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肿瘤——北大口腔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涎腺肿瘤 讲课课件 (2)
恶性 良性
成人
性别差异
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 样癌女性多于男性,而 沃辛瘤男性明显多于女 性。
女性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
沃辛瘤
二、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共同临床特点
唾液腺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唾液腺恶性肿瘤
VS.
多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
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
活动性差,界不清,可有神经功能障碍
中等硬度或软,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三 唾液腺良性肥大 Sialadenosis
唾液腺良性肥大
定义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腺退行性肿大,是一 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 病。
病因及病理:
•确切的病因不清楚,其可能的病因有: 1.内分泌紊乱:最多见于糖尿病.肥胖症等。 2.营养不良: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等。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组织病理学表现: 腺泡增大,其直径为正常腺泡的2-3倍;胞核被推挤至细胞 的基底侧,细胞明显肿大,胞浆内可见PAS阳性的酶原颗粒。
临床表现:位于黏膜下,半透明、浅兰色的小泡,质地软 有弹性。破裂后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消失-复发-较厚的 白色瘢痕状突起。 治 疗 : 可 在 抽 干 净 囊液 后 , 向囊 腔 内 注入 2 % 碘 酊 0.2 ~ 0.5ml ,停留 2 ~ 3 分钟,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 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但最常用的治 方法为手术切除。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涎腺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中老年男性更易受涎腺癌影响,但女性的发 病率也逐渐上升。
某些职业如化学品接触者的风险可能更高。
谁会得涎腺癌?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患病风险。
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家族中传播。
何时出现症状?
何时出现症状?
早期症状
出现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口腔干燥或味觉改变 。
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容易延误诊断。
治疗方案是什么? 放疗
对于局部晚期或手术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放疗 常被推荐。
放疗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治疗方案是什么? 化疗与靶向治疗
对于晚期涎腺癌,化疗或靶向治疗可能被考虑。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谢谢观看
如何诊断涎腺癌? 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或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样本以确 认病理。
活检是确诊涎腺癌的金标准。
如何诊断涎腺癌? 分期评估
根据癌症的大小和扩散情况进行分期,以指 导治疗。
分期影响预后和治疗选择。
治疗方案是什么?
治疗方案是什么?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涎腺癌的主要方法,旨在切除肿瘤及 周围组织。
在早期阶段,手术常常可以治愈。
涎腺癌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涎腺癌? 2. 谁会得涎腺癌? 3. 何时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涎腺癌? 5. 治疗方案是什么?
什么是涎腺癌?
什么是涎腺癌?
定义
涎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唾液腺的恶性肿瘤。
常见于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等部位。
什么是涎腺癌?
分类
涎腺癌主要分为腺癌、腺样囊性癌和鳞状细胞癌 等多种类型。
何时
有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何时出现症状?
定期检查
定期的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某些职业如化学品接触者的风险可能更高。
谁会得涎腺癌?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患病风险。
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家族中传播。
何时出现症状?
何时出现症状?
早期症状
出现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口腔干燥或味觉改变 。
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容易延误诊断。
治疗方案是什么? 放疗
对于局部晚期或手术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放疗 常被推荐。
放疗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治疗方案是什么? 化疗与靶向治疗
对于晚期涎腺癌,化疗或靶向治疗可能被考虑。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谢谢观看
如何诊断涎腺癌? 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或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样本以确 认病理。
活检是确诊涎腺癌的金标准。
如何诊断涎腺癌? 分期评估
根据癌症的大小和扩散情况进行分期,以指 导治疗。
分期影响预后和治疗选择。
治疗方案是什么?
治疗方案是什么?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涎腺癌的主要方法,旨在切除肿瘤及 周围组织。
在早期阶段,手术常常可以治愈。
涎腺癌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涎腺癌? 2. 谁会得涎腺癌? 3. 何时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涎腺癌? 5. 治疗方案是什么?
什么是涎腺癌?
什么是涎腺癌?
定义
涎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唾液腺的恶性肿瘤。
常见于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等部位。
什么是涎腺癌?
分类
涎腺癌主要分为腺癌、腺样囊性癌和鳞状细胞癌 等多种类型。
何时
有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何时出现症状?
定期检查
定期的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睡液腺疾病—唾液腺肿瘤(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 肌上皮结构中可见巢状鳞状化生,细胞 之间有明显的细胞间桥,上皮团中央可形 成角化珠,角化脱落可形成囊腔
➢ 有的细胞之间可见嗜伊红均质样物 ➢ 偶呈菊花团样结构
浆细胞样细胞
梭形细胞类似于平滑肌细胞, 常排列成束
透明肌上皮细胞
➢ 巢状鳞状上皮化生, 细胞间桥 明显
➢ 中心有角化珠,脱落形成囊腔 ➢ 周围细胞似表皮样细胞呈同心
5年生存率超过90%
黏液表皮样癌
➢ 主要是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 ➢ 黏液细胞较少,低于10%,散在于表
皮样细胞之间
黏液表皮样癌
➢ 肿瘤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明显,排 列成片或实性上皮团,缺乏囊腔和腺 腔结构,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
黏液表皮样癌
➢ 肿瘤间质中“黏液湖”较少,缺乏 淋巴细胞
➢ 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用黏液染色 证明含少数的黏液细胞即可诊断
➢ 除多形性腺瘤癌变之外,其他类型唾液腺肿瘤尚未发现PLAG1和 HMGA2的融合,因此可用于鉴别形态学上同多形性腺瘤类似的肿瘤。
➢ 研究发现,一些类型的多形性腺瘤中 WIF1的表达下调与其与恶性转化风 险增加有关
➢ 一些类型的多形性腺瘤有HRAS的突变和过表达
肉眼见 ➢ 肿瘤多呈不规则结节状。剖面多为实性,灰白色或黄色,
➢ 良性肿瘤,恶性转化率约2% ➢ 术后容易复发 ➢ 恶变风险高
1.多形性腺瘤术后容易复发
➢ 由于包膜内常有瘤细胞侵入 ➢ 近黏液样成分包膜薄、不完整或无包膜 ➢ 行穿刺活检
2.多形性腺瘤恶变风险高
➢ 多次复发 ➢ 位于腮腺深叶 ➢ 男性 ➢ 老年患者
需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恶变和包 膜外浸润
类似于黏液囊肿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
涎腺疾病(肿瘤)ppt课件
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发 病率最高,占第一位。 发生于大涎腺者以腮腺居多,发生于小 涎腺者以腭部最多见,其次是颌下腺和 舌下腺,其他小涎腺也可发生,特别是 磨牙后腺。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随分化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高分化型 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界清,质地中等。低 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 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有面神经麻 痹症状。
治疗方法(一)
对腮腺良性肿瘤,采取解剖并保留面神经切除腺叶及 肿瘤的手术方式。 对腮腺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的浸润性和神经侵犯性, 正常周界难以确定,行全腺叶切除。当临床上无面神 经麻痹症状,而术中见面神经邻近肿瘤且有变性表现, 如失去原有光泽,变色呈暗红或暗紫或呈粗大表现均 应考虑切除。术中应行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界是 否正常。扩大切除。 对于面神经的处理原则:已出现面神经麻痹或手术中 发现面神经被肿瘤包绕或存在明显粘连时才考虑切除 面神经,否则应尽量保留。作神经端端吻合或神经移 植术。
常见部位是在腮腺下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 无自觉症状的肿块。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Warthin 瘤可呈多发中心。在一侧 腮腺出现多个肿瘤,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 双侧腮腺。资料表明两者的发生率均占该瘤 的10%以上。 Warthin 瘤无论其上皮成分或淋巴成分发生恶 变者极少见。
诊断
治疗及预后
Warthin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以往有采用剜出术 者,易复发,后主张采用腮腺浅叶连同肿瘤切除 术。目前多认为最合理的是作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此手术方法即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又能 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 会,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 征以及能保留腮腺功能等优点。 彻底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也极少恶变,预后良 好。
医院唾液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宣教PPT课件
明显血性分泌物引流出,提前告知家属,以免引起恐慌。
术后健康教育
病情观察指导
引流管护理指导:留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提前向患者解释置管目的是为了使伤 口内积液、积血能及时引流,减少创口局部血肿,以使伤口早期愈合,指导患者 卧床休息时保持头高脚低位,翻身、下床活动的时候要防止引流管受压、打折, 以免凝血块阻塞。护士应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根据伤口情况, 一般在术后第三天、24小时引流量在20~25mL 时,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并行 伤口加压包扎。
保持局部干燥,用弹力头帽 或绷带加压包扎2~3周,使 伤口加快愈合,减少分泌。
告知患者耳前区麻木是腮腺 较常见的并发症,注意观察 患者耳前区皮肤感觉有无异 常,告知其随着时间的延长, 一方面可逐渐适应,另一方 面感觉神经末梢可以再生。
专科指导
患者面部表情肌肌力减弱, 眼睑闭合不全,应及时判断 有无面神经损伤情况,告知 患者一般术后3个月内恢复, 出现异常情况必要时使用营 养神经药物治疗。
03 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指导
告知患者去枕平卧至6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利于伤 口分泌物的引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全麻完全清醒6小时后无呕吐、无呛咳者可给少量的温水,观察 半小时无不适则进食牛奶或其他流质饮食,1~2天内进半流质饮食,2~3 天后进软食,给予清淡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尤其是酸性食物和药物,以免引起过多的唾液分泌,防止腮腺瘘发生。
用药指导
安慰暂时性面瘫患者,告知其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药物。
出院指导
专科指导
术后局部敷料包扎7~10天,注意绷带包扎牢固,松紧度适宜。观察有无不能皱眉、闭
术后健康教育
病情观察指导
引流管护理指导:留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提前向患者解释置管目的是为了使伤 口内积液、积血能及时引流,减少创口局部血肿,以使伤口早期愈合,指导患者 卧床休息时保持头高脚低位,翻身、下床活动的时候要防止引流管受压、打折, 以免凝血块阻塞。护士应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根据伤口情况, 一般在术后第三天、24小时引流量在20~25mL 时,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并行 伤口加压包扎。
保持局部干燥,用弹力头帽 或绷带加压包扎2~3周,使 伤口加快愈合,减少分泌。
告知患者耳前区麻木是腮腺 较常见的并发症,注意观察 患者耳前区皮肤感觉有无异 常,告知其随着时间的延长, 一方面可逐渐适应,另一方 面感觉神经末梢可以再生。
专科指导
患者面部表情肌肌力减弱, 眼睑闭合不全,应及时判断 有无面神经损伤情况,告知 患者一般术后3个月内恢复, 出现异常情况必要时使用营 养神经药物治疗。
03 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指导
告知患者去枕平卧至6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利于伤 口分泌物的引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全麻完全清醒6小时后无呕吐、无呛咳者可给少量的温水,观察 半小时无不适则进食牛奶或其他流质饮食,1~2天内进半流质饮食,2~3 天后进软食,给予清淡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尤其是酸性食物和药物,以免引起过多的唾液分泌,防止腮腺瘘发生。
用药指导
安慰暂时性面瘫患者,告知其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药物。
出院指导
专科指导
术后局部敷料包扎7~10天,注意绷带包扎牢固,松紧度适宜。观察有无不能皱眉、闭
唾液腺肿瘤 PPT-
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骨膜时,与下
右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颌骨体融合而不能活动。 恶性肿瘤侵及皮肤者,呈板样硬。 部分肿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 治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8页)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应用,唾液腺造影自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上已很
少采用。
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造影,呈“手抱球状”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治图谱,
儿童
恶性 良性
成人
性别差异
女性
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
样癌女性多于男性,而
沃辛瘤男性明显多于女
性。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
沃辛瘤
二、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共同临床特点
唾液腺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 中等硬度或软,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唾液腺恶性肿瘤
VS.
多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
活动性差,界不清,可有神经功能障碍
质地硬,可伴有溃疡
腮腺肿瘤 下颌下腺肿瘤 舌下腺肿瘤 小唾液腺肿瘤
唇腺肿瘤 磨牙后腺肿瘤
舌腺肿瘤
三、 不 同 部 位 唾 液 腺 肿 瘤 的 临 床 特 点
腮腺肿瘤
表现为耳前区、耳垂下、或颌后区肿块。
良性肿瘤一般无面瘫,恶性肿瘤可有面瘫、 溃破、张口受限症状,少数可有颈部淋巴 结肿大。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 隆或软腭肿胀。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彩图临床口腔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唾液腺肿瘤PPT课件
• 良性肿瘤对腭骨及牙槽突产生压迫性吸收,恶性肿瘤对 骨质呈侵蚀性破坏。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磨牙后腺
• 几乎100%为恶性; • 以黏液表皮样癌多见; • 易被误诊为黏液囊肿、冠周炎或骨髓炎。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舌腺
• 多见于舌根部,以恶性肿瘤多见; • 疼痛、异物感及吞咽障碍; • 表面黏膜完整; • 因部位较靠后,不易早期发现,初次发现即为晚期肿瘤; •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受限等症状,少数可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隆或软腭肿
胀; • 位于下颌支后缘与乳突间的腮腺肿瘤,如不能活动,不
能视为恶性诊断依据; • 发生于副腮腺的肿瘤,可表现为颧弓下方的颊部肿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腮腺肿瘤
下耳 垂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腮腺肿瘤
• 影像学检查: B超——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及大小,估计大致的性质; CT——确定肿瘤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包括重要血管间的 关系; 99mTc核素显像——对沃辛瘤有较高诊断价值,“热结 节”。
• 腮腺和下颌下腺肿瘤禁忌做活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诊断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分类
• 按组织学分类:(WHO,2005)
口底黏膜常完整。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腭腺
• 一般发生于一侧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 • 肿瘤固定,不能以活动度来判断其良恶性; • 恶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可伴有疼痛或烧灼感,还可
伴眶下区或上唇麻木;如侵及翼肌,可致张口困难。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磨牙后腺
• 几乎100%为恶性; • 以黏液表皮样癌多见; • 易被误诊为黏液囊肿、冠周炎或骨髓炎。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舌腺
• 多见于舌根部,以恶性肿瘤多见; • 疼痛、异物感及吞咽障碍; • 表面黏膜完整; • 因部位较靠后,不易早期发现,初次发现即为晚期肿瘤; •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受限等症状,少数可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隆或软腭肿
胀; • 位于下颌支后缘与乳突间的腮腺肿瘤,如不能活动,不
能视为恶性诊断依据; • 发生于副腮腺的肿瘤,可表现为颧弓下方的颊部肿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腮腺肿瘤
下耳 垂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腮腺肿瘤
• 影像学检查: B超——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及大小,估计大致的性质; CT——确定肿瘤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包括重要血管间的 关系; 99mTc核素显像——对沃辛瘤有较高诊断价值,“热结 节”。
• 腮腺和下颌下腺肿瘤禁忌做活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诊断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分类
• 按组织学分类:(WHO,2005)
口底黏膜常完整。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临床表现
小唾液腺肿瘤-腭腺
• 一般发生于一侧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 • 肿瘤固定,不能以活动度来判断其良恶性; • 恶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可伴有疼痛或烧灼感,还可
伴眶下区或上唇麻木;如侵及翼肌,可致张口困难。
医学教学课件:唾液腺肿瘤
小唾液腺顺序:腭,唇,颊,舌
➢ 症状:无痛,缓慢,偶有不适 ➢ 体征:质硬,活动(除腭部)结节状,表面皮肤黏
膜无改变
发生于腮腺的多形性腺瘤 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常呈人口;在我国唾液腺肿瘤
约占人体全部肿瘤的2.3%;
年龄:平均46岁,但因肿瘤类型而异;
性别:女性多见;
性质:良性54-79%;恶性21-46%;
部位:
上皮性肿物(全部)
恶性肿瘤
腮腺
64-80%(多位于浅叶) 15-32%
颌下腺 7-11%
41-45%
舌下腺 1%
70-90%
7206例发病年龄分布
30 40 50
7206例唾液腺肿瘤小结
良性:恶性=1.83:1 良性最多见者为多形性腺瘤(66.48%);恶性最多见者 为黏液表皮样癌(29.77%)和腺样囊性癌(28.25%)
好发部位:腮腺↓(62.6%)、小唾液腺(腭腺)↑( 24.9%)、下颌下腺、舌下腺
恶性肿瘤发生率:腮腺22.3%;下颌下腺40.2%;舌下腺 93.7%;小唾液腺62.1%
小唾液腺 9-23%
50%
*发生于舌、口底及磨牙后区的肿瘤80-90%为恶性
7206例良恶性唾液腺肿瘤分析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最新统计资料)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7206例发病部位
不同部位唾液腺肿瘤的发生率
不同部位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率
恶性小唾液腺肿瘤的发生率
各类腮腺良性肿瘤的比例
7206例性别分布
Non-epithelial tumours(非上皮性肿瘤) Haemangioma(血管瘤) Lymphangioma(淋巴管瘤) Neurofibroma(神经纤维瘤) Lymphoma(淋巴瘤)
➢ 症状:无痛,缓慢,偶有不适 ➢ 体征:质硬,活动(除腭部)结节状,表面皮肤黏
膜无改变
发生于腮腺的多形性腺瘤 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常呈人口;在我国唾液腺肿瘤
约占人体全部肿瘤的2.3%;
年龄:平均46岁,但因肿瘤类型而异;
性别:女性多见;
性质:良性54-79%;恶性21-46%;
部位:
上皮性肿物(全部)
恶性肿瘤
腮腺
64-80%(多位于浅叶) 15-32%
颌下腺 7-11%
41-45%
舌下腺 1%
70-90%
7206例发病年龄分布
30 40 50
7206例唾液腺肿瘤小结
良性:恶性=1.83:1 良性最多见者为多形性腺瘤(66.48%);恶性最多见者 为黏液表皮样癌(29.77%)和腺样囊性癌(28.25%)
好发部位:腮腺↓(62.6%)、小唾液腺(腭腺)↑( 24.9%)、下颌下腺、舌下腺
恶性肿瘤发生率:腮腺22.3%;下颌下腺40.2%;舌下腺 93.7%;小唾液腺62.1%
小唾液腺 9-23%
50%
*发生于舌、口底及磨牙后区的肿瘤80-90%为恶性
7206例良恶性唾液腺肿瘤分析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最新统计资料)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7206例发病部位
不同部位唾液腺肿瘤的发生率
不同部位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率
恶性小唾液腺肿瘤的发生率
各类腮腺良性肿瘤的比例
7206例性别分布
Non-epithelial tumours(非上皮性肿瘤) Haemangioma(血管瘤) Lymphangioma(淋巴管瘤) Neurofibroma(神经纤维瘤) Lymphoma(淋巴瘤)
最新口腔医学 唾液腺常见疾病PPT课件
般可行单纯的涎石摘除术。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继发性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性多见
有• 口干、眼干病史
唾液腺肿大:腮腺最常见,双侧多见, 少数可及肿块
粘膜干燥,舌乳头萎缩,可出现猛性龋,白念菌感染 严重时可出现进食、吞咽、语言困难 部分可伴有结缔组织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不宜作造影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需鉴别的疾病有:
(1)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常见,唾液分泌清亮 48小时内, 血淀粉酶↑,>48h,尿淀粉酶↑。
(2)嚼肌间隙感染: 下颌智齿冠周炎,肿胀中心 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
治疗
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早期局部热敷 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 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由于脓肿形成后,不易扪得波动感,因而不能以扪得 波动感作为脓肿形成的指征。
切开引流指征:
• (1)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疗效,局部有明 显凹陷性水肿。
• (2)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 • (3)腮腺导管口脓液排出不畅。 • (4)穿刺腮腺抽出脓液。
手术方法:
• 在耳前及下颌支后缘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 作切口,切口要大(多脓腔之故),注意 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及面N的解剖,进 入深层应钝性分离,不能用剪刀剪。
第四节 唾液腺肿瘤
• 起源唾液腺组织的良恶性肿瘤 • 95%来自腺上皮 • 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少见(血管瘤、脂肪
瘤、神经纤维瘤等)
【发病情况】
• 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 约占80%,下颌下腺占10%,小唾液腺占9%,舌下 腺占1%。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继发性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性多见
有• 口干、眼干病史
唾液腺肿大:腮腺最常见,双侧多见, 少数可及肿块
粘膜干燥,舌乳头萎缩,可出现猛性龋,白念菌感染 严重时可出现进食、吞咽、语言困难 部分可伴有结缔组织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不宜作造影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需鉴别的疾病有:
(1)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常见,唾液分泌清亮 48小时内, 血淀粉酶↑,>48h,尿淀粉酶↑。
(2)嚼肌间隙感染: 下颌智齿冠周炎,肿胀中心 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
治疗
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早期局部热敷 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 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由于脓肿形成后,不易扪得波动感,因而不能以扪得 波动感作为脓肿形成的指征。
切开引流指征:
• (1)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疗效,局部有明 显凹陷性水肿。
• (2)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 • (3)腮腺导管口脓液排出不畅。 • (4)穿刺腮腺抽出脓液。
手术方法:
• 在耳前及下颌支后缘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 作切口,切口要大(多脓腔之故),注意 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及面N的解剖,进 入深层应钝性分离,不能用剪刀剪。
第四节 唾液腺肿瘤
• 起源唾液腺组织的良恶性肿瘤 • 95%来自腺上皮 • 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少见(血管瘤、脂肪
瘤、神经纤维瘤等)
【发病情况】
• 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 约占80%,下颌下腺占10%,小唾液腺占9%,舌下 腺占1%。
口腔学:涎腺肿瘤课件
见灶性出血或坏死,囊性结构一般较小。核分裂多见, 核多形性和浸润性生长。中间细胞或低分化的表皮样细 胞较多,难以见到细胞间桥。粘液细胞少于10%。
生物学行为
此瘤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 淋巴结转移,偶见骨、肺、脑部转移,均应视为恶 性并采取根治性手术,佐以放疗;
组织学分级不同,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均不一样: 低、中、高度恶性肿瘤的远隔转移率分别 为2%、16%、35% 低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为92%,中、高度恶 性者仅为49%
非浸润型:仅见局限性恶变区,未浸润周围组织,又 称为包膜内癌或“原位癌” 。手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浸润性癌:恶性成分浸润周围组织。预后与浸润的范 围有关,癌浸润在8mm以下者,其5年生存率为100%, 超过8mm者,5年生存率在50%以下。 癌肉瘤型:又称真性恶性混合瘤,极少见,由癌和肉 瘤两部分组成。肉瘤成分多为软骨肉瘤。这型肿瘤致 死率很高,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转移性肿瘤中常含 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 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罕见,组织学上为良性肿瘤,但 发生远处转移,其转移瘤也呈良性混合瘤表现。
病理特点
肉眼观: 肿物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4cm,表面光滑,略呈分叶状。
包膜较薄,偶尔不完整。切面大部为实性,灰白色,质地均匀, 有时呈干酪样。部分为囊性,囊内含粘液样或乳汁样物。
镜下观:
肿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 ①上皮成分常形成不规则的腺管或囊腔并呈乳头状突入囊腔内; ②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由高柱状细胞和立方状基底细胞组成, 胞浆呈细颗粒状,嗜伊红,电镜观察见胞浆内含有大量异常线粒 体; ③间质内含有不等量的淋巴样组织,可见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 ④肿瘤内偶见杯状粘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临床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40-60岁高发 性别无差异,有报告女性略高于男性 腮腺和硬腭部多见,颌下腺、舌、口底也可发生 易早期浸润神经、引起感觉异常、麻木和疼痛 腮腺者可导致面神经麻痹 生长较迅速,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皮肤、粘 膜溃疡等
生物学行为
此瘤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 淋巴结转移,偶见骨、肺、脑部转移,均应视为恶 性并采取根治性手术,佐以放疗;
组织学分级不同,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均不一样: 低、中、高度恶性肿瘤的远隔转移率分别 为2%、16%、35% 低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为92%,中、高度恶 性者仅为49%
非浸润型:仅见局限性恶变区,未浸润周围组织,又 称为包膜内癌或“原位癌” 。手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浸润性癌:恶性成分浸润周围组织。预后与浸润的范 围有关,癌浸润在8mm以下者,其5年生存率为100%, 超过8mm者,5年生存率在50%以下。 癌肉瘤型:又称真性恶性混合瘤,极少见,由癌和肉 瘤两部分组成。肉瘤成分多为软骨肉瘤。这型肿瘤致 死率很高,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转移性肿瘤中常含 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 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罕见,组织学上为良性肿瘤,但 发生远处转移,其转移瘤也呈良性混合瘤表现。
病理特点
肉眼观: 肿物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4cm,表面光滑,略呈分叶状。
包膜较薄,偶尔不完整。切面大部为实性,灰白色,质地均匀, 有时呈干酪样。部分为囊性,囊内含粘液样或乳汁样物。
镜下观:
肿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 ①上皮成分常形成不规则的腺管或囊腔并呈乳头状突入囊腔内; ②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由高柱状细胞和立方状基底细胞组成, 胞浆呈细颗粒状,嗜伊红,电镜观察见胞浆内含有大量异常线粒 体; ③间质内含有不等量的淋巴样组织,可见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 ④肿瘤内偶见杯状粘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临床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40-60岁高发 性别无差异,有报告女性略高于男性 腮腺和硬腭部多见,颌下腺、舌、口底也可发生 易早期浸润神经、引起感觉异常、麻木和疼痛 腮腺者可导致面神经麻痹 生长较迅速,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皮肤、粘 膜溃疡等
唾液腺肿瘤 PPT-
口底部腺樣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間弘康主編,
彩圖臨床口腔外科學,科學技術文獻出
版社,1997,226頁)
小唾液腺腫瘤
齶部最多見,一般發生於一側齶 後部及軟硬齶交界區。
上頜硬齶腫瘤固定而不活動,不 能依此判斷良惡性。
上齶惡性腫瘤可有疼痛或燒灼感, 常伴有患側上齶、眶下區或上唇 麻木。
當腫瘤侵及翼肌時,常致張口困難。
舌根部唾液腺腫瘤的特點: 位置靠後、早期常無自覺症狀, 臨床不易察覺。 舌部血液及淋巴迴圈較豐富,加 之局部運動頻繁,易發生淋巴結 和遠處轉移。
右舌根舌腺腺樣囊性癌
唇腺腫瘤
較少見,上唇明顯多於下唇, 多為良性腫瘤,尤以基底細胞 腺瘤及管狀腺瘤常見,表現為 界限較清的腫塊。
上唇腺癌 (引自韓德民主譯 ,頭頸外科學與
預後
唾液腺癌患者治療後的近期生存率較高,但遠期生存率持續下降, 根據北京大學口腔醫院405例唾液腺癌的臨床分析資料,3年、5年、 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別為77.8%、69.6%、55.8%、36.7%。唾液腺癌 患者的預後觀察,5年是不夠的,宜在10年以上。
生
存
(77.8%)
率
(69.6%)
(55.8%)
腫瘤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447頁)
病史和體檢
細針吸取活檢
診斷
影像學診斷
組織病理
初
詳細詢問病史
步
判
斷
腫瘤的部位
腫
瘤
的
視診、觸診等
性
質
影像學診斷 B超 CT
造影
99mTc
MRI
B超:
對於大唾液腺的病變較實用;
可以判斷有無占位性病變及腫瘤 的大小,並初步評估病變的性質;
涎腺混合瘤健康教育PPT课件
如果发现唾液腺部位的肿块,建议尽快就医。
早期诊断有助于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有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口腔及颈部检查。
医生会指导如何进行自我检查。
何时就医?
随访检查
如果已确诊为涎腺混合瘤,需定期随访。
定期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监测肿瘤的变化。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手术治疗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发生位置
最常见的涎腺混合瘤发生在腮腺,也可以发生在 其他唾液腺。
腮腺位于耳朵前方,颌部下面。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肿块,伴随疼痛或不适感。
有时肿瘤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需定期检查。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高风险人群
涎腺混合瘤通常在中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 是女性。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
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避免有害物质
尽量减少接触可能的致癌物质。
如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口腔和颈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需重视定期检查 。
谢谢观看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后通常需要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放射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放射治疗。
尤其是当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时。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需要心理支持和咨询。
适当的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 力。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健康生活方式
涎腺混合瘤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2.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5.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早期诊断有助于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有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口腔及颈部检查。
医生会指导如何进行自我检查。
何时就医?
随访检查
如果已确诊为涎腺混合瘤,需定期随访。
定期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监测肿瘤的变化。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手术治疗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发生位置
最常见的涎腺混合瘤发生在腮腺,也可以发生在 其他唾液腺。
腮腺位于耳朵前方,颌部下面。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肿块,伴随疼痛或不适感。
有时肿瘤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需定期检查。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高风险人群
涎腺混合瘤通常在中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 是女性。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
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避免有害物质
尽量减少接触可能的致癌物质。
如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口腔和颈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需重视定期检查 。
谢谢观看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后通常需要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放射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放射治疗。
尤其是当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时。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需要心理支持和咨询。
适当的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 力。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健康生活方式
涎腺混合瘤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涎腺混合瘤? 2. 谁会得涎腺混合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涎腺混合瘤? 5. 如何预防涎腺混合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不易为临床医师掌握
新分类表
肿瘤生物学行为可分为三类
高度恶性肿瘤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导管癌
非特异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肌上皮癌
未分化癌
颈淋巴结转移率 远处转移率
术后易于复发
患者预后差
新分类表
低度恶性肿瘤 腺泡细胞癌 上皮-肌上皮癌 颈淋巴结转移率 术后复发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首选B超检查
腮腺囊肿
腮腺多形性腺瘤
诊断
CT computed tomography 肿瘤定位 肿瘤部位与周围组织、重要血管 之间关系
诊断
CT特别适用于 腮腺深叶肿瘤 与咽旁肿瘤难以区分 范围非常广泛
诊断
唾液腺造影 sialography
诊断价值
唾液腺炎症
+++
舍格伦综合征 +++
唾液腺肿瘤
+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恶性肿瘤 部分出现面瘫 可侵及皮肤,表面破溃 侵犯咬肌 张口受限 少数颈淋巴结肿大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深叶肿瘤 咽侧膨隆 软腭肿胀 颌后区肿块 不活动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副腮腺肿瘤 颊部肿块,颧弓或颧突下方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颌下腺肿瘤 颌下三角区肿块 良性肿瘤常无自觉症状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涎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n=405)
生 100 存 率 80 %
60
40
77.8% 69.6%
55.8%
36.7%
20
0 3
5
10
15 随访时间(年)
二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又名混合瘤 mixed tumor 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
肿瘤成分:
上皮 粘液样间质 软骨样间质
诊断
99mTc核素显像 scientgraphy
沃辛瘤 嗜酸性腺瘤
99mTc浓聚 热结节*
其他肿瘤
冷、温结节**
* 有意义 ** 无意义
诊断
磁共振显像 MRI
不改变体位即可获得 横断 矢状 冠状
肿瘤与血管关系很好显示 范围广泛的肿瘤可考虑选用
诊断
细针吸活检 外径0.6mm针头 吸取少量组织 涂片细胞学检查 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
治疗
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手术切除
不能单纯肿瘤摘除 剜除术
腮腺
保留面神经
第五节
唾液腺肿瘤
salivary gland tumors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 无痛 活动 无运动障碍 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疼痛 生长较快 浸润性生长 粘连 浸润神经 神经功能障碍
低度恶性肿瘤 早期呈良性表现,病程较长 易与良性肿瘤混淆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肿瘤 浅叶 > 80% 巨大良性肿瘤不出现面瘫
部位 腮腺常见 颌下腺其次 腭部较常见
年龄 30~50岁多见 性别 女性> 男性 生长缓慢,病史长,常无自觉症状
扪诊
界限清楚 质地中等 结节状 活动(腭部除外) 不引起功能障碍
多形性腺瘤恶变
缓慢生长一段时期后 突然生长加速 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
肿瘤生长速度快慢不等 不能单纯根据生长速度来判断有无恶变
细胞丰富型 间质丰富型
较易恶变
较易复发
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病理学基础 包膜不完整 在包膜中有瘤细胞 包膜以外腺体组织中有瘤细胞存在
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病理学基础
肿瘤的包膜与瘤体之间粘着性较差, 容易与瘤体相分离
剜除术 包膜容易残留
瘤体与包膜粘着性差
种植性复发 术中肿瘤破裂,常为多发结节
临床特点
治疗
肿瘤与面神经有轻度粘连,尚可分离 尽量保留 术中冷冻 术后放疗
治疗
术前已有面瘫 术中发现面神经穿过瘤体 高度恶性肿瘤 牺牲面神经 即刻神经修复
治疗
颈部淋巴结处理 颈淋巴结转移率 15%± 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肿大淋巴结,怀疑转移 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未能触及肿大淋巴结或不怀疑转移 原则上不作 高度恶性肿瘤可以考虑
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
1. 临床诊断
询问病史
年龄 病期 症状
结合性别
肿瘤部位
临床检查
望诊 触诊
初步判断肿瘤性质
诊断
2. 影像学诊断 腮腺、颌下腺肿瘤 禁忌作活检 防止瘤细胞种植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
诊断 B超 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及肿瘤大小 估计肿瘤大致性质
诊断
腮腺良性肥大 ? 腮腺炎性肿块 ? 腮腺肿瘤 ?
远处转移率 患者预后相对较佳
新分类表
中度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生物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
治疗
手术为主 手术原则
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 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
治疗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肿瘤及浅叶切除 面神经解剖
治疗
腮腺深叶肿瘤 同时摘除腮腺深叶
治疗
面神经处理 不是高度恶性肿瘤 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 尽可能保留面神经 尽量减少机械性损伤
治疗
放射治疗 不敏感 单纯放疗难以达到根治 放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腺样囊性癌 其他高度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不彻底,有肿瘤残存 肿瘤与面神经紧贴,分离后保留面神经
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远处转移率高 40% 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导管癌 配合化疗加以预防 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化疗药物
预后
近期生存率高 远期生存率进行性下降 预后观察5年不够,需在10年以上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腭腺恶性肿瘤
肿瘤
腭大神经 翼腭管
肿瘤 翼肌
肿瘤 口内突出生长
肿瘤
骨
上腭麻木 眶下区、上唇麻木 张口困难 充满口腔 进食障碍 侵蚀性破坏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磨牙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多见
囊性变
易被误诊为粘液囊肿
伴发炎症 误诊为冠周炎或骨髓炎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舌腺肿瘤 舌根部常见 恶性多见 疼痛、异物感、吞咽障碍 表面粘膜完整 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多见
颌下腺恶性肿瘤 侵犯舌神经
舌下神经受累
侵及下颌骨骨膜 侵及皮肤
舌麻木 舌运动受限 舌肌萎缩或震颤 肿瘤颌骨融合一体 板样硬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舌下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最常见 舌下肿块妨碍义齿戴入 舌痛,舌麻木,舌运动受限 舌下腺硬性肿块 可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连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小唾液腺肿瘤 腭部最常见 硬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处 肿瘤与粘骨膜粘连紧密,不活动
诊断
细针吸活检
炎性肿块不易确定是否肿瘤 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局限性 获取组织少,难以概括肿瘤全貌 位置深在时容易漏诊 必要时B超导引下针吸
诊断
细针吸活检
确定良恶性
+++
明确组织学分类 +
经验积累及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诊断
4. 组织病理诊断及分类
最后诊断依赖于石蜡切片诊断 WHO组织学旧分类 1972 WHO组织学新分类 1991 2004
新分类表
肿瘤生物学行为可分为三类
高度恶性肿瘤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导管癌
非特异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肌上皮癌
未分化癌
颈淋巴结转移率 远处转移率
术后易于复发
患者预后差
新分类表
低度恶性肿瘤 腺泡细胞癌 上皮-肌上皮癌 颈淋巴结转移率 术后复发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首选B超检查
腮腺囊肿
腮腺多形性腺瘤
诊断
CT computed tomography 肿瘤定位 肿瘤部位与周围组织、重要血管 之间关系
诊断
CT特别适用于 腮腺深叶肿瘤 与咽旁肿瘤难以区分 范围非常广泛
诊断
唾液腺造影 sialography
诊断价值
唾液腺炎症
+++
舍格伦综合征 +++
唾液腺肿瘤
+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恶性肿瘤 部分出现面瘫 可侵及皮肤,表面破溃 侵犯咬肌 张口受限 少数颈淋巴结肿大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深叶肿瘤 咽侧膨隆 软腭肿胀 颌后区肿块 不活动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副腮腺肿瘤 颊部肿块,颧弓或颧突下方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颌下腺肿瘤 颌下三角区肿块 良性肿瘤常无自觉症状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涎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n=405)
生 100 存 率 80 %
60
40
77.8% 69.6%
55.8%
36.7%
20
0 3
5
10
15 随访时间(年)
二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又名混合瘤 mixed tumor 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
肿瘤成分:
上皮 粘液样间质 软骨样间质
诊断
99mTc核素显像 scientgraphy
沃辛瘤 嗜酸性腺瘤
99mTc浓聚 热结节*
其他肿瘤
冷、温结节**
* 有意义 ** 无意义
诊断
磁共振显像 MRI
不改变体位即可获得 横断 矢状 冠状
肿瘤与血管关系很好显示 范围广泛的肿瘤可考虑选用
诊断
细针吸活检 外径0.6mm针头 吸取少量组织 涂片细胞学检查 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
治疗
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手术切除
不能单纯肿瘤摘除 剜除术
腮腺
保留面神经
第五节
唾液腺肿瘤
salivary gland tumors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 无痛 活动 无运动障碍 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疼痛 生长较快 浸润性生长 粘连 浸润神经 神经功能障碍
低度恶性肿瘤 早期呈良性表现,病程较长 易与良性肿瘤混淆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腮腺肿瘤 浅叶 > 80% 巨大良性肿瘤不出现面瘫
部位 腮腺常见 颌下腺其次 腭部较常见
年龄 30~50岁多见 性别 女性> 男性 生长缓慢,病史长,常无自觉症状
扪诊
界限清楚 质地中等 结节状 活动(腭部除外) 不引起功能障碍
多形性腺瘤恶变
缓慢生长一段时期后 突然生长加速 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
肿瘤生长速度快慢不等 不能单纯根据生长速度来判断有无恶变
细胞丰富型 间质丰富型
较易恶变
较易复发
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病理学基础 包膜不完整 在包膜中有瘤细胞 包膜以外腺体组织中有瘤细胞存在
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病理学基础
肿瘤的包膜与瘤体之间粘着性较差, 容易与瘤体相分离
剜除术 包膜容易残留
瘤体与包膜粘着性差
种植性复发 术中肿瘤破裂,常为多发结节
临床特点
治疗
肿瘤与面神经有轻度粘连,尚可分离 尽量保留 术中冷冻 术后放疗
治疗
术前已有面瘫 术中发现面神经穿过瘤体 高度恶性肿瘤 牺牲面神经 即刻神经修复
治疗
颈部淋巴结处理 颈淋巴结转移率 15%± 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肿大淋巴结,怀疑转移 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未能触及肿大淋巴结或不怀疑转移 原则上不作 高度恶性肿瘤可以考虑
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
1. 临床诊断
询问病史
年龄 病期 症状
结合性别
肿瘤部位
临床检查
望诊 触诊
初步判断肿瘤性质
诊断
2. 影像学诊断 腮腺、颌下腺肿瘤 禁忌作活检 防止瘤细胞种植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
诊断 B超 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及肿瘤大小 估计肿瘤大致性质
诊断
腮腺良性肥大 ? 腮腺炎性肿块 ? 腮腺肿瘤 ?
远处转移率 患者预后相对较佳
新分类表
中度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生物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
治疗
手术为主 手术原则
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 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
治疗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肿瘤及浅叶切除 面神经解剖
治疗
腮腺深叶肿瘤 同时摘除腮腺深叶
治疗
面神经处理 不是高度恶性肿瘤 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 尽可能保留面神经 尽量减少机械性损伤
治疗
放射治疗 不敏感 单纯放疗难以达到根治 放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腺样囊性癌 其他高度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不彻底,有肿瘤残存 肿瘤与面神经紧贴,分离后保留面神经
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远处转移率高 40% 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导管癌 配合化疗加以预防 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化疗药物
预后
近期生存率高 远期生存率进行性下降 预后观察5年不够,需在10年以上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腭腺恶性肿瘤
肿瘤
腭大神经 翼腭管
肿瘤 翼肌
肿瘤 口内突出生长
肿瘤
骨
上腭麻木 眶下区、上唇麻木 张口困难 充满口腔 进食障碍 侵蚀性破坏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磨牙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多见
囊性变
易被误诊为粘液囊肿
伴发炎症 误诊为冠周炎或骨髓炎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舌腺肿瘤 舌根部常见 恶性多见 疼痛、异物感、吞咽障碍 表面粘膜完整 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多见
颌下腺恶性肿瘤 侵犯舌神经
舌下神经受累
侵及下颌骨骨膜 侵及皮肤
舌麻木 舌运动受限 舌肌萎缩或震颤 肿瘤颌骨融合一体 板样硬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舌下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最常见 舌下肿块妨碍义齿戴入 舌痛,舌麻木,舌运动受限 舌下腺硬性肿块 可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连
不同部位肿瘤特点
小唾液腺肿瘤 腭部最常见 硬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处 肿瘤与粘骨膜粘连紧密,不活动
诊断
细针吸活检
炎性肿块不易确定是否肿瘤 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局限性 获取组织少,难以概括肿瘤全貌 位置深在时容易漏诊 必要时B超导引下针吸
诊断
细针吸活检
确定良恶性
+++
明确组织学分类 +
经验积累及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诊断
4. 组织病理诊断及分类
最后诊断依赖于石蜡切片诊断 WHO组织学旧分类 1972 WHO组织学新分类 1991 2004