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合集下载

货币危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基于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理论分析框架

货币危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基于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理论分析框架

海 人 , 授 , 士 生 导 师 , 济 系 主任 。 教 博 经
金 融理论与实践
9 8
29 0 年第5 ( 5期) 0 期总第38
【 金融讲坛 】
拓展 , 将其 应用 到 固定 汇率 冲击方 面 , 建立 了投 机性
【 金融讲 坛 】
货 币危机 理论 及 其最 新 发展

基于 国际资本流动逆转 的理论分析框架
苏 多 永, 罗文 波, 祖 国 张
( 华东 师范大 学, 海 2 0 4 ) 上 0 2 1
摘 要 : 币危机 理论 是 3前 国际 经济 学研 究热点之 一 , 货 - " 学者 围绕货 币危 机发 生 的 内在 机 制逐 渐
严重 影 响和冲击 。危机 的 巨大破 坏性引起 了学术界
的高度关 注和 深入 探 讨 ,克 鲁 格曼 (rg a ,9 9 K u m n 17 )
通 过 研 究 拉美 债 务 危 机 提 出 了第 一 代 货 币 危 机理
论—— 投 机 冲击 (p c l ina dA tc ) 型 , S e ua o n t k 模 t a 奥伯


引 言
当前 ,源 自美 国的次 债危机 正在 不断蔓 延 和恶
二 战 以后 , 国际社 会 确立 了“ 挂 钩 ” 双 的布 雷 顿
化, 一波 又一 波冲击 国际金 融市场 , 南发 生 了严 重 越
的金融 危机 , 冰岛整 个 国家 处于 “ 资不抵 债 ” 边缘 , 巴 基斯 坦经 济危 机 四伏 , 罗 斯 、 克 兰 、 牙 利 和韩 俄 乌 匈 国等 国货 币大幅贬 值 ,新 一轮 的货 币危机 正在新 兴 市场 国家上 演 。 但是 , 这场 正在发 生的货 币危机 并非 游资疯 狂攻 击所致 , 也非 投资 者的 自我实 现所 引起 , 更不 是政府 的隐性 担保在 作祟 ,而 是 国际资本 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_OK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_OK
国外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额的债 券。
② 欧洲债券(Euro Bonds)是指筹资者在某货币 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发行的债券。
12
⑵ 国际股票:国际股票是指一国企业按照有 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股票。
主要有直接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 欧洲股权(Euro-equities)三种。
100%
36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 1.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 速 经济增长。 2.国内经济政策失误。 3.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4.所借外债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37
(二)债务危机爆发的外部经济条件 1.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 2.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美元汇率的上升
故人们也形象地称它为“热钱”; ②从动机上看,国际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高额
利润; ③从活动范围上看,国际投机资本无固定投资领
域,而是在各金融市场迅速移动; ④ 国际投机资本特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 期资本,而不是国内游资。
41
二、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投机者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的交易(即短期交易、 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 同时在各类市场(如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及 各类衍生品市场)做全方位的投机,构成了立 体投机策略。
18
⑷ 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一国为支 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 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 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 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 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19
特点: ① 专款专用的限制性贷款; ② 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 贴; ③ 期限较长,一般为5--8年,但最长不超 过10年; ④ 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

07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07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总额
资总额
1988
369393.0
21.64
332318.1
26557.5
1989
385313.6
4.31
347776.2
24605.8
1990
361430.9
-6.19
316653.5
29358.8
1991
432500.4
19.66
379478.2
38022.7
1992
458255.1
5.95
404420.8
3519.3 2156.7 1072.6 18.3 62.9 76.0 132.8 4449.4
1992
4634.4 2913.0 1382.4 26.5 71.1 79.8 158.6 5345.7
1993
7771.1 4958.4 2362.4 34.7 75.6 110.0 229.7 8474.6
(二)离岸时期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直至1973年其最终崩溃
(三)全球化发展时期
从1973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四)全球化加速发展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18
国际资本市场活动(1988年-1995年) (单位:百万美元)
国家市场筹资总额
年度增长率 (%)
OECD国家筹资 非OECD国家筹
32960.2
1993
625835.9
36.57
539776.5
65348.2
1994
669702.1
7.01
587336.0
69992.9
1995
832243.0
24.27
732169.3

清华版《国际金融》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

清华版《国际金融》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学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原因及影响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际金融学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国际资本流动的供求分析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际资本流动 方式创新
发达国家积累的 过剩资本迫切需 要寻找投资的渠 道,发展中国家 为了刺激经济增 长极其需要吸引 资本的投入。
国际金融学
长期资本流动
1
国际直接投资: ①创办新企业 ②收购国外企业的 股权达到一定比例 以上 ③利润再投资 ④企业内贷款
2
国际证券投资: 是指购买外国企业 发行的股票和外国 企业或政府发行的 债券等有价证券并 获取一定的收益的 一种投资行为。
3
国际贷款: ①政府贷款 ②国际金融组织贷 款 ③国际银行贷款 ④出口信贷
国际金融学
二、我国外债的现状
币种结构 类型结构 中国外债主要集中 于美元和日元,因 而美元和日元的汇 率变化可能造成债 务风险,增加我国 的债务负担。
期限结构
我国短期债务占绝对 支配地位,短期外债 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国 际警戒线25%,这不利 于我国长期经济建设 资金的稳定需要,不 利于在时间上根据国 情对还债资金进行调 剂,降低外债风险。 目前我国对外债务 以国际商业贷款为 主,同期官方贷款 基本呈现下降的趋 势,在一定程度上 增加了我国的还本 付息压力。
二、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国际债务危机
三、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国际金融学
第三节 国际债务危机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概述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债务国因缺乏偿还能力,无 法如期偿还已经到期的外债本息,直接导致国际 债权债务链中断,从而引起相关国家和地区甚至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一种金融危机。一般提到的 债务危机(Debt Crisis),通常是指一国政府无力 偿还外债。 国际债务偿还能力指标: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 的指标有两大类,一是生产能力指标:是指拿出 一部分国民收入偿还外债本息后是否影响一国国 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一是资源转换能力指标:是 指用于偿还外债的国民收入能否转换为外汇。

《货币危机》课件

《货币危机》课件
《货币危机》PPT课件
目录
• 货币危机概述 • 货币危机的成因 • 货币危机的应对策略 • 货币危机的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01 货币危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货币危机通常指一国货币价值出 现急剧贬值的情况,通常表现为 汇率大幅波动、资本大量外流和 金融市场动荡等。
特点
货币危机通常具有突发性、快速 传播性和破坏性,对国家经济和 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政策协调与信息共享
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货币危机,避免危机进一步扩散 和恶化。
04 货币危机的案例 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
总结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银行体系崩溃。
详细描述
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由于泰铢贬值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也相继贬值。股市 大幅下跌,银行和企业陷入困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提供 了援助,但恢复期漫长,对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衰退
货币危机可能导致资本外 流、投资减少和消费下降 ,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金融市场动荡
货币危机可能导致金融机 构面临违约风险和流动性 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
社会不稳定
货币危机可能导致物价上 涨、失业率上升和收入下 降,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政 治动荡。
02 货币危机的成因
内部因素
经济结构失衡
全球经济一体化
01
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国经济出现问题可能迅速传导
至其他国家,引发连锁反应。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02
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经济学]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经济学]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 后者有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支付中的 资金流动以及贸易信贷等与实际生产、交换发 生直接联系的资本流动。
01.11.2020
2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①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脱离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增长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可不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
• 当1994年12月1日,墨西哥新总统塞迪略就职时,外汇储备所剩无几, 已无法维持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墨西哥当局决定通过比索一 次性适度贬值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阻止资金外流,稳定外汇市场, 并于1994年12月19日深夜突然宣布比索贬值15%。
• 在国内外金融界事先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极 大的恐慌,人们纷纷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降。中央银行一天之 内抛售几十亿美元,仍无法抑制比索汇价跌势,金融市场出现混乱。 次日政府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干预外汇市场,比索与美元实行汇率自 由浮动,结果不可收拾。
2008 ( 流 出)
84.07 %
14.54 20%08(流入)
1.39%68.50%
28.68%
01.11.2020
2.82%
4
四、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 外部原因
– 巨额金融资产的累积
• 资本过剩论
– 金融管制的放松
• 内在因素
– 国际间收益率的差异
• 收益最大论
– 风险的差异
• 风险分散论
• 第三,外债负担加重。1995年底,墨西哥外债余额高达1009亿美元, 比 1994 年 增 加 18.1%, 外 债 余 额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从 1994 年 年 32.7%上升到1995年40.7%。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概论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概论

CHAPTER
03
国际货币危机的原因与机制
国际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
1 2 3
汇率失调
当一国货币的汇率被高估或低估时,会导致国际 投资者对该国货币失去信心,引发资本外流和货 币贬值。
外债规模过大
当一国的外债规模超过其偿付能力时,会导致债 务违约风险上升,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恐慌 和资本外流。
国际游资的冲击
国际货币危机的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策略
资本管制
国家可以实施资本管制,限制 资本流动,以防止资本外逃。
外汇干预
中央银行可以干预外汇市场, 通过买卖外汇来稳定汇率。
流动性支持
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 持,以防止信贷紧缩和金融恐 慌。
信息透明度
提高信息透明度,向市场传递 稳定信号,增强市场信心。
中长期应对策略
建立更加稳定的汇率制度
通过加强汇率合作和建立更加稳定的 汇率机制,减少汇率波动对全球经济 的影响。
扩大国际货币发行
增加国际储备货币的种类和数量,降 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增强国际货币 体系的稳定性。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境资本流动 的监管。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大规模的国际游资流入或流出,会对一国货币的 供需关系造成影响,导致汇率波动和金融市场动 荡。
国际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01 02
经济基本面的失衡
如高企的通货膨胀、过度的财政赤字、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会 导致一国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引发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经济 的担忧。
政策的不协调
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不当、汇率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等,这 些因素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市场的负面预期。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然而,国际资本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风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的爆发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概述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对策。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家之间的跨境流动过程。

它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国借贷等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如下:1. 规模巨大: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庞大。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2. 跨境性强:国际资本流动无国界限制,资本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转移。

这种跨境性使得资本流动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波动性大: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政策、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波动性较大。

当经济出现不确定性和变化时,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波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和过度波动可能引发货币危机的爆发。

1. 短期资本流动导致的危机:短期资本流动通常指投机性的资本流动,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当市场信心受到动摇,投资者可能会纷纷撤离,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资本外逃引发的。

2. 货币贬值引发的危机:当国家货币贬值过快,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经济的信心下降,资本外流增加,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例如,阿根廷在2001年爆发的货币危机就是由于货币贬值引发的。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引发货币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当国家经济面临困境时,例如经济增长放缓或债务危机,投资者对该国经济的信心下降,资本外流增加,货币危机随之而来。

2. 外部冲击: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7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PPT精选文档

7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PPT精选文档
2019/3/28 16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维持固定汇率,如:当局坚信维持固定汇率制 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有利于提高国家 的信誉或出于对国际合作的承诺等。 经济中存在一个基本面薄弱区(危机区), 在这个区域里,危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 发生。如果市场对当局维持固定汇率的信心不 足,预期汇率贬值时,就会要求提高利率和工 资率等,使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升高,而当局 通过提高利率维持固定汇率的努力在增加政府 坚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的同时,本身也
◆ 伴随贸易、旅游等实物经济交易的资金流动
◆ 银行结算资金流动等
2019/3/28 4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脱离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经济与国际贸 易的增长;
◆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不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警戒线为:5%
外债余额占本国黄金外汇储备额的比率
警戒线为:3倍以内
★ 在衡量一国外债负担时,应综合都考虑以上 各项指标。
2019/3/28 10
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20 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特点
◆ 债务规模巨大
◆ 债务高度集中
◆ 债务结构恶化
利率 结构(按浮动利率计息) 期限结构(短期比重上升) 来源结构(私人货款增加)
2019/3/28 6
一、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1. 偿债率
当年应偿还本金与利息 偿债率 100 % 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 入
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
2019/3/28 7
2. 负债率
当年年末外债余额 负债率 100 % 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 入

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和 货币危机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二节 货币危机理论
2020/4/4
1
第一节 国际资金流动
? 一、定义
? 广义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 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流动或转移。
? 狭义的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 系而发生的以逐利为目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 在于国际间的资金流动。
? 金融管制的放松
? 内在因素
? 国际间收益率的差异
? 收益最大论
? 风险的差异
? 风险分散论
? 资金流动自发增加的倾向
2020/4/4
6
五、国际资金流动的机制
? 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
? “杠杆效应”是期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 金制度。“杠杆效应”使投资者可交易金额被 放大的同时,也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了很 多倍。
狭义: ?固定汇率制度下,市场参与者对一国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 情况下,通过在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 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2020/4/4
11
? 二、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
? 金融危机:不仅表现为汇率波动,还包括股市、 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金融 机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
? 第三,外债负担加重。 1995年底,墨西哥外债余额高达 1009亿美元, 比1994 年增加 18.1%,外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94年年 32.7%上升到1995年40.7%。
? 第四,资本外逃。至 1995年5月,股市上的外资从 344亿美元下降到 219.5亿美元。全年私人投资减少 29.5%,公共投资减少8.7%。
? 后者有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支付中的 资金流动以及贸易信贷等与实际生产、交换发 生直接联系的资本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杨素梅
国际金融
(2)《巴塞尔报告》:资本充足率要求

巴塞尔协议的实质性进步体现在 1988年 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 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 报告》)。该报告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①资本的分类;②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 ;③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 渡期的实施安排;④各国监管当局自由 决定的范围。
No. 31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巴塞尔委员会决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 目标标准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 要占4%),这是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国 际银行自1992年底起应当遵守的共同的 最低标准。这一要求又被称为资本充足 率要求。
No. 32
杨素梅
国际金融
(3)新巴塞尔协议:监管范围的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浪潮的涌动, 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 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 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经营条件 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规避管制的水平和能力也 大为提高。这使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报告》难 以解决银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巴塞尔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长 时期、大面积的修改与补充。
No. 28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大事记
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 1983年5月,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推出; 1988年7月,《巴塞尔报告》出台; 1996年月,推出《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 险的补充规定》; 2003年底:《新巴塞尔协议》通过; 2010年:各方就《巴塞尔协议Ⅲ》的内 容达成一致。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积极作用 利益 带来风险 风险
No. 14

第八章货币危机理论

第八章货币危机理论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二 政府行为分析
1 提高利率以维持平价的成本
1如果政府债务存量很高;高利率会加大预算赤 字
2高利率不利于金融稳定;利率过高会导致股市 暴跌 房地产价格低迷
3高利率意味着经济紧缩;带来衰退与高失业率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2 提高利率维持平价的收益 1消除汇率自由浮动给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的不
a 1it*
a1
St) St

St
Pt Pt *
M t St St

Dt
a0Pt*a1it*Pt* a1Pt*
§2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二模型
Mt SRt Dt
Rt S Dt


Rt Dt
§2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三模型结论
财政需求与维持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之间 的矛盾不可调和
14 由于一国政局动荡或宣布实行国有化政策或经 济恶化等引起的资本外逃即为____
A 贸易性资本流动 B 金融性资本流动 C 保值性资本流动 D 投机性资本流动
§4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三结论
危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高债务因素 相对出 口而言大规模的外币债务
四政策建议
1 控制短期债务和所有外币债务 2 暂时的资本管制
§5 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比较
货币危 机理论 侧重点
危机 成因
第一代
经济基本面 恶化
宏观政策与 维持固定汇 率的冲突
第二代
第三代
贬值预期的自我 实现
5 长期资本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一是______ A 增加世界总产量;提高总福利 B 经济效益转移 C 加大汇率波动幅度 D 影响一国金融政策的独立性
6 属于我国外债的是______ A 补偿贸易下返销产品 B 我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对外债务 C 境内中资企业向外资银行借款 D 外汇担保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PPT课件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PPT课件
11
(二)短期资本流动 1.定义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2.分类 (1)贸易性资本流动:指由国际贸易而引起的国际间资本 转移。为结清国际贸易往来导致的债权与债务,货币资本 就必然从一个国家和地区流向另一个国家和地区,从而形 成贸易性资本流动。这种资本流动,一般是从商品进口国 流向商品出口国,带有明显的不可逆转性。
所有要优势,内部分优和区位优势。 ❖ 3、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 资产组合多样化,全球套利活动,以及资本
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16
二、资本流动的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素
❖ 1、两道防线:提高交易成本:一是进行外汇 管制干预,二是提高利率
❖ 2、实证分析 ❖ 3、资本流动制约的国际协调
17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国际金融学
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和制约 因素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效应 第四节 当代资本国际流动主要特征
2
资本的国际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 第一节、国际金融危机的概述 ❖ 第二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 第三节、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
3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
一个国家或地区。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资本流出是 指资本从国内流向国外,如本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购 买外国发行的债券、外国企业在本国的资本金返回和本国 政府支付外债的本金等等;资本流入是指资本从国外流向 国内,如外国企业在本国投资建厂、本国政府和企业在外 国发行债券、本国企业抽回在外国的资本金和本国政府收 取外国的偿债款项等等。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2)特征 ①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股票,是为了获得利息。股息
和证券买卖差价收入; ②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构成发行国的对外
债务; ③国际证券可以随时买卖或转让,具有市场性和流
动性。
3.国际贷款 (1)定义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 构贷款和国际银行贷款。 (2)特征
①不涉及在外国建立生产经营实体,或收购企业的股权; ②不涉及国际证券的发行和买卖; ③贷款收益是利息和有关费用,风险主要由借款者承担; ④构成借款国的对外债务。
(四)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由于金融交易相对自由和金融市场国际化,大量资本
可能因各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而在国际间频繁流动并对 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因此,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对限制资本流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五)发挥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 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
(二)对资本输入国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2)提高工业化水平 (3)扩大产品出口 (4)创造就业机会 2.消极影响 (1)可能损害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2)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3)掠夺资源和挤占市场 (4)全面控制合资企业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提高世界总产量和投资收益率。 2.使国际金融市场日趋成熟。 3.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评价
1. 贡献: (1)货币危机成因: 由于政府宏观政策与维持固定汇 率两种政策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政府扩张政策将经济推向 货币危机之中。
国际金融学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和制约 因素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效应 第四节 当代资本国际流动主要特征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

2024/1/18
28
四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20 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特点
债务规模巨大1973年—1982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
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
债务高度集中集中在拉美地区和非洲
利率 结构(按浮动利率计息)
债务结构恶化
期限结构(短期比重上升)
2024/1/18
来源结构(私人贷款增加)
2024/1/18
38
一冲击的步骤
投机冲击的一般步骤:
先在本国货币市场上借入本币;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 持有外币资产 本币贬值后;用外汇购回本币;归还借 款
投机攻击的成本是本国货币市场上利率所确定 的利息
投机的预期收益是持有外汇期间外汇的利息收 入和预期本币贬值幅度带来的收益
政府提高利率就可以提高投机攻击的成本 取决于提高利率的成本与维持固定汇率的收益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不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
2 国际投机资金流动频繁
国际资本流动中对冲基金的地位越重要 国际资本频繁进出新兴市场国家
2024/1/18
11
3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与方式发生了 重大变化
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多样化;投资渠道与 方式大大增加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机构投资者成为间接 投资主力军
国际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加强 资本流动缩小了利差
2024/1/18
3
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条件
1 放松外汇管制或只有极其松弛的外汇管制 2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2024/1/18
4
二 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国际资本 流动
短期资本 流动
贸易资本流动 银行资本流动 避险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 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概述

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至2009年,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 机,金融机构倒闭、股市 崩盘、经济增长放缓。
俄罗斯金融危机
1998年,俄罗斯发生金融 危机,卢布贬值、资本外 流、银行体系崩溃。
THANKS
感谢观看
2009年下半年至2012年
危机表现
希腊等欧元区国家债务违约风 险上升、国债收益率飙升、经
济增长停构单一、欧元区经济失衡
应对措施
财政紧缩、国际援助、经济改 革、债务重组
其他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案例
01
02
03
拉美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 陷入债务危机,经济下滑 、通货膨胀、偿债压力增 大。
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也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的重要因素。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而 过度的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和货币危机。
04
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与 货币危机的策略
宏观政策调整
01
货币政策调整
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国际资本流 动,稳定本币汇率。
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稳定产 生重要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长期资本流动
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旨 在获取长期收益和资本增值。
短期资本流动
主要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 贷款等,以获取短期收益和流动 性为主。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寻求更高 收益、分散投资风险、国际贸易和跨 国公司经营等。
债务型货币危机
由于国家无法偿还外债或无法 维持本币汇率,导致本币大幅 度贬值引发的危机。
衍生型货币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国际资本流动的 风险
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对资本输出国的风险 2、对资本输入国的风险
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短期投机资本对一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2、短期投机资本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
20
杨素梅
国际金融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债务危机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次贷危机
21
杨素梅
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2.提高工业化水平 3.扩大产品出口数量 4.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缓解就业压力
17
杨素梅
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对国内经济的有利影响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对汇率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金融
18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二战后-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量: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膨胀,增长速度不 仅超过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 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10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二战后-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质:
➢ 资本流向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 输出方式由直接投资取代间接投资 (80年代后有证券化的趋势); ➢ 资本结构制造业成为主体,金融、保险、邮电
90年代 以后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一战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资本输出国:英国 ➢资本输入国:北美洲、拉丁美洲和 澳洲 ➢ 输出方式:私人借贷
8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 资本输出国:美国
➢ 输出方式:政府借贷
➢ 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
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9
杨素梅
国际金融
12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国际资本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外在因素: ➢国际范围内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各国对国际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
内在因素: ➢收益率的差异:国际资金流动的流量理论 ➢风险的差异:资产组合理论 ➢国际资金流动具有自发增加的倾向:货币乘数效应
13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杨素梅
国际金融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货币危机概述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1
杨素梅
重点与难点
国际金融
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及经济 效应; 分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原因及 对策; 防范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掌握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2
杨素梅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政局动荡,在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和外债管理上常有不当, 由此导致外债的使用效益不尽理想; (4)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七十年代两次将油价大幅提高, 导致菲石油发展中国家出现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这是债 务危机的直接导火线。
24
杨素梅
国际金融
3、国际银行业在债务危机形成过程中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后,国际银行业对发 展中国家贷款的盲目性(数量多、地区 分部过于集中、贷款归还其分布不当) 和商业标准(浮动利率贷款所占比重过 高、短期贷款增长过快),助长了债务 危机的爆发。
14
杨素梅
长期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
国际金融
对资本 输出国
15对资本 输入国素梅国际金融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积极作用:
➢ 1.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 2.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 ➢ 3.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 4.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 ➢ 5.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16
杨素梅
国际金融
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积极作用: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以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以盈利或平衡国际收 支为目的。 1.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 2. 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 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4.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
3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4
杨素梅
国际金融
1、长期资本流动:
- 国际直接投资:创建新企业、收购(兼并)外
通信等服务业投资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
11
杨素梅
国际金融
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国际直接投资(FDI)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 ➢国际资金流动的变化,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 助 ➢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hot monery) ➢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的变化
100%≤20%
短期债务比率=
一年及一年以下短期债务
当年债务余额
100%<25%
23
杨素梅
国际金融
2、债务危机的原因
(1)历史原因——旧殖民统治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它们试图通过外债来弥补国内储蓄的不足和资金短缺以发 展经济,但却因国内经济结构落后和基础设施不足而得不 到相应的产出;
(2)国际上的比价体系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左右; (3)发展中国家因教育水平低下,专业人才不足,加之
25
杨素梅
国际金融
4、国际银行业在缓解债务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1)增加对重债国的贷款,并将其与IMF 的条件、原则结合起来,使贷款同受贷国 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经济稳定政策相结 合;
(2)债务再安排——对已到期债务重新 安排偿还期和宽限期;
(3)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缓和债务危机: 债务回购、债务转换、债务交换等。
国企业、利润再投资
- 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债券、国际股票、国际贷

- 国际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
际银行贷款
5
杨素梅
国际金融
2、短期资本流动
贸易性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6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战前
两次世界 大战之间
7
不同时 期特点
二战后90年代
国际金融
一、债务危机
1、国际债务衡量指标
债务危机:债务国不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国际债务衡量标准: ➢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余额×100% <10% ➢负债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 入×100%<100%
22
杨素梅
国际金融
偿债率= 当年还本息额 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
26
杨素梅
国际金融
二、银行危机
1、银行国际化和银行危机
20世纪60年代起,银行国际化速度加快,经营风 险增加;
1973年——1974年,国际银行业出现一系列银 行破产事件:1973年美国圣地亚哥国民银行破产 ;1974年美国富兰克林银行和联邦德国赫斯塔特 银行破产;瑞士联合银行、联邦德国西德意志土 地银行、英国劳埃德银行发生重大亏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