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成本

合集下载

豆丹养殖技术,养殖一亩成本多少

豆丹养殖技术,养殖一亩成本多少

豆丹养殖技术,养殖一亩成本多少回答想要养殖豆丹,首先要在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大棚;在选择豆丹种源时,必须要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然后要对大棚里的土壤进行深耕,浅耙,整平后要做畦;膜和网要深埋在土壤中,深度为15-20cm;把挑选好的豆虫放在畦中并盖土,盖土深度10-15cm为宜。

一、豆丹养殖技术1、选址以大棚养殖豆丹(豆虫)为例,一般要在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大棚。

2、选种(1)在选择豆丹种源时,必须要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作为种源。

(2)从特征上来看,一般需要选择形态为环形或者为挺直棒状的豆丹,不可选择活力很强的豆丹作为种源。

3、养殖管理(1)土地:要对大棚里的土壤进行深耕,浅耙,整平后要做畦。

(2)盖膜盖网:一般要求膜和网要深埋在土壤中,深度为15-20cm,防止豆虫逃跑。

(3)豆虫盖土的深度:把挑选好的豆虫放在畦中并盖土,盖土深度10-15cm为宜。

盖土太厚或者太薄,都会影响豆丹的生长。

(4)土壤养分:在豆虫入土后,要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及时喷水补水,但土壤中不能有积水。

(5)温度:在冬季时,大棚的温度应保持在10-25℃左右;3-4月时,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当豆丹即将要进入羽化期时,大棚的温度需要在25℃以上。

4、防治天敌(1)一般在越冬期时,主要防治蚂蚁和其他天敌。

可用煮熟的肉来诱杀蚂蚁,而其他天敌,可把小麦麸和农用敌百虫拌在一起,进行诱杀。

(2)在豆丹进入羽化期的前20天以及种植大豆后,需要防治盲蝽蟓,瓢虫,螳螂等天敌。

在用药时,需要注意不可使用豆丹敏感的农药。

5、诱导豆丹产卵(1)因为豆丹产卵没有规律,在棚体和地表上它们都会大量产卵,所以需要诱导豆丹产卵。

(2)在豆丹产卵期,应用糖醋溶液均匀的喷洒在豆叶上,让豆丹把卵集中产在豆叶上,能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6、种植大豆(1)选择大豆品种: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叶大的大豆品种,比如:东辛3号。

美豆的种植成本

美豆的种植成本

美豆的种植成本美豆是一种主要用于食物和饲料的农作物,也被用于制作豆腐、豆浆、豆腐皮等食品。

它是一种常见的大豆品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种植美豆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机械设备、灌溉、收获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美豆的种植成本。

首先,土地成本是种植美豆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豆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这就要求农民选择合适的土地,并付出相应的租金或购买成本。

土地成本通常是农民每年支出的固定费用之一。

其次,种子是种植美豆的关键因素之一。

好的种子对于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选择购买商业种子,也可以使用自己保存的种子。

不论是购买还是自己保存,种子都将产生一定的费用。

化肥和农药是种植美豆的必备品。

农民需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求来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的成本主要包括购买成本和施肥成本。

此外,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保证作物的健康状况,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劳动力成本是种植美豆的重要支出。

在播种、施肥、除草、喷洒农药、收获等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农民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资、食宿费用等,这些都将增加种植美豆的成本。

机械设备和灌溉也是种植美豆的重要支出。

农民可以使用农机进行翻地、播种等作业,这些机械设备的购买和维护都会产生费用。

灌溉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收获和储存也是种植美豆的必须环节。

美豆的收获通常需要雇佣工人进行采摘和打包,也需要相应的包装材料。

农民还需要提供适当的储存条件,以确保豆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除以上成本外,种植美豆还可能涉及到其他费用,如农民合作社或农业公司的会费、农业保险费用等。

这些费用可能因地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时,政府补贴等因素也会影响种植美豆的成本。

综上所述,种植美豆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机械设备、灌溉、收获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这些成本因地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农民需要合理安排和控制这些成本,以确保种植美豆的效益和盈利。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1中国大陆大豆加工行业分析一、 大豆供需状况1、需求状况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油、蛋白食品和饲料蛋白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大陆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1996年以前,中国大陆年产大豆1,000万吨左右,主要是直接食用或作为副食品如豆芽、豆浆、豆腐等,基本可满足大陆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膳食消费水平升级,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迅速增加,使大豆的需求迅速增加。

大豆压榨后的产品主要为豆油和豆粕,产业链涉及种植、加工、食用油供应、饲料养殖等等,比小麦、玉米、大米的环节要复杂得多。

中国大陆是一个食用油严重短缺的国家,2008年植物油及油籽折油净进口总量为1,535.2万吨,占大陆植物油供给能力的62%,同比上升了1.1%,对外供给依赖进一步上升。

2008年中国大陆豆油消费1017万吨,占植物油消费的40%左右,其中进口豆油259万吨、进口大豆3,744万吨,折油693万吨。

大陆大豆产量1,650万吨,用于榨油约380万吨,折油65万吨,进口豆油及油籽折油占比为93.6%。

中国大陆是世界第一大饲料消费国,第二大商品饲料生产国,但饲养所用的蛋白质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大量进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豆粕的蛋白含量高达43%以上,占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60%左右,约85%的豆粕被用于养殖业和家禽的饲养,作为补充禽畜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图1:大陆大豆历年需求及增长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20%40%60%縂需求(万噸)增長率%资料来源:农业部2007年中国大陆大豆压榨量达到3,400 万吨,比2000 年的1,977 万吨增长72.0%,年均增长8.1%,占大豆消费总量的比重从73.1%提高到78.7%。

大豆的种植方式

大豆的种植方式

大豆的种植方式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方式也有多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豆种植的几种方式。

1. 播种直接法
这种方式是将大豆种子直接撒在农田里,然后进行覆土、浇水等操作。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容易受到天气和害虫的影响。

2. 育苗移栽法
这种方式先在育苗箱中培育大豆幼苗,然后将幼苗移植到田地里进行生长。

这种方式可以在早春开始育苗,保证在适宜的时间移栽,提高了大豆的成活率。

3. 机械化播种法
这种方式是使用机械的设备进行播种,如拖拉机、播种机等。

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

4. 绿肥轮作法
这种方式是将大豆与其他绿肥作物轮流种植。

这种方式可以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大豆的种植方式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 1 -。

2023年近期国内产区大豆市场走势分析

2023年近期国内产区大豆市场走势分析

近期国内产区大豆市场走势分析随着美盘豆价的破位下行,黑龙江国产新豆的上市前景也显得不那么乐观。

目前产区大豆市场杀跌气氛较为深厚,尽管多数油厂的代理商已相继挂牌收购,但由于远远低于农夫的心理价位,因此市场恐慌心理较为严峻,同时也消失了较为普遍的惜售行为。

截止10月8日,黑龙江产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集中在3.24元/公斤—3.60元/公斤,而村屯收购价格基本在3.20元/公斤—3.40元/公斤之间。

现阶段各方均在谨慎观望之中,新豆上市的供应压力也渐渐显现,目前产区仍旧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之中,市场在等待油厂的大规模入市收购。

详细状况如下:其一,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价触及农夫心理底线,引发大范围惜售行为现阶段,黑龙江主产区的新豆上市步伐显得较为沉重,贸易商挂牌收购价格大大低于豆农的心理预期价位,农户的心理预期价位普遍在4元/公斤,而当前3.40元/公斤的大豆价格已经触及其承受底线,来自产区的消息称2022年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较上一年度的涨幅普遍超过20%,而目前各方大豆压榨企业由于油粕销售状态不乐观,因而选购新豆也较为谨慎,另一方面,一些贸易商急于抛售陈豆库存,以回笼资金及腾出仓库,为收购新豆做预备,给市场带来肯定的压力,因此各方恐慌心理较重,造成频繁的杀跌现象,并使得农夫普遍惜售。

根据目前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大豆、豆油价格来推算,当地油厂大豆压榨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四周。

其二,远期大豆到港完税成本持续下跌,进一步拖累国产大豆市场随着美盘大豆期价的进一步下跌,远期进口大豆完税成本也在持续走低中。

据悉9、10月到港的进口大豆成本仍旧集中在4500元/吨—5000元 /吨;而11月船期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可能就会降至3350元/吨四周,而现阶段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集中在4000元/吨—4200元/吨四周。

而随着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间续到港,国产新豆也将可能受到拖累而走低,因此对于豆粕现货来说,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沿海油厂目前的现货报价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当前国内市场普遍看空豆粕价格至3000元/吨。

大豆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价值分析

大豆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价值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方政策:鼓励大豆种植,提供 补贴和优惠政策
贸易政策:降低大豆进口关税, 提高大豆出口退税率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口增 长和消费水平提高,大豆需求量 逐年增加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加大对 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 健康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2:某大豆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拓展了市场,提高了投资回报。
案例3:某大豆贸易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市场拓展,提高了贸易量 和利润,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投资价值。
案例4:某大豆生物技术企业,通过研发和创新,开发了新产品和新技术,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大豆项目经济效益 分析
成本分析
种植成本:包括 种子、肥料、农 药、机械等费用
加工成本:包括 厂房、设备、人 工、能源等费用
运输成本:包括 运输工具、燃料、
保险等费用
销售成本:包括 广告、促销、渠
道等费用
管理成本:包括 管理人员工资、 办公费用等费用
财务成本:包括 利息、税收等费

收益分析
利润分析
政策调整
政策支持:政 府加大对大豆 产业的扶持力 度,提高补贴
标准
关税调整:降 低大豆进口关 税,鼓励企业
进口大豆
产业升级:推 动大豆产业向 精深加工方向 发展,提高产
品附加值
技术创新:加 强大豆育种、 种植、加工等 技术研发,提
高生产效率
THANK YOU
利润:销售收入 减去成本
投资回报率:利 润除以投资成本
大豆项目投资价值 分析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条件而闻名。

在这片土地上,大豆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当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产业化进程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其发展对策。

1. 土壤肥力下降:长期的大豆种植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导致了东北地区部分土壤肥力的下降。

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

2. 害虫病害严重: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许多害虫病害的生长繁殖,大豆田间的害虫病害防治成为一大难题。

3. 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农资价格、土地租赁费用等的上升,使得大豆生产的总成本逐渐增加,降低了农民的收益。

4. 品种单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主要以特定品种为主,品种单一化现象严重,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5. 缺乏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大豆生产缺乏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标准,导致了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6. 市场需求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豆需求逐渐增加,但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却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二、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发展对策1.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通过土壤改良、施肥、轮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和养分流失的问题。

2. 加强害虫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技术改进,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资价格等措施,降低大豆生产的总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4. 多样化种植品种:鼓励农民多样化种植大豆品种,提高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大豆产量和质量。

5. 推广种植管理技术:加强对大豆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完善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标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6. 拓展市场需求:加强大豆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大豆产品的市场需求,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本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本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本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农民欢迎的一种种植
方式,其成本相对于单一农作物的种植有一定的差异。

具体来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租赁费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需要更大面积的土地,因此土地租赁费用相对较高。

2. 种子及肥料费用。

玉米和大豆的种子价格与肥料费用较为接近,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增大,总体成本也相应增加。

3. 人工及机械作业费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需要进行更多
的农事活动,例如开沟、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因此人工及机械作业费用也相对较高。

4. 管理及保险费用。

由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支付一定的管理及保险费用。

总体来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成本比单一作物的种植略高,但是由于能够提高产量及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采用这一种植方式。

- 1 -。

大豆种植总结报告范文(3篇)

大豆种植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为了总结大豆种植的经验和不足,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特此编写本总结报告。

二、种植情况1. 种植面积:本年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亿亩,同比增长3.5%。

2. 产量:本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084万吨,同比增长2.8%。

3. 种植品种:本年度主要种植品种为高油高产大豆,品种优良,抗病性强。

4. 种植技术: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玉米和大豆的双丰收。

三、种植经验1. 政策扶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为大豆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推广:通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3. 品种选育:选育出了一批高油高产、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提高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确保大豆产量稳定。

5. 市场销售:通过订单农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大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四、存在问题1. 产量不稳定:受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大豆产量波动较大。

2. 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大豆品质较差,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 种植成本较高:土地、肥料、农药等成本逐年上升,增加了种植压力。

4. 销售渠道单一:部分地区大豆销售渠道不畅,影响了种植效益。

五、改进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抗灾能力。

2.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3. 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种植成本。

4. 完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大豆产量稳定。

六、总结本年度大豆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提高大豆种植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第2篇一、前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小麦种植成本估算

小麦种植成本估算

小麦种植利润估算(10月—5月)
1、成本核算:(260元/亩)
土地租金:30元/亩。

种子:20斤/亩、2元/斤。

计40元/亩。

锄草剂两遍:10元/亩。

计20元/亩。

肥料(复合肥)40元/亩。

机\耕\种:70元/亩。

收割费:60元/亩。

2、收益估算(460元/亩)
产量收益:500斤/亩;0.92元/斤;计460元/亩
3、毛利润估算:200元/亩×7500亩=1500000元;投资总额:7500亩×260元/亩=1950000元
现金出资:7500亩×200元/亩=1500000元
大豆种植利润估算(6月—9月)
1、成本核算:(350元/亩)
种子:20斤/亩、4元/斤。

计80元/亩。

锄草剂两遍:10元/亩。

计20元/亩。

农药两遍:30元/亩。

计60元/亩。

肥料:60元/亩。

机\耕\种:70元/亩。

收割费:60元/亩。

2、收益估算(910元/亩)
产量收益:350斤/亩;2.6元/斤;计910元/亩
3、利润估算:560元/亩;利润率160%。

吉林省大豆问题

吉林省大豆问题
6.建立优质专用大豆种子繁育基地
在我省选择几个适于繁育不同成熟期专用新品种种子的地区,建立大豆种子繁育基地。保证优质种子的繁育供应。在省种子检验中心的基础和支持上,提供扩建财政资金,扩建种子室内检验的实验室,购置大豆种子品质检验的先进设备,建
立一个大豆种子品质检验的监督机构。
综上所述,吉林省发展大豆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以绿色、非转基因的大豆生产为目的,提高大豆的综合经济效益,加强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育种相关科研单位也要增加经费投入,培育出更多的大豆优良新品种,开拓国际市场,建成有吉林地区特色的大豆产业。
研制和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流通体系薄弱,制约了大豆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6.缺乏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监管体系
在吉林省大豆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流程中,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极大阻碍了我省豆制品的销售和出口。多数的大豆产品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大豆的生产者混淆优级大豆、无公害大豆和高蛋白大豆,从而降低了大豆的市场竞争力。高需求、高消费的市场,要求大豆产业化企业要严把质量关,规范种植技术,带动大豆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生产,创造名牌优质的大豆。大豆各加工企业要争取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和安全卫生认证,产品获得出口的资格和标准。同时,各企业要对大豆加工、生产、包装、销售、贮藏、运输和检疫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以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
3.科技支撑服务体系薄弱
吉林省从事大豆育种的科研单位较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育种属于微型育种,科研力量弱,科研经费投入不够,科研和技术服务的设备陈旧,科研技术推广手段落后。对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关健栽培技术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分析,因而严重制约了大豆产业中新技术的引进、研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可根据各地的实际生态特点以及技术特点,最大限度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优势,加强大豆科技领军人物的培养,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作者:赵磊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9期[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四大粮食作物成本收益,得出了种植玉米成本最高、利润最低,而种植水稻成本高但利润也最高等结论。

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识码]A1; ; 引言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讲到“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人口世界最多,拥有14亿人口,也是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较快,从1978年的30476.5万t增加到2016年的61623.9万t,年平均增长798.65万t、年均增长率为2.62%。

我国粮食总产量凸显出了“阶段性”上升的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1998年,呈现出了“梯形”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快;二是1998~2003年,此阶段我国粮食作物总产量逐年下降,五年间下降了8160万t,年均下降1632万t。

第三个阶段是2004~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十二年增”阶段,但2016年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

成本收益能反映种粮农户生产的优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为追逐更高的生产利润,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农户对粮食生产的最关心的问题在于其成本收益好坏。

基于此,为厘清我国种植四大粮食作物的农户的成本与收益,本文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总体描述2.1; ; 四大粮食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面积2.1.1; ; 我國四大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总体来看,水稻、玉米、小麦、大豆产量都在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的产量增加尤为明显。

大豆的产量增加并不明显;水稻与小麦的产量增加趋势一致性较大,而玉米的增长幅度最大。

大豆抛储时间表2022

大豆抛储时间表2022

大豆抛储时间表20222021年,国产大豆价格先扬后抑。

2022年,售粮节奏后移和需求疲弱使得短期市场价格弱势运行;6月至8月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价格大概率会有所走强;而后随着收获压力来临,大豆期价将重返弱势。

2021年国产大豆价格在大幅减产、农户挺价惜售、国储与购粮主体高价入市抢购等利好叠加的作用下震荡上涨,豆一期货指数一度涨至6505元/吨的历史高位。

但随后终端需求的疲弱使得豆一的高价难以为继,国产大豆期货价格高位大幅回调。

展望2022年,短期来看,售粮节奏的后移和需求端的疲弱使得短期市场供给偏宽松,价格弱势运行;中期来看,6月至8月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且易产生天气炒作现象,价格大概率阶段性走强;长期来看,在政策支持下,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大幅增加的概率较高,随着收获压力的来临,大豆期价将重返弱势。

农户严重惜售售粮压力后移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政府通过调整补贴等方式调控大豆种植面积。

2016年至2020年我国临储玉米持续抛储,2020年临储库存清库后,玉米供给较为紧张。

因此,2021年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落实稳大豆、增玉米的农业生产目标,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

大豆、玉米为竞争作物,种植补贴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种植收益,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直接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

由于种植面积同比减少,叠加大豆生长期产区较为干旱,2021/2022年度国产大豆出现较大幅度减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大豆单产13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2.3公斤/亩,下降1.8%;大豆总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

大豆减产使得其上市时购粮主体出现抢购现象,收购价格由开秤时的2.75~2.80元/斤不断上行,最高至3.10元/斤,该价格为近7年来最高价格,2021年四季度大豆价格偏强态势使得农户惜售心理较强。

大豆种植情况汇报

大豆种植情况汇报

大豆种植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大豆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XX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大豆产量也达到了XX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以下将对我国大豆种植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首先,大豆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大豆种植区域一直在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占据了我国大豆种植总面积的XX%以上。

此外,随着大豆价格的上涨和政府对大豆种植的支持政策,一些新的大豆种植区域也在逐渐兴起,为我国大豆产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大豆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还改善了大豆的品质,为我国大豆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大豆品种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大豆品种也在不断优化更新,新的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大豆品种不断推出,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帮助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大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大豆油、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大豆的市场需求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这为我国大豆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大豆种植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技术和品种不断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大豆种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病虫害防治、种植成本、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种植成本,稳定市场价格,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011年度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大豆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11年度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大豆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大 豆 是 齐 齐 哈 尔 综 合 试 验
站5 个 示 范县 的优 势作 物 ,大豆 生 产 在 服 务 区 内农 业 生 产 中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发 展 大 豆 生 产 的 指 导 思 想 是 :发 挥 优 势 ,完 善
属 温 凉半 湿 润 农 业 气 候 区 。年
平均气温 0 . 7 ~ 4 . 2 ,南 北 相 差 3 . 5℃左右 ,年 平 均 无 霜期 1 2 2 ~
种 面积 9 2 1 万亩 ,比 2 0 1 0 年下 降
2 6 . 2 0 %。主要 原 因 :一 是大 豆产 量低 ,经测算 2 0 1 1 年大豆亩产 约 为1 3 5 公斤 ,比2 0 1 0 年1 4 2 公 斤
收稿 口期 :2 0 1 2—1 0—2 7 第一作者 :袁明 ,男 ,助研 ,硕士 ,研究方 向为大 遗传育种 ,E — m a i l : 5 5 6 7 7 9 0 9 @1 6 3 一m 基 金项 目:现 代 农业 产 业 技 术体 系 建设 专 项 资金 资 助项 目( C A R S 一 0 0 4 )
1 服务 区域 大 豆生产情 况
齐 齐 哈尔 市 辖 7个 区 、 1 个 县 级 市 、8 个县 ,服 务 区对接 示
范 县 为 讷 河 市 、克 东 县 、克 I l I 1 县 、依 安 县 、富 裕 县 。 齐 齐 哈 尔 年 大 豆 种 植 面 积 占黑 龙 江 省 的2 0 %左 右 ,是黑 龙江 省重要 的
价格 上涨 1 0 . 0 0 %,大豆成本增 幅 远 高于出售价格 的上涨 幅度 , 。
2 大豆 品种 、技术推 广应用情况
平 坦 ,平 均 海拔 1 4 6 米 ,南部 属 温 暖 干 旱 农 业 气 候 区 , 中部 属

大豆种植成本调查问卷模板

大豆种植成本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种植户: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大豆种植的成本情况,为政策制定和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姓名:(请填写)2. 您的性别:(□ 男□ 女)3. 您的年龄:()岁4. 您的联系电话:(请填写)5. 您所在的村:(请填写)6. 您的种植面积:()亩二、种植成本情况1. 种子成本:a. 种子品牌:(请填写)b. 种子单价:()元/斤c. 种子总成本:()元2. 土地租赁成本:a. 租赁土地面积:()亩b. 土地租金:()元/亩/年3. 人工成本:a. 劳动力数量:()人b. 人工日工资:()元/人c. 人工总成本:()元4. 化肥成本:a. 化肥种类:(请填写)b. 化肥单价:()元/袋c. 化肥总成本:()元5. 农药成本:a. 农药种类:(请填写)b. 农药单价:()元/瓶c. 农药总成本:()元6. 机械设备成本:a. 机械设备种类:(请填写)b. 机械设备折旧费:()元/年c. 机械设备维修费:()元/年d. 机械设备总成本:()元7. 其他成本:a. 其他成本种类:(请填写)b. 其他成本金额:()元三、种植效益情况1. 大豆产量:()公斤/亩2. 大豆平均售价:()元/公斤3. 大豆总产值:()元四、政策及补贴情况1. 耕地保护补贴:()元/亩2. 大豆生产者补贴:()元/亩3. 一次性实际种粮农民补贴:()元/亩4. 其他政策补贴:()元五、其他问题1. 您认为影响大豆种植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您认为当前大豆种植政策对您的影响如何?3. 您对大豆种植行业的发展有何建议?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请您在填写问卷时,务必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祝您种植顺利,丰收在望!此致敬礼!(调查单位名称)(调查时间)。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24•【文号】财金〔2022〕63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保险正文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财金〔2022〕63号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农牧)厅,内蒙古、黑龙江银保监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提升大豆种植积极性,促进大豆油料生产,服务保障国家油料供应安全,现就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要求(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稳定农户种豆收益,助力提升我国大豆油料自给率。

(二)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地区以及有关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承保机构均应坚持自主自愿原则。

(三)试点地区要结合当地财力状况和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

二、工作方案(一)试点期限为2022年至2024年。

(二)试点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4个旗县和黑龙江省6个县,具体由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结合当地农业保险业务基础和工作实际等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备案。

(三)保险标的为大豆,保险品种为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险保障对象为投保豆农,包括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

完全成本保险为保险金额覆盖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种植收入保险为保险金额体现农产品价格和产量、覆盖农业种植收入的农业保险。

(四)原则上,完全成本保险或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不高于大豆种植收入的80%。

农业生产总成本、单产和价格(地头价)数据,以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或相关部门认可的数据为准。

我国大豆贸易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我国大豆贸易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我国大豆贸易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高慧芳;朱振荣
【期刊名称】《黑龙江粮食》
【年(卷),期】2024()2
【摘要】我国每年进口大豆约1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一直高于80%,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发现我国大豆存在种植成本高、单产水平低、进口依存度高及进口来源集中等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继续加大政府补贴及研发投入、分散进口国来源等措施,以此来降低大豆进口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高慧芳;朱振荣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我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我国茶产业贸易发展研究:模式、问题及对策建议
3.我国大豆贸易格局演变及对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第四十三次农作物审定品种水稻 加入时间:2008-4-8 16:24:17 江苏种业网 点击:2299江苏省第四十三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介绍一、水稻品种1、天优1120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1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29优2号”,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丰A×盐恢1120,于2004年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33.6公斤,2005年较对照汕优63增产11.0%,增产极显著,2006年较对照Ⅱ优084增产1.2%,增产不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6.0公斤,较对照Ⅱ优084增产10.1%。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6.9万,每穗实粒数119.1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9.5克。

株高117.5厘米,全生育期137天,较对照早熟4天。

株型较紧凑,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抗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5年检测,长宽比2.9,整精米率60.0%,垩白粒率13.0%,垩白度3.3%,胶稠度52.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5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天,一般每亩栽插1.8万穴,基本苗7-8万。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基、蘖、穗肥比例以5∶3∶2为宜。

水浆管理上,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每亩总苗数达等穗苗时排水搁田,控制每亩高峰苗在23万以内,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水,收获前5天断水。

4、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特别要注意白叶枯病的防治。

2、丰两优6号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2二、来源与类型 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丰39S×丰恢6号,于2005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46.4公斤,2005年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3%,2006年较对照Ⅱ优084增产3.2%,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0公斤,较对照Ⅱ优084增产15.3%。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5.2万,每穗实粒数144.9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7.4克。

株高121.8厘米,全生育期145天,较对照迟熟4天。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抗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7年检测,长宽比3.2,整精米率59.4%,垩白粒率15.0%,垩白度2.2%,胶稠度72.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12-14公斤,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18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1.5万穴,基本苗6-7万。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注意配合使用磷钾肥;氮肥以基面肥为主,移栽后5-7天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不宜多施氮肥,防止长势太旺,贪青迟熟。

水浆管理上,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每亩总苗数达18万时排水搁田。

4、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特别要注意白叶枯病和穗颈稻瘟的防治。

3、华优118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3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DSA/DH118”,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华11A×华恢118,于2004年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51.6公斤,2005年较对照汕优63增产13.9%,2006年较对照Ⅱ优084增产5.3%,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1.4公斤,较对照Ⅱ优084增产7.0%。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7.3万,每穗实粒数118.9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9.6克。

株高114.8厘米,全生育期141天,与对照相当。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7年检测,长宽比3.0,整精米率52.4%,垩白粒率29.0%,垩白度4.3%,胶稠度5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2%,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10-15公斤,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1.6-2.0万穴,基本苗7-8万。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注意配合使用磷钾肥;氮肥以基面肥为主,移栽后5-7天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不宜多施氮肥,防止长势太旺,贪青迟熟。

水浆管理上,栽后浅水促早发,中期够苗适度搁田,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以后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断水。

4、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特别要注意白叶枯病和穗颈稻瘟的防治。

4、华11A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4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DSA”,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协青早A为母本,协青早B/JS11后代作父本回交转育,于2004年育成,属野败型早籼不育系。

三、特征特性叶色淡绿,叶片较挺,分蘖性较强,株高75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3.5叶,地上部伸长节间5个;穗型较大,每穗150粒左右;播种至始穗天数62天左右,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强;千粒重25克左右,米质较优。

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自交结实率0.06%,花粉不育度100%,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

开颖率较高,开颖角度较大,柱头外露率较高。

5、淮稻11号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5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淮27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稻9号经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8.8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1.9%,2005年增产不显著,2006年增产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3公斤,较对照增产5.4%。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8.4万,每穗实粒数123粒,结实率88.4%,千粒重27.7克。

株高103.9厘米,全生育期156天,较对照迟熟1-2天。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高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2006-2007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24.4%(感病对照两年平均穴发病率70.5%);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5年检测,整精米率72.0%,垩白粒率10.0%,垩白度1.0%,胶稠度7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4%,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30-4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3-4公斤。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旬移栽,秧龄30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1.8万穴左右,基本苗6-7万,肥力低的田块可适量多栽。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每亩施纯氮16-18公斤,其中基肥与穗肥之比以5.5∶4.5为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宜促保兼顾。

水浆管理上,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每亩总苗数达20万左右时,分次适度搁田,控制高峰苗在25-26万,收获前7天断水。

4、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

6、淮糯12号一、审定编号 苏审稻200806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淮970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516/淮9508,于2002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糯稻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搭配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2.7公斤,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9.4%,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2公斤,较对照增产15.7%。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7万,每穗实粒数110.7粒,结实率91.9%,千粒重25.7克。

株高98.9厘米,全生育期149天,较对照早熟3-4天。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穗颈瘟,高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2006-2007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19.7%(感病对照两年平均穴发病率70.5%);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6年检测,整精米率74.7%,胶稠度10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达到国标优质糯稻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30-3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3.0-3.5公斤。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2.0万穴左右,基本苗7万左右。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亩施纯氮18-20公斤,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为宜。

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要促保兼顾。

水浆管理上,薄水栽秧、浅水分蘖、寸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

栽后每亩总茎蘖数达到20万时,分次适度搁田,高峰苗控制在28万左右,收获前5-7天断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