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摘要】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
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体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
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体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要抓住古诗词学习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四法: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此,加强学生整首诗的积累、诗词名句的积累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一有好诗名句我就要求学生积累下来,此外,我还收集打印了“古典佳句”给学生背诵,增加学生的积累量,通过积累,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财富。
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
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
1.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
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在诵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
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五言句为三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句为四个音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让他们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要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如何上好初中古诗词
如何上好初中古诗词学习古典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新课改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
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四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兴趣引路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
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创设意境法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
●冒 爱 玉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 的要求是 : “ 诵读古代诗词 , 意识 有
地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 自己的欣
如李白在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 寄》 中写道 : “ 杨花 落尽子 规
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
形象的轮廓,组织同学们依据各 自 构 成 的轮廓进行讨论 , 合理想象 , 让学
容的丰富多彩。 四. 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理解 ,只好把满腔愁绪托付给普照寰
宇的明月 , 带给远 隔数千里的天涯沦
落人 。 三. 引导想象 。 展现画面
诗歌 所提 供 的信 息是 复 杂多样 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 ,中间充满 着许许多多的空 白, 使欣赏者一时难 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 。尤其 是我
与文本对话 ,与古人交流。我在教学
种 事物 描上恰 切的色彩 :清澈 的湖 子规 , 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 水,田田的荷叶 ,婀娜 的荷花 ,采莲
女红润艳丽的脸庞 , 随风飘曳的罗裙
… …
中进行 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 了一些成效 ,下面谈 几点拙见。
一 .
絮 ,它漫天飞舞,飘泊无定 , 象征友 人 的身世 遭遇 ;子规是 杜鹃 鸟的别
生 在黑 板上勾勒出略图。2 、着色添
赏品位 和审美 情趣。 ”但是 ,由于初
中生古文化知识的欠缺 以及阅历、生
月 ,随君直到夜 郎西 。 ”它一开头便
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意象杨花和 出 一种哀 伤愁恻 的气氛 。杨花 即柳
彩。让学生借助于各 自的想象 ,给各
活经验 的不足 , 他们 很难身临其境 ,
客观物象。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 象的过程 中,才能把 握诗歌的内容 , 领会诗歌 的主旨 ,进入诗歌的意境 ,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附优质教案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附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唐诗五首》,具体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诗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五首唐诗,并背诵部分诗句。
2. 理解唐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唐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唐诗,掌握五首诗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五首唐诗的文本、插图、音频等。
2. 黑板、粉笔、挂图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展示五首唐诗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字音和语调。
3. 解析诗意:教师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唐诗的意境。
4.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分析其他四首诗的修辞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五首唐诗,并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六、板书设计1. 《唐诗五首》2. 五首诗的题目及作者3. 各首诗的关键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五首唐诗中选择一首,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2. 答案示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有困难,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组织课后诗词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评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评一、引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进行评述,以期为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现状与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诗句意思、分析主题思想,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单一: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诗词本身的解读,而忽视了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人文价值等方面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诗词。
3.学生参与度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互动,导致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改进建议1.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人文价值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4.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案例分析以某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诗词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读诗词,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注重了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人文价值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五、结论总体来看,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师生互动等措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九年级语文下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家作一:熟读并背诵《朝天子咏喇叭》,加强诗词内容的记忆。
-家作二:结合课堂所学,分析《朝天子咏喇叭》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选取一句诗句进行详细解读,不少于200字。
-家作三:以《朝天子咏喇叭》为蓝本,创作一首以喇叭花为主题的现代诗,体现古典诗词的韵味,不少于8行。
2.选做作业:
-家作四:收集与喇叭花相关的古诗词,了解其文化内涵,撰写一篇关于喇叭花诗词的鉴赏文章,不少于5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朝天子咏喇叭》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韵律特点等基础知识。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学会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词,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梳理知识点:对本节课所学的作者、诗词内容、韵律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巩固所学。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3.鼓励创新,体现个性化表达。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准确性、思考深度、创意表达等。
3.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诗词填空:根据诗句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加强对诗词内容的记忆。
唐宋诗词鉴赏《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对唐宋诗词的阅读、鉴赏,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验诗词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起承转合在诗词表达中的作用。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诗词朗诵、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
3.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唐宋诗词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案例中,我运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唐宋诗词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探索古典诗歌的奥秘。
(四)总结归纳
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互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起承转合在唐宋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宋诗词,运用起承转合的分析方法,撰写一篇鉴赏短文。
(二)讲授新知
1.首先,我会详细讲解起承转合的概念和作用,结合课本中的诗词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诗词的起承转合,让学生了解这一结构在表达情感、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接下来,针对起承转合的四个部分,分别进行详细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其起句、承句、转句和合句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起承转合在诗词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
展开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非常的深刻,不是某个学生单面的理解能够进行感悟的。而且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进行合作性教学与交流。例如,在南唐词人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的鉴赏过程中,首句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李后主为何要思考“春花秋月”,他又有“什么往事”,教师对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学生对李后主的思考很懵懂。所以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探讨词人作为后唐的国主,此刻“思念故国、亡国之痛”的悲伤情绪。通过展开课堂互动,不仅能够对词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能够有很好了解,体验词人当时的情绪。而且在互动中,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
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在中考或高考中能够得到“诗词鉴赏”这道题目的分值。所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不注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而是注入式的向学生传授各种考试题型、标准答案。教师片面性的引导,使得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下降,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范围也变得非常的局限,很多学生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记住诗词中的几个关键句、词,以便应付考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诗词的性质,让优美的诗词变得生硬。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古典诗词教学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现代学科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最适合于古典持诗词教学。因为古典诗词本身是诗人、词人受某个特定环境的影响,引起心中的共鸣,进行的即兴创作,具有极强的情境性。所以,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对诗词进行现场模仿重现,使得学生能够对诗词的印象、理解能够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对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的鉴赏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江南的美景,让学生对江南的印象进行了解,使得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时,能够把将江南的美景融入到诗歌中的江南中。或者显示其它诗人、词人写的关于江南的诗或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在课堂上对“白居易的‘江南’与其它诗人的‘江南’有什么区别?”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如何去理解白居易的江南。这不仅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学习中能够感悟到诗中、词中的美好风景,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线性教学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线性教学初探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是按内容编排的,一些著名文学家的作品散落在各册书中,老师随册上,学生学到的诗词全是散点不易记住,且对著名文学家没有整体认识,只是支离破碎的诗歌背景、人物背景的介绍。
针对此种情况,本人进行了改革,把属于一位文学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讲授,按写作时间、人物生平、人物思想变化等顺序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人的一些诗词,以期在学生心中扎下一些文学的积淀,我把这样一种教授诗词的做法称之为古典诗词的线性教学。
一、产生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线性教学的理论基础1.受到魏书生的“知识树”的启发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用树的形式来表示知识结构。
但最终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
“知识树”本质上就是一个层级式知识图,它是为实现某一学习目标而建立的所有相关知识间的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的知识框架,用形象直观的“知识树”来梳理知识结构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同有了指路灯,学生能从中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找学习的捷径,走向成功!因此,我的古典诗词的线性教学也是给学生一个层级知识框架,让学生有效学习。
2.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什么是记忆呢?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和词典都这样说: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汉语中的“记忆”一词简洁地表明了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总是先有“记”再有“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
二、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线性教学范例以李清照为例,初中人教版语文收录了她三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收录在七(上),《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收录在九(上)。
这三首词代表了她不同的人生阶段阶。
所以我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讲了这三首词:1.第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
意象美 ; ⑤整体感知体会 , 领悟诗词的意境美 ; ⑥发挥 主体功能, 评价诗词的真善美。 ( 活跃课 堂气氛, 二) 在对话 与互动 中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
解
文 学 活 动是 一种 沟通 的 活 动 , 有 心灵 的共 鸣 , 没 这不 能 说是 完 整 的作 品 。学生 学 习 诗歌 不 是 一 个 静 态 的 条分 缕析 的过 程 , 不 是 为 了单纯 记住 几 首诗 , 是 为 了了解 诗 人与 诗歌 的知识 , 不 而
一
场情 境 的设 置 能否 激起 学生 学 习 文本 的兴 趣是 教 学成 功 与否 的 关键 环 节 。古典 诗 词历 时久 远 , 言 凝 练 含 蓄 , 境 深 远 , 人 语 意 耐
寻味。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古典诗词的深刻 内蕴 , 与诗作 中人物 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 与诗人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 需要教师精 心地 营造氛 围、 创设切合文本的情境 ,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望 , 他们 不 由 自主 地进 入 诗境 , 受诗 词 的魅 力 。具体 让 学 生 使 感
感 受 情境 的方法 可 以从 六个 方 面 着 手 准 备 : ) 复 朗 读 吟诵 , ① 反 感受诗词 的音乐美; ②展开联想想象, 赏析诗词 的图画美; ③精 心咬文嚼字 , 体会诗词的语 言美 ; ④深入探索品味 , 挖掘诗词的
、
理性分析代替了直觉领 悟
所 谓 直觉 领悟 就 是对 具 体 对 象 的直 观 、 体 的 把 握 。一 行 整
诗是一个整体 , 但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 , 的内涵远远大于部分 它 的总 和。现 在有 的老 师教 诗 , 于理 性 化 , 教 数 学 、 理 那 样 过 像 物
冷 静 , 解式 的分 析 , 字 一句 的死 抠 , 一 首意 境 优 美 的诗 歌 图 一 把 肢 解得 七 零八 落 , 全然 没 有 诗 的 味道 。有 些 教 师把 教 学 目标 归位 于扫清 字 词 障碍 、 了解 作 者及 写作 背 景 、 翻译 诗词 大 意 。这 种 方法 是对 古 典诗 词教 学 功 能 的一 种 片 面化 认 识 , 们 只是 着 他 眼于某 种狭 隘 的语 言 因素 和 知 识 因 素 , 忽 视 了诗 词 中重 要 的 而 思 维 因素 和感 情 因 素 。试 想 , 是 扫 清 “ 寻 觅 觅 , 冷 清 清 , 只 寻 冷 凄凄惨惨戚戚 , 咋暖还寒 时候 , 最难将息” 李清照《 ( 声声慢》 的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二)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课外古诗词”,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本课的内容包括五首古诗词,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朱熹的《观书有感》和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既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与古代文化的距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五首古诗词的字词、句式和意义,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人生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首古诗词的字词、句式和意义,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难点:理解诗词的意象、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2.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象和哲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诗词的含义。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词的原文、译文、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浅谈古典诗词的朗读教学
浅谈古典诗词的朗读教学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许多经典诗词至今仍在世界文化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朗读能够使诗词文学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古典诗词的朗读教学。
一、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朗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学生们应该能够把握诗词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读出适合朗诵的语音语调。
古典诗词中的音韵、押韵、平仄等元素都是朗读中需要注意的要素。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比对诗词文学作品读音标准来逐渐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二、准确把握诗词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在朗读古典诗词时,除了正确的语音语调外,还需要准确把握诗词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应该通过理解诗词文学作品的内容,领悟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将其在朗诵中表现出来。
例如,在朗读杜甫的《登高》时,学生应该领悟诗中所表达的胸襟志向,将其在朗诵中表现出来。
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朗读练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读,对读时不仅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还要注意与对方的配合,使整个朗读环节更加流畅。
此外,学生还可以自己录下自己的朗诵音频,进行反复听取和比对标准音频,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朗诵或课外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古典诗词的朗读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在朗诵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自身的情感表达和形象呈现,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表演艺术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如肢体语言和情绪调控等方面的训练。
总之,在古典诗词的朗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巧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在意境与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论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仗对偶 , 句式整齐 。如律诗绝句等 , 音韵和谐 , 读来 朗朗上 口, 令
人美不胜收。古典诗词还有 丰富的意境美 , 如 “ 空山新雨后 , 天
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写秋 天景象淋 漓尽致 , 月
辉 朗照 , 清泉流动 , 意境澄澈清 幽。又如“ 好雨知 时节 , 当春乃发 生” , 春 回大地 , 万 物复苏 , 和风细 雨 , 善解人 意 , 及 时降下 的甘 霖, 灌溉农 田, 带给人 以美好 的享受 。 教师要 引领学生走进诗词 ,
我 国古代优 秀诗词或 富有诗情画意 ,或壮怀激越 、大俗大 雅 。初 中语 文教 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要注意教学方法 ,提倡合 作探究 , 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 、 求知欲 , 将学生领入诗词 的意境 , 让 古典诗词走 进学 生的心灵 。
语 文教师要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 、 欲望 , 鼓励生本对
见” 的效 果 。
的熏陶感染 ,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和审
美 情趣 , 逐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 的人格 ” 相悖。 二、 营造氛 围。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1 . 巧设导语 , 激 发学 习兴趣 。 好 的开头是成功 的一半。 古典
四、 合作探究 。 让 古典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
、
初 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
1 . 重视度不够 。初 中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古典诗词教学 的规
律, 教 学方法教条僵化 , 只重视教材 中对古典诗词的字 、 词、 句 的
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诗句深邃 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 。 2 . 我国古典诗词有着形式美 、 建筑美 和音乐美 , 特别 讲究对
而深刻 的, 教师要改变传统 的教学方 法 , 以学生为主体 , 根据学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设计的策略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 I b任明新
目 初中阶段 的古典诗 词教 学存在两 种不 良 向。 前 倾
一
课本 编排 的顺 序进行教 学 , 这样 往往 给学生~ 种按部就 班的、 沉闷的、 了无生气 的感觉 , 以激 发学生学习和探 究教 学 进 度和 课 时安 排 , 般一 一
在学习了 十来首诗词以后, 让学生自 主选择感悟最深的一 首诗作个性化赏读的写作。 这一写作既是检验学生对古诗词情 境的领悟和感受, 又是一种自 然而然的写作训练。
古典诗 词的语言、 内容 以及所 表达 的思想感情和今 天初 中 生的生活、 习、 学 语言 习惯都 有些距 离。 师要注 意在导入和 解 教 读 诗词 时加进 趣味 性的设 计, 尽可能 地把古典诗词 课上得趣 味
盎 然。
教 学设 计 的有效 策 略 。 这些 策 略 的制定 要依 据 初 中学 生 的年
龄特点、 知识水平、 兴趣爱好、 心理倾向、 情感取向等因素。
一
、
教 学设计要 有整合 意识 , 对教学篇 目进行I 妙 要 j
例如在-A 《 g 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诗的教学时我讲了 一个 故事 : 有一对老夫妻, 大半生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
开交 。 于是 , 他们找 到一位 禅 师, 请他 指点迷 津。这位禅 师听了
整合。 很 多教 师在教学 古典诗词 的时候 , 少整合意 识 , 常按 缺 通
司
c H
34
他们 吵架 的原 因后 , 手在 一张 白纸 上点了一个 小黑 点 , 后 顺 然 问他们 分 别看 到了 么。 对老 夫妻 都说 看到 了 个黑点 。 什 这 一 然
诵读 中品味语言。 如学 习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 可以引导学 , 生赏析诗中的动词 “ 争”“ 啄”“ 迷”“ , 没” 这几个动词传神地 写出了初春的早莺到处抢着向阳的树垒窝的那种欢呼雀跃的情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讨【摘要】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章的实际内容,还应当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的双赢。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古典诗词作为初中语文的教学的重点之一,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缜密构思和凝练语言以及优美的意境,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诗词一直是为历代文人所青睐的文学样式。
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韵律、意境的感性之美,同时也要分析出诗词中推敲、雕琢的理性之美。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
”吟诵诗歌是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古典诗词所特有的字句整齐,以及其特有的押韵,使得它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诵读起来往往琅琅上口,还能让人感受到诗词中强烈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鉴赏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语言的节奏诵读。
所谓节奏,指的是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则反复交错形成的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韵律则指的是诗词的韵脚以及格律,古诗词一般把同韵的字放在句尾,也成韵脚,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在诗中,”流”和”楼”就是由于押韵而形成声调和谐的韵律美。
朗读应当作为课程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和欣赏。
[1]2.隔岸观火,不如身临其境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先生曾经说过:”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因此,在欣赏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领略古典诗歌的整体意境美,感受古典诗词中的诗言之道,诗话之景。
[2]具体说来,就是在诗意的酝酿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情感。
如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初春漫步湖岸愉悦而欣喜地领略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场景,甚至可以让学生作画,在想象中激发学生对诗词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 ”二者辩证统一 、 境 , 妙合无 问谓之 “ 意境 ” 。鉴 赏诗 , 体 验不 出、 享受不到意境美 , 还不算进 了鉴赏门槛 。 一首诗 读 的遍数多 了会有这样 的感觉 , 或为诗人洋溢 的感 情激 动着 , 或为诗 中强 烈的气氛包 围着 , 或为 丰富多彩 的 自 然 图景吸引着 。这个激动着 、 围着 、 包 吸引着你 的新 “ 世 界” 便是诗的意境 。 , 主客观统一妙合的过程是作者的创 作 , 以诗 的意境 是个性化 的 , 所 渗透 着诗人 的情趣 和性 格 。例如 陶渊明 的“ 菊东 篱下 , 然见南 山 ”杜 甫的 采 悠 ; “ 造化钟 神秀 , 阴阳割 昏晓 ”李 白的“ ; 相看两不厌 , 有 惟 敬亭 山”杜 牧的 “ ; 远上寒 山石径 斜 , 白云生处 有人家 ” , 都是写山 , 但意境不 同。 五、 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 的能力 语 言表达是语 文 的基本素质 之一 , 过交流 , 以 通 可 了解别人 的思想 、 性格 , 同时也 向别人推 出 自己。引导学 生在 口语训练 中恰 当地使用古代诗歌是非常必要的。 这 样 的 口语训练不 仅可 以看 出学生 对诗歌 的理解 和感悟 的程度 , 能训 练学生 的逻辑思维 、 还 口头表 达能力 , 更重 要 的是能帮助学生树 立信心 , 实现 自我表达的需要 。 总之 , 我们在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 承前人好 的传统 的教学方法 , 同时 又要 将一些 灵活 、 实用 的方法 吸取过 来 , 争取 在每一堂课 上都有 不 同的表现 , 让课 堂 充满生机 , 让古典诗 歌焕发青春活力 。
一
谓“ 熟读 《 唐诗 三百首》 不会作 诗也会 吟” 三分诗七 分 , “
吟” ,可见诵读 是培养 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课 堂
初中诗词情感主题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诗词情感主题教学教学目标:1. 通过诗词学习,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诗词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文明。
教学内容:1. 诗词的情感主题分析。
2. 诗词的意境领悟。
3. 诗词的审美鉴赏。
教学重点:1. 分析诗词的情感主题。
2. 领悟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欣赏诗词的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及原因。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节课的情感主题教学。
二、诗词情感主题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首具有明显情感主题的诗词,如《登鹳雀楼》。
2.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词,感受诗人的情感。
3. 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景物描写、比喻等。
三、诗词意境领悟(15分钟)1. 选取一首具有明显意境的诗词,如《静夜思》。
2. 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人的意境。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领悟诗人的意境。
4. 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意境表达技巧,如比喻、象征等。
四、诗词审美鉴赏(15分钟)1. 选取一首具有明显审美价值的诗词,如《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欣赏诗的音韵美、意象美等。
3.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体会诗的审美价值。
4. 引导学生讨论诗词的审美特点,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情感主题教学,强调诗词的情感、意境和审美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领悟诗词的意境、欣赏诗词的审美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教案、教学设计
2.结合课堂所学,选取诗中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意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描述,分析其如何营造意境,表达诗人情感。
3.尝试仿写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词,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不少于四句。
4.深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结合其创作背景,思考诗人是如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2.练习题包括:诗句默写、诗句解析、仿写练习等。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这首诗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意象、意境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很多古诗词,它们都有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意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同样具有这些特点。请大家猜一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教师出示《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诗句,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古诗词,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同学们,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深入学习,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特布置以下作业:
上海初中古诗教案
上海初中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泊船瓜洲》。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了解一些关于王安石的背景知识,包括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泊船瓜洲》。
(2)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了解王安石的背景知识。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领会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王安石,包括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泊船瓜洲》,提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古诗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
(2)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5. 背诵与默写(1)学生跟读古诗,逐渐达到熟练朗读的程度。
(2)学生尝试背诵古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学生默写古诗,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其他描写江南景色的古诗,进行交流和分享。
(2)学生思考如何将古诗中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7.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泊船瓜洲》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表现。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气、情感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浅谈
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初级中学安万东
古典诗词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吸收民族文化精髓,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纯正趣味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谈四点看法。
一、提高诗词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
比如在教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李清照写《醉花阴》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个才女的词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
当然,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进一步理解古典诗词的方法。
二、重现诗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古典诗词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重现诗词的意境。
比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炼,寥寥数笔就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游子渴望回归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这首小令中的意象。
接着我让学生把这些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组成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画,这就是作品的意境美。
最后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把这首小
令改写成一篇散文。
实践表明,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把一首经典的作品改写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浸润其中,他们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学会领略文字的美,这份深刻的思想感悟也一定会在学生日后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深入作者内心,有助学生把握深层主旨
教学古典诗词,也要引导学生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感应诗人的心灵回音,体会诗人的情感,探求本源、把握内心。
比如在教《饮酒》这首诗时,我先向学生介绍陶渊明在当时社会的身份和他的官场故事,接着我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让陶渊明毅然决然放弃官场,要回到田园中去自食其力呢?学生在此情此景之下再次朗读诗歌,他们在诗歌中找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句子,懂得诗人有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使他放弃了优越但没有自由的官场生活,宁愿在饮酒和赏菊中“独善其身”。
顺水推舟,学生就能把酒和菊理解为诗人宁静志远的内心的外化。
通过这种深入内心法,有利于学生更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四.通过比较鉴赏,全面提高文学素养
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
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全面,从而归纳出诗词的深刻意蕴。
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比如关于秋的诗句,我先选择一首典型的悲秋诗句对照欣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诗中的秋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
高度概括。
朗读这些诗时,学生的情感也情不自禁地变得哀伤。
然而当我把刘禹锡的《秋词》介绍给学生时,他们眼前一亮,通过反复诵读,自然地感到诗人那种昂扬的生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 因此学生在朗读这首诗时语调也变得高昂,就能更深刻地领悟作者对秋的独特感情。
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诗词风格,更是让学生主动走进诗人,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总之,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每堂课上得别开生面。
让学生愿意亲近诗词,走进诗人的心灵,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获得传统文化的洗礼,使古典诗词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