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

合集下载

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类型

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类型

总体流动的湍动程度决定漩涡的尺寸和强度,而不同尺寸和 强度的漩涡对液团又有着不同的破碎作用。
通常,总体湍流的湍动程度越高,漩涡的尺寸越小,强度越 高,数量越多。
漩涡尺寸越小,破碎作用越大,所产生的液团也越小。大 尺度的漩涡只能产生较大尺寸的液团,因为尺寸较小的液团 将被大漩涡卷入与其一起旋转而不是被破碎。
总体流动的流行相当复杂,不同形式的搅拌器各不相同。最 典型的螺旋桨式搅拌器和涡轮式搅拌器所形成的流型结构。 两者相比,螺旋桨式搅拌器可提供更大的流量,特别适用于 要求大尺度混合均匀的搅拌。
2)小尺度混合机理
A、互溶液体的混合机理
总体流动可将混合液体中的一种流体破碎成较大的液团,并 同时将液团带至容器的各处,造成宏观上的均匀。但是,但 是总体流动不足以将液团破碎到很小尺寸。尺寸很小的液团 是有总体流动中的湍动造成的,湍流可以看成是由平均流动 与大量不同尺寸、不同强度的漩涡运动叠加而成的。总体流 动中高速旋转的漩涡与液体微团之间会产生很大的相对运动 和剪切力,液团正是在这种剪切力的作用下被破碎的更加小
价的原料被升值了。因此,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
操作,是生物工程中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它对
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产物
产品提取或液化 副产物
废物
一 般 生 化 反 应 过 程
第一节 生物反应器原理
质量传递 培养液的流变学性质
生物反应器的混合 剪切力
一、生物反应器中的质量传递 混合物中某一组分从其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 区域方向迁移的过程 .与动量传递、热量传 递并列为三种传递过程。质量传递可以在一 相内进行,也可能在相际进行。
为表示生物反应器中的剪切力,人们提出了多种表示 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桨叶尖速度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传统发酵罐

酶反应器等

固定化酶和细胞反应器

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
3
生物反应器类型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动物生物反应器 植物生物反应器
.
4
一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医药工业中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青霉 素生产是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中进行的。且迄今为 止,对新的生物过程,首选的生物反应器仍然是机 械搅拌式反应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能适用于大多 数生物过程,是形成标准化的通用产品。
• 显然,反应器的增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31
2 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得到较大发展
• 由于动植物细胞培养可以得到很多高附加值生物 制品,如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细胞培养反应 器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关于供氧问题, 快速升温、SIP自动灭菌、CIP自动清洗、机械 密封、排气处理、取样处理等问题等都需很好解 决。
混合不够均匀。
.
28
三 其他类型反应器
•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 膜生物反应器 • 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 • 动物植物生物反应器 • 其他
.
29
四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是生物技 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种好的生物反应器 出现往往能够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成为 生物制品成功商业化的关键。因此,生物 反应器的开发一直很活跃,尤其是最近的 细胞生物反应器开发更是如此。生物反应 器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7
• 反应器的结构
.
8
几何尺寸
H/D=1.7~4 d/D=1/2~1/3 W/D=1/8~1/12 B/D=0.8~1.0 (s/d)2=1.5~2.5 (s/d)3=1~2

生物制药设备--天津农学院-期末考试题(含选择题)

生物制药设备--天津农学院-期末考试题(含选择题)

定义5个—10分简答5个—25分论述2个—20分计算1个–5分单选20 ---20分填空20个--- 20分生物反应器按反应器内有机体种类,可以分为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反应器,动物细胞反应器,酶反应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由内锅、外锅、门盖、压力表、温度计、排气阀、安全阀、电热管、蒸汽发生器等部件构成搅拌器的叶轮有多种形式,有涡轮式和螺旋桨式两种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叫离心分离因数,它是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性能指标,值愈高,离心沉降效果愈好。

鼓泡塔式发酵罐由塔体、筛板、空气分布器、降液管组成水分与物料间借助化学或物理化学力结合的水分,称为结合水分生物反应器按按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罐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膜式反应器维持罐结构主要由筒体、夹套、进料管、出料管、排尽管和测温口组成.高压均质机由高压泵和均质头两部分组成当悬浮液流动通过多孔介质时,固体颗粒沉积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渣层,这种过滤称为滤饼过滤。

萃取反应中,萃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萃取液为__________________萃余液__________________三级错流萃取过程中,第一级的萃余液作为料液进入第二级,并加入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

第二级的萃余液再作为第三级的原料液,也同样用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将三级萃取液合并送入贮存罐贮存备用好氧发酵罐一般可以分为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鼓泡塔式发酵罐6. 鼓泡塔式发酵罐由、、、组成离心沉降中当颗粒处于离心场时,将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即重力、惯性离心力、向心力和阻力。

在机械设备挤压等操作下进行的干燥,称为机械干燥。

将物料置放在常压下进行的干燥,称为常压干燥。

将物料置放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干燥,称为真空干燥固体颗粒进入并沉积在多孔介质孔道内,溶液经孔道内的缝隙进入滤液的分离过程称为深层过滤。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故和三级错流萃取相比,萃取剂的消耗量较少。

生物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生物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专业生物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60-70学时)马俊林编一、《生物反应工程》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它以生物反应动力学为基础,将传递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力学及最优化原理等化学工程学方法与生物反应过程的反应特性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生物反应过程的分析与开发,以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等。

生物反应工程主要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带有共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因此,它在生物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反应工程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

根据生物体的不同,生物反应过程可分为酶促反应过程,细胞反应过程(包括单一微生物细胞、多种微生物细胞的混合反应、动植物细胞培养等)和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各种生物反应过程的生物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等。

生物反应工程是生物化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二、《生物反应工程》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与沿革和生物反应工程领域的拓展。

理解酶促反应动力学、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的特征和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质过程。

掌握微生物反应过程的质量和能量衡算;动植物细胞的生长模型与培养条件。

熟练掌握微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生物反应器的特征、操作及设计。

三、讲课内容1、绪论教学内容: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的形成与沿革;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生物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生物反应工程的概念,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解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了解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与沿革,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重点:生物反应动力学和生物反应器。

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化学反应器进行比较。

2、酶促反应动力学教学内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酶的基本概念;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促反应的特征。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包括:A. 搅拌槽式B. 填充床式C. 流化床式D. 所有以上选项2.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包括:A. 滞后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减期E.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A. 批式操作B. 连续操作C. 半连续操作D. 周期性操作二、填空题1.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主要因素。

2. 在生物反应器中,_________是用来描述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参数。

3.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_代谢和_________代谢。

三、简答题1. 简述批式操作和连续操作的区别。

2. 描述生物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为1000升,其中微生物的浓度为5克/升。

如果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为0.2/小时,计算1小时内生物量的增长量。

2. 给定一个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其气体流量为1000升/分钟,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如果反应器的体积为5立方米,计算在30分钟内氧气的总传递量。

五、论述题1. 论述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和传质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优化这些过程。

2. 分析在工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对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放大,并讨论规模放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制药公司使用生物反应器生产抗生素。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发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突然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一个废水处理厂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

请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分析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实验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评估不同搅拌速度对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2.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生物反应器中氧气的溶解度。

八、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反应工程的原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质过程

第六章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质过程

丝状菌发酵中,菌体相互间易形成网状结构,在 一定的剪切速率下,团状结构的菌团可被打碎 成小片,虽然这些小碎片可再聚集起来,但在 高剪切速率下,絮集起来的菌团又将被打碎, 使发酵液呈牛顿型流体特性。
总之,流体特性因素都会对生化反应器内的质 量与热量的传递、混合特性及菌体生长等产生 影响,这给工艺过程控制与设备放大带来困难。
6.3 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6.3.1 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
6.3.1.1 亚硫酸盐法测定容积氧传递系数
氧的体积传质系数kLa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亚硫酸盐 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正常条件下,亚硫酸 根离子的氧化反应非常快,远大于氧的溶解速度。当 Na2S03溶液的浓度在0.018—0.45mol内,温度在 20~45℃时,反应速度几乎不变,所以,氧一旦溶解 于Na2S03溶液中立即被氧化,反应液中的溶解氧浓度 为零。此时氧的溶解速度(氧传递速度)成为控制氧化 反应速度的决定因素。
6.1.1 流体的流变学特性
发酵液的流变学特性是指液体在外加剪切力,作用下 所产生的流变特性,简称流变特性。当给定的流体 在外加剪切力的作用下,一定产生相应的剪切速率 r(即速度梯度或切变率,单位为Pa),两者之间的关 系为该流体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流变特性:
(6—1)式称为流变性方程,其图解形式叫做流变图。生物 反应醪液多属与时间无关的黏性流体范围(表6—1)。
6.1 生物反应体系的流变特性
生物工业中经常遇到空气、水、发酵液和 滤液等气体或液体,尽管种类多,但它 们的流动与输送都遵循共同的基本规律。 以发酵过程为例,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 动,分解并利用营养成分,积累代谢产 物,引起了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如黏度、 表面张力和离子强度等的变化。
另外,发酵液黏度的改变会影响液体的湍 动性、界面张力或液膜阻力等。图6—1 是黏度对不同过程影响的示意图。由图 6—1可知,了解发酵液流变学特性的变 化(特别是黏度变化),对掌握生物反应过 程传质与混合特点,进而改进发酵过程 控制工艺条件及生度是多种因素的函 数,除依赖菌体颗粒的浓度外,还受颗粒的形 状、大小、颗粒的变形度、表面特性等因素影 响。在霉菌或放线菌等的发酵中,发酵液的流 动特性常出现大幅度变化。例如,青霉素发酵 液的屈服应力与刚性系数都随发酵时间的增加 而增大。发酵后期与前期相比,刚性系数可增 加近百倍,表观黏度明显增加。

《生物反应器》PPT课件

《生物反应器》PPT课件
酒精发酵罐的洗涤:喷射洗涤装置 酒精发酵罐的计算:
发酵罐结构尺寸:V体积=V发酵液量/φ(0.850.9)
发酵罐罐数确定:N=(nt/24)+1(个) n----每天加料的罐数,t---一次发酵周期所需
时间 发酵罐冷却面积计算:A=Q/K△Tm (m2 )
完整版课件ppt
8
第二节 啤酒发酵设备
1、前发酵设备 传统的前发酵槽均置于发酵室内, 发酵槽大部分为开口式。 前发酵槽可由钢板或钢筋混凝土 制成,形式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 了防止啤酒中有机酸对各种材质 的腐蚀,前发酵槽内均要涂布一 层特殊涂料作为保护层。
(5)厌氧发酵的培养基应先通过加热或喷入无
氧气体来预还原。完整版课件ppt
5
第一节 酒精发酵设备
酒精发酵罐的结构必须首先满足 工艺要求。此外,从结构上还应考 虑有利于发酵液的排出、设备的清 洗、维修以及设备制造安装方便等 问题。
完整版课件ppt
6
1.冷却水入口 2.取样口
酒精发酵罐
3.压力表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重要方面包 括改善生物催化剂,更好的进行过 程控制,有更好的无菌条件以及能 克服速度限制因素(特别是热量和 质量传递)等。
微生物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避免将需蒸汽灭菌的部件与其
它部件连接,因为即使阀门关闭,细
菌也可在阀门内生长;
完整版课件ppt
1
(2)尽量减少法兰连接,因为设备震动和 热膨胀会引起连接处的移位,导致染菌。如 有可能,应采用全部焊接结构,焊接部位一 定要确实磨光,以消除积蓄耐灭菌的固体物 质的场所;
(2)罐内的发酵液应尽量装满,以便减少上层 气相的影响。
(3)使用大剂量接种(一般接种量为总操作体 积的10~20%),使培养物迅速生长,减少

第一章_生物反应器.

第一章_生物反应器.



细胞的培养和代谢还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的生命 活动,通常每毫升培养液中含104-108个细胞。 而且,像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细胞也经历 着新生、成长、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在其生 命的循环中,也存在退化与变异的问题。
细胞群体进行简化假设

是否考虑细胞内部复杂的结构

是否考非理想流动 两种理想流动模式
①全混式,即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及其它条件均一。
②活塞流式,即反应器内物质沿一定方向流动, 完全没有反向混合。

实际反应装置常常介于两者之间。
⑸细胞生长的特点及细胞群体的描述

细胞的生长、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与一般的化学过程不同,这个反应体系的特点 是,它是一种多相、多组分、非线性的体系。
二、细胞浓度及其测量

细胞浓度在培养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在定量研究生物反应之前,首先需要说明微生 物的浓度即菌体浓度的表示方法。 (g/l, kg/m3)
直接测定法
细胞干重法:测量细胞浓度的最基本方法。 显微计数法:显微镜和血球计数器。 平板计数法:生理盐水稀释,记录菌斑。 浊度法:波长600-700nm范围测量。
化学工程还包括下面几个重要的内容
1、流体的输送及混合。核心问题是流体之间动量 的传递、机械能的转化。 2、热量的传递。生物反应器要考虑发酵热的传 出以及发酵罐温度的控制。 3、物质的传递。生物反应器内进行着各种物质 传递过程,这些传递过程的强度主要由浓度差 以及扩散的面积决定。
第二节 细胞生长及代谢过程动力学


如何使细胞生长的更快更好?
一、好的细胞株系 二、良好的环境条件
1、良好的物理环境:最主要的有温度、pH、溶氧量、合 适的混合强度以保证细胞与营养物的接触及细胞的悬 浮等。 2、合适的化学环境:要求有合适的各种营养物的浓度, 并限制各种妨碍生长代谢的有毒物质的浓度。

第6章 生物反应器

第6章 生物反应器

第6章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就是指提供适宜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各种条件,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在低消耗下获得高产量的一种反应设备。

一个优良的发酵罐应具备的条件:1)结构简单;2)不易染菌;3)良好的液体混合性能;4)较高的传质传热速率;5)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生产能力高;6)同时还应具有配套而又可靠的检测和控制仪表。

工业生产用的发酵罐趋向大型化和自动化。

6.1 通风发酵罐一、通用式发酵罐又称机械搅拌通气式发酵罐,使之既有机械搅拌装置,又有压缩空气分布装置的发酵罐。

1、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气和发酵液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液的溶解氧。

一个好的通用式发酵罐的基本条件:1)具有适宜的径高比;通常H/D = 2~4,罐身长有利于氧的溶解2)能承受一定压力;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即0.38MPa3)搅拌通风装置要能使气泡分散细碎,气液充分混合,保证发酵液必须的溶解氧,提高氧的利用率4)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5)罐内应抛光,尽量减少死角,使灭菌彻底,避免染菌;6)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尽量减少泄漏。

2、结构特点发酵罐主要部件包括罐身、搅拌器、轴封、消泡器、联轴器、空气分布器、挡板、冷却装置、人孔及视镜等。

1) 罐体罐体由圆柱体及椭圆形或碟形封头焊接而成,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2) 搅拌器和搅拌轴其作用一是打碎空气气泡,增加气-液接触界面,以提高气-液间的传质速率;二是为了使发酵液充分混和,液体中的固形物料保持悬浮状态。

3) 挡板其作用是为防止发酵液随搅拌器运转而产生旋涡,以提高混合效果。

4) 空气分布器其作用是将无菌空气引入到发酵液中同时初步分散气泡。

5) 冷却装置在发酵过程中,细胞呼吸和机械搅拌都将产生一定热量,为了保证发酵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必须将这些热量及时移去,因此需要设置冷却装置。

6) 消泡器分耙式消泡器和半封闭涡轮消泡器二、机械搅拌自吸式发酵罐利用机械搅拌的高速旋转而吸入空气的一种发酵罐。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笔记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笔记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定义、形成与展望生物反应工程,简称BRE(Bioreac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应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反应过程和生物系统的科学。

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微生物、细胞、酶等生物催化剂,以及它们在生物反应器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生物反应工程的形成和发展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崛起密切相关。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物质的生产、加工和转化的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反应工程逐渐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为生物制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望未来,生物反应工程将继续在生物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生物反应工程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特别是随着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生物反应工程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望在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1.2 生物反应工程的主要内容生物反应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反应物质量的变化规律。

包括酶促反应动力学、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细胞反应动力学等。

(2)生物反应器设计:根据生物反应的特性和要求,设计合适的生物反应器,使其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生物反应。

包括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反应器尺寸的确定、反应器内部构件的设计等。

(3)生物反应器操作:研究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的运行规律,优化操作条件,提高生物反应的效果。

包括分批式操作、流加式操作、连续式操作等。

(4)生物反应器优化:通过对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进行优化,提高生物反应的产率和质量。

包括过程优化、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优化等。

(5)生物反应器控制: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实现对生物反应过程的稳定控制。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选择性培养基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类型?A.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B.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D. 离心式生物反应器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主要用于:A. 微生物发酵B. 植物细胞培养C. 动物细胞培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蒸馏法答案:D5.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A. 营养物质B. 氧气供应C. 温度控制D. 辐射强度答案:D6.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不包括:A. 血细胞计数板法B. 流式细胞仪法C.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重量法答案:D7.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技术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A. 悬浮培养B. 微载体培养C. 贴壁培养D. 灌注培养答案:C8.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的贴壁生长通常需要:A. 表面活性剂B. 抗生素C. 血清D. 抗生素和血清答案:C9.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基不适合用于动物细胞培养?A. DMEMB. RPMI 1640C. LB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A. 湿热灭菌B. 干热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通常需要添加________以促进细胞生长。

答案:血清2.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搅拌桨的设计需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剪切力;氧气传递效率3. 细胞培养基的pH值通常维持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7.2;7.44. 细胞培养中,CO2的浓度通常维持在________%。

答案:55. 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________和________。

生物反应器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反应器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反应器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培养的目的是()。

A. 提取细胞B. 生产代谢产物C. 获得细胞产物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优点是()。

A. 易于放大B. 易于控制C. 易于操作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在生物反应器中,细胞培养基的组成通常包括()。

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生长的控制因素不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重力答案:D5.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细胞破碎B. 代谢产物提取C. 代谢产物纯化D. 细胞培养答案:D二、填空题1. 生物反应器是利用______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______生产的一种装置。

答案:生物体、生物制品2.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温度、pH值、氧气供应、营养物质供应3. 在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生长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参数来实现。

答案:温度、pH值、氧气供应4.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培养基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5. 生物反应器中,细胞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答案:细胞破碎、代谢产物提取、代谢产物纯化三、简答题1. 简述生物反应器在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反应器是生物技术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它提供了一个可控的环境,用于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生产。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器内的条件,可以优化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代谢产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生物反应器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代谢特性,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 描述生物反应器中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特点。

生物反应器及其操作特性

生物反应器及其操作特性
自吸式发酵罐在搅拌的同时完成了充气作用。
优点:
1、省却空气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减少厂房, 减少设备投资约30%。
2、设备便于自动化、连续化,降低劳动强度,减少 劳动力。
3、气泡小、气液均匀接触,溶氧系数高。
缺点:
进罐空气处于负压,增加了染菌的机会。 搅拌转速过高,菌丝易被搅拌器切断。
(四)高位筛板式发酵罐 (高位塔式发酵罐)
MBR的基本分类
内容
分类
膜组件
管式、板框式、中空纤维式
膜材料
有机膜、无机膜
压力驱动形式
外压式、抽吸式
生物反应器
好氧、厌氧
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的 分置式、一体式(浸没式) 组合方式
2种反应器的区别
MBR 种类
分置式
一体式
压力驱 动形式
压力泵 加压 真空泵 抽吸
动力 消耗


管道 要求
需要
膜更换 和清洗 情况
(2)温湿度控制。温度数显,采用风量对温度进行反馈 控制;物料湿度采用全雾化补水系统进行调节。
(3) 在位接种与混匀。在位压差均匀接种,在发酵过程 中,利用罐内的物料混匀与破碎系统,做到均匀稳定发酵。
(4)动力驱动。利用调速电机调节发酵旋转速度,使不同 物性的物料,不同特性的菌种均能进行良好的发酵。
桨一体化结构,通气充分均匀
主要参数 :
环境温度:15~35℃ 灭菌温度:100~130℃ 温度控制范围:20~40℃,±0.5℃ 转速控制范围:0~30rmp,±1%
(八)动物细胞培养用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应用举例
疫苗
小儿麻痹症疫苗、狂犬疫苗、脑炎疫苗、疱疹 疫苗、风疹疫苗
单克隆抗体 IgG、IgM、IgA等

生物反应器原理: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生长

生物反应器原理: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生长

生物反应器原理: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生长生物反应器是用于进行生物工艺过程的设备,其主要目的是提供适宜的环境,以支持微生物在其中进行生长、代谢和产物合成等生物反应。

以下是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基质与营养物质供应:生物反应器中提供的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础,包含了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

这些物质为微生物提供了能量和原料,支持其代谢和生长。

温度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通常对温度敏感,因此生物反应器会通过加热或冷却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温度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有重要影响。

pH控制:微生物对环境的酸碱度(pH值)也敏感。

生物反应器中通常设有 pH 控制系统,确保培养基的酸碱度在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气体供应与气体传质:微生物通常需要氧气进行呼吸,而某些微生物也可能是厌氧生物,需要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

因此,生物反应器中有适当的气体供应系统,以满足微生物对氧气或其他气体的需求。

搅拌与氧传递:为了保持培养基的均匀性,生物反应器通常通过搅拌系统来提高培养基的混合程度。

此外,搅拌还有助于提高氧气在培养基中的传递效率,确保微生物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生物质传递: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生长后会产生细胞质和代谢产物,而这些物质需要被传递出去,以维持培养基的适宜环境。

通常通过排放废液或分离技术来实现。

在线监测与控制:为了确保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中的良好生长,常常使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关键参数如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微生物生长速率、产物浓度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实时的控制调整。

这些基本原理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地支持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特定产物的高效生产。

生物反应器在生物技术、制药、食品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反应器原理 ppt课件

生物反应器原理  ppt课件
式定义为
CHxOyNz,忽略其它微量元素P,S和灰分等,
PPT课件
24
CHmOn+aO2+bNH3→cCHxOyNz+dCHuOvNw+eH 2O+fCO2
式中:CHmOn_碳源的元素组成 CHxOyNz 细胞的元素组成 CHuOvNw产物的元素组成 对元素做元素平衡,得到如下方程:
C: 1=c+d+f
反应式为:
C6H12O6 + aO2 +bNH3 →c(C4.4H7.3N0.86O1.2) + dH2O+ eCO2
PPT课件
33
结果:
▪则计算a 1.47 ,b 0.78 ,c 0.91 ,d 3.85 ,e 2 .
PPT课件
34
微生物反应过程的得率系数
得率系数是对碳源等物质生成细胞或其它产物 的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的重要参数.
37
YX/S =83.1/180=0.46( g/g) YX/O =83.1/(1.47*32)=1.77 ( g/g)
PPT课件

作业 :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描述微生物动力学的方法不是指生物分离成为不连续的 单个生物,而是指群体的存在.一般的,微生物在一定场 所中存在的形式是大量聚集.
PPT课件
48
(3)希望所含有的参数,能够通过试验逐个确定. (4)模型应尽可能简单. 目前,常使用的确定论的非结构模型是Monod方程:
PPT课件
49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PPT课件
52
PPT课件
53

第三章 生物反应器总论4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  生物反应器总论4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3.4 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连续式发酵操作是指在分批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一方 面将培养物质连续不断地加入到反应器内,另一方面又把反 应器内的物料连续不断的取出,如此连续进行,反应器内发 酵液的体积和其他参数达到稳定,不再随时间而变。一些固 定化酶反应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反应器等都属于这种操作 方式。连续培养过程中生物反应器内发酵液的体积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图3-9e所示。
3.4 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2.补料分批发酵操作 补料分批发酵是在简单分批发酵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化。 在开始发酵时,并不是一次性地将生物全过程所需要的营养 物的量加足,而是在发酵一定时间后,根据生物反应器内营 养物质的消耗情况,将一种或多种甚至全部营养物质连续流 加到生物反应器内,直至发酵过程结束。然后再将发酵液全 部放出。在发酵过程中补料的流加速度可以由发酵液中营养 物质浓度、排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pH值、溶氧浓 度等在线检测参数决定,通常用自动控制的方法实现。其优 点:
④ 连续流加的培养液可以起到稀释作用,降低了培养 液粘度,有利于氧的传递和生物合成。
3.4 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3.反复分批发酵操作 反复分批发酵指在简单分批发酵即将结束时,将大部分 发酵液放出,余下的一部分作为种子,然后补充无菌的新鲜 培养液,然后重新发酵,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发酵不能再延续, 最后将发酵液全部放出。这种操作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省去很 多种子制备、发酵罐清洗和灭菌操作时间,可以提高生物反 应器的工时利用率;缺点是以剩余发酵液作为下一轮发酵的 种子难以保证质量,也容易造成杂菌污染或者种子变异,导 致生产能力降低。
3.4 一般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1.简单分批发酵操作 生物反应器经过清洗、灭菌后,将无菌的含有各种营养 物质的培养液一次性加入生物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下接入 种子。培养一段时间后(一般是1至数天),将培养液一次全 部放出。这种发酵操作工艺简单,容易掌握,生产重现性好, 对设备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在生物工业发展的初期曾经广泛 采用,但由于生产周期短,产率低,现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已 经很少应用。

生化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特性的研究

生化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特性的研究

生化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特性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和制药业的发展,对于生物反应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生物反应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氧气传递特性。

研究生化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特性,对于生物反应器的性能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氧气在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富集和扩散。

富集阶段是氧气从气相进入液相的过程,扩散阶段是氧气在液相中向生物细胞传递的过程。

因此,研究生化反应器中氧气的传递特性,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来看氧气的富集过程。

在反应器中,气体的富集是通过气体在气液界面上的传递和液相中气泡的形成来实现的。

实验表明,在氧气流速和积液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液相深度越浅,气液界面积越大,氧气的传递速率越快。

此外,可通过控制罐内液位或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式来提高气液传质速率。

因此,在设计生物反应器时,需要考虑到反应器的几何形状、液位控制以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方面,以保证氧气的富集速率。

其次,来看氧气在液相中的扩散过程。

氧气在液相中的扩散是由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共同决定的。

研究表明,溶解氧在水中的扩散系数大约为 2.2×10^-5 cm2/s,而在液体中,扩散系数会受到温度、压力、溶剂和溶质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氧气输运的影响。

此外,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也会影响氧气的扩散。

微生物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影响反应器中液相的流动状态和温度分布等,从而影响氧气的输运过程。

因此,需要对生物反应器中氧气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总的来说,生化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特性的研究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问题。

此外,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充分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提升反应器的生产效率和性能水平。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在发酵中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氧,不能利用气态的氧。

而氧是难溶气体,在latm下、20°C时,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21mmol/L,在发酵液中溶解度更低,每升发酵液中菌体数一般为108〜109个,耗氧量非常大,如果终止供氧,极短时间内发酵液中溶氧将降为零。

因此,氧常常成为发酵过程的限制性基质,解决好氧传递总是成为发酵过程的关键问题。

体积溶氧系数k L a是表征生物反应器传递氧效能的重要指标。

工业生产中,将除菌后的空气通入发酵液中,使之分散成细小的气泡,尽可能增大气泡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以促进氧的溶解。

氧的溶解实质上是气体传递的过程,是由气相向液相传递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用双膜理论加以阐明。

1双膜理论液相液膜这是一个放大的气泡,在气泡与包围着气泡的液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在界面的气泡一侧存在着一层气膜,在界面的液体一侧存在着一层液膜。

气膜内的气体分子与液膜内的液体分子都处于层流状态,分子间无对流运动,氧的分子只能以扩散方式,即靠浓度并差推动而穿过双膜进入液相主流。

另外,气泡内膜以外的气体分子处于湍流状态,称气体主流,主流中的任一点氧分子的浓度相等。

液体主流也是如此。

在双膜之间的两相界面上,氧的分压强与溶于界面液膜中的氧浓度处于平衡关系。

传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传质途径上各点的氧浓度不随时间而变。

液相主流气体吸收双膜理论图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气膜的传氧推动力为p-P j,通过液膜时推动力为c-c。

在稳定传质过程中,通过气、液膜的传氧速率N应相等。

N=k(P-P)=k(C-C⑴giLi式中N:传氧速率(kmol/m2.h)k:气膜传质系数[kmol/(m2hatm)]gk L:液膜传质系数(m/h)设:P*为与液相主流中溶氧浓度C相平衡的氧的分压强(atm)。

C*为与气相主流中氧的分压强相平衡的氧的浓度(kmol/m3)。

根据亨利定律:C*=P/H或P*=HCH为亨利常数,随气体及溶剂及温度而异,它表示气体溶于溶剂的难易。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

1.生物反应工程的定义:一生物反应动力学为基础,将传质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态学及最优化原理等化学方法生物过程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生物反应过程分析与开发,以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

2.生物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生物反应速率和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质即传质、传热及动量;(2)生物器的设计与放大;(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包括优化操作与优化设计。

3.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34)(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

(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

3.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4.酶促反应中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5.酶促反应中反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6.判断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曲线竞争型非竞争型反竞争型7.比较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Km、rmax的变化8.双底物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有哪些?随机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随机地与酶相结合,产物P1和P2也随机地释放出来。

许多激酶类的催化机制属于此种。

顺序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是有顺序的,酶先与底物S1结合形成ES1复合物,然后ES1再与S2结合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ES1S2。

乒乓机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底物S1和S2始终不同时与酶结合,其机理式。

转氨酶9.固定化酶的优点:(1) 可连续稳定地生产产物;(2) 反应产物地纯度高、质量好;(3) 生产的副产物少;(4) 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反应的最佳pH和反应温度可能按意愿经固定化调整;(5) 固定化酶、细胞在使用时可以再生或回收,可反复使用;(6) 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控制,节约劳动力;(7) 可大大提高酶、细胞的比生产能力10.酶固定化的方法:(1)载体结合法:将酶或细胞利用共价键或离子键、物理吸附等方法结合于水不溶性载体上的一种固定化方法。

水不溶性载体: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内容:氧传递基本理论-双膜理论;体积溶氧系数k L a的三种测定方法;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对体积溶氧系数k L a的影响;发酵液流变学性质对体积溶氧系数k L a的影响;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 L a和体积溶氧速率N V的措施。

6.1 双膜理论6.2 k L a的测定方法6.3 k L a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6.4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 L a的影响6.5 提高k L a和N V的措施授课重点:1. 双膜理论。

2. 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对体积溶氧系数k L a的影响。

3.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 L a的影响。

4. 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 L a和体积溶氧速率N V的措施。

难点:1. 双膜理论2 流变学理论本章主要教学要求:1. 理解双膜理论。

2. 掌握影响k L a的影响因素,包括设备参数和操作变数,及发酵液流变学性质。

3. 熟悉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 L a和体积溶氧速率N V的主要措施。

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氧,不能利用气态的氧。

而氧是难溶气体,在1atm 下、20ºC 时,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21mmol/L ,在发酵液中溶解度更低,每升发酵液中菌体数一般为108~109个,耗氧量非常大,如果终止供氧,几秒钟后发酵液中溶氧将降为零。

因此,氧常常成为发酵过程的限制性基质,解决好氧传递总是成为发酵过程的关键问题。

工业生产中,将除菌后的空气通入发酵液中,使之分散成细小的气泡,尽可能增大气泡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以促进氧的溶解。

氧的溶解实质上是气体吸收过程,是由气相向液相传递的过程。

因此这一过程可用气体吸收的基本理论,即双膜理论加以阐明。

6.1双膜理论这是一个放大的气泡,在气泡与包围着气泡的液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在界面的气泡一侧存在着一层气膜,在界面的液体一侧存在着一层液膜。

气膜内的气体分子与液膜内的液体分子都处于层流状态,分子间无对流运动,氧的分子只能以扩散方式,即靠浓度并差推动而穿过双膜进入液相主流。

另外,气泡内膜以外的气体分子处于湍流状态,称气体主流,主流中的任一点氧分子的浓度相等。

液体主流也是如此。

在双膜之间的两相界面上,氧的分压强与溶于界面液膜中的氧浓度处于平衡关系。

传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传质途径上各点的氧浓度不随时间而变。

传氧方向6-1气体吸收双膜理论图解液相气相 气膜液膜 气相主流液相主流PC气膜液膜P iC i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气膜的传氧推动力为P-P i ,通过液膜时推动力为C i -C 。

在稳定传质过程中,通过气、液膜的传氧速率N 应相等。

)()(C C k P P k N i L i g -=-= (6-1)式中 N :传氧速率(kmol/m 2.h)k g :气膜传质系数 [kmol/(m 2.h .atm)] k L :液膜传质系数(m/h)设:P *为与液相主流中溶氧浓度C 相平衡的氧的分压强(atm)。

C *为与气相主流中氧的分压强相平衡的氧的浓度(kmol/m 3)。

根据亨利定律:C *=P/H 或P *=HCH 为亨利常数,随气体及溶剂及温度而异,它表示气体溶于溶剂的难易。

氧难溶于水,H 值很大。

将气膜、液膜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则N=K G (P-P *)=K L (C *-C) (6-2) 式中 K G :以氧的分压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kmol/(m 2.h .atm)K L :以氧的浓度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m/h)溶氧浓度C 较易于测量,C *可以用公式C *=P/H 算出(P 为发酵罐进气氧分压),故以(C *-C)为推动力较方便。

总传质系数K L 与k g 及k L 的关系如下:NCC K L -=*1 Lg i i i k k H N CC N H P P N CC N C C 11*+⋅=-+⋅-=-+-= 氧气H 值很大,因此k L ≈K L所以 N=k L (C *-C) (6-3) 这说明氧气溶于水的速率是液膜阻力控制的。

式5-3是单位界面上的每小时的传氧量。

由于输送面积难于测量,N 也是如此。

另外k L 也难于测量。

在式3-3两边各乘以a ,a 为单位体积液体中气液两相的总界面积(m 2/m 3),则得:N V =k L a(C *-C)式中 N V :体积溶氧速率(kmol/m 3.h)k L a :以(C *-C)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h -1)N V 及C *、C 均易于测量,据此可算出k L a 。

k L a 是表征发酵罐传氧速率大小的参数。

6.2 k L a 的测定方法 (1) 亚硫酸钠氧化法原理:以Cu 为催化剂,溶解于水中的O 2能立即将水中的SO 32-氧化为SO 42-,其氧化反应的速度几乎与SO 32-浓度无关。

实际上是O 2一经溶入液相,立即就被还原掉。

这种反应特性使溶氧速率成为控制氧化反应的因素。

其反应式如下:2Na 2SO 3+O2 2SO 4 剩余的Na 2SO 3与过量的碘作用 Na 2SO3 + I 2 + H 2O Na 2SO4 + 2HI 剩余的I 2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

I 2+ 2Na 2S 2O 3 Na 2S 4O 6+2NaI∆O 2 ~ ∆Na 2SO 3 ~ ∆I 2 ~ ∆Na 2S 2O 3 1 2 2 4可见,每溶解1mol O 2,将消耗2mol Na 2SO 3,将少消耗2mol I 2,将多消耗4mol Na 2S 2O 3。

因此可根据两次取样滴定消耗Na 2S 2O 3的摩尔数之差,计算体积溶氧速率。

公式如下:090036004tV VMtV VM N V ∆∆=⨯∆∆=式中 N V :两次取样滴定消耗Na 2S 2O 3体积之差,M :Na 2S 2O 3浓度,∆t :两次取样时间间隔, V 0:取样分析液体积。

将上述N V 值代入公式CC N a k VL -=*即可计算出k L a由于溶液中SO 3-2在Cu 2+催化下瞬即把溶解氧还原掉,所以在搅拌作用充分的条件下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溶氧浓度C=0。

在0.1Mpa(1atm)下,25ºC 时空气中氧的分压为0.021MPa ,根据亨利定律,可计算出C *=0.24mmol/L ,但由于亚硫酸盐的存在,C*的实际值低于0.24mmol/L ,因此一般规定C *=0.21mmol/L 。

所以k L a=N V /0.21亚硫酸钠氧化法的优点是不需专用的仪器,适用于摇瓶及小型试验设备中k L a 的测定。

缺点是:测定的是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溶氧系数k L a ,而不是真实的发酵液中的k L a 。

(2) 动态法用溶氧电极测量k L a向发酵液中通气供氧,在不稳定状态下,溶氧浓度的变化速率为:X Q C C a k dtdCO L 2*)(--= 变形后,得*2)(1C X Q dtdC a k C O L ++-= 以C~)(2X Q dtdC O +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ak m L 1-=。

测定方法:先提高发酵液中溶氧浓度,使其远高于临界溶氧浓度处,稳定后停止通气而继续搅拌,此时溶氧浓度直线下降,待溶氧浓度降至C crit 之前,恢复供气,发酵液中溶氧即开始上升。

在这种条件下,并不影响微生物生长。

而且由于时间较短,X 增量不计,Q P 为常量。

用溶氧电极测定整个过程的溶解氧浓度C 。

在停气阶段,C 的降低与t 成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X Q m O 2-=。

恢复通气后,C 逐渐回升,在恢复平衡的过渡阶段内,C~)(2X Q dtdC O +为一直线,直线斜率ak m L 1-=。

由此可计算出k L a 。

此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单一的溶氧电极,可以测得实际发酵系统中的k L a 值。

(3) 氧衡算法通过氧的衡算,直接测定溶氧速率。

CCt动态法的典型c~t 曲线 )(2X Q dt dCO + C~)(2X Q dtdC O +曲线Q O2Xak m L 1-=溶氧供需平衡时,X Q N O V 2= 对氧进行物料衡算:微生物消耗的氧 = 进入发酵罐的氧 - 排出发酵罐的氧VO F O F X Q outout in in O 222-=根据公式CC N a k VL -=*可计算出k L a 。

氧衡算法的优点是:可测量真实发酵体系的k L a ,准确度好。

6.3 k L a 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准确地建立起k L a 与设备参数、操作变数之间的关系式,对于设备的比拟放大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一个模型试验设备里,通过试验,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了满意的成绩。

如果实践还证明溶氧速率是影响生产成绩的关键,那么,就可用适当的方法测定此模型设备的k L a 值,再按相同的k L a 值设计大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尺寸及操作参数。

以通风式机械搅拌罐为例,Richard 建立的关系式在2.5L~8500L 的试验设备里得到证明。

后来福田秀雄等人又在更大的试验设备里(从100L 到42m 3)对Richards 的关系式加以修正。

这是迄今为止获得广泛引用的一个比拟放大用的关系式。

福田秀雄修正式:k d =(2.36+3.30N i )(P g /V)0.56v S 0.7×10-9 式中 P g 搅拌器轴功率k d 以氧分压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mol/(mL .min .atm)] N 搅拌转速(r/min) V 装液体积(m 3) v S 空截面气速(cm/min) N i 搅拌涡轮只数6.4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 L a 的影响 6.4.1 流变学基础 6.4.1.1 流变学的定义流变学即Rheology ,最初由宾汉倡导。

它本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物质在力作用下变形或流动的科学,除了力的作用外,力的作用时间对变形的影响也是研究内容之一。

因此流变学中,物体的力学参数不仅有力、变形,还有时间。

流变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和粘性流体力学。

6.4.1.2 流动状态方程 (1) 粘性和粘度粘性是表现流体流动性质的指标。

水和油都是很容易流动的液体。

但当我们将水和油分别倒在玻璃平板上,就会发现水的摊开速度比油要快,也就是说,水比油更容易流动。

这一现象说明油比水更粘。

这种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称为粘性。

粘性从微观上讲,就是流体受力作用,其质点间相对运动时产生阻力的性质。

这种阻力来自内部分子运动和分子引力。

粘性的大小用粘度来表示。

根据变形的形式,粘度还可分为以下几种。

(2)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当流体在一定速度范围内流动时,就会产生与流动方向平行的层流流动,流体内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就会形成速度梯度。

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粘性阻力。

取一微元单位进行分析:两层间接触面积 A 两层间垂直距离 dy 下层流速 v 上层流速 v+dv 剪切变形时间 dt剪切变形:dx剪切变形用弧度表示:dydx=θ 剪切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剪切变形(用弧度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