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篇1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

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

例如:()+8=14,90-()〉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本课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第一个场景让学生借助天平理解方程;第二个场景完成从数量关系到平等关系的转变;第三个场景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多种等价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寻找简单情况下的等价关系,会用方程表示。

(3)体验从生活场景到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

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

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1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 (a≥0)是一个非负数,( )2=a(a≥0), =a(a≥0).(3)掌握 ? = (a≥0,b≥0), = ? ;= (a≥0,b0), = (a≥0,b0).(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2.过程与方法(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二次根式 (a≥0)的内涵. (a≥0)是一个非负数;( )2=a(a ≥0); =a(a≥0)•及其运用.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1.对 (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 )2=a(a≥0)及=a(a≥0)的理解及应用.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教学关键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1.1 二次根式 3课时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 3课时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3课时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2课时21.1 二次根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教学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 (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2.难点与关键:利用“ (a≥0)”解决具体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问题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问题3: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老师点评: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所以x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x= ,所以所求点的坐标( , ).问题2:由勾股定理得AB=问题3:由方差的概念得S= .二、探索新知很明显、、,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学生活动)议一议:1.-1有算术平方根吗?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3.当a0,有意义吗?老师点评:(略)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 、、 (x≥0,y•≥0).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解:二次根式有:、 (x0)、、- 、 (x≥0,y≥0);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例2.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 才能有意义.解:由3x-1≥0,得:x≥当x≥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三、巩固练习教材P练习1、2、3.四、应用拓展例3.当x是多少时,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要使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中的≥0和中的x+1≠0.解:依题意,得由①得:x≥-由②得:x≠-1当x≥- 且x≠-1时,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例4(1)已知y= + +5,求的值.(答案:2)(2)若 + =0,求a2004+b2004的值.(答案: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本节课要掌握:1.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六、布置作业1.教材P8复习巩固1、综合应用5.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x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A.5B.C.D.以上皆不对二、填空题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3.负数________平方根.三、综合提高题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2.当x是多少时, +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若 + 有意义,则 =_______.4.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 )个.A.0B.1C.2D.无数5.已知a、b为实数,且 +2 =b+4,求a、b的值.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答案:一、1.A 2.D 3.B二、1. (a≥0) 2. 3.没有三、1.设底面边长为x,则0.2x2=1,解答:x= .2.依题意得:,∴当x- 且x≠0时, +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3.4.B5.a=5,b=-421.1 二次根式(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a≥0)是一个非负数;2.( )2=a(a≥0).教学目标理解 (a≥0)是一个非负数和( )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 (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 )2=a(a ≥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 (a≥0)是一个非负数;( )2=a(a≥0)及其运用.2.难点、关键: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 (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 )2=a(a≥0).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口答1.什么叫二次根式?2.当a≥0时,叫什么?当a0时,有意义吗?老师点评(略).二、探究新知议一议:(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解答)(a≥0)是一个什么数呢?老师点评:根据学生讨论和上面的练习,我们可以得出(a≥0)是一个非负数.做一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2=_______;( )2=_______;( )2=______;( )2=_______;( )2=______;( )2=_______;( )2=_______.老师点评:是4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一个平方等于4的非负数,因此有( )2=4.同理可得:( )2=2,( )2=9,( )2=3,( )2= ,( )2= ,( )2=0,所以( )2=a(a≥0)例1 计算1.( )22.(3 )23.( )24.( )2分析:我们可以直接利用( )2=a(a≥0)的结论解题.解:( )2 = ,(3 )2 =32?( )2=32?5=45,( )2= ,( )2= .三、巩固练习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2 ( )2 ( )2 ( )2 (4 )2四、应用拓展例2 计算1.( )2(x≥0)2.( )23.( )24.( )2分析:(1)因为x≥0,所以x+10;(2)a2≥0;(3)a2+2a+1=(a+1)≥0;(4)4x2-12x+9=(2x)2-2?2x?3+32=(2x-3)2≥0.所以上面的4题都可以运用( )2=a(a≥0)的重要结论解题.解:(1)因为x≥0,所以x+10( )2=x+1(2)∵a2≥0,∴( )2=a2(3)∵a2+2a+1=(a+1)2又∵(a+1)2≥0,∴a2+2a+1≥0 ,∴ =a2+2a+1 (4)∵4x2-12x+9=(2x)2-2?2x?3+32=(2x-3)2又∵(2x-3)2≥0∴4x2-12x+9≥0,∴( )2=4x2-12x+9例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1)x2-3 (2)x4-4 (3) 2x2-3分析:(略)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 (a≥0)是一个非负数;2.( )2=a(a≥0);反之:a=( )2(a≥0).六、布置作业1.教材P8 复习巩固2.(1)、(2) P9 7.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一节课在学习余角补角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以后学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正弦和余弦(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 1,A 2,A 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 1,AC 2,AC 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 1,AB 2,AB 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 1C 1∥B 2C 2∥B 3C 3……,∴△AB 1C 1∽△AB 2C 2∽△AB 3C 3∽……,∴形中,∠A 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练习题为2360sin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第十四章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证明:------------------结论:--------------------练习:---------------------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二)整体感知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例1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和cosA、cosB的值.学生练习1中1、2、3.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1)sin45°+cos45;(2)sin30°·cos60°;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四)总结、扩展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0<sinA<1,0<cosA<1(∠A为锐角).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中A组3.预习下一课内容.五、板书设计14.1正弦和余弦(二)一、概念:三、例1----------四、特殊角的正余弦值-------------------------------------------------------二、范围:------------------五、例2------------正弦和余弦(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四)小结与扩展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A组4、5.五、板书设计14.1正弦和余弦(三)一、余角余函数关系二、例3------------------------------------------------------------------------------------------------------------------------正弦和余弦(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查“正弦和余弦表”,即由已知锐角求正弦、余弦值.(二)能力渗透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2.难点: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30°、45°、60°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各是多少?请学生口答.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理解正弦和余弦表的设计方式.(二)整体感知我们已经求出了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但在生产和科研中还常用到其他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0°—90°间每隔1′的各个角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一般是含有四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列成表格——正弦和余弦表.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使用正弦和余弦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正弦和余弦表”简介学生已经会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对数学用表的结构与查法有所了解.但正弦和余弦表与其又有所区别,因此首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表”.(1)“正弦和余弦表”的作用是: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求这个锐角.2)表中角精确到1′,正弦、余弦值有四位有效数字.3)凡表中所查得的值,都用等号,而非“≈”,根据查表所求得的值进行近似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一般用约等号“≈”表示.2.举例说明例4查表求37°24′的正弦值.学生因为有查表经验,因此查sin37°24′的值不会是到困难,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例5查表求37°26′的正弦值.学生在独自查表时,在正弦表顶端的横行里找不到26′,但26′在24′~30′间而靠近24′,比24′多2′,可引导学生注意修正值栏,这样学生可能直接得答案.教师这时可设问“为什么将查得的5加在0.6074的最后一个数位上,而不是0.6074减去0.000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结论: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解:sin37°24′=0.6074.角度增2′值增0.0005sin37°26′=0.6079.例6查表求sin37°23′的值.如果例5学生已经理解,那么例6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解:sin37°24′=0.6074角度减1′值减0.0002sin37°23′=0.6072.在查表中,还应引导学生查得:sin0°=0,sin90°=1.根据正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正弦值从0增加到1;当角度从90°减少到0°时,正弦值从1减到0.可引导学生查得:cos0°=1,cos90°=0.根据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知: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余弦值从1减小到0,当角度从90°减小到0°时,余弦值从0增加到1.(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讨论了“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了解正弦值,余弦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2.“正弦和余弦表”的用处除了已知锐角查其正、余弦值外,还可以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同学们可以试试看.四、布置作业预习教材中例8、例9、例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板书设计14.1正弦和余弦(四)一、正余弦值随角度变二、例题例5例6化规律例4-----------------------------------------------------------------------------------------------------------------------正弦和余弦(五)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3.不查表,比较大小:(1)sin20°______sin20°15′;(2)cos51°______cos50°10′;(3)sin21°______cos68°.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二)整体感知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例8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0.2974,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0.2974=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查表得sin17°18′=0.2974,所以锐角A=17°18′.例9已知cosA=0.7857,求锐角A.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0.7857,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最好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0.7857.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0.7859,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0.7859=cos38°12′.但cosA=0.7857,比0.7859小0.0002,这说明∠A比38°12′要大,由0.7859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0.0002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解:查表得cos38°12′=0.7859,所以:0.7859=cos38°12′.值减0.0002角度增1′0.7857=cos38°13′,即锐角A=38°13′.例10已知cosB=0.4511,求锐角B.例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0.0002)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解:0.4509=cos63°12′值增0.0003角度减1′0.4512=cos63°11′∴锐角B=63°11′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中2、3.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或B:(1)sinA=0.7083,sinB=0.9371,sinA=0.3526,sinB=0.5688;(2)cosA=0.8290,cosB=0.7611,cosA=0.2996,cosB=0.9931.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1)45°6′,69°34′,20°39′,34°40′;(2)34°0′,40°26′,72°34′,6°44′.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0.8387,∴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四)、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四、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十四A组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进而识别其中的反比例函数.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3.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例1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类比启发教学辅助:多媒体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问题随着速度的变化,全程所用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情境1: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什么关系?(s=vt)当一个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与宽成什么关系?[备注]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当中的关系式学生都列得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让学生讨论出:当两个量的积是一个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xy=m(m为一个定值),则x与y成反比例。

这一情境为后面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作铺垫。

情境2: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问题:(1)你能用含有v的代数式表示t吗?(2)利用(1)的关系式完成下表:2(3)速度v是时间t的函数吗?为什么?[备注](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式s=vt,指导学生用这个关系式的变式来完成问题(1).(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运用(1)中的关系式填表,并观察变化的趋势,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3)结合函数的概念,特别强调唯一性,引导讨论问题(3).情境3: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一个面积为6400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宽b(m)的变化而变化;(2)实数m与n的积为-200,m随n的变化而变化.问题:(1)这些函数关系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有什么不同?(2)它们有一些什么特征?(3)你能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吗?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全册每单元每课时 3[备注]这个情境先引导学生审题列出函数关系式,使之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进行类比,找出不同点,进而发现特征为:(1)自变量x位于分母,且其次数是1.(2)常量k≠0.(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4)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并引导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使学生对知识认知有系统性、完整性,并在概念揭示后强调反比例函数也可表示为y=kx-1(k为常数,k≠0)的形式,并结合旧知验证其正确性.二、例题教学练习:1: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比例系数k是多少?(1)y=x15;(2)y=2x-1;(3)y=-3x;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本质,提高辨别的能力.练习:2:在函数y=2x-1,y=2x+1,y=x-1,y=12x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个.全册每单元每课时 4[备注]这个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反比例函数概念入手,着重从形式上进行比较,识别一些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如y=kx-1的形式. 还有y=2x-1通分为y=2-xx,y、x都是变量,分子不是常量,故不是反比例函数,但变为y+1=2x可说成(y+1)与x成反比例.练习3:若y与x成反比例,且x=-3时,y=7,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说明]这个练习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回顾以前求一次函数关系式时所用的方法,初步感知用“待定系数法”来求比例系数,并引导学生归纳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方法,即只需已知一组对应值即可求比例系数.例题:第5页例1三、拓展练习1、写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其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如果是,指出比例系数k的值.(1)底边为5cm的三角形的面积y(cm2)随底边上的高x(cm)的变化而变化;(2)某村有耕地面积200ha,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ha)随人口数量x(人)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物体重120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N/m2)随该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m2)的变化而变化.全册每单元每课时 52、已知函数y=(m+1)x22 m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备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列出函数关系式,并检验是否是反比例函数,指出比例系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困惑?五、布置作业:作业本(1)板书设计:概念:例1解:练习练习全册每单元每课时 6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关概念都很好的落实,亮点在于练习设计有梯度,学生认识清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优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优教学课件

y 12 3. 4
你可以从中归纳出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的一般步骤吗?
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
步骤是:(1)设,即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 式为 y k(k≠0).(2)代,即将已知条件中对应的
x x、y值代入 y k 中得到关于k的方程.(3)解,即解
x 方程,求出k的值.(4)定,即将k值代入 y k 中,
x 确定函数解析式.
第四部分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概念 反 比 例 函 数
解析式
一般地,形如 y kx(k 为常数, k ≠ 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
求解析式时, ①设 y k ,
x ②由已知条件求出 k .
1
九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第一节 反比例函数 第一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1 1. 情景导学
2 2. 新课目标
Contents
目录
3. 新课进行时 4. 知识小结 5. 随堂演练
6. 课后作业
第一部分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 m 栏比赛中以12.91s的成 绩夺得金牌,被称为中国“飞人” .如果刘翔在比赛中 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s,平均速度为v m/s .你能写出v 与t之间的关系式吗?
第三部分 新课进行时
新课进行时
核心知识点一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问题1 京沪线铁路全 程为 1 463 km,某次列车 的平均速度 v(单位:km/h )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 时间 t(单位:h)的变化 而变化.
(1)平均速度 v,运行时间 t 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2)这两个变量间有函数关系吗?试说明理由 (3)你能写出 v 关于 t 的解析式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1 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1 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2.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得更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一步掌握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一、情境导入某细菌利用二分裂方式繁殖,每次一个分裂成两个,那么五次繁殖后共有多少个细菌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一】疾病传染问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了流感.(1)求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多少个人?(2)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将又有多少人被传染?解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一轮,有x个人被传染,此时,共有(1+x)人患了流感;到了第二轮,患流感的(1+x)人作为“传染源”,每个人又传染给了x个人,这样,在第二轮中新增加的患了流感的人有x(1+x)人,根据等量关系可列一元二次方程解答.解:(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由题意,得1+x+x(1+x)=64,解之,得x1=7,x2=-9(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7个人.(2)7×64=448(人).答:又将有448人被传染.方法总结: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读懂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分裂增长问题月季生长速度很快,开花鲜艳诱人,且枝繁叶茂.现有一棵月季,它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小分支的总数是73.求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根据题意得:1+x+x2=73,解得:x1=8,x2=-9(舍去).答:每个支干长出8个小分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特别是解有关的传播问题时,一定要明确每一轮传染源的基数.第2课时平均变化率与一元二次方程1.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会解有关“增长率”及“销售”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月季花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类型一】增长率问题某工厂一种产品2013年的产量是100万件,计划2015年产量达到121万件.假设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相同.(1)求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2)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多少万件?解析:(1)通过增长率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增长率;(2)依据求得的增长率,代入2014年产量的表达式即可解决.解:(1)设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0(1+x)2=121,解得x1=0.1,x2=-2.1(舍去).答: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2)100×(1+10%)=110(万件).答: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110万件.方法总结:增长率问题中可以设基数为a,平均增长率为x,增长的次数为n,则增长后的结果为a(1+x)n;而增长率为负数时,则降低后的结果为a(1-x)n.某工厂使用旧设备生产,每月生产收入是90万元,每月另需支付设备维护费5万元;从今年1月份起使用新设备,生产收入提高且无设备维护费,使用当月生产收入达100万元,1至3月份生产收入以相同的百分率逐月增长,累计达364万元,3月份后,每月生产收入稳定在3月份的水平.(1)求使用新设备后,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2)购进新设备需一次性支付640万元,使用新设备几个月后,该厂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累计利润是指累计生产收入减去旧设备维护费或新设备购进费)解析:(1)设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即3个月之和为364万元,解方程时要对结果进行合理取舍;(2)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关系:前三个月的生产收入+以后几个月的收入减去一次性支付640万元大于或等于旧设备几个月的生产收入-每个月的维护费,然后解不等式.解:(1)设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有100+100(1+x)+100(1+x)2=364,即25x2+75x-16=0,解得,x1=-3.2(舍),x2=0.2,所以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20%.(2)设m个月后,使用新设备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根据题意有364+100(1+20%)2(m-3)-640≥90m-5m,解得,m≥12.所以,使用新设备12个月后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是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得到方程,通过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当方程的解不只一个时,要根据题意及实际问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解.【类型二】利润问题一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向某园林公司购买了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为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所出售的这批树苗每棵售价均降低0.5元,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请问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解析:根据条件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根据“售价=数量×单价”就可求解.解:∵60棵树苗售价为120元×60=7200元<8800元,∴该校购买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解得x1=220,x2=80.当x1=220时,120-0.5(220-60)=40<100,∴x1=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2=80时,120-0.5(80-60)=110>100,∴x2=80,∴x=80.答: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得到方程,当求出的方程的解不只一个时,要根据题意及实际问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解.【类型三】方案设计问题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蔬菜滞销,李伟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3.2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小华准备到李伟处购买5吨该蔬菜,因数量多,李伟决定再给予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方案一,打九折销售;方案二,不打折,每吨优惠现金200元.试问小华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请说明理由.分析:第(1)小题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列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舍去不合题意的解;第(2)小题通过计算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1-x)2=3.2,解得x1=0.2=20%,x2=1.8(舍去).∴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如下: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解决有关增长率及利润问题时,应考虑实际,对方程的根进行取舍.第3课时几何图形与一元二次方程1.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继续探究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3.通过探究体会列方程的实质,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情境导入如图,在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使得留下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原矩形面积的80%,你能求出所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面积问题【类型一】利用面积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用10米长的铝材制成一个矩形窗框,使它的面积为6平方米.若设它的一条边长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 )A.x(5+x)=6 B.x(5-x)=6C.x(10-x)=6 D.x(10-2x)=6解析:设一边长为x米,则另外一边长为(5-x)米,根据它的面积为6平方米,即可列出方程得:x(5-x)=6,故选择B.方法总结:理解题意,恰当的设未知数,把题中相关的量用未知数表示出来,用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矩形钢片,将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解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长方体盒子底面的长、宽均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再根据面积,即可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可得这个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的长是(80-2x)cm,宽是(60-2x)cm,根据矩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可表示出矩形的底面积,方程可列为(80-2x)(60-2x)=1500,整理得x2-70x+825=0,解得x1=55,x2=15.又60-2x>0,∴x=55(舍).∴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5cm.方法总结:要从已知条件中找出关键的与所求问题有关的信息,通过图形求出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整理即可.【类型二】整体法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如图,在一块长为22米,宽为17米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分别与矩形的一条边平行),剩余部分种上草坪,使草坪面积为300平方米.设道路宽为x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解析:解法一:把两条道路平移到靠近矩形的一边上,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草坪的长为(22-x )米,宽为(17-x )米,根据草坪的面积为300平方米可列出方程(22-x )(17-x )=300.解法二: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列方程:22×17-22x -17x +x 2=300.方法总结:解答与道路有关的面积问题,可以根据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求解;也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把道路平移构建特殊的图形,并利用面积建立方程求解.【类型三】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动点问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AC =6cm ,BC =8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边AC 向点C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B 边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PCQ 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2)点P 、Q 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这是一道动态问题,可设出未知数,表示出PC 与CQ 的长,根据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解.解:(1)设x s 后,可使△PCQ 的面积为8cm 2,所以AP =x cm ,PC =(6-x )cm ,CQ =2x cm.则根据题意,得12·(6-x )·2x =8.整理,得x 2-6x +8=0,解这个方程,得x 1=2,x 2=4.所以P 、Q 同时出发,2s 或4s 后可使△PCQ 的面积为8cm 2.(2)设点P 出发x 秒后,△PCQ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一半.则根据题意,得12(6-x )·2x =12×12×6×8.整理,得x 2-6x +12=0.由于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不存在使△PCQ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一半的时刻.三、板书设计与图形有关的问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常见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或补全成规则图形,找出各部分面积之间的关系,运用面积等计算公式列出方程;对图形进行分割或补全的原则:转化成为规则图形时越简单越直观越好.。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第一节:投影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

2. 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

教学难点:投影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的概念。

2. 新课:介绍投影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投影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投影的概念与分类。

2. 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视图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视图的分类。

2. 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视图的概念,视图的分类。

教学难点:视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视图的概念。

2. 新课:介绍视图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视图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视图的概念与分类。

2. 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三视图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2. 能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

2. 新课:介绍三视图的画法,讲解不同类型的三视图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三视图的概念与画法。

2. 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节: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与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

2. 能够运用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投影与视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与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新课:介绍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投影与视图应用。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3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_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_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人教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九年级数学(下)(配人教地区使用)(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本章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函数,掌握如何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教材中从几个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使学生逐步从对具体函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抽象的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性认识.第一节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分布在两个象限,当k>0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当k<0时,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第二节的内容是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用反比例函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注意做好与已学内容的衔接,还要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图象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教材中给出了大量的具体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用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本章的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在这方面要投入更多的精力.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章教学约需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6.1反比例函数3课时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时26.1反比例函数26.1.1反比例函数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建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创设情境,讲授新课活动1.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 463 km ,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 )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 /h )的变化而变化;(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 000 m 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随宽x 的变化而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解:(1)t =1463v ;(2)y =1000x; (3)S =1.68×104n.其中,v 是自变量,t 是v 的函数;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n 是自变量,S 是n 的函数.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y =kx的形式,其中k 是非零常数.活动2.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 000 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 随注水速度v 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 000 cm 3,立方体的高h 随底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 解:(1)t =2 000v ; (2)h =1 000S.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x 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活动3.问题1: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y =4x ,yx=3,y =6x +1,xy =123.问题2: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时,y =6.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求当x =4时,y 的值.师生行为: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1.解:只有xy =123是反比例函数.2.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可设y =kx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 的值.解:设y =kx ,因为x =2时,y =6,所以有6=k2,解得k =12, 因此y =12x ,把x =4代入y =12x ,得y =124=3. 二、例题讲解例1 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y =x 3;(2)y =-2x ;(3)xy =21;(4)y =5x +2;(5)y =-32x ;(6)y =1x +3;(7)y =x -4.解:(2)(3)(5)是反比例函数.例2 函数y =-1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x ≠-2.例3 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y =(m -2)x3-m 2是反比例函数?分析: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y =kx -1(k ≠0),这种写法中x 的次数是-1,因此m 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 -2≠0且3-m 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 2=1的错误.解:由题意可知⎩⎨⎧m -2≠0,3-m 2=-1, 解得m =-2. 三、巩固练习1.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 =3时,y =-8.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y =2时,求x 的值. 答案 (1)y =-24x(2)x =-12 四、课堂小结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建立概念,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用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例题非常简单,在例题的处理上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的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路.在题目的设计和教学设计上注重了由浅入深的梯度,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知识与技能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函数的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画出函数y =3x +1的图象.2.求函数y =3x +1的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的坐标.这个过程由学生独立思考、操作、交流、回答,教师可与学生讨论交流,提问学生. 问:什么叫做反比例函数?学生: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x (k 为常数,且k ≠0)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让学生猜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己尝试作反比例函数y =6x ,y =4x ,y =-6x ,y =-4x的图象.二、例题讲解例1 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 与y =-6x的图象.反比例函数是我们第一次遇到的非直线函数图象,而且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断开的两支曲线组成的,我们从描出的点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切记不能用直线连接.师生共析:用平滑的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描出的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下图.问:观察画出的图象,思考y =6x 与y =-6x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指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各有两条对称轴,它们都不会经过原点)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例2 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1)xm 2-3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 的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变化情况.分析: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y =kx -1(k ≠0)中自变量x 的指数是-1,二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时,k <0,则m -1<0,不要忽视这个条件.解:∵y =(m -1)xm 2-3是反比例函数,∴m 2-3=-1,且m -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m -1<0.解得m =±2,且m <1,则m =- 2.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当k >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例3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1x (x >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A ,OB ,设△AOC 和△BOD 的面积分别是S 1,S 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分析:从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上任一点P(x ,y)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S =|xy|=|k|,由此可得S 1=S 2=12|k|,故选B .三、巩固练习1.若函数y =(2m -1)x 与y =3-mx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2<m<32.反比例函数y=-2x,当x=-2时,y=________;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当-2<x<0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y<1y>1四、课堂小结师:你对本节知识有哪些认识?教师可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然后由一个学生说出它的性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程度.2.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比较两函数的图象,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两函数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两函数性质的理解.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获取函数相关性质的信息有较大空间,考查学生能否对信息做出灵敏反应,应用时,能否善于分析和决策,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关注并追踪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持久变化.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不同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合问题.难点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有什么性质?3.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曲线);(2)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不相交,它们都不过原点;(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5)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当k >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二、例题讲解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6).(1)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哪些象限?随自变量的增大如何变化? (2)点B(3,4),C(-212,-445)和D(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解:(1)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因为它经过点A ,把点A 的坐标(2,6)代入函数解析式,得6=k2,解得k =12,即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2x.因为k>0,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把点B ,C 和D 的坐标代入y =12x,可知点B 、点C 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点D 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关系式,所以点B 、点C 在函数y =12x的图象上,点D 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例2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m -5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上图的图象上任取点A(a ,b)和点B(a ′,b ′),如果a>a ′,那么b 和b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观察图象,然后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完成此题.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布只有两种可能,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或者分布在第二、四象限,这个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则另一支必在第三象限.因此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所以m -5>0,解得m>5.(2)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在双曲线的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a>a ′,所以b <b ′.三、巩固练习1.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kbx的图象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三、四象限D.第一、二象限答案B2.已知点(-1,y1),(2,y2),(π,y3)在双曲线y=-k2+1x上,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y1>y2>y3B.y1>y3>y2C.y2>y1>y3D.y3>y1>y2答案B四、课堂小结1.进一步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作图方法.2.学会了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本节课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探究意识及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有了不同的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成功地实施了诱思探究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根据其对称性列表、描点、连线,作图就会画得又快又美观,注意控制时间,充分理解教学意图,敢于放手.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知识与技能1.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会用反比例函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会用反比例函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一、复习导入,教授新课问题: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 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多深?(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地下15 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 m,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我们知道圆柱的容积是底面积×高,而现在容积一定为104 m 3,所以S ·d =104.变形就可得到底面积S 与其深度d 的函数关系式,即S =104d ,所以储存室的底面积S 是其深度d 的反比例函数.根据函数S =104d ,我们知道给出一个d 的值就有唯一的S 的值和它相对应,反过来,知道S 的一个值,也可求出d 的值.根据S =104d ,得500=104d ,解得d =20,即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20米.根据S =104d ,把d =15代入此式,得S =10415≈666.67(m 2).当储存室的深为15 m 时,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666. 67 m 2才能满足需要.二、例题讲解例1 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平均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 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5天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载多少吨?解:(1)设轮船上的货物总量为k 吨,根据已知条件得k =30×8=240,所以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v =240t. (2)把t =5代入v =240t,得v =2405=48(吨). 从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全部货物恰好用5天卸载完,那么平均每天卸载48吨.对于函数v =240t ,当t>0时,t 越小,v 越大.这样若货物不超过5天卸载完,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载48吨.例2 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 200 N 和0.5 m .(1)动力F 与动力臂l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 m 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2)若想使动力F 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l 至少要加长多少? 解:(1)根据“杠杆原理”,得Fl =1 200×0.5,所以F 关于l 的函数解析式为F =600l. 当l =1.5 m 时,F =6001.5=400(N ). 对于函数F =600l ,当l =1.5 m 时,F =400 N ,此时杠杆平衡,因此,撬动石头至少需要400 N 的力.(2)对于函数F =600l,F 随l 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只要求出F =200 N 时对应的l 的值,就能确定动力臂l 至少应加长的量.当F =400×12=200时,由200=600l得l =600200=3(m ), 3-1.5=1.5(m ).对于函数F =600l ,当l>0时,l 越大,F 越小.因此,若想用力不超过400 N 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1.5 m .例3 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 Ω~220 Ω.已知电压为220 V ,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1)功率P 与电阻R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解:(1)根据电学知识,当U =220时,得P =2202R. ①(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知,电阻越大,功率越小.把电阻的最小值R =110代入①式,得到功率的最大值P =2202110=440(W );把电阻的最大值R =220代入①式,得到功率的最小值P =2202220=220(W ).因此用电器功率的范围为220W ~440W . 三、巩固练习1.京沈高速公路全长658 km ,汽车沿京沈高速公路从沈阳驶往北京,则汽车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 )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答案 t =658v2.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kg /m 3)是它的体积V(m 3)的反比例函数.当V =10 m 3时,ρ=1.43 kg /m 3.(1)求ρ与V 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 =2 m 3时氧气的密度ρ.答案 (1)ρ=mV,当V =10 m 3时,ρ=1.43 kg /m 3,所以m =ρV =10×1.4=14.3,所以ρ=14.3v ;(2)当V =2 m 3时,ρ=14.32=7.15(kg /m 3).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并且是蕴含着体积、面积这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帮助分析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本节体现了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的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第二十七章相似本章主要学习图形的相似.首先,教材中从生活实例入手,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进一步得到相似多边形,研究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有关性质,为研究相似三角形做了铺垫.其次,从相似多边形引入相似三角形,反映了知识间的一种联系,同时也揭示了相似三角形所要研究的本质就是两个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突出一种对应关系,即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关键是先找到其对应顶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是否能正确地运用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材中首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归纳,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计算给出证明,并推导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最后,教材中介绍了图形的位似.位似的两个图形具有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位似中心来联系的,位似中心的位置决定了两个位似图形的位置,其关键是抓住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位似中心;而相似图形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与这两个图形的位置无关.本节的位似只要求学生理解位似图形,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1.能够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几个性质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了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周长的比、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并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教学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7.1图形的相似2课时27.2相似三角形7课时27.3位似2课时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图形的相似(1)知识与技能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成比例的线段,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在成比例线段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的方法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成比例线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重点认识成比例的线段.难点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一、问题引入活动1.观察图片,体会形状相同的图形.(多媒体出示)师: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生:这些图形的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二、新课教授活动2.思考:如图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生:形状不同.师:我们把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平面图形,较大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较小的图形“放大”得到的,较小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较大的图形“缩小”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图形上的相应线段也被“放大”或“缩小”,因此,对于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我们可以用相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n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m n 表示成比值k ,那么ABCD =k 或AB =k ·CD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活动3.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 和CD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是多少?师生活动.1.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a b =cd(即ad =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但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ab=cd或a∶b=c∶d;(4)若四条线段满足ab=cd,则有ad=bc;(5)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ab=cd.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形状相同的是()解:C例2一张桌面长a=1.25 m,宽b=0.75 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1)如果a=125 cm,b=75 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2)如果a=1 250 mm,b=750 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解:ab=5 3小结:上面分别采用m,cm,mm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ab的值是相等的,所以说,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一致.四、课堂小结1.图形相似的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ab=cd(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相似图形以及成比例的线段,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在相似图形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的方法分析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探究发现、证明论证获得知识.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不足处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验证,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第2课时图形的相似(2)知识与技能知道相似图形的两个特征: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掌握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一起看看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

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计算,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是不可能的。

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另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

因此,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熟悉。

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1.梯子靠在墙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

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九年级下册教师:班级: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y=a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性质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二次复备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范例例1、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x …-3 -2 -1 0 1 2 3 …y …9 4 1 0 1 4 9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得到函数y=x2的图象,如图所示。

提问:观察这个函数的图象,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结为:它有一条对称轴,且对称轴和图象有一点交点。

抛物线概念:像这样的曲线通常叫做抛物线。

顶点概念: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三、做一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与y=-x2的图象,观察并比较两个图象,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的图象,观察并比较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你能发现什么?3.将所画的四个函数的图象作比较,你又能发现什么?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教师要指导中下水平的学生,讲评时,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几个点比较合适以及如何选点。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投影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各种投影的分类。

2. 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投影的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2. 投影的分类:正投影、斜投影。

3. 投影的基本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投影的概念,展示各种投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两种投影的特点。

3. 介绍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区分两种投影。

4. 引导学生总结投影的基本性质,如相似性、形状不变等。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视图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定义,掌握各种视图的分类。

2. 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视图的定义: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 视图的分类: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3. 视图的基本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视图的概念,展示各种视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三种视图的特点。

3. 介绍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区分三种视图。

4. 引导学生总结视图的基本性质,如相互补充、完整性等。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视图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1. 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2. 能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 三视图的画法与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三视图的画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特点。

2. 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观察其特点。

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人教版)教案章节:一、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内容】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异底数相乘,先转化为同底数,再按照同底数相乘法则计算。

2.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同底数相除,指数相减;异底数相除,先转化为同底数,再按照同底数相除法则计算。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一次根式的乘除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次根式的方法应用到二次根式中。

2. 讲解:讲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演示。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一些二次根式的乘除法题目。

教案章节:二、勾股定理【教学目标】1. 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意义。

2. 能够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边长。

2. 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意义,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演示。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勾股定理的应用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一些勾股定理的应用题目。

教案章节: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具有相同形状但不同大小的三角形。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投影、三视图等概念.2.能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评析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感受到三视图、平面展开图与各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情感态度】关注有关生活中的投影,生产中的三视图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技能【教学难点】利用三视图想象实物形状,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指示,学生回顾思考,可让学生获得本章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在黑板知构.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本章通过问题的形式来释疑解惑,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问题1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判别物体的投影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问题2正投影和平行投影有什么关系?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如何?画三视图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3怎样根据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说明】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听取学生的观点,看学生有哪些地方存在误区,对此教师要予以纠正,然后作出系统的说明.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例2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下列三个图形的物体是()例3下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教学说明】上述三道例题都可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相互交流,探讨出正确结论.出现失误的学生在自查中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中例3中小正方形内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例4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求n 的值.【分析】从俯视图可看出这个几何体有前后两排,前排并排有三个正方形,后排有两个正方形,从主视图可看出这个几何体分为左、中、右三列,左列最多只有一个立方块,中列最多有两个立方块,右列最多有三个立方块.由于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没有画出,故无法确定这个几何体的形状,但可知道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8个立方块,最多有11个立方块,而n=8,9,10,11四个值.它的左视图有或或或四种可能.【教学说明】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确定一个几何体必须从三个角度得到它的视图才行,仅有其中一个或两个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通过本例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仍可让学生先尝试着解决,最后教师予以评讲.例5 如图是某种物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单位:cm),求该物体的体积(732.13 ,π=3.14,精确到 0.01cm3).【分析】由三视图可想象出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正六棱柱中央挖出了一个圆柱,其体积为V≈1.16cm3.例6 如图所示,点P表示广场上的一盏照明灯.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敏在照明灯P照射下的影子(用线段表示);(2)若小丽到灯柱MO的距离为4.5米,照明灯P 到灯柱的距离为1.5米,小丽目测照明灯P的仰角为55°,她的目高QB为1.6米,试求照明灯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55°≈1.428,sin55°≈0.819,cos55°≈0.574)【分析】在(1)中,只需连接小敏的头的顶部(记为D)与点P连线,交地面(AB所在直线)于点C,则线段AC的长即为小敏在灯P下的影子(即图中粗线AC);在(2)中,过P作PH垂直于过Q点的水平线于H,即PH丄QH,再求PH的长即可.【教学说明】本例是一道投影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问题,难度不大,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在给出问题后,巡视全场,帮助学生完成解答.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问题?2.回顾本章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可当堂解决,也可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她)完善对本章知识的认知.1.布置作业:从教材P109〜111复习题29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通过知识框图和例题的讲解,力求让学生对本章知识了然于胸,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举一反三.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确定其解析式.【情感态度】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予以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 m2的长方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问题2 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 68 ×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 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 与n 的关系式如何?说说你的理由.思考 观察你列出的三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何特征,不妨说说看看.【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探寻三个问题中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函数的特征,找出其共性,引入新知.反比例函数:形如y =k x(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y 是x 的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试一试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示?(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水速度v(单位: m 3/h)的变化而变化;(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cm 3,长方体的高h(单位:cm)随底面积S (单位:cm 2 )的变化而变化.(3)—个物体重100牛,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1)、(2)、(3)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个别同学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理解.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 时,y = 6.(1)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 当x =4时,求y 的值.【分析】由于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说其表达式为y =k x ,只须把x =2,y=6代入,求出k 值,即可得y =12x ,再把x =4代入可求出 y=3.【教学说明】本例展示了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方程,教师在评讲时应予以强调.在评讲前,仍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解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 如果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z 是x 的 正比例函数,且x ≠0,那么y 与x 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分析】 因为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设y =1k z(K 1≠0),又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则可设 z = 2k x (2k ≠0) Qx ≠0, y =12k k x.11220,k 0,0,k k k ≠≠∴≠Q 故y=12k k x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 【教学说明】本例仍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探索结论.最后教师予以评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设:y =k x,z=kx 时没有区分比例系数)予以强调,并对题中x ≠0的条件的重要性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哪个等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y = 4x, y x= 3, y=6x+1,xy=123. 2.已知y 与x 2成反比例,并且当x= 3时,y=4.(1)写出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吗?(2)求出当x =1.5时y 的值.【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对上述两道题的探究,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增强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解题技能,教师巡视,再给出答案并解决易错点.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只有等式xy=123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2.解:(1)由题知可设y =2,3k y x x==Q 时y=4,∴ k= 4×9 = 36,即 y = 236x,y 不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2)y=236x,x=1.5 时,y=361.5 1.5⨯ =16.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知识回顾.2.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说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回顾本节知识,理清解题思路与方法,对普遍存在的疑虑,可共同探讨解决,对少数同学还面临的问题,可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获得结果,也可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种函数类型.因此本课时教学仍然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一旦建立,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可以利用它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此外,教师在例题的处理上,应要求学生将解题步骤写完整.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知识与技能】1. 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操作、探索思考、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在通过画图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求知欲望.【教学重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能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 = 6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你能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尝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画图,及时纠正个别同学在画图中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帮助学生尽可能得到其合适的图象.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教学说明】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完成问题y=6x、y =12x的画图,在学生探索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点拨:如学生列表时,由于自变量x≠0,故在x <0和x>0时,应各取三个以上的数据,以便使描点画图更精确些;在连线上,x<0和x>0 的两个分支应根据变化趋势用平滑曲线连接,但它们是不能相交的;列表中数据,描点时点的位置等不能出错,以保证图象更能反映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问题2 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比例函数y = 6x和y =-6x的图象呢?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学说明】让两组同学分别交流,找出图象的特征,教师可分别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取正确认知.【归纳结论】由图象可发现:(1)它们都是由两条曲线组成,并且随|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曲线越来越接近x轴(或y轴),但这两条曲线永不相交;(2) y = 6x和y =-6x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分别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思考观察函数y = 6x和y =-6x以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3)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归纳结论】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及其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 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如图,一次函数y = kx十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分析】(1)观察图象,可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利用A、B两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组求解,可确定两函数的解析式;(3 )通过两函数的交点A、B的坐标得出答案.解:(1)观察图象可知A( -6,-2),B(4,3)(2)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上,所以把B(4,3)代入y =mx得3 =4m,故m =12,所以y=12x.由点A、B在一次函数y =kx十b的图象上,所以把A、B两点坐标代入y =kx十b得1 432 6+2,1k b kk bb⎧+==⎧⎪⎨⎨-=-⎩⎪=⎩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 12x+1.(3)由图象可知,当一6<x<0或x>4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教学说明】本例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将题目展开,分步讲解,辅导学生克服对大题的恐惧.本题考查了从图象获取信息,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以及利用图象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知识点.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若反比例函数 y =21m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是某一函数的一部分,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5xB.y=-x+3C.y=-6 xD.y=4 x【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m>122. C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哪些收获?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学生可由画法观察图象得知.而增减性由解析式y=kx(k≠0)可得到,学生也容易理解.但从图象观察增减性较难,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就容易多了,所以本课教学最好用多媒体,因为运用多媒体比较函数图象,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函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可深刻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可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 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的描述及其与kyx=中k的对应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反比例函数kyx=(0k≠)的图象及其性质如何,不妨说说看.(2)反比例函数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性与kyx=(0k≠)中k的对应关系如何?与同伴交流,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温习回顾上节知识,为本节的应用作铺垫,教师可予以总结,加深学生认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象的位置和函数值的反比例函数 k y x=(0k ≠) k 的符号 k >0 k <0 图象性质 (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0; (2)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0; (2)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理一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列表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结论】(1)反比例函数k y x=(0k ≠),因为x ≠0,y ≠0,故图象不经过原点.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一般不说两个分支经过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而说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2)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一般都是在各自的象限内的增减情况.(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和坐标轴相交,也不能“翘尾巴”(4)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都是反比例系数k 的符号决定的;反过来,由双曲线所在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 的符号.如:已知双曲线k y x= 在第二、第四象限,则可知k <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0k ≠)的图象经过点A(2,6).(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 随x 值的增大如何变化?(2)点 B(3,4),C(122- ,445- ),D (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k y x=(0k ≠)经过点A ,把A点坐标(2,6)代入相应的x,y后,可得k=12,故12yx =;由于k=12>0,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各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增减性可先想象出图象,再依据图象特征可作出说明,注意“各个象限”或“各个分支”是描述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前提条件,不能漏掉),再把B、C、D三点坐标代入12yx=中可判断B、C、D三点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教学说明】本例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全情况确定评讲方法.例2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5my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个分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x1,y1)和点B(x2,y2),如果 x1>x2,那么y1与y2的大小关系如何?说说你的理由.【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有两种可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者位于第二、第四象限.观察图象知,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那么另一支必位于第三象限,而位于第一、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k>0,即m-5>0,∴ m>5 .而当m>5时,在图象的各个分支上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当x1>x2时 y1<y2.【教学说明】本例仍应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师再与全班同学一道分析并给出解答过程,让学生通过反思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7ny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 )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a,b)和B (a' ,b' )如果a<a',那么b与b'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2.如图,正比例函数y = kx与反比函数3 yx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求△ABC的面积.【教学说明】第1题学生能轻松获得结论,而第2题则需教师给予点拨引导,教师可让学生先分别求出S△AOB 和S△BOC,再求出S.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ABC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到本节知识有哪些地方是较难理解的?与同伴交流.1. 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1”中选取.2. 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以前函数内容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个再认知的过程,由于八年级学生是刚刚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积极让学生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义.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一建立模型一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确定一个一次函数y = kx+b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而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则只需一个独立条件即可,如点A(2,3)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当x=4时,y的值为,而当y=13时,相应的x的值为,用反比例函数可以反映很多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 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 )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定为 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地下掘进多深?(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到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精确到0.01m2)?【分析】已知圆柱体体积公式V=S • d,通过变形可得S=Vd,当V—定时,圆柱体的底面积S是圆柱体的高(深)d的反比例函数,而当S= 500m2时,就可得到d的值,从而解决问题(2),同样地,当d= 15m —定时,代入S = Vd可求得S,这样问题(3)获解.例2 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船上的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天内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多货?【分析】由装货速度×装货时间=装货总量,可知轮船装载的货物总量为240吨;再根据卸货速度=卸货总量÷卸货时间,可得V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V=240t,获得问题(1)的解;在(2)中,若把t=5代入关系式,可得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载48吨,则可保证在5天内卸货完毕.此处,若由V=240t得到t=240V,由t≤5,得240V≤5,从而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货48吨,才能在不超过5天内卸货完毕.【教学说明】例2仍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华版)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无特殊要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2.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让学生思考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

问题提出: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R/ΩI/A20406080100留白:(供教师个性化设计)是否需要课件?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做一做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

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而后大组发言。

3.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xy2122231212113…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先独立练,而后再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y=2x2)y=-x33)xy=214)y=-53/(x+2)1.$y=\frac{y}{2x}$,将其改写为反比例函数的形式,即$y=k\frac{1}{x}$,其中$k=\frac{1}{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全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全章教案

27.1 图形的相似(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图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以及相似比,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是相似多边形.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3.能根据相似比进行有关计算.【自学指导】第一节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如△ ABC与△ DEF相似,记作△ ABC∽△ DEF。

A与 D,D注意: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如AB 与 E,C与 F 相对应. AB∶DE等于相似比.2.想一想B C E F如果△ ABC∽△ DEF,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3.议一议(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归纳:【典例分析】例 1:有一块呈三角形形状的草坪,其中一边的长是 20m,在这个草坪的图纸上,这条边长 5cm,其他两边的长都是 3.5cm,求该草坪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14m)例 2:如图,已知△ ABC∽△ ADE,AE=50cm,EC=30cm,BC=70cm,∠ BAC=45°,∠ACB=40°,求(1)∠AED和∠ ADE的度数;(2)DE的长.5.想一想:在例 2 的条件下,图中有哪些线段成比例?练习: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与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相似,相似比为 3∶1,已知斜边 AB=5cm,求△ A′B′C′斜边A′B′上的高.(第 2 课时)【自学指导】第二节1、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两个多边形大小不等,但各角,各边这样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注意:与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的不同点。

2、叫做相似比。

3、判断:( 1)各角都对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本章知识重点]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6.1 二次函数[本课知识重点]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02≠-m m .解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m m . 解得 0≠m ,且1≠m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值?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 (cm 2)与正方体棱长a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 (cm 2)与它的周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 (元)与所存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 ,求菱形的面积S (cm 2)与一对角线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 (1)由题意,得 )0(62>=a a S ,其中S 是a 的二次函数;(2)由题意,得 )0(42>=x x y π,其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 (3)由题意,得 10000%98.110000⋅+=x y (x ≥0且是正整数),其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 (4)由题意,得 )260(1321)26(212<<+-=-=x x x x x S ,其中S 是x 的二次函数. 例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 ,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1)求盒子的表面积S (cm 2)与小正方形边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2150(4225415222<<-=-=x x x S ; (2)当x=3cm 时,189342252=⨯-=S (cm 2). [当堂课内练习]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02=-x y (2)2)1()2)(2(---+=x x x y(3)xx y 12+= (4)322-+=x x y 2.当k 为何值时,函数1)1(2+-=+kkx k y 为二次函数?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cm y ,周长为x (cm ). (1)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判断y 是否为x 的二次函数. [本课课外作业]A 组1. 已知函数72)3(--=mx m y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2. 已知二次函数2ax y =,当x=3时,y= -5,当x= -5时,求y 的值.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 ,求圆柱的体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的底面半径x 为3,求此时的y .4. 用一根长为40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 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 与它的半径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 的取值范围.B 组5.对于任意实数m ,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22)1(x m y -= B .22)1(x m y += C .22)1(x m y += D .22)1(x m y -= 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模型的是 ( ) A .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B .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C . 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D .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 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2.选教材提出的问题,直接引入新课Ⅱ.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探究:教材问题师生同步完成.观察:教材22页,学生小组交流.归纳:先由学生完成,然后师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Ⅲ.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同期声2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求待定系数的范围.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Ⅳ.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学了如下内容:1.经历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了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3.数学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反思:在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时,和抛物线中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有无关系?拓展:教案Ⅴ.课后作业P231.3.5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本课知识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2ax y =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12+=x y ,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分别是 、 ,那么二次函数2x y =的图象是什么呢?(1)描点法画函数2x y =的图象前,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 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 的值如何?(2)观察函数2x y =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实践与探索]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1)22x y = (2)22x y -=分别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如图26.2.1.共同点:都以y 轴为对称轴,顶点都在坐标原点.不同点:22x y =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22x y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回顾与反思 在列表、描点时,要注意合理灵活地取值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因为图象是抛物线,因此,要用平滑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例2.已知42)2(-++=k kx k y 是二次函数,且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求k 的值;(2)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解 (1)由题意,得⎩⎨⎧>+=-+02242k k k , 解得k=2.(2)二次函数为24x y =,则顶点坐标为(0,0),对称轴为y 轴.例3.已知正方形周长为Ccm ,面积为S cm 2. (1)求S 和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2)根据图象,求出S=1 cm 2时,正方形的周长; (3)根据图象,求出C 取何值时,S ≥4 cm 2. 分析 此题是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图象时,自变量C 的取值应在取值范围内. 解 (1)由题意,得)0(1612>=C C S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26.2.2.(2)根据图象得S=1 cm 2时,正方形的周长是4cm . (3)根据图象得,当C ≥8cm 时,S ≥4 cm 2. 回顾与反思(1)此图象原点处为空心点.(2)横轴、纵轴字母应为题中的字母C 、S ,不要习惯地写成x 、y . (3)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堂课内练习]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23x y = (2)23x y -= (3)231x y = 2.(1)函数232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2)函数241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x ,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S 表示成x 的函数,并画出图象的草图.[本课课外作业]A 组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4x y -= (2)241x y = 2.填空:(1)抛物线25x y -=,当x= 时,y 有最 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mm x m y --=2)1(开口向下.(3)已知函数1222)(--+=k k x k k y 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当x 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102-+=k k kxy 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求k 的值; (2)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4.已知抛物线2ax y =经过点(1,3),求当y=9时,x 的值.B 组5.底面是边长为x 的正方形,高为0.5cm 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cm 3.(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求出y=8 cm 3时底面边长x 的值;(4)根据图象,求出x 取何值时,y ≥4.5 cm 3.6.二次函数2ax y =与直线32-=x y 交于点P (1,b ).(1)求a 、b 的值;(2)写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x 取何值时,该函数的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7.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原点为顶点,y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且过M (-2,2). (1)求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写出抛物线上与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N 的坐标,并求出⊿MON 的面积. [本课学习体会]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本课知识重点]会画出k ax y +=2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同学们还记得一次函数x y 2=与12+=x y 的图象的关系吗?,你能由此推测二次函数2x y =与12+=x y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那么2x y =与22-=x y 的图象之间又有何关系? . [实践与探索]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2x y =与222+=x y 的图象.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3所示.回顾与反思 当自变量x 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探索 观察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你能由此说出函数22x y =与222-=x y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12+-=x y 与12--=x y 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12+-=x y 得到抛物线12--=x y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4所示.可以看出,抛物线12--=x y 是由抛物线12+-=x y 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回顾与反思 抛物线12+-=x y 和抛物线12--=x y 分别是由抛物线2x y -=向上、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探索 如果要得到抛物线42+-=x y ,应将抛物线12--=x y 作怎样的平移?例3.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221x y =相同,顶点纵坐标是-2,且抛物线经过点(1,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解 由题意可得,所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 轴,顶点坐标为(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0(22>-=a ax y , 又抛物线经过点(1,1), 所以,2112-⋅=a , 解得3=a .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232-=x y .回顾与反思 k ax y +=2(a 、k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当堂课内练习]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221x y =, 2212+=x y , 2212-=x y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k x y +=221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2.抛物线9412-=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241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3.函数332+-=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本课课外作业]A 组1.已知函数231x y =, 3312+=x y , 2312-=x y . (1)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2)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3)试说出函数5312+=x y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 不画图象,说出函数3412+-=x y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函数241x y -=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二次函数22+=ax y 的图象经过点(-2,10),求a 的值.这个函数有最大还是最小值?是多少?B 组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b ax y +=2与)0,0(≠≠+=b a b ax y 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5.已知二次函数7)1(82-+--=k x k x y ,当k 为何值时,此二次函数以y 轴为对称轴?写出其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本课知识重点]会画出2)(h x a y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我们已经了解到,函数k ax y +=2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ax y =的图象上下平移所得,那么函数2)2(21-=x y 的图象,是否也可以由函数221x y =平移而得呢?画图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实践与探索]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221x y =,2)2(21+=x y ,2)2(21-=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2)2(21+x (2)1212225 8225…2)2(21-x …225829 22121…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5所示.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上;对称轴分别是y 轴、直线x= -2和直线x=2;顶点坐标分别是 (0,0),(-2,0),(2,0). 回顾与反思 对于抛物线2)2(21+=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探索 抛物线2)2(21+=x y 和抛物线2)2(21-=x y 分别是由抛物线221x y =向左、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如果要得到抛物线2)4(21-=x y ,应将抛物线221x y =作怎样的平移?例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23x y -=与2)2(3+-=x y 之间的关系吗?解 抛物线23x y -=的顶点坐标为(0,0);抛物线2)2(3+-=x y 的顶点坐标为(-2,0).因此,抛物线23x y -=与2)2(3+-=x y 形状相同,开口方向都向下,对称轴分别是y 轴和直线2-=x .抛物线2)2(3+-=x y 是由23x y -=向左平移2个单位而得的. 回顾与反思 2)(h x a y -=(a 、h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当堂课内练习]1.画图填空:抛物线2)1(-=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2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22x y -=,2)3(2--=x y ,2)3(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本课课外作业]A 组1.已知函数221x y -=,2)1(21+-=x y , 2)1(21--=x y .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2)分别说出各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分别讨论各个函数的性质.2.根据上题的结果,试说明:分别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221x y -=得到抛物线2)1(21+-=x y 和2)1(21--=x y ? 3.函数2)1(3+-=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4.不画出图象,请你说明抛物线25x y =与2)4(5-=x y 之间的关系.B 组5.将抛物线2ax y =向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为 -2,且新抛物线经过点 (1,3),求a 的值.[本课学习体会]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本课知识重点]1.掌握把抛物线2ax y =平移至2)(h x a y -=+k 的规律;2.会画出2)(h x a y -=+k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函数22x y =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222+=x y 的图象;函数22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2)3(2-=x y 的图象,那么函数22x y =的图象,如何平移,才能得到函数2)3(22+-=x y 的图象呢? [实践与探索]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221x y =,2)1(21-=x y ,2)1(21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6所示.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 ,对称轴分别为 、 、 ,顶点坐标分别为 、 、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并观察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回顾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上下平移,只影响二次函数2)(h x a y -=+k 中k 的值;左右平移,只影响h 的值,抛物线的形状不变,所以平移时,可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前、后的函数关系式及平移的路径.此外,图象的平移与平移的顺序无关. 探索 你能说出函数2)(h x a y -=+k (a 、h 、k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例2.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x y =,求b 、c 的值.分析 抛物线2x y =的顶点为(0,0),只要求出抛物线c bx x y ++=2的顶点,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b 、c 的值.解 c bx x y ++=2c b b bx x +-++=442224)2(22b c b x -++=.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24)2(22+-++=b c b x y ,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24)42(22+-+++=b c b x y , 其顶点坐标是)24,42(2+---b c b ,而抛物线2x y =的顶点为(0,0),则 ⎪⎪⎩⎪⎪⎨⎧=+-=--0240422b c b解得 ⎩⎨⎧=-=148c b探索 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x y =,也就意味着把抛物线2x y =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bx x y ++=2.那么,本题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请你试一试. [当堂课内练习]1.将抛物线1)4(22--=x y 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22x y = ( )A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B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D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2.把抛物线223x y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3.抛物线22121x x y -+=可由抛物线221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而得到.[本课课外作业]A 组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23x y -=,2)2(3+-=x y ,1)2(3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522++-=x x y 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将抛物线23212++-=x x y 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32212++-=x x y ? B 组4.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532+-=x x y ,则有 ( )A .b =3,c=7B .b= -9,c= -15C .b=3,c=3D .b= -9,c=215.抛物线c bx x y ++-=23是由抛物线132+--=bx x y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求b 、c 的值.6.将抛物线)0(2≠=a ax y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k 个单位,其中h >0,k <0,求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本课知识重点]1.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c bx ax y ++=2化成2)(h x a y -=+k 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MM 及创新思维]我们已经发现,二次函数1)3(22+-=x y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2x y =的图象先向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因此,可以直接得出:函数1)3(22+-=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那么,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数,如232-+-=x x y ,你能很容易地说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图象吗? [实践与探索]例1.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6422++-=x x y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描点画图.解 6422++-=x x y[]8)1(261)1(26)112(26)2(22222+--=+---=+-+--=+--=x x x x x x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为(1,8).描点、连线,如图26.2.7所示.回顾与反思 (1)列表时选值,应以对称轴x=1为中心,函数值可由对称性得到,. (2)描点画图时,要根据已知抛物线的特点,一般先找出顶点,并用虚线画对称轴,然后再对称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探索 对于二次函数c bx ax y ++=2,你能用配方法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请你完成填空:对称轴 ,顶点坐标 . 例2.已知抛物线9)2(2++-=x a x y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 的值.分析 顶点在坐标轴上有两种可能:(1)顶点在x 轴上,则顶点的纵坐标等于0;(2)顶点在y 轴上,则顶点的横坐标等于0.解 9)2(2++-=x a x y 4)2(9)22(22+-++-=a a x ,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4)2(9,222a a .当顶点在x 轴上时,有 022=+-a , 解得 2-=a .当顶点在y 轴上时,有 04)2(92=+-a , 解得 4=a 或8-=a .所以,当抛物线9)2(2++-=x a x y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时,a 有三个值,分别是 –2,4,8.[当堂课内练习]1.(1)二次函数x x y 22--=的对称轴是 .(2)二次函数1222--=x x y 的图象的顶点是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抛物线642--=x ax y 的顶点横坐标是-2,则a = . 2.抛物线c x ax y ++=22的顶点是)1,31(-,则a 、c 的值是多少? [本课课外作业]A 组1.已知抛物线253212+-=x x y ,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2)(h x a y -=+k 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162++-=x x y(2)4322+-=x x y(3)nx x y +-=2 (4)q px x y ++=23.已知622)2(-++=k kx k y 是二次函数,且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求k 的值;(2)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B 组4.当0<a 时,求抛物线22212a ax x y +++=的顶点所在的象限.5. 已知抛物线h x x y +-=42的顶点A 在直线14--=x y 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本课学习体会]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本课知识重点]1.会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最大或最小值;2.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 [MM 及创新思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带有“最”字的问题,如 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 元,则可得函数关系式为二次函数2000100102++-=x x y .那么,此问题可归结为:自变量x 为何值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你能解决吗? [实践与探索]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1)5322--=x x y ; (2)432+--=x x y .分析 由于函数5322--=x x y 和432+--=x 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所以只要确定它们的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就可以确定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 (1)二次函数5322--=x x y 中的二次项系数2>0,因此抛物线5322--=x x y 有最低点,即函数有最小值.因为5322--=x x y =849)43(22--x , 所以当43=x 时,函数5322--=x x y 有最小值是849-. (2)二次函数432+--=x x y 中的二次项系数-1<0, 因此抛物线432+--=x x y 有最高点,即函数有最大值.因为432+--=x x y =425)23(2++-x , 所以当23-=x 时,函数432+--=x x y 有最大值是425. 回顾与反思 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第一步确定a 的符号,a >0有最小值,a <0有最大值;第二步配方求顶点,顶点的纵坐标即为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探索 试一试,当2.5≤x ≤3.5时,求二次函数322--=x x y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某产品每件成本是12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 (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若日销售量y 是销售价x 的一次函数,要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分析 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每件产品的利润,因此主要是正确表示出这两个量. 解 由表可知x+y=200,因此,所求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00+-=x y . 设每日销售利润为s 元,则有1600)160()120(2+--=-=x x y s .因为0120,0200≥-≥+-x x ,所以200120≤≤x .所以,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160元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为1600元. 回顾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再研究所得的函数,得出结果.例3.如图26.2.8,在Rt ⊿ABC 中,∠C=90°,BC=4,AC=8,点D 在斜边AB 上,分别作DE ⊥A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得四边形DECF ,设DE=x ,DF=y .(1)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AE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的取值范围;(3)设四边形DE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S 的最大值.解 (1)由题意可知,四边形DECF 为矩形,因此y DF AC AE -=-=8.(2)由DE ∥BC ,得AC AE BC DE =,即884y x -=, 所以,x y 28-=,x 的取值范围是40<<x .(3)8)2(282)28(22+--=+-=-==x x x x x xy S ,所以,当x=2时,S 有最大值8.[当堂课内练习]1.对于二次函数m x x y +-=22,当x= 时,y 有最小值.2.已知二次函数b x a y +-=2)1(有最小值 –1,则a 与b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B .a=bC .a >bD .不能确定3.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件,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本课课外作业]A 组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1)x x y 22--=; (2)1222+-=x x y .2.已知二次函数m x x y +-=62的最小值为1,求m 的值.,3.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关系:)300(436.21.02≤≤++-=x x x y .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1)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