反映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时所遇到的阻力和路途上的风险。
在《庐山谣》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端午节龙船竞赛来讲述了一个仁义之道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孤儿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但是由于很多事情的错过和误解,导致了亲情的破碎和道德的偏差。
这个寓言故事通过端午节来展现道德的重要性和仁爱的力量,寄托了人们对于家庭、亲情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期望。
可以看出,沈从文在边城三部曲中多次描写端午节,其实也是在借助节日给人们讲述故事,传递思想和信息。
通过对于端午节的描写,作者传达了他对于文化、历史和人性的理解,同时也借助节日来反映出社会和人们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就像一个化身,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团结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民俗美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民俗美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以较多的篇幅反映了湘西人民的不幸和阶级压迫的深重,然而这些描写与揭露又大都是熔铸在民俗描写之中的。
他的这些小说,没有浓烈的“火药味”,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使人惊心动魄的情节,更没有游离于作品之外的政治说教,而恰恰就是在这种看似轻快、充满诗意的民俗风情的笔调中,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湘西人民的自然和淳朴。
而且同时他又同那深情、婉转的笔调给我们摹绘了湘西的民俗美。
美不是空灵的抽象物,它是具体而生动的,民俗当然亦如此。
而民俗往往都是凝聚在一定的物质形式上,无论是在吃、住、行的物质生活中,还是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以及人生礼仪等事象中,民俗美的本质都存在于具体感人的审美对象中,当人们把这些风俗意象作审美观照时,人们便会感到这些风俗事象的民俗美,《边城》正是对这种民俗美的完美诠释。
在《边城》这部中篇小说里,沈从文不仅由衷地缅怀了边地过去民风的淳朴,如画地描绘了川湘边境那个苍崖翠竹、白塔、碧溪和往返的渡船交相辉映的风景之美,而且如歌似泣地刻画出了生活在那小山城附近劳动人民之间的人情美、人性美。
本篇论文,意在通过探讨《边城》之艺术风貌,来展现《边城》那穿越斗转星移的时间之流,沈从文所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
一、自然景物美以独树一帜的文艺鉴赏家出名的文学评论者刘西谓(李健吾)早在1935年就撰文赞叹《边城》是一首诗,说:“这里一切是谐和,光与影的配置,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空气里,一件艺术品,正要叫人看不出是艺术的。
……这不是一件大东西,然而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①。
《边城》中的美是一种纯美,没有任何的矫饰。
首先是自然的美——湘西自然风光的美。
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市侩、流光溢彩以及一切非自然的色彩,纯乎一色。
这里只有两岸青山,一川绿水,吊脚楼临水而筑。
边城的自然风光,与桂林漓江类似,但是在漓江上乘船游览,船已经不再是小木船或者竹排,已经是机动游船了,首尾相接,浩浩荡荡。
永远的《边城》,说不尽的“端午”
永远的《边城》,说不尽的“端午”作者:刘宝强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3期沈从文先生代表作《边城》中有关“端午事件”的篇幅占到小说的三分之二,“端午”几乎贯穿了《边城》的始终。
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先生为什么唯独对“端午”情有独钟?先生为何选择“端午”来结构小说?“端午”在小说中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几何?一、端午,折射着湘西和谐凶悍的民情1.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边城的秀美不只在于“端午”这一特别的节气,在于“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在于“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在于“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更在于清澈见底的河流、依山凭水的小城、河街上的吊脚楼、攀引缆索的渡船、宁静的白塔、深翠逼人的竹篁、鸟雀的交递鸣叫……青天碧水,落日白云,色彩明丽。
落日的余晖、水面的空濛,意境邈远。
如“花间派”代表词人韦庄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优美闲适,“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边城人与自然地水乳和谐地交融。
2.人文环境的封闭谐闹边城众人的快乐在于“端午”节日的祥和,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生活氛围和睦。
其实,不止边城的端午如此。
小说的第三章开头就这样描摹边城之“边”,治理者无为而治,人们生活安闲舒适,远离尘世的纷扰,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的境界。
“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边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端午的边城也很壮美,这壮美在于全边城人“赛龙舟”“捉鸭子”的盛宴,在于端午阳气的袅袅升腾,在于边城人所向披靡的无限的生命活力。
端午的风俗图腾,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自然的清秀纯美、人文的和谐彪悍,不可思议地浑然一体。
二、端午,见证者翠翠萌发的悲剧爱情1.午夜相逢激起爱情的涟漪端午的龙舟比赛是热闹无比的,让全城人振奋,也让翠翠兴奋,更让她沉浸在两年前的一个端午里,端午的季节翠翠情窦初开。
2024年边城读书心得体会高中(3篇)
2024年边城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边城》聚焦于20世纪____年代,以川湘交界的边陲小镇茶峒为背景,细腻描绘了湘西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与人文景观。
作品通过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以及心灵的清澈与纯净。
在风光旖旎的茶峒小镇,紧邻小溪白塔之处,主人公翠翠与她的祖父老船夫相依为命。
茶峒城内有一位船主,名唤顺顺,育有两子,分别是天保和傩送。
一次端午节期间,翠翠在观看龙舟比赛时,邂逅了英俊的水手傩送,两人间产生了深刻的情感纠葛。
与此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对翠翠心生爱慕,并已通过媒人提亲。
在爱情的选择上,两兄弟没有遵循当地的传统决斗方式,而是以歌声表达情感,让翠翠自行抉择。
傩送在唱歌方面颇具天赋,而天保自觉无法与弟弟相比,遂心灰意冷,选择了远离家乡去做生意。
命运的捉弄使天保不幸遭遇意外,溺水身亡。
老船夫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受到了船主顺顺的冷落,而顺顺亦不再愿意将女儿许配给傩送。
老船夫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未向翠翠透露详情。
一夜暴风雨过后,翠翠发现船被冲走,白塔倒塌,而祖父也在雷声中离世。
此时,老军人杨马兵慷慨伸出援手,陪伴翠翠,共同等待傩送的归来。
《边城》深刻讴歌了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传统美德日渐式微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作品描绘的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人们彼此真诚相待,不问等级与功利。
祖父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的纯真之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深情,以及兄弟间的真挚情谊,都体现了未被污染的农业文明之美。
作者通过描绘湘西的自然美景与人物心灵之美,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流失的痛惜,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作品推崇湘西人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旨在唤起民族品德和人格的重建。
这部作品传递了一个深刻的理念:人间仍存纯洁自然的爱,人生应皈依自然的本真。
2024年边城读书心得体会高中(二)自幼生长在都市的女性,常怀揣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近日,深入阅读了沈从文先生的经典之作《边城》,书中描绘的那幅宁静致远的乡村画卷,令人陶醉不已。
沈从文《边城》赏析(3)
沈从文《边城》赏析(3)【内容解读】《边城》总共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个端午节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
第一次端午节,翠翠等爷爷巧遇二老送外出,两人心有灵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因为惦记着送,再去看赛船,没想到送外出,却认识了大老天保。
第三次端午节,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谁知翠翠碰到了王团总的女儿,而且知道了王团总想让女儿嫁给送,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
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送真心爱着她。
第二次端午节作者安排二老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纯真情爱世界展现得含蓄、细腻。
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孙二人避雨到顺顺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伙计,遇到了大老,偏偏没遇上翠翠一直惦记的二老送。
翠翠内心对送的爱意此时仍处在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之间,而且整部小说中翠翠爱情的基调是自然恬淡的,没有浓情蜜意,没有大喜大悲,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自然、朴素的人性美。
大老爱上翠翠确实是这出爱情悲剧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大老对翠翠的感情却是真实自然而不带一丝杂念的。
因此这种悲剧更显人性之美。
作者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留白的艺术,只是稍加点染几个细节,将更多的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如翠翠未见到送如何遗憾失望,大老如何惊艳于翠翠的美丽而一见倾心,这些都省去未写。
翠翠遇见上次送她回家的那个人,那人说了一句玩笑话,“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抿起嘴笑着。
读者尽可想象翠翠笑容背后的甜美。
回家时翠翠突然问爷爷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祖孙俩却再也不说什么了。
天真含蓄的爱情就这样一直荡漾在翠翠的心间。
四、人物鉴赏:(一)翠翠: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边城端午节片段阅读理解
边城端午节片段阅读理解边城端午节片段阅读理解《边城》是中国文学名著之一,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湘西边城的故事。
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每一个场景、情节、语言都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思考。
本文将围绕《边城》中的端午节片段展开阅读理解,通过对文学中的细节分析,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巨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早在古代就有风俗传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传统活动还是现在很多地方人们隆重庆祝的习俗。
在《边城》中,端午节也被塑造为湘西农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既是人们放松和放纵的机会,也是人们团聚和感受本土文化的时刻。
在小说中,塞罕坝的李家和渔洞的秦家都举行了龙舟比赛和千年草做的庆祝活动,而其中的细节描写则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含义。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核心活动之一,也是体现团结和拼搏精神的重要场合。
小说中塞罕坝的李家和秦家都参加了比赛,其中李家的“海盗”龙船堪称是一大亮点。
小说中描写到,李家的龙船是一艘大大小小的木船拼接而成,船艏呈锥形,船尾则带着鲨鱼般锋利的锯齿状。
这样的船头在水面上显得很是惊险刺激,而船身上还绘有怪兽和海豚等海洋生物,精美的图案显示了当时湘西人善于制作和装饰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李家的龙船之所以能够获得胜利,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他们的齐心协力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小说中揭示了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责任,而在后勤保障方面,李老云更是依靠他的家庭织机生产的五彩缤纷的旗子为他们增添了胜利的气息。
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巴金展现了湘西人民团结合作和勇于拼搏的朴素但也深刻的品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险,相互支持,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
而作为传统节日的另一个重点,《边城》中也塑造了端午节的另一个面向:人们沐浴清凉、聚会狂欢、吃粽子、喝雄黄酒。
小说中秦家的祭祖也是如此,他们家族老少齐聚一堂,一起享受粽子、小菜、烧酒和出城唱戏的场景,气氛异常热闹。
《边城》读后感悟优秀
《边城》读后感悟优秀《边城》读后感悟优秀范文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用含情脉脉的笔触为世人描绘的一个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今天是端午节,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领略一番几十年前的凤凰古城的端午。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一个王字。
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目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水中,让人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捉到,谁就成为这个鸭子的主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莫不为这边远的小城增加光彩。
这一天,是茶垌最有意义的二十四个小时,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快乐中度过。
他们是真正喜爱传统节日,喜欢在节日里做带有地方风俗的事。
传统文化在他们那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那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茶垌生活,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使我向往边城里的生活,向往端午节的到来,向往那里的风土人情。
在那里,传统节日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他们重视节日的到来,不像现在的我们为了偷懒而期盼节日的到来。
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感慨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的赛龙舟勾心斗角,少了以前的那种和平喜悦的氛围。
而其他人也仅仅是为了休息,才去观看赛龙舟,没有之前的积极热爱了。
节日观上的政治正确常常把我们的思维引向民族救亡法庭上了无新意的正义判词,关于本土民族文化价值应该如何保护的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至少100年,而且还将继续在同一个层面延续下去,这遮蔽了问题的要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美学2019/08
沈从文的《边城》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读物,也是一本有较多学生阅读[1]和受一定数量学生青睐[2]的课外书。
这部“高值化”[3]的经典名著,被认为“美学意蕴异常丰富,审美价值极高”[4],是“一部田园诗的杰作”[5],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6]。
在小说中,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其童年记忆中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湘西地域风俗画。
这幅美丽画卷不仅包含恬和秀美的湘西自然风景,也饱蘸淳厚甘冽的湘西风土人情。
作品对湘西传统节日做了详尽细致的描述,而其中对端午节的描写,着墨尤多,几乎占了小说三分之二的篇幅。
由此可见出,作者对端午节倾注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极具“感性美与理性美”[7]。
一、端午节最能彰显浓郁的地域风俗美
端午是茶峒这个地方一年中最热闹、最有意义的日子之一。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要吃鱼吃肉。
在这一天,全茶峒妇女小孩莫不穿上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好“王”字。
全家早早吃了午饭,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邻里乡亲。
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的朱红龙船让人满怀期待,鼓声如雷,令人血脉贲张,开赛时两岸的人呐喊助威,喧哗声震天,水中和岸上顿时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湘西人旺盛的生命力、粗犷和自然的野性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赛龙舟传统节目外,城中长官们为了与民同乐,把几十只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的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
这个时候,站在岸边的人只要敢下水,就可以跳下去捉,伴着欢笑声、喝彩声,人们在水里你追我赶,其乐无穷。
这是属于茶峒人独创的节日狂欢,它散发着边城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命的张力。
作品通过对湘西边城独特端午风俗的生动描绘,不仅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胜地,而且还为描写“边城”的人情人性美的找到了一个聚焦点。
二、端午节最宜展现淳朴的本真人性美
沈从文曾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8]人性美正是《边城》的魅力所在。
这种美,在端午节的描述中被具体而充分地展现出来。
在端午节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且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村民之间永远是平等的。
在边城划船比赛中获得的银牌,“不拘缠到船上哪一个人的头上,都显出一副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荣”。
茶峒人自然而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氛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翠翠与傩送的第三次相遇就发生在龙舟比赛中,两人对视微笑。
少女的矜持和羞涩,爱情的神圣和庄严,在端午节这一特殊的时空里,被作者独到的审美触觉、高超的写作技巧凝固住了。
另外,小说中如船总顺顺的公正无私、慷慨、仗义,老船夫的善良、勤劳、忠于职守、乐善好施,乡民们的彼此关爱、纯朴善良等美好的品行,基本上都是围绕端午节所发生的事情较为集中地呈现出来的。
比如,写傩送长大,习成了下水捉鸭子的过人本事,顺顺“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
’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
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
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一段文字,围绕端午节捉鸭子这一习俗,寥寥几笔,就将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身上所具有的磊落光明、豪爽仗义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端午节最利于讲述纯真浪漫的爱情故事
在茶峒,每年龙舟赛的获胜者都被视为“英雄”,被人们
论《边城》中端午节的“感性美与理性美”
文/陈宝红
摘 要:在《边城》中,沈从文对端午节的描写倾注了极其深厚的感情。
沈从文的不止于“感性美”的描绘以及对于“人性”这一千古难题的理性探求,其敏感细腻的笔触以及追求哲思的雄心,使他的书“能作为真正具有永久价值的文献传诸后世”,使他不但属于湘西,也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关键词:《边城》;端午节;感性美;理性美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课外阅读中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2018YQJK345)研究成果。
105审美与文学
所仰慕,也会因此而捕获少女的芳心。
每当节日到来,女孩子们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希望能在这样的一次盛会中引人注目。
伴随着端午节而出现的一些元素如龙舟、水鸭、虎耳草等都能引发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联想。
作品中翠翠爱情的发展,与三次端午节的描写密切相关。
一个特定的节日,三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注定有故事发生。
第一年的端午节,翠翠观看龙舟赛与爷爷走散而邂逅傩送,傩送暗中派人护送翠翠回家,使翠翠又吃惊又害羞,爱情的种子在她心里发芽;第二年的端午节,翠翠因为不能忘记上个端午节遇见傩送的“甜而美”的经过,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上去看赛龙舟,在顺顺家遇见大老,大老对她心生好感,这为以后三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埋下了伏笔;第三年的端午节,傩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翠翠一直“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但在此时却意外听闻傩送要娶有碾坊陪嫁的王团总女儿。
翠翠“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爱情在她的心里已经蓬勃生长了。
这三个相似的端午节场景记录了翠翠与傩送感情的经历,营造了美好的氛围,为行文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也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端午节最是作者记忆深处的故乡印记
沈从文是湘西成长起来的作家,故乡的一切早已深深烙进他的心灵深处,尤其是那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更是在他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在《过节与观灯》一文里,沈从文就谈到:“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六百里长的沅水和五个支流及一些大城小镇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
”(见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第二篇)正因为这样,沈从文才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植入作品中,并以它为叙事背景来构建作者理想中的桃花源,从而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9]。
显而易见,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入,既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又能更真切地表达作者对于故乡的情怀。
五、端午节最适合表达喜乐与哀愁的“双重性”
在端午节、春节和中秋节三大民俗节日中,沈从文为何单单用大量篇幅来写端午节呢?从写作构思看,应该有更适合表达主题方面的考虑。
端午节不同于其它两个节日,它原本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具有除巫辟邪的习俗和意义。
从这一文化层面上说,它本质上不算“喜节”,有相当的悲伤情绪在里头。
因而,它对于小说的悲剧性呈现亦即“美中寓悲”“悲中含美”有独到的作用。
或者说,端午节很适用于表达“欢乐中的哀愁”以及对于“美好逝去”的无可奈何的思绪。
六、结语
沈从文是独特的,其《边城》无疑具有“一种无法同化的原创性”[10]。
他的恬淡浪漫的手法,他的颇具地方色彩的古朴语言,他的如梦如幻的湘西题材乃至本文所述的端午节内容,他的“田园气息”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人处境关注之情”[11],他的不止于“感性美”的描绘以及对于“人性”这一千古难题的理性探求,他的敏感细腻的笔触以及追求哲思的雄心,他的并非像鸟儿般“走在花园里”而是“遨游于天空”的鸣唱[12],使他的书“能作为真正具有永久价值的文献传诸后世”[13],使他不但属于湘西,也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量、阅读认知与行为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4):44-49.
[2]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中愉悦、失望与困难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5):98-102.
[3]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和存在方式》商榷[J].社会科学评论,2009(1):11-19.
[4]石国庆.《边城》美学意蕴新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98.
[5]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M]//李健吾文集.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
[6]王前程,主编.中外文学经典导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7.
[7]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4):8.
[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M]// 沈从文选集:第五卷.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44.
[9]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九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5.
[10]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
[11]夏志清.文学的前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8.
[12]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19.
[13]叔本华.论文学艺术[M]//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柯锦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88.
作者简介:陈宝红,广东省潮州市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潮州市陈宝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编辑:刘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