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培训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2023-11-06•金属塑性成形概述•金属塑性成形工艺•金属塑性成形设备•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缺陷与质量控制目•金属塑性成形实例分析录01金属塑性成形概述金属塑性成形是一种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金属塑性成形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技术。
金属塑性成形的定义金属塑性成形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与切削加工相比,金属塑性成形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和更低的能耗。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是均匀的,因此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等缺陷。
金属塑性成形的特点03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力状态、屈服准则、塑性流动规律等。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01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即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会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02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受到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02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自由锻工艺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坯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锻造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造方法。
定义特点流程应用自由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生产形状各异的锻件,但生产效率较低,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自由锻的流程包括坯料准备、加热、变形和锻后冷却。
自由锻主要用于大型锻件和难变形材料的加工,如轴、轮毂、法兰等。
模锻工艺模锻是利用模具使金属坯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锻造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造方法。
定义模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能获得较为精确的形状和尺寸,但模具制造成本较高。
特点模锻的流程包括坯料准备、加热、放入模具、变形、锻后冷却和修整。
流程模锻广泛应用于中小型锻件的生产,如齿轮、轴套、法兰等。
应用板料冲压工艺板料冲压是利用冲压机将金属板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冲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定义板料冲压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能获得较为精确的形状和尺寸,但模具对材料的厚度和硬度有一定要求。
金属塑性成形PPT课件
(Mg、Zn、Cd、α-Ti)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滑移带 500倍
26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27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
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28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辊锻,楔横轧, 辗环,辊弯
7
3.1塑性成 形概述
塑性成形类型
3 金属塑性 成形
8
3.1塑性成 形概述
3 金属塑性 成形
体积成形
体积成形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锻压设备和工、模具 ,对金属坯料(块料)进行体积重新分配的塑性 变形,得到所需形状、尺寸及性能的制件。
主要包括锻造(Forging)和挤压(Extrusion )两大类。
日 常 用 品
3
汽 车 覆 盖 件
飞
冲压成形产品示例—— 高科技产品
机 蒙 皮
4
5
6
3.1塑性成 形概述
3 金属塑性 成形
锻压3塑(性Met成al 形for分gin类g and stamping)
1.体积成形 (Bulk Metal Forming):
1.1 锻造 (Forging)
1.1.1自由锻造 1.1.2模锻
用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表示:
δ= (L1-L0)/ L0 ×100% ψ=( S0-S1)/S0×100%
22
3.2塑性成
3 金属塑性
形机理
成形
2.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金 体—属——原—子显微组织——晶 典型晶格结构:
《塑性成形工艺》PPT课件
轴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2、尽量减少辅助结构 不设计加强筋、凸台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盘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3、不能有空间曲线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杆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4、复杂零件可设计成简单零件的组合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加工余量。 (2)锻造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锻件的实
际尺寸不可能达到锻件的公称尺寸,允许有一定限度的误差,叫做锻 造公差。
(3)余块 为了简化锻件外形或根据锻造工艺需要,在零件的某 些地方添加一部分大于余量的金属,这部分附加的金属叫做锻造余块, 简称余块。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二节 自由锻
材料 钢材 工业纯铜
再结晶温度 480~600 200~270
热锻温度 1250~800 800~600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锻造比
在塑性成形时,常用锻造比(Y)来表示变形程度 。锻造比的计算公式与变形方式有关,通常用变形 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表示:
❖
拔长
y拔=A0/A1=L1/L0
❖
第十三章 压力加工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三节 模锻 第四节 板料冲压
第十三章 压力加工
压力加工:使金属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塑性变形,以
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的原材料、毛坯和零件的加 工方法。
机械性能高
特点 节省金属
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 高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三、金属的变形规律
1、体积不变定律: • 由于塑性变形时金属密度的变化很小,可认为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内容提要
塑性成形基础知识 压力加工基本生产方法 锻造 板料冲压 挤压 拉拔 轧制 其它塑性成形方法
本章要求 重点掌握: 自由锻、模锻、普通冲裁、拉深的原理 和应用场合 了解其他成形方法的原理、应用
§1 塑性变形基础知识
一、加工硬化
二、材料的压力加工性能
可 锻 性
加工前的钢锭 (铸造组织)
2.1塑变基础
钢 锭 在 压 力 机 上 开 坯
§2 锻造
自由锻 (手工、机器)
模锻
返回
连杆锻件
装饰锻件
自由锻
2.2自由锻
一、设备
空气锤 蒸汽锤 电液锤 水压机
冲击力,小型工件 冲击力,中型工件 冲击力,中型工件 静压力,大型、巨型工件
二、基本工序
1.镦粗 盘类、饼状工件主工序
连杆锻模
曲轴模锻
三、锻件图的制定
2.3模 锻
1. 分模面的确定
确保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选最大截面。 上、下模膛结构应基本对称或相似。 模膛的深度应较浅。 尽量为一平面,便于锻模的生产。 尽量使敷料等最少,提高金属利用率,节
省后续加工工时。
2.3模 锻
2.敷料、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3.模锻斜度
2.5其他成形
超 塑 成 形 的 应 用
3.液态模锻
2.5其他成形
4.冷镦
2.5其他成形
冷镦机
2.5其他成形
连 杆 的 辊 锻
2.5其他成形
2.斜轧(螺旋斜轧)
轧 麻 花 钻
2.5其他成形
冷 轧 丝 杠
四、新工艺
1.精密模锻 优点:实现少、无切削加工 保证措施: 少氧化、无氧化加热工艺 精确计算坯料重量 高精度模膛 模膛应及时冷却和润滑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简介 •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 • 金属塑性成形的主要方法 • 金属塑性成形的质量控制 •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简介
CHAPTER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概念
金属塑性成形是一种通过施加外 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
大型金属件和复杂形状的金属件制造,如轴、齿轮、连杆等。
模型锻造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将金属坯料放置在模具中,在高温和高压下使其发生 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模型锻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通过将金属坯 料放置在模具中,在高温和高压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件。模型锻造过程中,金属 坯料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形,内部晶粒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力学性能。模型锻造适用于中小型金属 件制造,如齿轮、轴承、气瓶等。
过程稳定可控。
在线检测
采用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对成形 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及时 发现并处理问题。
成品检测
对成形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 包括尺寸、外观、性能等,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要求。
05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CHAPTER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高强度钢
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手段提高 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用于制造轻
流动法则与加工硬化
流动法则是描述金属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应力的分布规律。加工硬化是指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的进行,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逐渐提高的现 象。
金属塑性变形的工艺基础
塑性成形的基本方法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培训讲座
塑性成形工艺的特点包括: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产品质量好等。
塑性成形分类
锻造:通过锤击、压力机等设备将 金属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
冲压:利用模具将金属材料冲压成 所需形状
挤压:通过挤压机将金属材料挤压 成所需形状
拉拔:通过拉拔机将金属材料拉拔 成所需形状
飞机制造: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机翼、发动机等部件的制造 火箭制造:应用于火箭发动机、燃料箱、推进器等部件的制造 卫星制造:应用于卫星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天线等部件的制造 空间站制造:应用于空间站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对接口等部件的制造
能源领域的应用
风力发电:叶片、塔筒等部件的制造
水力发电:水轮机、水泵等部件的制 造
04
金属塑性成形设备
自由锻设备
自由锻设备可以生产各种形 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
自由锻设备是一种用于金属 塑性成形的设备
自由锻设备的主要优点是生 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自由锻设备的主要缺点是设 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模锻设备
模锻设备类型:包括模锻锤、模 锻压力机、模锻液压机等
模锻设备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船舶、机械制造等领 域
弯曲:通过弯曲机将金属材料弯曲 成所需形状
旋压:通过旋压机将金属材料旋压 成所需形状
03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自由锻工艺
自由锻是一种利 用锻锤、压力机 等设备,将金属 坯料锻造成所需 形状的工艺。
自由锻工艺可以 生产出各种形状 复杂的锻件,如 齿轮、轴类、连 杆等。
自由锻工艺的优 点是生产效率高, 可以生产出高质 量的锻件。
应用领域:汽车、航空航天、机 械制造、电子等行业
添加标题
金属的塑性加工教学PPT
在无模具或少模具情况下,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锻件。
自由锻
在模具腔内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锻件。
模锻
通过旋转轧辊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轧制产品。
轧制
通过挤压模具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挤压产品。
高强度材料
精密成形技术如激光成形和等离子喷涂等,在金属塑性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精密成形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用于预测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行为、流动规律和工艺参数优化,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数值模拟与优化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塑性加工将更加高效、精确和可控,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
采取措施确保金属各部位受热均匀,以减小变形不均匀和开裂的风险。
加热均匀性
加热与温度控制
塑性变形过程
模具设计
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变形方式选择
根据金属特性和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性变形方式,如轧制、锻造、挤压等。
变形程度控制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变形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总结词
拉拔技术主要用于生产各种细线、丝材等制品,如钢丝、铁丝等。在拉拔过程中,金属坯料通过模具孔逐渐被拉长和变细,同时发生塑性变形。
详细描述
根据拉拔时金属坯料温度的不同,拉拔可分为热拉拔和冷拉拔两种。
总结词
热拉拔是将金属坯料加热至高温后进行拉拔,具有加工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但产品精度相对较低。冷拉拔则是在常温下进行拉拔,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加工难度较大。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液压成形可以提高锻件精度、降低成本、减少模具制造时间,适用于生产大型、 复杂形状的锻件。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液压设备和液态介质,成本较高。
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基本工艺
粉末冶金是将金属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压制、烧结等工艺制 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制品。
粉末冶金特点
粉末冶金可以生产出高精度、高密度、高性能的制品,适用 于生产复杂形状的零件。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对于大 型零件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制品翘曲
优化坯料加热和模具设计,改善制品冷 却条件,减少翘曲变形。
工艺优化与改进方法
优化工艺参数
引进新工艺
通过试验和模拟等方法,确定最佳的工艺参 数组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积极推广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与智能化
持续改进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 稳定性和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 影响。
03
针对不同的产品要求,灵活调整工艺参数
模具设计
1
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方案,进行模具设计计算
2
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材料、尺寸和精度要求 等
3
对模具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校核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01
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进行工艺模拟和优化
02
根据模拟结果,对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和模具等进行调整和优
3
非晶合金材料
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蚀等优点,是 制造精密部件的理想材料。
高精度与高效率成形技术
精密塑性成形技术
采用高精度模具、精确控制成形工艺参数等方法,使金属坯料达到高精度、 高化工艺流程、采用多工位成形、高速压制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ppt课件
3〕排样:
即冲裁件在板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
排样原那么:合理。
目的:简化模具构造,提高资料利用率。
4〕提高冲裁质量的冲压工艺:
当冲裁件剪断面用做任务外表或配合外表时, 常采用整修、挤光、精细冲裁等冲压工艺以提 高冲裁质量。
⑵弯曲: 即将板料、型材或管材在弯矩的作用下弯成 具有一定曲率和角度的制件的成形方法。
拉深次数<4~5次,且要求m1<m2<…< mn
3〕拉深缺陷:拉裂、起皱 拉裂---筒壁与底部的过渡处破裂。 防止措施: ①采用多次拉深,运用光滑剂; ②合理规定间隙及加大模具圆角半径。 起皱---由于切向压应力过大使毛坯失稳而
呵斥变形区折皱。 防止措施:①采用压边圈压紧坯料; ②间隙不能过大,m不能过小。
5.液态模锻 即将定量的熔化金属倒入凹模模腔内,在金属即将
凝固或未凝固形状下用冲头加压,使其凝固以得 到所需外形短见的加工方法。锻造设备可采用通 用液压机或公用液压机。
6.超塑成形
即利用金属在特定条件〔一定的温度条件、一定的变 速速度条件、一定的组织条件〕下具有的超塑〔高 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拉力〕来进展塑性加工的方法。
适于小型锻件的成批大量消费。 如飞机、机车、军工、轴承等制造业中的 齿轮、轴、连杆等零件。
〔3〕模锻方法
1〕锤上模锻: 即在锻锤上进展的模锻。 按所用设备和模具不同, 可分为锤模锻和胎模锻。
①锤模锻:即在各种模锻锤上进展的模锻。
★ 锻模模膛:→根据锻件外形和模锻工艺而 开设的凹腔。
●
模膛 种类
锤锻模具由带有燕尾的
2.摆动辗压
即上模的轴线与被辗压工件〔放在模下〕的轴线倾 斜一个角度,模具一面绕轴心旋转,一面、对坯 料进展紧缩的加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由锻设备
2、自由锻工序
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大类。
一)基本工序 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实际
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1.镦粗
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常 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 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加工硬化规律 金属在常温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抗力增大,塑性和韧 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体积不变规律 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变形前与变形后的体积保持不变。 根据此规律,可以确定毛坯的尺寸和确定变形工序。
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变形程度的影响 压力加工时,塑性变形程度的大小常用锻造比Y锻来表示,拔长时的锻造比
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 2—锻件余量
典型锻件图
二、模锻
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 质量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模锻。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锻造 终了时可获得与模膛形状相符的模锻件。
备料 加热 制坯 预锻 终锻 检查 热处理 表面喷丸 校正 切除飞边
模锻具有如下优点:
程同时存在,而加工硬化又几乎同时被再结晶消除。热变形可使金属保持较 低的变形抗力和良好的塑性,可以用较小的力和能量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 不会产生裂纹,同时还可获得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再结晶组织。但是,热变 形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易产生氧化皮,精度和表面质 量较低。自由锻、热模锻、热轧、热挤压等工艺都属于热变形加工。
常用压力加工方法 a)自由锻 b)模锻 c)板料冲压 d)挤压 e)轧制 f)拉拔
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改善金属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后,其组织、 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金属塑性成形主要靠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改变形 状,使其体积重新分配,而不需要切除金属,因而材料利用率高。 (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塑性成形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 形加工的,生产效率高。 (4)可获得精度较高的毛坯或零件。压力加工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 较高的精度,可实现少或无切削加工。
金属的塑性成形基础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1、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越 好,越适合压力加工。 2、常用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塑性指标。 3、金属塑性变形时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最小阻力定律、加 工硬化和体积不变规律等
最小阻力定律 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各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 向移动。最小阻力定律符合力学的一般原则,是塑性成形加工 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第5章 金属材料成形
第一节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 第三节 金属连接成形工艺基础
锻造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板料冲压
汽车锻件
典型的冲压件
塑性成形工艺
金属塑性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 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金属塑性成形可分为: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 成形方式如图所示。
Y锻=S0/S(S0、S分别表示拔长前后金属坯料的横截面积);镦粗时的锻造比 Y锻=H0/H(H0、H分别表示镦粗前后金属坯料的高度)。锻造比越大,毛坯的 变形程度也越大。生产中以铸锭为坯料锻造时,碳素结构钢的锻造比在2~3范 围选取,合金结构钢的锻造比在3~4范围选取。以钢材为坯料锻造时,因材料 轧制时组织和力学性能已经得到改善,锻造比一般取1.1~1.3即可。 2. 冷变形与热变形
在再结晶温度(T再=0.4Tm)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因冷变形有 加工硬化现象产生,故每次的冷变形程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金属产生裂纹。 冷变形加工的产品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常温 下的冷镦、冷挤压、冷拔及冷冲压都属于冷变形加工。
热变形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热变形时加工硬化与再结晶过
常用塑性加工方法
一、自由锻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 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 工方法。 自由锻分为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 型锻件,生产率也较低。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方法。
优点: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灵活;通过局部成形组合出所 需锻件的形状、尺寸 缺点:锻件的精度低,生产率低,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劳 动强度大 应用:单件、小批、形状简单的锻件,大型、重型锻件,尤 其是特大型锻件
中要不断翻转和送进工件。
3.冲孔 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
造轮、套筒和圆环等空心锻件,对于直径小于25mm的孔 一般不锻出,而是采用钻削的方法进行加工。
较薄的坯料通常采用单面 冲孔; 厚度较大的锻件,一般采 用双面冲孔法
冲孔工艺 a)薄坯料冲孔 b)厚坯料冲孔 1-冲头 2-坯料 -垫环
(1) 生产效率较高。模锻时,金属的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 获得所需形状。 (2) 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并可使金属流线分布更为合理,从而 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3) 模锻件的尺寸较精确,表面质量较好,加工余量较小。 (4) 模锻件减少切削加工工作量。在批量足够的条件下,能降低零 件成本。 (5) 模锻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
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 现细腰、夹层等现象。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 不均匀。
2.拔长 拔长是沿垂直于工件的轴向进行锻打,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
增加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造轴类和杆类等零件。 拔长时工件要放平,锻打要准,力的方向要垂直,并且拔长过程
(二)辅助工序 为使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变形工序称为辅助工序,例如,
为方便挟持工件而进行的压钳口、局部拔长时先进行的切肩等工序 都属于辅助工序。 (三)修整工序
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而进行的工序,如校正、滚圆、平整等。 修整工序的变形量一般很小,而且为了不影响锻件的内部质量,一 般多在终锻温度或接近终锻温度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