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

合集下载

质谱中常用的电离电压为电子伏特

质谱中常用的电离电压为电子伏特

CH2 CH2 CH2 CH3 m/z=134 m/z=39 HC CH m/z=65
CH 2CH 2CH 3
CH2 m/z=91
HC
CH
m/z=91
H2 C
质谱图上质荷比最大的峰一定为分子离子峰吗? 如何确定分子离子峰?
2、碎片离子峰
15 29 43 57 71
一般有机化合 物的电离能为7- 13电子伏特,质 谱中常用的电离 电压为70电子伏 特,使结构裂解, 产生各种“碎片” 离子。
H 3C
CH2 CH2 CH2 CH2 CH3 71 57 43 29 15 CH3 CH2 CH3 CH2 CH2 CH3 CH2 CH2 CH2 CH3 CH2 CH2 CH2 CH2 CH3
饱和烃的质谱图:支链烷烃
100 90
% OF BASE PEAK
m/z=43 C3 m/z=57 C4
5-Methylpentadecane 169 CH3(CH2)3 57 CH CH3 85 141 (CH2)9CH3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C6 m/z=85 m/z=71 C5 m/z=99
H2C
H2C 43
71
§5 质谱解析
1.分子式的测定
分子离子峰的确认 a. 一般来说,分子离子峰在MS图最右端 b. 不稳定分子离子无M c. N律:由C,H,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M一定是偶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奇数,M奇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偶数,M偶数。 d. 分子离子峰与相邻峰的质量差必须合理。
m/z
118 120 122 124 M M+2 M+4 M+6 丰度比 27 27 9 1 符合二项式:a=3(轻)、b=1(重)、n=3原子数目 (a+b)n=(3+1)3= 27 + 27 + 9 + 1 M M+2 M+4 M+6

第十五章 质谱法(一)

第十五章 质谱法(一)
2 m2 m = m1
记录质荷比 m1 m2
m﹡
m1 m2
m﹡
特点(1)峰弱,约为m1峰的1-3% 特点( 峰弱,约为m 峰的1 峰钝,可跨2 (2)峰钝,可跨2-5个质量单位 (3)质荷比一般不是正整数 可用于确定离子的“子母” (4)可用于确定离子的“子母”关
m/z

例:对氨基茴香醚在m/z94.8和59.2二个亚稳峰
R2 C R1 O
丢失最大烃基原则: 丢失最大烃基原则: α―裂解 裂解——丢失最 丢失最 大烃基的可能性最大 R1>R2
ex2:
异裂
R2
C
O
+ R1
ex3:
O C CH3
α裂解
C O CH3
(2) β 裂解 )
H H3CH2C O CH2CH2 CH2CH3 H3CH2C O CH CH2 CH2CH3
71 H3C 57 H3C 43 H3C 29 H3C 15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ex:
H3C CH2 CH2
H
H C CH3
OH
H3C CH2 CH2 H C OH CH3 m/z=45(2 CH2 C OH m/z=73(M-15) C OH
1.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2.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3.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谱图复杂化。
M e M → 中性分子+碎片离子 → +
正离子 负离子
特点: 特点: 灵敏度高( ①灵敏度高(10-11g); ); ②分析速度快 1~几秒 几秒 测定对象广。 ③测定对象广。 用途: 用途: ①求精确分子量 ②鉴定化合物 ③推断结构 ④测Cl、Br等原子数 、 等原子数 ⑤与色谱联用进行定量分析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组织或生物体水平上的表达、修饰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下面是蛋白质组学中常用的方法的比较:1.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法是蛋白质组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质量-电荷比(m/z)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可用于鉴定蛋白质序列、翻译后修饰和互作蛋白等。

- 优点: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可定量、可鉴定多种翻译后修饰。

- 缺点:不适用于大规模分析、需要高度精确的质谱仪器。

2. 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GE):2DGE 是将蛋白质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结合,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进行分离。

- 优点:分离效果好、可获得蛋白质的相对丰度、可鉴定翻译后修饰。

- 缺点:不适用于低丰度蛋白质、定量不准确、有偏性。

3. 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DIGE):DIGE 是在2DGE的基础上引入荧光标记,同时分析多个样品的差异。

- 优点:高通量、高灵敏度、定量准确、可鉴定多种翻译后修饰。

- 缺点: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试剂、荧光标记可能影响蛋白质性质。

4. 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s):将蛋白质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与样品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来鉴定和分析蛋白质。

- 优点:高通量、高灵敏度、可进行蛋白质互作研究。

- 缺点:需要提前知道蛋白质的种类和性质、鉴定结果受固相载体和信号放大的影响。

5. 蛋白质组测序(Protein Sequencing):通过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解析出来来鉴定蛋白质。

- 优点:可以获得蛋白质的全序列。

- 缺点: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样品、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

质谱MassSpectrometryMS.ppt

质谱MassSpectrometryMS.ppt

C6 m/z=85
57 85
40
m/z=71
30
C5 m/z=99
20 10
C7
113 C8
C9
C10
M C12 M 15 C16
0
பைடு நூலகம்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190200 210220230
例2 甲基环己烷的M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3 芳烃
m/e 为39, 65, 77, 91的碎 片
% OF BASE PEAK
91
100
90
CH2 CH2 CH2 CH3
80
70
92
60
50
40
30
134(M )
20 10
39 51 65 77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横坐标:质荷比
一 质谱的基本原理
• (1)质谱仪的结构示意图:
样品蒸汽进入电 离室,受到高能 电子束的轰击, 分子被轰击成大 大小小的碎片.
先后到达的正 离子通过装置 转换成电流被 记录下来,即得
到MS.
带正电荷的碎片离子 被电场加速,加速后的 正离子进入质量分析
器. 质量不同的碎 片获得的动能 不同,因此,在质 量分析器的弧 形弯道中的偏 离程度不同(小 碎片先偏离,大 碎片后偏离),通 过改变磁场强 度,即可使不同 的正离子碎片 依次经出口到
二 烃类质谱的特征
1 烷烃和环烷烃
m/e为15,29,43的碎片 峰常见.

最新波谱解析之质谱篇

最新波谱解析之质谱篇

4、检测器 包括Faraday圆筒(直接电检测器)、电子倍增器、 闪烁计数器、微通道板、照相低片等
phe-1中[M+H]+离子的FAB-MS/MS谱
CH3O
OH
N
CH3O
OCH3
质谱技术的主要特点
1、应用范围广 2、灵敏度高 3、分析速度快 4、能同时提供有机样品的精确相对分子质 量,元素组成、碳内架及官能团结构信息 5、与计算机结合使用,操作方便 6、与其他仪器相比,其结构复杂,价格昂 贵,使用及维修不方便 7、样品被破坏,无法回收
(加热)
1.3-0.13Pa
b) 直接探针进样:高沸点液体及固体 探针杆通常是一根规格为25cm6mm i.d.,末端有一装样品的黄金杯(坩埚)
,将探针杆通过真空闭锁系统引入样品,如图所示。
优点: 1)引入样品量小,样品蒸汽压
可以很低; 2)可以分析复杂有机物; 3)应用更广泛。
c) 色谱进样:利用气相和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仪联用,进行多组份复 杂混合物分析。
在CI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导入的反应气体,
使其离子化。
B + e - B+• + 2e -
(1) (电子电离)
B+• +B (B+H)+ + (B-H)• (2)
(B-H)+ or (B-H)- (3) (多次反应)
b- or b- •
(4) (碎片离子)
B + e - B- •
(5)
FAB法的关键之一是选择适当的(基质)底物, 从而, 可以进行从低极性到较高极性的范围较广的有机化合物测 定,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电离技术。
当高速中性原子轰击底物溶液后,在发生‘爆发性’ 汽化的同时,发生离子—分子反应,从而,产生(解离性) 氢质子转移反应[1]和[2]式及[3]式,与(电子轰击法相 似)的轰击离子化反应[4]等.

MS 质谱

MS  质谱
B
D C B A
Sample
A
C
D
A B C D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离解方法
1、电子轰(撞)击(EI) 是一种最适合有机化合物的解离方法,质谱所用 冲击电流的位能,一般为 50-100 eV,而一般有机物分 子离子化电压为9-15ev,电子能比电离能高很多,剩余 的能量,除将分子离解成分子离子外,还可将键断裂, 形成许多碎片。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O H3C H2C C CH2 CH2 CH3
- [CH2 CH2 CH3]
m/z=57(75%)O H3C H2C C
- [H3C H2C]
O C m/z=71(48%) CH2 CH2 CH3
45 73 29 27 59 87 102 (M )
正 己 烷
H 3C
71 H3C 57 H3C 43 H3C 29 H3C 15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碎片离子峰
CH3
<
H3C CH2
< H3C
CH CH3
< H3C
43 57 29 15 71
正癸烷
C CH3 CH3
85
99 113
142 m/z
有机分子裂解类型
CH3 m/z=87(M-1)
55[M-(H2O+CH3)] 70(M-H2O) 73(M-CH3) 88(M ) M-1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m/z
α ―断裂——丢失最 大烃基的可能性最大 丢失最大烃基原则
43 57 29

第二十一章 质 谱 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第二十一章 质 谱 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R3
ZH
C
HC
R1
R2
可以发生这类重排的化合物有:酮、醛、酸、 酯和其它合羰基的化合物。
重排的结构特征是,分子中有一个双键以及在γ 位置上有氢原子. (麦氏重排)
特 点:电离温和,碎片少,主要产生分子离子M+和(M+1)+峰
4) 场解吸源(Field desorption, FD)
类似于场电离源,它也有一个表面长满“胡须” (长 0.01mm) (微针型碳刷)的阳极发射器.
过 程:样品溶液涂于发射器表面---蒸发除溶剂(解析)— 高压静电场—使样品电离形成分子电 离—奔向阴极—引入磁 场
二、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分子在离子源中可产生各种电离,即同一分子可产生多 种离子峰: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峰、重排 离子峰、亚稳离子峰等。
设有机化合物由A,B,C和D组成,当蒸汽分子进入离子 源,受到电子轰击可能发生下列过程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离子:
分子离子
碎片离子
重排裂解 碰撞裂解
1.分子离子峰
• 不适用于难挥发、热不稳定或极性较大的有机物分析。

3) 场致电离源(Field ionization, FI)
应用强电场可以诱发样品电离。场离子化是一种温和的 技术。碎片通常是电极附近的分子一离子碰撞反应产生的。 FI应用强电场诱导样品电离。如下图。(教材P356 图12-4)
过 程:强电场(电极间距<1mm)—分子热分解或碰撞—带正电 荷的碎片离子—阳极排出并加速进入磁场
探针
样品层
原子束
二次离子
铜针探头
狭缝
质量分析器
44、 质量分析器
作作用是将不同碎片按质荷比m/z分开。 质质量分析器类型:磁分析器、飞行时间、四极杆、离子捕获、 离子回旋等。

质谱法(讲义)

质谱法(讲义)
缝进一步准直后进人质量分析器。
EI的优点:
(1)重现性好,在一定能量(70eV)的电子流轰击 下,离子流稳定,始终得到一样的图谱,故质谱仪谱 库中的标准质谱图均是采用EI方式制作的。 (2)灵敏度高,所得碎片离子多,质谱图复杂,获 得有关分子结构的信息量大。 (3)有丰富的碎片离子信息和成熟的离子开裂理 论,有利于物质的结构分析和鉴别。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一、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质谱分析法:
将物质分子转化为离子,按质荷比差异进行 分离和测定,实现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样品导 入系统
产生离子流
离子源
m/z
质量扫描
质量 分析器
检测器
H0
放大器 记录器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的样品离 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离子电离后经加速 进入磁场中,其动能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 即
磁分析器
最常用的分析器类型之一就是扇形磁分析 器。离子束经加速后飞入磁极间的弯曲区,由于 磁场作用,飞行轨道发生弯曲,见图
m = H 2R 2
z
2V
R = mv zH
仅用一个扇形磁场进行质量分析的质谱仪称
为单聚焦质谱仪,设计良好的单聚焦质谱仪分辨 率可达5000。
若 要 求 分 辨 率 大 于 5000 则 需 要 双 聚 焦 质 谱 仪。单聚焦质谱仪中影响分辨率提高的两个主要 因素是离子束离开离子枪时的角分散和动能分 散,因为各种离子是在电离室不同区域形成的。 为了校正这些分散,通常在磁场前加一个静电分 析器(Elctrostatic Analyzer,ESA),这种设 备由两个扇形圆筒组成,向外电极加上正电压, 内电极为负压。
57
100

质谱法简介—质谱法基本原理(分析化学课件)

质谱法简介—质谱法基本原理(分析化学课件)

m/z 123 -CH3
-CO 108
80
m/z 80 离子是由分子离子经过两步裂解产生的,而不是一步形成的
质谱法基本原理
4.同位素离子
大多数元素都是由具有一定自然丰度的同位素组成。化合物 的质谱中就会有不同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由于同位素的存在, 可以看到比分子离子峰大一个质量单位的峰M+1;有时还可以 观察到M+2,M+3。通常把由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叫同位素峰。
离子子还可能进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碎片离子,在裂解的同时也可能
发生重排。
质谱法基本原理
3.亚 稳 离 子(m*)
在离子源中形成的碎片离子没有进一步裂解,而是在 飞行进入检测器的过程中发生自行的裂解,这样所形成的低 质量的离子叫亚稳离子。 形成过程 m1 (母离子) m2 (子离子) 中性碎片
表观质量 m m22
37
(a+b)n=(3+1)2=9+6+1
即三种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为9:6:1。 这样,如果知道了同位素的元素个数,可以推测各同
位素离子峰强度之比。 同样,如果知道了各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可以估计
出分子中是否含有S、Cl、Br原子以及含有的个数。
质谱法基本原理 四、质谱法的特点与主要用途
❖ 特点: ❖ 1.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 2.分析速度快。 ❖ 3.分析范围广,适合联机。 ❖ 4.能够同时给出样品的精确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 气质联用(GC-MS)的应用领域:
气质联用已经成为有机化合物常规检测中的
必备工具。环保领域的有机污染物检测,特别是
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药物研究生产质控的进出
口环节;法庭科学中对燃烧爆炸现场调查,残留

人卫第七版分析化学第十五章质谱法

人卫第七版分析化学第十五章质谱法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 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即
z为电荷数,e为元电荷,U为加速电压,
m为离子的质量,υ为离子被加速后的运 动速度。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二、质谱的表示方法 (一)质谱图
以质荷比(m/z)为横坐标,以相对 强度为纵坐标,并将最强的离子峰定为基 峰,强度定为100%,其他离子峰以其对基 峰的相对强度百分值表示。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EI源的优缺点:
优点:
(1)非选择性电离,只要样品能气化,电离 效率高; (2)应用最广; (3)稳定,操作简便。
缺点:
(1)样品必须能气化,不适宜难挥发、热敏 性的物质; (2)有的化合物在EI方式下分子离子不稳 定,易碎裂, 得不到分子量信息。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2.化学电离源 (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CI)
化学电离法是待测物通过气相分子一离子反应来进 行的。核心是质子的转移。 CI源结构(与EI源相似):电离室(离子盒)、灯丝 (锑或钨灯丝)、离子聚焦透镜和一对磁极组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化学电离源常用的反应气是CH4、异 丁烷、NH3、H2O、H2或He等。在高能电子 流的轰击下,反应物(如CH4)首先被电离, 生成一次离子CH3+和CH4+· ,即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在离子源内,用电加热锑或钨丝到2000oC,产生高速的电子束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电子轰击法是通用的电离法,是使 用高能电子束从试样分子中撞出一个电 子而产生正离子,即

质谱法

质谱法

CH2 CH3
43 H3C CH2 CH2
CH2 CH2 CH3
29 H3C CH2
CH2 CH2 CH2 CH3
15 CH3
CH2 CH2 CH2 CH2 CH3
碎片离子峰
质谱图及其应用
• 分子离子峰 试样分子在高能电子撞击下产生正离子,即:
M+e
M+ +2e (M+称为分子离子或母离子)
分子离子的质量对应于中性分子的质量,几乎所有的 有机分子都可以产生可以辨认的分子离子峰,有些分子 如芳香环分子可产生较强的分子离子峰,而高分子量的 烃、脂肪醇、醚及胺等则产生较弱的分子离子峰。
质谱法
近20年来,质谱仪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和计算机相联用,由计算机控制操作和处理数据,
使分析速度大大提高;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联用仪器,如GC-MS,HPLC-
MS等 出现了很多新的电离技术。
Great Names in Mass Spectrometry
Joseph John Thomson
m / z = 71
m / z = 57
质谱图及其应用
• 在烷烃质谱中C3H5+、C3H7+、C4H7+、C4H9+( m/z依次 为41,43,55和57)占优势,在m/z57区出现峰的相对强 度随m/z增大而减小,而且会出现一系列m/z相差14的离 子峰,这是由于碎裂下来亚甲基的结果。
• 在含有杂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化合物质谱中,由于杂原子 的定位作用,断裂将发生在杂原子周围。对于含有电负 性较强的杂原子如Cl、Br等,发生以下反应:
质量分析器原理
加速后离子的动能 :
(1/2)m 2= e V = [(2V)/(m/e)]1/2

质谱简介

质谱简介

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
(1)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是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得到的离子,所以 其数值等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是所有离子峰中m/z 最大的(除了同位素离子峰外),分子离子用M 表示, 用于测定分子量。 (2)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产生后可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将会通过进一 步碎裂或重排而释放能量,碎裂后产生的离子形成的峰 称为碎片离子峰,用于测定分子结构。
5.电喷雾电离(ESI)
ESI电离是很软的电离方法,通常没有碎片离子峰, 只有整体分子的峰。是最常用的液相离子源,适用于 极性较强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用于热不稳定化合 物的分析。
6.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
通过激光束与固体样品分子的作用使其产生分 子离子和具有结构信息的碎片。 能使一些难于电离的样品电离,且无明显的碎 裂,得到完整的被分析物分子的电离产物,特别适 合生物大分子:肽类化合物、核酸等,主要与TOF 联用。 常用基质:2, 5-二羟基苯甲酸、芥子酸、烟酸等。
1 2 (1) zV mv 2
(质量m,电荷z,加速电压V)
5、当被加速的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时,磁场再对离 子进行作用(与其飞行方向垂直),使每个离子做弧 形运动。其半径决定于各离子的质量和所带电荷的比 值m/z。此时由离子动能产生的离心力(mv2/R)与由磁 场产生的向心力(Bzv)相等: (2) m 2 Bz R 将(1)、(2)合并得:
电极上加直流电压U和 射频交变电压V。当U/V一 定及场半径r固定时,对于 某一种射频频率,只有一 种m/z的离子可以顺利通过 电场区到达检测器,这种 离子称为共振离子,其它 非共振离子在运动中撞击 在圆筒电极上被过滤掉。
是一种无磁分析器,体积小,重量轻, 操作方便,扫描速度快,分辨率较高, 运用于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仪的构成:高真空系统、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及记录装置等。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1.气体扩散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一)真高空系统
质谱仪属于高真空装置,因此,高真空系统是使质谱
2021/6/16
23
为了满足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的发展及仪器小型 化(台式)需要,现在最常用的质量分析器有: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优点:
①可在较低的真空度下工作;
②扫描速度快,有利于色谱仪联用;
③结构简单,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
缺点:
①分辨率低于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②质量范围较窄,一般为10~1000amu(原子质量单位);
是最常用的一种离子化方式能量较高70ev所得碎片离子峰比较丰富常用于标准ms图的制备便于进行鉴定和结构解析但所得分子离子峰往往并不很强甚至不能识别不利于确定分子量
第十五章 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2021/6/16
1
要求: 1 掌握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 掌握质谱中不同离子的类型及在结构解 析中的作用; 3 熟悉质谱仪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样品导 入系统
产生离子流
离子源
m/z
质量扫描
质量 分析器
检测器
H0
放大器 记录器
2021/6/16
真空泵
质谱形成过程示意图
质谱图
6
光源 单色器
样品池 检测器
分光光度计组成示意图

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是一种依据质荷比之

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是一种依据质荷比之

Mass Spectrometry質譜儀的發展起源質譜儀(mass spectrometry, MS)是以熱電子撞擊氣體分子,使產生碎片及離子,再經磁場分離,依據質荷比之測量,來決定分子質量的技術。

而質量是分子的一種特質,因此可以用於分子的鑑定或確認。

1912年湯姆遜(J. J Thomason)用以發現質量數為22氖之同位素之陽極射線管乃質譜儀之前身。

1919年阿斯頓(Aston)與丹麥斯特(Dempster)分別發展曲形軌道質譜儀成功。

1943年美國加州統一工程中心製成第一部商業質譜儀售予大西洋煉油公司以作分析石油成分之用。

隨著電子技術發展,質譜儀製造日益精確完備,不但成為化學分析之必備工具,而且廣泛應用於核子物理,生物醫藥,以及地質冶金,環境科學等如能降低製造成本,簡化操作技術,其發展將更不可限量。

〈1〉基本原理(1).將不同型態的樣品〈氣、液、固相〉導入質譜儀。

(2).樣品分子在離子源內游離(ionization)成氣相之離子形式。

(3).依質荷比(m/z : mass to charge ratio)不同分離各個樣品離子。

(4).各樣品離子到達偵測器被偵測出來。

(5).在資料處理系統中,離子偵測訊號被轉換成可讀或圖譜方式呈現。

〈2〉Fig1.表示帶電物質再電場中移動的距離和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

m / z = B 2r 2e / 2Vm / z = k * r 2※在本公式中,Z 值通常表示1,所以m 值和 r 2成正比關係。

質譜儀的基本構造M +M 1+ M 2+ M 3+ m = atomic molecular weight B = 磁場強度 e = charge V = voltage r = radius & curvature樣本處理方式質譜儀分析時,樣品必須先進行離子化,因樣品其物理、化學性質不同,而有各種不同離子化方式,一般易揮發性樣品則用電子撞擊游離法(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EI),或化學游離法(chemical ionization, CI)。

mass spectrometry 质谱法测蛋白质步骤和原理

mass spectrometry 质谱法测蛋白质步骤和原理

mass spectrometry 质谱法测蛋白质步骤和原理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法是检测生物体中蛋白质的主流技术之一,其能准确检测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及翻译后修饰。

因其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而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析领域,质谱法测蛋白质步骤和原理如下所述。

质谱法测蛋白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样本制备、蛋白质酶解、质谱分析、数据库检索与蛋白质鉴定等检测步骤。

1.蛋白质样本制备:蛋白质样本包括简单和混合复杂蛋白质样本,简单样本包括双相电泳斑点或者纯化蛋白质(SDS-PAGE胶条或者蛋白质溶液,纯度>90%)等。

混合蛋白质样本包括混合蛋白质溶液,或者SDS-PAGE条带等。

2.蛋白酶水解:由于蛋白质质量较大不利于鉴定,需要在质谱鉴定之前使用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为小片段肽段,通常情况下,将蛋白质酶解为6-20个氨基酸的多肽段用于蛋白质谱鉴定最为合适。

常用的酶为胰蛋白酶(trypsin),它于蛋白质的赖氨酸(lysine))和精氨酸(arginine)处将其切断。

3.质谱分析:通常可遵循简单蛋白质样本用串联质谱(MS/MS)检测,混合蛋白质样本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

4.蛋白质数据库检索与蛋白质鉴定:利用数据库检索软件选择相应的蛋白质数据库对实际检测出的质谱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同时以打分的形式评判鉴定结果,当打分大于某个阈值时,即判定质谱鉴定成功,反之则鉴定失败。

蛋白质质谱鉴定的基本原理是用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肽段混合物,经MAILDI或ESI等软电离手段将肽段混合物离子化,然后通过质量分析器将具有特定质荷比的肽段离子分离开来。

通过实际谱图和理论上蛋白质经过蛋白酶消化后产生的一级质谱峰图和二级质谱峰图的比对,进行蛋白质鉴定。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Orbitrap Fusion质谱平台,Or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平台结合Nano-LC,保证了低丰度肽段碎裂片段鉴定的灵敏度;同时在肽段碎裂过程中采取HCD与ETD结合的模式,保证肽段碎裂片段的完整性。

【全文】质谱法-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全文】质谱法-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R m W0.05
分辨本领由下列因素决定:
➢离子通道半径r;
质 谱
➢加速器和收集器狭缝宽度; ➢离子源的性质。

分辨本领几乎决定了仪器的价格。分辨率
在500左右的质谱仪可以满足一般有机分析的要 求,价格相对较低。分辨率大于10000的高分辨 率仪器,其价格也在4倍以上。
三.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质谱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量信息。
因此,可据分子电离所需能量不同可选择不同电离源。
电子轰击源(Electron Bomb Ionization,EI)
采用高速(高能)电子束冲击样品,从 而产生电子和分子离子M+,M+继续受到 电子轰击而引起化学键的断裂或分子重
质排,瞬间产生多种离子。 谱法水能垂电直平子方方—向向冲::击G灯3样丝-G品与4加—阳正速极离电间子极(7(0低V电电压压))—---较高
样品分子在承受电子轰击前,被一种反应气(通常是甲烷)稀
释,稀释比例约为103:1,因此样品分子与电子的碰撞几率极小
质,所生成的样品分子离子主要由反应气分子组成。

CH4
e
CH
4

2e
CH4
CH
5
CH 3


C

CH4
C
2
H
5
H2
进小部入分电与离C源2H的5+分反子应R,-C生H成3大(M部-1分)+与离C子H:5+碰撞产生(M+1)+离子;
质解用于吸分源子:量固高态达或1液05态的样非品挥不发需性要或挥热发不而稳直定接性被样转品化。为包气括相场,解吸适 谱源、快原子轰击源、激光解吸源、离子喷雾源和热喷雾离子源 法等。

质谱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方法

4.质量分析器
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位于离子源和检测器 之间,依据不同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m/ z分开。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型有:磁分析器、 飞行时间分析器、四极滤质器、离子捕获分 析器和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等。随着微电子 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采用这些分析器的变型。 (l)磁分析器 最常用的分析器类型之一就是扇形磁分析 器。离子束经加速后飞入磁极间的弯曲区, 由于磁场作用,飞行轨道发生弯曲,见图 21.7。
解: 要分辨N+2和CO+,要求质谱仪分辨率 至少为:
Rneed 27.995 = = 2545 28.006 27.995
质谱仪的分辨率: Rsp=245/0.52=471 Rsp<Rneed, 故不能满足要求。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由几个因素决定: (i)离子通道的半径;(ii)加速器与收集 器狭缝宽度;(iii)离子源的性质。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几乎决定了仪器的 价格。分辨率在500左右的质谱仪可以满足 一般有机分析的要求,此类仪器的质量分析 器一般是四极滤质器、离子阱等,仪器价格 相对较低。若要进行准确的同位素质量及有 机分子质量的准确测定,则需要使用分辨率 大于10000的高分辨率质谱仪,这类质谱仪 一般采用双聚焦磁式质量分析器。目前这种 仪器分辨率可达100000,当然其价格也将会 是低分辨率仪器的4倍以上。
R = m/W0.05
如果该峰是高斯型的,上述两式计算结果是 一样的。
【例16.1】要鉴别N+2(m/z为28.006)和CO+ 16. 要鉴别N m/z为28.006)和CO (m/z为27.995)两个峰,仪器的分辨率至少是多少? m/z为27.995)两个峰,仪器的分辨率至少是多少? 在某质谱仪上测得一质谱峰中心位置为245u,峰高5 在某质谱仪上测得一质谱峰中心位置为245u,峰高5 %处的峰宽为0.52u,可否满足上述要求? %处的峰宽为0.52u,可否满足上述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谱的横坐标:荷质比。从左到右荷质比 增大。
在大多数情况下,质谱图记录的是单电荷 离子,此时,质谱图的横坐标实际上即为 离子质量。
但特殊情况下,质谱图记录的是多电荷离 子,此时,所检测的离子的质量则因离子 的多重电荷而扩展到了相应的倍数。
二、质谱仪

主要组成:高真空系统、样品倒入系统、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 避免离子散射、离子与其他气体分子碰撞。质谱仪 的离子产生及经过系统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离子 源真空度应达l.3×10-4~l.3×10-5Pa,质量分析 器中应达l.3×10-6Pa)。若真空度过低,则会造 成离子源灯丝损坏、本底增高、到反应过多,从而 使图谱复杂化、干扰离子源的调节、加速极放电等 问题。一般质谱仪都采用机械泵预抽真空后,再用 高效率扩散泵连续地运行以保持真空。现代质谱仪 采用分子泵的过程。在 电子轰击下,甲烷首先被电离: CH4 + e→ CH4+·+2e CH4+·→ CH3+ + H· CH4+ 和 CH3+ 很快与大量存在的 CH4 分子起反应, 即 CH4+·+ CH4 → CH5+ + CH3· CH3++ CH4→ C2H5++ H2 CH5+和C2H5+不与中性甲烷进一步反应,一旦小 量样品(试样与甲烷之比为1:1000)导入离子 源,试样分子(SH)发生下列反应: CH5++ SH → SH2++ CH4 C2H5++ SH → S+ + C2H6。 SH2+和S+然后可能碎裂,产生质谱。由(<M十H) 或(M-H)离子很容易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电离法可以大大简化质谱,若采用酸性 比CH5+更弱的C4H9+(由异丁烷)、NH4+ (由氨)、H30+(由水)的试剂离子则可更 进一步简化。 化学电离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有些用EI 方式得不到分子离子的样品,改用CI 后得 到准分子离子,因而可以求得分子量。 由于CI 得到的质谱不是标准质谱,所以不 能进行数据库检索。 CI和EI源主要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适用于易汽化的有机物样品。
(一)高真空系统
(二)样品倒入系统
进样系统的目的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 人到离子源中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 低。 可分为两大类: 1、直接进样:适用于单组分、低挥发性 的固体或液体样品的分析。 2、色谱联用倒入试样:适用于多组分混 合样品的分析。

(三)离子源
离子源的功能是是被分析物质离子化,并使其具有 一定的能量。 1、 电子轰击源 (electron ionization EI )
第一节 质谱分析原理及质谱仪
第二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 第四节 综合解析
第一节质谱分析原理及质谱仪
质谱:样品的分子或原子在外部能量作用下电离或电离后进 一步分解生成各种质量与电荷之比值(m/z)不同的离子,然 后在分析器(通常是电场或磁场)作用下按其质荷比不同排 列形成的谱。
电子轰击法是通用的电离法,是使用高能电子束从试样分 子中撞出一个电子而产生正离子,即 M+e → M++2e 式中M为待测分子,M+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 电子束产生各种能态的M+。若产生的分子离子带有较大的内 能(转动能、振动能和电子跃迁能),可以通过碎裂反应而消去, 如 M+1 → M+3 M+ …… M+2 → M+4 式中M+1,M+2…为较低质量的离子
(四)质量分析器
将离子源产生的各种离子通过磁场、电场作 用,按质荷比分离开来,从而达到对离子质量 检测的目的。 目前用于有机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主要有磁分 析器(可分为单聚焦和双聚焦质量分析器两 种)及四极杆分析器两种。 (l)磁分析器 最常用的分析器类型之一就是扇形磁分析器。 离子束经加速后飞入磁极间的弯曲区,由于磁场 作 用,飞行轨道发生弯曲。
在电子轰击下,样品分子可能有四种不同途径 形成离子: 样品分子被打掉一个电子形成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进一步发生化学键断裂形成碎片离 子。 分子离子发生结构重排形成重排离子。 此外,还有同位素离子。这样,一个样品分子 可以产生很多带有结构信息的离子,对这些 离子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可以得到具有样 品信息的质谱图。
电子电离源主要适用于: 易挥发有机样品的电离,其优点是工作 稳定可靠,结构信息丰富,有标准质谱 图可以检索。 缺点是只适用于易汽化的有机物样品分 析,并且,对有些化合物得不到分子离 子。
2、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
CI 工作过程中要引进一种反应气体,可 以是甲烷、异丁烷、氨等。反应气体的 量比样品气要大得多。 灯丝发出的电子首先将反应气电离,然 后反应气离子与样品分子进行离子-分子 反应,并使样品气电离。
第十五章 质 谱 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 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 所得结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质谱, Mass Spectrum)。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 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 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 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质谱法更加普遍地应用到 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化学家们认识到由于质谱 法的独特的电离过程及分离方式,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具有化学本性,直接与其结构相关的,可以用它来阐 明各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质谱仪 成为多数研究室及分析实验室的标准仪器之一。
质谱法:通过对样品的棋相离子的直流电何必的测定进行物 质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质谱分析过程:
一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应用离子化技术,使物质分子失去外层 电子形成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中的化学键又继续发生某些有 规律的断裂而形成不同质量的碎片离子。 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作用 下,按质荷比的大小分开,排列成谱, 记录下来,得到质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