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玉米种植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就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玉米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在生长初期和抽雄期发生。
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黄褐色的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并枯死。
玉米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适宜的温湿条件更容易发生。
防治玉米锈病的主要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叶和混种间作。
还可以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2.玉米白粉病玉米白粉病主要在生长后期发生,其症状是植株叶片、叶鞘和穗部被白色霉层覆盖,严重时导致产量下降。
防治玉米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浇水和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加强耕地的通风透光等。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播种期就开始孳生,主要以幼虫为害,导致玉米叶片被啃食,黄斑、肤纹叶片干枯。
在严重情况下,玉米穗部也会被啃食,影响产量。
防治玉米螟害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适时收割、选用抗虫品种、喷洒杀虫剂等。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主要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其危害主要是吸食玉米叶片汁液,导致玉米叶片逐渐枯黄、生长受阻。
防治玉米蚜虫害的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适时收割和处置玉米秸秆、加强田间管理等。
2.合理密植和适时浇水施肥通过合理密植和适时浇水施肥等增加玉米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抗病抗虫的能力,提高产量。
3.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病叶、除草、清除玉米秸秆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喷洒杀病杀虫剂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喷洒杀病杀虫剂,控制病虫害,保护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四种病虫害的药剂防治和治疗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 ,减少病毒的传播源。
使用病毒抑制剂进行喷雾 防治,如盐酸吗啉呱、菌 毒清等。
玉米病毒病的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发病的田块,及时 拔除病株并销毁,减少病毒 的传播。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 株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使用病毒抑制剂进行喷雾防 治,如盐酸吗啉呱、菌毒清 等。
在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
03
性粉剂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玉米锈病的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发病的田块,及时喷洒 杀菌剂进行治疗,如25%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
性粉剂等。
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洒 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控制
病情的蔓延。
对于严重发病的田块,可以考虑 使用高浓度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 高抗病能力。
03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和治疗
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识别
01
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灰褐色斑点, 并逐渐扩大形成大斑,边缘褐色 ,中央灰白色,形状呈长条形或 纺锤形。
02
病斑大小不一,小的长度在1-2厘 米,大的可长达10厘米以上,严 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04
玉米锈病的防治和治疗
玉米锈病的症状识别
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长条纹,后逐渐变为铁锈色 。
叶背出现圆形或长圆形的黄褐色或淡褐色的孢子 堆。
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死,植株矮小,果穗 小或不能结实。
玉米锈病的防治方法
01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02
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病虫害比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是保障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成熟期发病。
该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田间管理: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在播种时选择健壮的种子,并在整个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去病叶、病穗等;(2)化学防治:可采用喷施杀菌剂,如多菌灵、乐果等,以控制病症扩散;(3)生物防治:可利用赤霉菌的天敌,如蜘蛛和天敌昆虫等,来减少赤霉菌的繁殖。
3. 玉米立枯病玉米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的苗期发病。
对抗玉米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合理施肥:给予适宜的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2)密植模式:采用适当的密植模式,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间竞争,降低病原体的传播;(3)喷洒杀菌剂:可喷洒一些杀菌剂,如螺内酯、菌胺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虫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的幼苗和成熟期。
对抗玉米螟的防治措施包括:(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蜘蛛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化学防治: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等;(3)机械防治:可利用专门的玉米螟防治器械进行防治,如玉米螟捕杀器等。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对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螟
防治适期:玉米心叶开始期、心叶末期、打苞露雄期和穗期。
药剂防治方法:(1)玉米心叶期、用90%敌百虫1500倍液~2000倍液灌心叶,每公斤药液灌玉米植株100株。
(2)玉米打苞露雄期:用16%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用4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
(3)玉米穗期:用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16%杀虫双500倍液喷雾。
2.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高峰期是玉米穗期。
防治方法:用50%稻瘟净乳油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喷药液75公斤~100公斤。
在初发病时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1次,连续二、三次,以控制发病中心向外扩散。
3.玉米黑粉病
在玉米穗期用药防治。
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500倍液~800倍液喷雾,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4.玉米纹枯病
在玉米生育后期危害较重。
药剂防治方法:用5%井岗霉素或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1000倍液喷雾。
- 1 -。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它也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综合排查,玉米叶波斑病、蜗牛、玉米螟、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叶斑病等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虫害,本文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一、玉米叶波斑病玉米叶波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在玉米抽穗到幼穗形成之前发病。
症状为玉米叶片出现小黄点,逐渐扩大变成不规则的斑点,中心呈白色或灰白色,周围呈深褐色或棕色,大小不等,叶子会因此枯黄干枯。
防治方法:1. 在发生玉米叶波斑病时,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2.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除去早熟植株和枯叶。
3. 适当使用适量肥料,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
二、蜗牛蜗牛是玉米的常见害虫之一,它可以吃掉玉米的幼穗和成熟的玉米籽粒,导致产量大减。
1. 把蜗牛捕捉或手工涂药,采用“田间旋风莎垫”或“田间蜗牛网”,即在田间引入旋风扇或安装芦苇垫和蜗牛网,阻止蜗牛进入田间。
2. 在非耕作期间清除杂草、垃圾等,减少蜗牛栖息地。
3. 促进蜗牛的天敌如蛇、鸟类的增长,使用杀虫剂时注意不要影响它们的活动。
三、玉米螟玉米螟属于昆虫类,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玉米幼穗和叶片为食,给玉米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1. 在田间可以放置黄板,诱捕成虫,控制成虫繁殖。
2. 对于幼穗受害的部位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治疗,让幼穗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
3. 设立陷阱或者使用黏性控制因子来控制幼虫的繁殖数量,让它们不能正常地成长和威胁玉米的产量。
四、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腥黑粉菌病是由过滤菌科真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殖,它会使玉米的叶片和穗部,钟果变成黑色,降低产量。
1. 合理进行玉米田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适时处理落叶和残株,减少过冬菌丝的生长。
2. 种植抗病性优良的杂交玉米品种,使用数量适当的氮肥和有机肥物质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五、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使玉米的花絮、纹路和谷粒变黑,腐烂坏掉,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列举了玉米十大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
病叶上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蔓延,最终叶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做好病毒和真菌病害的防治措施。
二、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穗部。
病穗上出现黑色或棕色的病斑,并迅速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包括适当改变种植密度、注意病害的早期发现和采取化学防治手段。
三、玉米秧苗病玉米秧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幼苗。
病苗株上出现黄色斑点和白色霉层,幼苗生长缓慢,苗期容易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用种子处理剂处理种子、选择抗病品种等。
四、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茎和穗部等。
病叶和病穗上出现红褐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玉米的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五、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和茎部等。
病叶和病茎上出现灰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玉米的营养管理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六、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根系和地下茎。
植株根系出现红褐色的坏死斑,并逐渐变黑。
防治方法包括用含锌的肥料施用和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等。
七、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病株出现黄化、畸形和凋萎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病残体、控制蚜虫的数量和选择抗病品种等。
八、玉米夜盲病玉米夜盲病是由缺素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片的黄化和干缩。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选择适合的种植地点等。
九、玉米腐心病玉米腐心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茎和秆部。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障农民的收益,必须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的常见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的识别(一)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风传播。
感染后,玉米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的斑点,逐渐扩大并覆盖整个叶片。
严重感染时,叶片会黄化,干燥,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二)煤污病煤污病是由真菌侵袭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湿润潮湿的环境中。
煤污病主要表现为玉米茎秆和花序上的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褐色,形成煤污状。
(三)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叶片、茎秆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变大并变成暗褐色,表面覆盖有灰色霉层。
二、常见虫害的识别(一)玉米螟玉米螟是最常见的玉米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玉米茎秆和果穗。
玉米螟的幼虫会在玉米植株内钻入茎秆,导致玉米的茎秆变虚弱,易折断,影响果穗的营养和生长。
三、防治方法(一)农艺防治1.合理轮作:利用轮作技术,将玉米与其他作物交替种植,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耐病虫害能力的优良品种种植,降低感染率。
3.适时清理田间杂草: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4.合理施肥和浇水:为了保证玉米生长健壮,需要合理施肥和适量浇水,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化学防治1.喷洒农药:根据病虫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如白粉病可选择苯甲酰菌酯等。
2.注意药剂使用方法:在喷洒农药时,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洒,以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损害。
3.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对于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情况,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增加防治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的常见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玉米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一、玉米霉菌病玉米霉菌病是玉米上重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为由真菌组成的玉米皮革质层上的霉斑状菌丝体,常以孢子形式对玉米造成危害。
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防治措施:将种子进行拆分处理,使种子表面的霉菌体都被除去。
如需进行农药喷雾,应将喷雾时间放在玉米抽穗期之前。
在选用农药时,应注意农药的类别和农药种类。
在农药喷洒之后,应避免接触植株,并进行安全间隔期。
二、病毒病病毒病可以通过昆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给玉米。
该病会造成玉米的生长缓慢、株高矮、叶变黄、穗小等症状,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要进行定期巡视,发现病毒感染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割除感染部位、进行病毒鉴定、使用病毒耐受株等。
此外,还应注意对昆虫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三、叶斑病叶斑病是影响玉米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斑点菌、青枯菌等引起的。
其最常出现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斑点,影响玉米的叶面积与绿度,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应采用早种、中生和晚熟的抗病品种,进行疏花疏穗,减少病毒传播。
应采用药量适当、用药次数减少的方法,选择品种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
四、赤霉病玉米赤霉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极易在田间环境中传播。
当玉米主茎受到感染时,就会产生类似黑点的症状,接下来叶片就会变成黄色、垂死,并极易导致玉米粒的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首先要进行早期发现,采用早嫁接、用低温杀菌等多种途径,对玉米进行生物防治方式的病虫害治疗。
同时,可以进行种植抗赤霉病的玉米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玉米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防治措施合理、农药选择合适、喷洒浓度适当、科学施肥、避免使用成长激素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玉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维护生态平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玉米环境的质量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病害1. 玉米抗旱凋萎病玉米抗旱凋萎病又称玉米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菌易在高温、高湿、重铁质、排水不良和连作等条件下大量繁殖。
其症状为玉米萎蔫,叶片和穗部逐渐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根部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避免连作,栽种前注意消毒。
病害初期可用40%硫酸铜500倍液喷雾,同时微生物制剂、有机肥等对植株进行调理。
2. 玉米鲜食青枯病玉米鲜食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征为叶片边缘呈褐色垂死,使玉米叶片变黄、枯死。
感染病害的玉米品种可导致玉米叶片腐烂,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农事措施,利用病菌对抗生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有效改善土壤菌群的复合度,同时还可喷施3%过氧化氢或99%福尔马林发烟治疗。
3.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症状为在叶片和茎上出现斑点,斑点呈黄白色,中央部分呈灰色或灰黑色。
严重程度较高时末梢呈现枯死现象。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合理施肥、勤轮作、注意植株间距、注意保湿等措施预防其发生。
二、虫害玉米螟是发生在玉米上较为普遍的虫害之一,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是玉米茎直接侵袭危害的昆虫,其幼虫蛀食玉米植株的茎、叶和穗部,导致叶片干枯,植株倒伏,穗发黑,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贮存措施,采用养殖农药进行喷洒和灌溉,喷施时注意不要污染地表和水源,以及进行合理轮作,避免种植单一作物。
同时,采用性信息素干扰技术等手段有效遏制玉米螟蔓延。
2. 玉米蛀螟玉米蛀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易发生在玉米幼苗期,厉害时导致植株死亡,严重时会造成23%以上的产量损失。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第一章玉米常见病害1. 玉米赤眼病玉米赤眼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
其主要症状为玉米叶片出现黄色病斑,并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叶片表面还会出现红褐色小斑点。
防治措施:●生长季节合理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等。
●使用防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可选择有效成份为甲基硫菌灵的防菌剂。
2.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
其症状为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病斑,病斑上覆盖有黑色或褐色的孢子囊。
防治措施:●在秋季进行田间杂草清理,减少病原菌的过冬源。
●使用防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如使用三硝基甲苯等药剂。
3.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为玉米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灰白色病斑,叶片上还可见到黑色小点,叶片发生弯曲。
防治措施:●高效旋流雾化机进行喷雾防治,使用有效成分为敌草快的防菌剂。
●合理施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第二章玉米常见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其幼虫以玉米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
防治措施:●在玉米苗期进行适时的化学防治,可使用高效低毒的防虫剂。
●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发现玉米螟时及时进行防治。
2. 玉米蛀螟玉米蛀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以玉米茎部和穗部为食,造成玉米的减产。
防治措施:●使用环境友好的防治措施,如埋黄法、撒硫粉等。
●定期检查玉米田,对有害虫的植株进行淘汰。
3. 玉米象玉米象是一种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的害虫。
其幼虫在玉米穗内取食,造成玉米减产。
防治措施:●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玉米象的繁殖环境。
●使用有效的防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害图片、虫害图片、防治措施示意图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防菌剂: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作物病害的药物。
●成份为甲基硫菌灵的防菌剂:其中甲基硫菌灵是主要有效成份的防菌剂。
玉米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玉米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常见问题】玉米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专家解答】一、病虫害介绍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
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
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
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
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
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
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
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
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二、防治方法1、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1.纹枯病纹枯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其症状为叶片出现黄褐色的纵向条纹,并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该病害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喜好高温高湿的环境。
针对纹枯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种子处理:将种子进行热水处理或化学处理,以杀死携带病菌的种子。
病害监测:定期检查玉米田,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病菌的植株。
病害轮作:避免连续种植玉米,尽量采取轮作的方式,减少病菌的滋生。
2.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叶片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该病害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而圆形的灰色斑点,并散布在整个叶片上。
灰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喜好高湿条件下的气候。
针对灰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清除病源:及早将感染病菌的叶片和植株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控制湿度:保持玉米田的通风和排水良好,减少湿度,降低病菌滋生的环境。
喷洒药剂:可使用有效的杀真菌药剂进行喷洒,预防和控制灰斑病的发生。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其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钻孔,并导致叶片干枯或腐烂。
为了防止玉米螟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种子处理:将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昆虫灭活处理,以减少玉米螟的孵化和侵害。
清除杂草:定期清除玉米田周围的杂草,杂草可能成为玉米螟的滋生地。
利用天敌:引入天敌,如天牛和蜻蜓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其咀嚼玉米叶片,并分泌蜜露,导致玉米叶片黄化和卷曲。
为了控制玉米蚜虫的繁殖和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多元种植:采用多元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的方式,可以减少玉米蚜虫的滋生和侵害。
引入天敌:引入捕食玉米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蜻蜓等,来控制玉米蚜虫的数量。
喷洒杀虫剂:在玉米叶片上喷洒有效的杀虫剂,以预防和控制玉米蚜虫的繁殖和侵害。
以上是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usarium moniliforme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的皮质、芯部和胚乳发生变黑和变红,同时也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病前可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同时加强配合作物轮作、杂交种植等综合措施,对于发病的玉米地可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由锈菌Puccinia sorghi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使玉米的叶片上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小斑点,后期病斑逐渐蔓延,严重时造成玉米叶片切断。
防治措施:病前需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修剪带病玉米,同时增强肥料调控和适当增施钾、磷等元素,加强灌溉管理等综合措施,病后可及时使用化学防治药品进行防治。
3、玉米炭疽病玉米炭疽病是由真菌Collectotrichum graminicola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小型、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同时也会导致玉米出现穗状结构物,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尺寸。
防治措施:在种植玉米前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培育多抗品种,在玉米地的病旺季时采取清园处理和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危害田间幼苗时会使玉米出现挤植、萎蔫、倒伏等表现;危害成株的玉米时,它会造成玉米的叶片黄斑、蚕食、叶片逐渐枯干等表现。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吸汁性害虫,危害玉米时会使玉米的叶片发生畸形、叶缘卷曲、生长延迟、色素缺乏等表现,严重时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
防治措施:在种植玉米前,要做好土壤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在田间增设黄板、黄桶等虫害监测器,发现害虫繁殖时,在玉米上喷洒有效的防治药剂进行治疗。
总之,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至关重要。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会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对于保障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
病害会出现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严重时会导致叶子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1)合理施肥。
玉米缺乏营养会增加罹患灰斑病的风险。
(2)清除秸秆。
秸秆上的病菌会传染玉米。
(3)病害防治药物喷洒。
选用有效成分的杀菌剂对病害部位进行喷洒。
2.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与灰斑病相似,但其病斑中央不会出现明显的灰白色斑点。
病斑边缘呈暗红色。
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注重肥料的平衡供应。
过量施肥会削弱玉米的抗病能力。
(2)作物轮作。
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玉米多年。
(3)对病害部位进行药物喷洒,及时清除病叶。
3. 锈病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就像人类得感冒一样,玉米染上了锈病后会出现发白的粉末状病菌。
病害会使得玉米的叶面变黄,生长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包括:(1)注重肥料的平衡供应,保证玉米生长营养正常吸收。
1. 玉米螟玉米螟是最常见的玉米害虫之一,它在玉米叶片之间钻洞,使得叶片变得松弛,严重时会造成玉米穗不完整或干脆不开花。
防治方法包括:(1)在玉米生长期及时灌溉,使土壤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使用玉米螟的天敌,如寄生蜂或寄生鸟。
2. 黄化螟黄化螟是一种食性相对广泛的害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上均可作为寄主。
该害虫会使得玉米叶面变黄、干枯,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1)控制害虫数量。
移除玉米叶面上的卵和幼虫等部分,减少害虫的繁殖。
(2)施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以上仅为常见病虫害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还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
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可有效避免和控制病虫害的暴发。
玉米病虫害防治38种

玉米病虫害防治38种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1. 玉米大斑病:及早采收受病株,实施轮作制度,使用抗病品种。
2. 玉米条斑病:采用间作种植,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3. 玉米灰斑病:及早采收受病株,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合理施肥。
4. 玉米晚疫病: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喷施杀菌剂。
5. 玉米稻瘟病:采用间作种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6. 玉米赤霉病:尽早采收受病株,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7. 玉米锈病:使用抗病品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8. 玉米叶斑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9. 玉米干腐病:清除病株和田间秸秆,合理施肥。
10. 玉米穗腐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11. 玉米蚜虫: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12. 玉米斑点叶蝇:适时收获,清除秸秆和杂草,适量进行化学防治。
13. 玉米螟:喷施杀虫剂,并及时清除田间残茬。
14. 玉米叶甲:喷洒农药,清除田间杂草。
15. 玉米天蛾:喷施杀虫剂,适时收获。
16. 玉米象甲: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洒杀虫剂。
17. 玉米蚂蚜: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18. 玉米叶蝼:喷洒杀虫剂,清除杂草。
19. 玉米小米虫:采用化学防治,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
20. 玉米苗虫:适时栽培,喷洒杀虫剂。
21. 玉米叶蝇:适时栽培,采用有针对性的农药。
22. 玉米黑粉菌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霉剂。
23. 玉米锈菌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24. 玉米灰霉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25. 玉米稻瘟病:采用间作种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26. 玉米烟霉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27. 玉米褐飞虱: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28. 玉米八星天牛:清除树叶、秸秆和杂草。
29. 玉米刺褐蟹:喷洒杀虫剂,并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及防治措施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玉米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光照不足、湿度高的环境中。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腐烂的品种、合理调控病害盛发期和烘干玉米等方法。
2. 玉米灰飞虱病玉米灰飞虱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黄白斑和卷曲。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防虫网覆盖和喷洒杀虫剂等方法。
3.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
该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棕色或黑色的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在生长季节及时喷洒杀菌剂、做好田间整洁等方法。
二、玉米虫害及防治措施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玉米螟嗅觉杀虫剂、玉米螟性信息素和使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等方法。
2. 玉米蛀茎象玉米蛀茎象以幼虫为害,会导致玉米植株茎部出现蛀虫孔。
防治措施包括在种植前进行病害检测、采用防治性生物灭蛀剂和合理调控种植密度等方法。
3. 玉米花蓟马玉米花蓟马主要危害玉米的花序和初花丝,导致玉米结实率降低。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虫剂和采用防虫网覆盖等方法。
4. 玉米象甲玉米象甲以成虫为害,会造成玉米棒上的玉米粒被啃食。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诱捕器、喷洒杀虫剂和定期检查病虫情况等方法。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虫品种是最基础的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整洁,适时清除病虫叶;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虫剂和使用天敌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
然而,玉米也面临很多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
常见病害:
1. 玉米白粉病:造成叶面出现白粉状斑点,干燥后变成白色或灰色粉末。
防治技术:
①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如三唑磷、氯硫氰菊酯等;
②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和通风;
③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3. 玉米病毒病:叶片和茎部出现变黄病斑,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技术:
①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② 及时清理病株和病叶,隔离病株;
③ 控制害虫,减少病毒传播。
常见虫害:
1. 玉米螟:以玉米叶片为食,导致植株失绿、变弱。
防治技术:
① 使用光降解剂等环保农药;
② 进行定期喷洒,以防止幼虫孵化。
3. 玉米蛀茎夜蛾:幼虫在玉米茎内钻孔蛀虫,并污染玉米果穗。
防治技术:
① 及时铲除玉米秸秆,减少蛀虫越冬藏身处;
② 使用昆虫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方式。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的病虫害,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种植防病虫性较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农药等。
只要这些措施得当,就能够保持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玉米农业的经济效益。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高产、优质、稳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的普遍病害,也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症状为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5毫米,后期扩大成为椭圆形或线形,形成灰黑色斑块,叶片从中心向周围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梅87-1”等;(2)加强通风,减少浓度,控制湿度;(3)及时病害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水剂、40%甲基硫菌灵乳油等药物进行喷洒。
2.玉米根腐病玉米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软化腐烂,根系发黑,叶片变黄,生长停滞等。
这是由于根腐菌侵入玉米根系引起的。
(1)种植前应选择健康区域种植,避免连作;(2)控制土壤盐分、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药剂的施用,如三唑酮等。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严重害虫,以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损害玉米,特别是玉米生长早期。
幼虫会掘入叶鞘、叶片从内部损伤,造成玉米穗的减产甚至失收。
(1)用天敌或昆虫寄生现象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如发现玉米螟痕迹,及时进行药剂控制,如50%氯丹水悬浮剂。
玉米象是分布范围广、为害较严重的玉米害虫之一。
幼虫会钻进玉米茎膜、叶鞘、穗内等地方,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1)无公害、低毒剂,如硫虫威、吡虫啉等;(2)修改农业制度,增加农田杂草的覆盖度,控制网格式密植的种植方式;(3)使用天敌、化学控制剂、生物杀虫剂等综合治理。
三、结语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玉米产量,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除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防病抗虫品种以外,最重要的是科学用药,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害。
这些病虫害若不加以防治,将会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1. 灰斑病防治:首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
其次,开展定期除草作业,控制杂草的生长以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此外,在播种前进行田间杂菌消毒,并使用农药防治。
2. 玉米穗枯病防治:及时发现罗纹叶螨等传播病菌的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
播种前进行田间杂菌消毒,同时采用轮作、适当间作等措施,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 玉米赤霉病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处理病害部分。
采用合理的田间密度和施肥措施,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播种前进行田间杂菌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二、虫害防治1. 玉米螟防治:定期巡视田间虫情,发现虫危害时及时处理。
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注意合理的施药时间和方法,以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
2. 玉米蚜虫防治:鉴别蚜虫类型,针对不同蚜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施药,也可以利用天敌和寄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3. 玉米象防治:及时发现玉米象种群的高峰期,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利用诱虫灯、陷阱等工具进行监测,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式控制玉米象的繁殖。
三、综合防治措施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比如,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适宜的湿度,优化种植结构,实施合理轮作、间作等制度,调整播种密度,提高玉米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农业专家和农民之间的合作也必不可少,及时交流并分享防治经验,共同提高防治水平。
总结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玉米的稳定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玉米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此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正文】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玉米的常见病虫害,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特征、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玉米病害及其防治1.玉米晚疫病玉米晚疫病主要通过玉米叶片上的小孢子壁侵入植物细胞,导致叶片出现黑色菌斑,进而扩散至整个植株。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种类、做好病原菌源的消毒、适时施肥和灌溉、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
2.玉米锈病玉米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导致叶片和茎秆出现黄色、棕色、红色斑点,并形成蒂股状结构。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种类、加强田间管理、病害早期喷药等措施。
3.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主要由毒力较强的赤霉素产生的内源毒素引起,会导致玉米出现莲蓬状穗、秧苗抽蓬、生长不良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间断栽培、及时除草、加强施肥等措施。
4.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主要由多种真菌引起,通过叶表面伤口侵入而导致叶片出现不同形状的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栽培管理、病害早期喷药、适时清除病叶等。
5.玉米霉变玉米霉变是由真菌引起的,其主要特征是玉米颗粒表面出现黑、黄、白色霉斑。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采收后的储存管理、控制贮藏温度和湿度、清理存粮库房等。
二、玉米害虫及其防治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导致玉米叶片被螟虫挖空,形成玉米叶片的透明化。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选择品种、灌溉和施肥配合使用、采用生物防治等。
2.玉米象甲玉米象甲是一种会危害玉米幼苗的害虫,会导致玉米幼苗被咬食,幼苗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适时播种、采用化学防治、加强场地清扫等。
3.玉米蚜虫玉米蚜虫会在玉米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灌溉和施肥合理、清理田间杂草、适时喷药等。
4.玉米食马玉米食马是一种以玉米为食物的害虫,会导致玉米叶片被咬食、留下“病叶斑”,同时,还会分泌尿素,对玉米植株造成更大的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防虫品种、采用轮作方式、贴种诱虫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病虫害是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玉米品质,而且还降低玉米产量。
因此,探索玉米栽培中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观察虎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情况,发现虎林市玉米的几种常见病虫害,并针对不同情况,列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玉米高密度种植,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玉米的病虫害也有显著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因此,探索和了解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对策对提高虎林市的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1 虎林市地理特征及玉米种植情况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位于n45°23′~46°36′,e132°11′~133°56′之间,全市总面积9330km2,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849.1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
其南部、东部是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典型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
虎林市农作物耕种面积为458000hm2,年产量可达355万t,其中玉米年产量50万t。
本文通过观察虎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过程,发现虎
林市的玉米栽培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
2 虎林市玉米常见病虫害
2.1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哑玉米,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时,危害的是玉米的雄穗和雌穗。
雄穗染病时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或一团黑褐色粉末。
总之,一旦发病,整株玉米颗粒无收。
因此,该病的为害不可小觑。
玉米丝黑穗病通常存在于幼苗期,病原物是从玉米的芽鞘入侵所形成的系统性疾病,病症在玉米抽雄后逐渐体现出来。
发病时,玉米穗的外观虽看似正常,但是细看就会发现病穗一般都比正常玉米株短一些,形成基部大、端部尖的形状。
苞叶裂开后,会发现病株苞叶内露出黑色粉末,即已变为黑褐色的孢子堆。
2.2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浸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主要危害存在于玉米的叶片,有时也见于叶鞘和苞叶间。
具体来说,玉米大斑病通常是由小病斑逐渐发展形成的,发病面积不超过1cm,近椭圆形,边缘呈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两三层同心轮纹。
病斑由下向上扩展,有时是几个小病斑连成一个较大的梭状病斑即大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如同水浸过一般,一段时间积累后会变为青灰色,再变为黄褐色,最后使叶片枯死。
病斑在空气潮湿的情况下会形成黑色
霉状物。
低洼地、植株密度大、连作地更易发此病。
2.3 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
玉米螟成虫,黄褐色,长10~13mm。
危害的典型症状是:成虫喜欢在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卵期3~5d,幼虫孵出后开始危害,并多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
具体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呈现出许多横排小孔,严重影响叶面的光合效率;雄穗被幼虫咬食后,影响玉米授粉;苞叶和花丝被咬食后,造成缺粒等。
总之,玉米秧苗被玉米螟蛀食后,影响水分、养分的输送,最终导致玉米籽粒产量下降。
3 防治措施
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病虫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治疗时,不仅要针对各个病虫害状况给予特定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在于防治,即防患于未然。
只有“治”、“防”结合,才能使农民的损失最小化,玉米的产量最大化。
3.1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3.1.1 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
目前适合黑龙江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常用抗病品种包括:丹玉2号、丹玉13号、中单12号、中单13号、辽单18号、豫玉2号、豫玉11号、陕单9号等。
3.1.2 耕种时实行轮作、深耕
连作多年轮作易使土壤滋生病菌。
因此,应适时调整播期,实行3a以上轮作,基本可消灭土壤中玉米丝黑穗病的为害。
此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带到播种层以下,可减少菌源,也可抑制发病。
3.1.3 种植早期及时拔出病株
争取在病玉米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烧毁或拿到地外深埋,以免病菌再次落入土中。
3.2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措施
3.2.1 因地制宜
选择抗病品种,如沈单7号、丹玉16号等。
3.2.2 做好药剂防治
即在玉米抽雄期前后,当田间发病植株达70%左右,叶片发病率达20%左右时,进行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间隔7~10d,连喷2~3次。
3.2.3 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地、深翻土地、减少菌源;增施氮、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等。
3.3 玉米螟防治措施
3.3.1 成虫前处理玉米茎秆
玉米螟老熟幼虫栖息于玉米茎秆中越冬,并于次年4~5月化蛹羽化成幼虫。
因此,尽量争取在越冬成虫前将玉米茎秆全部处理掉。
3.3.2 人工摘除
玉米种植过程中,如发现玉米螟卵块,也可人工摘除,并进行田外销毁。
3.3.3 化学防治
在抽雄前期,即玉米叶初见横排小孔,玉米螟幼虫成群聚集到心叶而未蛀入玉米茎秆之前,采用呋喃丹颗粒剂或1.5%的锌硫磷颗粒剂,直接放在喇叭口内即可收效显著;在玉米心叶中期,通常可用500g含孢子量为50亿~100亿的白僵菌粉,对煤渣颗粒5㎏,每株施入2g,亦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穗期,可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滴于玉米雌穗顶部,效果也较好。
3.3.4 采取灯光诱杀
如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的成虫,开灯时间约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间。
参考文献
[1] 刘春辰.基于本体的玉米病虫害语义检索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 杨耿斌.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9.
作者简介:张冠勇(1980-),男,汉族,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研究方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