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道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主要问题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控制。因此,研究城市河道污染的成因,探讨污染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特点;成因;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排涝、调节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景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河道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纳污能力。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部分城市河道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这不仅会破坏水生环境,还可能危害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已成为城市污染控制和治理的重点课题之一,值得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1.城市河道特点及其污染状况分析
1.1 城市河道的特点
城市河道是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城市防洪治涝规划总面积内的河道,它界于天然河道和人工渠之间,具有其独特的水力特性。城市河道普遍较浅,河道顺直,水量小,流速慢,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河道两岸甚至河底多采用混凝土衬砌,两岸植物少,水中生物少。这些特性决定了城市河流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从功能而言,城市河道一般不具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功能。同时,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廊道,还具有生态资源的功能。
1.2 我国城市河道污染状况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城市水利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的问题,我国多数城市河道淤积、污染严重,同时由于城市大多建在地势平坦之处,城市河道比降很小,流速很慢,受到污染后不能及时自净,加之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大量侵占城市水面,造成河道空间减小,水面缩窄,行洪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河道中悬浮物和沉淀物明显增加、河道侵蚀加剧、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输入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国家重点监控的141个城市河道中有63.8%的城市河段为Ⅳ类甚至劣Ⅴ类水质。城市河道污染情况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越快,城市规模、人口增加压力越大,环境负荷也越大,城市河道的水质也就越差。
可以说,加大城市河道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城
市河流水体污染状况,恢复城市河道水系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2.河道污染成因分析
城市河道水体的污染可分为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类,外源污染又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形式。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大部分工业废水都能集中处理后再排入河道,但仍有部分企业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对于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的地区,可以有效阻止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市政管网的雨污分流建设并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通过合流制管网直接排入河道;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地面流。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车辆废气、垃圾、大气沉降物形成的污染物也较多,这些污染物被暴雨径流冲刷进入河道。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河道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内源污染也是城市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河水滞流,河道淤积,大量含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底泥沉积造成了内源污染。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沾染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城市河道受到严重污染。
3.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措施的探讨
3.1 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对城市河道治理具体方案的规划设计要全面、细化、到位。比如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截污工程和污水收集系统。必须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河道的左右岸、上下游,并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把整治的效益做到最大化。同时,要正确把握水环境总体功能及区域功能,进一步对各区域的不同河段做出相应的具体功能定位。同时借鉴其他河流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照搬,要根据本河段的实际情况确定。要充分考虑保持河道水环境的多样性,如自然景观类河道,尽力维持河流的原始、自然特征,满足人们溶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对于广场化河道,广场与河道相靠,喷泉与河水相连,城市中的人们既能聚集在一起交流、联络感情、举行集会,又能充分体会自然和谐的亲水感受;对于公园化河道,给河道增添公园的灵气及活力,公园来装扮河道的空间环境,二者融会贯通,体现河道水环境的休闲性、游玩性。
3.2 加强污水源头的控制
污水的超量排放是造成城市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产生。对因技术原因而导致耗水量大的企业,必须督促其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进行清洁生产,切实减少污水的排放,加强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加强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力度,加大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
适当推动居民用水回归合理价位,也是减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的有效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使城市居民从思想上认识水资源价值及其可贵性,自觉地节约用水,并促进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的发展。
3.3 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削减污染物总量
在河道管理问题上,关键是要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要提高居民的素质,特别是沿岸居民,严禁他们将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倒入河里;严禁他们直接排放生活污水进入河道。要严格控制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和宰杀畜禽的企业,严禁其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此外各类废弃物以及易燃易爆和含有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危险物品不得堆于河道附近。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流域内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排放的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4 因地制宜,分清主次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的战线长、工程量大,在整治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对河势变化影响较大的工程、对控导作用较明显的工程应作为重点,优先安排修建。此外,应该根据河势变化情况,投资力度等,及时对重点工程进行实际调整。河道整治工程的规模大,战线长,所需物料也很多。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该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和所用材料要因地制宜,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节约整治投资。
3.5 加强河道生态的修复
河流水生生物的适度生长可对有机污染物起降解作用,提高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如一些特种鱼类、虾是水体的清道夫,金鱼对清除藻类有良好效果。可选择一些适生的水生生物,重建水体生物群落,逐步优化城市河道水体生物结构,缓解相对严峻的污染现状。例如,可以在城市河道水下种菹草等沉水植物、水面种水葱等,并适量放养螺蛳、河蚌、小鱼,这样能够以较低的资金投入取得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3.6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产业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同时也反映着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当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时其污染水平较低,随着第二产业的增加,污染水平相应提高,而当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