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20171009,第二章 第二节.网络的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尔伯· 施拉姆和唐纳德· 罗伯特等的《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
面对面传播的成功有赖于发讯者有能力引发受讯者 共同的意义与感情。发讯者与受讯者一定要在他们的背 景中有某些共同的经验,才能得到成功,这些经验在图 中称为经验域,网线部分是两人重叠的共有经验。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服务 迈克尔 .E. 罗洛夫《人际传播 - 社会交换论》 信息 [美] 地位 爱
的认识。
本章学习与思考:
1. 为什么要从多重属性角度认识网络?
2. 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谈谈你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的理解。
3.网络传播的复合性对于传播效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4. 如何认识网络传播的连通性?
5.如何理解长尾理论?
6.为什么说未来网络经济将是一种数据经济?
本章学习与思考:
7.作为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如何?
3、普遍认识
1、认识自我 2、建立人际关系 3、控制周围环境 4、进行情感沟通
(四)人际传播的基础
自我表露与‚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自己不了解
乔瑟夫· 勒夫和哈 里· 英格拉姆在20世 纪50年代提出
他人了解
开放区域 盲目区域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 相貌、身份、职业 一部分 等 秘密区域 隐私,或者尚未公 之于众的东西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二)特点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是真正 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 为丰富和复杂。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 互动频度高。 4、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 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5.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 传播形式为主; 6.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 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
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辨 证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而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 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人的思维、内省活 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 3、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 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自我传播)的 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 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8. 试分析即时通信这一人际传播方式的特点。
9. 网络中的社区与群体是何关系?
10. 观察网络中的一个群体,研究其群体传播的特点。
11. 网络中的组织内传播是如何实现重新赋权的?
12.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带来的?
专题探讨: 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 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 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 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1、感觉和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想象 5、情绪和情感
孔子:吾日三省乎吾身
卢梭:《忏悔录》
内省式思考
(三)米德的‚主我‛和‚客我(宾我)‛理论
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传 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 程进行研究的理论,该理论包含以下 要点: 1、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与行 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 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他人不了解
(五)社会功能
对社会来说, 是社会成员交流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对个人来说, 是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六)‚镜中我‛概念
美国学者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了这一概念。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从个人与社会的 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 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 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观察、 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 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我所想象 的我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我所想象的别人对我这种形象的 评价;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 辱。 ‚镜中我‛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
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与动力: 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动因是社会支持,也就是获得他人在 情感上或行动上的帮助,或者获取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资 本。但传统人际传播一般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对来说 ,交流的范围是有限的,社会支持的资源也就受到限制。 而网络则使人们可以不断地变换交流的对象,交流对象的
来源也更加广泛。它使不同空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
游戏、SNS、微博、微信等,都可能成为孕育群体的土壤
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社区
网络中出现的社区也被称为虚拟社区。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
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是其主要特征,但是,意识、行为及利益
的共同性仍然是虚拟社区的重要特点,因此,它仍然是一种社区。 网络社区的传播可以涵盖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 个方面。在很多社区中,成员间的互动都可以被看作群体传播。很多社区 有点对点通信功能,可以进行人际传播,而有些社区则是大众传播、组织 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群体传播是社区中最常见、使用最频繁的传播方 式。
本章小结:
网络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对它的认识与研究不能局限于大众传播视角
。本章对网络的平台属性以及对网络中四种传播形态进行分析,就是为了
给网络传播的研究提供更为宽阔的视野。 本章与第三章有较强的关联。本章侧重于分析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 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整体规律,而第三章则侧重于研究网络中的具 体传播形式。当然,每一种具体的传播形式并不只是对应一种传播形态, 例如,微信这一形式既可以承载人际传播,又涉及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 大众传播。厘清传播形态与传播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网络传播
(四)时间管理
1、有计划地使用时间。不会计划时间的人,等于计划失败。 2、目标明确。目标要具体、具有可实现性。 3、将要做的事情根据优先程度分先后顺序。 4、将一天从早到晚要做的事情进行罗列。 5、每件事都有具体的时间结束点。控制好通电话的时间与聊天的时间。 6、遵循你的生物钟。将优先办的事情放在最佳时间里。 7、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8、区分紧急事务与重要事务。 9、每分每秒做最高生产力的事。将罗列的事情中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删除掉。 10、不要想成为完美主义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办事效果。 11、 巧妙地拖延。 12、学会说‚不‛。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当说‚不‛。
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其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宣传活动是现代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中的一 个主要内容。宣传活动包括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 宣传。
四、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传播手段的复合性
受众的高能动性与传播的互动性
传播效果的开放性
2
第二章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人类传播主要有五种基本形态,包括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及大众传播。
除了人内传播外,其他传播形态都存在于网络中,它们也构成网络传播的
基本形态。
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当互联网开始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最 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到今天,网络上的人 际传播也是十分频繁的。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 甚至超过对网络的大众化传播的需求。

(七)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原因分析 1.人际传播实质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 动,精神内容的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取 决于他的媒体,即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 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的理由就是他的传播的 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 话、通过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 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 3.除语言符号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空间等 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
(八)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
人际传播所经历的三种形态及其相对应的传 播媒介: 面对面传播 → 语言 →示现媒介系统时期 延时传播 → 文字 →再现媒介系统时期 电子传播 → 电子信号→ 机器媒介系统时期 *思考:网络传播扩大了哪些人际传播功能?
三、群体传播
(一)什么是群体 1、群体及其特征 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 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的本质特征 是: ①具有共同或接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 ②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以组织化的程度不同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一 般群体,另一类是社会组织。 2、个人参与群体传播的动机 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内联网传播是在一个组织内部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通信和信息访问的方式
。内联网是针对组织的人员和信息的集成机制。
内联网的使用,使组织的结构从“金字塔式”)演变成“网络式”。
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互联网是实现组织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外传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其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
“I”与‚me”
自我传播的特性 :
1、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 传播活动。 2、自我传播虽然与人体内部的生理 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 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 践性。 3、自我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 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 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 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4、自我传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 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施拉姆 【威尔伯〃L〃施拉姆(1907~1987),美国人,传播学鼻祖。】
五个典型的传播实例
达摩面壁
大仲马点菜
Baidu Nhomakorabea某一件事大众的反应
开会
阿波罗登陆月球
一、自我传播
(一)自我传播及其特性
即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地自我信息沟通。 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 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 映。而主体自己也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又称体 内传播、人的内心传播、内向传播、人内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 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 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 媒介的信息交流活 动。 人际传播是一 种符号互动。
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 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 的‛等表面的意味。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 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 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 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两人谈话、书信往来、 打电话等。 互联网出现后,主要有电子邮件、QQ 、MSN聊天等 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中人际传播越来越虚拟化了。
网络进行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为人们带来了更
广泛的社会支持。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表演‛与‚印象整饰‛: 网络人际互动中的表演,往往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其一,在熟人关系互动中,打造有利于获得情感支持、 社会信任与社会资本的个人形象。 其二,在陌生关系互动中,塑造一种自己希望扮演的角
色。
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网络中的群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 ,它通过网络来发展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早期的同学录、 现在的微信群等,都是典型的线下群体关系向线上的延伸 。 另一种则是通过网络形成的新群体,如一些兴趣社团。网 络群体形成的途径很广泛,BBS、电子邮件、博客、网络
网络群体的深化方向:网络社群
“社群”与“社区”都来自英文“Community”,看上去它们似乎只是同一英文概
念的不同译法,但今天盛行“社群”这一提法,还是有其原因的。今天人们
关注的社群更接近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也就是其成员更具有群体意识 、群体归属感,也更具有一致的行动能力。而与群体这个概念相比,今天 研究者和从业者所关注的社群,往往与创造、生产等行为相关联,它不仅 是滕尼斯所说的一种“生活共同体”,还是一种“生产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