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毯标准
2023年青海藏毯步入产业化探析模板

毯业整合发展路径
1. 产业链整合:青海藏毯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集、毯 子设计、制作、销售等环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 化生产流程,提高产业链效益,促进青海藏毯产业的 发展。 2. 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高青海藏毯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形象、 推出具有特色的系列产品、加强市场营销等方式进行 品牌建设,从而为青海藏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产业化路径2:产品质量和创新设计
探索和引进现代科技与工艺技术,提高藏毯产 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 的需求。
青海藏毯产业化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化路径探 析
市场需求的分析:通过对当前市场上对藏毯产品的 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消费者的偏好、购买力、 购买渠道等方面,了解市场需求的特点和趋势同时, 注重研究不同市场细分领域的需求差异,以便更好 地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需求与品牌建设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藏毯的需求,精准定位产品定位 和市场定位 建立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注重产品的品质、设计和售后服务,提升 品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青海藏毯产业化关键:传承与创新、设 计市场、协同发展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青海藏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 如何在传承中融入创新通过对青海藏毯的深入研究和分 析,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 业化过程中,应以传承为基础,将传统的纺织技艺、图 案、色彩等元素融入到现代生产中,确保藏毯的独特性 和传统精神的延续
在材料选择方面,青海藏毯通常使用优质的高原羊绒和精细的棉线作为原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2. 高原羊绒:青海藏毯常采用高原山羊的羊绒作为材料,这种羊绒纤维长且细,柔软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并且能够承受低温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使青海藏毯成为抵御寒冷的理想选择。 3. 精细的棉线:为了使青海藏毯的图案细腻、色彩鲜艳,传统的工艺需要使用精细的棉线进行编织。这种棉线纤维细而柔软,无毛刺,能够确保毯子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加牙藏毯的汇报总结

、
艺藏 流毯 程的 :生
产 工
山天 羊然 绒放
第 一
、养 牦的
步
牛藏 人 绒系 工
:
、绵 选
驼 绒
羊 毛
毛 :
等、
-·绵羊毛·-·山羊绒·-
-·牦牛绒·-·驼绒·-
·-
-·
洗 好 的 羊 毛
羊 毛 清 洗 设 备
·-
-·
再第
经 过
二
洗 毛 机
步 :
去洗
除毛
:
羊
毛 上 的 粪 便 , 杂 质 等 。 洗 好 之 后 的 羊 毛 已 经 烘 干 , 就 可 以 用 液 压 机 打 包 了 。
经过粗剪、精剪多次加工使图案突出、线条清晰,增强了毛绒的厚实感,体现了粗犷、古朴、 自然之美。
三、 加牙藏毯
——制作工具篇
-·织机 ·-
-· ·-
织机:
毯
织 机
杨 永
良
家
祖
辈
传
下
来
的
木
制
藏
-·铁梳子 ·-
-·杨永良的铁耙 ·-
助 编 织
往 下 卡 纬 线
又 名 铁 耙 梳
铁 梳 子
, 协
经 线
2003年加牙藏毯以它独特的工艺,重新被认可,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加牙藏毯传承人杨氏家族带
头,传统织毯人家重新架机生产,同时一部分家庭作坊组建了一个小厂集体生产。
-·2008·-
-·2005·-·2007·-
-·2010·-
2004
青
海
开 始
年
举 办 每
起 ,
年
一
届
青海藏毯

起源的考证,为青海藏毯赋予厚重的历史传承。
1.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就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溜”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
2.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
它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
3.二十世纪中期,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出土了一批“毛席”残片,据考证,这些原始地毯为藏系羊毛编织而成,产于青铜时期,是今天藏毯的原始雏形。
4.20世纪50年代,青海地毯一、二厂相继建成投产,主导产品是手工地毯。
之后,大通、共和、贵德、平安、乐都、同仁等县均建立了地毯厂,主导产品是90道机拉洗羊毛手工地毯,出口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美元。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全省所有国营地毯企业陆续倒闭。
近年来,此省对藏毯产业予以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抓住龙头,突破难点,把藏毯产业做大做强。
1994年,经过整合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该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发展势头强劲。
2005年,藏羊集团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和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藏毯产业的“领军集团”。
由于藏羊集团的龙头形成及其带动辐射作用,使全省藏毯产业异军突起,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尼泊尔,排名第二。
主要特点就青海藏毯的品质结构和艺术特色而言,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图案丰富多彩、民族风格浓郁。
藏毯源于青藏高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案,青海藏毯则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朴、自然、粗犷的特点外,又吸纳了当今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配以深厚的藏传佛教等含义的图案,并通过多种不同色毛纱交织表现,令人赏心悦目。
第二,材料考究、工艺精湛。
藏毯所选用的原料主要是“西宁大白毛”,是世界地毯行业公认织造地毯的最佳原料,用其织出的地毯具有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光泽清亮的特点,被誉为像锦缎样的软浮雕。
青海海西州文化传统

青海海西州文化传统青海海西州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充满独特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受藏传佛教和土著民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让世人领略到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的魅力。
藏传佛教是海西州的主要宗教信仰,这里有许多寺庙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扎什伦布寺和塔尔寺。
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圣地,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每年的藏历正月,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人们身着盛装,手捧鲜花,来到寺庙瞻仰佛像,转经祈福,场面庄严肃穆,令人感受到虔诚的信仰之美。
除了宗教文化,海西州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各自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
在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庆典和民俗活动,如藏戏表演、藏族舞蹈、马术比赛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海西州的手工艺品也是当地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藏毯、唐卡、香包等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传承。
游客们可以在当地的手工艺品店里购买到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或礼物,也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一种支持和推广。
总的来说,青海海西州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多元而丰富的体系,融合了宗教信仰、民族风情和手工艺品等多种元素,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繁荣发展。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情,体验到宗教信仰的神秘和虔诚,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敬畏和向往。
希望海西州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世人都能够领略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魂魄。
青海藏毯区域品牌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海藏毯区域品牌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青海藏毯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背景:
青海是著名的藏区,藏毯是藏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在很多人心中青海藏毯代表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国
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快速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激
烈化,青海藏毯面临着品牌建设、品质提升、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等问题。
因此,研究以“青海藏毯区域品牌建设”为主题,对青海藏毯进行深入
的市场研究和定位,推动青海藏毯的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问题:
1. 青海藏毯的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 如何确定青海藏毯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
3. 青海藏毯的品牌建设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需要采取哪些具体
措施?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分析法: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统计数据等涉及
的内容进行调查和分析,综合分析青海藏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实地调研法:主要对青海藏毯生产企业、销售商及相关机构的标准、信誉度、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等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青海
藏毯的实际市场情况。
3. 问卷调查法:主要对青海藏毯的消费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
消费者对青海藏毯的品尝和需求,从而明确青海藏毯的市场定位和品牌
形象。
预期成果:
1. 对青海藏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青海藏毯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 确定青海藏毯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推荐相应的品牌建设策略和措施。
3. 提供青海藏毯品牌建设的具体方法、步骤和可行性方案,为其后续的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藏毯知识

藏毯的类别和特点(一)手工藏毯1、绒藏毯系列产品(羊绒、牦牛绒、骆驼绒地毯)山羊、牦牛、骆驼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抗高寒动物,其颈、肩、背部为绒毛。
牦牛绒、骆驼绒是一特种纤维,其光泽自然、柔和,手感柔滑,为高档纺织原料。
山羊绒、牦牛绒、骆驼绒、丝绒藏毯系列产品主要有:100道、120道、150道、200道、260道、300道。
该产品具有轻、薄、暖、可折叠等特点,为藏毯之精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2、纯丝藏毯纯丝藏毯根据传统的藏毯生产工艺,采用“柞绢丝”为原料,编织后经化学水洗,光泽亮、能折叠,具有现代风格。
品种有120道、150道。
3、丝毛藏毯丝毛藏毯采用天然的“柞绢丝”和优质的“西宁大白毛”为原料,以传统藏毯生产工艺,结合现代洗毯技术精制而成,属时尚、高档的现代产品。
品种有90道、100道、120道、150道。
4、羊毛地毯羊毛地毯是采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精心编织而成。
羊毛地毯做工精细,弹性好,耐磨擦,色泽好而光亮,具有浮雕般的效果。
品种主要有:45道、60道、70道藏毯;90道、120道、150道及天然色地毯。
5、包芯卡垫藏毯卡垫俗称马褥子,是一种古老的藏毯,流行于清代前期,主要使用于寺院。
“包芯”是采用原始传统染纱工艺加植物染料染出的特种纱。
该产品具有原始、古朴、自然的特点,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深受消费者青睐。
6、包芯纱地毯包芯纱地毯采用古老的染纱工艺,色泽柔和、接近自然,是西方文化与藏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品种有45道、70道、100道、120道、150道。
7、克哩姆地毯克哩姆地毯,采用优质西宁大白毛以及牦牛绒、骆驼绒为原料,并以羊毛加天然丝,牦牛绒加天然丝、骆驼绒加天然丝,精制而成。
品种有:6支毛纱克哩姆、3.5支纱克哩姆,牦牛绒克哩姆,骆驼绒克哩姆,马被子地毯。
8、胶背藏毯胶背藏毯以优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品种有70步、80步、90步、120步。
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2008年第1期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1月N o 1,2008Q ingha i Socia l Sciences Janua ry,2008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詹红岩摘要藏毯产业作为青海省着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
作者通过调研,就如何做大做强青海省藏毯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青海;藏毯产业;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8)01!0079!05藏毯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既可以带动青海省民族手工业、原辅材料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将青海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目前,藏毯产业作为青海着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产业,已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
按照青海省十一次党代会对藏毯产业的要求和发展定位,即∀立足于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纺织业及手工业,做大做强藏毯产业,把青海建成国际性的藏毯生产集散基地#,笔者通过调研,就如何做大做强青海省藏毯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一、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藏毯全称为∀西部藏式地毯#,与东方毯、波斯毯同属世界三大名毯,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已成为青海地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青海藏毯发展的历史沿革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
它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
清代中期,青海地毯业开始萌芽,品种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以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在吸收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风格艺术精品。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李燕【摘要】藏毯是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有着四千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青海藏毯产业是在进一步开放中谋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兼顾我国绿色发展的产业,也是能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产业,关注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梳理产业发展历史阶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分别从政府政策、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青海藏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该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期刊名称】《柴达木开发研究》【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10页(P15-24)【关键词】青海藏毯;产业;产业发展【作者】李燕【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藏毯是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海省湟中县加牙村村民编织的马褥、地毯等产品就销往甘肃、四川、西藏等地,部分产品甚至销往印度、尼泊尔等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下,青海藏毯产业化雏形初现,并作为青海省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成为青海省三大拳头出口产品之一。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急剧上升,青海藏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由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今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青海藏毯产业是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面对我国越来越多失地农牧民,藏毯产业也是“一项可脱贫、能致富的富民产业”。
青海:打造“藏毯之都”“冲杀”国际市场

强化 信息网络体 系建设 , 积极发展 电子 商务 , 步取代传统 逐
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式。
规 划, 2 1 到 0 0年藏毯出 口达到 1 美元时 , 亿 也只占到全球手
工 地毯 2 0 出 口总 值 的 13 ; 外 , 筐生 产 规 模 对 青 海 04年 /2 此 藏 省来说 , 人均 还 不 足 O1平 方 米 , 全 球 来讲 , 不 能 能 满 足 . 就 还
造 天津 、 洲 藏 毯分 拨 中 心 , 大 重 点 市场 的销 售份 额 ; 是 欧 扩 八
掘统计 ,0 4年全球手工地毯出口总额为 3 20 2亿美 元 , 且
需 求量 以每 年 1. 25 速 度 增 氏。 中 国 出 口地 毯 约 66亿 美 %的 .
元 , 青海 省 出 口量 为 2 0 而 50万 美 元 , 青 海 省 “ … ” 展 按 五 发
中 期 , 诺 木 洪 古 墓 群 中 出土 的 “ 席 ” 片 经 考 证 是 藏 毯 雏 在 毛 残
4地 方标准 出台。今年 3月 1 、 5日, 青海手工藏毯地方 《
手工捻 线 、 心编 织而成 , 感 柔软 、 精 手
毯产业为主导 。培养国 际性集 团化藏 毯企 业 。 整合 要素 资源 , 展产 业链 , 扩
风格独特 、隔潮御寒 ,更具 市场竞争
力。
( ) 动 力优 势 二 劳
使相关产业 协同发展 的产业整 合发展
思路 。 逐步迈 向 2 1 全省 生产藏毯 0 0年
助制度。
贫增收 ,解决农村 牧区富余劳动 力就
地转移 ,节约 劳动力异地转 移成本的
有 效 形式 和 有 效 途 径 。 ( ) 源 地 和 文 化 背 景 优势 三 发
藏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藏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每批次抽样数量见表1。
2 检验依据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3.1依据标准GB/T 11746-2008 簇绒地毯GB/T 14252-2008 机织地毯GB/T 15050-2008 手工打结羊毛地毯GB/T 22768-2008 手工打结藏毯DB54/T 0053-2011 地理标志产品XX手工藏毯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 附则本细则代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版)>(第一批)的通告》中的《藏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藏羊地毯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藏毯之都

藏羊地毯: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藏毯之都作者:倪玉婷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06期藏羊集团全称是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6年的非公有制的出口型、外向型生产经营一体化企业。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形成国内8家全资公司、1家控股公司,国外在日本和德国有两家经营公司的规模,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
藏毯介绍藏毯是在青海发源的,两千多年以前在青海的诺木洪出土了一块“毛席”的残片,是我们的祖先制作的最早的藏毯的原形,也就是藏毯的始祖。
上世纪80年代尼泊尔的藏毯业非常发达,八九十年代尼泊尔地毯业的从业人员有将近30万人,出口额1亿美元。
1958年藏毯从青海的玉树传到了尼泊尔,于是尼泊尔的家家户户都会织造藏毯。
上世纪80年代尼泊尔的旅游业开始发展,西方国家的游客被这种采用纯天然原料、纯手工织造的既古朴又时尚的毯子吸引了,而尼泊尔人又把西方的文化元素加入到地毯的制作中,尼泊尔旅游业的开放加速了尼泊尔藏毯走向世界。
因此,尼泊尔的地毯兴起并闻名世界。
尼泊尔的藏毯、伊朗的波斯毯、印度的东方毯都很出名,而青海的藏毯最初仅用于藏族的游牧民同胞以及藏族寺院,所以很少为外人所知。
“藏羊”品牌的形成“藏羊”品牌并不是和藏羊集团同时诞生的。
藏羊集团成立于1996年,公司成立之初,是以出口经营为主的业务,并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然而,单靠经销产品,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往往会受到生产企业的制约,于是公司依托当时的地毯集散地——天津来做自己的地毯加工厂。
公司在1999年收购了天津第七地毯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
成立之初,可生产4个品种的地毯,主要面向日本和德国市场。
到了2000年公司领导认识到,相比青海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天津的劳动力的优势不明显,再加上生产的原辅材料需要由青海运出,增加了成本,感觉到青海才是发展的基地。
于是,在2000年收购了原来的国有企业青海地毯一厂,成立了目前的生产企业之——多坝手工生产基地,这样就突破了手工地毯的研发能力,包括引进了一些外国专家进行产品的图案设计,洗毯,染色上的技术指导。
青海省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谢观看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青海省湟中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一。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藏毯的编 织技艺,明末清初达到成熟期,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 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
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2。
从此,扎西吉彩成为了一个以金银铜器加工厂和金银铜匠集中的行政 村,各种工匠人才济济,金银铜器品种繁多,质量好,在区内外有较高的 声誉。
西藏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的历史悠久,据考证七世班禅 丹白尼玛(公元1780——1854年)从尼泊尔请进金银匠,在“陆定”(现 在扎西吉彩南边)建立加工场地,专门组织加工寺庙用品。扎西吉彩金银 铜器加工厂是在1960年的工匠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有工匠18 人,每人入股八到二十元。
碉楼和住宅紧靠在一起,并以门、墙、廊、道、梁柱等结构与住宅统 为一体,于是带来了碉楼和民居之间从平面关系到空间组合的相互衔接、 渗透、融会的变化。事实上,中国各地的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 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性建筑。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指中国撒拉族特有建筑形式篱笆木楼的传统 营造方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是 土木石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 得名篱笆楼。1989年国家发行的民居邮票,其中的青海民居就是撒拉族篱 笆楼。其营造技艺积淀着撒拉族特有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 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建筑艺术。对研究撒拉族的民俗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馆为撒拉族篱 笆楼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06年手工藏毯加工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06年手工藏毯加工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3.13•【字号】宁政[2006]44号•【施行日期】2006.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06年手工藏毯加工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2006〕4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西宁市2006年手工藏毯加工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西宁市2006年手工藏毯加工项目建设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在县(区)大力发展手工藏毯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藏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力打造国际藏毯之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十一五”期间我市手工藏毯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效益、适度集中”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层加工网点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藏毯编织实用技能培训,扶持藏毯特色优势产业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二、建设任务新建、扩建藏毯加工车间137处,新建机梁1370付,完成12560人新增就业人员技能培训。
三、2006年全市手工藏毯加工项目落实情况1、2006年我市藏毯加工网点布局重点以三县和城北区、城南新区为主,目前已落实加工网点121个,其中新建加工网点62个,新建车间768间、15364平方米;改扩建加工网点59个、维修车间730间、15007平方米;配置机梁 1187付;落实项目负责人143人。
剩余16个加工点和192付机梁,各区县要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
2、加工网点建设和技术培训需投入资金2422.7万元①加工车间建设需投入资金950.7万元,其中新建786.4万元,维修改建182.5万元。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3.01•【字号】青政办〔2018〕22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8〕2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3月1日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总体方案为积极推进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以下简称“藏毯展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发挥“藏毯展会”促进国际经贸交流的“孵化器”、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作用,推动我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确保2018“藏毯展会”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如期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紧围绕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响亮品牌”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永不闭幕的藏毯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藏毯展会”在国际地毯界的品牌效应,加快展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增强展会开放合作、投资贸易、产业带动、人文交流的平台和服务功能,力争把“藏毯展会”打造成集区域特色优势资源为一体、融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于一身的开放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响亮品牌。
二、展会主题编织绿色地毯世界铺架“一带一路”桥梁三、展会时间和地点时间:2018年6月2日至6日,会期5天。
地点:青海国际会展中心。
四、组织机构(一)主办、承办、参办、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待批)青海省政府承办单位:青海省商务厅中国藏毯协会中国贸促会青海省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参办单位:省委宣传部、西宁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安全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牧厅、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外事办、省金融办、省广电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安全监管局、省扶贫局、省政府新闻办、省接待办、省国税局、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宁海关、省外汇管理局、新华社青海分社、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中国移动青海公司、中国铁路青藏公司、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质量技术要求
(一)青海产区。
1. 原料:以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土种绵羊所产的羊毛西宁毛为主要原料。
2. 工艺过程:原料→毛纱生产→地毯织做→后整理→成品
3. 工艺要求:
(1)毛纱生产:
①洗毛:原毛→分等分级→开松→洗毛→洗净毛
②和毛:和毛后回潮率达到28%至30%,混料均匀、油水均匀。
③梳毛、纺纱:纱支达到规定要求,捻度达到15至17捻/10厘米,接头长度不长于2厘米,搓头长度不长于5厘米,捻条均匀,大肚、粗节、细节、粗细节不允许。
④洗线、染色:染色后颜色符合标样,与标样对比,表面、截面色相均一致,染色无色花,用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卡》评定。
色差在3.5级以上。
有段染效果的纱要符合相关要求,染色后绞纱平行顺直,不得有油渍、草杂等。
(2)地毯织做:
上经→织做。
上经要求经头排列均匀,总经头数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经线不压不叠,松紧度一致,织做时道数要排列均匀,纬板要平行一致,不准出现露经、露纬;要严格掌握厚度,上下绒头必须要长短一致,毯背不应出现空环凸泡;花形纹样要符合图案设计要求;倒头要合理,无花刺、无错位、无错花;撩边要粗细均匀,无荷叶边;半成品清洁,无油污、脏污、色污。
(3)后整理:
①平毯:符合成品要求,厚薄适宜,不能过薄过厚,毯面无沟岗、刀印、刀痕、刀花,毯面平整清洁,无啃活、撕活。
②剪花:剪口的深度、宽度与道数的多少和颜色的深浅相符,剪口齐光、清晰、均匀、流畅,完美体现图案设计的风格。
③洗毯:毯面平顺光洁,无荷叶边,毛头松散丰满,手感爽滑,毛尖朝顺毛方向倒伏;无浮毛、戗毛、水印、折痕;无串色、渗色、印色;毯面光泽足,底穗和底子洁净、平整。
④后整理:毯形横平竖直、无垂底子、凹心,四角无白纬、长毛,无缝底子的针线打结痕迹。
毯面不允许有长毛、白纬线,毯背无脏污、油污。
环扣整齐。
4. 质量特色:
(1)外观品质特色:材料优良、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多彩、条纹状清晰、藏民族风格浓烈;洗后似锦缎、剪后如浮雕。
(2)技术指标:栽绒道数、经头密度允差≤5.0%,绒头长度允差±10%,毯形尺寸偏差≤2.0%,绒头纱纤维含量偏差≤4%,耐燃性(损毁长度)≤75㎜,耐光色牢度≥3至4级,耐干摩擦染色牢度≥3至4级,耐湿摩擦染色牢度≥3级。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二)西藏产区。
(另行发布)
三、专用标志使用
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属于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的生产者,可向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属于西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藏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