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生物高二下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模板
新人教生物高二下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模板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新人教生物高二下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人教版必修3 第4 章第2 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前面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入,通过J 型和S 型曲线的构建和应用,不仅把数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
更是把具体实验升华为抽象内容,进而又指导具体应用,使知识延伸至生活,堪称新课标精神体现之典范。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酵母菌的培养能进行较好的操作和计数。
同时,他们也具有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前面所学的酶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相关生物曲线分析都和数学建模密切相关,只是在本节中明确提出此概念,但种群增长曲线的建立和理解并不困难。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数学模型的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节课。
Ⅰ、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从第4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而且可以领悟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方法,还可以为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打基础。
本章的重点知识有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另外,本节内容还十分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如分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可以分析人口增长情况;通过分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学生能明白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由此可见,本节内容不管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常见类型和机制。
2、了解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应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两条增长曲线的对比,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对灭鼠、大熊猫的保护策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加强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及依据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材介绍了四种情况:“J”型增长、“S”型增长、波动和下降。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程分析1.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该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目的是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相应指导,学生能构建解释原型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知识目标中的理解层次,目的是建立起抽象(数学模型)与具体(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教材分析:相应内容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
教材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学习内容: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3模块乃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方法训练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本节课主要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1)学生在必修一第1章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通过本章第1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并认识了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
这为本节课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高中数学课上学生学习过指数函数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了能力基础。
3)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模型有一定认识。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根据种群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2)运用构建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2. 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概括总结出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变化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末尾明确表示,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结合高中生该阶段的认知能力,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2、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类型和机制3、将种群数量增长的“J”和“S”型曲线应用到实践当中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着新课程标准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我将以下两点分别设为难点和重点:1、教学难点:建立种群增长的数量模型2、教学重点:将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与实践相结合四、教法基于教学的需要,我主要采用视频播放、借助幻灯片讲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讨论和板书进行本次教学。
五、教学过程最后我来具体谈一下本节的教学过程: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本着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的原则:1、导入新课(5min左右)让学生观看细菌分裂生殖的视频。
师生互动,画出细菌繁殖产生后代数量的树状图,归纳总结得出细菌种群在n代后的数量为Nn=2n,并对这个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2、讲述新课(30min左右)根据细菌种群数量增长Nn=2n引出“J”型增长曲线,然后播放美国岛屿环颈雉泛滥的纪实片,并提出以下问题:(1)环颈雉增长的特殊原因是什么?(2)这种增长大约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停止?综合上述,建立“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将“J”型曲线与实际的自然条件结合,即自然界的资源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物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当死亡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完成数学模型建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实例中提供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生分析从能力的方面说,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建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数学模型。
2.学会用数学模型尤其是“J”型曲线和“S”型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四、过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这样的问题:一片池塘什么时候捕鱼,捕鱼量才能既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又能满足鱼持续增长,一片森林我们每年的砍伐量是多少等等。
利用这些生活现象进行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其学生的求知欲望,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探究一:建构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型。
J型曲线的知识有两个,1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建构2一般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这两种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讲难度都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对细菌分裂方式不理解,难以推算出细菌繁殖过程中的数值变化。
高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材剖析本节课的教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 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数目变化》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种群数目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成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绘、解说和展望种群数目的发展变化。
成立数学模型关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目特色和数目变化规律拥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本课的详细内容标准是:试试成立数学模型解说种群的数目变化。
鉴于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我对本节课浅陋的理解,现将教课目的确定以下:1 、知识和技术目标:试试成立数学模型,并能用数学模型解说种群数目的变化。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 经过试试成立数学模型,培育学生透过现象揭露实质的洞察能力;同时,经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培育学生简洁、严实的思想质量。
(2)经过剖析问题→研究数学规律→解决实质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详细到抽象的思想转变过程。
3、态度和感情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
而关于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我以为是:本节教课的要点:试试建构种群增加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说种群数目的变化。
本节教课的难点:建构种群增加的数学模型。
好,接下来给大家剖析一放学情:二、学情剖析生物必修 3 面向的是高二学生。
他们对数学模型的观点其实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余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必定的认识,比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所以,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头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露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三、教法学法问题驱动教课法、外加多媒体协助教课、中间穿插情形教课等教课方法,在学法方面主假如指引学生察看发现、概括总结并进行合作研究。
好接下来就联合教课流程给大家详尽介绍我的教课过程:四、教课过程本节教课流程为: 1. 视频导入, 2. 小组议论,研究新知, 3. 同桌研究,争当科学家, 4. 总结概括,合作研究。
第一,我利用多媒体表现一段蝗虫灾祸的视频导入新课种群的数目的变化。
借用课本中的问题商讨—理想环境下细菌的数目变化,因学生已具备相应的数学和生物知识,这部分比较简单,鼓舞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必定的时间内,自主达成有关问题,教师给与校正,进而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对细菌种群数目增加而言,在什么状况下2n 公式成立?问题二:这个公式揭露了细菌种群数目增加的什么规律?问题三: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识题能够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1 -1 / 2从而导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的增加规律,并试图在教课过程中,借用问题三让学生更宽阔的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现象和规律能够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同时穿插数学模型的观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了解了种群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量特征。
本节课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二是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增殖、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为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涉及到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现象可能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2)理解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2)“S”型曲线中 K 值的含义和应用。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不足:在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时,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困难,需要加强讲解和练习。
2. 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的深度不够: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需要进一步增加深度和广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数学模型和实际生态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结果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知识掌握情况。
4. 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中的操作准确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结果的分析能力。这将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不足:学生需要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二、学情分析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所以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
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次,建构主义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
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所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建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是本节课的重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内容,安排在《种群的特征》之后,使学生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
其次,了解种群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
内容上,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新课改新增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讲述J型和S 型增长曲线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K值的理解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
2.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其他内容的时候,学生已运用过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曲线图等。
其次,通过必修1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节内容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2)能力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比较抽象,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读书指导法、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播放“细菌分裂生殖产生后代数量”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讨论:在一个培养皿里,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进而引入今天的新课《种群数量的变化》。
以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然后分组讨论数学模型的建构方法,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及时的点评与补充,最后引导学生用公式和增长曲线两种数学模型表示细菌的增长,并比较两种数学模型的优缺点,使学生对建构数学模型的程序和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用多媒体出示某岛屿环颈雉的种群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一增长模型的条件,用数学公式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以及该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之后,以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通过实例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描述。
本节内容详细讨论探究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当然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在生产生活发面人类应该如果做到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生物种群的改变往往会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又为以后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在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中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尤其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过渡到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
而且同学们在数学课的学习中也学习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比如函数图像的绘制,数学方程式的推导等,为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导学案预习,先了解基础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组内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随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法可靠的。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大师,比如孟德尔,牛顿,爱因斯坦,很高兴各位同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
生物必修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第1课时)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用构建数学模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及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濒危物种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我采用了游戏法教学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几组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何保护这些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环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游戏一:模拟细菌繁殖。
人教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课件优选文档
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 1859年,24只野兔 近100年后 6亿只以上的野兔
实例2:在20世纪30年 代时,将环颈雉引入 到美国的一个岛屿.
如果种群的起始数量为 N0 则一年后种群数量应为
N1 = N0 + N0 ×出生率- N0 ×死亡率 = N0 (1+出生率-死亡率)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 理想条件下,出生率、死亡率将只受生物遗传 因素影响,为一定值。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 N代表细菌数
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 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 验或修正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合理假设 数学表达
检验修正
上述细菌的指数增长出现的前提是 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
自然界中会不会真得出现这种情况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受“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的影 响,以种群密度为最基本特征的种群数量将会发 生变化,那么种群数量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一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它可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
系进行描述,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方
人教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课件
优选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和 群落第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
课件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 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 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 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 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 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饶平四中詹国勇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是对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选修一作知识贮备。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树立理科意识,理解数学思想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2010年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生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较为陌生,因此确定为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思路为:1个课时。
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以细菌为观察对象说明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以野兔种群的增长为例,引导学生建构“J”型增长模型;以高斯大草履虫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建构“S”型增长模型和理解K值;组织学生谈谈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相关因素和意义;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为了高考,教师有必要用图表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三、说教法学法(一) 说教法:1、探究教学法: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层层设问,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理解,落实教学目标。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 说学法:主动学习法:学生观看课件,获得感性认识,主动地进行理性探索,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教师课前发放相关材料和配套活页练习。
高中生物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一、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主要介绍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如物质的跨膜运输奠定知识基础。
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1、2 过程与方法①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②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1)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如果直接将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仍会感到枯燥无味,对这个模型也很难理解,这样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
因此,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逐步理解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二说学生: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①他们已经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了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和对物质进出细胞具选择性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②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二、学情分析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政府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
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
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
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
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
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
(插入教学视频2)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你怎么理解这个K值?★自然界其他的种群增长也会出现K值吗?为什么出现K值?★(幻灯片展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曲线)在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中,能总结出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实现J型增长的预期呢?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4、尝试应用建模成果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1、《水产科学》 1993年05期杨英年《长海县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效益高》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引进于日本,它个体大,生长快,人工养殖不用投放饵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极高的利润水平。
长海县獐子岛镇于1988年至1992年在1.4万亩海底底播苗种8080万枚,经过21个月的底播生长周期,1992年共收获底播增殖虾夷扇贝620吨,证明虾夷扇贝的生长趋势和发展是比较乐观的……2、《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致富黄海海域》(南方渔网2007-03-09)省海洋水产所1980年开始承接该项目,历经22年科技攻关完成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技术造就了该省一项高值大产业,该项科技成果也于今年9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面积达7万公顷,连续3年实现年产3.3万余吨,成为带动该省浅海养殖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来源: 中国水产门户网2009-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
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
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3)如果2007年左右的3年是K值。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恢复到2007年左右的生产水平?(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政府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1、引进新品种;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
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
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
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5、种群数量变化的其他类型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
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00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
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