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细胞系K562上肾上腺素受体检测及其类型分析
K562细胞株侧群细胞分离及耐药蛋白和细胞周期的表达
K562细胞株侧群细胞分离及耐药蛋白和细胞周期的表达范瑞华;李惠民;郭殿选;高勇;陈小飞【摘要】背景:血液肿瘤细胞中的侧群细胞能够逃避细胞周期化疗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白血病复发有关.目的:鉴定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是否存在侧群细胞,并观察侧群细胞亚群与非侧群细胞亚群耐药蛋白、细胞周期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株中是否存在侧群细胞;并分析K562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两亚群间耐药蛋白P-gp、ABCG2以及细胞周期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K562细胞株中均存在侧群细胞,这群细胞比例均少.侧群细胞亚群耐药蛋白ABCG2表达高于非侧群细胞亚群(P < 0.05),两亚群耐药蛋白P-gp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侧群细胞亚群中G0/G1期细胞占80%,非侧群细胞亚群中G0/G1期细胞占43.7%.证实K562细胞株中确实存在较少比例的侧群细胞,其和主群细胞在耐药蛋白表达上有异质性,大部分处于静止期,可能富含和肿瘤耐药有关的白血病干细胞.%BACKGROUND: It is possible that leukemia relapse is related with side population (SP) cells, which can escape cell cyles phasespecific chemotherapeutic drugs .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preliminarily identify whether the huma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ell line-K562containsSPcellsor not, and to further research K562 SP cells and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 and DNA content in twosubpopulations.METHODS: Flow cytometry with UV excitation ligh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ercentage of SP cells in logarithmic growthperiodK562, which were then sorted by the fluorescence activating cell sorter, and then SP and non-SP subpopulations were collected.The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 were examined by flowcytometry technique in two subpopulations. DNA contentof two subpopulations was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K562 cell line contained SP cell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P cells was much lower. Although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subpopulations in P-gp expression, ABCG2+ cells expression in the SPsubpopulation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SP subpopulation (P < 0.05). The G0/G1 phase cells in theK562SPsub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about 80% of the total cells. According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MDRproteins between the SP subpopulation and the non-SP subpopulation, and the majority in a quiescent period, it is possible thatleukemia stem cells are enriched in SP cells.【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1(015)045【总页数】4页(P8479-8482)【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侧群细胞;流式细胞术;耐药蛋白;细胞周期【作者】范瑞华;李惠民;郭殿选;高勇;陈小飞【作者单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300;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300;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300;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0 引言近年来对干细胞和肿瘤研究的深入,已表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肿瘤生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肿瘤中某些数量极少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1-2],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转移、复发和耐药的根源。
小剂量K562细胞成功建立NOD_SCID小鼠白血病的病理模型
κB、mTOR、Par-4、p21等 [10]。
在本研究中发现PESV 能显著降低K562细胞的PI3K,p-Akt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两个蛋白的表达随PESV作用时间的延长下调更为明显,与其诱导凋亡的效应相一致,其效应均优于环磷酰胺。
说明PESV较好的抑制了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及该通路作用的下游通路,从而通过影响调控因子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
由此,可以认为慢粒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是通过BCR/ABL 融合蛋白P210 表达,激活信号传导途径,影响下游因子,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提示我们通过研制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因子,抑制蛋白酶体或通过作用于BCR/ABL下游的靶向信号途径[1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阐明中药全蝎提取物PESV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干预PI-3K、p-Akt信号蛋白的表达,进而起到调控下游信号因子的表达,促进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小剂量K562细胞成功建立NOD/SCID小鼠白血病的病理模型郝征7 杨文华 于文俊 张佳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1]。
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以NOD/SCID小鼠已成为血液学实验研究的有用工具。
人白血病细胞株注射于NOD/SCID小鼠体内,可以在外周血、脾脏、淋巴结等处检测到并长期存在,各类白血病细胞及杂交瘤细胞均能在其体内迅速增殖。
本研究取白血病人K562细胞系尾静脉接种到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建立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病理组织变化。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及预处理SPF级NOD/SCID小鼠,3-4周龄,雌雄各半,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饲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SPF级层流室,标准颗粒饲养,饮水酸化处理,垫料及一切与鼠接触物品均灭菌处理。
低剂量照射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凋亡、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低剂量照射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凋亡、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张海兵;辛勇;唐天友;刘桂红;王建设;章龙珍【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5(0)9【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照射及低剂量联合大剂量照射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凋亡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分成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照射( low dose radiation, LDR)组、大剂量照射(high dose radiation,HDR)组及低剂量联合大剂量(LDR/HDR)组;体外培养K562,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组、分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6MV-X射线照射;照射后按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Bcl-xl、Bax及p53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①LDR照射后48小时凋亡增加(P<0.05),96小时达峰值(P<0.01),且随照射剂量增大而增加,0.5Gy、0.8Gy剂量组最高(P<0.01);LDR联合HDR照射后24小时凋亡增加(P<0.05),96~120小时达峰值(P<0.01),持续时间较长,0.5Gy与0.8Gy联合组凋亡高,较对照组及HDR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②LDR照射后24小时Bcl-xl表达随照射剂量增大而逐渐减少;LDR联合HDR照射各组Bcl-xl蛋白表达量进一步下降,明显低于LDR组及HDR组(P<0.01);Bax表达变化与Bcl-xl相反,LDR各组随照射剂量增大而增加(P<0.01),LDR联合HDR各组Bax表达量进一步增加,明显高于LDR组及HD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53蛋白表达在LDR或LDR联合HDR照射24小时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LDR能诱导 K562凋亡,LDR联合HDR能增强HDR对K562的凋亡作用,其机制与LDR辐射超敏感性有关,通过下调Bcl-xl表达及上调Bax表达,启动非p53依赖凋亡途径;但所需诱导照射剂量较大,且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可能与K562高表达Bcl-xl及p53突变等有关。
k562细胞系
K562细胞系
K562细胞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系。
它是一种来源于人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细胞系,广泛应用于癌症研究、药物筛选和基因编辑等领域。
历史
K562细胞系最早是在197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Lozzio和Lozzio从一个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得到的。
随后,这个细胞系经过长时间的传代培养,稳定地保存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特征,并被广泛用于研究。
特点
K562细胞系具有多种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的理想对象:
•快速生长:K562细胞系是一种高度增殖的细胞系,能够在培养基中迅速增殖并形成克隆。
•易于培养:K562细胞系对培养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易于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处理。
•多功能性:K562细胞系具有多重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应用
K562细胞系在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癌症研究:K562细胞系作为一种白血病细胞系,被广泛用于研究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
•药物筛选:K562细胞系被用来评估抗癌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基因编辑:K562细胞系对基因修饰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研究。
总的来说,K562细胞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系,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疾病治疗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略论shRNA对人白血病K562 ADM细胞多药耐药能力的完全逆转
表1 shRNA寡核苷酸片断的序列 (略)
图1 pGenSil-l质粒的结构。pGenSil-l质粒 (略)
1.4 细胞转染及稳定转染克隆的筛选 当K562/ADM细胞在六孔板内达到50%~60%满时进行转染。具体操作步骤按Lipofectamine 2000TM说明书建议的操作步骤进行。细胞转染48h后,将细胞转入直径10cm的培养板中并加入含400μg/ml G418的培养液(不含阿霉素)进行培养。3周以后,将稳定转染的克隆挑入96孔板中并扩增。期间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稳定转染的克隆发绿色荧光;而没有稳定转染的细胞没有绿色荧光,丢弃这一部分细胞。
1.2 细胞培养 细胞在37°C、5%CO2、饱和湿度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为含10%热灭活新生牛血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在K562/ADM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1.0mg/L的阿霉素以维持其耐药性。
1.3 siRNA的设计及shRNA的构建 利用siRNA设计软件(网址摘要:http摘要://)设计了两条序列,分别针对MDR1基因(accession number摘要:M14758)的不同编码区域。MDR-A摘要:5′-AAC TTT GGC TGC CAT CAT CCA -3′;MDR-B摘要:5′- AAG GCC TAA TGC CGA ACA CAT-3′,分别针对MDR1 mRNA的第586-606及第3494-3514核苷酸区域。这两个序列分别被构建到一段短的双链DNA序列中(武汉晶赛公司合成,表1)。目的序列作为反义链,其正义链和反义链互补,中间间隔一段长9个核苷酸的发夹环,两端分别插入终止序列及Hind Ⅲ或BamH1酶切位点。然后将这两个序列分别插入pGenSil-l(武汉晶赛公司,图1)质粒中。反应按武汉晶赛公司建议的操作流程进行。
人白血病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研究进展
:O’基因是公认 的 能 抑 制 肿 瘤 发 生 的 基 因"即 抑 癌基因的 重 要 成 员%\O%$ 细 胞 株 在 7% 有 学 者 将 野 生 型 :O’ 基 因转染 _@Q$P_R 阳 性 :O’ 阴 性 的 \O%$ 细 胞"发 现 在抗肿瘤药物 依 托 泊 甙 !0+):)*5-0#的 作 用 下":O’ 转 染细胞不能于细 胞 周 期 Z$ 期 停 滞 而 诱 导 其 凋 亡"这 一机制可能是 \O%$细胞特异的"也可能是 由于 \O%$ 细胞有很强的抗 Z$ 检 查 点 所 致 的 细 胞 周 期 停 滞"并 对高水平的 JXP 损伤有耐受性%用另一 抗 肿瘤 药 物 诺考达唑!6)9)-8D)90#捕 捉 转 染 细 胞 和 控 制 细 胞 的 有 丝分裂期"发 现 转 染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指 数 显 著 升 高"阐 明了在依托泊甙 作 用 下":O’ 取 消 了 Z$ 检 查 点"减 少 2/4$检查点 蛋 白 与 依 托 泊 甙 诱 导 @J\& 酪 氨 酸 &O !c&O#的磷 酸 化"从 而 增 加 了 \O%$ 细 胞 对 依 托 泊 甙 的 凋 亡 敏 感 性 "使 凋 亡 发 生 %
态的细胞 中 2H7.2基 因 变 化 不 大% 其 中 2H7.2是 2H 7.? 直 接 的 转 录 调 节 靶 点"它 可 下 调 红 系 分 化 的 进 程"但它不 能 阻 止 细 胞 的 红 系 分 化%b, 等 利 *’+ 用 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I6+VR8? B0-!V,60$""%!W)9=$#!X)=%
石蒜碱诱导人白血病 K562细胞凋亡的研究
石蒜碱诱导人白血病 K562细胞凋亡的研究王杨;于淼【摘要】为研究石蒜碱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机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式,通过CCK-8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增殖活性,CCK-8结果显示石蒜碱能够抑制K562细胞生长,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IC50=4.13μmol/L.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石蒜碱作用细胞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数据显示,石蒜碱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随着石蒜碱浓度的增加,P53活性增强(P<0.05).结果显示,石蒜碱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细胞内P53基因的表达有关.%The mechanism of lycorine inducing leukemia K562 cell apoptosis was studied by discribing cell growth curve and determining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through the CCK-8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ycorine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K562 cells and present the dose dependent.The IC50 was 4.13 μmol/L.Cell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 by invertedmicroscope.Morphological changes could be observed when treated with lyco-rine.The cell apoptosis rate was detected by PI single stain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lycorine-induced apoptosis of K562 cell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ose.The P5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method.With the increase of lycorine concen-tration, P53 activity increased (P <0.05).All data indicated that lycorine inhibits leuke-mia K562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cell apoptosis.Its apoptos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ex-pression of P53 gene in the cell.【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135-139,169)【关键词】石蒜碱;K562细胞;P53;细胞凋亡【作者】王杨;于淼【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 国家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中药石蒜为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鳞茎,是主要存在于石蒜科植物鳞茎内的生物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1].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有[2-3]:催吐、祛痰、镇静、镇痛、解热的作用[4];抗疟疾、抗炎、抗病毒[5]、抗菌作用[6]、抗癌、抗肿瘤等作用[7-9].白血病是造血组织发生恶性病变,其特点是其他造血组织或骨髓中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无限增殖,并进入外周血液,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成,侵犯人体脏器,最终通过这种浸润的方式,破坏全身组织、器官,造血功能受抑制[10].人白血病细胞K562是从白血病急变期患者的胸水中分离出来的,处于高度未分化状态,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系中的一种[11].CLM是一种在早期多能干细胞上发生的恶性骨髓异常增殖性疾病,当CLM进入急变期往往对化疗药物不敏感[12-13].本文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为靶细胞,探讨石蒜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P53基因是人体内的抑癌基因,这个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核浆中,能与DNA特异结合,该基因的突变会发生在50%以上的恶性肿瘤形成过程中.这个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P53基因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还有帮助修复细胞基因的缺陷的功能,进而阻止了肿瘤的形成.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该基因决定细胞分裂是否开始.如果细胞受损,并且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P53蛋白就会启动相应程序,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使细胞“自杀”.而发生变化的细胞究竟是被修复还是被诱导凋亡是根据P53对DNA变异程度的判断而决定的,如果DNA变异程度较小,P53基因就会促使细胞自我修复;如果DNA变异程度较大,这个基因就会诱导细胞发生凋亡.1.1 细胞株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主要试剂及药物石蒜碱(纯度98%)(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羟基喜树碱(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RPMI 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天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链霉素(Gibco公司);CCK-8检测试剂盒(日本同仁公司);P53抗体(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抗Actin抗体、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碧云天生物科技研究所).1.3 主要仪器CO-170型CO2培养箱(美国New Brunswick Scientific公司);DL-CJ-1ND型超净工作台(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Model680酶标仪(美国BIO RAD公司);Olympus CKX41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Adventurer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美国OHAUS公司);P型移液器(法国Gilson公司);垂直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GIS-2019型凝胶成像系统(Tannon公司);Anke TDL80-2C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Allegra 64R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TS-1000型震荡仪(江苏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1 细胞培养及传代K562细胞接种于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K562细胞按4×105/mL接种,置于CO2培养箱培养48~72 h,传代1次,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2.2 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按4×105/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实验设置空白孔Ab(不含细胞和石蒜碱的培基);对照孔Ac(含细胞,不含石蒜碱的培基);实验孔As(含细胞的培基,给予不同浓度石蒜碱).12 h后加入配制好的石蒜碱溶液、羟基喜树碱溶液.石蒜碱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0.5、1、2、4、8、16 μmol/L,对照组加等量的RPMI-1640培养液,每组设5个重复孔.羟基喜树碱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0.5、1、2、4、8、16 μmol/L,对照组加等量的RPMI-1640培养液,每组设5个重复孔.置于37 ℃、5%CO2培养箱培养48 h后,每孔加入5 mg/mL的CCK-8 10 μL,继续孵育2~4 h,置酶标仪上用450 nm和570nm双波长测各孔吸光度值(OD值).活细胞数目与检测的OD值大小呈正相关.实验重复操作3次.描绘生长曲线,计算IC50值.细胞存活率计算公式如下:细胞抑制率(细胞抑制率为50%,即为半数抑制率,可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2.3 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实验设置对照组(不含石蒜碱);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石蒜碱);阳性药组(给予羟基喜树碱).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按4×105/mL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1 mL.12 h后加入配制好的石蒜碱溶液、羟基喜树碱溶液,实验组石蒜碱终浓度分别为2、4、8 μmol/L;羟基喜树碱组终浓度为6 μmol/L;对照组加等量的RPMI-1640培养液.37 ℃、5%CO2培养箱孵育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采集图像.2.4 PI 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按4×105/mL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1mL.12 h后加入配制好的石蒜碱溶液、羟基喜树碱溶液,实验组石蒜碱终浓度分别为2、4、8 μmol/L;羟基喜树碱组终浓度为6 μmol/L;对照组加等量的RPMI-1640培养液.37 ℃、5%CO2培养箱培养48 h后,将K562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1 200 rpm,5 min,弃上清.用冷PBS洗两遍,离心弃上清.将此时的细胞重悬于70%冰乙醇溶液中,4℃固定过夜.将固定好的细胞1 200 r/min,5 min 离心,弃上清.冷PBS洗1遍,离心,将上清液慢慢从离心管中吸出,留约50 μL液体,轻轻重悬,将细胞加入到配好的PI染液(含PI 50 mg/mL、RNase 1 g/L、0.1%Triton-100)中.室温下避光染色30 min后,300目尼龙网筛过滤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激发波长设置为400 nm,发射波长525 nm,检测细胞数为104个.2.5 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按4×105/mL接种于培养瓶中.12 h后加入配制好的石蒜碱溶液、羟基喜树碱溶液,实验组石蒜碱终浓度分别为2、4、8 μmol/L;羟基喜树碱组终浓度为6 μmol/L;对照组加等量的RPMI-1640培养液.37 ℃、5%CO2培养箱培养48 h后,4 ℃、12 0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按以上处理孵育48 h的K562细胞的总蛋白,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100 ℃变性10 min,每个梳子孔中分别加入30 μg含5×蛋白,在12%SDS-PAGE凝胶中进行电泳,80 V直至条带到底端,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上,5%脱脂奶粉封闭2 h,4 ℃,一抗孵育过夜,洗膜后,二抗室温振荡器振荡孵育2 h,DAB显色液暗室显色,观察条带,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并进行分析.2.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均被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3.1 石蒜碱对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石蒜碱作用于K562细胞后,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将六个不同浓度石蒜碱接种细胞48 h时,随着石蒜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将酶标仪测出的吸光度值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石蒜碱IC50=4.13 μmol/L.根据公式计算石蒜碱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抑制率,绘制抑制曲线,见图1.3.2 倒置显微镜观察K562细胞形态学变化以下为不同浓度石蒜碱作用K562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变化图(见图2).未经药物处理的48 h空白对照组的K562细胞呈圆球形,形态饱满,大小均一,细胞生长旺盛;经药物作用后,细胞外形不规则,细胞皱缩,大小不一,细胞破碎程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大,细胞数量逐渐较少,有凋亡小体生成,呈浓度正相关关系.高剂量组有坏死倾向.3.3 PI 单染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由图3显示结果可知:石蒜碱作用于人K562细胞后,细胞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该峰的出现抑制了DNA的合成.经计算得出凋亡率分别为:(4.8±0.60)%、(27.2±1.31)%、(19.0±1.93)%、(16.6±1.89)%、(13.8±1.52)%,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随着给药剂量的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见表1)3.4 Western-blot法检测石蒜碱对P5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终浓度分别是8、4、2 μmol/L的石蒜碱作用于白血病K562细胞48 h后,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的灰度值随给药剂量的增加逐渐加深.表名石蒜碱能够上调P53蛋白的表达,P5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如图4、表2所示.本实验采用石蒜碱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后,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石蒜碱对K56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作用相对明显.抑制率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抑制率逐渐升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相对于未给药的K562细胞,给与不同剂量的石蒜碱,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体积大小不一,碎片化程度逐渐升高,高剂量组出现凋亡小体.碘化丙啶染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DNA直方图上G0/G1峰前出现一个凋亡峰,根据这个凋亡峰可以计算凋亡细胞占整个样品的百分率,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升高,说明石蒜碱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凋亡有关.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研究中,由于P53基因是人体内的抑癌基因,这个抑癌基因的启动说明细胞正处于自我修复或诱导癌细胞凋亡状态,所以本实验中石蒜碱的作用引起P53基因表达升高,也可以说明石蒜碱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时,P53蛋白起到了抑制癌细胞继续生成的作用.综上所述,石蒜碱可能是通过上调抑癌基因P53基因的表达,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产生凋亡诱导作用.但其在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途径上,具体经过哪一条凋亡诱导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为石蒜碱在将来的临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相关文献】[1] 秦昆明, 李笑, 徐昭, 等.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1): 6-10.[2] 于淼, 于洋, 刘林涛.石蒜碱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作用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2): 157-160.[3] 宋德芳, 石子琪, 辛贵忠, 等.石蒜科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13): 1519-1524.[4] CITO LU G S, ACIKARA O B, YILMAZ B S, et al. Evaluation of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lycorine from Sternbergia fisheriana (Herbert) Rupr [J]. Fitoterapia, 2012, 83(1): 81-87.[5] LIU J N, YANG Y J, XU Y F, et al. Lycorine reduces mortality of human enterovirus 71-infected mice by inhibiting virus replication [J].Virol J, 2011(8): 483-452.[6] CHEESMAN L, NAIR J J, VAN STADEN J.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rinane alkaloids from Boophonedisticha( Amaryllidaceae) [J]. J Ethnopharmacol, 2012, 140(2): 405-408.[7] LIU R, CAO Z, TU J, et al. Lycorine hydrochloride inhibits metastatic melanoma cell-dominant vasculogenic mimicry [J].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 2012, 25(5): 630-638. [8] VAN GOIETSENOVEN G, ANDOLFI A, LALLEMAND B, et al. Amaryllidaceae alkaloid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structural subgroups display activity against apoptosis-resistant cancer cells [J].J Nat Prod, 2010, 73(7): 1223-1227.[9] 张珂, 马胜林.天然药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11,10(26): 2344-2347.[10] WONG O, HARRIS F, YIYING W, et al. A hospital-based case control study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Shanghai: analysi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life style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by subtypes of the WHO classification [J].RegulToxicol Pharmacol, 2009, 55(3): 340-352.[11] 李煜, 孙霄, 马玲.双嘧达莫对诱导K562 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J].毒理学杂志, 2013, 27(3): 200-203.[12] 黄玉, 迟小华, 杨波.依硫磷酸对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 32(8): 855-857.[13] 李盈, 宋冬雪, 汲晨峰, 等.岩藻甾醇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7(6): 788-793.。
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表达情况研究
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表达情况研究【摘要】为了研究K562白血病细胞在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诱导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运铁蛋白受体Ⅰ(TfR1)和铁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MtF在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铁代谢方面的作用,采用TPA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定向分化,并于诱导分化后第1、3和5天收集细胞,用瑞氏染色法观察各时点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64的表达水平,使用半定量方法检测各时点细胞MtF、TfR1和Fn mRNA 表达水平,管家基因β用作对照。
结果表明,TPA(16 nmol/L)可诱导K562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细胞呈现单核细胞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在诱导培养第5天诱导分化率可达95%,细胞表面CD64表达水平显着增加。
诱导分化前K562细胞具有一定水平MtF表达,但随着TPA诱导细胞分化的增强,MtF和TfR1 mRNA表达水平进行性下调,诱导分化第5天的表达水平分别为诱导分化前的%和%,而Fn 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上调,诱导分化第5天表达水平为诱导分化前的倍。
结论: TPA诱导K562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MtF和TfR1 mRNA表达下调,而Fn mRNA表达上调;这种协调变化有助于降低细胞通过TfR1介导的铁摄取,从而抑制或影响细胞增殖能力。
【关键词】 TPA; K562细胞;线粒体铁蛋白;运铁蛋白受体Ⅰ;铁蛋白Expression of MitochondrialAbstract Mitochondrial ferritin (MtF), a new player in iron metabolism, first identified in 2001, is highly homologous to ferritin both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Preliminary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MtF might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iron homeostasis. Leukemic cells, just like othermalignant cells, demand more iron for their greater proliferation potential.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roles MtF might play in leukemic cell iron metabolism and cell prolifer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tF,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 and ferritin (Fn) mRNAs in K562 leukemic cells duringto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seK562 cells 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TPA (16 nmol/L) were collected at 24, 72 and 120 hours respectively. Cell differentiation toward monocyte lineage was confirmed by microscopic study (Wright‘s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to determine mRNA expression, withβcontrol reference.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over 95% of K562 cells showe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monocyte/macrophage,and the expression of CD64 on cell surfa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day 5 with TPA treatment. K562 cells could express adifferentiation. With increase ofmRNA expressions were downregulated progressively. After 5 days of induced cell differentiation, expression levels of MtF and TfR1 mRNA were just % and % of that before TPA treatment. While Fn mRNA expression increased to folds of that before TPA treat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MtF expression iscell differentiation, with concomitant downregulation of TfR1 and upregulation of Fn. The coordinated expressionregulation of these key ironcell differentiation may in turn inhibitendocytosis and thus adversely affect cell proliferation potential.线粒体铁蛋白(mitochondrial ferritin, MtF)是2001年才发现的一种铁代谢相关分子,与胞浆铁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也具有亚铁氧化酶活性和铁结合能力,但其表达局限于线粒体[1]。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贴壁培养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贴壁培养细胞名称: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形态特性:淋巴母细胞样生长特性:悬浮生长培养条件:RPMI1640(w/o Hepes)+10%FBS传代方法:维持细胞浓度在1×105~2×106cells/ml;2~3天换液1次冻存条件:基础培养基+8%DMSO+20%FBS特征特性:该细胞是由Lozzio从一名53岁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的女性患者的胸水中分离建立的。
该细胞曾被认为来源于粒系,处于高度未分化阶段;Anderson等人作了细胞膜特性的研究后,认为该细胞是红白血病细胞系。
该细胞是对自然杀伤细胞高度敏感的体外靶标,故而被广泛应用于这方面的研究。
K562的原始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细胞,能自发分化为红系、粒系和单核系的可辨识的祖细胞。
该细胞表达CD7(25%)。
细胞处理方法:1.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至状态良好后灌满培养基运输,获得细胞后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消毒,然后在超净台中操作。
2.将细胞转移至50mL的无菌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10min,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适宜的密度分瓶培养。
注意:我们使用自产培养基及进口血清培养细胞,在您拿回细胞后,如想更换其它品牌培养基,请依照逐次替换的原则,先保留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多日多次代逐步更换,以减轻对细胞的刺激。
特别注意:(如使用公共实验室或初次接触细胞培养,建议添加双抗培养)1.收到细胞后请尽快更换为含10%FBS的新鲜培养基。
2.如签收时出现培养瓶壁破裂,漏液等情况请及时拍照并联系售后。
3.细胞任何售后问题,均需拍照存档并在2周之内及时联系客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适体的筛选与鉴定
【摘 要 】目的 : 筛选并鉴定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 CML ) K562细胞的寡核苷酸适体. 方法 : 体外合成长度为 88 个碱 筛细胞 ,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 ( SELEX)技术筛选出 与 CML K562细胞特异结合的适体. 将筛选得到的适体回收 纯化后连接 pGEM 2T质粒载体 ,经蓝白筛选后 ,随机挑选 24 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法检测 ssDNA 文 库与 K562细胞的亲和力 ,并用 Clustal 2. 05和 DNA sis V 2. 5 软件对适体序列进行一级结构同源性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 结果 : 经过 13 轮循环筛选 , CML K562 细胞适体 的 A 值 从 0. 12上升到 1. 25,至第 13轮 A 值无明显增高. 一级结构分析 无同源序列 ,但可分为 6个家族 ,其中 5个家族各自具有保守 序列 ,家族 6无保守序列. 二级结构分析表明 ,适体形成的茎 环 、凸环结构可能是与 K562 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基础. 结论 : 利用 SELEX技术成功筛选出高亲和性的 CML K562细 胞适体.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 K562细胞 ; SELEX;适体 【中图号 】R34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 ( systematic evolution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 ent, SELEX) 技术经过 多轮筛选可获得高亲和力 、强特异性的寡核苷酸片 段. 近几年来 SELEX技术在实验诊断和疾病治疗 [ 1 ] 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 SELEX技术已 经成功运用于许多靶物质的筛选 ,如蛋白质 、核酸 、金 属离子等 ,成功运用于如炭疽芽孢杆菌等许多疾病的 实验室检测 ,一些适体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前期或临床 期试验 ,并逐步成为一类新型药物 [ 2 ] . 由于有关以白 血病细胞为靶分子筛选适体的研究还少见报道 ,目前 临床尚缺乏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 chronic myelognous leukem ia, CML ) 的 特 异 性 基 因 诊 断 技 术. 我 们 以
盐酸肾上腺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盐酸肾上腺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申屠杨萍;章炳都;袁琳波;杜友爱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0(50)11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肾上腺素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集落培养实验观察盐酸肾上腺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Gime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71分化抗原表达.结果盐酸肾上腺素可明显降低K562细胞增殖、集落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在形态上可诱导细胞趋向红系分化,同时上调K562细胞膜CD71分化抗原的表达.结论盐酸肾上腺素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为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分化.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申屠杨萍;章炳都;袁琳波;杜友爱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浙江温州325035;温州市瓯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温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温州医学院教务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花色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J], 谭利利;徐俊英;龚珂;苏圣;张玉敏;朱文慧;侯毅鞠
2.花色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J], 谭利利;徐俊英;龚珂;苏圣;张玉敏;朱文慧;侯毅鞠;
3.人参多糖注射液体外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分化 [J], 何轩;姜蓉;李静;左国伟;雷翠蓉;王亚平;王建伟;陈地龙
4.甘草次酸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及其分化的影响 [J], 袁琳波;申屠杨萍;王静;朱林榆;刘重斌
5.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J], 胡彬;张蓉;刘小五;刘赞;王刚峰;梁英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KLF4过表达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增殖及迁移
KLF4过表达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增殖及迁移李波;谭明贤;胡海艳【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37)011【摘要】目的探索人锌指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4(KLF4)过表达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稳定过表达KLF4的白血病K562细胞系作为实验组(命名为K562-KLF4细胞),空白K562细胞及空质粒转染的K562细胞(命名为K562-C1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KLF4 mRNA的表达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KLF4的蛋白相对表达含量;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K562-KLF4细胞KLF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2个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K562-KLF4细胞KLF4蛋白相对表达含量明显增加(P<0.05),其过表达率为77.78%;K562-KLF4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 KLF4过表达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总页数】5页(P1574-1578)【作者】李波;谭明贤;胡海艳【作者单位】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检验科,重庆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检验科,重庆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相关文献】1.氨基甾体H42648对K562白血病细胞系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J], 尹雅玲;何群2.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J], 迟小华;杨波;张峰;卢学春;刘丽宏;代汉仁3.RNA干扰PCGF4/Bmi-1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 [J], 黄丽芳;李君君;孔卫红;颜家运4.MSCs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株K562/G01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J], 马玉花; 邹亚伟; 彭盛; 卢婕伦; 黎波; 何国华; 刘志刚5.miR-150通过调节c-Myb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殖 [J], 陈连香; 曹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作用
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作用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结等造血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成分发生恶性增殖,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组织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
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传统的化疗手段,标准的化疗方案仅能使40%~60%患者获得暂时缓解,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3a。
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缓解率明显提升,但除了极少数患者以外,其余大多数仍难免会复发,其显著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以K56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力达霉素(LDM)抗白血病的可能机制。
1材料K562细胞(本室保存);LDM(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甄永苏院士惠赠);RPM-1640(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美国Biological公司);MTT(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试剂盒(南京凯基);苔盼蓝;兔抗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体(美国Affinity公司);Betaactin(β肌动蛋白)抗体(美国Affinity公司)2方法2.1细胞培养K562细胞株从液氮中复苏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1640培养液在37℃,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所有实验均采用对数生长期细胞。
2.2细胞增殖的检测在96孔板加入细胞100μl/孔(约1×104),置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力达霉素(LDM),再于恒温培养箱孵育48h,加入50μlMTT,37℃孵育4h,使MTT还原为甲臜,1000g离心,吸出上清,每孔加入150μl二甲亚砜(DMSO)使甲臜溶解,平板摇床摇匀,于490nm波长处检测每孔的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成活率。
2.3细胞的计数离心收集K562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作适当稀释,细胞悬浮液与台盼蓝溶液以9∶1混合混匀,在3min内分别计数活细胞和死细胞,计算活细胞率。
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诱导外周血NK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诱导外周血NK 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诱导外周血NK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外周血NK细胞中引起凋亡的机制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的变化。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NK细胞的表型,并通过Annexin V/PI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评价NK细胞凋亡。
对与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同时,评价了癌细胞-免疫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K562导致外周血NK细胞凋亡,并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此外,K562也可增加Treg的数量且减少T细胞激活标志物CD69的表达程度。
通过康复试验发现,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可以降低K562诱导的NK细胞凋亡率,增加CD69表达和降低Treg数量。
这些结果揭示了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可以引起外周血NK细胞凋亡,并增加Treg数量的机制,为后续NK细胞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红白血病,K562,NK细胞,T细胞,Treg,NF-κB,凋亡,免疫治疗引言:红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治疗难度大且效果不甚理想。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其中包括免疫治疗。
NK细胞作为具有天然杀伤活性的一类免疫细胞,可以通过杀伤癌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将NK细胞应用于治疗红白血病备受关注。
然而,前期研究发现,K562细胞系可以通过唤醒Treg增加NK细胞的凋亡率加重红白血病的症状。
因此,研究K562对NK细胞凋亡和Treg数量的调节机制,可以为NK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数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红白血病患者外周血(11例),健康人外周血(8例)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NK细胞,细胞由K562处理24h,治疗前7h添加Bay 11-7082。
另外,还设置了Treg/Foxp3染色组、螺旋体多糖予以刺激组,制备了癌-T细胞共培养试验体系。
K562和K562_AO2细胞HLAI类分_省略_CA_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
文章编号(A rticle I D):1009-2137(2007)02-0288-04论著K562和K562/AO2细胞HLA I 类分子与M I CA /B 的表达及其对NK 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梅家转,牛新清,郭坤元,周健,魏红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广州510282摘要 本研究探讨K 562亲本细胞株及多药耐药细胞株K 562/AO2细胞表面HLA I 类分子和MH C I 类链相关分子(M ICA /B)的表达及其对NK 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 562和K 562/AO 2细胞株HLA I 类分子和M ICA /B 的表达情况;LDH 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人NK 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K 562和K 562/AO2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 1时,用抗HLA I 类分子单克隆抗体(W 6/32)和抗M I CA /B 单克隆抗体(BAM O 1)分别封闭MHC Ⅰ类分子和M ICA /B ,观察NK 细胞杀伤K 562及K 562/AO 2细胞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K562和K562/AO 2细胞均不表达HLA I 类分子,K 562细胞的M ICA /B 表达较K562/AO 2明显增高(P <0.01)。
效靶比5 1、10 1、20 1、30 1时NK 细胞杀伤K 562和K 562/AO 2细胞的活性分别为(29.32 0.12)%、(45.33 0.78)%、(58.37 0 87)%、(72.37 0.96)和(12.47 0.91)%、(24.36 1.11)%、(33.29 1.03)%、(53.87 1.27)%,各效靶比时NK 细胞对K 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较K 562/AO2细胞明显增强(P =0.000);效靶比10 1时W 6/32不抑制NK 细胞杀伤K 562和K 562/AO 2细胞的活性,BAMO 1能明显抑制NK 细胞杀伤K 562和K 562/AO 2细胞的活性。
白血病Reh、HL-60、K562细胞系RUNX3基因P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RUNX3基因表达
白血病Reh、HL-60、K562细胞系RUNX3基因P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RUNX3基因表达李大彩;吴明彩;张根葆;毕富勇【摘要】目的:研究人白血病Reh、HL-60与K562细胞系RUNX3基因P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的表达,分析P2启动子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检测Reh、HL-60与K562细胞系RUNX3基因P2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的表达.结果:Reh及K562细胞系RUNX3基因P2启动子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阳性,非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阴性,RT-PCR扩增呈阴性;而HL-60细胞系相反,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阴性,而非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阳性,RT-PCR扩增阳性.结论:Reh及K562细胞中存在RUNX3基因P2启动子的甲基化,且在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系中的甲基化状态不同.%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RUNX3 gene P2 promoter and expression of RUNX3 in human leukemic cell lines Reh, HL - 60 and K562. METHODS: Methylation status of RUNX3 gene P2 promoter was detected by methylation -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MSP )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RUNX3 was determined by RT - PCR in leukemic cell lines Reh, HL-60 and K562. RESULTS: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in Reh cells and K562 cells, while those in HL - 60 cells were negative. Unmethyla-tion - specific PCR products were only detected in HL - 60 cells. RT - PCR amplification of RUNX3 was negative in Reh cells and K562 cells, but that was positive in HL-60 cells. CONCLUSION: Methylation in P2 promoter of RUNX3 geneexists in human leukemic Reh cells and K562 cells. There is different methylation status in different types of leukemic cell lines.【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1(027)010【总页数】4页(P2017-2020)【关键词】白血病;基因,RUNX3;甲基化特异性PCR【作者】李大彩;吴明彩;张根葆;毕富勇【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肿瘤生化研究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肿瘤生化研究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肿瘤生化研究室,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1+.3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o p r s a c f r c p o s b o k d u g s e t a o h 【a d pa r n r i e e t r l a r u , e e r h o e e t r l c e s g e t d h t b t 0 n d e e g c r c p o s a l h d
De ct n f dr e te io o a en rgi r ep ors n K5 c ls nd na si o t e SHENTU Y c ec t o 62 el a a ly s f yp angp ̄ng ,
Y AN nbo GO U Li NG ngs n . Yo he g W nz e hou, 3 250 5 3 Fu nct n Ex ri nt e h g nt rs, W nz fo pe me T ac in Ce e e hou Me d1c C ll ge. ai o e
w t fl o s e l be l a r al n. A e t a me t. K5 2 c l r d e t w t f u re ce e ih u re c nt a l ed d en i ft r re t n 6 el s we e et c ed i h l o s nc
第 4 卷 第 3期 02Biblioteka 0年 5月 01 温州
医
学
院
学
报
Vo . 1 40 NO 3 . Ma 2 0 y. 01
J r a f W e z u M e i a le e ou n lo n ho d c lCo l g
翟
白血病细胞系 K 上肾上腺素受体检测及其类型分析 5 6 2
析。 1 材 料和 方 法
1 1 材 料 .
1 12 主要 试剂 与仪 器 : P I14 培 养基 ( 国 .. R M 60 美 Sg a公 司 ) im ,4 。 避光保 存 。小牛血 清 (B )购 C NS 自杭州 四季青 工程材料 公 司 ,灭 活后分 装 ,一 0。 2 C
申屠 杨 萍 , 袁琳 波 。 ,龚 永 生
( 温州医学院 ,浙江 温州 3 5 3 ,1机 能实验中心 ; . 2 05 . 2 生理 学教研室)
[ 摘
要] 目的 :观察白血 病细胞 系K 6 52上是 否存在 肾上腺素受体及对其类型进行分析 。方法:用荧光标
记的 肾上 腺素处理 K 6 5 2细胞后 ,采用紫外 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 计检测 。结果: 荧光标记的 肾上腺 素处理后 的 K 6 5 2细胞 A值和 F 值显著 高于对照组。受体 阻断结果显示: 。、D受体均起作用。结论:K 6 【 52
细 胞 上 同时存 在 和 p肾上 腺 素 两 种 类 型 的 受体 。
[ 关键词] 肾上隙素 受体 ;K 6 5 2细胞 ;肾上腺素 ;白血 病
[ 中图分类号] 737 [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18(0o0一28o 0023 2 l)3o2一 3
O jec v b ti e: T i es i t wh h r h re r ad en rgi re ep rs o nv t ga e et e t e a e r e c c to on K5 2 6 ce s ll
a d an y s h s bt p o dr ne g r ce t rs n 5 c il n al si t e u y e f a e r ic e p o o K 62 e s. Me ho s:K 2 el s we t at d t d 56 c l re re e
s ec r h o et r nd V p t op ot me e Re ul s: A a ue nd p t op ot m e a U s ec r h o t r. s t v l a Fv lu o K 62 ce ls f r a e f 5 l a te th e t ea me wi h r t nt t fl or c t ab le ad e u es en l el d r nal n i we e r ob o l hi e t an h o t c t l vi us y gh r h t at f he on ro
湿度培 养 箱中培 养 。
血病 、神经细 胞瘤 5种肿 瘤细 胞上 用 I 踪发 现 示 这 5种肿瘤 细 胞上可 能存在 肾上 腺素受 体 。但 白血 病细胞 上 肾上腺素 受体鲜 见报道 。本实验通 过紫 外 分光 光度计检 测 A 和荧光 分光光 度计检测 膛 , 值 检
测 K 6  ̄ 胞上 是否存在 肾上 腺素受体 ; 而通过 受 52 进 体阻 断 实验 进行 K 6 5 2细胞 上 肾上腺 素 受体 类型 分
肿瘤细 胞上 的肾上 腺素受体 研究最 早源 于 16 98
年 ,H r i o 等 【在 肺癌 、乳腺癌 、消化 道癌 、白 ar sn 1
(M )细胞系 ,由本室保存 。 CL 用含 1% 0 热灭活小牛 血清 的 RM 14 培 养液 ,置 3 ℃ 、5 c P I 60 7 % O 饱和
te h ac o ti n. Co l nc usi n:T re re o 【 and re er c o he a b th c O ad n gi re p rs n ce to o K5 2 el 6 c Is.
adr er en giC ece or; K5 2 r pt 6 ce 11s; ad nal e; le kemi re in u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