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合集下载

2023)19个退休人员病种

2023)19个退休人员病种

2023)19个退休人员病种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概述本文档是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的介绍和指南。

该临床路径旨在为骨伤科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指导和规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痛苦。

临床路径列表以下是试行版_2023中包含的19个退休人员病种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 骨折2. 脱位3. 腰椎间盘突出症4. 骨质疏松症5. 关节炎6. 肩周炎7. 高血压8. 糖尿病9. 心脏疾病10. 脑卒中11. 肺部疾病12. 慢性阻塞性肺病13. 退行性痴呆14. 骨肿瘤15. 骨髓炎16. 骨干神经炎17. 踝关节扭伤18. 脊柱侧弯19. 骨关节结核临床路径内容每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包括以下内容:1. 病因及病情评估2. 中医诊断方法3. 中医治疗方案4. 中药处方建议5. 推荐的针灸疗法6. 康复护理建议7. 随访和复诊建议使用指南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医生、中医师和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以便在退休人员的骨伤科病种中应用中医临床路径。

根据实际情况,可结合临床经验和个体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试行版_2023的重要说明事项本文档为试行版,仅供参考和实践,具体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和建议,不可作为权威依据。

建议在使用时,遵循医学伦理和国家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3).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

2023)19个老年人病种

2023)19个老年人病种

2023)19个老年人病种
*该文档为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2023)中针对老年人的19个病种进行介绍和概述。

*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老年人在骨伤科领域的中医临床路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骨伤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对老年人的骨伤问题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19个常见老年人骨伤病种在中医临床路径中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病种列表
1. 骨折
2. 关节炎
3. 腰椎间盘突出
4. 股骨头坏死
5.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6.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7. 踝关节骨折
8. 足踝关节损伤
9.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10. 手骨关节炎
11. 手骨骨折
12. 肱骨外科手术后康复
13. 骨肿瘤
14. 脊柱退行性疾病
15. 手骨关节结节
16. 跟腱炎
17. 跖骨压痛综合征
18. 骨肉瘤
19. 骨髓炎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医务人员提供在老年人骨伤科中应用中医临
床路径的参考。

通过了解每种老年人骨伤病种的病理特点和中医治
疗方法,医务人员将能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
判断来确定。

结论
本文档介绍了骨伤科中针对老年人的19个常见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使用,能够在老年人骨伤科领域中推广和应用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提高老年人骨伤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专业判断,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ICD-10 编码: M47.221+G55.2*)椎病(神经根型)(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xx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xx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xx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xx以内。

(2)中期:伤后2xx~4xx。

(3)晚期:伤后4xx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3 骨伤科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23 骨伤科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无移位和轻度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骨折病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为:BGG00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编码为:S7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3.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①股骨头下骨折②经股骨颈骨折③股骨颈基底骨折(2)按骨折移位的程度分(Garden分型法)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ICD-10编码:S72.002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2.分期:属于早、中期;分型:(1)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 Garden I-III型;(2)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 Garden I-II型;(3)所有基底型的患者。

3.因患者意愿以及病情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骨伤科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的ARCOⅡ期C 型,ARCOⅢ期A~B型患者。

一、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骨蚀(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编码:M87.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版(2002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

2. 疾病分期参照1993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

0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I期ECT或MRI确诊,X线片、CT表现正常。

依MRI所见,股骨头受累区分:I-A 股骨头受累<15%。

I-B 股骨头受累15%~30%。

I-C 股骨头受累>30%。

Ⅱ期X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少),在X线平片及CT上无股骨头塌陷表现,髋臼无改变,依据股骨头受累区分:Ⅱ-A 股骨头受累<15%。

Ⅱ-B 股骨头受累l5%~30%。

Ⅱ-C 股骨头受累>30%。

Ⅲ期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根据正、侧位X线片上新月征累及股骨头的范围。

Ⅲ-A 股骨头塌陷<2mm或新月征<15%。

Ⅲ-B 股骨头塌陷2mm~4mm或新月征l5%~30%。

Ⅲ-C 股骨头塌陷>4mm或新月征>30%。

Ⅳ期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也显示有骨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等变化。

3.分型参考2001年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协会(JIC)修订的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标准。

A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1/3内侧负重面;B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2/3内侧负重面;C型指坏死区占据超过2/3内侧负重面。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 编码: M47.221+G55.2*)(神经根型)(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方案”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Word版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Word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骨科九病种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骨科九病种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骨科九病种临床路径
本刊通讯员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11(18)1
【摘要】2010年11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项痹病(颈椎病)等骨伤科9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

这是该局正式发布的第一批中医临床路径,其余83个中医临床路径将陆续发布。

此举旨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规范中医诊疗行为。

本次发布的骨科中医临床路径9个病种分别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附骨疽(慢性骨髓炎)、骨蚀(股骨头坏死)、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病种;骨科;神经根型颈椎病;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疗效;慢性骨髓炎
【作者】本刊通讯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某三甲医院骨科两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 [J], 张颖;胡牧
2.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单病种中的应用 [J], 朱勤红
3.骨科临床路径病种筛选对策研究 [J], 李淑青;李建英;王纯玲
4.骨科单病种临床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 [J], 孟建红
5.国家中医药局发布骨科九病种临床路径 [J], 高新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合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住院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 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 编码 : M17.961 )。

(二)诊断依照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使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联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断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 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分期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断方案(2017 年版)”。

(1)发生期(2)缓解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断方案(2017 年版)”。

(1)气滞血瘀证(2)寒湿痹阻证(3)湿热痹阻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衰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断方案(2017 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

2.患者适归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好者。

3.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4.各样守旧了无效半年以上, X 线片显示为后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察看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一样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向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膝关节 X 线片;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 +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 C-反响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 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住院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编码: M17.96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发作期(2)缓解期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气滞血瘀证(2)寒湿痹阻证(3)湿热痹阻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各种保守了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膝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19 骨伤科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19 骨伤科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住院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项痹病(TCD编码: BGS000)。

西医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急性期(2)慢性期(3)恢复期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风寒痹阻证(2)血瘀气滞证(3)痰湿阻络证(4)肝肾不足证(5)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

2.本病出现肌肉麻痹无力(≤Ⅲ级)者;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其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沉;心电图;胸片。

(完整版)骨伤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完整版)骨伤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屈指肌腱腱鞘炎的门诊患者一、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筋结(TCD编码为:BGS000伤筋病)。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屈指肌腱腱鞘炎(ICD-10编码为:M65·391扳机状指;M65·992腱鞘炎)。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依据拟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协作组制定的“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虚寒痹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协作组制定的“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患者。

2.合并有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空腹血糖;(3)凝血功能;(4)心电图;(5)手正斜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尿常规、乙肝、HIV、HCV、梅毒检测、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锁骨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

4.除外以下情况(1)合并有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者。

(2)开放性骨折者。

(3)多发骨折,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便常规(4)肝功能、肾功能(5)血糖(6)凝血功能(7)心电图(8)胸部X线片(9)锁骨正位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无机元素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2.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它不全骨折。

(2)“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血瘀气滞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4.功能锻炼。

5.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骨折处肿痛明显缓解;2.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满意;3.肘腕关节活动良好;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闭合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差,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缺损;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等无法通过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者需行手术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合并心血管疾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2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外展型骨折。

(2)收型骨折。

(3)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适应症。

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

4.除外以下情况:(1)合并有腋神经、血管损伤者。

(2)开放性骨折。

(3)多发骨折。

(4)同时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肩关节正侧位片(穿胸位片);(2)血常规、尿常规;(3)凝血功能;(4)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检查;(5)肝功能、肾功能;(6)心电图;(7)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MRI、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 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

2. 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不全骨折。

(2)超肩关节夹板固定: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稳定的外展型骨折或粉碎型骨折。

(3)外展支架固定: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稳定的收型骨折。

3. 闭合复位穿针固定: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不稳定的患者。

4.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配合外敷中药膏剂或洗剂。

(1)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5. 针灸治疗。

6. 其它疗法。

7. 功能锻炼。

8. 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1. 骨折局部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2. 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或解剖复位。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手法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或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手术者退出本路径。

2. 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住院期间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 发生药物反应等不良反应需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201)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ICD-10编码:S42.4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

2.疾病分期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早期:伤后2周。

(2)中期:伤后3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疾病分型(1)伸直型(2)屈曲型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血瘀气滞证。

中期:营血不调证。

后期: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髁上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症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X线片检查;(2)血常规、血型;(3)尿常规;(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6)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骨折部位CT、MRI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整复和固定2.中药外用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骨折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骨折中期:和营生新,接骨续损。

(3)骨折后期:益气健脾固肾。

4.康复治疗5.对症治疗6.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1.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2.局部肿胀减退或消失,压痛、纵轴叩击痛减轻。

3.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变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复位不理想、或复位后再发移位,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外固定期间出现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 编码:S42.402)患者:性别:年龄:岁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孟氏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TCD编码:BGG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