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河北省地毗邻北京、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有着十分有利的区位。
在北京、天津、河北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努力提高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已经成为
河北省乃至整个中央经济圈地区共荣的坚实基础。
虽然现阶段河北省在城镇化的发展
上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进展,但是与北京和天津相比,不论是
从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还是建设的质量上看,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滞后的城镇
化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牵制着环首都经济圈以及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本文以社会分工、系统工程、制度变迁、二元结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采用文
献研究、定量分析、功能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发展效
率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从而解决此类问题。
关键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环境;城乡
第1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河北省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优势,毗邻北京、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
眼下在北京、天津、河北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努力提高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已
经成为河北省乃至整个中央经济圈地区共荣的坚实基础。
虽然现阶段河北省在城镇化
的发展上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进展,但是与北京和天津相比,
不论是从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还是建设的质量上看,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滞后
的城镇化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牵制着环首都经济圈以及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
城乡二元体制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河北省现在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决胜期。
其根本就是要让新型城镇化建设贯穿于其中。
要始终不渝地推进城乡一体化
进程,从而使新型城镇转型越来越顺畅。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重点示范区建设,将更有利于河北省承担北京的非资本性功能和产业转移,从而可以加深与环渤海各经
济区的有效合作。
携手合作打造环渤海示范城市群,使其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
加速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全省经济发
展进程和建设美丽河北的进程。
还需要集中更多的现金生产要素,发现并补全城市经
济的不足,帮助我省探索和打破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结构,创新城乡关系发展方式。
为
我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试点示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董柱认为,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应该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
的地区,但要想实现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必须要优先发展小型城镇的经济,从而使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能够转移到需要的地方去,这种实践可能是一种战略偏差。
李强提出了推拉理论模型,推拉理论可以来论证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因为
什么。
李强认为中国推拉理论模型与其他国家的理论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特有的户
口制度是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相互流动最突出的障碍,户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对
推拉理论模型产生影响,并且会让这类推拉永久失去效力,这是对我国城乡关系研究
的一大阻碍。
陈金永曾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是我国一大特色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受
到了政府偏好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户籍制度的改革现在还只针对农村,拥有农村户
口的人可以得到一定的福利,但究其根本,我国的户籍制度的主要功效在基本上没有
实质性的改变。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2012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城镇化集聚对消费产生的循环累积效应。
他指出,现在的消费者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对产品
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所以作为企业,应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大力发展规模经济,企
业与消费者之间有联动,就会出现集聚效应,这一观点充分论证了城镇化水平与消费
需求之间的正相关问题。
2014年,付吉塔和温纳勃兹有证据证明了城镇化的外部经济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城镇化的外部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也会反作用于外
部经济,他们还提出在地理上形成的居民经济活动外部经济表现也会刺激消费需求,
这其中,城镇化这种形式正是经济集中的主要形式。
Henderson提出了从农业到非农业,基础经济到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对城镇
工业化进程,劳动力需求以及发展城镇化所需资本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此同时,他还
提出了城镇的形成和转移模型,这类模型反映的数据就是城镇化集中度的提高最终将
会决定消费需求的扩大。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就需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对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河北省综合实力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使河北省形成了合理层级,推进了城市发展与产能的高效融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格局。
首先,新型城镇
化促进了河北人口的城镇化,就地吸收我省人口使其不向外流失;其次,也能为疏解
京津人口做贡献。
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推动了各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形成产业振兴城镇、产业聚集人才的新型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产能与城镇化的互动,提升了城市的产业
支撑能力,形成了先进的规划布局理念。
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整合了河北省各类
土地的利用,根据各城市自己的定位,从而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
将各地市的公共设
施进行科学布局,统筹城市中的各类用地,聚集生产用地,提高生产效率,努力打造
适宜,适度,生态美观的生活居住地。
我们所了解的新型城镇化会让我们所居住的城
市更具有文化内涵,成为一座兼具生活,品位,魅力的新城市。
河北省有着文化深厚
的文化遗产,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如河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保定规模,以保定和廊坊为首都撤离河北省的中
心地区,它们将会成为京津冀产业转移重要承载枢纽。
并逐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中与
北京、天津的核心群。
廊坊将利用京津冀走廊的区位优势,把生态环境、休闲娱乐、
人工智能、商业发展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也要把握
住新兴产业和高度相关背景产业的共同发展,不断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加快创新型城
镇的建成,使保定、廊坊成为首都城市群的核心区,重点城市。
廊坊市作为环渤海首
都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产业的选择方面,还
是重点突出环保型新型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化制药以及高精端装备
的制造,大力发展利用新材料、新能源代替原始高污染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
金融业与服务业的研发和设计,现代物流和云计算。
服务,旅游,养老金,贸易和其
他生活服务,以及现代休闲农业,如蔬菜,家畜和水果。
1.3.2 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国内国外文献,提取所需的有效信息,用来达成研究的目的。
文献阅读及提取信息的方法在各个学科之间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作用是为了了解研究
课题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更有利于对课题进行整体的把握。
可以形成对研究课题的
总体印象。
将搜集到的理论数据与调研所得到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有助于了解课题
的整体情况。
定量分析法:运用数量关系来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以及相互联系,从而更加准确地了
解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把握事物之间本质的,根本的关系,科学的将研究对象所展
现的运动规律展现出来。
功能分析法:是一种分析社会现象常用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社会中各种现象
所展现出来的功能做整合,从而满足社会生活中的各项需求,对此类功能进行分析。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征与理论基础
2.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
进城市现代化,城市群聚,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科学发展。
集约化,高效化,功能化,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化,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以往的城镇化会过分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
间的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应将提高城市文化作为核心,将加强公共服务作为重点,打
造生态宜居的高质量城镇。
地方城镇化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作为核心,而
不是大兴扩建高楼大厦和公园广场。
农村人口向外的转移不出现,农业规模经济不仅
不会扩大,而且内需也不会扩大。
积极稳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培育未来经济
增长点,有效扩大内需,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毫无疑问,中国城市化的未来
就是要走一条新的城市化道路,这是适合当前国情的大战略,加速整个社会经济转型。
2.2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征
2.2.1 规划科学合理
建设新型城镇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新型城镇,开发新兴
技术,进行有效管理的领头羊,可以有效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凌乱,小县城布局建设分
散问题,工业化发展速度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的问题。
2.2.2 发展方式多样化
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各地情况复杂,发展不均衡。
在基本原则下,中国的城市化应该
是多样的。
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不相同。
山区和平原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
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地区特征也是不同的。
不能只用一种方式来统一规划
各个地区,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优势做出不同的发展规划,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要根
据各地的需求来做出适当调整。
2.2.3 良好的群聚效应
城镇拥有产业群聚效应,它能将很多不同的产业聚集在一起,城镇同时也拥有规模经
济效应,在降低平均成本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收益。
要想增加城镇数量,就需要对城
镇的规模进行扩张,同时必须加强对城镇的有效管理,不能虚有其表。
然而有些城市
在这方面显得非常虚假。
2.2.4更好带动周边发展
利用自身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辐射,促进郊区和农村共同发展是乡镇必须承担
的义务,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
问题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思想,愿景,计划和实施。
不要搞孤立的岛屿城镇。
2.2.5城镇之间联系密切
城镇化不是城市化。
它与城市化的主要区别是要把大中城镇发展和小城镇发展当作一
个有机整体,加强各个城镇之间的联系,打造一个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利益大家共同
分享的经济繁荣共同体。
大中型城镇和小城镇在实质上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对
其进行割裂。
2.3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3.1 社会分工论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支持强势产业的建设和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集聚,通过合理
的空间布局,合理布局郊区,县城及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城市
要素资源的积累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与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形成基于行
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经济动力。
制度变迁与技术
创新是集群演化的内在动力。
辩证地说,城市分工提高了要素集聚的效率,产业集聚
带来了规模经济向城市化的转变。
城镇化不仅体现在人口的积累和规模扩张上,而且
体现在产业分工就业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2.3.2 系统工程论
从各国城镇化的总体经验看,人口流动与收益分配,城乡差距,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
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河北省的城镇化也存在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
我们
必须了解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五要素是如何协调和发展的。
城镇化发展
到一定阶段将导致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变化。
它需要一个全面的视角来全面考虑和
回应许多社会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城乡融合作为城镇化的发展基点,在倡导城
乡融合推进城镇化的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但城乡融合和城
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城乡融合和城镇化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是,城乡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区域的定位以及
各要素相互转化,城镇化还应该注重发展文化产业。
2.3.3 制度变迁论
对集聚效应不敏感但需要容易获得的行业(如那些占地多但不为市场直接提供服务的
行业)更倾向选择地租低的地方建设工厂,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
产业聚合程度低的
行业和只追求低地价的行业(如第一产业占地面积很大)会被高地价地区所淘汰。
我
们现在所说的城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方面。
当下
城市具有包容性、创新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这会帮助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模
式下,不同的行业可以选择其效用可以最大化的地理位置:具有高集聚效率的行业(如需要接近市场并使用较少土地的行业)可以支付更高的租金,因此倾向于关注大
城市。
我们所说的超级城市是在各城市间租金差异很小时才会出现的,超级城市会将
所有的要素完全整合。
2.3.4 二元结构论
二元是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化农业建设。
二元结构论是两者相互呼应、相互作用。
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保障农民的住房,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二者就解决“二
重社会”的创新实践在不断努力着。
二元结构论倡导保护城市中的农民的利益,提高
城市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农民逐步走向市民化,社会制度的创新也会促进
社会均衡发展,城市农民也有机会能够享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好处,城镇和乡村应合
理安排各部门利益,以实现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社会经济均衡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
持长久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着可持续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了我国城
乡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结构也不
完善,但是我国的二元经济体也面临着解体与转化。
2.3.5 可持续发展论
城镇化所拥有的特点是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交替过程。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降低城
镇化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强度与我国生态
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的步骤,因此城市化必须
关注其在功能,环境和管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和资
源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
件下,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三者的统一。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3.1 城镇化继续得到改善
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以来,河北省以县城为突破口推进城镇化,部署三年县级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2亿元,推动38个试点县(市)加快城市建设投资筹资改革,促进县域建设、升级。
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县城数量从
132个减少到128个,保定和秦皇岛城市面积各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和1620平方公里,人口分别增加了160万和50万,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2017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为55.32%,全国平均水平为57.35%。
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2个百分点。
河北省城镇化率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57个百分点。
3.2 城市承载力加强
在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增中小企业5000多家。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7.2%,为创业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河北省为鼓励小微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所以给予此类企业相当一部分税收的优惠,例如
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就高达4.7亿元。
根据2017年河北省数据网显示,河北省城镇化2016年综合指数为107.4,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支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六大因素不同程度地提高。
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全省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0.8%,其他因素贡献率为39.2%。
全省城市总产值为5610.46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4.7%。
财政收入接近全省的一半,城市在区
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着。
3.3 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河北省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为此河北省曾实施了污水处理计划。
该计划明确指出,截止到2010年,河北省将建成122个新的污水处理厂和151个废
物处理厂。
2016年,河北省特意拨款553亿元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为98%和84.6%,燃气普及率达到97.3%。
城乡统筹综合发展按计划进行,全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2360亿元。
完成县级中小型体育场馆建设。
室内外运动设施面积增加20.4万平方米。
2017年,市基础设施
投资(含县)完成投资452.2亿元,同比增长34.1%,大量短期投资长期项目已经完成。
全年63公里的综合管道工程全部启动。
南水北调工程全线竣工。
3.4 城市环保意识增强
2014年,政府出租公屋分配率达到94.8%,四项指标均超标。
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了“一区三边”非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
拆解率达到99%。
城市路网,水网,线网改造得到积极实施,生态绿化建设加强,后街胡同管理加强,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推动石
家庄市等13个城市开展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支持迁安市在21平方公里范围内开
展海绵城市建设,颁布实施“河北省地下管网条例”和地下综合施工技术指导和条例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落实住宅建筑节能标准75%,发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2017年,
河北省城市新建住宅建筑节能标准全面实施75%,民用建筑全面实施环保建筑标准,全省环保建筑占37.2%。
被动式超低能耗环保建筑示范工程覆盖10个城市,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
领先:积极开发预制房,新开工11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低层住宅20万平方米。
3.5 居民住房得到保障
2008年以来,河北省逐渐重视居民保障性住房,不断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河北省全年共安排住房71,585户,提供廉租住房3111套,
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33万平方米,完成204万平方米。
在未来的两年里,该省将继
续增加廉租房保障的数量。
2010年将有9万户家庭调整为10万户。
河北省还研究了
经济适用住房和低成本住房的整合情况,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可自主选择保障模式。
外出务工人员将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将该县的中小学住宿将大力发展学校,将
农民工子女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河北省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不仅城镇居民可以享受
到保障性住房,而且农村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福利,不止于此,还要逐步
向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和政府官员扩展。
公共租赁住房的入住率于2014年开始,之前达到90%。
2015年,改造完成县城建成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城镇村庄总数的20%
以上。
河北省为解决居民保障性住房问题,新建棚户区200套,建成167套租赁型住房。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城镇化水平依旧偏低
尽管河北省位于沿海地区,但是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市来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依然显
得比较低下,仅仅略微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低下的城镇化率会对当前河北省经济社
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仅48%,位于全国第23位,低于全国53.7%的平均水平。
尽管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增长速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
于城镇化基础较低,现在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有:城镇化程度薄弱、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民比例高、文化素质低等问题。
4.1.2 工业发展迅速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随着河北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另一问题就是工
业化对环境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近年来,河北省的空气质量水平常常在全
国排名的末尾,昏黄的天空和浑浊的空气就是工业发展是环境遭到破坏的表现。
除了环境污染以外,另一大环境问题就是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浪费,河北省医药、冶金、建材等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尽管大幅度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建立
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的,在短期增长之后,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副作用很快
也会显现出来。
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方式尽管为河北省带来了短期内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
为长期持久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再加上生态文明保护力度不足,使得环境问题成
为制约河北省城镇化的一大原因。
4.1.3 城镇化建设缺乏相关规划
城镇化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计划,在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一是没有明确的方向和
目标,由于没有一体的规划等,使得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和体系等难以合理地完成。
其次,由于城乡居民对城镇化建设的理解还不到位,对城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对
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也是一种阻碍。
三是权力过大现象的存在,有时城镇建设领导班子
的更替会彻底改变一个地区城镇化的规划,新任领导班子将上一届的规划彻底推翻,
导致严重的人力物力与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拖慢城镇化进程。
第四,对特色设计缺
乏重视,很多规划是粗线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点,城镇间的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聚集能力薄弱。
第五,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
一大重要因素,河北省属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最后,城乡发展规划过于相近,缺乏地方特色。
这种城市乡村规划差异过小的现象其
实不仅仅出现在河北省,在国内其他地区也能见到案例。
这种缺少地方特色的单调的
城镇规划忽视、否定的河北省丰富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也对城镇化的进程严重
不利。
4.1.4 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
城镇化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口会向
城镇转移,并在城镇中聚集,但由于人们的环境观念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导致城镇环
境情况严重恶化。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土地扩张为基础,城镇和
城市建筑面积日益扩大。
在“土地财政”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近年来,环境问题凸显。
据调查,河北省人均耕地不足1.04亩,城市人均工矿用地高达149.2平方米(发达国家人均占有82.4平方米)。
可以看出,本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规划严重失衡,这样不合理的土地管理模式使得耕地林地被大量侵占或
浪费,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退化。
另外,城镇化的过程中过分地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发展,导致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污染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2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
4.2.1 城镇化后劲不足,缺少产业支撑
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脚步必须是与当地
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匹配的,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本地城镇化的脚步,甚至乎对周边地
区甚至全国的城镇化造成影响,因此,决不能过于追求城镇化的数据成就而盲目城镇化。
由于城市化率已经包含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中,城镇化率的追求就像经济增
长一样而且也成为一种“硬性约束”。
很多地方的政府官员来说,城镇化只是一种数字,是一种展示政绩的手段,并不关心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这种扭曲的城
镇化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不利因素,并且随着发展不断变得更加严重。
产业结构趋同,缺乏产业创新。
就比如说太阳能产业,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